高考文言文专题之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专题之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专题之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专题之18 个虚词

而之其则以于为因所者且也焉乎与何若乃教学目标:掌握18 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及含义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 ,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 如果" 、" 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指出下列“而”字的意思:

1、余固笑而不信也

2、涵淡澎湃而为此也。3 、空中而多窍。4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5 、秦以城求壁而赵不与,曲在赵。

6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7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8 、吾恂恂而起

[ 答案] :1 、表并列2、表因果3、表并列4、表转折5 、表假设6、表顺承7、

罢了8 、表修饰何

1.代词

(1)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1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例2.齐人未尝赂奏,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2)作宾语,用于宾语前置句中,相当于“什么”“哪里”。

例3.大王来何操? 例4.豫州今欲何至?

(3)作定语,相当于“什么”。例5.其间旦暮闻何物。

2副词

(1)用于句首或动词前,表反问,相当于“为什么”“怎么”。

例6.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7.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于形容词前,表程度,相当于“多么” “何等”。

例&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9.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3 .复音词

⑴ 有“何如”、“如何”、“如……何”、“奈何”、“奈……何”等形式,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 或反问,相当于“什么样” .“怎么样”。

例 10,今日之事何如 ? 例 11,如太行王屋何 ? 例 12,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 (2) “何以”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 “拿什么 ”“凭什么 ”。 例 13.君何以知燕王 ?

一、 用作语气助词。

(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 "吗"、 "呢"。

儿寒乎?欲食乎? ( 《项脊轩志》 )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 《报刘一丈书》 ) 欲安所归乎? ( 《赤壁之战》 )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 《勾践灭吴》 )

(二) 表测度语气,可译为 "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 《庄暴见孟子》 ) (三) 用于感叹句,可译为 "啊"、 "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捕蛇者说》 )

(四)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 ( 《归去来辞》 )

二、 用作介词 相当于 "于"。

生乎吾前…… (《师说》 ) 相与枕藉乎舟中。 ( 《赤壁赋》 )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庖丁解牛》 )

1 、用作副词

A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 “就” “这才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 一)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 "( 包括复数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谏太宗十思疏》 ,他的。 )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 《勾践灭吴》 ,她的。 )

例: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B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

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却” “竟然”反“而 ”“才”,

C 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 “才”“仅 ”,例:臣乃敢上壁

2 、用作代词,只作第二人称,可作定语和主语,译为 “你

的 ”“你”,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 、表示判断,用在判断句,起确认作用,可译

为 指出下列 “乃”的意思: 1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2 、今君乃亡赵走燕。

是 ”“就是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3 4 、尔其无忘乃翁之志 5 、使羸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 答案 ] : 1 、副词,乃至 2 、副词,却、竟然 3 、表判断,是 4 、代词,你的 5 、、副词,才

" 他的 " , " 它的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愚溪诗序》)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难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指出下列“其”字的意思:

1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从事。

2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了。

3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4、其能讥之?5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6 、其皆出于此?7 、汝其勿悲!

[答案] :1 、代词,我的;2 、副词,表期待;3、代词,它4 、副词,表反问;5 、代词,那;6 、副词,表测度;7 、副,表婉商;且

一、用作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河水清且涟漪。(《伐檀》)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烛之武退秦师》连词。 )

二、用作副词。

相当于 "将"、"将要","暂且 "、"姑且 "。 不出,火且尽。 ( 《游褒禅山记》 )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 《黔之驴》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石壕吏》 )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 《孔雀东南飞》 )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 ( 《逍遥游》,将要。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将近。 )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 《白马篇》,尚且。 ) 且臣少仕伪朝。 ( 《陈情表》,副词 ) 若

1 .代词

(1)人称代词,相当于 “你”“你们 '你“的”。

例 1.若入前为寿。

例 2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

(3)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这样”“如此”。

例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3. 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假如”。

例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

3 副词,表大体如此,相当于 “好像”仿“佛”。

例 5.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4.

介词,表比喻,常作补语,相当于“好像” “如

同”。

、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 "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 "所……的 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

之。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送东阳马生序》 )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 《〈指南录〉后序》 )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 《〈指南录〉后序》 )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 ( 《柳毅传》所字结构。 )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兰亭集序》 )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二、在有些句子中, "为"和"所"呼应,组成 "为……所…… "的格式,表示被动。如:例 6.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例 7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指出下列 “若”的意思: 1、若能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3、若明若暗 [ 答案 ] :1 、表假设,如果; 22、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4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代词,你们的; 3 、副词,好像; 4 、或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 《〈指南录〉后序》 )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三、复音虚词 "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 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出师表》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 《虎丘记》 ,凭借……方法。 ) 指出下列 “所”字的意思:

1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3、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案]:

123 、均为所字结构; 4、被; 5 、表原因;

"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 "做" 。还可作判断词 "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例如: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谏太宗十思疏》 ,动词,成为。 )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 "向"" 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桃花源记》 ) (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 "替"、"给 "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 )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介词,替。 )

(三)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 "当"、"等到 "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晏子使楚》 )

(四)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 "为着 "、"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序》)

毅深为之戚。 ( 《柳毅传》介词,表目的。 ) (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 "因为 "、"由于 "。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 《庖丁解牛》 )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虎丘记》,因为。 ) ( 六) 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 "被" 。 "为 "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 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五蠹》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鸿门宴》 )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 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 ( 《柳毅传》 )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

2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闻 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6、吾所以待侯者备矣 6

呢"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鸿门宴》)

指出下列 “为”字的意思 2、相如为上大夫。 3 、欲与王为好。 5、请以秦之咸阳为秦王寿。 6 、如姬为公子泣。 7、何辞为? 8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9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10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一 )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 "依据"、 "按照 "、 "用(凭)什么身份 "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

同。 (《察今》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乃入见。问: " 何以战? "( 《曹刿论战》 ) 余船以次俱进。 ( 《赤壁之战》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 ) 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 ) 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 (《柳毅传》)

戒奢以俭。 ( 《谏太宗十思疏》 ) ( 二)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 "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 "因" 、 "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 )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 答案 ] :1、是; 2 、任命; 3 、结交; 4 、演奏; 5、作为 10 、治理 / 被 焉

1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 于是余有叹焉。 ( 有时用于反

诘语气, 万钟于我何加焉 !( 不然者,吾何辞焉?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 《愚溪诗序》 )

2 、疑问代词,译为 “哪里 ”怎“么 ”,例:且焉置土石 3、 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 “?…地”例盘盘焉,蜂房水涡 4、 兼词,相当于 “于此” “于是” “于之 ”例:有青麻头

伏焉

5、 代词,相当于 “之”,代这件事,例:谨食之,时而献

焉。 指出下列 “焉”字的意思:

1 、微波入焉 2、

4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答案 ] : 1、兼词,于此;

词,于此 以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6、对;

7、呢;

8、被;

9、因为; 般可不译出。

游褒禅山记》 ) 可译为 " 呢"。

《鱼我所欲也》 )

( 《柳毅传》助词,焉:它,指蛇。 ) 3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 、形容词尾, … …地;

3 、语助词无义;

4 、语助词,无义; 5、

"用"、 "拿"、 " 凭借"、

(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 "于" ,可译为 "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 "与",可译为 "和"、"跟";有时可译为 "率领 "、"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

( 公子 )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 "而" 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 (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 译为 "而"、"又"、"而且 "、"并且 "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越国以鄙远。 ( 《烛之武退秦师》 )

( 二) 表示承接关系, " 以" 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 " 而"或省

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

(三) 表示目的关系, "以"后的动作行为, 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用来"、"以致 "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 敛赀财以送其行。 ( 《五人墓碑记》 )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 《触龙说赵太后》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陈情表》连词,表目的 )

(四)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 "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陈情表》连词,因为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烛之武退秦师》 )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 《虎丘记》连词,因为 )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归去来辞》 )

三、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 "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送东阳马生序》 )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庖丁解牛》 ) 指出下列 “以 ”字的意思

1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3、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5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7、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9、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10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答案 ]1 、把、让; 2 、率领; 3 、认为; 4、按、凭; 5 、来,表目的 6 、因为; 7、用;

8、可译 "而" 、"来 "、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石钟山记》 ) 2 、盖以十舰最著前。 4、余船以次俱进。 6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8 、敛赀财以送其行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18個常見文言 虛詞用法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何 ⑴什么。例: 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⑵怎么样。例: 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 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例: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例: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⑻何:通“呵”,喝问。

(超全)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教学目标: 1、掌握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的意义及用法。 2、通过学习为文言文整体阅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汇编

学习-----好资料 18个文言虚词整理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察传》)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整理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察传》)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④不厌其烦——乐在其中——莫名其妙——不乏其人——不计其数⑤.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仆诚(果真)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那些)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成语例释】洞烛其奸: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名副其实:名卢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用作副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经典文言】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命令)(《伶官传序》)⑤汝其勿悲(表婉商)⑥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还是)试臣,何遽(匆忙)叱乎?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经典文言】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③意者,堂下其有憎臣者乎?(译文:推测起来,大概是堂下诸人中有怀恨我的吧!)④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成语例释】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反问) 3.用作副词,表示动作发生在将来,相当于“将要”。 【经典文言】1其如土石何? 4.用作连词,可以放在句首,或者表示假设,可以翻译为“如果”;或者表示选择,可以翻译为“还是”。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经典文言】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经典文言】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③其有能去之(害虫)者,有功于物也。(表假设)(柳宗元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总结和整理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 一、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含参答)

18个文言虚词考点练习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大王来何操? 4.然则何时而乐耶?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代词]表近指,可翻译成“这”“此”“这些”等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1.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文案大全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的“则”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句中“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D.吾属今为之虏矣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且”与“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B.示赵弱且怯也。 C.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D.且适南冥也 5.下列句中加点字“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犹且从师而问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且焉置土石?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C.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乎”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知不可乎骤得 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关山度若飞”相同的一项是() A.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 天若有情天亦老 C. 若入前为寿 D.天涯若比邻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是谁之过与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娘以指叩门扉曰”相同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 铸以为金人十二 10.与“苛政猛于虎也”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如因而厚遇之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今者出,未辞也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资料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以: [介词]把;用;拿 ①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輮以为轮(《劝学》)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④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理清单《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组一而、其、为、以、于、之 (一)而 [ 线上。 (1)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3)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9)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③(3)⑥(4)②(5)④(6)⑥ (7)⑤(8)⑨(9)⑦ (二)其

线上。 (1)而予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其.皆出于此乎?(《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8)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1)② (2)? (3)⑥ (4)⑤ (5)④ (6)① (7)⑩ (8)① (三)为 [练一练]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 【1、而】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3、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通“呵”,喝问。 (四)固定结构: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3.乎】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不译。 6、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解释 【4.乃】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2、表条件:结果,才。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5、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做宾语。 5.【其】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1 / 4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识记与运用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识记与运用 一、之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1、解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语段: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1、解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语段: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汇总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汇总

————————————————————————————————作者:————————————————————————————————日期:

高考语文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整理(完整版)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之以而其于若所为何乎乃且焉 也因与则者 二、教材中另外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然遂惟已矣犹哉P.S.为的读音 [ wéi ] 1.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变成:成~。 4.是:十两~一斤。 5.治理,处理:~政。 6.被:~天下笑。 7.表示强调:大~恼火。 8.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姓。 [ wèi ] 1.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表目的:~了。~何。 3.对,向:不足~外人道。 4.帮助,卫护。 成 分 作用今译例 之代 词第三人称 代词(有时 活用为一、 二人称代 词) 他、它太后盛气而揖之(《触 龙》)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惑?(《师说》) 我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 你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

担忧。(《与妻书》) 指示代词,多表近指这、此之二虫又何知。(《逍遥 游》)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 曲。(《廉颇》) 助词结构助词 定语和中 心语之间 的/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主谓间取 独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 老矣,无能为也已。(《烛 之武》)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也。(《邹忌》) 宾语前置 标志 倒置的动 宾短语之 间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夫晋,何厌之有?(《烛 之武》) 定语后置 标志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劝学》 补语标志得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

上海沪教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上海沪教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高考18个文言虚词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⑴而 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 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②副词:“多么”。 ⑶乎 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 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 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

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 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 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 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③兼词“于之” ④作形容词词尾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 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 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 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 介词①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②表比较,“比”; ③被动,“被”。 (15)与 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