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创作感想
国画毕业创作心得

国画毕业创作心得引言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我有幸选择了国画作为我的毕业创作题材。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国画的独特魅力,收获了无穷的乐趣,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创作灵感和技巧。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毕业创作中的心得体会。
选题与构思对我而言,选择一个合适的题材是毕业创作的首要任务。
在选择题材时,我考虑了多个方面,包括个人兴趣、社会热点、文化传承等。
最终,我决定以中国传统山水为题材,通过描绘山水的变化和情感表达,展现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素材收集与研究在确定题材后,我开始进行相关素材的收集与研究。
我在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国画作品集和相关的绘画理论书籍。
通过研究这些作品,我了解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构图原则和绘画技巧。
同时,我还通过实地考察、拍摄照片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山水素材,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创作过程构图与写意在进行实际绘画前,我首先进行了构图的设计。
通过对素材的观察与剖析,我选择了一幅更具艺术感的角度和布局。
在构图过程中,我注重平衡与和谐感,遵循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标准。
在绘画过程中,我运用了写意的绘画风格。
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特色,强调笔墨的随心所欲和墨色的浓淡变化。
通过勾勒出大山和江河的轮廓,我力求捕捉到真实的形态和气息。
墨色运用与水墨渲染墨色的运用是国画创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我的作品中,我选用了纯黑的墨色来描绘出山的轮廓,用深淡不一的墨色来表现山体的层次感。
同时,我还利用水墨的渲染技巧,使得部分山坡和江河的表现更加生动和有趣。
线条与造型线条是国画中的基本元素之一。
在我的创作中,我注意到线条的运用对于描绘山水的形态和神韵非常重要。
我采用不同的线条质感和粗细,来表现出不同的山岭和江河的特征。
在勾勒线条的过程中,我注重用笔的轻重,力求体现出山水的韵味和立体感。
色彩与氛围尽管中国传统国画多以黑白灰的墨色为主,但我在我的作品中尝试了一些色彩的运用。
美术创作心得体会

美术创作心得体会美术创作,是一种艺术形式,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观察和思考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过程。
在我的美术创作经历中,我不仅仅培养了审美能力,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的独特之处。
下面将结合个人经验,分享一些我在美术创作中得出的心得体会。
首先,美术创作是一种沟通方式。
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内心所思所感,艺术家可以与观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艺术作品往往能引发观者的共鸣,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通点。
这使得美术作品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力,可以传递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美术创作是一种享受过程。
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无限可能融入作品之中。
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艺术家可以获得创作的愉悦和满足感。
第三,美术创作是一种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感受和思考方式,艺术创作正是展示这些个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绘画、雕塑等方式,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独特的形式表达出来,呈现给观众。
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个性与情感,让观者更好地了解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第四,美术创作是一种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无论是学习光影、色彩的运用,还是学习人体结构、透视等基本准则,这些都是提升自我的机会。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艺术家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并实现个人的艺术成长。
最后,美术创作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
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和揣摩。
这种观察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还有助于提升艺术家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观察世界,艺术家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总之,美术创作是一项让人激情迸发的艺术形式。
在美术创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以及艺术对我的影响。
美术创作让我更加敏锐地观察和思考,培养了我对美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我明白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毕业创作版画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大学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学习了版画艺术,并完成了自己的毕业创作。
回首这段旅程,我感慨万分,以下是我对毕业创作版画的总结。
一、创作背景在毕业创作中,我选择了以“城市记忆”为主题进行版画创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村落、古建筑和民俗文化正逐渐消失。
我希望通过版画这一艺术形式,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城市记忆,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创作过程1. 素材搜集为了更好地表现城市记忆,我深入了解了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等。
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与当地居民交流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素材。
2. 素材整理与构思在搜集到大量素材后,我对这些素材进行了整理和筛选,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和元素。
在此基础上,我构思了版画的整体布局,确定画面中的主要元素和表现手法。
3. 版画制作在版画制作过程中,我选择了木刻版画这一传统技法。
首先,我根据构思绘制了草图,然后将其转化为木刻版画所需的线条和块面。
接着,我进行了木刻、印刷、上色等环节。
在制作过程中,我不断调整画面,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4. 后期处理版画制作完成后,我对画面进行了后期处理,包括调整色彩、调整线条等。
通过后期处理,使版画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创作心得1. 技术提升通过毕业创作,我对版画制作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木刻版画的制作流程。
在创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线条、块面、色彩等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情感表达在创作过程中,我倾注了自己对城市记忆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版画,我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城市变迁的思考。
3. 团队协作在毕业创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
我们共同探讨创作思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总结毕业创作版画是我大学学习生涯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这次创作,我不仅提升了版画技艺,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创作的魅力。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为传承和发扬版画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术学学习总结创作与欣赏艺术的体验

美术学学习总结创作与欣赏艺术的体验美术学学习总结——创作与欣赏艺术的体验美术学学习的过程是一场对艺术的探索与感悟,通过创作与欣赏艺术作品,我深刻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与无限可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的美术学学习经验,并分享我在创作与欣赏艺术中的感悟。
一、创作的乐趣与挑战美术的创作是一项富有乐趣与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画笔在纸上挥洒,我能够尽情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想法。
创作让我感到自由,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然而,创作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如何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如何处理色彩、构图和透视等元素,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
通过艰苦的努力,我逐渐学会了掌握不同媒介与技巧,从而提升了我的创作水平。
二、欣赏的鉴赏与启发欣赏艺术作品同样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术学学习过程中,我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古代的名画还是当代的雕塑,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仔细观察和欣赏,我逐渐学会了发现作品中的细节与艺术手法。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拓宽了我的审美视野,还激发了我对艺术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三、艺术的表达与沟通通过创作与欣赏艺术,我体会到艺术作为一种表达和沟通的方式。
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抒发,同时也是与观者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
在我的创作中,我努力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其中,通过作品传递给观者。
而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不仅仅是在享受视觉的愉悦,更是在与艺术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通过沉浸在艺术作品中,我与艺术家的情感共鸣,进而获取更加深刻的体验与启发。
四、学习中的启示与成长通过美术学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艺术的历史、理论与技巧。
然而,更重要的是,美术学学习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启示。
在追求创作卓越的道路上,我深刻认识到耐心、毅力和勇于尝试的重要性。
艺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尝试与实践。
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我能够在艺术创作中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进步。
总结:通过美术学学习,我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些技巧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了自己的思维与视野。
美术系学生毕业创作的心得体会

美术系学生毕业创作的心得体会美术系学生毕业创作的心得体会我在每一次书法创作前,总要预先构想表现出某种意境和效果。
虽然意境往往是难于表达出来,但效果一般是可以达到的。
此次创作,我打算把草书写出“静”的意味,要达到书写时情态安闲、章法上布局随意、用笔简洁、线条含蓄的效果。
带着此种预想写了一次,不甚满意。
便停下来,在一段时间内细读了弘一、八大的法书。
某日上午微风轻拂,春潇潇。
泡香茗一杯,书窗前坐,取出临习多年的《怀素小草千字文》和《菜根谭》,翻阅了一阵,调动情绪。
待有欲书的感觉,往端砚中倒入中华墨汁,多兑清水,调成较淡墨色。
取出早已裁好的四尺斗方安徽宣纸,用加健羊毫笔随意地写了八张小草作品。
每张书录不同内容的《菜根谭》语录二则,然后便逐一钉在壁上,仔细品味,“孤芳自赏”一番。
觉得其中一张的用笔、章法、笔致俱已达到预想效果,于是作罢。
收拾纸张,清洗笔砚。
此时窗外雨已停歇,不知何时天已放晴了。
柯大林:此幅作品书录了元朝画家倪云林的两首题画七绝《题墨萱》:“落尽幽花出一枝,宜男草近清池。
水仙唯数彝斋赵,夏卉芳妍尔更奇。
”和《为蹇原道题竹木图》:“疏篁古木都成老,石涧莓苔亦有花。
排闷不须千日酒,聊将小笔画龙蛇。
”所用纸为安徽宣纸净皮尺八屏,用笔为安徽临泉“明道堂”长锋羊毫,用墨为北京“一得阁”墨汁。
自20世纪70年代初握管临池以来,我先自颜楷入手,继学二王、米芾,再研汉隶、魏碑。
其间值得一提的是,从1984年起,我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悉心临习《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手摹心追,日夕思索,吸取前人古朴高远的.书法理念,将自身深厚的人文积淀、儒雅平和的个性修养和扎实稳健的笔法技巧,熔于一炉,初步形成了鲜明艺术风格。
1985年至1993年间,安徽黄山书画院特聘我为客座书法教授。
为教学所需,我接触了大量明清碑帖,得益匪浅。
其中,于王铎、傅山、徐渭尤为倾心。
通过几年的深入阅读、临习、揣摩,吸取了名家书法创作的新思维,纳入自身书法创作的理念,在作品的创新和拓展方面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艺考毕业美术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艺术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四年的光阴。
如今,我即将迎来艺考毕业的时刻,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期许。
在此,我想以这篇感言,回顾我的艺考历程,表达我对美术的热爱,以及对未来艺术生涯的憧憬。
一、艺考路上的风景记得刚踏入美术专业的大门,我对美术一无所知。
那时的我,只是因为对美术的喜爱而选择了这个专业。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发现美术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从素描、色彩到雕塑、设计,每一个领域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实践。
艺考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困难。
每当遇到瓶颈,我都会想起那些辛勤付出的日子。
是那些漫长的夜晚,是那些无数次反复修改的作品,是那些老师们的悉心指导,让我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美术带给我的收获在艺考的四年里,美术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首先,美术让我学会了观察。
无论是生活中的点滴,还是自然界的美景,我都能从中找到美的元素。
这种观察力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其次,美术让我学会了思考。
在创作过程中,我需要不断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运用不同的技巧来表现作品。
这种思考能力让我在面对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
再次,美术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艺考的过程中,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日子。
这些友谊将伴随我一生。
最后,美术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艺术的道路上,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在美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三、对未来的期许艺考毕业,意味着我将踏上新的征程。
面对未来,我充满期待。
首先,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工作者。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为我国的美术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我希望能够将美术融入到生活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我相信,美术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对艺术的热爱,不忘初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美术作品欣赏毕业感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发表我的美术作品欣赏毕业感言。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美术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四年的历程。
回首这段旅程,我感慨万分,此刻,我想用这篇感言,表达我对美术的热爱,对老师的感激,对同学的怀念。
首先,我要感谢美术专业为我带来的美好时光。
美术,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让我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这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它们或庄重典雅,或清新脱俗,或激情四溢,或深沉内敛。
每一件作品都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家们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让我对美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美术这条道路上,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
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我的启蒙老师,是他让我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谢我的专业老师,是他教会了我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如何进行艺术创作;感谢我的辅导员,是他关心我的生活,引导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此,我要向所有为我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
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我们一起欣赏美术作品,一起探讨艺术理念,一起进行艺术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是你们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
在美术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那些具有强烈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思考。
以下是我欣赏的一些美术作品,以及它们给我带来的启示:1.《蒙娜丽莎》——达芬奇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世界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蒙娜丽莎的微笑,既神秘又充满诱惑,让人回味无穷。
这幅作品让我明白了,艺术的力量在于表达情感,在于触动人心。
2.《向日葵》——梵高梵高的《向日葵》以其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构图,展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
创意美术结业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创意美术学习中的旅程即将结束。
回首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慨万分,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在此,我对自己在创意美术课程中的学习经历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艺术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一、课程学习收获1. 艺术素养的提升通过创意美术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绘画、雕塑等基本技能,还了解了中外美术史、艺术流派等知识。
这使我更加热爱艺术,对美的追求更加执着。
2. 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老师鼓励我们发挥想象力,勇于尝试新技法。
这使得我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敢于挑战,培养了创新意识。
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在创意美术课程中,我们经常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这使我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感表达的升华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我学会了用色彩、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使得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细节,善于发现美。
二、学习过程中的体会1. 坚持与毅力创意美术课程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我遇到了许多困难。
但正是这些困难让我学会了坚持,明白了毅力的重要性。
2. 积极参与在课程中,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
这使我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友谊。
3. 不断反思在创作过程中,我时常反思自己的作品,寻找不足之处。
这使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4. 乐于分享在课程中,我乐于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展望未来结业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我将继续努力,以下是我对未来的一些规划:1. 深入学习艺术理论,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2. 积极参加各类艺术展览和比赛,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3. 不断尝试新的艺术形式,丰富自己的创作手法。
4. 关注社会热点,用自己的作品传递正能量。
总之,在创意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收获颇丰。
感谢老师的辛勤教导,感谢同学们的陪伴与支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的艺术梦想而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届别 2016
学号 ************
毕业创作感想
《大红灯笼高高挂》
姓名春
系别、专业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
导师姓名、职称黄元强特聘
完成时间2016年5月15日
目录
1导语 (1)
2素材收集 (1)
3创作立意 (2)
4创作过程 (2)
4.1 构图 (2)
4.2 上色 (3)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大红灯笼高高挂》
——毕业创作感想
一.导语
大学四年,稍纵即逝,从懵懂到到成熟大学对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深刻的。
大学是一本五味杂全的百科全书,需要我们细细品读,每个人对大学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对于我来说大学就成长,在艺术修养上,找到了自己的喜欢的感觉,艺术眼界也提高了很多,懂得艺术修养和社会结合,对艺术来源于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做事的方向上面考虑问题比以前更加周全也更加的细致,现在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喜欢追梦的感觉,喜欢在路上的感觉。
毕业创作,作为大学四年的毕业答卷,一定是用心去创作的,作为检验自已艺术道路的成就,给自己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几个月以来毕业创作的一些感想和心得体会。
二.素材收集
艺术创作要深入生活中到处采风,体验风土人情,用充满灵性的一只笔、一颗心去写实、写意。
满怀对生活的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尽情挥洒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
创作选材阶段,我也翻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在网上查找了相关的古典建筑的题材和优秀的作品主要参考了我的指导老师黄元强老师的版画作品和何次贤老师的表现湘南民
居的水彩作品。
这次毕业创作我主要是在山西古建筑中寻找素材,走访了山西王家大院和平遥古城等传统文化建筑,仔细观察古建筑的构造和风土民情。
因为构图和创作想法的需要,我又收集了老人和小孩的素材与古建筑相结合,使画面更有生动性也更具有文化传承的含义,以下是我应用在创作中的素材。
(见图1、图2)
图1 图2
三.创作立意
这次毕业创作前期收集了一些素材和资料,仔细欣赏的一些国外优秀大师的美术作品,但是一直没有去系统的临摹,也是遗憾。
在欣赏大师作品时,我比较注重作品的创作根源,简单就是说作者创作的根源,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可能是作者一瞬间美的感受,可能是对社会的某种表达,创作出发点的高度给作品的高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仔细研究大师的构图和色彩,分析色彩的冷暖关系,分析色彩在画面中的作用。
搜集了大量的照片资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拿手机随手拍的,我觉得这个习惯很好,随时把美的感受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创作的素材。
主要的创作构思是以山西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为主题,属于艺术在现,本身建筑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通过水彩再次进行表现,希望能够有不一样的效果。
主要想表现出古建筑历史的积淀的感觉和现在传承的含义,将古建筑和人物结合起来表现,构图三联对称的形式,与中国古代建筑对称的设计理念相结合。
灯笼,就像是导引我们归途的指示灯。
在中国,每次到了佳节的时候,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我们的传统习俗。
色彩缤纷的灯笼,在黑夜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喜庆,为每一个特殊的节日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
这次毕业创作以红灯笼作为画面的中心表现中华文化的含义,另一层面表达大学四年的生活对我的指示,我找到自己的方向,也是我本次毕业创作的意图。
四.创作过程
绘画工具:阿诗水彩纸半开一张四开两张,水彩颜料,纸胶带,水彩笔若干只,铅笔,吸水海绵,喷壶等。
4.1构图
构图对一幅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幅优秀的作品首先就是构图。
在这次的毕业创作中我的构图形式借鉴了中国的古代建筑对称的思想,主图画面的主要内容是左右对称的王家大院的俯视的一角,画面中层层屋檐,有比较强的深入感,大面积的内容是屋顶瓦片,瓦片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面积出现在构图中,主要体现建筑的历史性。
夜晚发光的红灯笼,透出红色的光芒照耀在四周,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这种传统,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国文化的符号。
在画面的设计中,除了中心位置两个灯笼外,在远处的眺楼位置也有两排红色的灯笼,与
前面的灯笼在构图上形成呼应。
(见图3)
在画面的中心出,也就是院落中安排了一位年长的老人和在奔跑玩乐的儿童,还有安静卧着的狗,年长的老人家和奔跑玩乐的小孩形成岁月对比,也体现出文化传承的含义。
静卧的黄狗和奔跑的小孩形成动和静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在远处若隐若现的的大雁打破了构图的过于平均。
左右两幅的主要画面的内容一样,构图正好相反,与主画两侧形成衔接,使画面更有延伸性。
整幅作品以三联的形式组成,所有的构图都是为了能够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图3
4.2上色
画面的色调以冷色调为主,色彩主要以蓝和绿为主,主要是表现夜晚刚刚来临,灯笼亮起来的画面效果,也为了更好的表现古代建筑所特有的年代感,那种特有的老旧的外表,整体冷色的画面色彩和红色的灯笼所透出的光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使画面更加的生动。
在一些需要表现暗部的色彩部位我使用了以前没有用过的黑色,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画面整体的手法是干湿结合的画法,自我感觉表现建筑的历史感这种技法还是不错的。
(见图4、图5)
图4 图5
历时几个月的毕业创作终于达到了完成搞,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主画在构图上面因该将画面向上拉伸,这样上面的留白部分就不会显得特别的多,使画面更加的饱满。
其次,因为最初设想的不足,主画相比左右两幅色彩偏暗因为是表达夜晚来临的景象,左右两幅就比主画明亮很多。
还有在人物的造型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颜色表达还不够成熟,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学习的地方。
(见图6)
图6
结语
通过本次毕业创作,不可避免的暴露了一些问题,对整体画面把握不够周全,比如技法运用不成熟以致效果与预测有出入等。
一个个问题出现和解决,随之情绪起落,几个月以来,已经习惯将创作做为生活重心。
毕业创作中收获颇多,从多种具体技法的掌握和应用到对于创作概念的思考和理解。
学习和实践的确是两回事,努力过,迷茫过,思考过,悔过,问题解决了,明白了,发现自己其实可以做的更好。
在艺术创作的这条道路上,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挑战自己,是每一个学习美术的人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这也将是每一个学习美术的人进步与成长的最重要阶梯。
只有不断的去摸索创造,我们才成知道到底什么样的风格是适合自己的,到底自己擅长什么,自己内心到底喜欢的是什么,自己还有哪些不足,这对于我们艺术道路走的更高更远都是弥足珍贵的。
这一次的毕业创作中,我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不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法和技能上,更重要的是心态。
通过毕业创作我明白了创作有时应该要大胆表达,有时候应小心翼翼,有时需要细心谨慎。
要做到粗中有细,细中有粗,才能很好的把握画面的整体效果。
在艺术的创作中,一个人只有内心首先沉稳,平和,静心,对作品有足够的热情,同时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不能急于求成,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绘画如此,为人处世更是如此。
与此同时,一个人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那么必然他也一定拥有一双洞察生活与自然的眼睛,一颗热爱生活与自然的心,一双触摸生活与自然的手,一颗善于思考与知识丰富的大脑。
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我想经历了这次毕业创作,我们每个人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幅作品,更是一次巨大的成长,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逃避,明白面对和解决是最好的办法。
处变不惊才能使我们进入社会时从容不迫。
相信这次的毕业创作是我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
1、《蒋烨水彩作品选》作者:蒋烨由蒋烨编绘
2、《水彩画创作技法解析》作者:黄有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4月1日第一版
3、《水彩光影表现技法》作者:王金成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年3月1日第一版
4、《黄元强版画作品集》作者:黄元强名家出版社 2003年
致谢
经过几个月的创作,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作品,由于经验不足,有很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在一起创作的同学们的支持,要完成这个作品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黄元强老师,从最初的选题到创作的结束过程中帮助我们,耐心的指导我们,在这次的创作当中给予我们莫大的支持。
同时还要感谢身边同学好友的相互鼓励,在你们的身上我学到了不少的绘画知识与技巧。
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毕业创作顺利的完成。
四年真的很快,我们刚相聚就要分离。
虽有千言万语,却道不尽我们心中的友情,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挚爱的家人,他们在背后的默默支持是我坚强的后盾,让我在艺术的漫漫长途中能一直走下去,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