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解剖实验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2、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3、口式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4、鳍与鳍式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2)偶鳍:胸鳍、腹鳍鳍的结构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察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六 作业:画出鲤鱼内部解剖图(原位观察图或 各系统图)。 思考:鱼适合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 鳔:位置与鳔管走向、开口部位
• 生殖系统: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短细
• 排泄系统:肾脏(头肾)、输尿管、膀 胱(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腔
• 循环系统:心脏——心室、心房、静脉窦、动脉球
探索性观察
剪开口腔观察各部内容
• 舌、咽骨、咽齿、角质垫
五 注意事项
• 操作要规范,观察要仔细; • 尽量原位观察,保持器官的完整性,不随意剪
• 鱼体量度:实习 (P74-76实验18)
标本演示:骨骼系统
•
2、内部解剖与观察:
• 呼吸系统:鳃——鳃盖、鳃裂、鳃弓、鳃隔、 鳃耙、鳃片、鳃小片、鳃丝
• 脑:从眼眶下剪开,向后至颅骨末,去除顶盖、 颅侧骨,完全暴露:五部脑、嗅球、视叶
嗅叶间脑
嗅束
小脑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迷走叶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面叶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二、 实验内容: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观察 2、鱼类外形、骨骼的观察、及分类(P74-
76) 2、鲫鱼大脑结构、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 2、活鲫鱼、鱼骨标本 3、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 实验步骤:
• 1、文昌鱼观察
• 整体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节光 栅,可见肌节(肌肉、肌隔)、背鳍、 尾鳍等、鳍条、背神经管、脑眼、脊索、 腹孔;(注意各结构特点与位置)
延脑
视神经
大脑
中脑 间脑 三叉神经 外外展展神神经经 舌下神经
鱼的解剖和形态观察

实验三:鱼的解剖和形态观察(吃了鱼来个报告)实验三:鱼的解剖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鱼类的外形与内脏结构2、学习鱼类解剖的要领二、实验原理(一)鱼的外形观察1、鱼类的定义:终生生活在水里,以鳃呼吸的有颌类脊椎动物。
2、记载鳍的性质和数量的一种方式,一般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
如:鲈鱼的背鳍鳍式:D.Ⅻ,Ⅰ-11-14表示鲈的背鳍由12枚鳍棘组成,第二背鳍由1枚棘11-14枚鳍条组成。
其它鳍的缩写:尾鳍(C.caudal)、臀鳍(A.anal)、腹鳍(V.ventral)、胸鳍(P.pectoral)3、鳞式是记载鳞片数目的一种方式,记载方法为: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4、侧线鳞是沿自头后起至尾鳍中部基底间侧线上分布的鳞片;侧线上鳞是背鳍基部前缘至侧线间(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侧线下鳞是腹鳍(或臀鳍)基底前缘至侧线(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
(二)鲫鱼的内脏解剖5、消化系统:包括由口腔、咽、食道、肠和肛门组成的消化道及腺体。
6、口腔由上下颌组成,鲫鱼颌无齿,口腔背壁由后肌肉层及表面粘膜组成,腔体后半部有一不能移动的三角形舌头。
7、咽:口腔后方,左右两侧时腮裂,咽齿位于最后一对咽弓上。
8、食道:咽部后方,很短,背面通有鳔管。
9、胃肠:胃在食道之后,外观难辨,比食道略膨大,被肝胰脏包埋,其右侧有胆囊,直接通于肠。
10、肝胰脏:呈粉红色弥散状分布,从心腹腔横隔后起,覆盖及包埋于肠各部之间11、呼吸系统:主要由鳃弓、鳃片、腮耙及鳃盖膜等组成的鳃作为气体交换器官;位于胸腹腔的背侧,分前后两室的胶质囊,即所谓的鳔,在某些种类中亦有呼吸功能(肺鱼、总鳍鱼)。
12、循环系统:心腹隔膜、心脏13、心腹隔膜(横隔):横膈为位于心脏和内脏器官之间的薄膜。
围心腔位于横膈的前方,心脏居于其内;横膈的后方是体腔,为内脏器官所在。
14、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组成。
静脉窦为心房和心室后侧的暗红色长囊,背侧为古维尔氏管;静脉窦前方呈暗红色薄囊状结构为心房;心房前方呈淡红色、倒圆锥形的肌肉囊即为心室;沿心室向前可见到一膨大的圆锥形白色球状结构,此即动脉球,而动脉球并不属于心脏结构,是动脉管之一部分。
鱼的解剖

鱼类的形态观察与解剖一、实验目的观察鱼的形态特征,掌握鱼类数据记录的方式。
动手解剖鱼,观察鱼的各个器官与内部结构。
绘制鱼的观察图。
二、实验材料鲫鱼一条器材:解剖台、解剖针、镊子、剪刀三、知识补充鱼类的定义:终生生活水里,以鳃呼吸的有颌类脊椎动物。
四、实验步骤1.测量性状(1)计数性状——鳍式记载鳍的性质和数量的一种方式,一般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以鲈鱼的背鳍(dorsal fin)为例鲈鱼的背鳍鳍式:D.Ⅻ,Ⅰ-11-14表示鲈的背鳍由12枚鳍棘组成,第二背鳍由1枚棘11-14枚鳍条组成。
其它鳍的缩写:尾鳍(C.caudal)、臀鳍(A.anal)、腹鳍(V.ventral)、胸鳍(P.pectoral)(2)计数性状——鳞式包括: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侧线鳞是沿自头后起至尾鳍中部基底间侧线上分布的鳞片;侧线上鳞是背鳍基部前缘至侧线间(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侧线下鳞是腹鳍(或臀鳍)基底前缘至侧线(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
2.解剖鱼取一条鲫鱼放在解剖盘中,用剪刀从肛门腹部前方剪开一个切口,沿腹中线向前剪至下颌,剪刀口尽可能向外贴住腹壁以避免剪断肠道等内脏器官。
再在左侧面自切口开口处向背方剪开至鳃盖后缘,再剪至胸鳍之前,这样即可掀起左侧体壁便于观察了。
在剪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剥离鲫鱼的肾脏与体壁的联系,以免破坏肾脏结构。
3.观察鱼鳔:白色气囊状,内部装有空气。
肝胰脏:呈粉红色弥散状分布,从心腹腔横隔后起,覆盖及包埋于肠各部之间。
胃肠:胃在食道之后,外观难辨,比食道略膨大,被肝胰脏包埋,其右侧有胆囊,直接通于肠。
在幽门处有分支,形成幽门盲囊。
肾(中肾):位于体腔背侧正中线两侧,暗红色。
每一肾的前端为头肾。
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组成。
静脉窦为心房和心室后侧的暗红色长囊,背侧为古维尔氏管,静脉窦前方呈暗红色薄囊状结构为心房;心房前方呈淡红色、倒圆锥形的肌肉囊即为心室;沿心室向前可见到一膨大的圆锥形白色球状结构,此即动脉球,而动脉球并不属于心脏结构,是动脉管之一部分。
fish实验步骤及原理

fish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好鱼的标本、鱼类解剖工具、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解剖鱼体:将鱼标本放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慢慢剖开鱼体。
首先从鱼的胸腔切入并延伸至腹腔,然后从尾部朝头部剖离开,同时切开鱼的鳃盖,进一步剖开鱼的颌骨以及头骨。
在解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重要组织和器官。
3.淘洗标本:将解剖好的鱼体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反复淘洗以去除血液和杂质。
4.制作镜片:将鱼体中感兴趣的组织或器官取出,切成适当的大小,并用显微刀将其切薄。
5.涂片加热:将切好的组织片放在加热盖玻片上,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使组织片均匀贴附在盖玻片上。
6.组织固定:将加热过的盖玻片放入甲醛固定液或其他适合的固定液中进行固定,一般需要固定数小时或过夜。
7.去脂:将固定好的组织片放入脱脂溶液中,去除其中的脂肪。
8.染色:将去脂后的组织片放入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组织的显色度。
9.除脱水:将染色后的组织片放入乙醇中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
10.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片放入透明溶液中,增加其透明度。
11.封片:将处理好的组织片放入玻璃片上,再加上另一块盖玻片,用封片胶固定好。
12.显微观察:将封好的组织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观察组织结构、细胞组成等细节。
实验原理:鱼的实验可以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包括鱼类生理学研究、疾病模型建立、环境毒理学等。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实验原理:1.解剖观察:通过解剖鱼体,可以观察到鱼的器官结构、组织分布等信息,进而研究其生理、解剖特征。
2.组织切片:将鱼体中的感兴趣组织切割成薄片后,可以用来观察组织的细胞结构、细胞形态、细胞内器官等。
3.染色技术:通过染色处理,可以使组织或细胞的特定部分显色,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常见的染色方法包括荧光染色、核染色、酶标染色等。
4.应用于疾病研究:鱼类可以作为模型生物,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例如,通过鱼类细菌感染模型可以研究感染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和抗菌药物的疗效。
草鱼解剖实验步骤

草鱼解剖实验步骤
草鱼解剖实验是一种生物学实验,用于观察和研究草鱼的内部结构。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草鱼解剖实验步骤,请在进行实验时确保遵守所有实验室规程和安全指南:
1. 准备阶段:
- 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安全。
- 准备所需的解剖工具,如解剖刀、剪刀、镊子、放大镜、记录工具等。
- 确保有足够的清水和消毒剂。
- 选择一条健康的草鱼,通常选择体长在2-4公斤之间的成年草鱼。
2. 实验前准备:
- 了解草鱼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功能,包括鳃、心脏、肝脏、肠道等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 确定解剖的观察目标和需要详细观察的部位。
3. 实验步骤:
- 先将草鱼置于解剖盘上,用湿毛巾保持其体表湿润。
- 从鱼体的侧面开始,使用解剖刀沿着腹部从鱼嘴至尾鳍的方向轻轻切开。
- 切开皮肤和肌肉,露出内部器官。
- 观察并描述草鱼的各个内部器官,如胃、肠道、肝脏、心脏等。
- 如有需要,可以进一步切开特定器官,如心脏或肝脏,以观察其内部结构。
- 期间需不断用清水冲洗伤口,防止组织干燥和细菌感染。
- 记录观察到的结构,可以使用笔记、绘图或摄影的方式进行记录。
4. 实验结束:
- 在观察完毕后,应妥善处理草鱼尸体,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 清洁解剖盘和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 整理实验材料和工具,确保实验室恢复原状。
5. 实验报告:
-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草鱼的解剖结构和特点。
请注意,解剖实验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要尊重生命,对待实验动物要充满爱心和责任感。
解剖小鱼流程

解剖小鱼流程
准备工作:穿戴防护手套和实验服,确保实验环境干净。
准备解剖工具,如手术刀、剪刀、镊子和解剖针等。
鱼的外观观察:在实验台上放置鱼,并仔细观察其外部特征,如体形、鳞片、眼睛、嘴巴和鳍等。
切开鱼肚:先找到肛门 (底侧唯一的开口),再切一条线,直到头部为止。
为了将鱼肚打开,再于鱼的侧面横切一条线。
观察内脏:打开鱼肚后,可以看到鱼骨和大量的鱼肉。
仔细观察鱼的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等结构。
消化系统:观察鱼的消化系统,会看到一个呈糊状但又很坚韧的东西,那是鱼的胃!先将其切除,再切开看看内部的内容。
心脏和肝脏:靠近胸鳍处的两个明显的器官是心脏和肝脏。
气囊:在鲈鱼的身体里面可以看到一层干净的膜,其中包含一个中空体腔,这是鱼的游泳气囊。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十五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实验目的】通过鲤鱼(Cyprinus carpio)或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形态及结构的观察,并与软骨鱼相比较,了解鱼类的结构特征。
【实验材料】新鲜鲤鱼(或鲫鱼),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制备好的鲤鱼骨骼标本和脑标本,硬骨鱼的皮肤切片,不同食性的鱼(乌鱼、草鱼、鲢鱼)示消化道的长度和鳃耙(示例),鱼类(麦穗鱼、鳑鲏)的婚装(示例)。
【实验用具】解剖镜。
【实验内容】(一)外形观察鲤鱼体呈纺垂形,略为侧扁。
头的最前端为口,口两侧各有一对口须(鲫鱼无口须)口上有一对鼻孔。
头后两例有宽扁的鳃盖,鳃即位于其内。
背鳍一个,最前端有一硬刺。
尾鳍两叶相等为正形尾。
臀鳍的前端亦有一硬刺,腹鳍已向前移位于胸鳍之后,注意偶鳍与鲨不同,不是向水平展开而是向垂直面展开。
躯干两侧有侧线,位于皮肤下。
肛门开口于臀鳍的基部,泄殖孔紧接其后。
(二)皮肤及鳞片的观察用手抚摸鲤鱼的体表,是否光滑?鲤鱼的体表被以一层上皮组织,并由其分泌大量粘液,在游泳时可以减少鱼身和水的摩擦。
在表皮之下覆盖着一层鳞片,鳞片彼此呈整齐覆瓦状排列。
这种鳞片的发生与鲨鱼的鳞有何不同?取一鳞片置解剖镜下面观察,可见它大致呈圆形,中间有很多同心圆的环纹(露于体表之部分上有很多色素)。
环纹可用作鉴定年龄的依据,这种鳞片叫圆鳞。
再取一被侧线穿过之侧线鳞置解剖镜下观察,即可见有一管道由其中穿过。
观察硬骨鱼的皮肤切片,分清表皮和真皮,表皮和真皮都由多层细胞组成,这是脊椎动物皮肤的共同特点。
注意色素细胞及皮肤腺的分布情况。
示例:观察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
区别其结构特点,这些鳞片在发生上各由何胚层形成?(三)内脏器官观察(图15-1)取一条鲤鱼放在解剖盘里,用解剖剪由肛门向前沿腹中线至胸鳍纵形剪开,使鱼体右侧向上,再从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向前至鳃盖后缘剪去一例的体壁,使内脏全部露出。
1.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肠等,消化腺只有肝胰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的解剖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鲤、鲢的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比较分析不同食性鱼类器官构造的差异,食性和形态构造特征相适应的相互关系。
2.实验内容:对鲤、鲢进行解剖观察,掌握正确地解剖方法;通过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3.试剂和仪器设备:鲤鱼、鲢鱼;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镊子、解剖针等
4.实验步骤
解剖方法:
左手握鱼,右手持解剖剪,先在肛门前方剪一小的横切口,然后将解剖剪,然后将解剖剪钝头插入,沿腹中线向前方剪开直至鳃盖下方,然后直臀鳍前缘向左侧背方体壁剪上去,沿脊柱下方向前剪到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呈显内脏。
用剪从下颌中央向后剪至鳃孔下方,再沿鳃孔上方经眼下缘向前剪断口上缘骨骼,除去口咽腔侧壁,观察口咽腔。
观察内容:
(1)消化系统:
①消化管:口咽腔、食道和肠
②消化腺:肝胰脏、胆囊
(2)呼吸系统:
①鳃盖、鳃盖膜
②鳃
③伪鳃
④鳔
(3)尿殖系统:
①肾脏
②输尿管和膀胱
③生殖腺
④生殖导管
5.实验报告要求
(1)绘制鲤(鲢)的消化系统。
(2)比较鲤和鲢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异同点。
6.实验注意事项
(1)使用手术刀等解剖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要保证实验动物的鲜活度。
7.问题讨论
以鳓、鲢、乌醴和鲈为代表,比较不同类别,不同食性,分析讨论其消化系统的构造与不同食性的相互关系。
鱼类解剖实验评价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