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鱼类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合集下载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PPT课件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PPT课件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
4
鱼类特征:
(一)鱼区别于其它脊椎动物的特征:
1、水生、变温。

2、大多用鳃呼吸。
3、以鳍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4、体多被鳞片。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
5
什么是鱼?
鱼:
是一种变温的水生脊椎动物,它们绝大多数 用鳃呼吸,以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有发 达的脑颅和咽颅,体多被鳞片,鳔多存在。
16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
17
2、鱼类体型
五种基本类型: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棒形 (鳗形)、不对称形。
其他特殊体型:带形、箱形、球形、海马形、翻 车鲀形、箭形。
18
纺锤形(fusiform)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 多属于这种体型。
19
侧扁形(compressiform)
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

解剖镜、培养皿、直尺 活鲫鱼、棉球等。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
3
鱼的分类知识
鱼类在分类上属脊椎动物门。这一门包罗着从 外形上、生活习性上及栖息条件上式样极其繁 杂的许多动物。4纲(盲鳗纲Myxini、头甲纲 Cephalaspidomorphi、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57目 479科3848属;我国有4纲45目299科1214属约 3166种和亚种。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
1
一、目的要求
1、熟悉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2、了解鱼体测量及特征描述的方法 与技巧,掌握一般硬骨鱼的主要特征 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 征。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2、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3、口式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4、鳍与鳍式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2)偶鳍:胸鳍、腹鳍鳍的结构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察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切丢弃; • 实验完成后按规定处理实验剩余物。
六 作业:画出鲤鱼内部解剖图(原位观察图或 各系统图)。 思考:鱼适合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 鳔:位置与鳔管走向、开口部位
• 生殖系统: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短细
• 排泄系统:肾脏(头肾)、输尿管、膀 胱(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腔
• 循环系统:心脏——心室、心房、静脉窦、动脉球
探索性观察
剪开口腔观察各部内容
• 舌、咽骨、咽齿、角质垫
五 注意事项
• 操作要规范,观察要仔细; • 尽量原位观察,保持器官的完整性,不随意剪
• 鱼体量度:实习 (P74-76实验18)
标本演示:骨骼系统

2、内部解剖与观察:
• 呼吸系统:鳃——鳃盖、鳃裂、鳃弓、鳃隔、 鳃耙、鳃片、鳃小片、鳃丝
• 脑:从眼眶下剪开,向后至颅骨末,去除顶盖、 颅侧骨,完全暴露:五部脑、嗅球、视叶
嗅叶间脑
嗅束
小脑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迷走叶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面叶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二、 实验内容: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观察 2、鱼类外形、骨骼的观察、及分类(P74-
76) 2、鲫鱼大脑结构、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 2、活鲫鱼、鱼骨标本 3、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 实验步骤:
• 1、文昌鱼观察
• 整体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节光 栅,可见肌节(肌肉、肌隔)、背鳍、 尾鳍等、鳍条、背神经管、脑眼、脊索、 腹孔;(注意各结构特点与位置)
延脑
视神经
大脑
中脑 间脑 三叉神经 外外展展神神经经 舌下神经

实验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五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一、目的要求1.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鲤鱼(Cyprinus carpio)可作为硬骨鱼类的代表,分布广,标本易得。

通过对鲫鱼的解剖与观察,掌握硬骨鱼类的一般特征。

2.掌握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和解剖鱼类的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新鲜鲫鱼或鲤鱼、鲨鱼浸制标本。

解剖器,解剖镜,蜡盘。

三、解剖与观察1.外形体呈纺锤形,略侧扁,全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见图)。

(1)头部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头部的最前端为口,无须(鲤鱼口两侧有一对口须)。

眼位于头部两侧,无上下眼睑。

鼻孔位于眼前缘,每一鼻孔被鼻瓣分成前后两部分。

眼后为鳃盖,其由四块骨片组成。

鳃盖后缘的膜状部分为鳃膜,鳃膜后的大孔为鳃孔。

(2)躯干部和尾部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椎骨为尾部。

体外覆圆鳞,鳞片呈覆瓦状排列。

身体两侧各有一列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而成的线状结构,称为侧线。

胸鳍和腹鳍各一对,分别位于胸、腹部,背鳍和臀鳍均有硬棘支持。

2.鳞片与年轮在背鳍与侧线之间取数枚鳞片,洗净。

挑选一片环片清楚的鳞片,置解剖镜或鳞片观察仪下观察。

可见每一鳞片有四个区域(图3-1),即埋在皮肤内的基区(前区),露在皮肤外的顶区(后区),以及上下侧区。

鳞片表面一圈圈的隆起称环片,它们以同心圆状绕鳞片中心(即鳞焦)。

鲫鱼的鳞焦偏于鳞片的后区。

在后区,环片不规则,有许多颗粒状突起。

鱼类一年中生长速度不同,因此,环片也随着生长周期出现疏密,即夏季长出的环片稍宽,环片间的距离亦稍大,秋季长出的环片稍窄,环片间的距离亦较密。

疏密两组环片间的分界线,即为年轮。

此外,鲫鱼在侧区与前区以及侧区与后区的交界处,有一些环片开放,并与成环状的环片相切割形成年轮。

3.内部解剖(图3-2)将鱼体左侧向上,用剪刀在肛门前沿与体轴垂直的方向剪一小口,注意避免损伤内脏,然后以剪刀尖插入切口,沿腹中线向前剪至鳃盖下方。

再经切口向背方剪开(详见图示解剖方向),此时,左手持镊子夹住被剪开的体壁肌肉,右手用剪刀由背侧向前剪至头部后方。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课件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课件
• [3] 刘凌云,郑光美 主编.普通动物学.高 等教育出版社.1997.
• [4] 江静波 编著.脊椎动物学.高等教育出 版社,1982.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
46
出鳃动脉8-10
躯体肌肉
入鳃动脉8-10 内脏动脉 腹大动脉1 肝门静脉
尾静脉2
动脉球1
心室1
肝静脉1
肾门静脉2
心房1 静脉窦
侧腹静脉2
前主静脉2
总主静脉2
后主静脉2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
31
脾脏
• 位胃的一侧或后方
• 红褐色
• 造血;滤血;破坏衰老的红细胞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
32
呼吸系统
要求通过实验验证 鳃的结构及作用。
脉弓连成脉管,内有尾动;静
脉血管通过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
38
髓棘
髓弓

椎体
椎体横突
脉弓
脉棘
肋骨
躯干椎和肋骨
。 尾椎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
39
肋骨(rib)

• 发达,保护内脏 • 按体节排列 • 单头式
肋骨仅有一端连于脊柱上 另一端游离,无胸骨相连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
40
附肢骨骼
• 鳍骨 奇鳍骨 偶鳍骨
实验材料:鲫鱼 学名: (Carassius auratus) 英文名:(Crucian) 分类地位: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鲫鱼属( Crucian )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
4
(一)外部形态
1、体呈梭形 , 左右侧扁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解剖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十五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实验目的】通过鲤鱼(Cyprinus carpio)或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形态及结构的观察,并与软骨鱼相比较,了解鱼类的结构特征。

【实验材料】新鲜鲤鱼(或鲫鱼),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制备好的鲤鱼骨骼标本和脑标本,硬骨鱼的皮肤切片,不同食性的鱼(乌鱼、草鱼、鲢鱼)示消化道的长度和鳃耙(示例),鱼类(麦穗鱼、鳑鲏)的婚装(示例)。

【实验用具】解剖镜。

【实验内容】(一)外形观察鲤鱼体呈纺垂形,略为侧扁。

头的最前端为口,口两侧各有一对口须(鲫鱼无口须)口上有一对鼻孔。

头后两例有宽扁的鳃盖,鳃即位于其内。

背鳍一个,最前端有一硬刺。

尾鳍两叶相等为正形尾。

臀鳍的前端亦有一硬刺,腹鳍已向前移位于胸鳍之后,注意偶鳍与鲨不同,不是向水平展开而是向垂直面展开。

躯干两侧有侧线,位于皮肤下。

肛门开口于臀鳍的基部,泄殖孔紧接其后。

(二)皮肤及鳞片的观察用手抚摸鲤鱼的体表,是否光滑?鲤鱼的体表被以一层上皮组织,并由其分泌大量粘液,在游泳时可以减少鱼身和水的摩擦。

在表皮之下覆盖着一层鳞片,鳞片彼此呈整齐覆瓦状排列。

这种鳞片的发生与鲨鱼的鳞有何不同?取一鳞片置解剖镜下面观察,可见它大致呈圆形,中间有很多同心圆的环纹(露于体表之部分上有很多色素)。

环纹可用作鉴定年龄的依据,这种鳞片叫圆鳞。

再取一被侧线穿过之侧线鳞置解剖镜下观察,即可见有一管道由其中穿过。

观察硬骨鱼的皮肤切片,分清表皮和真皮,表皮和真皮都由多层细胞组成,这是脊椎动物皮肤的共同特点。

注意色素细胞及皮肤腺的分布情况。

示例:观察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

区别其结构特点,这些鳞片在发生上各由何胚层形成?(三)内脏器官观察(图15-1)取一条鲤鱼放在解剖盘里,用解剖剪由肛门向前沿腹中线至胸鳍纵形剪开,使鱼体右侧向上,再从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向前至鳃盖后缘剪去一例的体壁,使内脏全部露出。

1.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肠等,消化腺只有肝胰脏。

实验二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实验二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绘制鲫鱼脑背面观示意图;
写出鲫鱼的鳞式、鳍式。
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四、作业与思考
实验目的
通过对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掌握硬骨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03
02
实验二 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Βιβλιοθήκη 观察鲫鱼外部形态及其呼吸动作。
解剖鲫鱼,观察内部结构。
观察示范标本:鲤鱼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步骤
每人取一条鲫鱼,先观察鲫鱼的外形、游泳呼吸动作、鳞式、鳍式,取下一片鳞片观察其结构。(外形上适应水生生活特征有哪些?)
2.4 消化系统
移去左侧生殖腺,观察肝胰脏、肠管、胆囊。 剪开口角,用镊子展开肠,观察上下颌、舌、鳃裂、咽齿、食管、胃、肠、肛门。
2.5 排泄系统
除去鳔,观察肾脏(一对,红褐色)、输尿管(一对,)和膀胱(一个)。

鳃盖、鳃弓、鳃耙、鳃片、鳃间隔。 鲫鱼有几个全鳃?
2.7 脑
从两眼眶下沿体长轴剪开头部背面骨骼,再在两端横剪两下,用镊子移去头部骨骼,用棉球吸去发亮的脑脊液,观察脑的结构。
A
比如鲤鱼的鳍式为:D.Ⅱ,18—19;P.Ⅰ,16—18;V.Ⅱ,8—9;A.Ⅲ,5—6;C.20—22。表示鲤鱼有背鳍一个,棘2个,软鳍条18—19;胸鳍有棘1个,软鳍条16—18;腹鳍有棘2个,软鳍条8—9;臀鳍有棘3个,软鳍条5—6;尾鳍有软鳍条20—22。
B
2.解剖鲫鱼
外形观察完毕,剪去鲫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先原位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
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
比如鲤鱼的鳞式为34~38 ,就是说鲤鱼的侧线鳞为34~38片,侧线上鳞为5片,侧线下鳞为8片。

实验二 鲤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二    鲤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二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属性:验证
开出要求:必开
实验目的:
一、通过对鲤鱼(或鲫鱼)鱼的结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二、学习和掌握或鲤鱼(或鲫鱼)的解剖方法。

实验内容:
(一) 观察鲤鱼(或鲫鱼)的外形(身体分区、鳍、鳞片以及侧线等)。

(二) 剪去鱼体左侧体壁肌肉,暴露出内脏器官,进行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鱼骨骼系统的观察。

(四)实验材料和用具:
活鲤鱼(或鲫鱼),鱼整体和分散骨骼标本。

解剖镜、解剖器、解剖盘、放大镜、鬃毛、棉花、培养皿。

实验注意事项:
剪开体壁时剪刀尖不要插入太深,而应向上翘,以免损伤内脏;
注意揭开左侧体壁之前先将体腔膜与体壁分开,以使内脏器官与体壁分开时不致被损坏,以不致损坏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肾脏和紧靠头后部的头肾;
实验观察及记录应注意顺序性。

(一)外部形态1、体呈梭形, 左右侧扁
2、身体分部
(1)头:(2)躯干:鳍鳞侧线(3)尾
口端位有颌
无触须
鼻孔一对
眼一对
内耳
鳃裂
躯干头

尾鳍
臀鳍腹鳍胸鳍
背鳍
奇鳍偶鳍
•作业与思考:
•1.根据原位观察,绘鲤鱼的内部解剖图,注明各器官名称。

•2.绘鲤鱼(或鲫鱼)的躯椎骨和尾椎骨各1枚,注明各部位的名称。

•3.简述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4、记录自己的解剖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鱼类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2. 掌握硬骨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鲫鱼外部形态及其呼吸动作。

2. 解剖鲫鱼,观察内部结构。

3. 观察示范标本:鲤鱼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

三、 实验器材
解剖剪、镊子、解剖盘。

鲜活鲤鱼(或鲫鱼)、脱脂棉等
四、 实验步骤
1. 每人取一条鲫鱼,先观察鲫鱼的外形、鳞式、鳍式,取下一片鳞片观察其结构。

(外形上适应水生生活特征有哪些?)
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l 侧线鳞:有侧线器官穿孔的鳞片; l 侧线上鳞:由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l 侧线下鳞:由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比如鲤鱼的鳞式为34~38 ,就是说鲤鱼的侧线鳞为34~38片,侧
线上鳞为5片,侧线下鳞为8片。

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 5 8
鳍式:D、A、C、P、 V分别代表背鳍、臀鳍、尾鳍、胸鳍和腹鳍;鳍棘数目-罗马数字;鳍条数目-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棘与鳍条相连,“,”表示二者分离;“—”表示变化范围。

比如鲤鱼的鳍式为:D.Ⅱ,18—19;P.Ⅰ,16—18;V.Ⅱ,8—9;A.Ⅲ,5—6;C.20—22。

表示鲤鱼有背鳍一个,棘2个,软鳍条18—19;胸鳍有棘1个,软鳍条16—18;腹鳍有棘2个,软鳍条8—9;臀鳍有棘3个,软鳍条5—6;尾鳍有软鳍条20—22。

2.解剖鲫鱼
外形观察完毕,剪去鲫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先原位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2.1循环系统
去掉左侧体壁和鳃盖即可看到其心脏,按心脏跳动的顺序可区分:静脉窦、心房、心室,另外还有动脉球。

2.2鳔
位于消化管的背方、体腔的背部呈银白色的囊状结构。

2.3生殖系统
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组成。

精巢白色俗称鱼白,卵巢黄色,生殖导管是生殖腺表面的膜延伸形成的细管。

2.4消化系统
移去左侧生殖腺,观察肝胰脏、肠管、胆囊。

剪开口角,用镊子展开肠,观察上下颌、舌、鳃裂、咽齿、食管、胃、肠、肛门。

2.5排泄系统
除去鳔,观察肾脏(一对,红褐色)、输尿管(一对,)和膀胱(一个)。

2.6鳃
鳃盖、鳃弓、鳃耙、鳃片、鳃间隔。

2.7脑
从两眼眶下沿体长轴剪开头部背面骨骼,再在两端横剪两下,用镊子移去头部骨骼,用棉球吸去发亮的脑脊液,观察脑的结构。

五、作业与思考
1. 写出鲫鱼的鳞式、鳍式。

2. 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