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的光屏1个,

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器材。

2、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3、重复实验两次。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折射光线。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在折射现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法线两侧;

3、——————————————。

第四章 光的折射讲义 (完整版)

N N 1 A B 界面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介绍光折射时光路图中的有关名词: (1)法线:过折射点且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NN 1 ) (2)入射角(∠AON ) (3)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BON 1 ) 演示:(1)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2)入射光线远离法线,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现象:入射光线靠拢(或远离)法线,折射光线 也靠 (或远离)法线。且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进入下班砖后,光束将如何偏折?当光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时,出射光线又将如何偏折?试一试作出光路图。

高中物理: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鲁科版选修3-4)

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2)掌握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3)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实验的客观性与人的观察的主观性的矛盾应如何解决,人的直接观察与用仪器探测是有差别的,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用仪器探测的结果。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来决定。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对折射率概念的理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教学用具:光的折射演示器,附件:接线板、火柴、烟雾发生器及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直尺、计算器。 (一)引入 初中已学过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初中学的光的折射规律只是定性地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定量地进行研究: (二)新课教学 演示:将光的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入射), 观察:折射情况,a.角度,b.明暗程度与入射光线进行对比。然后改变入射角进行记录,再次观察能量改变的情况。 1、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能量分配 随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增加,而折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减小。 2、经历了近1500年才得到完善的定律 (1)历史发展: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实验得到: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折射角正比于入射角。 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也做了研究。 (2)折射定律:最终在1621年,由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将一组测量数据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计算(用计算器),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玻璃。

3.4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3.4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并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2.尝试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会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判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认识到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 一、情景引入 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一跳下去就淹过了脖子,下水的他就惊慌失措,幸好有同学相救,才脱离危险。为什么小明在岸上看池水会比实际的浅呢?真的眼睛骗了自己?二、教材研究 问题1——光真的会折射吗? 观察课文中图3—37把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一部分光发生了反射返回到空气中,而另一部分光则进入水中传播,且传播方向(填“有”或“没有”)改变。这种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 光的折射现象在我们生活当中会见到很多,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弯折;清辙的河水感觉到变;初升的太阳;海市蜃景等。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是折射现象?。 认识光的折射当中的几个概念,如图所示。 两种介质的界面MM、、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问题2——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棒、白纸、三角板、铅笔、玻璃砖或有机玻璃块 实验步骤:○1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MM、和NN、,如下图1所示。 ○2把玻璃砖的一边压在MM、线上,把上方看作是空气,下方是玻璃砖。如图2所示。 ○3用激光束从O点紧贴白纸斜射入玻璃砖,观察光射入玻璃砖的情况,并用铅笔把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作记号A和C。如图3所示。 ○4移去玻璃砖,描出线AO和OC,并标出光线的传播的方向,如图4所示。 ○5重复实验步骤○3,增大(或减小)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并作出记号。如图5所示。 ○6重复实验步骤○1○2,让激光束从玻璃砖射入空气,沿CO方向入射,观察出射光线的位置。并作出光路图。如图6所示。 ○7重复实验步骤○1○2,让激光束沿NO方向入射,观察折射情况,并作出光路图。如图7所示。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分析论证:从图4中可以得到:; 从图4和图5中可以得到:; 从图6中可以得到:; 从图4和图6中可以得到:; 从图7中可以得到:; 得出结论: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角关系)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在折射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注:光在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否作出水中点A发出的两条光线进入空气中传播的大致情况。 如果点A是插入水中的筷子上的一点,你就可以理解筷子为什么能够向上弯折了。 问题3——生活中和自然中有哪些折射现象呢?

《光的折射定律》同步练习1

光的折射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 ] A.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 B.硬币的实体,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 C.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 D.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 2.如图1所示,在两束光的交点P前,放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砖则交点位 置[ ] A.不变B.向左C.向右 D.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由光的颜色决定的 3.在图2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斜射 向界面后发生反射与折射的光线,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B.aO可能是入射光线 C.cO可能是入射光线D.Ob可能是反射光线 4.关于折射率,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n=sini/sin r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根据n=sini/sin r可知,介质的折射率可能为任何正数 C.根据n=c/v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已知光线穿过介质Ⅰ、Ⅱ、Ⅲ时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介质Ⅱ是光密介质 B.介质Ⅰ的折射率最大 C.介质Ⅲ的折射率比Ⅰ大 D.光在介质Ⅲ中光速最小 6.光线从真空中入射到一块平行透明板上,入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可能是[ ] A.小于40°B.在40°到100°之间 C.大于40°D.在100°到140°之间 7.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 ] A.都比实际位置高 B.都比实际位置低 C.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 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 8.某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波速为c,它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速度为[ ] A.c/n B.c/(nλ)C.nc D.c 9、当光线以30入射角从折射率为2的介质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应为[ ] A.比值i/r不变 B.比值sini/sinr不变 C.比值sini/sinr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 D.比值sini/sinr是一个小于1的常数

物理讲义(光的折射)

环球雅思教育集团 学科教师讲义 授课日期:________________ 时段:________________ 辅导科目:物理学员姓名:年级: 学科教师:江辉课时数:第____次课课题光的折射与透镜 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 射角和折射角; ?能叙述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结论;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用玻璃砖等器材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 ?指导学生对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 论。 ?让学生通过使用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内容 【教学框架引入】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杯子里的铅笔为什么折断了? 鱼真的在我们看到的那个位置吗? 【实验演示】 实验1:把激光笔靠在碗边固定不动,按下按钮,发现在碗底有一个光斑,在水槽中加水,使光射入水中,观察到水槽侧面的光斑向左移。 实验2: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移动碗,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学生实验,认真观察现,。并积极思考。 【知识点梳理】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介质:能够传播光的物质,通常叫光的介质,如:空气、水、玻璃、真空等。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

专训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4)

专训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 (1)探究光的折射的原因:用车通过不同的路面类比光通过不同的介质(类比法); (2)液体中加入牛奶的原因:牛奶对光起漫反射的作用,更好地显示光路; (3)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使得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探究光的折射的发生原因 1.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第1题图) 人们常把光波类比成水波,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图甲所示,我们把光波画得像水波一样,利用一些横线表示光波在行进中的波纹。当光斜射入玻璃的时候,一个波纹的一端先触及玻璃的表面,由于光在玻璃中比在空气中前进的速度小,所以波纹的这一端就先慢下来了,这样波纹就改变了前进方向,当这个波纹全部进入玻璃中以后,它就又沿着直线前进了。可以看出光线的偏折只发生在经过界面的一瞬间。 还可以打个比方来帮助你弄清楚光折射的原因。在劳动的时候,同学们推着两个轮子的手推车,当你把车从平坦的水泥路面推向一段沙地时,如果水泥路面和沙地的交界线跟车子的前进方向斜交,如图乙所示,就会有一个车轮先遇到沙地,它的速度立即减慢下来,而另一个车轮仍以原来较快的速度前进,两个轮子的速度不同,车子就转弯,等两个轮子同时进入沙地以后,车子就又沿着直线前进了。 (1)上述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A.类比法B.转换法 C.控制变量法D.放大法 (2)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有关。 (3)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为什么不发生改变?

探究光的折射的规律 2.【2016·云南】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第2题图)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且折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度。【导学号06222040】3.【中考·抚州】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甲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初中物理总复习实验专题 实验02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及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02 探究光的折射及凸透镜成像规律 01、小宇利用如图01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实验中,(选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 (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填“增大”或“减小”)。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到一定值时,。 图 01 图 02 02、如图02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03、小宇从《物理手册》中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的一些数据: ≥时,所示的图线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②判断: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可以达到100%。() 图 03 图 04 04、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04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完整版)光的折射经典练习题讲义

初二物理晚辅专题光的折射 知识点分析 1. 折射现象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折射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3)折射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是可逆的。 3. 折射使池水变浅。 4. 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异同: 相同点:(1)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2)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 (4)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不同点:(1)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一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不同的介质中。 (2)反射角始终等于对应的入射角,而折射角与对应的入射角一般不相等,其大小关系跟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还是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有关,只有当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才相等。 一、知识点回顾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远离”)法线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此时折射角、入射角都等于。(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光的折射定律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交界处发生偏折。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相同 ,折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不同。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玉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光的折射定律 1、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法线居中,与界面垂直)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两点一面) 3、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角的性质:折射角(密度大的一方)小于入射角(密度小的一方);(在真空中的角总是大的,其次是空气,注:不能在考试填空题中使用) 4、当光线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以上两条总结为:谁快谁大。即为光线在哪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快,那么不管那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都是较大的角,在空气中的角度总是最大的) 5、在相同的条件下,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6、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8、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P.S.: 1、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传播方向不变,但光的传播速度改变。 2、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性的。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题及答案修订版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 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奇妙的透镜 [沪科粤教版§、§内容] 1、我们学过的光学知识中,有两种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一个焦点上,它们是() A.凸透镜和凹镜? B.凹透镜和凸镜 C.凹透镜和平面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 2、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光学元件用序号代表) () A.(c)、(d)、(e) B.(a)、(d)、(f) C.(a)、(b)、(f) D.(b)、(c)、(e) 3、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A.岸上的观察者看站立在清水中的人,觉得他的腿变短了 B.平静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C.小孔成像 D.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车后的景物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若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后向右移动 D.仍在原位置 5、当物体从凸透镜的焦点移向镜前过程中,它形成的虚像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6、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 7、如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分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将会看到 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8、平行光沿凹镜主轴入射,则反射光________到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镜的 ________. 9、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1 第1节 光的折射定律

第1节光的折射定律 1.理解光的折射定律,能应用折射定律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重点+难点) 2.知道折射率的意义,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重点) 3.能应用折射定律分析视深问题. 4.会测定介质的折射率.(重点) 一、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定量关系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定性关系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一般用i表示.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一般用r表示. 实验表明: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随着改变. 3.斯涅耳定律(折射定律)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即sin i sin r=n. 1.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吗? 提示:与光的反射一样,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二、折射率的意义 1.定义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用n表示. 2.定义式 n=sin i sin r. 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且都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

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即 n =c v . (1)折射率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有关,与两种介质的性质无关.( ) (2)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大,则该介质的折射率越大.( )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 (4)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的速度与入射光的速度相等.( ) 提示:(1)× (2)× (3)√ (4)× 三、测量介质的折射率 1.在测量介质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作出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图中AO 为入射光线,OE 为折射光线,NN ′为法线,i 是入射角,r 是折射角,玻璃折射率的 表达式n =sin i sin r . 2.为减小实验误差,需多测几组数据,分别求出每一次的折射率,最后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2.光线斜射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满足什么关系? 提示:若把入射光线延长交至玻璃砖底面,由几何关系不难发现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 四、对折射现象的解释 1.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这是因为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一束白光射入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现象,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不同,其中红光的传播速度最大,折射率最小,经三棱镜后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传播速度最小,折射率最大,经三棱镜后偏折程度最明显.平常我们所说的某介质的折射率是指七种色光的平均折射率. 3.早上太阳升起在地平线上时,它的实际位置是在地平线上吗? 提示:不是.由于光从真空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光线向下偏折,而人眼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学·折射率(光的折射定律)·教案

光学·折射率(光的折射定律)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3)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 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 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3.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实验的客观性与人的观察的主 观性的矛盾应如何解决,人的直接观察与用仪器探测是有差别的,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用仪器探测的结果. 4.会用折射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来决定. 2.难点是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对折射率概念的理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具 1.光的折射演示器.附件:接线板、火柴、烟雾发生器及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 2.直尺,计算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已学过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

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初中学的光的折射规律只是定性地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定量地进行研究. (二)教学过程设计 演示:将光的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入射),观察折射情况:a.角度,b.明暗程度与入射光线进行对比.然后改变入射角进行记录,再次观察能量改变的情况.最后进行概括、归纳、小结. 1.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能量分配.(某种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 入射角(入射光线能量为100%) 反射光线能量折射光线能量 0°100% 4.7%95.3% 30°100% 4.9%95.1% 60°100%9.8%90.2% 80°100%39%61% 90°100%100%0%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增加,而折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减小. 2.经历了近1500年才得到完善的定律. (1)历史发展: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实验得到: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折射角正比于入射角. 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也做了研究. (2)折射定律:最终在1621年,由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将一组测量数据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计算(用计算器),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玻璃. 入射角i(°) 折射角r(°) i/r sini/sinr 10 6.7 1.50 1.49 20 13.3 1.50 1.49 30 19.6 1.53 1.49

光的折射定律教案设计

光的折射定律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第一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图3-4-1 光的折射 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1.如图3-4-2所示,用PQ表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O点是光线的入射点,AO是入射光线,NN′是过O点的法线,∠AON是入射角,OB是进入水中的________光线,∠BON′是________角。

图3-4-2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器材:玻璃水槽、激光笔、硬纸板、量角器和一块玻璃砖。 实验步骤: (1)让光线斜射入空气和水的分界面,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________;若让光垂直射向水面,则进入水中的光线方向________; (3)把水槽换成玻璃砖,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_____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____。 实验评估:(1)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可显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果硬纸板可转折,同样可以验证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用水和玻璃砖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1.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其实都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比实际位置都________的虚像。 2.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不断改变,也是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现象都是由于折射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形成的。 类型一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例1 2017·苏州如图3-4-3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图3-4-3 [易混辨析]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结合生活实例与光的三个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光的折射涉及两种介质或同一种不均匀介质;光的反射发生在同一种介质中,且必须有反射面;光沿直线传播发生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但不存在反射面的问题。 类型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例2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3-4-4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下表数据:

【教学设计】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4.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⑵知道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 象。 ◆过程与方法 ⑶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⑷观察生活中因光的折射而发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⑹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学过的知识研究其中的原因。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运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学生学了光的反射后,接触到的又一重要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通存在,学生可能注意过一些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因此学生对研究光的折射怀有较强的求知愿望。光的折射规律不仅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同时又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通过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首先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活动1”中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奇妙(而又不 能明确解释)的现象,并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欲望;“活动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最后运用光的 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本节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光的折射规律。传统教材比较重视科学知识,而本教材增设了两个学生活动,“活动1”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兴趣,“活动2”让学生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这些都给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自主探 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节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折射现象的主要依据,另外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光的折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既涉及到光的折射规律, 又与人的视觉习惯有关,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光的折射定律讲义

折射 1.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定义: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者其他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5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同一块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光线与经过玻璃砖后射出的折射光线平行 水池看起来变浅原因 水里的鱼看起来高的原因...........

【限时检测】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时发生的____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___像。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 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_____。 3.当光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________于入射角。 4.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 C.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 D.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 8.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光的折射与色散(讲义)

光的折射与色散(讲义) 一、知识点睛 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的折射作图的依据: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4.色散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色散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 6.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 7.物体的颜色: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因为物体发出的色光或者 透过的色光或者反射的色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1)发光物体的颜色取决于___________; (2)不放光的物体: ①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_______________; 例如:蓝色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例如:红色国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白色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黑色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生活中常见的不可见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光的折射 1.以下词描述的都和光现象有关,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空格上(1)立竿见“影”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模拟训练 (新版)粤教沪版

第四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一、填空题 1.下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 传到中。 2.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干光的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些(选填“深”或“浅”)。 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 (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 4.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二、选择题 1.下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2.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3.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B.向右移动后静止 D.仍在原来位置 5.下面关干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教师:秦国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六要素;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折射光路可逆性;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树立科学破除迷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视频,观察分析,对比猜想,总结归纳,应用训练等形式实施教学。 四、教学活动及过程设计 1、视频情景导入 看一看,想一想,观察光的奇妙现象。 【板书课题】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实验探究 【演示一】 演示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多媒体演示)学生可观察到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在界面处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教师指出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考考你】 【折射六要素】特别强调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的概念 【对比与猜想】回顾光的反射规律,进行对比与猜想光的折射规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光的折射规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二】 利用光的折射仪演示:、①光线斜射入水中;②让入射角先发生变化; ③光线垂直射水中;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4.4《光的折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胡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规律 2、教学难点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的有关现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a、筷子在水中变弯折了;b、去游泳时,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跳下去时才发现很深。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就能够解释这些问题。 2、温故知新:(1)光是怎样传播的?(2)什么是光的反射? 3、我们是怎样看到水中的鱼? (有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传到我们的眼睛。这样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传播,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光的折射)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光的折射? (1)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在水中(玻璃)又是怎么样传播的? (3)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 从而得出:光的折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具体分为两类: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从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现象中有哪些规律呢? (1)明确几个概念(学生跟着教师进行作图,明确这几个概念) 界面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 (2)想一想: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 (3)提出问题: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一样吗?(课本P62实验) 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装置:如右图 仪器:光的折射演示仪,半圆玻璃,激光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