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十章
东财国际金融学第十章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收支调节理论

一、自动调节机制: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在某种程度上自动消除。
1. 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逆差导致黄金外流,本国黄金减少,物价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黄金流入,逆差得到改善;2. 纸币本位下:物价、收入、利率、汇率(1)固定汇率制物价水平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储备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得到改善;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储备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收入水平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得到改善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使得储备货币减少,货币供应减少,利率水平上升,吸引资本内流,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2)浮动汇率制度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储备货币减少,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得到改善。
同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本国收入水平提高,货币需求提高,利率水平上升,资本金融账户逆差减小。
二、国际收支主动调节机制(1)手段:1. 利率调节提高利率吸引短期资本流入,同时减少对外投资,抑制资本的外流,减小资本金融账户逆差2.汇率调节通过本币升值贬值,影响进出口的规模3.国民收入调节4. 物价调节国内通胀水平上升,国内商品相对于国外商品涨价,使得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出现国际收支出现逆差5. 国际借贷调节(2)国际收支调节政策1. 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采用调节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水平的方式金融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汇率水平等方式2. 直接干预:政府采用行政管理的手段,直接管制外汇自由买卖和贸易进出口,控制调节国际收支。
主要有财政、金融、贸易等管制手段政策。
财政:关税壁垒;金融:外汇管制、外汇干预;贸易:鼓励或者限制进出口等3.国际经济合作政策促进生产要素自由转移、贸易自由化、建立全球清算制度、协调经济政策4. 涉外经济预警政策选取预警指标以能够准确反映国际收支的潜在金融风险,对货币危机发生进行有效的预报。
三、国际收支理论(一)弹性分析论围绕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供给的弹性进行分析,分析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
清华版《国际金融》--金融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组织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三节 世界银行集团
(二)世界银行旳宗旨
根据《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协定》第一条要求,世 行旳宗旨是:①为用于生产目旳旳投资提供便利, 以帮助会员国旳复兴与开发,并鼓励不发达国家 生产与资源旳开发;②以确保或参加私人贷款和 私人投资旳方式,增进私人旳对外投资;③用鼓 励国际投资,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旳措施增进 国际贸易旳长久平衡发展,以维持国际收支旳平 衡;④在提供贷款确保时,应与其他方面旳国际 贷款配合。总之,世界银行旳主要任务是向会员 国提供长久贷款,增进战后经济旳复兴,帮助发 展中国家发展生产,开发资源,从而起到配合 IMF贷款旳作用。
第四,帮助建立组员国之间经常性交易旳多边支付体系,取 消阻碍国际贸易发展旳外汇限制。
第五,在有充分保障旳前提下向组员国提供临时性资金融道, 以增强其信心,使其有机会在无需采用有损于本国和国际 经济繁华旳情况下,纠正国际收支失衡。
第六,根据上述宗旨,缩短组员国国际收支失衡旳时间,减 轻失衡旳程度。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
(二)金融全球化旳体现 1.资本流动全球化 2.金融机构全球化 3.金融市场全球化 4.金融监管旳国际化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
(三)金融全球化旳主要特征 1.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旳崛起 (1)离岸金融市场旳衰落 (2)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旳崛起 2.私人资本异军突起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
二、金融全球化旳原因 (一)实体经济旳发展为金融全球化奠定了经济基
第三节 世界银行集团
(三)世界银行旳资金起源 1.会员国缴纳旳股金 2.经过发行债券取得借款 3.业务净收益 4.债权转让
第三节 世界银行集团
(四)世界银行旳主要业务活动 世界银行还提供技术援助等业务。
10国际金融机构-PPT精选文档

2019/3/19
第一节 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LOGO
三、国际金融机构的类型 (1)全球性的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包括国际复兴开 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等) (2)区域性金融机构 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 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亚洲 清算联盟、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西非开发银行和加 勒比开发银行等
在1978年4月1日修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取消了份 额的25%必须以黄金缴纳的规定,改以外汇或特别提 款权缴付;其余部分仍以本国货币缴付。
2019/3/19
IMF成员国
配额 百万SDRs 60081.4 37149.3 13312.8 13008.2 10738.5 10738.5 8090.1 7055.5 6985.5 6369.2 5945.4 5162.4 4605.2 4158.2 3458.5 3236.4 3152.8 3048.9 3036.1 2927.3 2659.1 2395.5 占比 29.14 17.09 6.13 5.99 4.94 4.94 3.72 3.25 3.21 2.93 2.74 2.38 2.12 1.91 1.59 1.49 1.45 1.4 1.4 1.35 1.22 1.1
第十章 国际金融机构
LOGO
重点内容: 了解主要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功 能、作用。 难点: 掌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演变及作用
2019/3/19
目
录
LOGO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三节:世界银行集团 国际清算银行 第四节:区域性金融机构 第五节:国际金融协调
2019/3/19
LOGO
在本世纪后半叶的50年中,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 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认为支撑世界经贸和金 融格局的三大支柱。
第10章_国际金融理论简介

(1)海勒(H. R. Heller)模型 海勒是最早运用成本收益法分析国际储备
需求的西方经济学家,1966年,海勒在《适度国 际储备》一文中构建了储备需求模型。
海勒模型评述: (1)优点:海勒将成本收益法引入国际储备
的研究,标志着这一项研究工作的重大进步。 (2)缺陷:模型没有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3. 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
乘数论分析的是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
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由开放经济条件下凯恩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乘数论的基本
表达式:
B
X
M0
m 1c
m
(C0
I
G
X
M0)
上式表明,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
收支政策,而出口除了对收入增加具有乘数作用外还可
第十章 国际金融理论简介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大致理解和掌握一些最 新的金融理论和发展动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理 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理论、国际资本流 动理论、国际货币危机理论和国际货币体系与发 展理论等。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节 汇率制度理论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第五节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六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
这是一种汇率可以经常地、小幅度调整的汇 率体系,政府有义务维持钉住水平或平价,钉住 水平的变化是缓慢的。实行蠕动钉住汇率的国家 可以采用有规则的汇率变化,中和过度的国内通 货膨胀导致的外部影响,隔绝输入型通货膨胀对 本国的影响,促进支付调整。
在这种体系下,汇率按频繁而又确切的时间 间隔,如按月,以预先声明的数量或百分比作小 的变动,直到达到均衡为止。应用蠕动钉住汇率 的国家必须决定汇率变更的频率和数量以及准许 浮动的范围,这种汇率制度最适合于面临现实冲 击和不同通货膨胀率的发展中国家。
国际金融 第十章 国际间接投融资

第十章国际间接投融资知识框架图学习目标•理解国际间接投资•理解国际间接融资•了解国际银团贷款的程序•掌握国际保理业务•认识国际证券投资主体一一机构投资者•了解国际证券组合投资的内涵•(三)国际证券组合投资渠道-1.在外国市场直接购买外国证券2.购买本国市场上的外国证券3.投资共同基金•本章小结-1.国际间接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为形式、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跨国投资,即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或者在外国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2.国际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中介(如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进行的国际间资金融通。
-3.独家银行贷款又称双边中期贷款,每笔贷款金额为几干万美元,最多达到一亿美元,贷款期限为3~5年。
-4.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是指多家商业银行组成一个集团,由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牵头向借款人共同提供巨额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
・5.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集贸易融资、结算、代办会计处理、资信调查、账务管理和风险担保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业务。
-6.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一国为了支持和鼓励本国大型机械设备、工程项目的出口,加强国际竞争力,以向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商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优惠贷款方式,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国外的进口商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者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7.买方信贷是出口国政府支持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信贷支持,以供进口商购买技术和设备,并且支付有关费用。
-8.混合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在发放卖方信贷或买方信贷的同时,从政府预算中提出一笔资金,将其作为政府贷款或给予部分赠款,连同卖方信贷或买方信贷一并发放。
-9.机构投资者是指用自有资金或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投资活动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等。
-10.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第十章 国际结算 《国际金融实务》PPT课件

(进口商)
(5)
受益人 (出口商)
(11)
(10)
(2)
(3)
开证行/
(8)
付款行
(9)
(4)
(6)
(7)
通知行/ 议付行
❖ (1) 买卖双方经过磋商,约定以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 ❖ (2)进口方向开证行递交开证申请书,约定信用证内容,并支付押金或提
供保证人; ❖ (3)开证行接受开证申请书后,根据申请开立信用证,正本寄给通知行,
❖ (三)信用证的关系人及其权利和义务
❖ 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基本关系人有四个:即开证申 请人、开证行、通知行和受益人。此外还有其他 关系人,如保兑行、议付行、付款行或偿付行、 转证行等。
❖ (四)信用证的内容 ❖ 1.信用证的当事人 ❖ 开证申请人(买方):APPLICANT ❖ 开证行:OPENING BANK, ISSUING BANK ❖ 通知行:ADVISING BANK ❖ 受益人(卖方):BENEFICIARY ❖ 议付行:NEGOTIATION BANK
❖ 2.委托人与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基于双方签订的《保函委 托书》而产生的委托担保关系。《保函委托书》中应对担保 债务的内容、数额、担保种类、保证金的交存、手续费的收 取、银行开立保函的条件、时间、担保期间、双方违约责任、 合同的变更、解除等内容予以详细约定,以明确委托人与银 行的权利义务。
❖ 银行保函业务中涉及到的主要当事人有三个:委托人 (Principal)、受益人(Beneficiary)和担保人(Guarantor), 此外,往往还有反担保人、通知行及保兑行等。
❖ 1.委托人与受益人之间基于彼此签订的合同而产生的债权债 务关系或其他权利义务关系。此合同是它们之间权利和义务 的依据,相对于保函协议书和保函而言是主合同,它是其他 两个合同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衍生金融市场概述及其国际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章第一节讲义衍生金融市场概述及其国际化一、衍生金融市场的含义及衍生金融资产与原生金融资产之间的关系1.衍生金融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的保证金和权利金签订的跨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成的新兴金融工具。
具体包括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等四种形式。
2.衍生金融工具有如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高度的风险性金融工具价格的变化莫测决定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盈亏的不确定性,也成为其高风险性的主要诱因。
但其风险不仅仅来源于这一方面,国际证券交易组织1994年公布的一份文告中,将衍生工具伴随着风险分为以下六种:A.因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合约造成的信贷风险。
B.因资产或指数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市场风险。
C.因人为错误、交易系统或清算系统故障造成损失的运作风险。
D.因市场缺乏交易对手而导致投资者不能平仓或变现所造成的流动性风险。
E.因交易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割造成的结算风险。
F.因合约无法履行或条款遗漏引起的法律风险。
此外还有诸如道德风险、犯罪风险等。
无处不在的风险构成了衍生金融工具的首要特征。
(2)杠杆效应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一般只需交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即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实现以小博大。
这种杠杆效应在使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投资者可能承担的风险也成倍放大。
基础金融价格的微小也许就会带来投资者的大喜或大悲。
(3)规避风险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转移和分散风险,这是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初衷,也是其存在的根本意义。
但是如果没有投机者加入到交易中来,套期保值者就无法释放其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正具备了吸引投机者的条件,这种低成本高收效使很多人甘冒风险一试身手。
不论投机者的个人目的如何,他们确实成为金融工具市场不可缺少的角色,他们类似赌博的行为承担并分散了市场所集中的风险,为市场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市场的运作效率,使避险者能如愿以偿转移风险。
易纲《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第10章 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理论——第12章 远期外汇交易与外汇期货交易)

第10章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理论1.假设M公司的净营业收益为$10000000,负债为$20000000,利率为7%,无税收。
(1)如果总资本化比率为11%,用净营业收入法计算M公司的总市场价值,股票的市场价值和公司出售额外债务之前隐含的权益报酬率。
(2)如果公司额外出售$10000000的债务,计算(1)中所有的问题。
解:O=107,B=2×107,r=0.07,于是,(1)K w=11%,从而公司总市值为O/K w=9.09×107(美元)。
股市市值S=公司总市值-负债=7.09×107(美元)普通股可分配利润E=107-2×107×7%=8.6×106(美元)权益报酬率(2)按营业净利理论,财务杠杆不会影响公司的总市值。
股市价值S=9.09×107-3×107=6.09×107(美元)E=7.9×106,K e=12.97%2.以下是A公司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一些项目:资产总值=$2000000负债总值=$l200000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20000营业收入=$800000公司所得税税率=40 %债务利息=$120000试计算:(1)债务的有效利率;(2)净利润和股票每股收益(EPS);(3)资产报酬率。
解:见下表:3.M公司有总资产$100000000。
给定下列B/A比率,债务的利率,计算每个B/A 比率的权益报酬率。
(假设营业收人为$25000000,公司所得税税率为50%)解:易知V=108,O=2.5×107,t c=50%,于是(1)当B/A=0时,(2)B/A=10%,r=10%时,(3)当B/A=30%,r=12%时,K e=12.71%;(4)当B/A=50%,r=15%时,K e=10%。
4.考虑一家公司的如下项目:公司的总市场价值=$50000债务价值=$20000权益报酬率=12%利息支付=$2000公司所得税税率=34%(1)计算股东权益价值;(2)计算公司总资本化比率,即加权平均资金成本;(3)计算净利润;(4)如果公司发行更多的债券,加权资金成本会如何变化?解:V=5.0×104,B=2×104,K e=12%,利息R=2×103,t e=34%,于是(1)股东权益价值S=V-B=3×104美元;(2)公司总资本化比率;(3)净利润K e×S=3.6×103美元;(4)K i=10%<K e,两者都保持不变,因此债务增加,加权资金成本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货币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通胀税的权利价值;
Eichengree(1995),Goodhart(1995)
国际政策合作的范围 Aizenman&Isard(1993),Canzoneri&Henderson(1 991),Rogoff(1992),Bryant,Hooper&Mann(199 3) 经济结构特征的内生性 Flood&Marion(1982),Aizenman(1994)
三、货币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生产要素高度流动 (Mundell,1961;Ingram,1962) 经济开放性(Mckinnon,1963) 产品和职业技能的多元化(Kenen,1969) 金融发展(Ingram,1969,1973) 通货膨胀相似性(Flemming,1969) 相同的政策偏好(Haberler,1966) 冲击的性质(Frenkel,Goldstein & Masson, 1989)。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国际本位货币的改革 恢复金本位制
赞成的理由 反对的理由
创立国际商品储备货币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Graham(1944)提出了货币的组合商品化建议,
即用一组基本商品(如钢、铜、煤、木材和小麦d Tinbergen(1964)将商
价格的稳定性 遏制货币政策的滥用
缺点
操作上的困难:商品库的确定、商品的仓储 运输等交易成本 限制了货币刺激经济的职能 货币与组合商品之间兑换不可信
国际汇率制度的改革方案 回归全球固定汇率制 加强政策协调,缓解汇率波动 汇率目标区 区域货币 加强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流动的 监管
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方案
第十章 国际金融一体化 第一节 全球金融化趋势
货币一体化; 资本流动的全球化; 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第十章 国际金融一体化 第二节 区域货币合作
一、区域货币合作层次
区域货币合作 区域货币同盟
区域货币 合作层次
通货区
单一货币区
二、货币一体化理论
概念: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在某”最优”的地理 区域内,支付手段或是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 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 率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外 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 收益:降低汇兑、储备和支付成本;通过资本自由流 动可以迅速缓解地区收支不平衡;降低了对储备 资产的要求;有助于稳定物价。 成本: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品本位制从一主权国家推广到国际范围,提出建立一个 全球储备媒介(international commodity medium), 提供真实价值的稳定性。
Hart(1976)将商品本位和SDR挂钩,IMF购买该
篮子商品世界贸易量的25%,作为其发行SDR的100%准 备。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优点
IMF--世界中央银行 WB --发展基金 美、日、欧加强政策协调 重建联合国体系
三、货币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货币区理论最近的发展开始考虑现实因素:
汇率不确定的不利影响 Cooper(1984,1990),Edison&Melvin(1990),Gagn on(1993),Krugman(1989) 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Giavazzi&Pagano(1988),Melitz(1988),de Grauwe(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