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先锋人物地事迹

2020年先锋人物地事迹
2020年先锋人物地事迹

身边的感动于成学点亮大山深处的希望

于成学(左)正与山区的贫困孩子交谈。

他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和外面世界的爱心。他为3多所学校的9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建成79所爱心图书室,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爱的。他就是省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于成学。“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1月3日上午8时,星期天。于成学套上黑色外衣,带上门,去回访几个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在坑坑洼洼的山间小道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车子在路边一家小卖部前停了下来。“1个作业本、1支铅笔,两瓶水蜜桃饮料、两块简装沙琪玛,两包薯片,车开至一处山崖,路有点儿窄,于成学回过头来说“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路面有点湿滑,于成学走在最前面带路,大家都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往山上挪着……6年了,这样的路到底走过多少次,于成学自己也记不清了。

于成学是省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可他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在周末和假期,他是民间公益助学组织助学的发起者和一线义工。6年来,通过助学,他先后筹集善款16多万元,为省3多所学校9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捐助了价值超过2万元的1万册图书,建成79所爱心图书室,并为资助学生的所在学校募集了超过1万元的文具、体育器材。“刚上学有个适应过程,要给孩子讲讲,让他好好上学”崆峒区上乡新庄湾村老庄社。小林俊的家在半山腰,推开门,一孔破烂不堪的浅窑洞、两间土坯房映入眼帘一共是二十元零五角。”于成学付完钱,走出小卖部,继续赶路。得知两个孩子的汇款均已收到,于成学笑了,让娟娟给资助对象写信汇报学习情况。“听说你这几天没去上学,到底为啥呀?”于成学摸着小林俊的脑袋问道。或许是看见来的人多,小家伙低着头一言不发。最后还是妈妈说话了“这个娃有点调皮,上课也不注意听讲。老师一说他,就跑回来不想去了。”姐弟俩的家庭很特殊,爸爸去世了,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靠着每年政府发放的1元低保金和种粮食换取的一点微薄收入过活。今年暑假,于成学在走访贫困学生时偶然得知了两个孩子的遭遇,此时娟娟再过一年就初中毕业了,小林俊马上就要上小学。“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回去后,于成学立即将两个孩子的资料在助学上进行公布。没过两天,姐弟俩分别被爱心人士认捐。“刚上学还有个适应过程,要给孩子讲讲,让他好好上学。”临走时,于成学一再唠叨着。“今年一个暑假,我们两人共走访了崆峒、泾川、灵台3个县4多所学校8多名贫困学生,不到1天时间,这些学生全部得到了资助。那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于成学的搭档力说。“比起物质,孩子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温暖”。于成学向我们展示了一封资助人的来信,信里这样写道弟弟,你好!家里一切都好吗?结识就是一种缘分吧,从网上看到你们家资料的第一眼,我心真的“咯噔”一下,为什么所有的灾难都降临到了你们身上呢?天冷了,姐姐也不知道你有多高,你应该有12岁了吧?姐姐按同龄人的尺码给你寄了一身衣服过去,希望能合身,过一个暖洋洋的冬天。“她的信很温暖,让人感觉到一种母性的光辉。我是一个孤儿,从小妈妈就不在了,我知道精神上的温暖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我还记得,有人帮助过我;助学帮助的孩子们中,有一部分也是孤儿,我看到他们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助学时间长了,于成学真实感到,很多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精神的温暖是这些贫困学生最需要的。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于成学开始联系为学生们修建图书室,“物质是必要的,精神的力量更大,是不可忽视的。”

24年,在工作了6年的于成学,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了这片养育了他的地方。有次,他发现有几个学生连续几天逃课。一问才知道因为家里穷,出去干活挣钱去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帮助这些穷困家庭的学生。26年,他对爱心助学(后改

为助学)民间组织有了深入了解。“虽然我没有经济能力去直接资助那些贫困学生,但是我有充沛的体力和宽裕的时间……”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毫不犹豫的做了一线义工。做义工主要职责就是寻找、走访、上传贫困学生详细资料,并及时反馈受助学生是否收到资助人的钱款。“虽说很辛苦,也因家人的误解和别人的非议而动摇过,但我觉得这样很值,想到贫困学生能及时得到资助的那种心的宁静和释然是别人不能体会的。”于成学说。

烈火中的真心英雄

“你是浪花上的海燕,你是烈火中的凤凰,三湘儿女传颂你的故事,滔滔东海把你的美名远扬……”这是一首在海军部队中广为传唱的赞歌,歌中赞美的英雄名叫阳鹏,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管理员。一年前,这位26岁的大学生军官,在烈火中舍身救助群众的壮举,至今被三湘上的人民群众广为传颂。

“如果不是他见义勇为,伤亡人数肯定会更多”

去年7月21日下午,一辆载着46名乘客的大巴驶离黄花机场,疾驰在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上。窗外,明媚,风景如画。想着即将见到久违的父母,阳鹏满心欢喜。谁知,一场灾难正在向他和乘客们逼近。正当乘客们昏昏欲睡时,坐在后排座椅上的一个中年男子悄悄点燃手中的红色尼龙提包,扔到车厢靠后的过道上,火苗瞬间蹿起。“火一着起来,浓烟滚滚,车里的人立刻慌了手脚,纷纷往车门挤,这时我听到有人大喊一声,‘大家不要挤,有秩序地走!’”同车乘客、人建明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抬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小伙子,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阳鹏。”阳鹏一边指挥乘客迅速有序地从车门撤离,一边冲向燃烧的尼龙提包,抬脚奋力踩踏着火的提包。突然,尼龙提包发生爆炸,熊熊烈焰吞噬了整个车厢。大火越烧越旺,车里一片黑暗,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当时离阳鹏不远的地方就是车门,他只要就地一滚就能脱离险境。但是,车厢后部传来的呼救声让他冲向火海深处。

循着呼救声,阳鹏摸到了后排,发现一名女乘客正在破碎的玻璃窗前挣扎,他奋力把女乘客从窗口推了出去。之后,阳鹏强忍着浑身刀割一样的疼痛,又在车厢摸索了一遍,直到确认车里已没有生命迹象,才一步步向车门挨过来。“当时,阳鹏的样子让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建明回忆着对记者说,“他头上冒着火,两只耳朵被烧掉一半……”在这起歹徒纵火事件中,有2名女性窒息死亡,其余乘客均安全脱险。除阳鹏受重伤外,只有13名乘客受了点轻伤,就连2名带小孩的妇女,本人和孩子都没被烧伤。“阳鹏是最后一个出来的,如果不是他见义勇为,伤亡人数肯定会更多。”机场大巴所属的空港实业党委书记亮双动情地说。

“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这点困难是能够克服的”

从烈火中脱险的阳鹏被紧急送往市解放军163医院烧伤科治疗,等待他的是更大的煎熬和生与死的考验。经诊断,阳鹏全身烧伤面积达9%,重度吸入性损伤,脉搏达到18次每分钟。抗休克、抗感染、清创面、维持酸碱平衡……医院把所有抢救措施都用上了,24小时输液达14余毫升、输血达4多毫升。第二天上午,阳鹏虽然逐步恢复了意识,但咽部水肿越来越严重,眼看就要窒息,医护人员又紧急切开他的气管……

“科长,我没有给部队丢脸吧?”见到闻讯赶来的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科长封恒华,阳鹏让护士摁住他的喉部气管套管口艰难地说出这句话。封恒华哽咽着冲他竖

起大拇指。由于伤势严重,阳鹏生命体征很不稳定,危险期由3天延长到7天,后又延长到15天。凭着坚韧的毅力,他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为营救乘客,阳鹏右手烧伤最严重,已经露出了骨头。”阳鹏的主治医生唐家训说,“要保住他的右手,就要及时做皮瓣修复手术。”所谓皮瓣手术,就是将阳鹏烧伤的手指埋入自己腹部皮肤,然后用石膏将手和腹部固定,等到腹部皮肤长在手上再分离开。而阳鹏的右手臂皮肤全部烧焦,无法打石膏,只能用缝针将手缝在腹部,难度和痛苦成倍增大。医院一直犹豫要不要给阳鹏做这个手术。“做!”阳鹏斩钉截铁地对左右为难的唐家训说,“我不怕风险,我不能没有手,我还要回部队工作!”住院期间,阳鹏在手术室里进行全身麻醉条件下的大手术14次,直接在病房里开展的小手术更是不计其数。

去年12月18日,已经卧床几个月的阳鹏终于重新站立起来。当他颤颤巍巍迈出负伤后的第一步时,其他病房的病友都跑过来给他鼓劲,为他鼓掌。那一刻,阳鹏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阳鹏对记者说,在生死线上徘徊的那些日子里,他意外地发现病房窗外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当自己心情烦闷,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看着国旗,想想革命先辈们是如何承受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才建立了新中国。我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这点困难是能够克服的。”

“我是一名军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27年7月,从海军工程大学毕业的阳鹏被分配到驻守东海前哨的某驱逐舰支队,在“”舰任雷声部门副部门长。在“”舰上的2年多时间里,阳鹏的好学、细心和热心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刚刚上舰时,他一有空就请熟悉情况的战友给他讲解舰艇的构造和各种设备的功能;在部队培训学习时,一些战士有畏难情绪,阳鹏就和政委商量,通过讲解、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战士们的兴趣;春节期间,为了让舰艇上的少数民族战士有回家的感觉,他跑了几个地方买来新鲜鲤鱼,亲自下厨为土家族战友做了地道的名菜红烧鲤鱼……英雄的伤牵着海军领导的心。海军慰问组专程赶到对阳鹏及其家人转达军委首长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请来第二军医大学烧伤整形方面的权威教授给他会诊,确定后续治疗和康复方案……记者看到,在阳鹏病房的墙上贴满了医护人员和病友们对他的鼓励“加油!你是最棒的!”“祝早日康复!”“你是军人的骄傲!”……病房里鲜花簇拥,正对床头悬挂着一面锦旗。阳鹏笑着说,有的是同车乘客、部队战友送来的,有些是母校师生辗转得知他受伤的情况后送来的。据医生介绍,目前,阳鹏身体器官的各项功能已经逐渐恢复,但外形却再不能复原,尤其是他全身大面积烧伤破坏了汗腺,只要温度超过22摄氏度,就会让他感到像在蒸笼里一样难受。

虽然未来的道路上还要面临很多无法想象的艰辛与困难,阳鹏却始终乐观、坚强。阳鹏说,“我是一名军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我相信,任何一名军人遇到同样的情况都会有同样的举动。希望我的行为能唤起更多人加入到见义勇为的行列中来。”

好医生恒亮与时间赛跑给病人希望

11月19日,一个普通的周六,早上六点半,科室医护人员还没有来上班,他就已经到了病房区,询问值班人员情况,检查新来的病人记录,接着观察重症病人,逐个到每位病人跟前问候后,整个上午第一次坐下来,是安排准备当天的手术。协助他工作的医护人员总是一路小跑,“走路快点,就能多争取一点时间,病人就多了一分新生的希望”。他这样说,也这样坚持了十几年,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一直坚持着的还有他给自己定下的铁律:“永远不吃病人一顿饭,

不收一分钱的礼,不拿一个红包。”他就是市人民医院心科主任恒亮,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在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领域,创出了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例数第一,成功率95%的奇迹。

身正不谋私利,看淡名利

一位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在恒亮及时抢救治疗中康复了,患者做生意的两个儿子非常感激,送来一个2元的红包,恒亮托护士交到了住院处,记到了患者的账上。兄弟俩不甘心,悄悄跟着中午下班的恒亮,暗中记下了他的家门。随后,兄弟俩提着贵重礼品,去敲恒亮的家门。从门镜中看到了兄弟俩手中的礼品后,恒亮说什么都不开门。这样的事恒亮遇到了很多,送礼的花样也很多,恒亮一直“无动于衷”。在恒亮看来“事关医德问题,这个口子不能开。”他一直认为,收病人的红包和礼品跟抢劫没什么区别,而且抢劫的是处于困境中的病人。十多年的事实证明,他坚守了职业道德,而且设立规章制度,要求全科室医护人员做到。

坐着轮椅为病人做手术

恒亮外表偏瘦、皮肤白皙,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保养”的很好,心科的医护人员都知道,这是他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暴露在放射线下的结果。在X射线下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脱发、白障等症状。因此,恒亮很容易感冒发烧,一病就是很长时间。“夏季,每次主任做完手术从恒温的手术室出来都要披上棉衣”,护士贾亚琳说,有时候一天要做好几台手术,他不得不长时间穿着3多斤重的铅衣,为此,背上起了许多湿疹。“无论什么天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有紧急病人需要手术,如果我不在这儿,就给我打,我24小时开机”,这是恒亮对值班医护人员的要求。26年3月,恒亮在从病房回值班室的路上,因帮助一位血压高、走路不稳的病人不慎扭伤,他没有在意,一直坚持上班。直到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上了。在大家劝说下,恒亮去放射科拍了片,是骨折。骨科医生建议,必须打上石膏休息。恒亮急了,“那怎么行呢,十几个病人已经排队等手术了!”恒亮让护士长找来一把轮椅,推着自己进了手术室。两个月的时间,他在轮椅上成功做了几十台手术。病人郭东立痊愈后才知道大夫是在轮椅上为自己做手术,激动地说,你是一个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他把全部的爱给了患者

恒亮78岁的老母亲一直一个人在老家,在市人民医院工作的15年里,他从来没有陪老人家过一个春节、过一次生日、买过一个生日蛋糕,他太忙了,甚至离办公室五分钟路程的家都不常回。在儿子洋眼里,虽然父亲从不参加吃请应酬,但时间还是不够用。由于经常不在家,父子两人之间的对话要母亲传递,甚至儿子填报大学志愿,前一天妈妈告诉他说:“爸爸说他没有关系,靠你自己选择,以后学医,业务上他可以指导你。”“儿子最后选择了临床医学系,要做医生,证明儿子没有否定我。”恒亮很高兴。但是洋最后被调剂到药学系,身为该校研究生导师的恒亮却没有找关系,靠自身奋斗已经参加工作的儿子对父亲理解之至。恒亮把全部的爱和精力给了病人,先后完成了8项医疗课题的研究,13项奖励。

身边的感动王正旺爱心火焰正旺

他生活拮据,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来帮助孤寡老人;他遭遇“诚信危机”,“时间会证明一切”是他的信念;他有一个心愿,希望他的助老事业能在全国展开。他叫王正旺,生活在,只是中国广大农民工中的普通一员。

《2021关于疫情先锋人物事迹钟南山》

《2020关于疫情先锋人物事迹钟南山》 (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xx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里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工作地。xx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全球,这里曾是战场的前沿阵地。时年67岁的钟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坚守的战士。 xx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呼吸系统疾病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需要应对的最主要疾病。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国广泛的监测体系。钟南山说,非典之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几百个疾病监测点,能够及时监测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医护人员和防疫机构都能够快速找到病原并进行防控。xx年,广东省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将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输入病例追踪到位。 院士门诊院士查房、做科研、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诊一线工作。 接下来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另一个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药可以早日推出。钟南山说。 疫情先锋人物事迹钟南山 (二)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xx年公派英国进修。xx年被授予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xx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xx年任博士生导师。xx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xx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先锋人物先进事迹

凝聚先锋模范团队精神,打造绿色食品第一车间 ——十大先锋人物汇报片《***同志先进事迹》有一句誓言:“抛洒热血,结出硕果”。 他虽没有说出,但这样做了; 有一句表白:“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将尽心、尽力、尽责”。 他虽没有道破,但却全力为了; 他就是——嘉陵区农业局长***。 素有“剪刀书记”的他自走上局长岗位后,更是以凤飞的精神,在淡定从容中绽放出一个又一个精彩。 他以大山的情怀,默默奉献的精神,肩负富民增收的责任,痴情于农,服务于农,有人称他是项目推动的助推器! “身为局长,成绩是团队取得的,我不过起了一点催化剂的作用!”他深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为争取项目,他不辞辛劳汇报嘉陵的产业特色,仅2010年就赢得了农业部张桃林部长及省市领导18次对嘉陵的倾情关注,先后努力争取项目资金10846.18万元。其中包括新增农资补贴480万元、农村沼气785.5万元、基本农田建设630万元;粮食直补4611 万元、良种补贴904.44万元、农民培训55.24万元、玉米工程200万元、高产创建80万元、测土配方45万元、产粮大县项目1275万元、现代农业项目1000万元、现代农业科技项目300万元、其他项目5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让40多万农民受益。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同志执着追求的事业。这种追求演绎在他无处不在的服务身影。多年来,无论是乡镇大院,还是农家小院,他走一处,讲一课。仅2010年一年,就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l6.5万人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2507人,新型农民培训5000人。他的主动服务感动着无数业主和群众。 他放眼发展的高起点,以奋力拼搏的精神,肩负建设现代农业的使命,立产业标杆,创一流的业绩,是他打造了嘉陵农业农业的“三大航母”! “丘陵地区农业发展,必须定位准,立标杆,农业也可以打造航空母舰”!基于这种理念,他深入调研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粮油、水果、蔬菜三大产业正悄然兴起。2010年 他先后主导创建8个万亩粮油作物高产示范片,建成1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大通农业产业园区”。新栽柑桔、柠檬3万亩。 “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是必由之路。”他积极探索农村能源综合循环利用和科学生产管理的新路子。累计新建沼气池5088口,新建沼气服务网点8个。田间肥效对比试验l0个,土样采集510个,建成测土配方示范片10000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6万亩,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为三大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员模范先锋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党员模范先锋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一直以来,同志在工作中都充分地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他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工作,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及“中国梦”重要思想,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开拓创新,吃透了文件精神,领会了征地拆迁工作业务精华,为在实际中推进拆 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一、以人为本,重点解决百姓难题 在拆迁实际工作中,同志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集中解决被拆迁户的 难点问题”为契机,快速推动拆迁工作发展。他始终坚持以换位思考的形式开展工作,以“假如我是被拆迁户”的思维方式带领拆迁小组入户工作。在与被拆迁户的 接触过程中,他坚持用政策引导被拆迁户,用事实说服拆迁户,以自律的言行赢 得了拆迁户的称赞。在老学校棚户区一户姓余的被拆迁户家里,他通过调查理解 了该被拆迁户拒签协议的理由。该户被拆迁户是农民,一家十三口,祖孙三代, 家徒四壁。两位老人一位失明、一位高血压并心脏病;只有儿子一人在外打工; 妻子又检查出子宫癌,急需治病的钱。按照规定,被拆迁户需在签定协议后并腾 空房屋二十个工作日后,补偿款才能发放。面对这家连看病都没钱的被拆迁户, 更别说要给小孙子治病了。看到这里,特别同情。回到单位后,他立即向上组报 告了此事,并利用个人关系多方联系民政等部门解决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 他的多方调解下,该户被拆迁户的补偿款在签定协议第6天就交到了老人手中, 而且是款到搬家。后来,这家老人为感谢她,在治好媳妇的病后特意赶到她的工 作处,送来两个西瓜。 二、树立形象,努力做好行业表率 同志在工作中求真务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树立了拆迁行业形象。他工作严谨,能够顶住人情与工作压力,公平、公正地处理拆迁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测量, 核算及补偿工作。个别被拆迁户有的通过拉关求他把尺子放开些,甚至有人直接 表示要给红包。面对各种阻力,他丝毫没有退缩,该讲道理的讲道理,该回绝的 一口回绝,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不掺杂任何私心,耐心真诚地工作。由于他坚 持原则,从不徇私,被拆迁户在背后送给他一个“杀手”称号,意为谁遇到他都甭 想在他手里多抠出一分不该得的钱。他的业务水平过硬,不怕烦、不怕累,凡事 皆亲力亲为,主动深入被拆迁户,详细地掌握了自己负责的拆迁区域动态,如拆 迁组钩机无意把军线弄断,他立即请求相关部门立即抢修,积极利用部队战友和 上级部门领导出面协调,在没用一分资金的情况下得到了部队的谅解,确保了拆 迁工作的稳定和顺利。 三、责任到位,征地拆迁成绩斐然

学习信合先锋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多篇)

学习信合先锋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学习信合先锋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10月22日晩,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参加了我们信合10先锋人物的先进事迹报道,我很受感动,很受启发。作为信合职工中的一员,我为有这样10同事而感到无比欣喜和自豪。其中我们黄州区信合XXX同志在十几多年的信合生涯中,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一步一步成为全区市、乃至全省的标兵、先进工作者,得到了客户尊敬和认可,更是我们全体信合人的光荣。 XXX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黄州信合人心系信合,情洒信合,奉献信合的情怀,他不愧为我们这个时代先锋,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三个服务”宗旨的忠实履行者。正因为有了许许多多“ XXX ”们的努力奋斗,我们信合的发展才会日益变得更加美好起来。 现在信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机遇,机遇催人奋进,我们应该以XXX为榜样,学习他忠诚事业、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刻苦学习、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坚韧执着、勇于攻关的创新精神,克难奋进、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责与XXX 不同,但我们做人做事的要求和标准是相同的。我认为:学习XXX就应做到以信合为荣,更加“乐业” o随着信合的不断发展,黄州信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职工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黄州信合迎来了兴旺发达的最好时期。我们要增强信合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信合发展喜悦,感受信合这个大舞台的魅力。是黄州信合养活了我们,给了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身为一名信合职工我感到无比光荣。我们要怀着感激之情,感恩之心,以信合为家,以信合人为荣,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更加爱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学习XXX就应做到以信合为责,更加“敬业”。信合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推进黄州信合的快速发展已经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身上。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我们要有重任在肩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有干事业的满腔豪情和雄心壮志,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把追求当奉献,把握新机遇,拓宽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开创新业绩。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爱岗敬业,奋发进取,为建设和谐信合增添活力和激情,共创美好生活新信合。 学习XXX就应做到以信合为力,更加“精业” o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健康的工作形象、最昂扬的工作热情、最严格的工作标准,在本职岗位上,把事当事,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通过“三比”切实做到“三新”,立足本职、奉献岗位,以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扎实过硕的个人素质和圆满出色的工作成绩,全面履行信合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只有这样,“畅通信合、数字信合、文明信合、和谐信合”的宏伟蓝图才能早日变为现实。 语言不能代表行动,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让我们在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XXX 精神的感召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一心,把XXX精神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进一

关于xxx同志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主要事迹

xxx个人主要事迹 xxx同志自工作以来认真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做到信念坚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她积极开展社区各项工作,以党建为核心,社区服务为龙头带动社区全方位工作,经过全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共同努力,在社区驻区单位的鼎力协助及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下,克服了工作中的种种难点,在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综合治理、社区环境卫生、社区文体教育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她热爱社区,扎根社区,尽心尽责,无私奉献。她把“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千方百计为群众办事,解难题。她所领导过的社区从落后的社区变为先进的社区。 xxx自工作以来曾多次被来宾市、兴宾区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也当选了自治区第11届人大代表,以及当选了来宾市和兴宾区的党代表,荣获“人大先进工作者”、“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xxx的带领和社区“两委”干部的不懈努力下,镇北社区也分别荣获“广西村民自治模范村”、“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示范社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在来宾,人人都知道有一个“爱心超市”的镇北社区,在镇北,人人都知道有个古道热肠,乐意为居民服务的田大姐。

一、以服务意识树立信心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每个现任领导干部的职责。当前社区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社区治安,计划生育,社区服务,环境卫生,调解纠纷,民政优抚等工作。管理好居委会对整个社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及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当好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xxx深深认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她以身作则,无私地献身于基层工作。她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腔热忱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怀着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为居民服务的情感,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为居民服务、帮助弱势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奋斗目标,把坚持党的宗旨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在社区服务上,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群众的原则,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处,在社区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安扶帮助工作,突出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努力创建“服务型”社区。为此,xxx带领居委会的全体成员把本辖区的工作做好,把镇北社区建设得越来越好,努力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身怀爱民之心,倾情为民服务。 怀着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为居民服务的情感,xxx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为居民服务、帮助弱势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奋斗目标,把坚持党的宗旨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安扶帮助工作,突出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努力创建“创业型”社区。加强对弱势群体扶贫帮困

爱岗敬业模范先锋个人事迹材料大全五篇

爱岗敬业模范先锋个人事迹材料大全五篇爱岗,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通的精神,他看似平凡,实则伟大。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最近他又牵头办理本队职工嘉丰收费站年票一事,复印证件、收集费用、开车到收费站办理因为不熟悉业务导致来来回回跑了4趟,看到他匆匆的脚步和忙碌的身影,在面对职工的感谢时,他只是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不忘奋斗初心,牢记光荣使命。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持和付出,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进入2020年,贾世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着坪上煤业文明新风尚。 爱岗敬业的模范事迹4浑江发电公司化学分场化验班现有职工17人,担负着全发电公司老厂、新厂所有机组的制供水及热力系统汽水品质监督,入炉煤的监督,环保监督与检测,各机组油氢品质监督和化验,2014化验班在各级部门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火电厂化学专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吉林省电力监督检测中心化学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监督任务,在春、秋检和安全月期间,完成了公司制订的各项措施计划。在公司1、2、5、6号机组c修中发挥了化学监督作用,按要求开展好c修防腐工作,对机组下一个周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保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化学技术监督经济指标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采用先进、成熟的化学检测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稳妥地开展发电机组各项水、汽、油、煤及环保的化学技术监督与分析监测工作,同时注重机组各热力设备的防劣化处理及防腐蚀处理。全厂发电机组水汽品质年平均合格率为:99.77%;化学水处理设备可用率达100%;汽轮机透平油检验率与油质合格率

优秀先锋党员事迹5篇

优秀先锋党员事迹5篇 【篇一】 XX出生于1970年,1995年入党,曾担任过七份子村委委员、副村长,现在是一名无职党员。在担任村干部期间,他勤奋敬业,从不服输,卸职后,他继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感与责任感,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全镇闻名的“和事佬” 村民们发生了邻里纠纷、田地纠纷甚至家庭矛盾,都爱找他来调解。XX在处理纠纷时,从不武断,在公正公平的原则下,更有一套独特灵活的方法:他把矛盾放在一边,先摸清矛盾双方的性格,然后和两方分别详细了解情况,分别做工作,最后作为中间人,将双方叫到一块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禁牧前,铜匠壕和王匠壕两个社的村民,因为羊吃了刚打上农药的庄稼,造成了五千多元钱的损失,二人互不相让,闹到了法庭。法庭庭长找来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XX做调解。老范详细了解情况后,分别与两人促膝谈心,分析他们各自的错误,最终以放农药者赔偿2000元平息了矛盾。这类事情数不胜数,调解打架斗殴,摆平家务事,他成了法庭的“编外调解员” ,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为广大群众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 XX经常帮助年轻村干部解决土地纠纷。作为一个农村党员,XX知道,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好农村土地纠纷,就是维护和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也是衡量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关系农民对我们党的信任。他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一贯坚持一个原则:土地不能撂荒。这个原则,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称赞,在解决一些有可能造成土地撂荒的纠纷的时候,经常能得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二、尊老助人的模范 这几年,XX在黄胡圪梁工地打工,每次回家,他都会用自己的三轮车带一车废硬柴给马三女等孤寡老人,老伴经常数落他:“你自己的柴都不够用,还管别人做什么。”他劝老伴说,马三女年岁大了,一个人生活,儿女又都不在身边,我这个党员怎么能看着不管呢?西孟社长小刘因为四轮车肇事,花了很多钱,今年连春种都负担不起,他二话没说拿出1000元让小刘先安排春耕。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冬闲时节,XX会骑上三轮车转村杀猪,为那些养了猪又没力气杀猪的留守老人排忧解难。他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群众;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困难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XX非常关注老党员,老干部。七份子村的老支书XX患了糖尿病,每月的化验费就需要500元。今年五一,XX特地提上肉和菜,和XX一起过劳动节,临走还给了50元的生活费。XX认为,老党员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经济建设立过功、出过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全社会的尊重和关心。他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事迹材料

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事迹材料 ×××同志2003年1月参加工作,200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专科科学历,现任××乡中心小学教务处主任。几年来,在县教育局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他和全校教师一起积极奋战在教育一线上,时刻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他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为我乡教育教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党性修养 一是坚持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在近几年,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使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现实工作中不断地励炼意志、提高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又进一步强化了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头脑,客观地面对现实,科学地判断事物,理想信念坚定了,工作思路清晰了,干工作的劲头就更足了。 二是增强宗旨意识,服务广大师生,投身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时刻不忘宗旨,牢固树立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锤炼驾驭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视贡献、奉献为最高准则。正确地对待自己在工作中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兢兢业业干事,实实在在奉献。 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教务处工作有序开展

加工作九年,就干八年半教务主任,从完小校当到中心校。×××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不叫苦叫累,从未主动争取过个人利益。近十年来,我乡相继接受上级“普九”“普实”及“及学校常规管理评估验收”,他任教务主任后,正赶上这趟“难坐的班车”,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对着困难迎头而上,宁可牺牲个人的双休日时间,也要把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能够把学校的工作视为己任。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同志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积极奉献社会,为我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真正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教务处工作千头万绪,但他舍得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毫无厌言地加班加点,只有他这样的人才当好教务主任。”这是全校教师对×××同志的一致评价。 在很多人看来,×××同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是一个不顾家的“不负责任父亲”,甚至是一个“傻子”。有时侯煮完早餐,因为“趁热吃太浪费时间”,先到办公室“看一看”,所以到吃午饭的时间才发觉自己的早餐还没吃;有时为了一张三十个教师的课程表而熬到三更半夜;有时候把一份五十多张的试卷塞进摩托车尾箱,以此来打发双休日的时间;有时为了一份教研活动方案而难以入睡……但这些在他看来都只不过是一些平常事。因为时刻都清楚,学校是搞教学的,学校的工作大部分都与教务处有关,很多事情要等他去做,一些教学活动需要他去策划,一些教学效果需要他去评定。 因为教务处工作接触的面比较广,有些甚至涉及到其他教师的利

2020关于疫情先锋人物事迹钟南山

2020关于疫情先锋人物事迹钟南山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2018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新时代 __社会主义故事,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里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全球,这里曾是战场的前沿阵地。时年67岁的钟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坚守的战士。 xx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呼吸系统疾病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需要应对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国广泛的监测体系。”钟南山说,“非典”之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几百个疾病监测点,能够及时监测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医护人员和防疫机构都能够快速找到病原并进行防控。xx年,广东省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将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输入病例追踪到位。 “院士门诊”“院士查房”、做科研、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诊一线工作。 “接下来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另一个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药可以早日推出。”钟南山说。

先锋人物的事迹

于成学(左)正与山区的贫困孩子交谈。 他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和外面世界的爱心。他为300多所学校的90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建成79所爱心图书室,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他就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于成学。“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10月30日上午8时,星期天。于成学套上黑色外衣,带上门,去回访几个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在坑坑洼洼的山间小道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车子在路边一家小卖部前停了下来。“10个作业本、10支铅笔,两瓶水蜜桃饮料、两块简装沙琪玛,两包薯片,车开至一处山崖,路有点儿窄,于成学回过头来说:“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路面有点湿滑,于成学走在最前面带路,大家都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往山上挪着……6年了,这样的路到底走过多少次,于成学自己也记不清了。 于成学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可他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在周末和假期,他是民间公益助学组织蓝天助学网站的发起者和一线义工。6年来,通过助学网站,他先后筹集善款160多万元,为甘肃省300多所学校90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捐助了价值超过200万元的10万册图书,建成79所蓝天爱心图书室,并为资助学生的所在学校募集了超过10万元的文具、体育器材。“刚上学有个适应过程,要给孩子讲讲,

让他好好上学”崆峒区上杨乡新庄湾村老庄社。小林俊的家在半山腰,推开门,一孔破烂不堪的浅窑洞、两间土坯房映入眼帘一共是二十元零五角。”于成学付完钱,走出小卖部,继续赶路。得知两个孩子的汇款均已收到,于成学笑了,让娟娟给资助对象写信汇报学习情况。“听说你这几天没去上学,到底为啥呀?”于成学摸着小林俊的脑袋问道。或许是看见来的人多,小家伙低着头一言不发。最后还是妈妈说话了:“这个娃有点调皮,上课也不注意听讲。老师一说他,就跑回来不想去了。”姐弟俩的家庭很特殊,爸爸去世了,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靠着每年政府发放的1000元低保金和种粮食换取的一点微薄收入过活。今年暑假,于成学在走访贫困学生时偶然得知了两个孩子的遭遇,此时娟娟再过一年就初中毕业了,小林俊马上就要上小学。“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回去后,于成学立即将两个孩子的资料在蓝天助学网站上进行公布。没过两天,姐弟俩分别被爱心人士认捐。“刚上学还有个适应过程,要给孩子讲讲,让他好好上学。”临走时,于成学一再唠叨着。“今年一个暑假,我们两人共走访了崆峒、泾川、灵台3个县40多所学校80多名贫困学生,不到10天时间,这些学生全部得到了资助。那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于成学的搭档张力说。“比起物质,孩子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温暖”。于成学向我们展示了一封资助人的来信,信里这样写道:弟弟,你好!家里一切都好吗?结识就是一种缘分吧,从网上看到你们家资料的第一眼,我心真的“咯噔”一下,为什么所有的灾难都

党员先锋示范岗事迹材料

党员先锋示范岗先进事迹材料 ×××,×××学校的体育教师、大队辅导员现到总务主任。主管食堂工作。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模范遵守党的纪律,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扎实工作,争创一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可和信任。先后获得九台市级、长春市级、吉林省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长春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工作和生活中本着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信念,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积极贡献。积极协助党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服从组织分配,出色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边优秀的党员、群众为榜样,努力学习荣辱观理论,深刻理解荣辱观内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向先进典型人物和优秀党员学习,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作为总务主任,一直从事学校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工作中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全身心投入。怎样才能让学生吃到放心的营养餐,他始终不断探索着、践行着。 一、用艰辛换取放心 他是分管后勤总务工作,是保管员又是分管责任人,为此,他不记得失、严格按照学校管理规定,验货、出库、巡查、叮嘱、指导,从出库到餐桌,随处可见其身影。 二、放心就要做到无微不至 他深知,食品卫生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位学生身体健康的大事。首先,在物资的采购上严格把关。学校每天购进的物资,他都要一一的检查,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供货方联系,要求重新配送。他的原则是坚决不让有质量问题的物品进入学生的口中。其次,在食物的加工上严格把关。要求工作人员把蔬菜清洗干净、红白两案分开、“三防”到位、做好器具消毒。有一次,他发现土豆

先锋人物的事迹

先锋人物的事迹 身边的感动:于成学点亮大山深处的希望 于成学(左)正与山区的贫困孩子交谈。 他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和外面世界的爱心。他为300多所学校的90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建成79所爱心图书室,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他就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于成学。“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10月30日上午8时,星期天。于成学套上黑色外衣,带上门,去回访几个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在坑坑洼洼的山间小道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车子在路边一家小卖部前停了下来。“10个作业本、10支铅笔,两瓶水蜜桃饮料、两块简装沙琪玛,两包薯片,车开至一处山崖,路有点儿窄,于成学回过头来说:“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路面有点湿滑,于成学走在最前面带路,大家都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往山上挪着 (6) 年了,这样的路到底走过多少次,于成学自己也记不清了。 于成学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可他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在周末和假期,他是民间公益助学组织蓝天助学网站rotary master common neurological disease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localized and qualitative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principle. 2. basic requirements (1) number of diseases and

cases: the number of disease cases (?) 20 30 cerebral hemorrhage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eport of 5 5 of encephalitis meningitis in 5 10 10 3 migraines Parkinson's disease epilepsy sclerosis multiplex more than 5 2 spinal disease Guillain-Barre (Guillain-Barre) syndrome in 10 single neuropathy or multiple weeks Surrounding nerve 5 (2) basic skills required: name cases (?) standard full neurological physical examinations and locate 60 waist size 10 reading 20 EMG-EEG reading 20 skull and spinal CT reading 80 head and spine MRI reading 80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 (2) clinical knowledge and high skills: basic standards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a high standard of inflammatory and degenerative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in pathogenesis,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principle. Familiar with common neurological diseases such as encephalitis, epilepsy, EEG; grasp the imaging of inflammation and degenera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examination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3)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and other requirements: can read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documents and perform simple medical English 的发起者和一线义工。6年来,通过助学网站,他先后筹集善款160多万元, 为甘肃省300多所学校90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捐助了价值超过200万元的10万册图书,建成79所蓝天爱心图书室,并为资助学生的所在学校募集了超过10万元的文具、体育器材。“刚上学有个适应过程,要给孩子讲讲,让他好好上学”崆峒区上杨乡新庄湾村老庄社。小林俊的家在半山腰,推开门,一孔

扶贫先锋人物事迹

扶贫先锋人物事迹 *年年初,*从*市金融办来到*市*县下*镇*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扎根大后山的*年时间里,他留下一串串数据:打机电套井*眼、开发水浇地*亩、全村*户*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若干个鲜活的故事。 产业发展为扶贫注入活力 驻村扶贫以来,*发现村里生活的常住村民,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能力再经营土地。面对这样的难题,*打定主意在村里推动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不仅可以让村民多一份收入,而且更有利于村里长远的规划和发展。” 而事实上,村民也确实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每亩水浇地每年的流转费从*年的*元增加到了*年的*元,村民仅水浇地流转收入就可以每人每年达到*元左右。不仅如此,土地集中经营,统一规划、统一种植,在夏末秋初形成了或黄或白的花海,吸引了无数的游客、驴友和摄影爱好者,成为远近闻名的田园观光旅游区,从而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土特产品销售和农家乐。 也正是看准了土特产的商机,从*年开始,*委托*县晶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村*户贫困户每户托管养殖大红公鸡*只,并与帮扶单位和工、农、中、建、交等银行签订每只公鸡*元的保底认购协议。当年底全部按照认购协议销售,贫困户每户实现*元的收益。

*村多数村小组地处山区,坡草种类丰富,非常适宜羊养殖。为了进一步增加村民养殖效益,*积极争取*县政府羊品改良优惠政策,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养羊收益。纯种澳洲白羊的诞生,一方面使养殖户的效益当即见效,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其他村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发展信心,使他们都有意愿购置基础母羊,进行胚胎移植改良,从而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扬帆起航 在*看来,整合推进各类产业发展,带动全体村民不断增加收入,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是实现美丽乡村和奔小康目标的关键所在。按照这样的思路,*一直都在琢磨着打造一张乡村振兴的名片。 *大英图村区位优势明显,村落“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景观优美。尤其是村里的窑洞更是独具特色,多为靠崖式土打窑,依山而建,而且上下共有五排,窑洞数量约有*多套,土建轮廓基本完好。*年*月初,大英图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年*月,*村列入国家森林乡村名录。 依托得天独厚的立地优势,*开始在大英图村实施文化旅游小镇建设工程。大英图小河流域清洁治理,挖掘大英图村抗战期间红色爱国事迹,探幽元、明、清期间少数民族兄弟在此的生活踪迹,修复承载厚重历史记忆的古老窑洞民宿……一项项工作的开展使大英图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集窑洞民宿、古迹探幽、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小镇呼之欲出。

关于疫情先锋人物事迹钟南山

关于疫情先锋人物事迹钟南山 篇(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2018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里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全球,这里曾是战场的前沿阵地。时年67岁的钟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坚守的战士。 2003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呼吸系统疾病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需要应对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国广泛的监测体系。”钟南山说,“非典”之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几百个疾病监测点,能够及时监测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医护人员和防疫机构都能够快速找到病原并进行防控。2015年,广东省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将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输入病例追踪到位。 “院士门诊”“院士查房”、做科研、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诊一线工作。 “接下来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另一个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药可以早日推出。”钟南山说。 篇(二)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

爱岗敬业的模范先锋个人事迹1200字

爱岗敬业的模范先锋个人事迹1200字 爱岗敬业的模范事迹1 他是专业系统上的行家里手,他是工作岗位上的先进楷模,他是主动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在井下工作现场他总是冲锋在前,哪里有困难和挑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自参加工作以来他获得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党员标兵等荣誉数不胜数,一脸憨厚的笑容和一个闪闪发亮的光头是他最显著的标志,他就是开拓队机电副队长贾世军。 贾队长的吃苦和钻研精神在全矿是出了名的,作为机电副队长,为了及时处理好井下突发事故,一天下两个井是经常事情,开拓队常年肩负两个头面的掘进生产,任务紧、人员少,尤其是能处理事故的机电检修工更是匮乏,从机电工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他,深深理解矿井和队组这一实际现状,因此在现场他既是跟班干部,又是操作工,有时还做起了师傅,在现场开堂授课。 为了尽快提高本队的机电技术力量,他绞尽脑汁的出点子、想办法,利用值班室的课桌文化张贴各类零配件图片、在库房开设实操课堂、建立机电事故分析台账……他积极收罗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宿舍、检修车间、技术室……走到哪里就把课堂开设到哪里,他亲自授课,手把手的教导。 辛勤耕耘的付出过后便是满满的收获,通过自主培训,全年培养了6名采掘电钳工,1人获得沁秀公司采掘电钳工技术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绩,全年机电事故率下降了16起,事故影响时间缩短了40%。

开拓队党员本来较少,8月份队里的支部书记又调离了岗位,此时他主动挑起了全队“生活委员”这个重任,挤出时间来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最近他又牵头办理本队职工嘉丰收费站年票一事,复印证件、收集费用、开车到收费站办理……因为不熟悉业务导致来来回回跑了4趟,看到他匆匆的脚步和忙碌的身影,在面对职工的感谢时,他只是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不忘奋斗初心,牢记光荣使命。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持和付出,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进入2020年,贾世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着坪上煤业文明新风尚。 爱岗敬业的模范事迹2 浑江发电公司化学分场化验班现有职工17人,担负着全发电公司老厂、新厂所有机组的制供水及热力系统汽水品质监督,入炉煤的监督,环保监督与检测,各机组油氢品质监督和化验,2014化验班在各级部门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火电厂化学专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吉林省电力监督检测中心化学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监督任务,在春、秋检和安全月期间,完成了公司制订的各项措施计划。在公司1、2、5、6号机组c修中发挥了化学监督作用,按要求开展好c修防腐工作,对机组下一个周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保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2020年先锋人物地事迹

身边的感动于成学点亮大山深处的希望 于成学(左)正与山区的贫困孩子交谈。 他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和外面世界的爱心。他为3多所学校的9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建成79所爱心图书室,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爱的。他就是省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于成学。“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1月3日上午8时,星期天。于成学套上黑色外衣,带上门,去回访几个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在坑坑洼洼的山间小道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车子在路边一家小卖部前停了下来。“1个作业本、1支铅笔,两瓶水蜜桃饮料、两块简装沙琪玛,两包薯片,车开至一处山崖,路有点儿窄,于成学回过头来说“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路面有点湿滑,于成学走在最前面带路,大家都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往山上挪着……6年了,这样的路到底走过多少次,于成学自己也记不清了。 于成学是省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可他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在周末和假期,他是民间公益助学组织助学的发起者和一线义工。6年来,通过助学,他先后筹集善款16多万元,为省3多所学校9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捐助了价值超过2万元的1万册图书,建成79所爱心图书室,并为资助学生的所在学校募集了超过1万元的文具、体育器材。“刚上学有个适应过程,要给孩子讲讲,让他好好上学”崆峒区上乡新庄湾村老庄社。小林俊的家在半山腰,推开门,一孔破烂不堪的浅窑洞、两间土坯房映入眼帘一共是二十元零五角。”于成学付完钱,走出小卖部,继续赶路。得知两个孩子的汇款均已收到,于成学笑了,让娟娟给资助对象写信汇报学习情况。“听说你这几天没去上学,到底为啥呀?”于成学摸着小林俊的脑袋问道。或许是看见来的人多,小家伙低着头一言不发。最后还是妈妈说话了“这个娃有点调皮,上课也不注意听讲。老师一说他,就跑回来不想去了。”姐弟俩的家庭很特殊,爸爸去世了,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靠着每年政府发放的1元低保金和种粮食换取的一点微薄收入过活。今年暑假,于成学在走访贫困学生时偶然得知了两个孩子的遭遇,此时娟娟再过一年就初中毕业了,小林俊马上就要上小学。“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回去后,于成学立即将两个孩子的资料在助学上进行公布。没过两天,姐弟俩分别被爱心人士认捐。“刚上学还有个适应过程,要给孩子讲讲,让他好好上学。”临走时,于成学一再唠叨着。“今年一个暑假,我们两人共走访了崆峒、泾川、灵台3个县4多所学校8多名贫困学生,不到1天时间,这些学生全部得到了资助。那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于成学的搭档力说。“比起物质,孩子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温暖”。于成学向我们展示了一封资助人的来信,信里这样写道弟弟,你好!家里一切都好吗?结识就是一种缘分吧,从网上看到你们家资料的第一眼,我心真的“咯噔”一下,为什么所有的灾难都降临到了你们身上呢?天冷了,姐姐也不知道你有多高,你应该有12岁了吧?姐姐按同龄人的尺码给你寄了一身衣服过去,希望能合身,过一个暖洋洋的冬天。“她的信很温暖,让人感觉到一种母性的光辉。我是一个孤儿,从小妈妈就不在了,我知道精神上的温暖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我还记得,有人帮助过我;助学帮助的孩子们中,有一部分也是孤儿,我看到他们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助学时间长了,于成学真实感到,很多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精神的温暖是这些贫困学生最需要的。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于成学开始联系为学生们修建图书室,“物质是必要的,精神的力量更大,是不可忽视的。” 24年,在工作了6年的于成学,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了这片养育了他的地方。有次,他发现有几个学生连续几天逃课。一问才知道因为家里穷,出去干活挣钱去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帮助这些穷困家庭的学生。26年,他对爱心助学(后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