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侦察轨道器(LRO)任务概览
月球探测辐射环境分析

月球探测辐射环境分析薛玉雄;杨生胜;安恒;石红;把得东;曹洲【摘要】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lunar radiation environment and synthetically analyzes the orbiting result detected by CE-1. And the on-orbit data obtained by energetic particle detector and solar wind detector is considered emphatic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hazard and influence of lunar radiation environment on the detectors are estimated, and then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for lunar exploration are advised.%扼要介绍了月球探测的辐射环境,分析了CE-1在轨探测的辐射环境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月球辐射环境对探测器的影响,提出了后续月球探测辐射防护研究建议.【期刊名称】《真空与低温》【年(卷),期】2011(017)003【总页数】7页(P145-150,175)【关键词】月球探测;辐射环境;辐射效应;辐射防护【作者】薛玉雄;杨生胜;安恒;石红;把得东;曹洲【作者单位】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520.61 引言世界航天大国都非常重视月球探测。
嫦娥四号,人类探月工程里程碑

嫦娥四号,人类探月工程里程碑打开文本图片集2019年1月11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传来捷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意味着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一步,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中国探月的第一行足迹,在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同时,更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
回溯历史,自中国探月工程实施以来,目前已先后成功完成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嫦娥四号等5次任务。
以此次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
6个“首次”创新据了解,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两器一星,即月球软着陆探测器、月面巡视探测器、“鹊桥”中继卫星,飞行过程包括发射、地月转移、环月、动力下降等阶段。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9年1月3日,经过26天38万公里的漫长跋涉,嫦娥四号在举世瞩目之下成功踏上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2019年1月11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分离,两器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探测数据正常下传;“鹊桥”中继卫星有效支撑测控通信需求;着陆器、巡视器、中继星状态良好,达到既定工程目标;工程任务转入科学探测阶段,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探月工程立项以来,为了贯彻落实2020年前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的大目标,我国先后实施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等四次任务,加上这次嫦娥四号的成功,探月工程已经取得“五战五捷”。
2019年1月1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口气用了6个“首次”来概括嫦娥四号任务的创新: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测控通信,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器和月球轨道微卫星的甚低频科学探测,运载火箭多窗口、窄宽度发射和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进行超地月距离的激光测距技术试验,首次在月面开展生物科普展示,首次开展国际合作载荷搭载和联合探测。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1)

2020年语文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2)知困,。
(《礼记》)(3),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6),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7)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
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
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人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点缀.(zhuì) 蔚.蓝(wèi)拍摄.(shè)忧心忡.忡(chōng)B.合拢.(lǒng)吞噬.(shì)炽.热(zhì)海市蜃.楼(shèn)C.烧灼.(zhuó)钦.佩(qīn)轮廓.(kuò)惊心动魄.(pò)D.俯瞰.(kàn)无虞.yú)凛冽.(liè)怏.怏不乐(yàng)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迟钝拯救凸现孤零零B.严谨吟唱遨游硅酸盐C.闲遐稠密慨率一刹那D.堡垒模拟疲惫炼钢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的景象。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起来。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去回味的比赛,我们要做出完美反应,我D.我已激动地语无伦次....们必须捍卫榜首。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③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④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
⑤中国画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美妙的意境。
⑥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
它既是一种艺术的美,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A.③⑤④①②⑥B.④⑤③①②⑥C.⑥⑤③④②①D.⑥⑤③④①②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阅.十余岁阅.金经B.尔.辈不能究物理但手熟尔.C.然.则天下之事康肃忿然.曰D.遂.反溯流逆上矣肃遂.拜蒙母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中国探月计划

中国探月计划中国探月计划,是中国国家航天局自2004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大国家科技工程,旨在实现中国人探测器登月、巡视月球、采集样品并返回地球的目标。
中国探月计划分为三步走战略,即绕、落、回。
其中,绕指绕月飞行,落指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回指从月球表面返回地球。
中国探月计划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提升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探月计划的实施,需要克服诸多技术难关。
首先,要实现绕月飞行,需要克服太空飞行器对月球引力场的精确控制技术,确保飞行器能够稳定地绕月飞行。
其次,要实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需要克服月球着陆器的减速、着陆和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确保着陆器能够安全着陆并稳定运行。
最后,要实现从月球表面返回地球,需要克服月球样品返回舱的采样、封存和返回等关键技术,确保样品能够安全返回地球并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探月计划的实施,对于推动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国探月计划,中国航天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中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中国探月计划的实施,也将为人类探索月球和深空的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探月计划的实施,对于提升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国探月计划,中国航天事业将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中国探月计划的实施,也将为国际航天合作提供更多机会,推动人类共同探索宇宙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探月计划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推动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提升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家航天局将继续秉承“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不断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我国深空探测

我国深空探测深空探测是相对于近地轨道航天器而言的。
根据2000年发布的《中国的航天》[1]白皮书中的定义, 国内目前将对地球以外天体开展的空间探测活动称为深空探测。
这个定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人类航天科技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深空和深空探测的概念也会逐渐发展。
人类的航天活动一般可分为地球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大领域。
我国在前两个领域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此基础上开展深空探测活动, 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认识太阳系、探索地球与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获取更多科学认识的必须手段。
开展深空探测对于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具体表现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振奋民族自尊心, 增强民族凝聚力;深空探测是人类走出地球, 进入深空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 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空探测能够促进行星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太阳系演化、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环境科学与微重力科学等基础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创新发展;深空探测将直接促进航天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同时还将带动电子、信息、材料、能源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深空探测能够推动科技教育的发展, 激励更多的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和自主创新意识;开展深空探测有利于促进航天活动的国际合作, 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国家实力。
《我国深空探测 2》我国深空探测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寻找地外能源、拓展生存空间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 苏美已开始实施深空探测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 各主要航天大国纷纷制定了宏伟的未来深空探测规划, 将深空探测作为重点发展的航天领域之一。
从1958年8月17日美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先驱者0号开始, 人类迈向太阳系的深空探测活动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了。
据统计, 截止到2006年6月, 人类已发射过的向月球以远的太阳系天体开展的深空探测活动共215次, 其中成功和部分成功的114次, 占总次数的53.0%, 仅稍多于一半, 这里所说的成功或部分成功的判定依据主要以是否返回探测数据为准;还有3次任务正在飞行途中[2,3,4]。
2022年1月月相观察记录表

2022年1月月相观察记录表
天空中,太阳一直在追逐月亮。
天空中,太阳一直在追逐月亮。
这种追逐导致它们的相对位置,以及月亮表面被照亮的部位和面积时刻都在变化。
这种变化就是月相。
每个月的第一天,月亮和太阳同时升起,并同时落下。
这时阳光全部照射在月亮背面,从地球上看,月亮是全黑的。
随着太阳比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早,太阳和月亮的距离逐渐拉开,月亮朝向太阳的一侧:也就是西侧被照亮的面积越来越大,它开始从细细的一条,变得越来越丰盈。
而当太阳、地球和月亮出现在一条直线附近时,满月就出现了。
满月总是在太阳刚落下时,就从东方升起,并于午夜到达中天;而月食,也总是在满月时发生。
满月之后,月亮在太阳落下之后才升起,而且出现时间越来越晚,直到黎明前。
月亮西侧被照亮的部分同时越来越少,直到仅剩东侧的细细一条。
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它再次变回全黑。
这段视频是用“月球勘测轨道器(LRO)”采集的月面数据制作而成的,展现了2022年全年的月相变化。
视频每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小时,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呈现时间为24秒。
除了月相,视频还展现了月亮身上许多平时不被我们注意的变化,比如“天秤动”。
虽然月亮总是以相同的一面朝向我们,但是月亮朝向地球的角度实际上每天都不一样。
月亮的轨道形态也并非正圆,因此其在近地点和远地点之间的运行还会带来
可视面积的持续变化。
当月亮分处近地点和远地点时,其面积差异可达14%。
所谓的“超级月亮”指的就是到达近地点附近时的满月。
高一物理必修复习题及答案

必修1、2复习试题参考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甲放在地面上,乙、丙分别放在两架航天飞机上,两架航天飞机分别以速度1v 和2v 朝同一方向飞行,1v 2v ,则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走得最慢和最快的时钟分别是A. 甲、 乙B. 甲、丙C. 丙、甲D. 丙、乙 答案:C2.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上的推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B. 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一定不为零C. 木块所受天花板的摩擦力随推力F 的增大而变化D. 在逐渐增大推力F 的过程中,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 答案:BD3. 如图所示,一战斗机由东向西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发现地面目标P 后,找准时机投掷炸弹(可认为炸弹相对于飞机无初速度释放)。
若炸弹恰好击中目标P ,投弹后飞机仍以原速度水平飞行,不计空气阻力,则A. 炸弹爆炸时飞机正处在P 点正上方B. 炸弹爆炸时飞机是否处在P 点正上方取决于飞机飞行速度的大小C. 飞行员听到爆炸声时,飞机正处在P 点正上方D. 飞行员听到爆炸声时,飞机正处在P 点偏西一些的位置 答案:AD4. 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匀速行驶的车厢内,用水平绳a 和倾斜绳b 共同固定一个小球,如图所示,若车厢改做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T 增大B. b T 减小C. b T 不变D. a T 、b T 的合力增大答案:ACD5. 一初速度不为零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通过A 、B 、C 三点,A 、B 间的距离为1s ,B 、C 间的距离为2s ,物体由A 到B 和由B 到C 所用的时间都为t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ts s 21+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1ts 2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12t 2s s -D. 物体在C 点的速度的大小为t2s s 312- 答案:D6. 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其经过最高点时恰不脱离轨道,则当它自最高点滚过41圆形轨道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大小是 A. 0 B. mg C. 3mgD. 5mg 答案:C7. 如图所示,截面圆心为O 的光滑的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 ,其上方有一个曲线轨道AB ,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圆柱体顶端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