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城市的诞生和特点

合集下载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文化与艺术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文化与艺术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文化与艺术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文化与艺术是一个既复杂又多元化的话题。

从11世纪到14世纪初,欧洲经历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成为了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

在这一时期,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文化和艺术的一些主要特点和影响。

城市文化首先,我们来谈谈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指在城市中形成的一种在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文化。

与农村文化和宫廷文化不同,城市文化是由城市的特定环境和社会经济制度塑造出来的。

在欧洲中世纪,城市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元化和包容性中世纪的城市是一个汇集各种文化和民族的地方。

城市中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城市文化就是在这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环境中形成的。

城市文化不是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而是所有社会群体的交汇点。

2.商业化和市民精神中世纪的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

商业活动、手工业和手工艺人的集聚使城市成为了欧洲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这种商业化的环境还带来了市民精神。

市民精神是指一种基于自由、平等、民主和慈善精神的社会道德规范。

这种道德规范对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是城市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世纪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城市建筑是由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的建筑风格混合而成的。

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

城市艺术城市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艺术的发展。

城市艺术是指在城市中产生的、办理的、传播的、保存的各种艺术活动。

城市艺术与城市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城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欧洲中世纪,城市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民间艺术的传统和发展在中世纪的城市中,民间艺术是城市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的庙会和集市上,民间艺术家表演着各种各样的表演艺术,包括戏剧、舞蹈、歌唱和街头巡演等。

欧洲中世纪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欧洲中世纪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欧洲中世纪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欧洲中世纪城市化是指从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期间,欧洲各地开始形成城市区域,意味着人类社会从农耕社会进入工商业社会的重要历史转型。

城市化反映了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变革,是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中世纪城市化背景欧洲中世纪城市化背景可以从农业发展、商业交流、国际形势等方面来看。

首先是农业发展,欧洲中世纪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业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增长,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其次是商业交流,欧洲商业交流的发展是城市兴起的重要推动力。

在中世纪初期,欧洲的商业发展已成为异彩纷呈的景象,欧洲各地的大型市集如法国的波尔多市集和德国的莱比锡市集,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流,也为城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最后是国际形势,中世纪时期中东和阿拉伯的贸易驱动着欧洲商业的发展。

贸易带来的商业繁荣,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世纪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从10世纪到11世纪初期发展的城镇。

这些城镇一般都是由城堡、教堂、农庄、街道和广场组成。

城市的建立早期,城市内的居住地的房屋多为木制结构,居住条件较为简陋。

这些城镇的象征是堡垒式建筑和市场集市。

第二阶段是11世纪末到13世纪初期由邸宅和商家团体建设的大型城市。

城市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单一的城堡或集镇,变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时,古老的木桥、围墙和堡垒衰退,被新的石头围墙、塔楼、市场广场和街道所代替。

城市建筑的类别得到了显著的扩展,居住建筑、粮仓、工坊、博物馆、教堂等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城市的面貌彻底地改变了。

第三阶段是13世纪末到14世纪末的城市化时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欧洲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矿、森林约等大规模能源的利用,从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建筑的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庞大。

城市共和国也逐渐兴起,官员和政治人物开始解除贵族的限制,城市也逐渐成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城市化的进程也迎来了最辉煌的时代。

中西方城比较-文档资料

中西方城比较-文档资料

中西方城市比较城市(city)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在东西方文明的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作文明的共有的标志, 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东西方城市则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由此也决定了整个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

本文试图从城市的概念入手, 通过对东西方城市的起源及其特点的比较分析, 从一个侧面去揭示东西城市文明发展的不同途径。

一、城市的概念和起源中国是城市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 “城”和“市”是两个概念。

“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 能扼守交通要冲的军事据点和军事要塞, “市”则是商品交换之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城”里的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城”里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市”作为日常的贸易场所才在城内或城郊出现。

在中国, “城”的政治涵义往往覆盖了“市”的经济涵义, 因为城市的建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城市的建立主要基于统治者的政治、军事目的。

中世纪西欧城市则是在经历了五六个世纪的断裂期后重新出现的。

从11世纪开始, 兴起的城市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古典城市的复兴, 另一类是新兴的城市。

其中以后者占据主要地位。

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具体起源,史学界众说纷纭, 从这些不同的观点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城市的起源是多元化的。

由于生产的发展, 从事工商业的人们聚居在一起,中世纪城市便因此自下而上的广泛兴起。

在西欧大部分地区, 一个地方能否成长为城市,关键要看该地发展工商业的条件和工商业者的选择意愿。

二、中西城市特点的比较东西方城市含义及其起源背景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不同的特点:1、从城市的结构功能上说, 中国城市的兴废和布局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政治意图, 西方城市的布局和功能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的制约, 从而形成了东西方城市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

由于中国自秦汉以来便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作为政治需要的产物,城市的兴与废、盛或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统治者的意志。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共18张PPT)全面.pptx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共18张PPT)全面.pptx

中世纪大学 1 2
巴黎大学
牛津大学
课件
农奴和市民生活的不同
从政治角度说,生 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 人身自由,基本上被 束缚在土地上,与庄 园主人有依附关系, 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 对具有很大的自由。
从经济角度来说, 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 上是自给自足的封闭 生活,而城市中商业 发达,贸易繁荣,十 分开放。
中世纪时期中国的教育
课件
第三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兴起原因
中 世 纪 的
1.自由和自 (2)争取自由和自治手段
治的城市
(3)城市类型 (4)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

(5)自治城市的局限性
市 和 大
(1)构成 2. 城市居民的身份
(2)市民阶层形成
学 的
(1)背景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 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 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 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 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 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
哪种观点更有道理?
第二种。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 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 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 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课和件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 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城市基本居民: 2.市民身份获得: 3.早期资产阶级:
课件
知识框架
兴起时间 兴起地点 兴起原因 反抗方式 城市类型 争权方式 居民分类 居民来源 居民分化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兴起时间

07外国城建史—中古

07外国城建史—中古

6、中世纪盛期(公元11世纪---13世纪):
1)、城市的兴起 中世纪欧洲城市中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以各种斗争方式争取自治权,并取得胜利, 使城市有新的机构和规则对新的经济进行调节。于是城市逐渐繁荣,人口也逐 渐多起来。 2)、建设活动 哥特建筑出现,同时出现新的建筑类型,如市政厅、关税局、手工业行会会所、 教会学校、医院等。城市建设也因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的活跃得到了很大的 发展。 3)、中世纪盛期建设活动代表性建筑 哥特教堂的主要特征 ■平面上拉丁十字式平面,大门朝西,长方形大厅东端接半圆形或多边形圣坛; ■结构上使用飞券平衡中舱拱顶的侧推力; ■外观上立面有巨大的玫瑰窗和尖矢形窗,正立面有一对高耸的钟塔;外部有 飞扶壁、世纪的城市规划思想——宗教图景与自然秩序
1)、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 教堂前面形成半圆形或不规则的但围合感很强的广场,教堂与广场一起构成 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道路以教堂、广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并形成蜘 蛛网状的曲折道路系统。教堂占据城市中心并构成了绝对的制高点,所以城 市天际线优美而有秩序。 2)、实行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 人才匮乏、经济所限、战争骚扰,西欧城市基本上没有统一完整的规划设计 意图。因此,中世纪是西方城市规划史上难得的“自然主义”(非人为干预) 盛行时期。 3)、力显丰富多变的景观与亲和宜人的特质 平和、安详、亲切宜人的特质 4)、追求有机平和背后的内在秩序 中世纪城市的美,来源于对自然地形形态的有机利用以及对基督教生活的有 机组织,是当时城市社会生活高度有序化的客观反映。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中世纪城镇环境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它“将一定 的体系引入大自然,其结果是使自然和几何学的差距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几 乎完全消失”——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是“无规划”与“自然主 义”思想的杰作。

(部编)《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ppt课件3

(部编)《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ppt课件3

10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 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 教会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 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以及市政 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 地创办了世俗学校━━
三、大学的兴起
1.背景 (1)经济的发展; (2)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 拉伯文化开始在西欧传播;
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琅城成功取得自治权的标志(形式)是什么?
特许状一般是国王或者 领主颁发,主要内容是 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力和 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 权利和义务。
特许状
4.城市的自由与特权: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权力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
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 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 任意征税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和自治城市
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原因:西欧生产力的提高,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著名城市所在国 意大利 法兰西 英格兰 德意志
2.城市居民斗争原因:
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
行义务。
3.城市居民的斗争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典型代表:法兰西琅城人民起义
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 比手工业者富裕 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
了解手工业者和商人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既是作坊也是店铺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5、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___逐渐形成。
市 和
意义 市民阶级形成,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统编初中历史课件九年级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统编初中历史课件九年级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佛兰德尔
(一)自生 ——以佛兰德尔为例
城市兴起的原因
农业技术提高 10世纪后,农业最为显著的是二蒲轮作制,有不少地方实行了 三蒲制。铁质农具普遍推广,耕地面积增加。
这时,手工业有一些分工和专业化,它的手工业发达,尤其是佛 兰德尔呢绒。要取得家庭或领地经济不能供给的物品,需要商业的 参与。
在佛兰德尔,莱茵河、马斯河、些耳德河汇合后注入北海。它是 莱茵河、马斯河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之地一一城市的兴起 (一)自生 (二)自由 (三)自治
二、教育之花一一大学的兴起
二、教育之花 1、花开
大学的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
1、11世纪后,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原来的教会 学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文化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部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照片:中世纪巴黎古城一角
绘画:中世纪城市情景图
绘画:中世纪大学课堂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10世纪 中世纪城市兴起
15世纪
中世纪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之地一一城市的兴起 (一)自生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培养了新的社会力量即市民阶层,是城 市资产阶级的前身。……佛兰德尔毛纺织业发达,但原料羊 毛主要由商人进口,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关系萌芽。
---摘自候建新主编《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 促进了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城市资产 阶级前身,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材立料起二 来促的进各自自种治由自城平治市等制本观度身念都所的构获传成得播了的,对种有封种利建自于制由文度权化的和的城挑发市战展内。部所建 ---摘自冷霞《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2019年秋九年级苏教版历史上册课件:第9 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共25张PPT)

2019年秋九年级苏教版历史上册课件:第9 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共25张PPT)

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2)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4.分化 市民阶级
(1)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_______逐渐形成。
(2)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早期的
__________。
资产阶级
B 10.13世纪,西欧获得自由城市里,享有的权利有( ) ①市民享有财产权 ②选举市长的权力 ③设立城市法庭 ④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 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 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 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
②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____、市政官员、设立________,成为自治城市。
市长
城市法庭
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
2.来源:
农民
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_____转变而来的,很多是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
3.职业
小商品生产
(1)手工业者:主要从事__________,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
1.“由于拥有充裕的食物供应,欧洲社会能够供养大量的城市居民——工匠、行会工人、商人和
专业人员。大量的农民和农奴从乡村涌入城市,或在一些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方建立新的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之花——城市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
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
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一般可
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而农村聚落是城市聚落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城市聚落是农村聚落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诞生的。
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
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然而历史总是进步的,刚刚诞生的
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
首先是西欧封建庄园与农业的发展 。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在 11 世纪,农奴被束缚在土
地上,当村外的世界还非常陌生、充满危险,打算离开的人是很少的.因为村庄
提供更多的安全、更多的家族联系,并且使人们能更方便地找到铁匠和神甫.村
民们轮流到领主的地里去劳动,向领主交上一部分他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
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量新技术和新式工具的产生和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
产的进步。
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作物单位产量也增加了.一般认为有高出播种量
三倍的收成,农夫就有余粮可卖.西欧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亦是促进了人口迅
速增长.公元 600 年左右,欧洲人口降至二千万,到 1200 年突破六千万,
1250 年接近七千万, 1300 年约七千三百万,达到欧洲中世纪人口最高峰.
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和商业的兴起,提供了前提.
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佛罗
伦萨.威尼斯是第一个依赖商业贸易生存的国家.威尼斯与君士但丁堡和穆斯林
北非之间开展了兴旺的三角贸易,贩运来自东方的货物.接着热那亚、比萨、那
不勒斯等口岸也相继仿效,并进而促进意大利内陆城市米兰、佛罗伦萨的发展.
但是西欧城市的大量涌现,还是从 11 世纪到 13 世纪这二、三百年
间.佛兰德尔地区的城镇布鲁日、根特从英国进口羊毛,形成北欧的工业中心.在
莱茵河、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也出现了汉堡、不来梅、卢卑克等城市.在内地
的商路上则出现定期大集市,其中以香槟伯爵领地的集市最为有名.
然而毕竟受到生产力的限制,但是的城市规模并不大,所居住的人口也并
不是很多。
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
斗争,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
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
心作用.
西欧城市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①西欧政治分裂,法律不统一,
大小封建主割据独立,各封建主都是拥有行政司法职能的独立实体,城市援引此
例,就象某一领地取得特恩权一样.这种状况不会在大一统的帝国结构中出现,
所以,它既不会出现在东方,也不会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②城市往往与王权结
盟,取得特许状,以对付当地封建主.③农村公社的传统,市民也组成公社,成
为团结斗争的现成组织形式。
随着中世纪城市诞生的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
制度的诞生。
在中世纪西欧,没有一个市民需要现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世界仍然太不
安定,个人难以单独活动,市民需要共同参加一个严密组织,用各种规则和制约
来保护自己.行会是中世纪城市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和社会互助组织.从 11 世
纪起开始有商人行会,既包括商人,也包括手工业者,后由于分工而专门化,从
商人行会中分出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主要职能,对外是为其成员造成对当地
市场的垄断,故严格限制外地商人在当地的贸易,对内则保持一稳定的、没有竞
争的经济制度,故对内统一价格,严惩个人垄断.加入手工业行会的人必须是行
东,帮工和学徒无权参加行会.一般手工业者都经学徒一帮工一行东(师傅).手
工业行会的职能与商人行会的职能相似,其行规主要反映经济方面的内容,对生
产规模、学徒帮工数量、工资、生产过程、价格、原料、市场都有规定.行规有
两个倾向:一是平均主义倾向,使每个市场者机会均等;二是对内反对自由竞争,
对外造成垄断.
另外,行会还具有社会互助和救济职能,看来,农村公社对行会的形成有
重要作用.从经济上来看,行会是城市兴起的产物,是中世纪自然经济为主的条
件下,商品生产已有发展但还不太发展的产物.中世纪市场狭小,对产品数量、
价格等不能不进行限制,否则无法进行正常再生产,所以行会在保障小商品生产
方面有进步意义.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其保守性愈来愈显,最后被手工工场制度
代替。从政治上来看,中世纪的城市主要是由行会组成的,在行会的基础上形成
了城市管理的主要机构:市议会,从而体现了一种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精神。
我们不可否认,商品交易在中世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起到了巨大的作
用。在西欧早期商业活动中,犹太人往往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足迹遍及拜占廷、
阿拉伯世界及西方各地,使长途贸易首先得到发展.中世纪,意大利,德意志和
尼德兰在商业上比大西洋各国更为发达,城市也更为集中,从而形成两大国际贸
易区.一是传统的地中海贸易区,由意大利商人控制,主要搞东西方中介贸易.一
是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由佛兰德尔和德国的商人控制,主要经营各国的土特
产:罗斯的皮毛、蜂蜜,英国的羊毛,佛兰德尔的呢绒,德意志的粮食.
联系这两大国际贸易区先后有两条通路. 12 ~ 13 世纪主要走陆路,
即翻过阿尔陴斯山,经法国香槟伯爵的领地,到达佛兰德尔. 13 世纪以后主
要走海路,从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到英国和北海各港口.
意大利商人对西欧商业组织的发展有重大贡献.起初,他们搞合伙制,一
般由两方组成,一方是座商,提供资本,一方是行商,押运货物,回来分配利润
后即散伙. 13 世纪以后,意大利出现运输业,行商也逐渐变成座商(莎士比
亚的“威尼斯商人”).商人组织也由合伙制转变为商行、公司,其主体是一个家
族的成员,并以该家族命名. 14 ~ 15 世纪意大利有 200 余家公司或商行,
在各主要城市都设分号,远至巴黎、伦敦、布鲁日,这是近代资本主义公司的前
身.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汇兑和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从而促进了银行
业的出现.这也是意大利商人的贡献,他们发明了借贷记帐法、结算办法等.全
欧第一家银行是 1346 年在热那亚成立的,最初贷款利息很高,从百分之六十
到百分之百不等.佛罗伦萨的银行家曾一度代教廷征收西欧一些国家的什一税,
可见其势力之大.

当然了,站在历史的今天,我们对当时中世纪的城市对当时的影响进行评析的
时候会有不同的结论。城市的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
明有重大影响.
⒈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一一市民阶级.而在此之前,西
欧社会只有农奴和在农奴之上的贵族、教士.而且,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
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
利益及其他们的对外冒险事业.此为社会变化.
⒉城市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旧的自然经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和农奴依
附地位的消失.门类齐全的庄园生产转而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新型
的自由农民出现.以前人们的财富观念只有土地,现在则包括货币和可用货币估
价的商品.新的商品为土地贵族提供了新的消费,从而也就瓦解了土地贵族,他
们不再搞劳役地租,而改用货币地租,使农奴变成了人身自由的佃农.此为经济
变化.
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
同时市民阶级参与政治,城市自治和城市议会,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此为
政治变化.
⒋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
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这就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这是文化变
化。
因此,西欧中世纪的城市虽然具有明显的封建特征或封建烙印,但它本质
上是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的独立的或半独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
心,是同西欧原有的封建封建经济和政治结构相对立的、革命性的因素。正如马
克思所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