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液态地膜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液态地膜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Vegetables2019.7业界观察沏编者按: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养殖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治理全覆盖,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

”这是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清洁生产引人农业之后,再一次强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清洁生产可以说由“思考”阶段进入了“行动”阶段,农业生产全过程以及产品设计与服务中,管理和技术不断进步,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污染物排放不断减少,新型液态地膜不断推陈出新,针对已有污染治理的微生物降解技术迅速发展。

本期业界观察就液态地膜能否替代塑料地膜和微生物降解技术能否作为治理农药有力“武器”展开讨论,以期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供参考。

_主持人:刘艳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壬匚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农耕历史悠久,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但传统农业生产寸戈生活方式比较粗放,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农民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已经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的要求相悖。

农业清洁生产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和投入品的清洁生产、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清洁生产,贯穿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

它是一种实用型农业技术和科学生产管理方式,既可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又可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近年来,各级政府就农业清洁生产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各级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纷纷加大投入,各类产品和技术不断推出。

简单来讲,农业清洁生产就是产前“控”投入、产中“减”用量、产后“治”污染。

关于产中“减”用量已有大量国家政策法规和地方标准,相关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应用,但产前“控”投入、产后“治”污染环节亟待快速发展,那么,液态地膜能否替代塑料薄膜?微生物降解技术能否成为治理农药残留的“主力军”呢?-------◎◎液态地膜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文/刘艳鹏本刊编辑液态地膜又称液体地膜(liquid mulching film,简称LMF),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材收稿日期:2019-05-25・1・竊隔I业界观察Vegetables2019.7料合成的一种乳状悬浮液。

中国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分析

中国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分析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中国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分析王海虹1李燕妮2(1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100013;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养殖场污染处理不当,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规范畜禽养殖业的清洁生产,中国相继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但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的生产技术标准仍处在前期研究阶段,存在产业整体缺乏对清洁生产的重视、缺乏实用性较高的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为了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发展,在分析中国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标准属性和养殖品种为依据,构建中国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标准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技术标准;标准体系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System of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Wang Haihong 1,Li Yanni 2(1Beijing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Beijing 100081;2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CA AS,Beijing 100081)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industry,the problem offarming pollu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and the improper handling of pollution in the breeding farm has brought great pressure to the environment.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cleaner production of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China has successively issued a series of related policies,but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he cleaner production of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are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search,there is a lack of attention and practicality for the entire industry,lack of high clean production standards,and inadequate clean prod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system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and unified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clean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build a standard system of clean production in Chin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based on standard attributes and standardclassifications.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industry;cleaner produ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echnology standard;standard system2020-06-24王海虹(1974—),女,山西大同人,硕士,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标准化研究,E -mail :**************;通信作者李燕妮(1988—),女,黑龙江鹤岗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E -mail :***************0引言畜牧业作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研究-土壤污染论文-农学论文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研究-土壤污染论文-农学论文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研究-土壤污染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1.1 养殖业和农药、化肥的污染与工业固体废弃物相比,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类粪便量是其的2.7 倍。

并且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建设了大批养殖场,但是这些养殖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没有相应的环境管理机制,很多养殖场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废弃物,从而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污染。

例如,产养殖场中为了使水生植物获得生长,会散播一些肥料,同时加上鱼类粪便、饵料沉淀物等的随意排放,对湖泊和水库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并且如果不及时处理畜禽粪便,在堆积发酵之后,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产生硫化氢、氨及甲基硫醇等有害气体。

其次,粪便能够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其具有比较强的淋溶性,经过大量堆积成土质过肥,能够使农田的土壤降低或失去生产能力。

而近年来,为了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农户使用了大量的农业,农药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到了40%.并且很多地方仍然使用一些被禁止的农药,这些农药毒性大,具有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其中80% ~ 90% 通过地表径流流失,农药的残留会流入沟渠荷塘,污染当地的水体。

另外,早在20世纪60 年代,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我国开始广泛、大量地使用化肥,从而对农业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大量的废氮、废磷的流失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湖泊、池塘等水域中的水藻生长过旺,水体缺氧,导致水生生物难以生存。

21 世纪,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已经被超强度利用,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

1.2 焚烧秸秆和农膜的污染农膜技术的使用产生了大量不溶解、不腐烂的废旧残留物。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农膜产品达到了100 万t 以上,残膜率达到了42% 以上,有50% 以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渗透功能,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并且对农产品也带来了污染,且农膜中的微量环境荷尔蒙物质还会危害健康。

我国推行清洁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推行清洁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历程
清洁生产的概念是西方国家在 总结工业污染治理经验教训后提出来 的,从20世纪80年代的废物最小化概 念到美国的《污染预防法》,从欧洲 的清洁生产理念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更新清洁生产的定义,从我国环境工 作的末端治理到颁布世界上第一个 《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一经 提出,便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 积极响应和实践。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 从发达国家引入清洁生产理念,与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 的清洁生产合作。1992年5月,原国 家环保局与联合国环境署在我国联合 举办了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并首次 推出“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 案)”。1993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 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大会,标志 着我国的环境保护战略开始由单纯的
建立清洁生产专项经费的财政渠道 建立明确的清洁生产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的用途包括3方面内容:一 是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资 金;二是用于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 核评估的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 的资金;三是解决各级政府部门开展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以及建立 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全面深入推进清 洁生产等的工作经费。这样才能在 清洁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清洁生 产审核的实效上有更大的突破,在 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上作出更 大的贡献。 逐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激励机制和 法律法规 推进清洁生产的发展,必须要 有良好政策激励和严格的法律规范。 我国在现阶段,应结合本国实际和国 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具有法律 效力的鼓励措施和约束机制。加快制 定清洁生产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 策,积极落实国家对企业实施清洁生 产的鼓励政策,对不实施清洁生产的 企业予以经济上的严厉处罚。 加快构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国 家三级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 审核工作,建议建立“三级机构、各 司其职”的构架:国家层面上,环保 部清洁生产中心配合环境保护部对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清洁生产审核评 估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建立全 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信息库;各省 (自治区、市)设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机构,承担辖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 核评估工作,负责对辖区内的清洁生 产审核质量把关;清洁生产审核咨询 机构受企业委托,负责为企业的清洁 生产审核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 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2009ZX07529-005-01)】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院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

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

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

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摘要: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其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可能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对此,要求生态农业向产业化转变的过程中,需减少污染的出现,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并强化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

本篇文章是从三方面展开论述,包括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产业是把农业用产业的形式经营,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多方面发展,形成农业的产业链,而与此同时,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以做到科学利用各项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达到绿色消费的目标。

1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产业是在农业生产中加入生态学和清洁生产的理念,优化系统内材料的循环利用,建立一个新的农业体系。

新农业体系的建立,是把地区的资源整合,从众多产业中选择一个产业作为优势产业,促进龙头企业发展。

同时,它也是生态农业和产业模式的融合,两者互为补充,用对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多个资源和生产要素整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1资源利用模式资源利用模式包括多种产业类型,有环境消纳型、生态建设型等,把生产的产品作为中心,投入适量的成本,在不改变材料基本形态的前提下,完成产品生产,确保安全。

种植与养殖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会把产品生产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再次使用,用人为的方式修护自然环境,从而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例,其是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当地的自然景观,把日常生活的饮食与居住方式作为产业资源使用,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产业文化的内涵,以让生态旅游健康发展[1]。

1.2发展驱动模式发展驱动模式包含的产业类型是产品生产型、产品管理型等,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量。

而该模式运行的过程中,需制定农产品规范体系,有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并以这个标准为前提,建立产业基地,生产绿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质量。

甘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甘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甘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兰州 730070)论文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重视政府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遵循四方面的基本思路。

甘肃省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省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最佳的选择。

同时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便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生产 原则 政府 思路 资源的稀缺日益影响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资源枯竭与环境威胁的困境,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现实和亟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

甘肃省由于历史等原因,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象普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要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就是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

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

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

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步伐,提高绿色农业投入品和技术等成果供给能力,按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要素投入精准环保、生产技术集约高效、产业模式生态循环、质量标准规范完备”的要求,到2030年,全面构建以绿色为导向的农业技术体系,在稳步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引领我国农业走上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打造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发展目标(1)绿色投入品创制步伐加快。

选育和推广一批高效优质多抗的农作物、牧草和畜禽水产新品种,显著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优质化率。

研发一批绿色高效的功能性肥料、生物肥料、新型土壤调理剂,低风险农药、施药助剂和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品,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低毒低耐药性兽药、高效安全疫苗等新型产品,突破我国农业生产中减量、安全、高效等方面瓶颈问题。

创制一批节能低耗智能机械装备,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肥料、饲料、农药等投入品的有效利用率显著提高。

(2)绿色技术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研发一批土壤改良培肥、雨养和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和废弃物循环利用、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生态修复、轻简节本高效机械化作业、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源氮、磷污染物排放强度和负荷分别削减30%和40%以上,养殖节水源头减排20%以上,畜禽饲料转化率、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水平较目前分别提升10%以上,农产品加工单位产值能耗较目前降低20%以上。

(3)绿色发展制度与低碳模式基本建立。

形成一批主要作物绿色增产增效、种养加循环、区域低碳循环、田园综合体等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技术模式的单位农业增加值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能耗降低30%以上,构建绿色轻简机械化种植、规模化养殖工艺模式,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清洁化、农业废弃物全循环、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幅增强。

清洁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清洁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清洁⽣产的重要作⽤和意义清洁⽣产的重要作⽤和意义清洁⽣产的概念清洁⽣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先进的⼯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资源利⽤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产、服务和产品使⽤过程中污染物的产⽣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产的实质是预防污染。

清洁⽣产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 是⾛新型⼯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我国加⼊世界贸易组织、应对绿⾊贸易壁垒、增强企业竞争⼒的重要措施。

开展清洁⽣产的重要作⽤据统计,我国是全世界⾃然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业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必须要做好节能减排⼯作。

⽽清洁⽣产审核不仅本⾝能起到节能降耗的作⽤,其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更能对节能减排⼯作的开展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特别是管理思路。

清洁⽣产审核不仅是清洁⽣产的有效⼿段,更是实现节能减排⽬标的有效途径,为⼯业企业节能减排⼯作提供了管理思路。

在审核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数据收集与分析,包括各不同产品类别、⼯艺流程的产能、物耗、⽔耗、电耗、油耗、污染物产出和排出等。

了解现状,通过对各个⼯序、环节的物、能、废进⾏数据收集、统计、衡算和原因分析,从中发现问题点并提出清洁⽣产⽅案。

实践证明,清洁⽣产对于减少⽣产过程中的能源、物料的消耗和废弃物产⽣具有⼗分重要的作⽤,是企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清洁⽣产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要求告诉我们,环境和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发展⼜为环境和资源保护提供经济实⼒⽀持。

清洁⽣产是国际社会在总结了⼯业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后提出的⼀种新型污染预防和控制战略,以后⼜将清洁⽣产的要求逐步扩展到服务领域和产品,并开始探索建⽴“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

清洁⽣产的实质,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从⽣产设计、能源与材料选⽤、⼯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社会⽣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控制,从⽣产和服务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控制污染的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⑧⑤⑩⑧ China Tropical Agriculture 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研究 袁晓丽 吴浩郑良永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91) 

。 量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历史以及农业清洁生产的内涵与目标;阐 

述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农业清洁生产的主 要生产技术;提出了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政府引导,强化 农业清洁生产科技支撑,完善农业清洁生产保障机制,为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 j 理论依据和借鉴。 ≤ 关键词:农业清洁生产;农业环境;发展研究 

清洁生产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 源头、过程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也是循环经济的 载体。农业清洁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 技术、管理与监控体系的调控,避免或减少各种污染, 生产出安全卫生合格的农产品(食品),达到环境健康 和农产品安全的目的…。农业清洁生产是21世纪农业发 展的必然方向与潮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快发展 农业清洁生产,无疑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 (一)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历史 面对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 和环境与生态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人类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便保证全人类社会 的持续发展。各国的环境政策也从过去的末端污染治 理转向生产全过程中污染预防即清洁生产管理。1989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清洁生产(Cleaner Pro— uction简称CP)的定义是: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 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在生产 过程、产品设计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 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 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产周 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 提供的服务中”【2-3_ 。 我国在1993年提出并推行清洁生产,2003年1月1 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其 中《总则》规定: “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 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 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 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 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 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二)农业清洁生产的内涵 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农业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 农业生产需要,又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的新型农业 生产。农业清洁生产包括3方面内容:①清洁的投入, 指清洁的原料、农用设备和能源的投入,特别是清洁的 能源(包括能源的清洁利用、节能技术和能源利用效 率);②清洁的产出,主要指清洁的农产品。在食用和 加工过程中不致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③清洁的生 产过程,采用清洁的生产程序、技术与管理,尽量少用 (或不用)化学农用品,确保农产品具有科学的营养价 值及无毒、无害。其实质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通过 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化肥、 农药、地膜等),改善农业产品的安全性,减少农业污 染,它并不完全排除农用化学品,而是在使用时应考虑 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安全性,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的持续统一。 (三)农业清洁生产的目标 农业清洁生产追求的2个目标:一是通过资源的综 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利用、资源的循 

基金项目:2012年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热带地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支助。 作者简介:袁晓丽(1977一),女,广东汕头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热带作物研究。E-mail:axmdlq@126.com。 

84 啪鄹热带弦 2012 5总第48期 China Tropical Agriculture 环利用等节能降耗和节流开源措施,实现农用资源的 合理利用。延缓资源的枯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提高农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程度,降 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风险【5】。在农 业生产过程中,既要减少甚至消除废物和污染物的产 生和排放,又要防止有害物质进人农产品和食品中危 害人类健康。 二、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农业面临污染严重 1.化肥污染 化肥污染是农田施用大量化肥而引起水体、土壤 和大气污染的现象。农田施用的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 肥,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化肥利用率,氮 为30%~60%,磷为2%~25%,钾为30%~60%。未被 植物及时利用的氮化合物,就会随下渗的土壤水转移至 根系密集层以下而造成污染,可导致河川、湖泊和内海 的富营养化;散逸到大气中的氮元素,使大气中氮氧化 物含量增加,致使大气受到污染;长期大量使用化肥, 使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壤板结,透气透水性差,肥力 降低等,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 有毒成分增加。我国是化肥使用大国,201 1年全国农用 化肥需求总量为5450万吨(折纯)。据蒋高明介绍,国 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 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 是安全上限的1.93倍。 2.农药污染 我国每年的农药施用量达到120万吨以上。据调 查,喷施的农药若是粉剂,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 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也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 体上,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 到地面,5%~30%的药剂飘游于空中【 。由于农药的 利用率极低,每年因不合理使用造成浪费而产生的经 济损失达到150多亿元,因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农产品质 量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近几年呈现出加重 的趋势。 农药污染,一是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增强,使得病虫 草害的去除更难;二是导致大量天敌死亡,造成生态破 坏和环境污染;三是杀灭大量土壤微生物,影响到土壤 理化性质甚至土壤生态的改变;四是造成农产品中农药 残留等有害成分超标,危害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 3.农膜污染 速度递增,现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大关。无论是薄 膜还是超薄膜,所有覆膜土壤都有残膜。据统计,我国 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即 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累积于土壤中的地膜影 响了土壤通透性和农作物根系的生长,既导致农作物减 产,又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白色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 加速了耕地的“死亡”。 4,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农膜 以及污水灌溉,加上畜禽养殖污染,使污染物在土壤中 大量残留,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 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生产力下 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 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 持续发展构成不利条件,使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 峻。据“201 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会 议统计,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05万公顷,其中污灌 污染耕地217.75万公顷,固废堆占地13.4万公顷,合计 约占耕地面积的10%。 5.秸秆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拥有量居世 界首位。我国传统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式主要用作家庭 燃料和露天燃烧2种。根据全国秸秆焚烧遥感监测结果, 初步统计2010年麦收期间(5—6月),我国主要农业大 省河南、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等省焚烧秸秆火点数 分别为791、869、1673、680、184,情况十分棘手。秸 秆焚烧不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排放大量的污染 物,致使局部大气环境质量恶化,造成环境污染。农 业秸秆燃烧排放的大气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已经成为 影响我国区域环境质量、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 素。焚烧秸秆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及社会问题。 (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1 水土流失严重 2010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我国现有水土流 失面积3.57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其中水力 侵蚀面积1.61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6.8%;风力侵 蚀面积1.96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0.4%。按照水土 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我国 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其中,长江流域265个、 黄河流域225个、松辽河流域44个、海河流域71个、淮 河流域24个、珠江流域l7个,分别占41.0%、34.9%、 6.8%、1 1.0%、3.7%和2.6%。 2.土地荒漠加剧 目前我国农膜年产量达100万吨,且以每年10%的 国家林业局网站发布信息,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 

85 2012.5总第48期率猫撼带程啦 China Tropical Agriculture 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 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1/3;沙 化土地1.7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一些地区沙化 土地仍在扩展,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 达500多亿元,全国有近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 贫困人口的一半生活在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已成为我 国的心腹大患之一【81。 3.耕地面积骤臧 我国2010年耕地面积1.22亿公顷,比1997年的1.3 亿公顷减少了0.o8,fL公顷,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 我国对20l0年全国土地使用情况进行的检查发现,全 国违法违规使用土地超过4.8万公顷,其中耕地达1.8万 公顷[7l。 三、农业(种植业)主要清洁生产技术 (一)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采用各 种工程节水技术、农业节水 技术和行政管理节水等措施 来节约或减少从地表水(河 流、水库等)、地下水或其 他水源中引取的灌溉水量, 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微 喷和滴灌是一种现代化精细 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灌水 均匀度可达80%~90%,水 的利用率达到60%~85%, 与地面灌溉相比,一般可以 省水20%~40%;能适时适 量进行灌溉,有效地调节 时、适量按比例均衡地进行化肥施用,同时附加有机肥 的施用和农田培肥技术的实施。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 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 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 微量元素适当用量、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配方施 肥技术要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大量元素与 中、微量肥料相结合,底肥与追肥相结合,科学调节有 机肥用量比例和追肥时期,以减少氮肥的流失,提高化 肥利用效率,使作物高产优质,并可以维持土壤肥力, 是一种高效的、可持续的施肥技术。 (三)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病虫草害防治的重要农业生 产原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药也是具有毒物属 性的化学物质,是农业生产自身排放的重要污染物质。 长期单纯大量施用化学合成农药防治害虫,导致有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