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命建筑汇总
短命建筑

处理:
1、事发当日,发放了3000元慰问金,人均每天150元共20天的 临时过渡补助费,每户再补助5000元。 2、出台29幢住户过渡房安置费标准:按每户每月每平米20元标 准发放,时间暂定为一年。 3、坍塌楼所在的锦屏街道还组织干部入户结对帮扶,进一步做 好善后工作。 4、房屋安全权威鉴定机构对周边同一建筑公司承建的房屋进行 安全鉴定。
发 展
早前报道:
· 奉化楼房倒塌目 竣工不足20年 官方回应: · 奉化常务副市长:倒塌房屋去年底已被鉴定为危房
深度报道:
· 奉化塌楼调查:开发商施工方一吊销一分拆 无监理方
延伸阅读:
· 浙江奉化20年楼龄房屋坍塌续:尚有至少35处危楼 最新报道: `浙江奉化塌楼所在街道城建办副主任自杀身亡
在公众心头:此前还经过安全排查,
为何依然出现倒塌?
监管缺失
、 责任推脱、 豆腐渣工程、 利益冲突、、、、、、
居者有其忧
一幢建筑的倒掉肯定是有原因的,建房时有 质量问题,监理时有监理的问题,监管不力 有监管的问题,哪怕是因为野蛮装修引发的 问题
“楼房安全一分钟都不能等!”
建筑如此短命?
不合格-----质量-------使用寿命 破墙开店---野蛮装修
时间:
4月4日上午 地点:浙江宁波· 奉化 事件:一小区五层居民楼倒塌
背 景
居敬小区29幢居民楼于1994年7月竣工 奉化市房地产公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 共有40户住户,坍塌的是西边一个半单元, 共15户。 小知识: 1987年起试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 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一般性建筑耐久年限为50至100年。此次事 故中,倒塌的居敬小区29幢楼的历史仅20年。
我国'短命建筑'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平台,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从 源头上为本市装配式建筑把好质量关[4]。
随着城市建设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环保政策的提 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已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装配式建筑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实现途径, 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 义。推行装配式建筑将是大势所趋,发展装配式建筑带动 建筑产业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的产业化和工业化。
2.2 “短命建筑”造成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 “短命建筑”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还对 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短命建筑不仅造成了水、砂 石、森林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造成了水 泥、钢材、能源的过度消耗。 2.3 “短命建筑”加重环境污染 大量的重复建设,制造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直 接导致土地资源无法恢复。另外,建筑物爆破拆除时造成 的粉尘以及其他环境污染也是难以估量的[2]。 3 短命建筑的成因分析 建筑被拆除的原因各异,但是命运相同,都属“短 命”建筑。是什么造成如此多的“短命”建筑?建筑“短 命”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使得建筑 寿命不能达到设计年限,现在普遍选择拆除。二是城市建 筑“短命”是经济利益驱动下各种利益博弈的结果。目前 (下转第132页)
城市发展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我国“短命建筑”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王大成 湖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摘 要
湖北 孝感
4320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近年来,“短命建筑”在各地频现,大拆大建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逐渐凸现,“短命建筑”
已经成为社会热门的讨论话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几起典型的短命建筑,分析了我国短命建筑产生的原 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短命建筑”;规划;对策 屏,怀疑2012年7月才动工兴建的“观湖国际”酒店挡住风 水,于是强行令其刚建成的两栋大楼爆破拆除[1]。 2 短命建筑带来的危害及损失 2.1 “短命建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4 年发布的《建筑拆除管理政 策研究》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共有 46 亿平方 米建筑被拆除,其中 20 亿平方米建筑在拆除时寿命小于 40 年。以此推算,“十二五”期间,每年过早拆除建筑面积 将达到4.6亿平方米。另有媒体粗略估计,如果按照每平方 米拆除费用1000 元人民币计算,则每年建筑过早拆除要花 费 4600 亿元人民币。一幢大楼建起来,创造了 GDP ;爆破 拆除,又创造了 GDP ;拆后重建再次创造 GDP ,这种拆拆 建建所创造的“三重 GDP ”,其实是一种以耗费资源、能 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GDP”。 1 短命建筑典型案例调查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全国各地被提前结束使用, 拆旧建新的建筑项目数不胜数。2005年年底,江西省吉安市 市中心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宏发大厦,尚未完全投入使用就 被鉴定为危房,被爆破拆除。2009年6月16日位于武汉的首 义体育培训中心综合训练馆投入使用十余年后,因该馆位于 即将动工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和纪念碑之间,不得不为武汉耗 资200亿打造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计划“献身”。爆破拆除 前,这里体育设施还相当完备,馆内还在不断地更新设备。 2010年,因广州亚运会开幕在即,广州市荔湾区耗资8亿元 建成了陈家祠绿化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广州地铁 八号线建设需要“推倒重来”。2010年5月,才使用20年的 凯莱酒店以“酒店现有规划与建筑结构存在硬伤、酒店设施 严重老化”为由宣布将停业拆除,之后原地重建五星级的 “国际化商务高端酒店”。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作为奥 运会官方接待饭店的凯莱酒店还投资了上千万对酒店进行 了重新装饰和布置。2014年3月安徽省淮南市委原书记方西
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仅

关键提醒:3月30日凌晨宁波爆破两幢高层建筑,为修建地铁让路腾地,这引起了国人对中国特有旳“建筑短命”旳争议。
国家住房和城镇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体现,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国,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平均寿命仅25-30年。
许多建筑并非因质量问题而拆除,在商业利益和GDP崇拜旳背后,反应出中国都市缺乏成熟谨慎旳城建规划和保护意识。
按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构造旳耐久年限为123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至123年。
住房和城镇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经体现,中国都市建筑生命平均只能维持25年到30年。
翻阅近年新闻报道,不难列出一份长长旳建筑"死亡名单"。
除了那些引人关注旳地标性建筑以外,尚有大量一般住宅,在建成后不长旳时间内就由于多种原因被提前拆除。
中国青年报旳一项调查显示,85.8%旳人体现自己所在都市有过“短命”建筑。
对于自己所在都市旳都市规划,50.1%旳人体现不满意;在谈及都市建筑总“短命”旳原因时,83.5%旳人选择“地方领导片面追求形象、政绩”71.8%旳人认为是都市规划缺乏科学性。
接下来尚有:豆腐渣工程(39.6%)、商家急功近利(36.3%)、审批拆除程序有问题(36.2%)、建筑设计有问题(28.8%)等。
短命建筑:耗能耗财据记录,2023年中国城镇共拆迁房屋1.2亿平方米,相称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2亿平方米旳37.5%;2023年中国城镇共拆迁房屋1.6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4.2%,相称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9亿平方米旳41.3%。
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旳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称于消耗了全世界40%旳水泥和钢材,而这一切却只持续25到30年时间。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6日报道:每年中国消耗全球二分之一旳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巨大建筑废物,目前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旳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23年。
伤不起的“短命建筑”

不 能用 ” 的 场 景 重 演 了 太 多 次 ,眼 见 新 建 建 筑 动 辄
几 千 万 的投 入 ,每 年 消 耗 着 全世 界 约4 0% 的 水 泥 和 钢 材 , 有 的 顷 刻 间 灰 飞 烟 灭 , 而 原 因 多 是 建 筑 物 不 再 适 应 发 展 需 要 、让 位 于 市 政 项 目建 设 、施 工 项 目
吊诡 的是 ,建 也好 、 拆也 罢 ,都 经 过 了合 法 的程
序 ,我 们 很 难 擅 自对 过 去 的 “ 建 ”和 现 在 的 “ 拆 ” 究竟 孰 对 孰 错 作 出一 个 精 准 的 判 断 ,但 有 一 点 可 以 肯 定 ,城
做 得很到位 ,许多老住 宅在显要位 置用醒 目的阿拉伯数 字 标注建造年 代和建造 者。追溯到我 国古代 ,明朝时期
算 ,年 均 浪 费筑处于 东湖与珞 珈 山过 渡 带 之间 的核 心 区域 ,距离湖 边不 到5 0 0 米 。一般 树冠 多 为3 、4 层楼 高 ,而 它达 到 了1 9 层。在核 心景区建这样 一 座高 楼 ,出现 “ 短命 ”的结局 引人 唏嘘 ,一开 始又是 如
湖 南 岸 沿 珞 珈 山优 美 的 自然 山际 线 。
不得不敬佩古人思维方式 的前瞻性。 最 近有数据爆 出 ,说我 国是世界 上平均每年 新建建 筑量最 大的国 家,面积高达2 0 亿平 方米 ,每 年光拆除 的 建筑就 占 了新建 的五 分之一。按每平 方米成 本1 0 0 0 元来
何 通 过 规 划 审 批 的呢 ? 耗 巨资建起 的大楼面 临 “ 建而不 用”或 “ 建 而
文汇1

班级学号姓名高三作文素材一“短命建筑”之痛新闻:三峡宾馆1992年营业,共22层,高100米;重庆港客运大楼1996年建成,共32层,高达110米,塔楼和裙房酷似一架帆船,隐喻“一帆风顺”。
两栋大楼矗立在长江、嘉陵江交汇的犄角地带,是重庆朝天门港口的地标性建筑,于2012年8月30日被爆破拆除。
链接:命运和重庆港客运大楼、三峡宾馆一样的地标建筑并不鲜见,近年来全国多地大拆大建频繁上演——2006年10月,青岛地标青岛大酒店拆除,建成20年;2007年2月,投资2.5亿元兴建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拆除,建成18年;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2010年2月被爆破,建成仅13年……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25-30年,全国各地“楼倒倒”、“楼歪歪”、“楼脆脆”、“楼裂裂”层出不穷。
英国建筑平均寿命可达132年,法国建筑是102年,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筑的平均寿命则为80年,即使更新较快的美国建筑,平均寿命也达到了74年。
谁是推手?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大拆大建一方面说明我国城市规划缺乏整体设计,十分短视;另一方面,除少数建筑确实需要拆除之外,许多完全不必拆除的建筑却以重建、招商引资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被拆除,这也与部分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和热衷政绩工程有关。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我国消费了世界总量近40%的水泥和钢材,大拆大建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产生每年高达4亿吨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同时,建筑过于“短命”也造成了城市文化传承的断裂。
因拍摄《疯狂的石头》而闻名的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重庆嘉陵江客运索道2011年拆除,许多重庆市民认为索道是重庆独特的城市风景和文化,应予以保留。
欧美国家百年建筑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大拆大建会让城市成为表面光鲜却毫无品位和文化的水泥之城。
我们的建筑不应只是钢筋水泥,一味追求高度和气派,还应融入文化因素,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让建筑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文化生命力的建筑才能‘健康长寿’。
短命建筑不良基因何在

短命建筑不良基因何在?2007年1月,曾经的西湖边最高楼浙江大学原湖滨校区3号楼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2010年2月,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伴的,却是高楼大厦出人意料的“短命”。
除了这些地标性建筑以外,还有大量被提前拆除的普通住宅,其数量无法统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不久前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年至30年。
而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至100年.分析·规划短命规划最致命有道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生物界新陈代谢,优胜劣汰的规律,在城市建设领域其实也同样适用。
事实上,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拆”其实不必是个禁区,即便是国外的一些发达城市,也同样存在拆除过时建筑,规划建设新建筑的需求。
近日美国苹果公司征地拆迁遭遇钉子户,正是其中一例。
不过,中国建筑“青壮年”的非正常“死亡”,恐怕并不能因为咱还是发展中国家就被视作正常现象。
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作为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中国的建筑在多产的同时却往往短寿,平均寿数只能持续25至30年,如此英年早逝,的确令人唏嘘。
当然,长寿有长寿的道理,短命有短命的原因。
对于建筑而言,规划其实就好比它的先天基因,假如建筑规划合理,选址得当,符合需求,这样的建筑当然才有先天优势。
然而,现实的情形却是,规划的科学与审慎,往往被抛诸脑后,随心所欲的搭积木式规划,更是导演了太多“甫一建好,旋即拆除”、“正当英年,却遭爆破”的悲剧。
可见,建筑规划的先天不足与基因缺陷,无疑是导致中国建筑短寿的最根本因素。
此外,当城市的拆建日渐成为一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GDP来源,甚至为了让城市显得生机勃勃,非要把城市搞得日新月异,甚至拿“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作为成绩单,如此城市规划与建设,其实很大程度上已在重蹈“大跃进”式的覆辙。
短命建筑成因与整治策略

短命建筑成因与整治策略1引言使用期限未到达设计使用年限或使用期限未到达建筑物本身的耐久期限就被撤除的建筑被戏称为短命建筑。
自2021年11月1日?人民日报?登出题为“中国为何缺少‘百年建筑’?〞的文章后,“短命建筑〞成为焦点。
谈论中有人似乎把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与建筑寿命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有些误读,有必要澄清。
为此,我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便于大家商榷。
2“短命建筑〞的危害性“短命建筑〞所产生的危害,既有直接危害,又有潜在危害。
2.1直接危害浪费资源。
一是“短命建筑〞导致不必要的拆旧建新,而拆旧建新三个过程工程耗资巨大。
当初建设花钱、拆迁花钱,重建更是花钱。
二是“短命建筑〞造成建房材料更加紧张。
我国炼钢原料的铁矿石、烧制水泥的优质矿料以及配置混凝土的砂石等严重缺乏,有些铁矿石需要进口,“短命建筑〞会加重社会资源的缺乏。
环境污染。
一是“短命建筑〞在撤除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废弃物和噪声等,增加环境负荷,污染环境。
二是由于“短命建筑〞造成房源紧张,会加大铁矿石、砂石、木材等开采量,因此导致毁损河床、破坏植被等,带来重大隐患。
2.2潜在危害社会问题。
由于现在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是70年,假设商品房是短命建筑,使用寿命小于70年的话,那么两者之差,会造成“权证在、物业亡〞的脱节现象,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隐忧。
文化影响。
“短命建筑〞不仅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相悖,而且削弱了城市文化传承,造成城市记忆的缺失。
后遗症。
由于“短命建筑〞会造成房源紧张,促使城市房屋开发扩张,无序开发,因此会给城市的水、电、气再配置增加压力等后遗症。
由于“短命建筑〞存在诸多危害,因此预防和减少“短命建筑〞显得十分必要。
3造成“短命建筑〞的主要原因3.1“规划〞与“实施〞的相离,导致缩短了建筑合理的使用年限“规划〞与“实施〞成为两张皮。
表现在:3.1.1规划的质量低,滞后于建设规划的质量低,即规划时的目光短浅,考虑城市建设开展的速度过低,形势估计慢,标准制定落后,论证不充分,就像60年代前的天气预报信赖性和可靠性低。
有多少建筑非正常“死亡”?

蘑酮
有 多少建筑 非正常 “ 死亡”?
文 ・ 图/ 王 贺
番
中 国是 世 界 上 年新 建 建 筑 量最 大 的 国家 ,每 年2 亿 平 方 米 的 新建 面 积 相 当于 消耗 了全 世界 0
4 %的水泥和钢材。而就在这一片造楼热土上 , “ 0 短命建筑”层 出不穷 ,拆四星盖五星 ,未完
建
魄醐
温 州 中银 大厦
【 楼龄 :6 】 【 ‘ 年 ‘ 死亡’ ’时间:20- 5q 8 】温州中银 大厦矗立在 温州黄金地段 , 04- 1 日  ̄ J 19年结顶后被鉴定为主体质量不合格,无法投入使用,并由此牵出了温州金融系统有史以来最 98 大的一桩 腐败案 ,涉案 ̄N3o #7 ̄ . oo )L,涉案人 员4- - 3 g。因全面解 决质量 问题 所需花 费远超过新
不 断地 更新 设 备 。
位 于安徽 合肥 黄 山路 南侧 的维也 纳花 园小 区1 商住楼 主 位 于武 汉 的首 义体 育培 训 中心 综合训 练馆投 入使 用十余 号
青岛铁道大厦
青岛大酒店
【 楼龄 :1年 】 【“ 6 死亡”时间:20年1 日】 07 月7 【 楼龄 :2年 】 【 “ 0 死亡” 时间20年1月1 日】 06 0 5 位 于 青 岛 火 车站 的铁 道 大厦 按 照 三 星级 标 准设 计 ,于 青岛大酒店建于上世纪8年代,这座 当时建在麦地里的大 O 19年 正式营业 ,被 称为是 当年 “ 岛的标志性 建筑 ”之 厦 曾是 山东路上 地标式 的建筑 ,却在仅仅 2年后就 “ 91 青 O 英年 也是 当时不多见的高层建筑之一。由于青岛火车站扩 早逝 ”。青 岛大酒店 虽然是 酒店 ,但却设 计得像住 宅 ,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