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前讨论

合集下载

外科疾病的常见病例讨论

外科疾病的常见病例讨论

外科疾病的常见病例讨论外科疾病是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器官的肿瘤、损伤、畸形等。

在临床实践中,外科医生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常见的疾病,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些常见病例的讨论,以增进对这些疾病的理解与认识。

1. 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或肌层的急、慢性炎症。

常见的症状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采用胆囊切除术。

2. 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感染引起的炎症。

常见的症状有鼻塞、鼻涕、头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般采用鼻窦镜手术。

3. 结肠癌结肠癌是指起源于结肠的恶性肿瘤。

常见的症状有腹痛、腹胀、便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手术切除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4.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体积增大导致尿道受压的疾病。

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般采用经尿道膀胱切除术。

5. 胆石症胆石症是指胆囊或胆管内结石的形成。

常见的症状有上腹疼痛、黄疸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溶石和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是根治胆石症的有效方式。

6. 骨折骨折是指骨骼的断裂。

常见的症状有局部肿胀、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复杂骨折或骨折不愈合的情况。

7.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异常肿块的形成。

常见的症状有颈部肿块、吞咽困难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常用甲状腺切除术。

8. 疝气疝气是指腹壁或脏器脱垂致使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通过腹腔壁缺损进入皮下组织的疾病。

常见的症状有腹股沟突出、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修补,修补方式根据疝气的类型和情况而定。

9. 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指腕管内中等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手疼、手指麻木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腕管切开术。

10. 痔疮痔疮是指肛门周围静脉丛发生扩张形成的疾病。

结肠癌护理病例讨论

结肠癌护理病例讨论
结肠癌病人中医护理病例 讨论
外一科 日
郝雪梅 2019年3月
主持人护士长:
• 各位领导同事们,下午好!今天下午我们进行一次中医护 理病例讨论。我们选择的是一例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主 要针对此病人病情及术后护理工作进行讨论,共同学习一下 结肠癌方面的知识,并针对病人病情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及 护理措施,针对病人术后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更好的 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此类病人服务 初 段
内镜检查——最有 效,最可靠方法
钡剂灌肠——定性定位
治疗方式:
• 手术治疗:结肠癌根治术,姑息 性手术。 • 化学治疗: • 放射治疗: • 中医药治疗:应用补益脾胃, 调理脏腑,清热解毒中药制
病人信息:
• 患者 ,男性,66岁,住院号 ,主因“粘液脓血便半年”,门诊 以“乙状结肠占位”于2019.3.8 10:33收入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 可,粘液脓血便,大便次数多伴肛门坠胀感,,轻度腹胀,无恶心呕 吐,纳可,小便调,无尿频尿急尿痛,未诉其他不适,夜眠可。舌质 红,舌苔黄腻,脉滑。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口服利 血平,血塞通,丹参滴丸药物,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医院肠镜示: 乙状结肠多发腺瘤。活检病理示:乙状结肠小活检。入院后完善各项 相关检查,遵医嘱予以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 疗。甲硝唑片0.2g每日三次口服以准备肠道,得高宁10mg每日两次口 服降压治疗。灸法取穴中脘每日两次,以理气和中增强机体抵抗力。 下面是检查及检验报告单。
辩证分型:
• 大肠为六腑之一,其中医功能为: • 1.主传化糟粕: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 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过肛门有 节制的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如大肠传导糟粕糟粕 功能失常,常见便秘或泄泻,若湿热蕴结大肠,则见腹痛,里急后重, 脓血便等。 • 2大肠主津: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 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即是所谓的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 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如功能失常,可出现肠鸣, 腹痛,泄泻等症。若大肠湿热或大肠津亏,肠道失调,又会导致大便 秘结不通。 • 结肠癌属中医锁肛痔范畴,病位在结肠,病性正虚邪实。患者湿热 蕴结滞于大肠,久则损伤脾胃,脾气亏虚,脾虚运化失调,则腹泻, 湿性粘滞重浊则里急后重,泻下不爽。证属:脾虚湿热,治则:清热 化湿,理气和中。

结肠癌的VCT诊断及分期探讨

结肠癌的VCT诊断及分期探讨

355《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2012 年第 10 卷 第 2 期随着近年来我国饮食习惯与西方国家的逐步接近,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

既往主要将钡剂灌肠和结肠镜作为临床诊断本病的手段,但二者对腔外、肿瘤的浸润以及病变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影像学诊断在明确结肠癌诊断、确定系统的治疗方案、选择外科手术及术后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2例结肠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充气扫描,并行仿真内窥镜(CTVE)、多平面重建(MPR)、透明重建(Raysum)等多种三维成像,与结肠镜、手术病理所见对照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为55~65岁,平均年龄为58.7岁。

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镜检查,手术病理证实22例,电子结肠镜下活检病理证实9例,活检及术前均接受了结肠充气MSCT检查,其中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结肠癌的患者均被纳入本研究范围内。

1.2 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pro 64多层螺旋CT机,实时螺旋扫描,120Kv,120mAs,层厚1.25mm。

检查前禁食12h以上,并做好清洁肠道准备。

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300mg/ml)经肘前静脉快速团注,注射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而定。

增强扫描的时机由观察的目的而定:观察黏膜面情况延迟40~50s,观察肠壁肌层延迟60~80s。

图像处理将原始数据传送至AW4.3工作站。

1.3 图像重建 在AW4.3工作站中进行三维后处理,一般采用SSD、CTVE、Raysum及MPR得到不同的二维、三维图像。

SSD及Raysum可得到立体感较强的图像,表现为病变位置管壁局限性凹陷或管腔局限性狭窄。

结肠癌模版及诊治

结肠癌模版及诊治

结肠癌病历模板沟通模板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新发病例55.5万,发现时多为中晚期。

结直肠癌诊疗过程可能涉及手术、化疗、放疗、影像学评估、病理学评估、内镜等诊疗手段。

具体的诊疗方式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病理分期等决定。

手术是此环节中的中心。

一 .大病历模板1.入院现病史(着重询问患者临床相关症状,主要包括:1.排便习惯改变;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适;4.腹部肿块;5.肠梗阻相关症状;6.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晚期可以出现腰骶部疼痛、黄疸、腹水等。

)模板如下:入院前XX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阵发性隐痛,疼痛程度一般,无放射及牵涉性疼痛,无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烧心,无胸闷心悸,无黑便便血,无大便习惯改变,无大便变细,粘液血便等大便性状改变,无乏力及纳差,无腰骶部疼痛,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

患者未予重视,未曾治疗。

入院前XX月,患者觉腹痛程度较前加剧,就诊于我院,行内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癌,取活检:查见腺癌。

今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以“结肠恶性肿瘤”收入我科。

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2.既往史与疾病史(着重询问与肿瘤相关的家族史,癌前病变,诱因,慢性疾病史等)模板如下:一般情况良好,诉有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平素监测血压,血压控制良好,有2型糖尿病史3+年,平素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血糖控制良好,否认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其余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手术史:2003年曾因肺纤维瘤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

无过敏史,无外伤史,无输血史;无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疾病相关病史。

家族史:兄弟姐妹体健,家族中无人罹患恶性肿瘤3.专科体格检查(主要包括:1.一般状况评价、营养状况评价、全身浅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的情况;2.腹部视诊和触诊,检查有无腹部隆起、肠型、肠蠕动波,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腹部叩诊及听诊,了解有无移动性浊音及肠鸣音异常;3.直肠指检:对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行直肠指检,详细记录直肠肿瘤大小、形状、质地、占肠壁周径的方位和范围、基底部活动度、下缘距肛缘及齿状线的距离、向肠外浸润情况、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有无盆底种植等。

结肠癌患者多发脏器转移 死亡病例讨论

结肠癌患者多发脏器转移   死亡病例讨论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1岁,已婚,于2013年行结肠癌手术(具体不详),术后行8周期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具体不详),后2016因结肠癌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予以静脉化疗(伊立替康+亚叶钙+氟尿嘧啶,具体剂量及用药时间不详),2017-4患者发现肝转移,给予贝伐单抗输注,后于2018-4发现肺转移胸膜转移恶性胸腔积液,曾予以胸腔灌注化疗(具体不详),并间断子以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前3小时,患者因周身不适应用吗啡注射液后岀现轻度呼吸抑制,持续时间约20秒,发作时呼之不应,伴大汗,后呼吸抑制症状逐浙缓解,意识转清,今日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院。

【既往史】既住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220/100mmH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等病史及接触史,有输血史,无外伤史,无已知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系统回顾无特殊【查体】神志清晰,应答准确,恶液质,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各膜听诊区末闻及明显杂音,腹部凹陷,右侧中腹可见结肠造瘘口,外覆盖造瘘袋,内可见暗黄色稀便,量少,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5.63×10~9/L,N91.19%,RBC3.47×10~12/L,Hb96g/L,PLT301×10个9/L,NEU#14.3×10へ9/L;凝血四项:PT14.80S、PT%63.30%、PT-R1.29、APTT33.3S、FIB5.14g/L;BNP163.0pg/ml;心肌三项:CKMB25.9ng/ml、MYO298ng/ml;大生化:ALT48U/L、AST171U/L、TBIL30umol/L、DBIL26.5umol/L、AKP1168U/L、GGT587U/L、TBA36.0umol/L、ADA31.10U/L、PA51mg/L、CHE2967U/L、P2.12mmol/L、CREA214umol/L、UA907umol/L、BUN17.70mmol/L、β2-MG10.9mg/L、GLU10.20mmol/L、TG2.77mmol/L、LDLC10.52mmol/L、CK292U/L、CK-MB446.9U/L、α-HBD2429U/L、LDH3147U/L、K5.4mmol/L、Na135mmol/L、Cl89mmol/L,余基本正常。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攀升,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

为了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和减轻人群的疾病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我国目前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比例较低,因此积极推动规范的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是非常必要的。

结直肠癌是全球男性和女性中新发病例数排名第三和第二的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则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三。

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高的疾病(33.17/10万),死亡率排名第四(15.98/10万),而农村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19.71/10万)和死亡率(9.68/10万)则排名第五。

据统计,我国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3.88/10万和15.65/10万,中部地区为24.79/10万和12.54/10万,西部地区则为24.78/10万和12.21/10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

美国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64%左右,而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等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也超过了60%。

近年来,中国的结直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也有了很大提高,结肠癌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57.6%,而直肠癌5年生存率为56.9%。

但是,我国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欧洲和美国,也低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总体偏低。

美国结直肠癌诊断病例中,Ⅰ~Ⅱ期占39%,Ⅲ期和Ⅳ期分别占32%和24%。

虽然我国37家三甲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占13.9%,Ⅱ期占26.7%,Ⅲ期和Ⅳ期分别占34.6%和23.7%。

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和医院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占比约20%~30%,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

结肠癌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结肠癌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其他诊断:
1、右侧输尿管上段及肾盂内结石伴右肾萎缩;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23级;
3、前列腺增生症
患者病情重、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大,于2017年9月25 日行多学科会诊后,充分准备后与2017年9月27日行手 术治疗
三、 休息与活动
患者术日平卧位,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在病情
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指导正确的咳嗽、咳痰、
防止感染,术后1-2天协助床上活动,术后3-7天适当下床活动,
防止肠粘连,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根据病情合理安排,循
序渐进的运动,运动量不引起气喘、心悸、头晕等为指标。
三、用药指导
5、潜在并发症: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脱管、猝死 等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消耗、腹泻有 关
7、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8、恐惧:与担心术后恢复有关 9、舒适的改变:与腹泻有关
护理目标:
病人身心舒适、 生命体征正常, 家属及病人精神 负担轻,无并发 症的发生,注意 饮食调节,按时 复查
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率在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结 肠癌主要为:腺癌、粘液腺癌、未分化癌。慢性结肠炎患者、 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为易感人群。结肠癌患者早期表现 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腹痛,稍后 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 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中毒症状。晚期科出 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转移征象,恶病质,直肠凹包块,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结肠癌的治疗 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 治疗综合方案,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乙状结肠癌教学查房PPT课件

乙状结肠癌教学查房PPT课件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靶向治疗
针对乙状结肠癌的特定基因突变 和信号通路,开发更有效的靶向
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
深入研究免疫治疗在乙状结肠癌 中的作用机制,提高免疫治疗的
疗效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分子和临床特 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体的康复。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早期发现,手术治疗成功案例
患者年龄:55岁
症状:大便习惯改变、便血
02
01
诊断: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
早期乙状结肠癌
03
治疗: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 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
04
05
讨论:早期发现对乙状结肠 癌治疗的重要性,提高公众
对结肠癌筛查的重视
病例二:药物治疗效果观察
02 乙状结肠癌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01
02
03
手术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切除,尽 量保留肛门功能。
手术方式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乙状 结肠癌扩大根治术、乙状 结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等 。
手术效果
根据病情和分期,手术后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所不 同。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等。
靶向治疗
治疗:多学科联合治疗( 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 疗科),手术切除+化疗 +放疗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治疗现状与挑战
手术切除
尽管手术切除是乙状结肠癌的主 要治疗方法,但手术难度大,术
后并发症多。
化疗与放疗
化疗和放疗在乙状结肠癌治疗中起 到辅助作用,但存在副作用和耐药 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09月08日10时18分术前讨论记录
讨论时间:2019年09月08日08时18分讨论地点:外三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陈涛、林玉泽、曹志刚副主任医师,邓亮、张子豪主治医师,田昊、杨松霖医师
主持人:陈涛副主任医师。

陈涛副主任医师汇报病史:患者龙芸芳、女、61岁,因“腹痛2+月”入院,入院情况:查体:体温:36.0℃,呼吸:19次/分,脉搏:67次/分,血压:139/83mmhg,神志清楚,精神一般,消瘦,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及中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未触及包块。

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

腹部叩诊呈鼓音。

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无叩痛,双肾区无叩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腹部及胸部增强CT提示:1、结肠肝曲肿瘤,浆膜层受侵,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多、增大。

2、肝多发囊肿。

3、盆腔少量积液。

4、腹主动脉壁及双侧髂总动脉壁钙化。

5、双肺散在索条灶。

6、主动脉弓壁钙化。

7、甲状腺左叶低密度结节。

肠镜检查提示:结肠肝区新生物性质待查,大肠多发息肉。

病检报告回示:结肠腺癌。

目前考虑诊断:1.结肠腺癌;2.原发性高血压病。

CT未见有远处转移,有手术指征,故将手术提出讨论。

林玉泽副主任医师总结意见:患者目前诊断:1.结肠腺癌;2.原发性高血压病。

患者目前病检提示结肠腺癌,相关检查未见远处转移,故手术指征明确,拟明日行结肠癌根治术,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及相关风险术中、术后可能出现:1) 麻醉并发症;2) 术中术后出血;3) 术中副损伤:术中因解剖、牵拉等导致胃肠管,血管、淋巴管、神经、腹腔其他脏器的损伤,致术后出血、胆瘘、胰瘘、胃肠瘘、淋巴漏、长期疼痛等;4) 术中情况决定具体术式: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横结肠切除、左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或全结肠切术等;如肿瘤较大或侵犯周围脏器,需扩大或联合切除周围脏器如肝胆胰脾胃及泌尿生殖器官等;术中发现肿瘤病灶或肠管情况不允许保留肛门功能;术中发现肿瘤较晚无法根治行姑息手术(姑息性直肠癌切除、短路术、单纯造瘘术)、活检手术或终止手术;病人一般情况较差行Harttmann手术或终止手术;5) 术中发现其它病变,需行相关科室术中会诊或改变原手术方案,亦可能无法进行预期手术;6) 术中不能切净病灶、肿瘤细胞脱落及目前尚不能明确检测出的微转移,致术后复发或远处转移;7) 术后病检结果与术前活检或临床诊断不相符,需作相应的会诊或更改治疗方案;8) 术后伤口渗血、出血、积液、感染、裂开、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瘘管及窦道形成,需手术清创或二次缝合,术后切口疝;9) 手术可能损伤输尿管、膀胱、精囊腺、阴道、盆神经等,术后可致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或丧失、大便失控、尿潴留、直肠阴道瘘等;10) 术后应激性溃疡、吻合口出血,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严重者死亡;11) 术后瘘:残端瘘、吻合口瘘等,导致术后需长期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甚至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严重者需要再次手术;12) 术后腹腔感染,形成积液、包裹性积液、脓肿等导致腹痛,发热、腹泻等,需要术后延长抗感染时间、更改抗生素、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严重者需要再次手术引流;13) 肠造瘘口并发症:造瘘口粘膜炎、周围皮炎、狭窄、肠脱出、肠管坏死、回缩及造瘘口旁疝等;14) 术后梗阻:吻合口梗阻、粘连性梗阻、肠扭转等;15)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需长期安置胃管;16) 术后营养性并发症: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贫血、腹泻、水肿;17) 术后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18) 术后因前列腺增生、不习惯床上排便、疼痛等导致尿潴留、大便干结需行导尿、灌肠等处理;19) 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诱发原有疾病恶化、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0) 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患者基础疾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气胸,泌尿系统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脑栓塞等;21) 术中术后心脑肺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心
脏骤停、肺栓塞、脑梗死、脑出血危及生命;术中需注意熟悉解剖,仔细操作,防止损伤邻近组织;术前充分估计,术中灵活处置,规范操作,确保手术成功。

医师签名:田昊手签:
2019年09月08日16时00分术前小结
患者龙芸芳,女,61岁,诊断为:1.结肠腺癌;2.原发性高血压病。

现已完善术前检查,术前检查未见确切手术禁忌症,术者陈涛副主任医师查看病员后指示:患者无绝对手术禁忌,拟明日在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

术中注意解剖,避免副损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已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并发症,包括1、麻醉意外;
2、术中出血;
3、术中副损伤;
4、术后切口感染或裂开;
5、术中发现其他病变改变手术方式;
6、术后复发;
7、再次手术等。

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字同意手术,等待手术。

医师签名:田昊手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