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合集下载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5例临床观察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5例临床观察

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1 ) 。 结论
[ 关键词] 腹腔镜 ; 结肠肿瘤 ; 结肠 切 除 术 ; 治 疗 结 果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 7 3 5 . 3 5 [ 文 献 标 志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1 4 0 X( 2 0 1 3 ) 0 9 — 0 0 6 0 — 0 3
a l P e a c e Ho s p i t a l o f P L A,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8 2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 s a f , , h .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r i g h t h e mi c o l e c t o m y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4 0 X. 2 0 1 3 . 0 9 . 0 1 6
Ob s e r v a t i o n o f La p a r o s c o p i c Ri g h t He mi c o l e c t o my i n Tr e a t me n t o f 6 5 Pa t i e n t s wi t h Co l o n Ca r c i n o ma
伟, 刘 伟
分 析我 院 2 0 0 9年 4月一
探 讨 腹 腔 镜 下 行 右 半 结 肠 癌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的可 行 性 及 安 全 性 。方 法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比较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人群中。

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在手术方法中,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是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

那么,这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结肠癌中的效果有何不同呢?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结肠癌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一、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它通过在腹部进行小孔切口,然后利用腹腔镜和特殊手术器械来完成手术操作。

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了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治疗结肠癌方面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创伤小:腹腔镜手术仅需要在患者腹部进行几个小孔切口,因此手术创伤明显小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减少了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恢复快:由于创伤小,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更容易快速康复。

一般来说,术后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可以更早出院。

3.美容效果好:腹腔镜手术的切口较小且在腹部,因此术后的瘢痕更加隐蔽,有利于患者的美容效果。

4.术后并发症较少: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的术后痛苦也相对较轻。

开腹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它通过在患者腹部进行较大的切口,然后进行手术操作。

开腹手术在治疗结肠癌方面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手术范围广:开腹手术可以对患者的全身进行彻底检查和治疗,对于一些复杂的结肠癌病例,开腹手术更为适用。

2.操作空间大:相较于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的操作空间更大,对于一些需要复杂操作的结肠癌病例更为有利。

3.手术风险低:由于技术成熟,开腹手术在治疗结肠癌方面的风险相对较低。

相较于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劣势: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相较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在治疗结肠癌中具有诸多优势。

虽然开腹手术仍然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例,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已逐渐成为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李敏病例介绍:普外科四病区35床黄**、男、60岁,住院号2582879。

患者系“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腹泻、偶有便血,症状反复伴体重下降,纳差,四肢乏力” 入院。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肠镜示乙状结肠癌。

应用解剖:乙状结肠是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在盆腔内,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行于第三骶椎前方,中线两侧,止于直肠。

乙状结肠的长度变化很大,短的13—15 cm,长的超过60cm,平均约25~ 40cm。

过长的乙状结肠,特别是系膜的根部较窄时,易发生肠扭转。

乙状结肠肠脂垂多而明显,腹膜包绕全部乙状结肠,并形成乙状结肠系膜,系膜在肠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向两端逐渐变短消失,故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和直肠相连处固定移动,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可降入盆腔,或高至肝下,也可移至右髂部。

乙状结肠系膜呈扇形,系膜根附着于盆壁,呈“人”字形,由腰大肌内侧缘横过左侧输尿管及左髂外动脉,向上向内至正中线,然后在骶骨前方垂直向下,止于第三骶椎前面。

乙状结肠平左髂嵴处接续降结肠,呈“乙”字形弯曲或“S'形弯曲,至第3骶椎前面移行为于直肠,正常人除腹壁过厚者外,在左下腹可以触及,呈光滑、稍硬的圆桶状,粗细如蜡烛,小儿因年龄的不同而粗细不等,无压痛。

乙状结肠可发生炎症和肿瘤,小儿少见。

不能触诊时,可做乙状结肠镜检查。

功能结肠有吸收•分泌•细菌消化与协助排粪作用.。

左半结肠的动脉由肠系膜下动膜而来,有结肠左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

①结肠左动脉:在十二指肠下方,从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在腹膜后向上向外,横过精索或卵巢血管、左输尿管和腰大肌前方走向脾曲,分成升降两支。

升支在左肾前方进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左支吻合,分布于脾曲、横结肠末端;降支下行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沿途分支,分布于降结肠和脾曲。

②乙状结肠动脉:发出后紧贴腹后壁在腹膜深面斜向左下方,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分为升、降两支。

升支与左结肠动脉的降支吻合,降支与直肠上动脉吻合,供给乙状结肠血液。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哎呀妈呀,今天小王同学给我们分享了一篇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咱们得认真听,小心错过了哪个重要的细节。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精彩的手术吧!咱们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右半结肠癌。

简单来说,就是结肠的一半发生了恶性肿瘤。

哎呀妈呀,这个病可不好治啊!但是,现在的医学技术可是越来越高超了,尤其是腹腔镜手术,让治疗变得更加精准、快速、安全。

话说这次手术的主刀医生可是我们医院的大神级人物,他可是用双手拯救了无数生命啊!(夸张语气)那这位大神是如何进行手术的呢?咱们一步一步来看。

医生们在患者身上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消毒、麻醉等。

哎呀妈呀,这可是个严肃的事情,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啊!然后,医生们开始操作腹腔镜。

这个东西可是个高科技产品,可以让医生观察患者的内部情况,同时还可以进行手术操作。

哎呀妈呀,真是神奇啊!接下来,医生们开始仔细观察患者的右半结肠。

哎呀妈呀,这个部位可不好找啊!但是,有了腹腔镜的帮助,医生们很快就找到了肿瘤的位置。

哎呀妈呀,这个肿瘤可真不小啊!不过,既然来了,就要把它彻底消灭掉!于是,医生们开始进行手术。

哎呀妈呀,这可是个紧张刺激的过程啊!他们小心翼翼地切除肿瘤,同时还要保证周围的组织不受损伤。

哎呀妈呀,这可是个高难度的动作啊!但是,这位大神级医生可是游刃有余啊!经过一番努力,医生们终于成功地切除了肿瘤。

哎呀妈呀,这可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啊!而且,由于使用了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伤口非常小,恢复起来也很快。

哎呀妈呀,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医生们对患者进行了密切观察和护理。

哎呀妈呀,这可是个细心的工作啊!他们要确保患者的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哎呀妈呀,这可是个充满爱心的过程啊!总的来说,这次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可谓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战斗。

哎呀妈呀,我们要为这位大神级医生点赞,也要为医学技术的进步喝彩!当然了,我们也要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我想跟您讲讲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事儿。

有个大叔,平时身体还算不错,就是偶尔肚子不太舒服。

有一回,疼得实在受不了,去医院一查,居然是乙状结肠癌。

这可把他和家人吓坏了。

医生说,得做个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手术那天,大叔被推进了手术室。

医生们全副武装,准备大干一场。

他们先在大叔肚子上打了几个小孔,通过这些小孔,把腹腔镜伸进去。

就好像是给肚子里面装了几个小摄像头,医生能清楚看到里面的情况。

接着,小心翼翼地把有癌细胞的地方一点点切掉,还把周围可能有问题的组织也清理干净。

整个过程那叫一个精细,一点儿都不敢马虎。

手术做完了,大叔被推出来的时候,虽然脸色有点苍白,但总算是闯过了这一关。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大叔慢慢恢复了健康,又能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啦。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您知道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吗?今天我就来跟您说道说道。

这消息就像晴天霹雳,阿姨和家里人都慌了神。

不过医生说,别担心,可以做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效果不错。

手术的时候,医生可认真了。

在阿姨肚子上开几个小洞,然后通过那些小洞把工具放进去操作。

就像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做精细的手工活儿一样。

他们把癌变的部分切掉,又仔仔细细检查了周围,确保没有残留的癌细胞。

这手术就像是一场和病魔的战斗,医生们就是勇敢的战士。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今天咱们来聊聊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给您讲个真实的事儿。

有个大哥,平时工作忙,吃饭也不规律。

有一天,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去医院一检查,竟然是乙状结肠癌。

这可怎么办?医生建议做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大哥心里害怕,但为了能好起来,还是决定手术。

手术那天,医生们严阵以待。

在大哥肚子上打好几个小孔,通过小孔把腹腔镜放进去,里面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然后,一点点地把病变的组织切掉,每一个动作都特别小心。

就好像在修复一件珍贵的宝贝,生怕弄坏了一点点。

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肠梗阻,乙状结肠癌Intestinal obstruction, sigmoid colon cancer 术后诊断:肠梗阻,乙状结肠癌Intestinal obstruction, sigmoid colon cancer 手术方式: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Radical resection of sigmoid colon cancer麻醉方式:插管全麻术中所见:肿块位于乙状结肠,约5*5cm大小,距肛约25cm。

已浸润至浆膜层,周围可及肿大淋巴结。

肿块以上结肠肠段明显扩张。

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

3.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4.游离左半结肠:沿降结肠旁沟剪开侧腹膜,上至乙状结肠上方10cm,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

预定切除肠管至肿瘤上、下各10cm处。

将预定切除的肠段、系膜及肿大淋巴结与腹膜后组织分离。

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精索血管。

在肿瘤上方约5cm处扩张肠管处切开肠壁,放入螺纹管减压。

5.切除并吻合:在肿瘤上、下各10cm处切断肠管,移去切下的肠段。

两端肠管行端端吻合。

6.吻合切口:间断缝合侧腹膜及肠系膜裂口。

冲洗腹腔,确切止血后腹腔内灌注5- FU,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用PDS和皮肤钉关腹。

7.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横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横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手术发现: 肿瘤可触及、质地硬、边界不清,单发,约5.0×4.0×4.0cm大小,病灶中心位于横结肠近脾曲,浸润浆膜层,未见可见淋巴结肿大,肝、脾、腹盆腔及腹膜未见明确转移及种植灶,腹腔无腹水。

术后切开标本见肿瘤向管腔内生长,侵及肠管一圈,肠管明显狭窄。

手术步骤:
1.患者仰卧位,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

2.盲穿建立气腹及腹腔镜电视操作系统,术中探查如手术发现。

3.于中线偏右近横结肠处切开大网膜,显露横结肠系膜,切开后腹膜,用超声刀游离肠系膜上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清除其根部淋巴脂肪组织,分别于根部用生物夹结扎切断。

4.靠近胃壁游离左半胃结肠韧带。

向下牵拉结肠脾曲,显露脾结肠韧带,切断脾结肠韧带,沿降结肠系膜后间隙右下向下,从外到内游离降结肠。

5.在左侧腹壁开一约7cm左右辅助切口,逐层切开入腹,将肿瘤及周围肠管提出腹腔外。

距肿瘤7cm切断近端肠管,将底钉座放入近端肠腔,缝合结扎,距肿瘤5cm切断远端肠管,插入吻合器另一端,行结肠端侧吻合,检查吻合口无狭窄、出血。

将吻合肠管放入腹腔,于左结肠旁沟置腹腔引流管1根自左侧腹壁引出。

6.检查无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逐层关闭切口,术毕。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一、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2.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ICD-9-CM-3:45.760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根治手术(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B超、心电图、腹部CT;(4)门诊或入院后完成结肠镜检查;(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6)肿瘤标记物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一、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ICD-9-CM-3:45.73-45.79,45.8)。

2.可R0切除的结肠癌(Ⅰ期、Ⅱ期和部分III期)。

3.对诊断为多原发并多部位的结肠癌(ICD-10:C18),结肠息肉病(如FAP、HNPCC)和炎性肠病合并癌变的患者,直肠无病变者,可考虑行全结肠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 《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况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直肠指诊:是否有指套血染。

3.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粪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 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辅助检查:术前肿瘤定性及TNM分期,指导选择正确的术式。

(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排除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

必要时全结肠直肠气钡双重造影,确定肿瘤位置。

(2)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平扫CT排除肿瘤肺转移。

全腹部强化CT或超声,排除其他脏器转移。

5.鉴别诊断: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炎性肠疾病、淋巴瘤、肠结核、阑尾炎、寄生虫感染、息肉等常见的结肠
疾病,以及腹腔其他脏器疾病累及结肠等鉴别。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 《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4-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

2.可R0切除的结肠癌(Ⅰ期、Ⅱ和部分III期)。

3.有手术适应证,无绝对禁忌证。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1.必需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潜血;
(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检查;
(3)结肠镜;
(4)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平扫CT,必要时强化;
(5)全腹部强化CT或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
(1)高龄、危重患者应行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2)肿瘤定位不准确时可行全结肠直肠气钡双重造影;
(3)疑似骨转移者应行全身ECT进行筛查;
(4)合并其他疾病应行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血糖等.
3.肠道准备。

(1)无肠梗阻病例:于术前12-24小时开始口服泻药,2-3小时内服完。

(2)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例:于入院当日起每日口服两次小剂量泻药。

(3)完全性肠梗阻病例:禁忌任何方式的肠道准备。

4.签署手术及其他相关同意书。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手术超过3小时可再给第二剂。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静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结肠癌根治切除。

3.手术内固定物:部分患者可能使用肠道吻合器等。

4.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5.输血:根据术中情况而定。

6.病理:术前病理诊断不明确者术中应行快速组织活检;术后切除标本全部送病理。

病理报告必须符合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中病理评估的要求。

(九)入院后第5-13天(术后1-9天)治疗。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酌情给予肠外营养治疗。

2.鼓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排气后可酌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3.术后隔日腹部切口换药;切口感染时应及时局部拆线,引流。

4.术后第1天、3天和5天复查血常规、电解质等,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和肠外营养治疗。

5.术后第9天腹部切口拆线。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基本恢复正常饮食和肠道功能。

2.体温正常,腹部检查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3.腹部切口Ⅱ/甲愈合。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对于完全肠梗阻患者,可一期行横结肠或末端回肠双
腔造口术,缓解梗阻症状后可行化疗。

3.围手术期并发症可能造成住院日延长或费用超出参考标准。

4.医生认为的变异原因。

5.结肠癌肝转移切除术者,酌情处理。

6.患者其他原因的变异
(十二)费用参考标准:2-4万元。

二、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I、IIA(T3,N0,M0)、IIIA(仅T1-2,N1,M0)或IIIB(仅T3N1M0)期的结肠癌(ICD-10:C18)
行结肠癌根治手术(ICD-9-CM-3:45.73-45.79,45.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