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常见裂缝成因分析论文 论文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裂缝问题论文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裂缝问题论文

关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探析【摘要】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控制裂缝,重点在防,并需要从设计、施工上共同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裂措施,加大主动控制的力度,才能提高新建房屋质量的可靠性。

只要严格执行规定,做到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控制裂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本文结合以往设计经验,对结构设计中出现裂缝作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裂缝控制过去许多工程凡是采取了控制裂缝措施的,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被评为真正的优质工程。

在工程设计中,大部分工程设计人员对待裂缝的态度是:一方面设计规范对裂缝有明确规定,即用裂缝计算公式计算出裂缝,只要满足允许宽度限值即可;另一方面对于变形引起的裂缝没有计算规定,所以只要规范每隔一定距离留一条伸缩缝,不管荷载差别大小,只要留出变形缝(伸缩缝或沉降缝)就认为问题不复存在了,即留缝就不裂的设计原则。

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计算满足或者按规范设缝并不是决定结构变形开裂与否的条件,计算虽然满足但并不一定在工程实践中完全满足,是否开裂还与许多设计因素有关。

1.产生建筑施工裂缝的原因分析1.1地基不均匀下沉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以及人为原因。

房屋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有较大地差别等是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的客观原因;而主观原因多与建筑施工的设计方面有关,比如地基的处理方案与基础设计不协调一致、同一建筑的地基采用多种处理方法、在房屋纵墙刚度较差时因土壤应力的扩散作用导致房屋两端的应力逐渐减小、对建筑立面错层、平面变化引起楼面活荷载不均匀的处理不当、实际建筑施工的设计超出或未达到规范的规定,由于这些因素导致地基受力状态改变,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另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和建筑建成后,人为因素导致地基改变、松动等情况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

1.2温度应力引起温度应力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自生应力,是物体结构由于内外温度不同,在结构自身的约束下产生的温度应力,通常发生在结构尺寸相对较大的物体上,比如桥梁墩身,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相差太大,两种温度产生应力相反作用。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及对策论文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分析及对策论文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分析及对策【摘要】砖混结构在我国多层建筑中早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原因,房屋墙体裂缝时有发生,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多年设计经验,针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此类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砖混结构;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砖混结构房屋的墙体材料不断更新,由最初的烧结粘土普通砖改为烧结粘土多孔砖,再到现行的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

而墙体开裂一直为此类工程的质量通病。

墙体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同时也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

现就工程设计阶段避免墙体裂缝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供广大设计人员参考。

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相对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都是斜向的,且多发生在门窗洞口上下。

1.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特点1.1.1 裂缝一般呈倾斜状,说明系因砌体内主拉应力过大而使墙体开裂;1.1.2 裂缝较多出现在纵墙上,较少出现在横墙上,说明纵墙的抗弯刚度相对较小;1.1.3 在房屋空间刚度被削弱的部位,裂缝比较集中。

1.2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解决措施1.2.1 合理设置沉降缝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或将沉降不同的部分隔开一定距离,其间可设置能自由沉降的悬挑结构。

1.2.2 门斗、裙房与主体结构断开,使它能起到调整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同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横墙,与内外纵墙连接,以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进一步调整沿纵向的不均匀沉降。

1.2.3 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尤其是要加强地圈梁的刚度。

1.2.4 加强对地基的检测,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基础施工。

砌体房屋建筑裂缝原因及其预防手段论文

砌体房屋建筑裂缝原因及其预防手段论文

砌体房屋建筑裂缝原因及其预防手段摘要:房屋建筑裂缝是砌体房屋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它的存在不同程度降低了砌体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围绕裂缝产生的原因做出切实可行的、相应的控制措施是目前工程、建筑行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本文试从裂缝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砌体裂缝的预防及控制措施两个层面分析了砌体房屋建筑裂缝原因及其预防手段。

关键词:砌体房屋建筑裂缝原因预防手段abstract: cracks masonry buildings housing construc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house-building. it’s there that exists different degrees reducing the masonry of the entirety, durability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around the cracking reason makes it feasib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is at present the pro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primary task of the workers. this paper tries to crack the type and the causes of masonry structur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masonry buildings crack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ns building.key words: masonry, building crack, causes, prevention programs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砖砌体结构是当前我国许多城镇多层住宅建筑广泛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 并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仍然会长期使用。

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原因与预防论文

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原因与预防论文

探讨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原因与预防【摘要】房屋产生裂缝是时有发生的问题,裂缝的形态各不相同,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现场经验,对裂缝的产生及预防做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预防措施1 前言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由于砌体结构的材料来源比较广泛,所采用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相对简单,可以不使用大型施工机械既能较好地连续施工,同时还可以大量地节约木材、水泥和钢材,工程造价低廉,因而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各类建筑单层或多层建筑多采用砖、石或砌块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楼盖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多采用砌块砌体做为围护墙体及填充墙。

但是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并且由于设计、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原因引发的砌体结构的质量事故也较多,其中砌体出现裂缝是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

砌体中出现的裂缝轻则影响建筑物的外形美观,重则降低或削弱建筑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整体性和耐久性,而且还造成房屋渗漏,也会给房屋使用单位或住户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在很多情况下,裂缝的发生与发展还是大事故的先兆。

因此,施工人员了解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可采取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既可以在施工前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分析,又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有针对性控制。

2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砌体结构裂缝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受施工质量、施工季节、施工材料、使用条件、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

但就其裂缝产生的基本原因大体上有地基不均匀沉降、收缩和温度的变化、施工中质量控制不严等原因。

2.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相对裂缝。

这种裂缝的特点是:裂缝一般呈倾斜状,是斜向裂缝,多为正反“八”字型,由下向上,且多发生在窗洞口上下;裂缝较多出现在纵墙上,较少出现在横墙上,在房屋空间刚度被削弱的部位,裂缝比较集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物出现裂缝较为普遍。

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都是从裂缝开始的,所以必须十分重视裂缝的成因、预防和处理,尤其是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的出现。

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裂缝成因并提出了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裂缝的控制,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裂缝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裂纹;成因;防治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在今天,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物出现裂缝较为普遍。

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都是从裂缝开始的,必须十分重视裂缝的成因、预防和处理,尤其是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以确保结构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最大程度地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裂缝原因分析。

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开裂、渗水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的因素颇多,大致可分为三类:温差过大引起的温度裂缝;荷载过大引起的变形裂缝;混凝土干缩引起的变形裂缝。

1.1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一般是由于大气温度变化、周围环境温度太高或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水化热等因素造成。

有关研究表明,当混凝土内外温差10℃时,冷缩值为0.01%,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20℃~30℃时,其冷缩值为0.02%~0.03%,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0.01%~0.02%,所以当其大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时混凝土就开裂。

1.2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是结构物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裂缝。

一般多出现在构件的受拉区域、受剪区域或者振动严重等部位。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错误、承载能力不足、地基沉降不均匀等。

1.3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一般是由于材料缺陷引起的。

研究表明,水泥加水后变成水泥硬化体,绝对体积减小,毛细孔缝中水溢出产生毛细压力,使得混凝土产生毛细收缩,由此引起水泥砂浆的干缩值为0.1%~0.2%,混凝土的干缩值为0.04%~0.06%,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0.01%~0.02%,所以当其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由此产生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国外研究论文

混凝土裂缝的国外研究论文

混凝土的裂缝1引言建筑工程质量关乎建筑使用安全,特别是混凝土施工中不解决裂缝问题就投入使用,会存在安全问题。

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依然会出现质量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混凝土裂缝。

针对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非常必要,有利于促进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2项目概况福建省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溪口管理房的施工地点位于漳州市长泰县,总建筑面积为3104m2,建筑占地面积2137.48m2,共有2层,1层有独立食堂、宿舍、地下室、健身活动室、档案室、各类办公室等,2层有宿舍、办公室、多功能厅、会议室和中心调度机房等。

混凝土裂缝的部位为20~30轴楼板(地下室顶板)。

3混凝土裂缝的成因3.1塑性收缩裂缝的成因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由于蒸发而导致收缩现象为塑性收缩。

塑性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抗拉力,会导致塑性开裂。

如果环境干燥,加之风大、高温,没有及时养护混凝土,混凝土处于失水状态,楼板等部位就会出现裂缝。

如果浇注混凝土时产生分层问题,或者混凝土离析,在混凝土骨料下沉时被钢筋阻挡,仅钢筋上方有砂浆,也会出现塑性裂缝。

3.2沉降裂缝和干缩裂缝3.2.1沉降裂缝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建筑物墙体会有附加应力,当墙体中的应力超过墙体的极限强度,薄弱部位会产生裂缝,这就是沉降裂缝。

根据破坏形态不同,沉降裂缝分为剪力裂缝和弯曲裂缝。

根据裂缝的走向不同,也可将裂缝划分为水平裂缝、斜向裂缝和竖向裂缝。

3.2.2干缩裂缝当混凝土不再实施保湿养护,处于干燥空气环境中,大量水分散失会导致严重收缩却不能反弹,随着水泥浆体干燥收缩越来越严重,当混凝土硬化后,失去水泥浆体小毛细孔中的水,此时出现负压现象导致进一步收缩产生裂缝。

干缩裂缝受环境影响很大,与水泥使用量、水胶配比以及添加剂等有一定关系。

3.3温度裂缝的形成原因当水泥产生水化反应时会释放热量,混凝土导热性不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间存在差异,受热胀冷缩影响,建筑结构不同部位体系变形,由此导致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产生裂缝。

【《土木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问题研究7500字》(论文)】

【《土木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问题研究7500字》(论文)】

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目录1结论 (1)1.1 论文的选题意义/背景及目的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2.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2)2相关概念综述 (3)2.1 混凝土的特性 (3)2.2 楼板裂缝的基本概念 (3)3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 (3)3.1 设计时的影响 (3)3.2 混凝土的混合配比 (4)3.3 变形 (5)3.4 生产原因 (5)3.5 高层建筑的结构方面 (6)3.6 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纹 (6)3.7 施工环节 (6)4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技术的预防措施 (1)4.1 加固周边材料 (1)4.2 控制温度 (1)4.3 选择合适的拆除时间 (2)4.4 做好新浇筑混凝土的养护问题 (2)5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技术的处理措施 (1)5.1 表面处理法 (1)5.2 灌浆加固法 (1)5.3 结构加固法 (I)5.4 开槽填补法 (2)6结论与展望 (2)6.1 结论 (2)6.2 展望 (2)参考文献: (3)1结论ι.ι论文的选题意义/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建设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前几年的住宅建设中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由于其本身在构造上存在着一些缺陷,即整体性及抗震性较差,不能满足现阶段安全性要求,因此在近几年的住宅建设中它逐渐被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所代替,但是,随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房屋建设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裂缝产生,是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在很多的混凝土工程的垮塌事故中,裂缝质量问题都起了主要的作用,由于裂缝的存在,建筑构件的耐久性就无法得到保障,不仅仅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而且还造成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防治方法论文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防治方法论文

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方法【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最主要的材料之一,众所周知其质量的好坏与整个建设结构的强度、耐久、安全、抗震及美观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

结合混凝土特性分析了建筑结构常见部位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措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上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它具有强度高、可模性好等忧点。

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上。

但在使用过程发现,如果稍不注意其施工工艺细节、措施控制不当,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机会非常大。

从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本文对混凝土结构中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成因以及控制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

1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板裂缝1.1 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常见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原因很多:水化热高、与环境气温温差大、或养护不当,若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

大量实践证明,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大多数属于温度变化引起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升温阶段由于体积大,集聚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在外表面产生拉应力,由于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就有可能产生表面裂缝。

在降温阶段,新浇混凝土收缩,因存在较强的地基或基础约束而不能自由收缩,升温快,混凝土弹性模量低,徐变影响大,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升温时产生的压应力,当差值过大时,将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最后有可能形成贯穿裂缝,为解决这类裂缝问题,必须合理控制温度。

1.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1.2.1 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混凝土,并适当使用费用缓凝减水剂。

1.2.2 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1.2.3 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

如降低拌和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建筑物常见裂缝的成因分析
摘要:混凝土的裂缝是施工中具有较普遍性的质量问题,混凝土
结构、构件出现裂缝,不但影响建筑外观,而且有可能影响构件刚度
和结构整体性。当裂缝宽度超出一定限度,有时会造成钢筋锈蚀,影
响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因此,对裂缝的出现,应给予应有的重视。所
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严格按规范施工,加强过程控制,
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同时对裂缝的处理应注意合理、经济、确保
质量以及便于施工的原则。
关键词:楼板 墙体 悬挑结构 裂缝
0 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
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
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
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
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
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
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
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
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
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1 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1.1 设计原因 ①设计结构安全储备偏小,不做挠度及裂缝验
算。板的配筋不合理,特别是楼板的跨度越来越大,设计中未考虑刚
度因素,仅按构造配筋,不能满足构件的实际要求。②“l”角处负
筋不设双向配筋,产生45度角斜向裂缝。③房屋纵向长度超出规范
而不设伸缩缝,造成在薄弱部位产生垂直于纵向长度的板面通长裂
缝,特别是住宅设计结构体系变化显著,在应力集中部位产生主拉
应力破坏形式的板面斜裂缝。
1.2 材料原因 ①调整硅配合比,使硅中加入的粉煤灰及矿渣微
粉数量增大超标,从而达到减少水泥用量的目的。调整后的硅配合
比初期强度增长缓慢,但28天能够满足设计强度要求,而硅3天后
干缩进入高峰值,因此不能抵抗早期的硅伸缩裂缝。②预拌硅厂为
了方便机械泵送施工,加大水用量,使硅坍落度过大,产生终凝收缩
裂缝。③在硅拌制时,为了控制最大用水量,加入了超量的减水剂或
劣质的减水剂,使硅产生裂缝。④粗骨料的用量大,针片状石子含量
高,造成硅孔隙多,同时,细骨料砂子的粒径及含泥量超标,夏季砂
石料温度偏高,使出罐的硅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使现浇板产生裂
缝。
1.3 施工原因 楼板实际厚度达不到设计厚度,使得楼板刚度减
弱,楼板过大变形而产生裂缝;保护层过厚,导致楼板有效高度减小;
钢筋应力得不到发挥而使楼板产生裂缝;踩踏楼板负筋使其下移,
使得楼板支座处边沿板顶产生裂缝;楼板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低于
设计强度,从而导致混凝土受压不足开裂;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加
快模板周转,楼板拆模过早,或在板上过早、过重地堆放材料,即混
凝土早期受力而导致楼板开裂。上述裂缝均会影响到结构构件的安
全,一旦出现,往往需加固处理。楼板实际厚度达不到设计厚度,使
得楼板刚度减弱,楼板过大变形而产生裂缝;保护层过厚,导致楼板
有效高度减小;钢筋应力得不到发挥而使楼板产生裂缝;踩踏楼板
负筋使其下移,使得楼板支座处边沿板顶产生裂缝;楼板混凝土实
际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强度,从而导致混凝土受压不足开裂;施工单
位为了赶进度,加快模板周转,楼板拆模过早,或在板上过早、过重
地堆放材料,即混凝土早期受力而导致楼板开裂。上述裂缝均会影
响到结构构件的安全,一旦出现,往往需加固处理。
找平层过厚,因找平层素混凝土抗裂性差,在温度和收缩变形作
用下,楼板易产生表面裂缝。
当前,在现浇楼板中大多采用pvc管作为预埋穿线管,这种材料
表面光滑,弹性较大,直径较大,与混凝土结合差,在楼板中形成薄
弱层。混凝土浇捣时,容易引起pvc管上移或下沉,使得板顶或板底
保护层变薄,从而使楼板出现沿穿线管走向的裂缝。另外,板底钢筋
保护层垫块设置不当或过稀时,也易使板底出现裂缝。
2 墙体裂缝分析
在混合结构中墙体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引起裂缝的原因有
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应力、地震力、膨胀力、冻胀力、荷载和施
工质量等。现就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特征分析
如下:
2.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
通过基础传给地基,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是随深度而扩散,
深度大,扩散愈大,应力愈小;在同一深处,也总是中间最大,向两端
逐渐减小。也正是由于土壤这种应力的扩散作用,即使地基地层非
常均匀,房屋地基应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使房屋地基产生
不均匀沉降,即房屋中部沉降多,两端沉降少,形成微向下凹的盆状
曲面的沉降分布。在地质较好、较均匀,且房屋的长高比不大的情
况下,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是比较小的,一般对房屋的安全
使用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当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质或软塑状态的
粘性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房屋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
不均匀沉降量都可能比较大。如果房屋设计的长高比较大,整体刚
度差,而对地基又末进行加固处理,那么墙体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裂
缝。裂缝对称的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沿着门
窗洞口约成45.呈正八字形,且房屋的上部裂缝小,下部裂缝大。这
种裂缝,必然是地基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形成
的。
2.2 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
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称为温度变形。如
果结构不受任何约束,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变形,那么结构中就不
会产生附加应力。如果结构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变形时,则将在结
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或称温度应力。由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值。
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08x10/c,而普通砖砌体的线
膨胀系数为0.5x10/c,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
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
凝土屋盖、楼盖、圈梁等与砖墙伸缩不一,必然彼此相牵制而产生
温度应力,使房屋结构开裂破坏。
为了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可采取合理地设伸缩缝;避兔楼面错
层和伸缩缝错位;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用油毡夹滑石粉或铁皮将屋
面板和墙体隔离,并在女儿墙根部留一定空隙,使其能自由伸缩且
有伸缩余地;采用蓄水屋面域种植屋面;女儿墙设构造柱;加强结构
的薄弱环节,提高其抗拉强度等技术措施。
3 悬挑结构坍塌分析
悬挑结构坍塌实例较多,一是整体倾覆坍塌;二是沿悬臂梁、板
根部断塌。其主要原因有:
3.1 稳定力矩小于倾覆力矩 悬挑结构是靠压重或外加拉力来
保持稳定,要求抗倾覆的安全因素不小于1.5,若稳定力矩小于倾覆
力矩时,必然失稳,倾覆坍塌。如雨蓬、挑梁,当梁上压重(砌砖的高
度)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就拆除支撑、模板,即会产生坍塌事故。
3.2 模板支撑方案不当 悬挑结构根部受力最大,当混凝土浇筑
后,尚未达到足够强度时,模板支撑产生沉降,根部混凝土随即开裂,
拆模后将从根部产生断裂坍塌;若悬挑结构为变截面时,施工时将
模板做成等截面外形,而造成根部断面减小,拆模后也会造成断塌
事故。
3.3 钢筋错位、变形 悬挑结构根部负弯矩最大,主筋应配在梁
板的上部。若施工时将钢筋放在下部,或被踩踏向下变形过大,或锚
固长度不够等原因,拆模后,均会导致根部断塌。
3.4 施工超载 悬挑结构的固端弯矩与作用荷载成正比,如施工
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当模板下沉时就在根部出现裂缝;尤其是当由
根部向外浇筑混凝土时,随着荷载增加;模板变形,也极容易在根部
产生裂缝,导致拆模后断裂。
3.5 拆模过早 不少悬挑结构断塌事故都是由于拆模过早,混凝
土未达到足够强度所造成。所以,规范规定,跨度小于2m的悬臂梁
及板,混凝土拆模强度应大于等于70%;跨度大于2m的悬臂梁及板,
混凝土的拆模强度为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