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书信礼仪与写作指南

文言书信礼仪与写作指南
文言书信礼仪与写作指南

文言书信礼仪与写作指南

作者:彭林

整理:阮一峰

日期:2006年6月15日

目录

一、提称语

二、启辞

三、正文

四、结语

五、祝辞

六、署名

七、附候语及补述语

1、提称语

1.1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点击此处查看“汉语称谓表”。)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再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语常常被省略。省略提称语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

1.2

Table 1.1 书信中请察阅敬语

应用对象常用敬语

尊长尊鉴、赐鉴、钧鉴、崇鉴

师长尊鉴、台鉴

平辈台鉴、大鉴、惠鉴

晚辈青鉴、青览、收览

政界钧鉴、台鉴、勋鉴

女性芳鉴、淑鉴、懿鉴(年高者)

夫妇俪鉴

宗教道鉴

Table 1.2 常用礼告敬语

应用对象常用敬语

直系尊亲谨禀、敬禀、叩禀、叩上

上辈谨上、敬上、拜上、敬启、谨启、谨上、谨肃、肃上

平辈敬启、拜启、谨白、上

晚辈手书、手谕、字、示

Table 1.3 传统称谓敬语

应用对象常用敬语

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

长辈尊前、尊右、尊鉴、慈鉴、赐鉴

老师函下、帐下、左右、吾师

兄弟、姐妹手足

平辈阁下、足下、台右、台鉴、惠鉴、大鉴、执事、同志平辈年幼者青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

同学研右、砚席、文几

小辈知悉、见悉、阅悉、亲阅、亲览、收回、收览

长辈女性懿鉴、懿座

平辈女性妆阁、妆次、绣次

文人史席、著席、撰席

新进英鉴、伟鉴、台席

1.3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2、启辞

2.1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

2.2

启辞又分为两类。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2.3

第一类,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Table 2.1 传统启事用语

应用对象常用语

祖父母、父母及上级叩禀者叩肃者谨禀者谨肃者敬禀者敬肃者

尊长谨启者敬启者兹肃者

通常使用启者兹启者迳启者

请求时使用敬托者兹恳者

丧家讣告时使用哀启者

详细说明如下: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同上。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4

第二类,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

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Table 2.2 传统寒暄用语

分类常用语

人事叙

用于父母自违慈训,倏忽经旬。叩别尊颜,已逾数月

用于尊长揖别尊颜,瞬经匝月。不瞻光霁,数月于兹。疏逖德辉,忽经一捻。睽违道范,荏苒数年。

用于师长不坐春风,倏经旬日。奉违提训,屈指月余。不亲讲席,瞬已经年。疏奉教言,寒喧几易。

用于平辈不奉清谈,忽将一月。揖别丰标,瞻圆几度。不亲乏宇,裘葛已更。睽违丰采,数易春秋。

用于女性不亲懿表,瞬已浃旬。奉违闺范,倏尔逾时。自隔壶仪,年华如驶。忆别芳颜,星霜几换。

用于文官不瞻福曜,又复经旬。睽违钧宇,萱荚屡新。拜逖钧颜,倏将一载。用于军官自违幕府,蟾月几圆。不瞻旌节,忽已经年。

自共事而

某地共事,长荷云情,别来星序频移,未由一晤。

自同学而

忆自某校研摩,获亲麈海,别后山川间隔,时序频迁。

自送行而

忆昔行旌远指,趋送长途,别来物换星移,几经屈指。

自迎接而

忆某停车某市,荷蒙握手言欢,别后岁秩迁流,不觉星霜几易。

承送行而

忆某驱车某处,荷承把袂流连,别后天各一方,彼经停云两地。

承赐物而别忆某地握手,畅叙情怀,别时依依不舍,荷以厚仪相贶,至令篆腑,感何可言。

承赐饯而

昔日把晤,盛意频叨,临赋骊歌,复承赐宴,离人未散,早已心镌。

节令叙别自春别及

东风握别,倏届朱明。忆风雨别离,正绿野人耕

之候,乃光阴迅转,目下已是碧荷藕熟之时。

自春别至

知已阔别,春复徂秋。赋别离于昔日,杨柳依依,

数景物于今晨,蒹葭采采。

自春别至冬春初话别,倏忽岁寒。鸟弄春园,折杨柳而握别,驿驰冬岭,抚梅萼以增怀。

自夏别至秋麦天一别,容易秋风。昔听蝉鸣青槐,方摅别意,今睹鸿飞紫塞,顿起离思。

自夏别至冬不通闻问,经夏涉冬。炎日当空,方赋离情于凉馆,寒风吹沼,忽牵别恨于灞桥。

自秋别至冬自经判袂,秋去冬来。玉露初凝,迩日别离不舍,雪梅将绽,今宵感概偏多。

地点叙别自京中分

忆京华把袂,饫聆麈谈,明月清风,至今在目。

自省会分

忆于某省会聚首,快我私衷,自赋河梁,又经久别。

自县城分

相聚邑中,时亲教益,自经握别,离索殊增。

自乡中分

奔走四方,久离乡井,从此远隔,顿觉阔疏。

自他乡分

忆自某乡把晤,同馨情怀,分别以来,徒深饥渴。

自旅馆中

分别

昔日旅邸聚谈,叠荷殷殷关注,嗣认睽违两地,顿觉

岁序推移。

自火车上

分别

忆昔日邂逅相遇于车上,接领教言,别后却山河远隔,

不觉数年。

自船上分

自同舟某地,借挹兰芳,别后相违,寒暄数易。

自近处分

不亲淑度,倏忽迩时,咫尺相违,如遥百里。

自远处分

关河修阻,跋涉维艰,忆隔光仪,递更节序。

3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

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4 结语

4.1

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完了再告辞。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恕不详叙,望早日面谈”等等。

结尾应酬语的写作原则与开头应酬语同,须从正文内容引出,要简捷自然,不落俗套。一般来讲,从书信中心内容自然引出的结尾应酬语就比较活泼和谐。

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草此”之类。我国传统的信函书札中结尾应酬语和结尾敬语很多,并且人们还在根据书信内容的需要不断创新。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匆此先复,余后再禀。特此致候,不胜依依。临书仓卒,不尽欲言。谨申数字,用展寸诚。书不尽意,余言后续。诸不具陈。谨申微意。请长纸短,不尽依依。言不尽思,再祈珍重。日来事忙,恕不多谈。专此奉复辟。手此奉复。敬候回谕。

4.2

结语分类总结。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4.3

Table 4.1 传统结尾应酬用语

应用对象应用环境常用语

长辈亲友临书

谨肃寸禀,不尽下怀。

肃此奉陈,不尽欲言。

请教

乞赐指示,俾便遵循。

幸赐清诲,不胜铭感。

请收伏祈莞存。伏望哂纳。

候复乞赐钧复。恳赐钧复。

申悃肃此、敬此、肃此奉禀、肃此敬禀。保重

寒流来袭,伏请珍卫。

寒暖不一,千祈珍重。

平辈亲友临书临纸神驰,不尽欲言。专此奉达,不尽所怀。请教乞赐教言,以匡不逮。如蒙不弃,乞赐兰言。请托如承俯诺,实济燃眉。倘荷通融,感激不尽。请收敬希鉴纳。至祈台收。

候复幸赐好音,不胜感激。

申悃特此奉闻。草此。

申复专此敬复。

申贺敬申贺忱。用申贺悃。

申谢肃此敬谢。用申谢忱。

辞谢敬抒辞意。敬达辞忱。

感谢感荷隆情,永志不忘。私衷铭感,何可直言。

请鉴

伏乞鉴察。伏祈垂鉴。

敬祈明察。并祈垂照。

馈赠

土产数包,聊申敬意。附呈薄仪,聊申下悃。

谨具芹献,借祝鹤龄。薄具菲仪,用申贺敬。

保重秋风多厉,珍重为佳。暑气逼人,诸祈自卫。

吊唁恭陈唁意。借申哀悃。

居丧人节哀保重伏祈节哀顺变。还乞稍节哀思。

5 祝辞

5.1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Table 5.1 传统请安用语

应用对象常用语

祖父母、父母敬叩金安敬请福安

尊长

恭请福安敬请康安顺请福履顺叩崇祺

敬请崇禧虔请崇安恭请福绥

老师敬请讲安虔请诲安肃请麈安祗叩教安

上级恭请德安敬请勋安祗请钧安

平辈祝你安好此颂曼福即请道安敬颂台安敬颂大安顺颂时绥即颂时祺此颂时祉敬候佳祉即颂佳胜即颂近祺此祝康吉即候日祉顺候起居并祝安健

小辈顺询近祉此询近佳即问近好即问日佳

文化人敬候撰安敬祝著安即颂著祺敬请文安即颂文祺

祗请著安祗颂道安顺颂撰安即颂文址女性长辈敬颂壼安壶安敬候坤祺

女性小辈此询壶佳即询闰好

商人即请财安顺颂筹安顺颂商祺

旅途者敬请旅安顺请客安顺颂旅祺顺候旅祉贺喜信敬请俪安恭贺燕喜顺贺大喜

贺年信敬贺年禧敬贺年禧顺贺新祺顺贺新禧

季节敬请春安即颂春祺并颂春禧顺候夏址此颂暑安即候夏安即请秋安顺颂秋祺并请秋安敬颂冬绥此请炉安即请冬安

5.2

常见祝辞分类总结。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专此,祝专此即请专此布达,即颂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即请顺效顺祝

或为:

此候此请顺致顺颂即候

或为:

祝颂请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恭淆恭颂恭候敬叩敬祝故请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恭请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谨贺

对晚辈:

此询顺祝即问祝(你)愿(你)盼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福安

对尊长:

康安钧安崇安履福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懿安坤安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暑安秋棋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岁祺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常时可颂:

近祺日祉时吉时绥起居安吉行止佳胜工作顺利台安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早安午安晚安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妆安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工作好生活愉快幸福健康进步侍棋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俪安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潭祺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行祺旅一帆风顺旅居康乐唁丧,请候:

礼安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道安研安文祺雅祺

对编辑:

编祺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撰安笔健

对教师:

教祺教安诲安

对军界:

勋扯戎安

对政界

政安勋安升安公祺钧祺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财安吉利赢祺盈祺发祺运祉事业昌隆宏猷大展行止佳顺万事顺

遂百事称心诸事如意盛利久发财源茂盛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6 署名

6.1

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

6.2

自称,是对受信人的自称,如给祖父母写信时自称“孙”(或“孙女”),给老师写信时自称“学生”,给哥哥写信时自称“小弟”(或“小妹”)等等。一封信中的自称与开头所书受信人的称谓是相呼应的,它们之间反映着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反映特殊的感情或自谦。

书信中署名的一般运用规律如下:

1. 直系尊亲给子孙写信时不署名,只写“祖父示”、“父(母)字”即可;

2. 给家族中或其他关系中特别亲近的人写信时署名但不写姓,只写名或字,如“男伟”、“女儿迎峰”、“挚友洪东”、“愚兄晓林”等;

3. 其余关系用全姓名,如“学生林涛”、“同学赵白帆”等。

6.3

关于礼告敬辞,如“学生赵白帆敬启”、“男伟叩”、“鲁迅启上”等,这些便是自称、署名、礼告敬辞三者联用的形式,其中的“敬启”、“叩”、“启上”等,即所谓礼告敬辞,也叫做“末启辞”。

礼告敬辞的使用应切合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

时间是书信写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按常规,都把写信的时间写在最后,在礼告敬辞之下;如果省略掉礼告敬辞,则时间便写在署名之下。

Table 6.1 传统礼告用语

应用对象常用语

直系尊亲谨禀敬禀叩禀叩上

长辈谨上敬上拜上敬启谨启谨上谨肃肃上

平辈敬启拜启谨白

晚辈手书手谕字示

6.4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叩上叩禀敬禀

对平辈:

上敬上谨启鞠启顿首亲笔手肃

对晚辈:

字示白谕手白手谕

6.5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7 附候语及补述语

7.1

附候语是附带问候的辞令。给亲朋写信时,如果与受信人的家人或身边朋友、同事也有交情(如“请向某某致意”,“请在某某前问安”),或者写信人的家人及身边朋友、同事也认识受信人,往往在信中附带致以问候,表示思念及之情(如“某人嘱笔问候”)。所以,附后语通常有两种情况:

1.写信人附带问候受信人身边的亲友

例如:

①令尊前乞代请安(附带问候受信人的父母)

②令兄处乞代候(附带问候受信人的兄长)

2.写信人代自己身边亲友问候受信人

例如:

①广平及海婴随叩(附带代妻儿行礼问候)

②家父嘱笔问候(附带代父亲问候)

附候语的写作应特别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称谓的恰当,二是另行写起,三是力求简练。

7.2

补述语,即信写毕之后又要补充说明的话语。补述语一般用“又及:”、“又启:”加以提示。补述语不宜过长。

Table 7.1 传统信札附带问候用语

应用对象常用语

令尊(堂)大人前,乞请叱名请安。

请受信人代为问候长辈

某伯(叔)处,烦叱名问候。

某兄处,祈代致候。

请受信人代为问候平辈

某友处,祈代致候。

顺候令媛近佳。

附带问候受信人的晚辈

顺问令孙康壮。

家严(慈)嘱笔问候。

代长辈附带问候

某伯处嘱笔问候。

某兄(弟姊妹)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带问候

某兄附笔道候。

小儿(女)侍叩。

代晚辈附带问候

小孙随叩。

(完)

一般书写写作格式及范文

一般书写写作格式及范文 篇一:一般书信写作格式及范文 一般书信写作格式及范文书信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 1 .称谓 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 为了表示尊敬、亲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例如:亲爱的强强: 2 .问候语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 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到尊敬。 长者多问候身体,中年人多问候事业和家庭,青年人多问候爱情和学业,少年儿童多祝愿健康成长。 例如:你好!你在新学校的生活还习惯吧,别忘记了老同学哟3 .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一件事一段,注意要分层次叙述清楚,简洁清晰 语言要求准确通俗,明白如话,不要作过多过深的修饰,已免造成对方难于理解。 例如:最近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你有时间回来参加没有。另外,请你帮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语文学习资料,阅读方面的。 4 .结尾

要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写表示祝愿的话,以示礼貌。 一般性的祝词“此致”“敬礼”,格式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 “敬礼”下一行顶格写。 给长者的信往往写“祝您健康长寿”,给朋友写“祝工作顺利”,给晚辈写“祝你学习进步”。 例如:祝 学习更上一层楼。 5 .署名和日期 最后两行靠右写写信人的姓名,姓名正下方落下写信日期。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姓名前可表明身份,如“学生×××”、“儿××”等。 例如:好友:刘星 ××年×月×日 一般书信写作注意事项: 1 .内容要写得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或疑问,耽误事情。 2 .用词要热情、自然、贴切、有礼貌。 3 .要按照书信的格式写,信封写作更要规范,避免投递困难。 4 .字迹要清楚,不能潦草,以免造成误会和麻烦。 尊敬的XX: 您好! ??????????????????????????????????。

文言文书信写法

目录 一、提称语 二、启辞 三、正文 四、结语 五、祝辞 六、署名 七、附候语及补述语 1、提称语 1.1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点击此处查看“汉语称谓表”。)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再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语常常被省略。省略提称语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 1.2 Table 1.1 书信中请察阅敬语

1.3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2、启辞 2.1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 2.2启辞又分为两类。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2.3 第一类,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Table 2.1 传统启事用语

中文商务信函的写作格式

中文商务信函的写作格式 中文商业商务信函的写作格式 如同一般信函,商业信文一般由开头、正文、结尾、署名、日期等5个部分组成。 (1)开头 开头写收信人或收信单位的称呼。称呼单独占行、顶格书写,称呼后用冒号。 (2)正文 信文的正文是书信的主要部分,叙述商业业务往来联系的实质问题,通常包括: ①向收信人问候; ②写信的事由,例如何时收到对方的来信,表示谢意,对于来信中提到的问题答复等等; ③该信要进行的业务联系,如询问有关事宜,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阐明自己的想法或 看法,向对方提出要求等。如果既要向对方询问,又要回答对方的询问,则先答后问,以示尊重; ④提出进一步联系的希望、方式和要求。 (3)结尾 结尾往往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写明希望对方答复的要求。如“特此函达,即希函复。” 同时写表示祝愿或致敬的话,如“此致敬礼”、“敬祝健康”等。祝语一般分为两行书写,“此致”、“敬祝”可紧随正文,也可和正文空开。“敬礼”、“健康”则转行顶格书写。 (4)署名 署名即写信人签名,通常写在结尾后另起一行(或空一、二行)的偏右下方位置。以单位名义发出的商业信函,署名时可写单位名称或单位内具体部门名称,也可同时署写信人的姓名。重要的商业信函,为郑重起见,也可加盖公章。 (5)日期 写信日期—般写在署名的下一行或同一行偏右下方位置。商业信函的日期很重要,不要遗漏。

中文书信礼仪的格式及举例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署名——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接获手书,快慰莫名。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拳拳盛意,感莫能言。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前上一函,谅已入鉴。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顷接手示,如见故人。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喜接教诲,真解矇矣。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大作拜读,敬佩之至。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中文书信书写格式样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文书信书写格式样例 篇一:中文书信的格式-现代文 书信的格式 例文 (“_”表示空格) 敬爱的××(或亲爱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__此致———————————————————祝 敬礼!————————————————————(祝福语)———————————————————————(单位、学校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__(内容)

书信的主要部分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古文书信格式与用语

古文书信格式及用语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书信体精选作文写作指导

书信体精选作文写作指导 书信体也是中考写作的一种创新形式。它是一种相当自由的表达载体,无事不可叙,无理不可说,无情不可表。它或叙事,或议论,便于感情的抒发,观点的阐述;或谈古,或论今,不受时空的羁绊。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主旨要明确。 写信只能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写信的目的,是为了和对方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商量事情,协商行动。所以,你得针对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和详细矛盾,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习题。因此,写信之前,你要弄清楚(文中也要讲清楚)写这封信的目的,是让对方去干什么,还是让对方接受你的信息和观点,明确这样的重大问习题之后,然后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写作。 二、态度要诚恳。 和别人通信,交换意见,应该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说真话,不说假话;说实话,不说空话、套话。即便是因为心存顾虑或出于礼貌的原因而不便直说,也应该在委婉之中显露真诚,尽量缩小、消除,阻挠彼此间互相理解、信任的思想障碍。 三、表达要清晰。 写信是单方面说话,不像当面说话那样,对方听不懂时,可以反复重申、解释,直到弄懂为止。因此,不宜拐弯抹角、晦涩含蓄地说,而应该清楚明白地说。其中,有三点很重要:

1。在叙述事情时,多用顺叙,按照时间先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2。有多件事、多个观点要表述时,一定要注意分好段,保持段意的相对集中; 3。由于是考场精选作文,毕竟有别于普通的家信,所以要去除琐碎的事,保持话习题的相对集中。 四、语言要得体。 写信所用语言、语气要视不同的对象和内容而异。写信用语要看对象,对长辈要谦恭,对平辈要尊重,对晚辈也要避免使用教训的口吻。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收信人,要写得通俗、易懂;对文化水平较高的收信人,可以写得典雅一些。写信用语还要看内容,如报喜恭喜的,要热烈愉快;吊唁安慰的,要真切沉痛;探讨商洽的,要心平气和;请教求助的,要谦虚诚恳;奉劝教育的,要以心换心,晓之以理,等等。 五、格式要正确。 格式要正确,是写信的基本要求,也是满分精选作文的必备条件。 【例文】 父亲,我爱您 一考生 尊敬的父亲: 父亲,当我以这两个有些沉重的字称呼您时,我的心更加沉重。在这安静的考场,想到了您,并以这样的形式写信给您,我想哭。

英文书信写作格式

1. 信头(Heading) 信头是指写信人的地址和写信日期,一般写在或打在第一面信纸的右上角,先写地址再写日期,地址的写法是从小到大,先写门牌号、路号,再写区名、市名、省名,最后写国名。时间的写法对英国人和美国人而言是不同的。英国人习惯按日、月、年的顺序写, 而美国人习惯按月、日、年的顺序写。例如: 英式:1st October,1999 美式:October 1,1999 在使用前一种形式时,月和年之间的逗号可用可不用,但是在后一种形式中,必需要使用逗号。 信头的写法有缩进式和齐头式。缩进式每行开头向右缩进一两个字母;齐头式左边对齐排列,如下所示: 缩进式 Wang Ming Dep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Province P. R. China 齐头式 Wang Ming Dep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Province P. R. China 2. 信内地址(Inside Address) 信内地址要写出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一般给比较生疏的亲友的信和公事信件要写出信内地址,而熟悉朋友可以省去这一步骤。信内地址写出在日期下一两行的左上角,第一行写收信人的称呼姓名,然后写出地址。地质也是从小到大写出,分缩进式和齐头式两种。例如: 缩进式 The President Oxford University England 齐头式 Jiang Bin 64Heping Road 称呼(Salutation) 称呼是对收信人的称谓。在信内地址下一两行处顶格写起,自成一行。末尾用逗号或冒号。(1)当给一位熟悉的人写信时可以用Dear 或是My Dear。在英国,My Dear 比Dear亲切,而在美国,Dear比My Dear 亲切。 (2)当给一位你不知婚否的女性写信时,可以用Ms.……,这是指"……女士"。

信件书写格式

信件书写格式 下面,聘才网编辑为您推荐信件书写格式,详细讲解书信的书写注意细节,欢迎读者参阅: 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它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并有固定的或惯用的格式。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得比较广泛。 常见的有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大类。 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是用书面的形式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它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并有固定的或惯用的格式。 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 是在自己有什么事情想和亲友、同学、同志联系,或者想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告诉给对方,或者要了解对方的什么情况,或者有求于对方时,所使用的一种文体。 一般书信的受信人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上级、下级、长辈、晚辈、亲友、同志,甚至是敌对的人。 一般书信应用范围广泛,举凡政治、学术、文学艺术、家务、时代风气、人情世故等各个方面。一般书信属于私人

书信,通常是不公开的。书信作为与特定对象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是在特定范围内因公务需要而写的具有专门用途的书信。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较为广泛的应用文。 专用书信内容单一,格式固定,有标明性质的标题,署名处要加盖公章,语言朴实、简洁。 具体指介绍信、证明信、推荐信、感谢信、申请书、请柬等具有专门用途的书信。 专用书信有特定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多用于个人与机关团体,或机关团体之间的公务联系。 注意事项 书信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我们以刘星给强强的一封信为例作简单讲析。 1 .称谓 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 为了表示尊敬、亲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这由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 亲爱的强强:(同学之间,关系亲密,可用亲爱的) 2 .问候语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 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到尊敬。 长者多问候身体,中年人多问候事业和家庭,青年人多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

文言文书信用语大全 1、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昨得手书,反复读之。拳拳盛意,感莫能言。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喜接来函,欣慰无量。顷接手示,如见故人。得书之喜,旷若复面。接获手书,快慰莫名。谕书敬读,不胜欣慰。顷接手示,甚欣甚慰。前上一函,谅已入鉴。顷奉惠函,谨悉一切。得书甚慰,千里面目。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2、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大示拜读,心折殊深。大作拜读,敬佩之至。久钦鸿才,时怀渴想。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3、思念语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别后月余,殊深驰系。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别累月,思何可支?喜接教诲,真解蒙矣。谨蒙悔语,用祛尘惑。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德宏才羡,屡屡怀慕。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离别情怀,今犹耿耿。近况如何,念念。 4、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别后萦思,愁肠日转。别来良久,甚以为怀。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时欲入夏,愿自珍重。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赤日炎炎,万请珍重。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5、自术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阖寓无恙,请释悬念。贱体初安,承问极感。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6、祝贺语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谨以至诚,恭贺你们......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7、致歉语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音问久疏,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 8、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特此致候,不胜依依。谨申数字,用展寸诚。诸不具陈。谨申微意。言不尽思,再祈珍重。专此奉复辟。敬候回谕匆此先复,余后再禀。临书仓卒,不尽欲言。书不尽意,余言后续。请长纸短,不尽依依。日来事忙,恕不多谈。手此奉复。

小学生书信正确格式范文小学生书信格式

小学生书信正确格式范文小学生书信格式亲爱的朋友: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我愿意将一颗真诚的、渴望友情的心献给你——远方的朋友。我名叫龚明洁,今天满11岁了,是个开朗、活泼、快乐的一个小男孩,我嘛,黑黑的头发,一双小小的眼睛,妈妈常常说我一笑就没眼睛了,你想不想一睹为快呢?文静的我,嘴角常常挂着笑意。但是值得我骄傲的是我身材高大,没有人敢欺负我。也许你是个和我一样无忧无虑的小男孩,或许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小女孩。不管怎样,让我们都融入祖国这个大家庭里,共同享受温馨的友情。 我们的家乡——名城遵义,这里是我们生活的乐园。我爱我的家乡,这里四面环山、清山绿水,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味道。这里历史悠久,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名族特点。我的家乡还有糍粑、羊肉粉、臭豆腐等好吃的特色小吃。怎么样,流口水了吧! 让我们手拉手,真诚地在我们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长桥! 祝你

学习进步! 陌生的朋友:龚明本 xx年3月10日 格式:1.称呼,顶格写 2.问好,空两格 3.正文,按平时写作文的格式写 4.祝颂语,顶格写 5.署名 6.日期 小学生写书信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和日期。

1.称呼。 称呼为“小李叔叔”、“紫涵姐姐”等,还可以在“称呼”前加上“尊敬的”“亲爱的”等词语,表达自己的敬爱或尊重之情。 称呼要写在第一行,顶格写。 2.正文。 把想要告诉对方的话条理清晰地写下来,如果要说的事有好几件,可以每件事写一段。 如:给亲人写信,可以跟对方说说自己最近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说说家里人的情况,可以说任何想说的话,也可以倾诉自己的心声,或委屈、或想念,或感谢。 比如跟亲人说自己最近学习有进步,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聊聊自己最近读的书;说说前段时间去哪旅游了、长了哪些见识;说说家里又添了一个新成员——小宠物泰迪狗;爸爸工作很忙,有时周末要加班;妈妈身体好一些了不咳嗽了……

一般书信写作格式及范文

一般书信写作格式及范文 书信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 1 .称谓 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 为了表示尊敬、亲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例如:亲爱的强强: 2 .问候语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 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到尊敬。 长者多问候身体,中年人多问候事业和家庭,青年人多问候爱情和学业,少年儿童多祝愿健康成长。 例如:你好!你在新学校的生活还习惯吧,别忘记了老同学哟 3 .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一件事一段,注意要分层次叙述清楚,简洁清晰 语言要求准确通俗,明白如话,不要作过多过深的修饰,已免造成对方难于理解。 例如:最近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你有时间回来参加没有。 另外,请你帮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语文学习资料,阅读方面的。 4 .结尾 要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写表示祝愿的话,以示礼貌。 一般性的祝词“此致”“敬礼”,格式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

“敬礼”下一行顶格写。 给长者的信往往写“祝您健康长寿”,给朋友写“祝工作顺利”,给晚辈写“祝你学习进步”。 例如:祝 学习更上一层楼。 5 .署名和日期 最后两行靠右写写信人的姓名,姓名正下方落下写信日期。 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姓名前可表明身份,如“学生×××”、“儿××”等。 例如:好友:刘星 ××年×月×日 一般书信写作注意事项: 1 .内容要写得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或疑问,耽误事情。 2 .用词要热情、自然、贴切、有礼貌。 3 .要按照书信的格式写,信封写作更要规范,避免投递困难。 4 .字迹要清楚,不能潦草,以免造成误会和麻烦。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 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 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 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 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 ,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 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 也可用此客套 。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 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 男女之间 ,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 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 书信,可用“ 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 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 致其 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 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 “诸先生 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 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 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 信人与受信人 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 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 也常互用。撰 ,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 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 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 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 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 语,在现时书 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 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 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 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 话,用于 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 下,敬禀者”。 跪禀者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 对尊长。 即禀者同上。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 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 诉下面所 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 于下对上。 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 用于同辈。 径启者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 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 来书信。 敬呈者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 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 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兹,这里,现在。兹启, 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 不含明显 敬意。 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 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 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 1/ 4

英文书信写作格式

(一) 英文书信的组成部分 英文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即:信头(Heading)、信内地址(Inside Address), 称呼(Salutation),正文(Body of Letter)、结束语(Complimentary Close)、署名(Signature), 有时在书信后面还有附言(Postscript)、附件(Enclosure),这得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将分别说明。 1. 信头(Heading) 信头是指写信人的地址和写信日期,一般写在或打在第一面信纸的右上角,先写地址再写日期,地址的写法是从小到大,先写门牌号、路号,再写区名、市名、省名,最后写国名。时间的写法对英国人和美国人而言是不同的。英国人习惯按日、月、年的顺序写, 而美国人习惯按月、日、年的顺序写。例如: 英式:1st October,1999 美式:October 1,1999 在使用前一种形式时,月和年之间的逗号可用可不用,但是在后一种形式中,必需要使用逗号。 信头的写法有缩进式和齐头式。缩进式每行开头向右缩进一两个字母;齐头式左边对齐排列,如下所示: 缩进式 Wang Ming Dep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Province P. R. China 齐头式 Wang Ming Dep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Province P. R. China 2. 信内地址(Inside Address) 信内地址要写出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一般给比较生疏的亲友的信和公事信件要写出信内地址,而熟悉朋友可以省去这一步骤。信内地址写出在日期下一两行的左上角,第一行写收信人的称呼姓名,然后写出地址。地质也是从小到大写出,分缩进式和齐头式两种。例如:缩进式 The President Oxford University England 齐头式 Jiang Bin

书信的格式

篇一:书信格式范文 书信格式范文 78天前栏目:散文,15999人读过 tag:书信书信格式书信范文书信格式范文中文书信格式中文书信 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 书信格式 例文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书信格式范文:给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黎老师: 您好!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通过这一个学期和您的接触,我对您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您是我最最崇拜的老师,您在我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上课时,课文内容讲得很深入、很透彻。办事情认真到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不过,在这些优点中,我觉得您最突出的优点还是上课上得好。 您平时在教课文时,总是让我们推敲每个字的深层意思。上课绝不会只是了解表面意思。您善于引导我们从课文的各个角度去探究,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更上一层楼”。例如,有一次您给我们上第10课《月光曲》中的第6自然段,您从盲姑娘的一句话中推敲出了“这位穷苦的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还能从音乐中听出弹琴的人就是贝多芬。所以,贝多芬认为他遇到了知音”。除了上课这方面,还有您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并不多,而且光是背和读就占了大部分,但每一题都很重要,都能够调动我们的思维。您很少布置大量“手工劳动”和“重复劳动”的作业,你所关注的重点都是“怎样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任务”。 你做事情也是按照这个准则来执行的。这也许跟您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您做事情都是赶前不赶后,比如说,改作文这一方面,53篇习作,您很快就能改完,而且每一篇习作还加以详细的点评,一些错别字也逃不过您的眼睛。而改考卷您就更快了,今天下午考完,明天上午就能改出来,真是“神速”。 至于您是如何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教育,我想首先是您在上课的时候,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您一般都会叫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同学来回答,而对于比较难的问题,您总是留给学习较好的同学来

中国传统书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传统书信 篇一:中国传统书信礼仪 中国传统书信礼仪 书信礼仪 第一节书信简述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亲笔给亲戚朋友同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 二、书信的构成 书信由笺文、封文两部分构成。 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颂等等,是书信内容的主体。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 三、书信的写法 (—)必须合乎规范

书信写作规范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书写格式的规范,二是书信语言的礼仪规范,这两种规范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出乱子,闹笑话。 (二)言之有物,通情达理 “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义,这要求书信不论写给谁看,所述之事都要实在,所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讲之理都要通达。 第二节书信笺文的写作 一、信笺的款式 现在通常使用的信笺有横竖两种款式。 竖式信笺,又称中式信笺,是我国传统的信笺款式。横式信笺,又称“西式”信签,是今天常用的款式。 二、笺文的结构及其写作规范 笺文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先向谈话对象打招呼,打招呼要讲礼貌;接着要说两句对对方表示尊重的话;接下来要有几句应酬语自然地引出谈话的正题;再接下来才是正文;正文完了之后,还要说上几句结束谈话的应酬语;然后向受信人报自称并署名;最后写明谈话的时间。就总体来讲,笺文的结构如下表所示: 常用礼告敬语 篇二:中国传统书信格式 文言书信书写指南目录 一、提称语二、启辞三、正文四、结语五、祝辞六、署

书信写作指导

书信写作指导 一、定义 所谓一般书信是指与家人(父母、兄妹、妻子、儿女等)以及友人之间交往的书信。 二、作用 沟通工作、学习、生活、思想情况。要想加强与家人和友人的联系和了解,应用书信进行交往是一条方便且实用的途径。一些不能或不便在口头信息(如电话)中交流的东西,书信便成了难以替代的载体。 加强家人和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距离和时间会造赞成情感的荒疏,利用书信相互问候、鼓励、祝福,有利于人们情感的联络,也有利于创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 三、格式与写法 一般书信由信封和信文部分构成。 1、信封 现在的标准信封印有填写邮政编码的6个红色方格。邮政编码由6个阿拉伯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邮区;前第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投递局、所。信封左上角的方格用来填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左下角的方格填写发信人的邮政编码。千万别把位置号码搞错了。横式信封的行序是由上向下,上边写收信人的地址,位置偏左;中间写收信人姓名,字要写得稍大一些;下边写发信人的地址,位置偏右,地址要写详细。 具体如图所示: 横式信封书写样式: 2、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书信写作的一般格式

书信写作的格式 现在都是发email,书面的信件很少有人写了,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它那种厚厚的古朴的感觉。我想一定有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有这种爱好,下面就是我收集到的书信的一般格式,如果谁有兴趣写信的话,希望它能够给你提供些参考。书信格式 (一)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写起,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怎样称呼,要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而定,一般说,当面怎样称呼,信上就怎样称呼。有时可以在称呼前面加“敬爱的”“亲爱的”这样的词语,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二)问候语。开头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等。 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

文言书信书写指南(最全)

文言书信书写指南 一、提称语二、启辞三、正文四、结语五、祝辞六、署名七、附候语及补述语 一、提称语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再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语常常被省略。省略提称语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 书信中请察阅敬语 应用对象 常用敬语 尊长:尊鉴、赐鉴、钧鉴、崇鉴 师长: 尊鉴、台鉴

平辈: 台鉴、大鉴、惠鉴 晚辈:青鉴、青览、收览 政界:钧鉴、台鉴、勋鉴 女性:芳鉴、淑鉴、懿鉴(年高者) 夫妇: 俪鉴 宗教:道鉴 常用礼告敬语 应用对象 常用敬语 直系尊亲:谨禀、敬禀、叩禀、叩上 上辈:谨上、敬上、拜上、敬启、谨启、谨上、谨肃、肃上平辈: 敬启、拜启、谨白、上 晚辈:手书、手谕、字示 传统称谓敬语 应用对象

常用敬语 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 长辈: 尊前、尊右、尊鉴、慈鉴、赐鉴 老师: 函下、帐下、左右、吾师 兄弟、姐妹:手足 平辈: 阁下、足下、台右、台鉴、惠鉴、大鉴、执事、同志 平辈年幼者:青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 同学:研右、砚席、文几 小辈:知悉、见悉、阅悉、亲阅、亲览、收回、收览 长辈女性: 懿鉴、懿座 平辈女性:妆阁、妆次、绣次 文人: 史席、著席、撰席 新进:英鉴、伟鉴、台席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