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作业题(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作业题(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作业题(全册)

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

课时作业

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

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

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课时作业

一、填一填。

1. 用( )和( )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 直线上表示一7的点在0的( )边,在一12的( )边,在3的( )边。

3. 在直线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4.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出发走了+30 m ,又走了-20 m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m 。

二、写出A ,B ,C 所表示的数,并将2

5,-2,4表示在直线上。

第3课时 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收入200元。 ( )

2. 如果+10分表示提前10分钟到校,那么-5分表示晚5分钟到校。 ( )

3.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二、选择。

1. 低于正常水位0.16 m记为一0.16 m,高于正常水位0.02 m记为(A )ma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m,又走了-3m,这时明明在直线上的()处。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3.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在-18的()边。

A. 左

B. 右

C. 北

D.无法确定

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第2单元百分数(二)

第1课时折扣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一件T恤衫原价80元,如果打八折出售是多少元?

2. 有一款手机,原价1000元,按九折出售的价格是多少元?

3. 一辆自行车原价1500元,如果七五折买下,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4. 小佳到超市购物,她看中了一个玩具,如果她用会员卡买,可以享受会员八折优惠,这样可以节约9.6元这个玩具的原价是多少?

第2课时成数

课时作业

一、填空。

1. 15÷20=()

()=()%=()(填折数)=()(填成数)

2. 0.3=()

()=()%=()(填折数)=()(填成数)

二、解决问题。

1. 商场里每台电视机的进价是1800元,售价加二成。每台电视机的售价为多少元?

2. 王大爷家去年收玉米1500 kg,今年预计比去年减产一成。今年玉米总产量预计是多少千克?

3. 某配件生产公司二月份生产零件1.3万个,比上月增长三成。一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万个?

第3课时税率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某工厂6月份的产品销售额是1600万元。如果按销售额的8%缴纳营业税,6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 一个超市2月份缴纳了0.68万元的营业税,如果是按照5%的税率缴纳的,这个超市2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3. 小林爸爸买了一辆售价12万元的家用轿车,按照规定缴纳了10%的车辆购置税。小林爸爸买这辆车一共花了多少万元?

第4课时利率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妈妈每月工资2000元,如果妈妈把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如果年利率是

2.89%,到期她可获得利息多少元?

2. 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3240元。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第5课时百分数的综合应用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李伯伯想把2000元存人银行,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买两年期国债,年利率为4.5;另一种是买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为4.3 %。2年后,哪种方案的收益更大?

2. 商场有两种品牌的衣服,售价均为240元。甲品牌衣服满200元减100元,乙品牌衣服“折上折”,就是先打六折,在此基础上再打九五折。哪种品牌的衣服更便宜?

3. 某旅游团共有成人12人,学生7人,他们到一个风景名胜地观光旅游,以下是导游了解到的门票报价:

A.成人票每张30元。

B.学生票半价。

C. 满20人可以购团体票,在成人票价上打七折。

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制定怎样的购票方案?

第6课时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某村前年烟草的产量是2800 kg,去年比前年增产二成五,去年烟草产量是多少千克?

二、王明的妈妈每月工资4450元,超出3500元的部分按5%缴纳个人所得税。王明的妈妈每月税后工资是多少元?

三、华联超市迎“五一”进行促销,百事可乐“买10赠3”;文峰超市也进行促销,百事可乐打七折销售。已知两超市百事可乐的原价都为4元一瓶,六(2)班要买40瓶百事可乐,在哪家超市买更合算?

四、小华去新华书店买书,发现甲店打七折销售,乙店满70元减20元。如果小华想买的书一共80元,他去哪家店购买更合算?

五、王叔叔有100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三年,现有两种不同的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三年定期,年利率是2.70%;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第二年到期时继续把所得的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这两种方法哪一种得到的利息多?多多少元?

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投资者购人某种发行价格为120元的债券,同年银行两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为6%。持有两年后该投资者要在什么价位上卖出,才能使其所持债券上的投资比在银行定期存款上的投资更划算一些?

2. 林先生于2014年1月1日以102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每年1月1日支付利息的2010年发行的5年期国债,并打算持有到2015年1月1日到期。求这期国债的收益率。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

课时作业

一、在是圆柱的下面画“√”,不是圆柱的下面画“×”。

()()()()()二、任意拿一个圆柱模型,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并用直尺量一量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各是多少。

三、在我们观察圆柱的时候,可以得到这样两幅图(如下图),这两幅图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得到的?

()()

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课时作业

一、元元把一个圆柱形易拉罐的侧面沿高剪开,得到的图形如下:

1. 这个圆柱形易拉罐的侧面积是()cm2。

2. 这个圆柱形易拉罐的一个底面积是()cm2。

3. 这个圆柱形易拉罐的表面积是()cm2。

二、计算下面圆柱的表面积。

第3课时圆柱表面积公式的运用

课时作业

一、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罐,底面直径是8 cm,高是6 cm。做这个铁罐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数)

二、把一个底面积是15.7 cm2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三、有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它的高是3.14 dm。若将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做5个这样的水桶需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整数)

第4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计算下面圆柱的表面积。(单位:cm)

二、解决问题。

1. 一种圆柱形的饮料盒,底面直径是5.6 cm,高是13 cm。要把它的侧面全部围上包装纸,每张包装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

2. 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水桶,高是24 cm,底面直径是20 cm,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第5课时圆柱的体积

课时作业

一、填空。

1. 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按照等分线并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拼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它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它的高等于圆柱的()。

2.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用字母表示是()。

二、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 底面半径为2 cm,高为30 cm。

2. 底面直径为8 dm,高为10 dm。

三、压路机前轮直径为1.8 m,轮宽2m。一个前轮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第6课时圆柱体积公式的运用

课时作业

一、一个木桶从里面量,底面半径是4 dm,高是5 dm。这个木桶可以装水多少立方分米?

二、一个圆柱形的粮仓,测得底面周长是,2.56 m,高是1.5 m。粮仓内盛满了小麦,这些小麦的质量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小麦按800 kg计算)

第7课时不规则圆柱物体的体积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一个圆柱形玻璃杯的底面半径是10 cm,里面装有水,水的高度是12 cm,把一小块铁块放进杯中,水面上升到17 cm。这块铁块重多少克?(每立方厘米铁重7.8 g)

2. 把一个边长为6 dm的正方体木块,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求削去的木块的体积。

第8课时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 cm,高是25 cm。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 如图,横截面直径为2 dm的一根圆木,截成两段后,两段的表面积之和为75.36 dm2。求原来那根圆木的体积。

3. 一个容积为1.55 L的空矿泉水瓶,往里面加了一些水之后,把瓶盖拧紧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 cm,矿泉水瓶的内直径是6 cm。加了多少水?

第9课时圆锥的认识

课时作业

一、拿出自己做的圆锥模型,说说圆锥各部分的名称,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各是多少厘

米。

二、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它的侧面是一个()面。

三、图①是一枚跳棋的棋子。从哪个角度观察这枚棋子,可以得到下面的图②、图③和图

④?

()()()

第10课时圆锥的体积

课时作业

一、计算圆锥的体积。(单位:cm)

二、一个圆锥形沙堆。占地面积是30 m2,高2.7 m。每立方米沙重1.7 t。如果用一辆载质量为8t的汽车把这些沙子运走,至少需要运多少次?

三、一段圆柱形钢材,底面直径是10 cm,高是15 cm,把它加工成一个圆锥形零件。

?根据以上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第11课时圆锥(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填空。

1.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圆柱的体积是9 m3,圆锥的体积是()m3。

2.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 dm3,和它底面直径相等,高也相等的圆柱的体积是()dm3。

二、解决问题。

1. 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25.12 m,高3m。把这些小麦装人一个底面直径是4m 的圆柱形粮囤内,正好装满。这个粮囤的高是多少米?

2.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半径为20 cm的圆柱形玻璃杯里装有一些水,水中放着一个底面直径为6 cm、高20 cm的圆锥形铅锤。当取出铅锤后,杯里的水下降几厘米?

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

课时作业

一、选择。

1. 把一个圆柱形木块切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木块,削掉的部分是这个圆柱体积的( )。 A. 31 B. 3

2 C. 3倍

2.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的高是2.4 cm ,那么圆锥的高是( )。

A. 7.2

B. 2.4

C. 0.8

3. 把一个棱长为4 cm 的正方体铸件切削成尽可能大的圆柱形状的机器零件,这个零件

的体积是( )cm 3。

A. 5.024

B. 50.24

C. 200.96

二、解决问题。

1. 把50个底面直径都是30 cm 、高是20 cm 的圆锥形钢坯,熔铸成一根底面直径是60 cm 的圆柱形钢材。钢材长多少厘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相差18 cm 3。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第4单元 比 例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

课时作业

一、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9∶3和6∶2 4∶24和60∶360

二、用3 , 4 , 0.51和0.68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请一一写出来。

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时作业

一、判断。

1. 在比例43=6045中,4和60是外项。 ( )

2. 如果a ×8=b ×5(a ,b 都不为0),那么a ∶b =5∶8。 ( )

3. 若41a =5

1b (a ,b 都不为0),则a >b 。 ( ) 二、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连起来。

2.5∶1 9∶5

4.5∶2.5 4.5∶2

61∶7

2 15∶6 9∶4 7∶12

第3课时 解比例

课时作业

一、将8 , 0.2 , 0.6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

二、等号左边的比是

58,等号右边的比是15

x 。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三、已知x 41,y 52都不等于0,且x 41=y 52。那么y ∶x =( )∶( ) 第4课时 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解比例。

二、按下列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 43和x 的比等于8

3和5的比。 2. 1.2和9.6的比等于x 和6的比。 三、有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20。糖水重42 g 。糖水中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第5课时正比例

课时作业

一、《小学数学报》发行站的王叔叔有一张统计表如下。

请你根据上表,判断表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二、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三、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1. 每张飞机票的单价一定,买这种飞机票的张数与要付的钱数。

2. 人的身高与体重。

3.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4. 小丽的年龄与身高。

四、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图象判断,购买7支笔需要多少元?

2. 如图,购买笔的支数和需要的钱数成正比例关系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第6课时反比例

课时作业

一、根据下表中两种量相对应的数的积.判断它们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说明理由。

二、用你喜欢的方法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

1. 小君从家到学校,步行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2. 一个班的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第7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A,B,C表示三种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A×B=C来表示。那么:

1. 当A一定时,B和C成()比例关系。

2. 当B一定时,A和C成()比例关系。

3. 当C一定时,A和B成()比例关系

二、选择。

1. 一种课外书的单价一定,购买的本数和总价(A)比例关系。

A. 成正

B. 成反

C. 不成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比例关系。

A. 成正

B. 成反

C. 不成

3. 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比例关系

A. 成正

B. 成反

C. 不成

4. 把一根线截成同样的小段,截成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比例关系。

A. 成正

B. 成反

C. 不成

第8课时比例尺

课时作业

一、选择。

1. 设计人员把计算机上一个长5 mm的零件画在图纸上后长为20 cm,图纸选用的比例尺是()。

A. 1∶40

B. 40∶1

C. 4∶1

2. 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 m,宽60 m,聪聪把它画在练习本上,比较合适的比例尺是(B

A. 1∶200

B. 1∶2000

C. 1∶20000

二、将下面的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

三、一间教室东西方向长9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5 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

课时作业

一、填表。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6 cm 150 km

450 km 1∶30000000 4 cm 50∶1

二、在一幅比例尺为1∶53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与北京相距约8 cm 。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三、南京长江大桥长6700 m 。画在比例尺是200000

1的地图上,应画几厘米? 第10课时 比例尺(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0 km ,在一幅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 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二、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 cm 。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三、在一幅标有如下线段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得铁路线上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8.8 cm 。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120 km 、货车每小时行100 km 。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第11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时作业

一、下面哪个是图形A 按2∶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二、按要求画图。

1. 将长方形A 按2∶1放大,得到长方形B 。

2. 将长方形B 按1∶4缩小,得到长方形C 。

三、你能说出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现象吗?

第12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

课时作业

一、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 km,如果速度不变,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二、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25个,需要4小时完成。如果每小时生产20个,需要几小时完成?

第13课时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按要求画图。

1. 把图中的圆按3∶1放大。

2. 把放大的图形按1∶2缩小。

二、一间会议室用边长为0.3 m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64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0.4 m 的正方形地砖,需要这种地砖多少块?

三、一根木材,锯3段需要8分钟。如果要锯6段,需要多少分钟?

第14课时 整理和复习

课时作业

一、选择。

1. 图上1 cm 表示实际距离10 k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 1∶10

B. 1∶10000

C. 1∶1000000

2. 在一张比例尺是200

1的设计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建筑物的长是25 cm ,宽是20 cm 。这个建筑物的实际占地面积是( )。

A. 20 m 2

B. 200 m 2

C. 2000 m

2

二、判断。

1.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 )

2. 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 )

3.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 )

三、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200 m ,小明从家出发,4分钟走了320 m 。如果速度不变,他还要几分钟才能到校?

自行车里的数学

课时作业

一、有一种自行车的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9个齿。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约转多少圈?(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二、有一种自行车的前齿轮有51个齿,后齿轮有17个齿,车轮半径是5 dm 。自行车蹬一圈。能够走多远?

第5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1课时 鸽巢问题(1)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把8本书分给7位同学,至少有一位同学分得2本书,为什么?

2. 某学校有30名学生是2月份出生的,那么其中至少有两名学生的生日是在同一天。为什么?

3. 把17支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里,至少有一个文具盒里放几支?

4. 幼儿园里有80个小朋友,各种玩具共有330件。把这些玩具分给小朋友,是否有人

会得到5件或5件以上的玩具?

第2课时鸽巢问题(2)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箱子中装有6个苹果和8个梨,要保证一次能从箱子中取出2个同样的水果,至少要取出多少个水果?

2. 六(1)班共有50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他们从学校图书室里借来一批故事书。最少借来多少本故事书,才能保证有一人至少能借到6本?

3. 箱子中装有红、黄、蓝球各5个,至少取出多少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的球各有1个?

第3课时鸽巢问题(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填空。

1. 实验小学有370名学生是2006年出生的,那么其中至少有()名学生的生日是在同一天。

2. 在一次飞镖比赛中,李伟投了8镖,成绩是68环。李伟至少有1镖不低于()环。

3. 要给一个长方体木块的6个面分别涂上红、黄两种颜色,不论怎么涂,至少有()个面涂的颜色相同。

4. 一个盒子里有形状、大小相同的黑、白两种棋子各16枚,要想摸出的棋子一定有2枚是同色的,最少要摸出()枚棋子。

5. 3个连续自然数分别除以2后,必有()个余数相同。

二、盒子里有黑、白、红、黄球各3个,那么至少取出多少个球,可以保证能取到2个颜色相同的球?为什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第1课时数的认识(1)

课时作业

一、填空。

1. 在12 ,?

5.0, 9.15,1,0,0.2604,

?

?

5

8.0这些数中,整数有(),小数有

( ),自然数有( ),循环小数有( ),有限小数有( )。 2. 73是( )分数,3

4是( )分数。 二、判断。

1. 2.22是循环小数。 ( ) 2. 0不是自然数。 ( )

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5 +3 -3.5 3

2 1.75 -100%

第2课时 数的认识(2)

课时作业

一、按要求排序。

1. 将143,145和13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2. 将?12.7,?

?12.7,7.21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二、填空。

1. 把3612的分母缩小到原来的12

1,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 ),分数变成( )。 2. 当分数

92的分子加上4时,为了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加上( )。 3. 60的所有因数有( ),其中是质数的有( )。

三、六(1)班同学上体育课,排成3行少1人,排成4行多3人,排成5行少1人,排成6行多5人。上体育课的同学最少有多少人?

第3课时 数的认识(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判断。

1.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还是质数。 ( )

2. 互为互质数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 ( )

3. 任何一个自然数(0除外),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

4. 一个合数至少得有三个因数。 ( )

5. 在自然数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二、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三、食品店运来7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第4课时 数的运算(1)

课时作业

一、说一说下面算式的意义。

85×103 84×0.3 二、计算下面各题。 4815÷45 0.35×2.4 12.07+3.3 435132-+ 725365?÷ 7

4355331-+? 三、小华把一个数除以76错算成了乘7

6,结果是15。那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第5课时 数的运算(2)

课时作业

一、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12851385?÷+ )+(6

13913133? 5.68-1.57-1.43+4.32 1.25×1.6

二、6.98×8.98与70相比,哪个大?

三、解决问题。

1. 体育用品厂要包装3600个羽毛球。如果每箱装30筒,每筒装12个,一共要装多少箱?

2. 妈妈去商场买家电,电饭煲要258元,电热水壶要133元,电熨斗要271元。妈妈带600元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第6课时 数的运算(3)

课时作业

一、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65.8×17+4.2×17

二、解决问题。

1. 王小小在写一个小数时,不小时巴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得到的新数和原数的和是16.83。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2. 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成了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成了3,所得和是1946。原来两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3. 甲、乙两地相距270 km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去时每小时行45 km ,返回时每小时行54 km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第7课时 数的认识(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填空。

1. 在计算34=5十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在计算34÷(5+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2. 计算23+25×3应先算( )法,再算( )法,得数是( )。

3.一个数减去0,得( );一个数乘0,得( );一个数加上0,还得( );0除以( )数都得0。

二、计算。

(34-5)×(6.3÷7) 42.4-(4.8+4.8÷6) (35+565-201)÷3 5+12.36÷(6.4-5.2) 79+24×7÷28 5

6×3-7.2÷2 三、解决问题。

1. 六年级三个班去植树,一共要栽300棵树,已经栽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栽完,平均每次要栽多少棵?

2. 怎样买票更合算?

成人:10元涨;儿童:7元/张;

10人及以上团体票:8元/张

如果有6个大人,4个儿童,怎样买票更合算?

第8课时 式与方程

课时作业

一、选择。

1. a 3表示( )。

A. a +a +a

B. a ×3

C. a ·a ·a

2. 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

A. 5-x >2

B. 5x =18-3

C. 3x +12

3. a 与b 的和的81用式子表示是( )。 A. a +81b B. 81a +b C. 81(a +b ) 二、解方程。

三、祖父、儿子、孙子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正好是100岁。祖父所经历的年数正好等于孙子所经历的月数,儿子所经历的星期数正好等于孙子所经历的天数。祖父、儿子、孙子各多少岁?(一年按365天算)

第9课时 式与方程(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关系。

a 与8的和( ) 20减去

b 的差( ) 比x 多9的数( )

x 的5.7倍( ) 比b 少8的数( ) 比a 的8倍多6的数( )

二、判断。

1. m 2和2m 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 )

2. 当a =3时,a 3和3a 大小相等。 ( )

3.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

4. 5x +5=5(x +1)。 ( )

5. 5-3x =4的解是x =1。 ( )

三、列方程解决问题。

1. 建筑工地运来4车水泥,用去12 t 以后还剩7 t 。平均每车有多少吨?

2. 小芳和妈妈今年的年龄之和是50岁,再过5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芳年龄的4倍,小芳和妈妈今年各多少岁?

第10课时 比和比例

课时作业

一、填空。

1. 某班有15名女生和25名男生,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2.( )=24=8

3=24∶( )=( )% 3. 如果7a =2b (a ,b 都不为0),那么a ∶b =( )∶( )。

二、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

1. 用煤的天数一定,每天的用煤量和总用煤量。

2. 一本书的页数一定,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

3.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三角形的底和高。

六年级数学下册毕业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题 一、填空。(2分×10=20分) 1. () ()6 =20=75: %=30÷( )=( )折 2.南、北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6m 表示一个物体向北运动6m ;那么-66m 表 示这个物体向( )运动( )m ,物体原地不动记作( )m 。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 )比例;圆锥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成( )比例。 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图上距离3cm 的距离表示实际( )km 的 ( 距离,如果实际距离是150km ,在这幅图上应画( )cm 。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差是243dm ;那么它们的体积和是 ( )。 6.六(1)班有56人,至少有( )名同学同一月生。 7.甲数的40%是乙数的7 4 ,已知乙数是140,甲数是( ) 8.如果8a=12b ;那么a:b=( ):( );a:12=( ):( )。 9.一个比例的两内项互为倒数,其中的一个外项是7 9,另一个外项是( )。 10.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152cm ;圆锥的 【 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分×6=6分)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 2.半径是2CM 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3.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 ) 4.如果两个分数的值相等,那么它们的分数单位也相等。 ( ) 5.圆锥的半径扩大2倍,体积也扩大2倍。 ( ) 6.( 7.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2的倍数。 ( ) 三、认真辨析,合理选择(填正确答案前的序号)。(1分×6=6分) 1.在-5,-,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负数是( )。 A.-5 B.- D.- 2.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6段需要( )分钟。 3.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如果甲圆柱的底面直径扩大2倍,乙圆柱的高扩 大3倍;那么这时甲。乙两个圆柱体积的大小关系是( )。 & A.V 甲>V 乙 B.V 甲=V 乙 C.V 甲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及答案

1 北京的春节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ǎ yǎn tōng xiāo jiǎo zi luò tuo ()()()()bǐ cǐ rán fàng huò tān hè nián ()()()() 二、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排比 C. 引用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 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3.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被”字句) 2. 除夕真热闹。(改成反问句)

四、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 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2. 选段中具体介绍了下列除夕的活动:、、 、、、、、。 3. 这段话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 2 腊八粥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甜腻.(lì nì)咽.下(yān yàn ) 腊八粥.(zhōu zhóu )汤匙.(chí shi)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是设问句,意思是没什么办法反抗。() 2. 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3.“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是比喻句,表现出八儿吃得饱饱的样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含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xīn biān p ào l àtyōu nèx g iāj o i ād n u àg nuāng j ǐng ( ) ()()()()( ) Rán f àzn h gǎN l ǎN j i ér ùát nóbnz g hāng dēng ji écǎI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 腊(宵() ) 然( 摊( ) ) 较( 筝() )伴( 眨() ) 销()滩()挣()泛()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 ()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 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 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 2. 旬年时月周日季 3. 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 ()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 ()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 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ɡ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 ēji é) 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 ùpū) 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 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 水浒传□(zhu ànchuán) 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 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 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 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 3. 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 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多,多,为的是突出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6.1.2数的运算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教材P 76~77) 一、填一填。 1.两个数的差是2.4,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0.4后,差是( )。 2.在一道整数除法算式里,商是29,余数是13,被除数最小是( )。 3.小明把3(x -6)错写成3x -6,结果比原来多( )。 4.两个数的商是30,当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到原来的15 时,商是( );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5倍,商是( )。 5.一根钢管长45m ,重15t ,平均每米重(0.25或14 )t ,平均每吨长( )m 。 6.两个数相除商是3.25,如果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商是( )。 二、直接写出得数。 1.口算。 2.6+5.32= 10-3.8= 14-15= 40%+35 = 1.25×6= 40×35 = 6÷14 = 8÷1000= 2.估算。 496+301≈ 7.02×8.9≈ 79.2÷3.95≈ 10.08-7.99≈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6.524×0.028 B .6.524÷0.028 C .0.028÷6.524 2.已知54a =b ÷65=67c =d ÷23 ,那么,在a 、b 、c 、d 中,最小的数是( )。 A .a B .b C .d 3.算式3KK×4K表示三位数乘两位数,它的积是( )位数。 A .四 B .五 C .六 4.一个真分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一定是( ) 。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带分数 四、用竖式计算。 1875-696= 61.2+37.86= 428×63= 4860÷45= 6.05×7.9≈47.80 18.6÷5.2≈3.6 (精确到百分位) (保留一位小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

自然数 第一部分 数和数的运算 (一)整数 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 (1)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正数、负数:负数和正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正整数(1、2、3、4 (3)整 零 (0) 负整数(-1、-2、-3、-4……) 2、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的整除 :整数a 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 就说a 能被b 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 。 (1)如果数a 能被数b (b ≠ 0)整除,a 就叫做b 的倍数,b 就叫做a 的约数(或a 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 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如: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4)被2整除: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被5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被3整除: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被9整除: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六年级下册课课练 版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

六年级下册课课练最新版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最新版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 长江之歌 一、丰采灌溉乳汁哺育源泉情怀荡涤惊涛春潮 二、pánɡ ɡün liàn 三、乳汁臂膀源泉清流力量长江 四、健美的臂膀纯洁的清流磅礴的力量 五、(一)1.春潮是你的丰采惊涛是你的气概甘甜的乳汁各族儿女健美的臂膀高山大海 2.唐古拉山脉11 上海东海 3.长江母亲千万年来哺育了两岸的多少中华儿女啊。

(二)1.这段诗句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反复。这样写能够突出表现中华儿女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3.你是滋养哺育亿万华夏儿女的伟大母亲。 六、1.示例:用气势磅礴、真情流露的语言,歌颂了长江的过去,赞美了长江的现在,展望了长江的未来。 2.洁白的哈达在青藏高原诞生初生的牛犊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东方的巨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自豪和象征。 2 三亚落日 一、逊色洋溢潇洒收敛飞溅玫瑰缘故敏捷木屑 二、绝多用来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朋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惊水上没有泛起波纹,没有惊起一点波浪倦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三、1.三亚落日的美丽对三亚落日的留恋 2.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写成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的孩子,清晰地表达了对太阳的喜爱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情景的壮观与美丽四、1.三亚落日色彩丰富 2.①①③①①① 3.孩童歪着抖落溅出4.三亚落日十分光亮,红得

十分艳丽夺目,非常有感染力。五、1.诗句是在说我们正值少年时期。 2.首先因为“我”没有准备,突如其来的美景给我极大的震撼;其次因为“我”是在飞机上,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日出;最后“我”是从云层之上看日出,宛如仙境一样的云中日出让“我”沉醉其中。 3.提示:“日出之美”与“日落之美”都是很美丽的,喜欢哪一种都行,关键是要说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再谈原因时,不能仅仅从景色这一方面考虑,还应该结合自己的经历、情感等方面考虑。 3 烟台的海 一、广阔浪漫蔚蓝忙碌严峻痴迷 二、锲契嬉嘻嘻竣峻宛婉甚湛勘 三、dī tián qia lǜ máo l?a 四、1.因为在一年四季的海上奇观中,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色尤为独特,堪称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具有代表性。使人在强烈的震撼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去细细品味不同季节的特点。 2.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行文结构。通过对烟台海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的描写,彰显了烟台海的“独特”之美。文章还描写了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一课一练(含答案)

语文园地一 1.妙用同义词语。 (1)读句子,体会加粗字词的特点。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①加粗字词的意思相同,均表示“_______”,强调了老铺灯笼__________的特点。 ②对在句段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重语气 B.生动丰富 C.避免枯燥 D.富于变化 (2)根据语境体会词语,完成练习。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桥夺得了全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的冠军。主席台上正在宣告:“李桥在本次全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喜获金牌。”如果你是宣告员,你可以把“喜获金牌”替换成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 (3)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尝试填同义词。 素不相识的人们前来为烈士送行。望着消防战士的遗像,一位年长的大妈掩面________,一位男青年低头________,一位年轻的女孩忍不住伏在妈妈的肩膀上________。此时,烈士的亲人已经失声痛哭。2.风俗寓意我知道。

(1)根据情境,给习俗选择对应的寓意。 A.步步高 B.财源滚滚 C.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D.福寿绵长 E.积极向上,团结奋进 ①立春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民间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寓意是( )。 ②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期就已有的习俗,比赛时,大家努力进取,因为它代表了( )。 ③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习俗是吃重阳糕,取( )的吉祥之意。 ④爷爷过七十大寿,一家人做好了长寿面为爷爷祝寿,祝福爷爷( )。 ⑤过年奶奶包饺子时包进了一枚硬币,小孙女疑惑不解,奶奶告诉孙女:“饺子下锅,象征着( )。” (2)你还知道哪些风俗的寓意?请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_东到海,何时_________?_________ 不努力,老大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以上诗句选自《____________》。这是一首劝诫世人_________的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一课一练全集(70页)

第一单元 位置 年 班 姓名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在表示位置时,( )叫做列,( )叫做行。 2. 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 )往(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 )往( )数。 3.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 ),再表示( )。 4. 我坐在教室的第( )列,第( )行。我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我同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二、找一找,标一标。 下面是实验小学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所在列就是楼房的单元,行就是楼房的层数。 (1)如果用(2,5)表示王老师家所在的位置, 实验小学教师家属楼平面示意图 则宣老师家在( ),马老师家在( ), 张老师家在( )。 (2)你能根据下面的位置说明标出姜老师、 于老师、 胡老师、贺老师家的位置吗? 姜老师(3,3) 于老师(4,6) 胡老师(5,4) 贺老师(6,5) 三、涂一涂,想一想。 (3,2)这个小格已经涂好,请你按照这个方法接着涂,看看涂好的图形是 什么? (3,5) (4,2) (3,3) (5,2) (3,4) (6,2) (3,8) (4,5) (4,8) (5,5) (5,8) (6,5) (6,8) (3,6) (3,7) 涂好的图形是( )。 4 3 21马老师 张老师 王老师宣老师 76 5 2

四、填一填,画一画。 1. 写出平行四边形各顶点的位置。 2. 分别画出向左平移4个单位和向上 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 3. 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1)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 A 1 ( ) B 1 ( ) C 1( ) D 1( ) (2)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 A 2 ( ) B 2( ) C 2( ) D 2( ) 五、游览动植物园。 小红 (1)你能像小红那样描述一下虎山的位 置吗? (2)牡丹园在猴山以北150m,再往西 100m处,你能在图中标出牡丹园 的位置吗?标好位置后再填一填。牡丹园( , ) (3)小红去动植物园玩,她先到猴山,然后去熊猫馆,再到孔雀馆,又去了 虎山,最后到了水族馆。你能依次写出她活动路线的位置吗? 猴山( )→熊猫馆( )→孔雀馆( ) →虎山( )→水族馆( ) 六、智力大比拼! 你能只移动两根火柴棒,使下面等式成立吗? 1 2 5 6 7 1049 381 23 45 6 78 910 0A( )B( )C( )D( ) 1 1 234北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长江之歌》 1、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______》的主题歌歌词,作者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用第__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了她的“风采”、“气概”、“情怀”,表达了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你从___走来,春潮是你的___;你向___奔去,惊涛是你的___。你从___走来,巨浪荡涤着___;你向___奔去,涛声回荡在___。你用___的乳汁,哺育___;你用___的臂膀,挽起___。你用___的清流,灌溉___的国土;你用___的力量,推动___的时代。 《落日》 1、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_______,它歪着________,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在大海上溅出_________。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____感染了,________,_______。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_______,低翔的白鸥____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惊讶得______生怕眨眼的______,那只红灯笼会_____________。 “红灯笼”指_____,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海上日出》 1、的海在__省。这地方的海春夏秋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课文是按___顺序写的。 2、小山似的海浪像_________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_______、_______地扑向堤岸,溅起______,发出_______,有时_______。这段话写出了海的___________。 3、微波泛起,___,从____________,刚_________,又__________,然后又________,像__________。这段话写出了海的______________。 4、因此,夏日的海常常_____,宛如一个___、___的少女。清晨,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_________。傍晚,____的海面上倒映着_______,岸边的石代代凳上________,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_____。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一课一练-5.4 练习十三

第4课时练习课 一、填空题。 1.有12张扑克牌(不同花色的J、Q、K各4张),洗一下反扣在桌子上,至少摸出( )张才能保证有两张牌的颜色(红或黑)是相同的;至少摸出( )张才能保证四种花色的牌都有;至少摸出( )张才能保证有三张是同一花色的。 2.(1)6个小朋友乘5只小船游玩,至少要有( )个小朋友坐在同一只小船里。 (2)26个小朋友乘5只小船游玩,至少要有( )个小朋友坐在同一只小船里。 3.有黑色、白色、蓝色手套各5只,至少要拿出( )只(拿的时候不许看颜色),才能使拿出的手套中一定有两只是同种颜色的。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有红、黄、蓝、白珠子各10粒,装在一个袋子里,为了保证摸出的珠子有两粒颜色相同,应至少摸出( )粒。 A.3 B.4 C.5 D.6 2.有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至少抽出( )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 A.21 B.22 C.23 D.24 3.把25个苹果最多放进( )个抽屉中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进7个苹果。

A.1 B.2 C.3 D.4 三、解决问题。 1.有4个运动员练习投篮,一共投进了30个球,一定有1个运动员至少投进几个球? 2.红、黄、黑、白、绿五种颜色大小相同的球各4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若要保证取到的两个球颜色相同,至少要取多少个球? 3.做一个小正方体,两个面上写1,两个面上写2,两个面上写3。至少要抛多少次才能保证至少有3次朝上的面上的数字相同? 4.六(4)班有40名学生,男、女生人数比是1∶1,随机选取,至少选多少人才能保证选出的人中男生和女生都有? 5.红星小学六(1)班有45人,至少有多少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一课一练

第一单元 位置 年 班 姓名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在表示位置时,( )叫做列,( )叫做行。 2. 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 )往(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 )往( )数。 3.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 ),再表示( )。 4. 我坐在教室的第( )列,第( )行。我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我同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二、找一找,标一标。 下面是实验小学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所在列就是楼房的单元,行就是楼房的层数。 (1)如果用(2,5)表示王老师家所在的位置, 实验小学教师家属楼平面示意图 则宣老师家在( ),马老师家在( ) , 张老师家在( )。 (2)你能根据下面的位置说明标出姜老师、 于老师、 胡老师、贺老师家的位置吗? 姜老师(3,3) 于老师(4,6) 胡老师(5,4) 贺老师(6,5) 三、涂一涂,想一想。 (3,2)这个小格已经涂好,请你按照这个方法接着涂,看看涂好的图形是 什么? (3,5) (4,2) (3,3) (5,2) (3,4) (6,2) (3,8) (4,5) (4,8) (5,5) (5,8) (6,5) (6,8) (3,6) (3,7) 涂好的图形是( )。 4 3 21马老师 张老师 王老师宣老师 76 51 2

四、填一填,画一画。 1. 写出平行四边形各顶点的位置。 2. 分别画出向左平移4个单位和向上 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 3. 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1)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 A 1 ( ) B 1 ( ) C 1( ) D 1( ) (2)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 A 2 ( ) B 2( ) C 2( ) D 2( ) 五、游览动植物园。 小红 (1)你能像小红那样描述一下虎山的位 置吗? (2)牡丹园在猴山以北150m,再往西 100m处,你能在图中标出牡丹园 的位置吗?标好位置后再填一填。牡丹园( , ) (3)小红去动植物园玩,她先到猴山,然后去熊猫馆,再到孔雀馆,又去了 虎山,最后到了水族馆。你能依次写出她活动路线的位置吗? 猴山( )→熊猫馆( )→孔雀馆( ) →虎山( )→水族馆( ) 六、智力大比拼! 你能只移动两根火柴棒,使下面等式成立吗? 1 2 5 6 7 1049 381 23 45 6 789 10 0A( )B( )C( )D( ) 1 234北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毕业模拟试卷及答案

精品资料 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考试模拟 数学试卷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成绩____ 一、认真思考,我能填。(20分) ⑴25 2 吨=( )吨( )千克。 6800毫升=( )升 ⑵用1、2、3、6这四个数写出两道不同的比例式是( ) ⑶ () 8 =( )÷60=2:5=( )%=( )小数 ⑷比40米多25%是( )米。40米比( )米少20%。 ⑸41:5 2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⑹大小两个圆的周长比是5:3,则两圆的面积比是( )。 ⑺b a =c ,若a 一定,b 和c 成( )比例;若b 一定,a 和c 成( )比例。 ⑻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多18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⑼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量得图上零件是20厘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厘米。 ⑽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9.42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 二、仔细推敲,我能辨。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5分) 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 1 。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两个外项的积,商是1。 ( ) 4、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1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100 。( ) 5、把10克的农药溶入90克的水中,农药与农药水的比是1:9。 ( ) 三、反复比较,我能选。(10分) 1、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 )。 A.圆 B.扇形 C.三角形 D.梯形 2、一个圆柱与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体的底面积的3倍,圆锥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为( )。 A. 3:1 B. 1:3 C.9:1 D.1:9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圆形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4、甲乙两地相距17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的距离是3.4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1:500 B 、1:5000000 C 、1:50000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面积是( )。 A 、48平方厘米 B 、96平方厘米 C 、192平方厘米 四、想清方法,我能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41-51 = 6-3.75= 6-107= 0.32= 32÷6= 7×71÷7×71= (41+81 )×4= 52÷51=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分) ①3.6+2.8+7.4+7.2 ②(14 +16 +5 12 )×36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xīnbiānpàolàyuètōngxiāojiānduànguāngjǐng ( ) ()()()()( ) ránfàngzhǎnlǎnjiéránbùtóngzhāngdēngjiécǎi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腊()然()较()伴()宵()摊()筝()眨() 销()滩()挣()泛()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 ()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 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 2.旬年时月周日季 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ɡ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

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多,多,为的是突出 第一课时 一、更新鞭炮腊月通宵间断光景燃放展览截然不同张灯结彩 二、醋(米醋)燃(燃烧)饺(饺子)拌(搅拌) 腊(腊月)然(然后)较(比较)伴(伙伴) 宵(元宵)摊(摊牌)筝(风筝)眨(眨眼) 销(销售)滩(沙滩)挣(挣扎)泛(广泛) 三、(熬)腊八粥(穿)新衣(逛)庙会(骑)毛驴 (泡)醋大蒜(贴)年画(燃放)爆竹(打)灯笼 四、1.元旦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2.年、季、月、旬、周、日、时 3.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木材资源 第二课时 一、1.因为所以 2.之所以是因为 3.因为所以 4.即使 5.虽然可是而且 二、1.zhēnɡjiépùzhuàn 2. 半遮半掩绘声绘色载歌载舞糊里糊涂 3. 一律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折扣人教版(2014秋)(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折扣 一、单选题 1.六五折写成百分数为( )。 A. 65% B. 6.5% C. 650% D. 0.65% 2.某商品的售价为100元时,可盈利25%。若打9折销售,则可盈利( )。 A. 22.5% B. 10% C. 12.5% D. 20% 3.某商品进价为360元,售价为540元,利润率为()。 A. 20% B. 30% C. 40% D. 50% 4.原价每袋3元的某种饮料,甲、乙、丙、丁四个商店均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店每袋降价18%,乙商店“买四送一”,丙商店每袋打九折出售,丁商店每满10元返现金2元。小红要买5袋这种饮料,从()商店购买比较便宜。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增产二成八,就是增产28% 6.一商品打六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 7.一种商品打八八折出售,比原价便宜了12%.() 三、填空题 8.把下面的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 七折________;九折________;六五折________;八五折________;六八折________ 9.一个科普展览会的门票价格是:普通票每人20元,团体票(20人以上)打八折.某校组织25名同学去参观展览,买门票需要________元. 10.商场搞促销活动,全部商品七五折出售,一台原价4000元的空调,如果在促销期间去购买,能便宜________元。 11.某书店有一本定价10元的辅导书,八折出售后仍赚20%,这本书的进价是________元. 12.把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 八折=________% 四、解答题 13.一件衣服200,打八折后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数和数的运算 (一)整数 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 (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 1 , 2 , 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 有,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负数:负数和正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正整数(仁2、3、4、……?自然数 ⑶整数- 零(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I负整数(-1、-2、-3、-4……) 2、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工0 ),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 说b能整除a 。 (1)如果数a能被数b (b丰0 )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女 口: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女口: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5)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6)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7)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8)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9)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1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100 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 67、71、73、79、83、89、97。 (11)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2)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夕卜,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 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 15=3X 5, 3和5叫做15的质因数。 (16)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2X 2 X7 (17)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因数有 1、2、3、4、6、12; 18 的因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8)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③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④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基础知识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基础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多音字 jǐn()kōnɡ()mó() 尽空模 jìn()kònɡ()mú() bó ()pínɡ()pū() 薄屏铺 báo()bǐnɡ()pù() hē()pēn()chā ()喝喷差 chà()hè()pèn()chāi()jiān()zànɡ()zhā()间藏扎zhá()jiàn()cánɡ()zā () hōnɡ()jiā ()pànɡ()哄夹胖 hònɡ()jiá ()pán () xīnɡ()xiāo()liánɡ()兴削量 xìnɡ()xuē()liànɡ() zhēnɡ()chōnɡ()āi() 挣冲挨 zhènɡ()chònɡ()ái() dǎi()chù()quān()逮畜圈 dài()xù()juàn() jiǎ()shènɡ()bó() 假盛泊 jià()chénɡ()pō() biàn()zhāo()hú()便朝糊 pián()cháo()hù()

zhēnɡ()zhuǎn()xuán() 正转旋 zhènɡ()zhuàn()xuàn() mā()ɡuī() 摩瑰 mó()ɡuì() 二、形近字组词 挪()蒸()醋()饺()摊()绊()擦()娜()丞()酷()绞()滩()拌()嚓()眨()宵()燃()轿()彼()贺()骆()泛()霄()然()桥()波()资()络()驼()恰()腊()烟()觉()籍()稠()鸵()给()蜡()咽()搅()藉()惆()瞅()魔()肿()刑()哼()峻()熬()揪()摩()种()刊()亨()竣()傲()褐()啃()缸()脏()侯()章()泣()喝()恳()江()赃()候()樟()粒()脉()栖()鸦()俱()凄()货()宴()泳()洒()鸭()惧()萋()贷()晏()霉()聊()乏()栅()控()漠()匣()莓()柳()眨()珊()崆()寞()踢()袭()排()徊()裸()饰()媚()砖()龚()徘()蛔()课()怖()楣()传()蚁()叨()耽()揉()绽()搓()惶()议()叼()沈()柔()碇()嗟()蝗()吻()猥()络()锤()焚()阀()僻()匆()偎()洛()唾()婪()筏()避()瞪()绑()靴()袍()域()执()彻()橙()帮()鞋()跑()或()热()砌()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 折扣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 折扣(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一件西服打八折出售,则现在售价与原价的比是()[来源:学*科*网] A. 1∶5 B. 8∶5 C. 4∶5 D. 2∶5 2.某商场五一期间举行优惠销售活动,采取“满一百元送二十元,并且连环赠送”的酬宾方式,即顾客每消费满100元(100元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购物券,或二者合计)就送20元购物券,满200元就送40元购物券,依此类推,现有一位顾客第一次就用了16000元购物,并用所得购物券继续购物,那么他购回的商品大约相当于它们原价的() A. 75% B. 80% C. 85% D. 90% 3.河东乡前年水稻总产量是20万千克,去年水稻总产量比前年增产一成五,去年全乡水稻总产量是() A. 3万千克 B. 46万千克 C. 23万千 克 D. 32万千克 4.一条裙子原价580元,现在打八五折出售,比原价便宜( )元。 A. 580×85% B. 580×(1+85%) C. 580÷85% D. 580×(1-85%) 5.一种商品先提价30%,再打七折出售,售价与原价相比( ) A. 降低了 B. 提高了 C. 没有变化 二、判断题[来源:学.科.网]

6.王老师到商店买篮球,一个篮球打八折后是64元,原价是80元。 7.“打六折”就是现价比原价便宜60%。 8.判断对错. 商品打八折,现价是原价的80%. 9.判断对错. 一件衣服打七五折出售,也就是说,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5%. 10.判断对错. 某件商品打六折出售,就是比原价降低60%出售. 三、填空题 11.把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 八折=________% 12.“六一”儿童节,新华书店的图书一律九折优惠,小聪用21.6元的钱买了一本儿童读物,这本儿童读物原价________ 元.[来源:ZXXK] 13.把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 七五折=________% 14.商店对某饮料推出“第二杯半价”的促销办法.那么,若购买两杯这种饮料,相当于在原价的基础上打________ 折. 15.一件儿童服装原价200元,打八折后现价是________元,现价比原价便宜 ________元. 16.一批旧书打五五折出售.这句话的意思是现价比________便宜了________%. 17.一种商品打九折出售,就是说现售价是原价的________%, 比原价便宜了________%. 18.打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________%出售,也就是减价________%.

(2020年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一课一练

(2020年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一课一练 第一单元 负数 一、填空 1.把下面各数按要求写在集合圈里. 5 25 19 ?8.4 0 17 200 16.7 0.7 0.2 正数负数 2.如果水位下降3 m,记作 3 m,那么上升5 m记作();若测试达标成绩是70分,李明同学得80分,记作 10分,那么 5分表示()分. 3.甲屋子温度计上显示温度 10 ,乙屋子的温度比甲屋子高出3 ,乙屋子的温度是(). 4.在下面的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并在横线上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9 6 1 3 6 5.在正数前面加上()就是负数.()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 6.一栋大楼,地面以上第5层记作 5层,地面以上第十五层记作()层,地面以下第三层记作()层.7.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 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 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8.如果水位升高 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那么水位下降 2m 时,水位变化记作(),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9. 8.7读作(),读作(). 10.某日傍晚,香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 下降了7 ,这天傍晚香山的气温是(). 11.如果水结冰,那么说明温度在()以下. 12.一包盐上标:净重,表示这包盐最重是()g,最少有()g. 13.在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而正数都比0(),负数都比正数().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到()的顺序. 14.大于 3而小于2之间有()个整数,他们分别是(). (1)如果 50m 表示向东走 50m,那么—50m 表示()。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关于“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正数B.0是负数C.0是整数 2.正数与负数比较(). A.正数一定大于负数B.正数不一定大于负数C.负数大于正数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收入500元记作 500元,则支出200元记作 200元. B.购进货物5 t记作 5 t, 10 t表示卖出货物10 t. C.今天最低气温比昨天下降5 ,今天最低气温就是 5 . 4.两个数相加,和一定是(). A.正数B.负数C.无法确定 5.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 30m,又走了 30m,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m. A.30 B.?30 C.60 D.0 6.数轴上,在的()边. A.左B.右C.北D.无法确定 7.规定10 t记为0 t,11 t记为 1 t,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 t记为 8t B.15 t记为 5 t C.6 t记为 4 t D. 3 t表示13 t 三、解决问题. 1.根据北京时间填空. 地区伦敦巴黎北京东京悉尼 时间06:00 07:00 14:00 15:00 16:00 与北京相比,悉尼时间早2小时,记作 2时. (1)东京时间(),记作()时; (2)巴黎时间(),记作()时; (3)伦敦时间(),记作()时; (4)如果悉尼时间是2014年8月31日1时,那么北京时间应是()年()月()日()时.2.下面是小樱家二月份收支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