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作文的真情实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出作文的真情实感”教学案例

长清一中潘濛

看过一部韩国电影,没有记住名字,只记住是一位老妪佝偻着腰肢,提着小小的书包去送孙子上学,就只那么一个画面,让我泪流满面;一篇文章,是对乞讨者感恩眼神的描写,那眼神似乎能在我的脑海重现,而面对路旁的乞丐,我也再不冷漠

有时,感动来自于画面,有时感动来自歌声,有时这感动来自文字。所以,一篇文章的精髓应该是它的精神,它传递给我们的情感共鸣。将真实的感悟写进作文,文章才会充实动人,在思想上才会更胜一筹。

一次小作文,让我几乎哽咽,这来自学生们给予的始料不及感动。

在上《唐诗宋词》的时候,为了锻炼学生们的鉴赏能力,我布置了一篇小作文,题目是“写一篇诗歌”,注意景物描写,注意含蓄与隽永的语言表达,注意情感的真诚。

很快,作业交上来了。同学们创作的热情很高,有现代诗歌,有古典诗歌,有的斗志昂扬,有的委婉多情,而其中赵昔龙同学的《忆爷爷》文章语言质朴,却充满感情,我给了最高分。

上课时,我对赵昔龙同学的文章进行了点评。有些同学似乎并不服气。我便让赵昔龙到讲台上读一读。

赵昔龙同学用低沉的声音读着,开始时大家伙都不很在意,可慢慢的同学们变了,神情越来越严肃。赵昔龙已经在台上哭了起来,而台下的同学们也开始抽泣,我把身体转了过去,害怕让同学们看到

我夺眶而出的眼泪。

下课后,同学们对我说,老师多读些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才真实。

是啊,很多时候,学生的作文是东拼西凑、套用模式、人云亦云、口号连篇的,缺乏真情实感,动不动就回到古代,把古人“请”出来,屈原、司马迁、李白……写现实的微乎其微,写真情的也是极少。如要写,则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如以“坚强”为题的作文,学生们有的写父母双亡,有的写自己遭遇车祸残疾了……这类瞎编造作、浮游无着的文章是没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也就难以打动人。每每读到这些文绉绉的、缺乏真情实感、毫无新意的文字,我便感到肉麻且无可奈何。但静思之后,觉得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这个主观因素,应该从客观上去分析问题。

首先,学生的阅读来源限制了学生的真情实感。

学生的阅读源主要来自语文教材、报刊、作文选等,而学生也普遍认为这些文章都是好文章,模仿其结构或套用其思想内容也就是很自然的,教材、作文选、报刊文章等都是很有权威的,如果学生由阅读以致模仿,不加以吸收改进,必然会写出模式化的文章。

其次,教师评改的导向使学生作文的思想情感开始虚假化。

教师在评讲学生习作时,一般都拿一些优秀的习作作为范文在班上读,并且指出开头怎样好,中间的组材如何巧,议论抒情有深度,结尾又会呼应等。这样做法本意在表彰学生的,但言外好像还有要学生学习这样写的意思。学生在“范文”的影响下,便不管什么虚情

假意,照抒不误,反正老师喜欢就行了。其次,教师在给学生评改作文时,往往带着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学生作文中的材料,对学生的议论抒情就地认为不够深度和高度,因此向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建议:应怎样抒情、怎样议论,甚至给添上几句成人的议论抒情,使本来充满纯真的思想内容受到了成人的虚饰,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照着“贴标签”了,教师的这招真是吃力不讨好的。

而考试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创造思维单极化。

在高考指挥棒下,教师们都有一个很明确的态度:考什么就练什么。如前几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写议论文,教师在备考时就跟着训练相关文体了,这就很大程度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为地使学生的作文思维走向单极化。好在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命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更强调写真情实感,实话实说。

也许这些是最主要的原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二、改变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状况的对策。

要有切实可行的写作计划。

教师可对照新大纲对作文训练的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吐故纳新,定好学年或学期的作文训练计划。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文章”,并淡化文体,拟出使学生有自由发挥空间的训练板块。

同时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常言道:“言为心声”、“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教师作为主

导者就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从而帮助、带动学生走出自我、走进生活、走向感情,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

我们可以投其所好。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广泛,个性差异较大,若以一题命之,有很多学生可能没有写作兴趣,我们可以用弹性的要求“喜欢什么便写什么”。这样,电影、歌曲、足球、名星、焦点新闻等都可成为触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素材。同时,对于社会聚焦问题,可以让学生去判断,去思考,例如,前几天的“小悦悦”事件,我就让学生发表了评论。。

即兴训练也是不可缺失的。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有一次,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我便说:“同学们看着窗外的小雨,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学生们望着窗外,陷入了沉思。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声像媒体、带领学生深入生活等形式创设情境。真情无价,只要我们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就会发现里面是多么的瑰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大力提倡生活作文,但学生主要时间在课堂上,不可能长期投入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那么如何开掘学生作文的源泉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评文章,使学生认识作品的优缺点,思想的局限性,自觉地避免盲目模仿,写出自己的想法。

古人有“我手写吾口”的说法,强调文章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个性。如何引导学生做到这点呢?北宋诗人黄庭坚说:“文章切忌随人后。”魏际瑞在《伯子论文》也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

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我要补充说:“文章要众人不敢言者,我敢言;众人敢言者,而我敢变。”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我们不随人后,敢言敢变,不虚饰,不做作,如做人一样行文,就一定能写出有真情、有创意的文章来。

希望,在下一次作文中,我会再一次潸然泪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