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生产工艺
碳化硅单晶生长工艺

碳化硅单晶生长工艺碳化硅单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行业、能源行业和电子行业等领域。
其优异的热传导性能、高温稳定性以及高硬度等优点,使其成为高性能电子设备、LED制造、气体和液体传感器、高温加热元件、太阳能电池和火箭发动机喷嘴等领域的首选材料。
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是制备碳化硅单晶的最基本方法。
目前,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主要包括热离解法和物质气相沉积法,其中物质气相沉积法的生长速度更快,品质更稳定。
碳化硅单晶生长工艺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预制晶体、装配晶体和生长晶体。
预制晶体主要是制备碳化硅晶粒的种子,在预制晶体过程中,需要进行均匀加热和降温处理,以创建晶体最合适的生长条件。
装配晶体是指将预制晶体安装到生长晶体炉中的样品台上,这个过程需要高度重视,保障晶体的平稳安装,避免晶体的移动和变形。
生长晶体是将化学气相输送的碳化硅材料沉积在种子上形成单晶,生长速度可以通过生长压力、温度、反应气氛和化学气相输送速率等参数来调节和控制。
为了获得良好的碳化硅单晶品质,生长过程需要充分控制和调节各环节的参数。
例如,生长温度需要根据晶片厚度和应用需求选择;反应气氛需要保持恒定的化学成分和比例,一旦出现波动,会导致晶体成分不均匀;化学气相输送速率需要根据晶体的生长速度来调节,以保证单晶晶片的增长质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生长过程中晶体表面的防污染措施和晶体带电情况等影响生长质量的因素。
总之,碳化硅单晶生长工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直接影响到碳化硅单晶的品质和性能。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调节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使得碳化硅单晶制备出来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硅及碳化硅工艺流程

硅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碳化硅(SiC)的工艺流程有所不同,下面分别简述:硅的生产流程:1. 硅矿石提纯:•硅主要以二氧化硅(SiO2)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石英砂。
首先需要将石英砂经过破碎、筛选等预处理。
•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可提炼的粗硅,常用的方法是西门子法(Silicon Process)。
该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在高温下,利用焦炭还原石英砂中的二氧化硅,生成一氧化碳和粗硅。
•产生的粗硅再进一步精炼,通过多个阶段的沉淀和升华去除杂质元素,得到高纯度多晶硅。
2. 多晶硅制备:•经过一系列熔炼、定向凝固等步骤,可以将高纯度硅材料制成单晶硅或用于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多晶硅片。
碳化硅(SiC)的生产流程:1. 原料准备与粉碎:•原料主要包括石英砂(二氧化硅)、石油焦或其他富含碳的物质以及可能的添加剂(如食盐和木屑)。
•这些原料经过破碎、粉磨至一定粒度,然后进行磁选和超声波筛分,确保原料纯净且粒度均匀。
2. 合成反应:•将上述配料混合后放入专用的碳化硅电炉中,在约2000°C到2500°C的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
•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化硅:•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气体被排出,并通过调节温度、时间和气氛来控制产物的质量和粒度。
3. 产品冷却与后续加工:•反应完成后,关闭电源并让电炉自然冷却一段时间,之后取出碳化硅冶炼块。
•冶炼块根据用途进一步粉碎、分级,可能还需要进行整形处理,形成微粉、颗粒或块状等各种规格的产品。
•最终产品需经质量检测合格后包装入库。
这两种工艺流程均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能源消耗,尤其是对于高纯度硅和特定等级碳化硅的生产。
绿碳化硅生产工艺

绿碳化硅生产工艺
绿碳化硅是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度硅粉的生产工艺。
下面将简要介绍绿碳化硅的生产工艺。
绿碳化硅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混合、石墨化和热解过程。
首先,原料处理:原料主要由冶金硅(硅质含量大于99%)和石墨粉两部分组成。
冶金硅和石墨粉需要先进行分析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然后,冶金硅和石墨粉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并进行破碎、干燥和过筛等预处理工作,以提高后续石墨化和热解过程的效果。
接着,混合:将预处理好的冶金硅和石墨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的目的是使冶金硅和石墨粉充分均匀地混合,以确保后续石墨化和热解过程中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产率和纯度。
然后,石墨化: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石墨化炉中进行石墨化处理。
石墨化过程中,原料在高温下与石墨炉壁发生反应,生成石墨化硅。
石墨化硅是一种碳化硅晶体,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晶格结构的稳定性。
石墨化过程中需要控制石墨化硅的粒度和形貌,以达到所需的产品要求。
最后,热解:将石墨化的原料放入热解炉中进行热解处理。
热解过程中,原料在高温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纯度较高的碳化硅。
热解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工艺要求进行控制,以确保
产出的碳化硅达到所需的纯度和颗粒大小。
综上所述,绿碳化硅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处理、混合、石墨化和热解过程。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制备出高纯度的碳化硅产品,用于电子、陶瓷、磨具等领域。
蓝宝石碳化硅生产工艺流程

蓝宝石碳化硅生产工艺流程蓝宝石碳化硅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腐蚀性和高热导率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蓝宝石碳化硅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制备、合成与结晶、晶体生长、晶体加工和检测与包装五个方面。
1、原料制备蓝宝石碳化硅的原料主要包括碳和硅,以及一些添加剂。
其中,碳和硅的纯度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需要对原料进行制备。
具体步骤如下:(1)碳源选择:选择高纯度的碳原料,如石墨、石油焦等。
这些原料具有高碳含量和高热稳定性。
(2)硅源选择:选择高纯度的硅原料,如硅石、硅藻土等。
这些原料的硅含量要达到工业级要求。
(3)原料破碎:将所选的碳源和硅源破碎成小块,以便进行后续的合成反应。
(4)配料混合:将破碎后的碳源和硅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以调节合成反应的速度和最终产物的性能。
(5)原料制备完成: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合成炉中,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合成反应。
2、合成与结晶合成与结晶是蓝宝石碳化硅生产的核心环节。
在合成炉中,原料经过高温化学反应形成蓝宝石碳化硅晶体。
具体过程如下:(1)合成炉加热:将合成炉加热到一定温度,为合成反应提供必要的能量。
(2)化学反应:在合成炉中,碳源和硅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蓝宝石碳化硅晶体。
反应方程式为:3C+SiO2→SiC+2CO。
(3)结晶控制: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控制结晶温度和冷却速度,以获得高质量的蓝宝石碳化硅晶体。
(4)产物排出:当合成反应完成后,将炉内的蓝宝石碳化硅晶体排出,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处理。
3、晶体生长晶体生长是蓝宝石碳化硅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控制生长条件,使蓝宝石碳化硅晶体按照一定的形状和尺寸生长。
具体步骤如下:(1)晶体定向:通过选取特定的晶面,使晶体按照一定的方向生长。
(2)熔融状态下的传输:将合成后的蓝宝石碳化硅晶体置于熔融状态下进行传输,以保证晶体的完整性。
碳化硅半导体的生产工艺

碳化硅半导体的生产工艺
碳化硅半导体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高频率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等领域。
碳化硅半导体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原材料准备:碳化硅半导体的主要原材料是高纯度的硅和碳源,如石墨、聚苯乙烯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进行粉碎、筛选、洗涤等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纯度和均匀性。
2.混合制备:将精细处理后的硅粉和碳源混合,利用高温反应炉进行碳化反应,制备出碳化硅晶体。
3.晶体生长: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将碳化硅晶体生长到所需的尺寸和形状,形成碳化硅薄膜或晶片。
4.切割加工:利用激光切割、离子束切割等方法,将碳化硅晶片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5.表面处理:对碳化硅晶片进行化学处理、氧化处理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表面平整度、电学性能和稳定性。
6.测试评估:对生产出的碳化硅半导体晶片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工艺和质量标准。
以上是碳化硅半导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其中每个步骤都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严格的操作控制,以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碳化硅半导体产品。
- 1 -。
碳化硅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碳化硅的生产工艺及用途碳化硅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用途。
下面将介绍碳化硅的生产工艺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碳化硅的生产工艺。
碳化硅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化工工业中的碳,和二氧化硅。
通常,碳源可以来自石油焦、碳素材料、木炭等,而二氧化硅则可以通过石英砂等硅源原料制备得到。
在高温下,碳源和硅源通过反应生成粒径较小的碳化硅颗粒。
然后,通过机械研磨和筛分等步骤,可以获得不同粒径的碳化硅产品。
碳化硅具有多种用途。
首先,在高温领域,碳化硅表现出了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因此,碳化硅常被用作制造耐火材料或耐火陶瓷的原料。
碳化硅陶瓷制品可用于制造高温窑炉、玻璃熔炉和煤气化炉等工业设备,能够承受高温环境下的腐蚀和磨损。
此外,碳化硅还可用于制备高硬度的磨料和研磨工具。
由于碳化硅具有高硬度和优异的磨削性能,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磨具、砂纸、砂轮等工具,用于金属加工和石材加工等领域。
碳化硅材料还用于制造陶瓷刀具、切割工具和刀片等。
此外,碳化硅还被应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
碳化硅具有良好的耐电特性和耐高温性能,因此被用于制造功率半导体器件、高压电力设备和电子元件等。
这些器件具有低电阻和高耐受电压能力,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和电源系统等领域。
除了以上应用之外,碳化硅还被用于制造陶瓷管、陶瓷过滤器和陶瓷燃烧器等。
碳化硅陶瓷具有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因而用于石油化工、环保工程、食品加工等领域。
总结起来,碳化硅在耐火材料、磨料研磨工具、电子器件和陶瓷制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它的耐高温性能、硬度和耐电特性使其成为许多工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碳化硅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展,为多个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
碳化硅热压铸成型

碳化硅热压铸成型
碳化硅热压铸成型是一种制造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温和高压条件将碳化硅粉末压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密度。
以下是该工艺的详细步骤:
1.准备原材料:首先,选取合适粒度和纯度的碳化硅粉末。
碳化硅粉末的质
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至关重要。
2.模具设计与制造:根据需要成型的零件形状和尺寸,设计和制造模具。
模
具材料应能耐受高温和高压,并且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3.混料与加料:将碳化硅粉末与适量的添加剂混合,如粘结剂、润滑剂等,
以改善粉末的流动性和成型性。
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模具中。
4.热压铸:将模具放入热压铸机中,加热至高温,通常在1600℃到2000℃之
间。
在高温下,原料熔融并充满模具的各个角落。
同时,通过高压装置对模具施加压力,使原料在模具内紧密结合。
5.冷却与脱模:待制品冷却后,降低压力并从压铸机中取出模具。
然后,将
成型品从模具中脱出。
6.后处理:根据需要,对制品进行切割、磨削、抛光等加工,以获得最终的
形状和尺寸。
7.质量检测:对最终产品进行各种检测,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
测试等,以确保其满足预设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碳化硅热压铸成型具有许多优点,如可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等。
因此,它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该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如需要高温高压的设备、高成本、生产周期长等。
同时,碳化硅热压铸成型过程中涉及到高温和高压的操作,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来确保工人安全和产品质量。
碳化硅生产工艺

碳化硅的生产工艺和投资估算碳化硅是人工合成的材料,其化学计量成分以克分子计:Si 50%、C 50%以质量计:Si 70.04%、C 29.96%,相对分子质量为40.09。
碳化硅有两种晶形:β-碳化硅类似闪锌矿结构的等轴晶系;α-碳化硅则为晶体排列致密的六方晶系。
β—碳化硅约在2100℃转变为α-碳化硅.碳化硅的物理性能:真密度α型3。
22g/cm3、β型3.21g/cm3,莫氏硬度9.2,线膨胀系数为(4.7~5。
0)×10-6 /℃,热导率(20℃)41.76W/(m·K),电阻率(50℃)50Ω·cm,1000℃2Ω·cm,辐射能力0.95~0.98.碳化硅的合成方法(一)用二氧化硅和碳(煤)合成碳化硅工业上合成碳化硅多以石英砂、石油焦(无烟煤)为主要原料,在电炉内温度在2000~2500℃下,通过下列反应式合成:SiO2+3CSiC+2CO —46。
8kJ(11.20kcal)1。
原料性能及要求各种原料的性能:石英砂,SiO2>99%,无烟煤的挥发分<5%。
2.合成电炉大型碳化硅冶炼炉的炉子功率一般为10000kW,每1kg SiC电耗为6~7kW·h,生产周期升温时为26~36h,冷却24h.3. 合成工艺(1)ﻩ配料计算:式中,C为碳含量,SiO2为二氧化硅含量,M=37.5.碳的加入量允许过量5%。
炉内配料的重量比见表3。
表1 炉体内各部位装料的配比项目上部中部下部C/SiO20.64~0.650.64~0.650。
59~0.61食盐%8~108~106~9木屑/L180360180一般合成碳化硅的配料见表4。
表2合成碳化硅的配料配料/%绿SiC黑SiC配料/%绿SiC黑SiC硅质材料32~5644.5~59食盐2~60~8在碳化硅的生产过程中,回炉料的要求:包括无定形料、二级料,应满足下列SiC〉80%,SiO2+Si<10%,固定碳〈5%,杂质<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碳化硅的生产工艺和投资估算
碳化硅是人工合成的材料,其化学计量成分以克分子计:Si 50%、C 50%以质量计:Si %、
C %,相对分子质量为。
碳化硅有两种晶形:β-碳化硅类似闪锌矿结构的等轴晶系;α-碳化硅则为晶体排列致
密的六方晶系。β-碳化硅约在2100℃转变为α-碳化硅。
碳化硅的物理性能:真密度α型cm3、β型cm3,莫氏硬度,线膨胀系数为~×10-6 /℃,
热导率(20℃)(m·K),电阻率(50℃)50Ω·cm,1000℃ 2Ω·cm,辐射能力~。
碳化硅的合成方法
(一)用二氧化硅和碳(煤)合成碳化硅
工业上合成碳化硅多以石英砂、石油焦(无烟煤)为主要原料,在电炉内温度在
2000~2500℃下,通过下列反应式合成:
SiO2+3CSiC+2CO
1. 原料性能及要求
各种原料的性能:石英砂,SiO2>99%,无烟煤的挥发分<5%。
2. 合成电炉
大型碳化硅冶炼炉的炉子功率一般为10000kW,
每1kg SiC电耗为6~7kW·h,生产周期升温时为26~36h,冷却24h。
3. 合成工艺
(1) 配料计算:
式中,C为碳含量,SiO2为二氧化硅含量,M=。碳的加入量允许过量5%。炉内配料的重
量比见表3。
表1 炉体内各部位装料的配比
项目 上部 中部 下部
C/SiO2 ~ ~ ~
2
食盐% 8~10 8~10 6~9
木屑/L 180 360 180
一般合成碳化硅的配料见表4。
表2合成碳化硅的配料
配料/% 绿SiC 黑SiC 配料/% 绿SiC 黑SiC
硅质材料 32~56 ~59 食盐 2~6 0~8
炭质材料 18~45 34~44 非晶材料 5~10
木屑 2~6 3~11 未反应料 25~35
在碳化硅的生产过程中,回炉料的要求:包括无定形料、二级料,应满足下列SiC>80%,
SiO2+Si<10%,固定碳<5%,杂质<%。
焙烧料的要求:未反应的物料层必须配人一定的焦炭、木屑、食盐后做焙烧料。加入量
(以100t计)焦炭0~50kg,木屑30~50L,食盐3%~4%。
保温料的要求:新开炉需要配保温料。焦炭与石英之比为。如用乏料代特应符合如下要
求:SiC<25%,SiO2+Si>35%,C 20%,其他<%。
加入食盐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原料的铁、铝等杂质,加人木屑是便于排除生成的一氧化
碳。
(2) 生产操作:采用混料机混料,控制水分为2%~3%,混合后料容重为~cm3。
装料顺序是在炉底先铺上一层未反应料,然后添加新配料到一定高度(约炉芯到炉底的
二分之一),在其上面铺一层非晶形料,然后继续加配料至炉芯水平。
炉芯放在配料制成的底盘上,中间略凸起以适应在炉役过程中出现的塌陷。炉芯上部
铺放混好的配料,同时也放非晶质料或生产未反应料,炉子装好后形成中间高、两边低(与
炉墙平)。
炉子装好后即可通电合成,以电流电压强度来控制反应过程。当炉温升到1500℃时,
开始生成β-SiC,从2100℃开始转化成α-SiC,2400℃全部转化成α-SiC。合成时间为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
26~36h,冷却24h后可以浇水冷却,出炉后分层、分级拣选。破碎后用硫酸酸洗,除掉合成
料中的铁、铝、钙、镁等杂质。
工业用碳化硅的合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合成碳化硅流程图
(四)合成碳化硅的理化性能
1. 合成碳化硅的化学成分
4
(一)合成碳化硅的国家标准(GB/T 2480—1981)见表5。
表3 碳化硅的国家标准(GB/T 2480—1981)
粒度范围
化学成分/%
SiC(不少于) 游离碳(不多于) Fe2O3(不多于)
黑碳化硅 12号至80号 100号至180号
240号至280号
绿碳化硅
20号至80号
100号至180号
240号至280号
W63至W20号
W14至W10号
W7至W5号
(2)密度:以46号粒度为代表号绿碳化硅不小于cm3;黑碳化硅不小于cm3。
(3)粒度组成:应符合GB/T 2477—1981《磨料粒度及其组成》的规定;
(4)铁合金粒允许含量为零;
(5)磁性物允许含量:不大于%。
2. 相组成
工业碳化硅的相组成是以α-SiCⅡ型为主,含有一定量的β-SiC。其总量为92%~%,
其中还有少量的α-SiC I和α-SiC Ⅲ型。
3. 物理性能
(1)真密度在~ g/cm3,莫氏硬度为一,开始分解温度为2050℃。
(2)碳化硅试样的线膨胀系数和电阻率见表6,表7。
表4 各种温度SiC的线膨胀系数
加热温度/℃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5
线膨胀系数/℃-1 ×10-6 ×10-6 ×10-6 ×10-6 ×10-6
表5各种温度SiC的电阻率
加热温度/℃ 60 220 720 1060
电阻率/Ω·cm 105 102 <102
(3)碳化硅试样的热导率在500℃时,λ=(m·K),在875℃时入二(m·K)。
(4)碳化硅在1400℃与氧气开始反应。在900~1300℃开始氧化、分离出SiO2,或产生
CO气体。
(四)制备碳化硅的投资预算
总投资约11500~12000万元,建成年产11万吨左右的碳化硅生产基地。(主
要设备:变压器,整流柜,高低压柜,碳化硅冶炼电炉等)
如果投资14000万元,可建成年产 万吨左右的碳化硅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