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化武器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化学武器也是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它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灭绝人寰的杀伤效应,立即遭到世人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国际上虽早就签订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公约和协议,但未被真正完全履行。化学武器的扩散局面日益加剧,且有愈来愈常规化的趋势。 一、化学武器概述 (一)军用毒剂及化学武器的概念 军用毒剂是指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的有毒化学物质,简称毒剂。 化学武器是指在战争中用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牵制和困扰敌人的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如装填有毒剂的手榴弹、地雷、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及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材等。 (二)化学武器的发展概况 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位于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1915年4月22日下午6点零5分,德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英、法联军阵地施放180吨储存在约6300只吹气钢瓶中的氯气,造成英、法联军15000多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5000多人被俘,使德军一举突破联军阵地。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伊泊尔毒气战”。 自伊泊尔毒气战之后,许多交战国,如英、法、美等国为了在战场上制胜对方,都先后研制和使用了各种化学武器。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使用的毒剂总量达125万吨,毒剂品种除氯气外,还有芥子气、光气、路易氏气、亚当氏气、氢氰酸等多达数十种,因毒剂中毒伤亡130多万人,占整个战争人员伤亡总数的4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美军侵朝和侵越战争、两伊战争等战争中都曾多次大量使用或策划使用过化学武器。70年代以来,化学武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局部地区化学武器使用频繁;二是化学武器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扩散。目前掌握化学武器生产技术的国家已有20多个,拥有化学战能力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加。从发展方向看,一些化学武器大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制:一是发现新型毒剂,增强其杀伤作用;二是不断改进化学武器的使用手段,提高其实用性能;三是逐步将化学武器纳入常规武器系统;四是解决化学武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实现二元化、弹药子母化、集束化,做到一弹多药或多弹一药等。 (三)毒剂的战术技术性能 1.毒剂的战斗状态 化学武器使用后,毒剂发挥其杀伤作用的状态称为战斗状态。它有蒸汽状、雾状、烟状、液滴状和微粉状五种。毒剂以雾状和烟状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毒剂气溶胶。 上述的几种毒剂战斗状态,构成了化学武器对人员的三种伤害形式: 毒剂初生云:指化学武器使用后直接形成的毒剂蒸汽或气溶胶云团; 毒剂液滴:指化学武器使用后,分散在地面、物体上的毒剂液滴; 毒剂再生云:指由毒剂液滴自然蒸发出的蒸汽形成的毒剂云团。 2.中毒途径 在实战条件下,毒剂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伤口、消化道使机体中毒。不同的中毒途径对人员的伤害程度有很大差别,通常同一种毒剂在不同的中毒途径条件下,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的顺序是:呼吸道>眼睛、伤口>消化道>皮肤。 (四)毒害剂量 毒剂对机体引起某种伤害程度的量叫毒害剂量,又称中毒量。由于中毒途径不同,毒害剂量的表示方法也不一样。 通过吸入引起中毒的毒害剂量用染毒浓度和暴露时间的乘积来表示;通过皮肤沾染吸收、

生物科技与信息保密

生物科技与信息保密 生命科学学院 097140003 林未 摘要:21世纪是一个高新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生物技术在信息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有可能引发一场新的信息革命,这给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探讨了生物技术对现有信息安全保密体制的可能攻击以及生物密码技术在未来信息安全保密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保密安全基因生物密码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对于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现代生物技术正在为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食品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渐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然而,随着基因技术及克隆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有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巨大风险或危险,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保密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软硬件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得我国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历史证明,曾经坚固的保密体系在高新技术面前往往是不堪一击的,而信息科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往往又会带来新型的安全保密技术,构筑起更安全可靠的、面向未来的国家之盾。如果说人民军队是国家的钢铁长城,那么,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安全保密可以说是国家之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1】 1、生物信息科学技术 研究把生物技术应用于信息科学领域,只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在分子生物计算技术和分子生物密码技术两个方面。由于现阶段分子生物计算和分子生物密码主要利用DNA作为实现载体,因而,也常被称为DNA 计算和DNA密码。 电子计算技术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巨大革命,人类的经济、军事和生活都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计算机。然而,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微型化并不是无限度的,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技术来继续推动微型化的发展。目前看来,能够继续实现微型化进程,给人类带来更强大计算能力的新技术当属量子计算技术和分子生物计算技术。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现代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应逐步过渡到分子水平,这样一来,新型的计算机将会比利用当前技术造出来的任何计算机都要小。DNA计算机就是这种思想的一种表现。由于进行计算的元件是体积微小的DNA分子,所以DNA计算机可以前所未有的高并行性进行并行计算。 1994年,Adleman等科学家进行了世界上首次DNA计算,解决了一个7节点

狂犬病毒曾被用于制造古老的生化武器

狂犬病毒曾被用于制造古老的生化武器? 狂犬病最主要的带菌者是家养的狗狗,但是狐狸和蝙蝠这种野生动物也可以将这种疾病传播给人。狂犬病无疑是致命的。 狂犬病最早的纪录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法匾上,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法典对于任何患有狂犬病但是却咬了别人的狗狗的主人处以重金罚款。是从美索不达米亚开始,这种疾病的传染性开始从动物蔓延到人身上,在公元前6世纪传播到中国。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提到它于公元前5世纪传到安纳托利亚。当它传播到意大利和欧洲,许多东罗马帝国的医生描述了它的症状和这种致命疾病的发展过程。 它在公元前5世纪到达希腊。罗卡的古代的雅典娜神殿那时因为满是狂犬病狗狗而臭名昭著。雅典娜被唤醒拯救受狂犬病危害的人们。公元200年,自然历史学家艾利安描述了一个拯救被狂犬病狗狗咬的小男孩的实验。一个医生尝试给他的病人服用有毒的海马的胃酸来抵消疯狗的“毒液”。这种早期的以毒攻毒以失败告终。

艾利安注意到被疯狗咬过的衣服纤维会充满致命的唾液,所以如果之后有人近距离接触它也会被感染。事实上这种病毒可以通过开放性创伤传播。他的这种预言暗示疯狗的“毒液”可以作为武器。 探索历史,人们发现了印度战争手册中两个有趣的生物武器的配方。Kautylia 在Arthashastra 一书里讲述了如何制造不同种类的毒箭。一种配方是将不同的毒液和麝香兔的血液混合。Kautylia 写道:“中了这种毒箭的人,会不受控制的咬10个人,那些人还会分别再咬10个人。”这暗示印度的麝香兔是狂犬病的携带者。

另一种配方是将人的血液和羊的混合,引发疯狂的咬人,听起来很像狂犬病。也许羊很容易被携带狂犬病的动物咬。 2000年后,大约1500年,达芬奇想到了将狂犬病毒武器化,他设想了一种由硫,砒霜,狼蛛毒,毒青蛙和疯狗的唾液制成的恐怖的炸弹。 1650年,波兰将军Casimir Siemenowicz 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想法。他建议将患狂犬病狗的唾液置于粘土上,发射给敌人引起狂犬病的传播。这种武器是否有效并不知道,但是残忍的初衷已经足够让人不寒而栗了。[老人爱怡 via io9]

生化武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

生化武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 东华大学赵玉珠2120528 摘要:本文综述了防护服的分类、发展和防护机理,分类说明了防护服对材料的要求,详细介绍了生化防护服的标准体系,并综述了防护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防护服防护机理标准发展趋势 在现在工业发展越来越快的环境下,很多人经常与火焰、高温、熔融金属、腐蚀性化学品、低温、机械加工等等接触,这样就会产生危险,对于这些危险,就需要专门的防护装备来保护整个身体。防护服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能有效地保护作业人员免受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伤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护服的美观性和舒适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评价一件防护服质量的优劣,可以从“防护有效、安全适用、穿着轻便、舒适美观”几个方面进行衡量[1]。 1 防护服的概念及其分类 防护服装属于功能性服装中的一类,主要用于保护在各种劳动场所作业的人员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伤害。防护服装的防护功能是伴随着工业发展与进步不断增加与提高的,是作业环境的需要,更是对人体保护的需要。 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防护服装可以分为公共事业用, 军事用, 医疗卫生用, 工业、建筑业和农业用, 娱乐业用等几大类。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 防护服装又可分为两类:一般防护服和特殊作业防护服。一般防护服是指以常规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织物为材料; 特殊作业防护服则是针对某一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某种或某几种特征性的危害因素, 具有特定的防护功能, 适用于特定环境下穿着的防护服, 其种类有阻燃隔热服、防寒保暖服、防静电服、防化服、防水服、防辐射服、抗菌防臭服、抗油拒水服、防紫外线服、防尘服、微波防护服和防毒服等二十几种[2]。 化学防护服材料根据其防护原理的不同, 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3]:解毒型防护材料,隔绝型防护材料,吸附型防护材料等。根据化学防护服防护程度的不同,

化学武器知识及防护

化学武器知识及防护 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的化学物质叫毒剂。装有毒剂并能将其形成战斗状态的武器和器材,叫化学武器。化学武器包括装有毒剂的炮弹、航弹、导弹、地雷、布洒器等。 一、化学武器的特点 (1)杀伤途径多。毒剂可以气、烟、雾、液态使用。染毒空气可经眼睛接触、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等途径使人畜中毒,染毒的食物和水可经消化道吸收,使人中毒。 (2)杀伤范围广。染毒空气无孔不人,所经之处都有杀伤效果。 (3)作用时间长。液体毒剂污染地面和物品,毒害作用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有的甚至达数周。前者属暂时性毒剂.后者属持久性毒剂。 (4)制约因素多。化学武器虽然是大规模杀伤武器,但它受天气、地形和地物的影响非常大。如刮风、下雨、下雪、气温和地上建筑的情况等,对毒剂的杀伤效果都有影响。 二、毒剂的种类和性能

(1)神经性毒剂。是破坏人体神经的一种毒剂。主要有沙林、维埃克斯、梭曼。沙林和维埃克斯分别可闻到烂苹果味、臭味,梭曼元味。其中毒症状有:瞳孑L缩小、流口水、出汗、胸闷、呼吸困难、头痛、昏迷、肌肉跳动、全身抽搐直至死亡。 (2)糜烂性毒剂。使细胞坏死而引起溃烂的毒剂。主要有芥子气.可闻到大蒜味。其中毒症状有:皮肤红肿、大小水疱、溃烂等。 (3)全身中毒性毒剂。是破坏人体细胞氧化功能的毒剂。主要有氢氰酸.可闻到苦杏仁味。其中毒症状有:口舌麻木、头痛、呼吸困难、抽搐、瞳孔散大直至死亡。 (4)窒息性毒剂。是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导致呼吸功能损伤的毒剂。主要有光气,可闻到烂苹果味。其中毒症状有:头痛、水肿、休克。 (5)刺激性毒剂。是对眼睛、呼吸道有强烈刺激的毒剂。主要有西埃斯、亚当气、苯氯乙酮。西埃斯无色,有胡椒味。亚当气无色无味。苯氯乙酮无色,有荷花味。其中毒症状有:流泪、喷嚏、流涕、咳嗽、恶心、皮肤烧灼感。

国外防护工程

坚固、隐蔽、分散、机动、重复设置 现代空袭对国防工程的影响及防护对策 随着高技术条件下侦察监视装备和进攻武器的快速发展,军队的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空袭作战将成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作战方式。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大型国防工程特别是指挥防护工程受到来自侦察卫星、无人侦察机等高技术侦察监视装备以及空地导弹、巡航导弹和制导炸弹等精确制导武器日益严重的威胁,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国防工程在现代空袭下的生存能力,已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一、现代空袭对国防工程的影响 当前,在对国防工程进行空袭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已经形成远近结合、导弹与炸弹结合的配套体系,其打击的首要目标是指挥防护工程和通信系统等。 1.高强度精确空袭对国防工程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从近期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可以看出,空袭武器的运用有以下特点: ①精确制导弹药在空袭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在伊拉克战争中,精确制导弹药已占总投弹量的68%左右。②命中精度越来越高。如一些弹药采用GPS制导加末制导等复合制导技术,命中精度可达到1~3米。③打击地下坚固目标的能力提高。如美空军AGM-86D空射巡航导弹的钻混凝土深度已由过去的2米左右提高到5.5米。④投射距离越来越远。如空地战术导弹的射程达45~110千米,“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的投射距离达22~110千米,可有效打击纵深目标和后方目标。⑤空袭强度越来越大。与海湾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中空袭强度提高了1倍以上,萨达姆官邸等重要目标遭到多批次、连续、重复的空袭。 因此,高强度的精确空袭对国防工程特别是指挥工程的防护,已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2.电磁毁伤将严重影响国防工程正常运行 据称,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已使用了电磁脉冲炸弹(属于高功率微波武器)。核电磁脉冲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等电磁毁伤武器具有以下破坏效能: ①电磁能量强高空核爆炸释放的电磁能量可达到百亿焦耳;触地核爆炸释放的电磁能量可达到百万焦耳;高功率微波炸弹释放的电磁能量为几千焦耳;超级干扰机的有效辐射功率比现有的电子干扰机高3~6个数量级。通常,1焦耳能量就可能造成电气设备的永久或临时性破坏,而对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来说,只需要百分之几焦耳的能量就能达到以上破坏效果。 ②对电子电气设备的破坏半径大核爆炸电磁脉冲的破坏半径达2000多千米;高功率微波炸弹产生的微波的破坏半径达数百千米;超级干扰机发射出的微波束的破坏半径也能达到数百千米。 ③穿透能力强核电磁脉冲可直接穿透国防工程防护层。近百米厚的国防工程自然防护层一般只能使核电磁脉冲峰值衰减约2个数量级。核电磁脉冲可通过工程的出入口侵入直通式地下工程的口部,此外,通风用的竖井以及各种孔口同样为核电磁脉冲的侵入敞开了大门。电磁脉冲还可以通过电线、电缆的耦合与传导,以及金属塔架及管道的结构耦合侵入国防工程,毁伤其内部的电子、电气设备。因此,在提高电子、电气设备自身抗毁伤能力的同时,对重要的指挥、通信工程,必须采取屏蔽等防护措施。 3.核生化袭击将严重威胁国防工程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核生化武器特别是核武器拥有巨大的威力和大规模杀伤能力,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核生化武器仍将是国防工程面临的最大威胁。 战略核武器爆炸当量为百万吨级,战术核武器爆炸当量为千吨级。美国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命中精度达到90米,潜射弹道导弹达到130米,战略巡航导弹达到30米(如采用

专业、易用的人防门框墙

专业、易用的人防门框墙 一、人防业务介绍 人防是指人民放空地下室,简称放空地下室。 甲类放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乙类放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人防业务有特定的图集规范。 因为人防业务特殊性,以往用软件存在一些的难点: 1、人防门框墙种类多,造型复杂,人防门框墙的绘制,步骤繁琐,效率慢; 2、人防门框墙的钢筋计算需要手动调整计算结果。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在处理人防业务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最新版GGJ2009软件新增了专业、易用的功能,帮助大家更方便、快捷、准确的处理人防业务。 二、软件人防功能简介 依据07FG04人防门框墙图集以及常见的人防施工图纸,GGJ2009提供了人防门框墙构件。采用参数图组合方式定义,可以处理1546种门框墙类型,配合灵活的钢筋输入格式和钢筋计算设置,可以满足大部分常见业务情况,且支持与剪力墙重叠绘制,钢筋计算精确扣减,使人防的处理专业便捷。 人防门框墙定义界面: 人防门框墙计算设置:

下面将通过实例工程来演示GGJ2009软件人防门框墙的功能。 以MKQ1为例,首先,新建门框墙MKQ1:

1)平剖形式 根据门框墙配筋表,平坡形式采用大样图“A”样式,由门框墙大样图得到“A”样式: 从图中得到,左右都是悬臂式,根据配筋特点,在门框墙左、右构造中,调开参数图,选择为悬臂式-1

选择完毕,然后根据大样图对照配筋表,直接在右边参数图“1-1”中输入洞口尺寸及左右悬臂的配筋,配筋完成,如下图:

江苏省人防培训习题

人防培训习题第一讲 1、人民防空的任务是什么? 答: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方针是什么? 答: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3、人民防空的性质是什么? 答:1、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3、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4、全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4、人防工程的防护性能? 答:能抵抗一定威力杀伤兵器的破坏,即能在拟定的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常规武器袭击和袭击后的城市发生次生灾害情况下,保障人员、物资的安全。 5、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答: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6、人防工程按战时功能分类有哪五种分法? 答:分为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五类,并组成效能配套的人民防空工程体系。

7、按施工构筑方式和所在环境条件分类有哪四种? 答:可分为:明挖工程(掘开式、附建式);暗挖工程(坑道式和地道式)8、甲、乙类人防工程抵抗武器袭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甲类工程考虑抗常规武器、核武器、生化武器的袭击;乙类工程考虑抗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袭击。 9、人民防空领导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1、军政双重领导的管理原则 2、区域管理原则 3、按照各自分工互相协调的原则 10、人防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人防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持有国家核发的资质等级证书,按照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人防工程建筑活动。并对承包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具体内容略)人防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 12、什么是防护层? 答:结构上方能起防护作用的岩、土或其他覆盖材料(分人工防护层和自然防护层)。 11、人防工程主体和口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体:防护工程中战时达到人员或物资掩蔽所需防护要求的区域称主体。主体与密闭区的范围相同。 口部:主体与地表面相连通的部分称为口部,主要供人员、车辆等进出使用,属非密闭区。 第二讲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化学武器是一种威力较大的杀伤武器。一些国家正在加紧研制和生产杀伤力更大、机动性更好的新型化学武器。但是,化学武器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可大大降低其杀伤作用。 (一)一般防护 1.利用器材防护 (1)呼吸道和眼睛的防护遭敌化学袭击时,迅速戴好防毒面具,对呼吸道和眼睛进行防护。 (2)全身防护当毒剂呈液滴、粉末或雾状时,除防护呼吸道和眼睛外,还要对全身进行防护。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等。同时应防止毒剂液滴溅落在随身携带的装具和武器上。 利用没有染毒的位置,穿好防毒靴套或包裹腿脚,戴好防毒手套,继续执行任务。 2.利用地形防护 利用地形防护化学武器不能像防护核武器那样就低不就高, 而要根据地形和风向等条件综合考虑利用的地点,尽量避开易滞留毒剂的地点或区域。 3.利用工事防护 有条件且情况允许时,除观察和值班人员外,其余人员应立即进入掩蔽工事,关闭密闭门或放下防毒门帘。人员在没有密闭设施的工事内,要带面具防护。遭受持久性毒剂袭击后,离开工事前要进行下肢防护。

(二)预防与急救 1.预防 对某些毒剂,人员服用预防药物可减轻中毒症状。如服用防磷片或吸入解磷鼻粉剂可减轻神经性毒剂的中毒症状。 2.急救 敌化学袭击停止后,应立即进行自救、互救,在上级没有下达脱面具命令之前,不得脱去防毒面具。 当发现人员中毒,还无法判明是何种毒剂中毒时,应按毒性大、致死速度快的毒剂中毒急救。通常在肌肉注射解磷针的同时,鼻吸亚硝酸异酯;对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者,在毒区内采取压胸举臂或压背举臂法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情况允许,将中毒者撤离毒区后送救治。 对神经性毒剂中毒的急救。神经性毒剂是速杀性毒剂。 (1)中毒后必须及时急救。首先戴上面具,立即肌肉注射解磷针(互救时对呼吸困难者进行人工呼吸);对染毒皮肤及时消毒,脱去或剪掉染毒部位的衣服。注射一支解磷针后症状如持续存在,间隔20分钟后注射第二支。 (2)对全身中毒性毒剂的急救。全身中毒性毒剂也是速杀性毒剂,中毒后必须及时急救。迅速捏破亚硝酸异酯安瓿,放在鼻前吸入。如症状不见消失,则每隔4或5分钟再次使用,但连续使用不超过5支。互救时对呼吸困难者还应进行人工呼吸。 (3)对糜烂性毒剂中毒的急救主要是消毒。

2020年禁止生化武器范文为什么要禁止生化武器

禁止生化武器范文为什么要禁止生化武器第1生化武器说的是细菌弹、病毒弹、化学毒气毒剂弹等,第2你说的克隆人,我也不知道,说的迷信点就是没有灵魂的生命,第3个问题那一定是犯法滴,可能是日内瓦公约吧,里面禁止了好多武器的生化武器就是指生物和化学武器,具体说就是细菌,病毒,毒气这类。杀伤效果强,但是生产的技术门槛很低,一旦滥用后果极其严重,要是再流入 ___手里,恐怕地球就要变样了,比核武器还恐怖克隆人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首先就是人口失去控制,其次引发伦理问题,从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国际公约禁止研制生化武器,克隆人有条件做到国家都明文禁止 其实反方还是有胜面的,“禁止生物武器”,那就包括禁止储存、研究与使用生物武器。论点落在不提倡与使用生物武器,但是不能停止对生物武器的研究。 首先,以现在国际 ___势,我们主要面临的是非传统威胁,比如___。与传统生物武器本身的特点是易于获取(相对于核武器、化学武器)、成本低廉危害大,这正是小国与 ___的最爱。我们需要研究有效的生物防护手段,禁止对生物武器的研究就是将人民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顾。

其次,最新一代的生物武器以远远超出人们过去的想象,针对人类基因的差异,可能制造出专门攻击某个民族、某个种族、某种身高、某种特征的特殊基因武器。并且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它不需要导弹和轰炸机运载,一个 ___拿着一个瓶子就可以了。甚至一个国家遭到基因武器攻击多年, ___还没有发觉,或者发觉后也不能判断是哪个方向的攻击。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发展出比如说绝育类型的生物武器,导致若干年后一个民族的消失。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法,相较于核武器、化学武器,极难受人察觉,并且急需长时间的研究有效的反制和防御手段,至少达到生物武器的平衡(参考核平衡)。禁止对生物武器的研究就是将国家的安全置于他国掌握当中。 最后,自然界的生物威胁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比如xx年的SARS。研究生物武器反制手段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的威胁。 此外,众所周知,军事领域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民事科技,目前生物领域进展飞快,生物产业前景极其诱人,研究生物武器反制手段可能还会顺带攻克一些疾病,比如艾滋、肝炎等。 所以,只要引导到研究这个方向,对手越说生物武器危害大,就越有研究的必要。

生物恐怖应对措施

论我国应采取的生物安全应对措施 进入新世纪,人类一个高新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依靠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生物体之间基因的转换与重组,改变生物体原有的一些性能,实现集多种生物体优势于一身,现代生物技术正在为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食品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渐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生物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当人类不能确保正确 合理操作和运用这项技术时,这种影响可能是 灾难性的。现代生物技术使基因在人、动物、植 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人为的相互转移,而目前人 类对这种基因调整后的结果尚无十足的把握。 因此,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预防体系是每个国 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其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外在表现(或称效应)。最近流行的严重甲型H1N1流感,被称之为公共卫生事件,其实是一次典型的生物危害。甲型H1N1不但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对公众心理、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说明目前我国对大规模生物危害应急反应能力还很薄弱。在甲型H1N1流感再次敲响的生物危害的警钟声中,认识的提高最为重要,掌握国内外现状必不可少,完善我国应对生物危害的体系、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刻不容缓。为此,提出了建立我国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应对措施。 第一方面生物安全预防措施 1、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 将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已为多数国家所认同,并将其作为应急处置与减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保证。美国建立了由紧急事务办公室牵头、国防部为后盾、卫生系统为骨干、公共卫生研究院(所)和医药产业机构为基础,11个国家部门、40余个相关机构参与协作的生物危害应急处置体系。建有国家紧急储备和动员机制,形成了装备精良、专业机构完善、军民一体、及时有效的医学防护和应急救援网。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捷克等国家也相继组建了国家分级管理的生物危害防御体系。为此,建议建立国家生物安全综合协调机构。 2、注重相关信息支持系统和高新技术平台的建立 由于生物安全涉及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等多个学科,以及计算机、信息、通讯、传感器等多项技术,因此,各国均以建立多学科技术集成的平台和体系作为保证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前提。美国防生物危害规

广联达软件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

广联达软件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 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10-25 15:11:05 一、人防业务介绍 人防是指人民防空地下室,简称防空地下室。 甲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乙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人防业务有特定的图集规范。因为人防业务特殊性,以往用软件存在一些的难点: 1、人防门框墙种类多,造型复杂,人防门框墙的绘制,步骤繁琐,效率慢; 2、人防门框墙的钢筋计算需要手动调整计算结果。 最新版GGJ2009软件新增了专业、易用的功能,帮助大家更方便、快捷、准确的处理人防业务。 二、软件人防功能简介

依据07FG04人防门框墙图集以及常见的人防施工图纸,GGJ2009提供了人防门框墙构件。采用参数图组合方式定义,可以处理1546种门框墙类型,配合灵活的钢筋输入格式和钢筋计算设置,可以满足大部分常见业务情况,且支持与剪力墙重叠绘制,钢筋计算精确扣减,使人防的处理专业便捷。 下图为人防门框墙定义界面:

下图为人防门框墙计算设置: 三、实例演示: 下面将通过实例工程来演示GGJ2009软件人防门框墙的功能。 下图为本工程的人防门框墙配筋表。 以MKQ1为例,首先新建门框墙MKQ1,如图:

1)平剖形式 根据门框墙配筋表,平坡形式采用大样图“A”样式,由门框墙大样图得到“A”样式: 从图中得到,左右都是悬臂式,根据配筋特点,在门框墙左、右构造中,调开参数图,选择

为悬臂式-1

选择完毕,然后根据大样图对照配筋表,直接在右边参数图“1-1”中输入洞口尺寸及左右悬臂的配筋,配筋完成,如下图: 在对悬臂进行配筋时,也可在属性列表中输入: 2)立剖形式 根据门框墙配筋表,MKQ1的立剖形式采用大样图“4”,然后再门框墙大样图中对照大样图“4”,在软件中确定MKQ1的上、下样式,然后根据大样图4对照配筋表,确定上下

国防《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国防教育 《化学武器的防护》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化学武器使动、植物的异常变化,能及时发现敌人使用化学武器 2.使学生清楚对化学武器的个人防护方法 3.使学生清楚一旦染毒后如何消毒 教学重点: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和消毒 教学难点:化学武器中毒后的急救 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 课型:讨论交流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课题 1、学生看课件中介绍一战、二战、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化学战事例,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导言, 化学武器是一种杀伤途径强,防护难度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避免或减少对人员的伤害,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方法,掌握多种正确的防护手段和消毒\急救的措施..板书课题:化学武器的防护 二、认识化学武器 教师出示课件讲解 1.了解什么毒剂? 2、什么化学武器?它是怎样诞生的? 3化学武器的特点、分类、中毒途径各是什么? 4、使用化学武器的目的是什么? 毒剂:在战争中以毒性杀伤人、畜和破坏植物的化学物质叫毒剂。 化学武器:装有火箭弹、导弹、地雷、布〔喷)洒器等,统称为化学武器.化学武器素有“无声杀手”之称。 诞生:化学武器作为一种全新的武器并大规模的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其始作俑者,就是被称为“战争魔鬼”的德国著名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哈伯成了制造这场人类血腥大屠杀的罪恶元凶之一。 特点:(1)、毒性作用强(2)、中毒途径多。(3)、持续时间长。(4)、杀伤范围广 类型:通常,按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把化学武器分为六类: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化学武器按毒剂分散方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爆炸分散型.(2)热分散型. (3)布洒型 中毒的途径:毒剂进入人体的途径叫中毒途径. 分三种:吸入中毒、接触中毒和施入中毒. 毒剂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伤口、消化道使机体中毒。不同的中毒途径对人员的伤害程度有很大差别,通常同一种毒剂在不同的中毒途径条件下,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的顺序是:呼吸道>眼睛、伤口>消化道>皮肤。 目的:直接杀伤对方人员,削弱其战斗力。另一个目的是拖延对方行动。 三、交流讨论使用化学武器的后果 1、仔细观察图片以及文字介绍 2、全班讨论化学战产生的后果。 四、了解如何发现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化学武器也是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它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灭绝人寰的杀伤效应,立即遭到世人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国际上虽早就签订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公约和协议,但未被真正完全履行。化学武器的扩散局面日益加剧,且有愈来愈常规化的趋势。 一、化学武器概述 (一)军用毒剂及化学武器的概念 军用毒剂是指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的有毒化学物质,简称毒剂。 化学武器是指在战争中用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牵制和困扰敌人的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如装填有毒剂的手榴弹、地雷、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及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材等。 (二)化学武器的发展概况 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位于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1915年4月22日下午6点零5分,德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英、法联军阵地施放180吨储存在约6300只吹气钢瓶中的氯气,造成英、法联军15000多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5000多人被俘,使德军一举突破联军阵地。成为历史上着名的“伊泊尔毒气战”。 自伊泊尔毒气战之后,许多交战国,如英、法、美等国为了在战场上制胜对方,都先后研制和使用了各种化学武器。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使用的毒剂总量达125万吨,毒剂品种除氯气外,还有芥子气、光气、路易氏气、亚当氏气、氢氰酸等多达数十种,因毒剂中毒伤亡130多万人,占整个战

争人员伤亡总数的4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美军侵朝和侵越战争、两伊战争等战争中都曾多次大量使用或策划使用过化学武器。70年代以来,化学武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局部地区化学武器使用频繁;二是化学武器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扩散。目前掌握化学武器生产技术的国家已有20多个,拥有化学战能力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加。从发展方向看,一些化学武器大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制:一是发现新型毒剂,增强其杀伤作用;二是不断改进化学武器的使用手段,提高其实用性能;三是逐步将化学武器纳入常规武器系统;四是解决化学武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实现二元化、弹药子母化、集束化,做到一弹多药或多弹一药等。 (三)毒剂的战术技术性能 1.毒剂的战斗状态 化学武器使用后,毒剂发挥其杀伤作用的状态称为战斗状态。它有蒸汽状、雾状、烟状、液滴状和微粉状五种。毒剂以雾状和烟状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毒剂气溶胶。 上述的几种毒剂战斗状态,构成了化学武器对人员的三种伤害形式: 毒剂初生云:指化学武器使用后直接形成的毒剂蒸汽或气溶胶云团; 毒剂液滴:指化学武器使用后,分散在地面、物体上的毒剂液滴; 毒剂再生云:指由毒剂液滴自然蒸发出的蒸汽形成的毒剂云团。 2.中毒途径 在实战条件下,毒剂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伤口、消化道使机体中毒。不同的中毒途径对人员的伤害程度有很大差别,通常同一种毒剂在不同的

禁止生化范文为什么要禁止生化武器

禁止生化范文为什么要禁止生化武器第1生化武器说的是细菌弹、病毒弹、化学毒气毒剂弹等,第2你说的克隆人,我也不知道,说的迷信点就是没有灵魂的生命,第3个问题那一定是犯法滴,可能是日内瓦公约吧,里面禁止了好多武器的生化武器就是指生物和化学武器,具体说就是细菌,病毒,毒气这类。杀伤效果强,但是生产的技术门槛很低,一旦滥用后果极其严重,要是再流入 ___手里,恐怕地球就要变样了,比核武器还恐怖克隆人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首先就是人口失去控制,其次引发伦理问题,从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国际公约禁止研制生化武器,克隆人有条件做到国家都明文禁止 生化武器就是指生物和化学武器,具体说就是细菌,病毒,毒气这类。杀伤效果强,但是生产的技术门槛很低,一旦滥用后果极其严重,要是再流入 ___手里,恐怕地球就要变样了,比核武器还恐怖克隆人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首先就是人口失去控制,其次引发伦理问题,从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国际公约禁止研制生化武器,克隆人有条件做到国家都明文禁止 记得采纳啊 避免生化武器加剧环境恶化而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失衡。

—21 —女儿及杰克 55 岁的生日 #12539。 #12539;禁止公开的录像第2 盘,于各内容发布后即可游玩: —噩梦 —卧室及伊森绝命危机 #12539;禁止公开的录像第 1 盘。所有Season Pass内容将陆续于xx年12月31日前发布,均可获得以下追加内容; biohazard Season Pass115的dlc是季票 228的是游戏本体你只买115的是玩不了的需要游戏本体才能运行 关于季票在生化危机7中的作用以下是官方的解释 凡购买Resident Evil 7#8482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化学武器也是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它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灭绝人寰的杀伤效应,立即遭到世人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国际上虽早就签订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公约和协议,但未被真正完全履行。化学武器的扩散局面日益加剧,且有愈来愈常规化的趋势。 一、化学武器概述 (一)军用毒剂及化学武器的概念 军用毒剂是指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的有毒化学物质,简称毒剂。 化学武器是指在战争中用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牵制和困扰敌人的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如装填有毒剂的手榴弹、地雷、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及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材等。 (二)化学武器的发展概况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位于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1915 年4月22日下午6点零5分,德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英、法联军阵地施放180吨储存在约6300 只吹气钢瓶中的氯气,造成英、法联军15000 多人中毒,5000 多人死亡,5000 多人 被俘,使德军一举突破联军阵地。成为历史上着名的“伊泊尔毒气战” 。 自伊泊尔毒气战之后,许多交战国,如英、法、美等国为了在战场上制胜对方,都先后研制和使用了各种化学武器。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使用的毒剂总量达125 万吨,毒剂品种除氯气外,还有芥子气、光气、路易氏气、亚当氏气、氢氰酸等多达数十种,因毒剂中毒伤亡130 多万人,占整个战争人员伤亡总数的4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日本 侵华战争)、美军侵朝和侵越战争、两伊战争等战争中都曾多次大量使用或策划使用过化学武器。70 年代以来,化学武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局部地区化学武器使用频繁;二是化学武器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扩散。目前掌握化学武器生产技术的国家已有20 多个,拥有化学战能力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加。从发展方向看,一些化学武器大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制:一是发现新型毒剂,增强其杀伤作用;二是不断改进化学武器的使用手段,提高其实用性能;三是逐步将化学武器纳入常规武器系统;四是解决化学武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实现二元化、弹药子母化、集束化,做到一弹多药或多弹一药等。 (三)毒剂的战术技术性能 1.毒剂的战斗状态 化学武器使用后,毒剂发挥其杀伤作用的状态称为战斗状态。它有蒸汽状、雾状、烟状、液滴状和微粉状五种。毒剂以雾状和烟状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毒剂气溶胶。 上述的几种毒剂战斗状态,构成了化学武器对人员的三种伤害形式:毒剂初生云:指化学武器使用后直接形成的毒剂蒸汽或气溶胶云团;毒剂液滴:指化学武器使用后,分散在地面、物体上的毒剂液滴;毒剂再生云:指由毒剂液滴自然蒸发出的蒸汽形成的毒剂云团。 2.中毒途径 在实战条件下,毒剂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伤口、消化道使机体中毒。不同的中毒途径对人员的伤害程度有很大差别,通常同一种毒剂在不同的中毒途径条件下,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的顺序是:呼吸道>眼睛、伤口>消化道>皮肤。 (四)毒害剂量毒剂对机体引起某种伤害程度的量叫毒害剂量,又称中毒量。由于中毒途径不同,毒害剂量的表示方法也不一样。 通过吸入引起中毒的毒害剂量用染毒浓度和暴露时间的乘积来表示;通过皮肤沾染吸收、 口服或肌肉注射的毒害剂量用平均每千克体重所沾染的毒剂质量来表示。 (五)化学武器的战斗使用 1.使用兵器按战斗使用,化学武器一般有毒剂炮弹、炸弹、导弹、火箭弹、航空布洒器、

防护工程师考题

复习 1、人防工程按施工构筑方式和所在环境可分为:掘开式工程、附建式工程、坑道工程、地道工程、层成(堆积)式工 程。 2、按施工构筑方式和所在环境条件分类有:明挖工程(掘开式、附建式);暗挖工程(坑道式和地道式) 3、掘进式人防工程的防水原则上“以预防为主”。坑道工人防工程”以排为主“。 4、密闭阀门分手动(d40j-0.5型)和手电用(d940j-0.5型)两类。D碟阀,4法兰连接,0杠杆式,j密封圈为硬橡胶,x地硬度橡胶, 0.5公称压力,9电动。 5、平面支持系统由围檩、水平支撑、立柱组成。 6、炸药的质量控制:外观监控、湿度监控、殉爆监控 7、防水砼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2)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3)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 不应小于50mm。 8、灭火的基本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9、工程项目的实现包含两个并行的基本过程:一个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造、安装和调试的实施过程,另一个是对实施过程进行管理 的过程。 10、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管理技术方法。 1、对于一般人防工程来说核武器主要有几种杀伤因素: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核电磁脉冲。 对地冲击、震动 2、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措施:利用结构厚度,自然岩层,人工覆土。 3、对放射性沾染和生化武器的主要防护措施:围护结构要密闭,战时出入口设置密闭门,通风口设置密闭阀门;进 风系统中设置滤毒通风设施;当室外染毒有人员进出在主要出入口设置防毒通道和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 1、进风系统的防护措施: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或扩散箱)+除尘滤毒室+进风机室。 2、排风系统的防护措施: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或扩散箱)+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排风机室。 3、防护结构的特点:安全系数低,材料强度提高。为保证结构的延性,不应使用冷拉钢筋。 4、防倒塌架:现浇顶板、圈梁、钢筋混凝土柱和非承重的脆性围护构件组成。

12防空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

防空知识竞赛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2.设置在有关单位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由其所在单位维护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3.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空袭警报鸣放方法是.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周期 4、解除警报应为鸣一长声时间3分钟。 5.人民防空通信专用的频率和防空警报音响信号由国家规定。 6.安装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提供.方便条件不得阻挠。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并在5日前发布公告。 ” 8.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采取的有组织的抵御措施叫人民防空。 9.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措施是警报、疏散、掩蔽、个人防护和善后处理。 10.对工业基地、交通枢纽等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叫经济 防护。 11.空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生存能力强是隐形轰炸机的主要特点。 12.在海湾战争中美空袭科索沃持续了78天共出动飞机37200架次。 13.保障人民防空需要的通信叫人民防空通信。 14.国家建设人民防空工程的用途和根本目的是为战时掩蔽人员和物资提供安全的场所。 15.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依法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 16.一般人员的集体掩蔽工程人均掩蔽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 17. 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是战时保障城市居民就

地就近掩蔽减少伤亡的重要途经。 18.在对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设计文件组织审核时应当由人民防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参加负责防空地下室的防护设计审核。 19.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应全额上缴同级财政预算外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人民防空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截留和挪用。 20.新建10层及以上的民用建筑按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抗力等级 6 级以上的防空地下室。 21.人防工程必须使用 省认可企业 生产的防护专用设备设施并在土建施工时实施安装。 22.乙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 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23.发现有损坏人防工程的行为要立即制止并报告人防部门24.防空地下室内部电源的发电机组严禁采用 汽油 发电机组。 25.城市 是人民防空的重点。 26.群众防空组织应当根据人民防空主管部门 制定的训练大纲和训练计划进行专业训练。 27.化学武器的使用主要是为 杀伤有生力量 。 2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城市疏散人口安置和物资储运、供应的准备工作。 29.防护是防止或减少敌人武器杀伤破坏作用的自我保护性行为。 30.凡省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财政全额预算拨款的除外和个体工商户均应依法按年度缴纳公用人防工程维护费。对于拒不缴纳公用人防工程维护费的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可申请 人民法院 强制执行。 31.人民防空指挥工程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修建。32.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是不脱离生产和工作的群众性防空组织。 33.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和 化学武器效应的防护简称为“三防”。 强看跨接过度工作装置高中资料,并且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