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磁共振扫描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MRI检查技术规范PPT课件

MRI检查技术规范PPT课件

精选ppt2021最新
22
3、扫描技术规范(abdomen)
• SURVEY
• e-THRIVE BH COR
• DWI TRA
• T2W SPIR RT TRA(呼吸触发-呼气末的一个相对 平台期)
• DUAL FFE BH TRA(同反相位)
• C+
• e-THRIVE dyn BH C+ TRA(6期,第一期平扫, 第二期打药后15-20s进行动态扫描)
精选ppt2021最新
8
扫描技术规范
(1)平扫检查 • SURVEY • DWI TRA • SWI TRA • T2W TSE TRA • T1W FFE TRA • T2W FLAIR+SPIR TRA • T2W TSE SAG (注:若平扫发现病灶时,需行增强扫描;若病灶较小,适当调整
层厚) (2)增强检查 (Gd-DTPA,剂量0.2mmol/kg,手推后扫描) • T1W FFE+C TRA • T1W FFE+C COR • T1W FFE+C SAG
• 2、增强扫描 即通过静脉内注射MRI造影 剂后的扫描。
精选ppt2021最新
7
颅脑MR检查技术
• 解剖:颅骨、脑、脑膜、脑室、血管、脑的腔隙及脑脊液共同构成。 • 线圈 选用高分辨率头部专用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 体位 仰卧位,头先进,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肩部紧靠线圈。
头置于头托架上,使眶耳线与床面垂直,再通过定位灯调整头位, 使矢状定位光标与面部中线重叠,轴位光标平行于双眼外眦,然后 在头部两侧加海绵பைடு நூலகம்,以固定头部防止运动。 • 扫描方法:常规横断位、矢状位
成像序列:TOF_MRA

磁共振成像基本知识PPT课件

磁共振成像基本知识PPT课件

波谱成像(Spectroscopic Imaging):通过分析组 织中的化学成分来提供分子层面的信息,有助于肿瘤 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靶向成像(Targeted Imaging):通过使用特异性 标记的分子探针,对特定分子或细胞进行成像,为个 性化医疗和精准诊断提供了可能。
04 磁共振成像应用
医学诊断
成本与普及
磁共振成像设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 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未来需要降 低设备成本,提高可及性。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利用组织磁敏感性 的差异进行成像,能够显示脑部微出血、铁沉积等病理变化。
分子成像技术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利用特定频率的射频 脉冲来检测组织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变化,对肿瘤和炎 症等疾病的诊断具有潜在价值。

快速扫描技术
研究更快的扫描序列和算法,缩短 成像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减轻患 者长时间处于扫描腔内的压力。
多模态成像融合
结合磁共振成像与其他影像技术( 如CT、PET等),实现多模态成像 融合,提供更全面的医学影像信息 。
新应用活动和功能连接,深入 了解神经系统和认知科学领域。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高软组织分辨率
MRI对软组织结构有高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脑、关节、肌 肉等组织的细微结构。
无骨伪影干扰
MRI不受骨骼的影响,能够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的结构。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01
02
03
检查时间长
由于MRI需要采集大量数 据,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金属植入物限制

MRI技术PPT课件

MRI技术PPT课件
点 对T1影响敏感
3D TOF法
高的空间分辨率 对T1影响敏感
缺 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层 内流动的饱和效应
点 百叶窗伪影
层内流动的饱和效应 小的覆盖面
Phase Contrast Angiography
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 MRA)
利用流动质子的速度不动,在梯度磁 场中移动造成的相位差异,得到血流 对比图像。在横向平面进动的自旋质 子受梯度场影响,进动频率将被改变。 梯度场反方向的质子进动频率减慢, 反之加快。当梯度场取消后,所有自 旋质子以原来的频率进动,但相位不 同。
临床优势: • 优秀的背景抑制
组织抑制 • 显示缓慢血流和静脉
MRA方案的设计
MRA的选择:
• 血管的走行 • 血管内血流的速度 • 流动的方向 • 临床要求的检查范围 • 病变的类型
MRA技术选择及其影 响
• 重复时间(TR) • 回波时间(TE)及流动补偿(flow
compensation, FC)
优点:
3D TOF
➢SNR ➢ 分辨率 ➢对各个方向血流的敏感度一致
缺点:
➢ 背景抑制 ➢ 慢血流饱和
➢成像范围
3D TOF —Multi Slab
优点:
➢成像范围 ➢ 饱和效应 ➢对慢血流和动脉细小分支显示
缺点:
➢ 层块交界处因饱和程度不同而出现分界线
3D TOF SPGR
临床应用:
➢ 颅内动脉成像
回波时间(TE)及流动补偿( FC)
短的TE可减小因血管内不同流动相位 造成的影响,在一些特定的TE内,脂 肪信号会降低,流动补偿可用最短的TE 来维持TE时间内静止组织与流动质子 的相位一致。
翻转角(flip angle FA)

《MRI技术》课件

《MRI技术》课件
3 MRI的成像过程
MRI的成像过程包括磁场对齐、脉冲信号激发、信号接收和图像重建等步骤,最终生成高 质量的人体图像。
MRI技术设备
MRI设备的组成
MRI设备由主磁场系统、梯度线 圈和射频线圈等部件组MRI设备的主要部件包括磁体、 梯度线圈和射频线圈,它们协同 工作来实现高质量的成像。
MRI设备的分类
MRI设备可以根据磁场强度、磁 体类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分 类。
MRI技术操作
1
MRI技术的操作流程
进行MRI技术,需要准备患者、确定扫描范围、对患者进行定位,然后进行扫描 和图像处理等步骤。
2
MRI检查的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遵循一些准备步骤,如空腹、去除金属物品和穿着舒适的服装,以确保 MRI检查的顺利进行。
MRI技术相比于CT和X线成像技术,具有更好的对比度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MRI技术发展趋势
1 MRI技术的发展历程
MRI技术自从20世纪70年 代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 的改进和发展,成为医学 影像领域的重要技术。
2 MRI技术的未来发展
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MRI技 术将更加智能化、高分辨 率、高速度和便携化,以 满足临床医学的需求。
3
MRI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MRI设备中的强磁场和无线电波需要注意安全,患者和医生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 措施。
MRI技术优缺点
MRI技术的优点
MRI技术具有无辐射、对软组织有很好的对比度、可以多平面重建等优点。
MRI技术的局限性
MRI技术在成像时间、成本和对金属材料的敏感性上存在一些局限性。
MRI技术与其它成像技术的比较
3 MRI技术的应用前景
MRI技术将在神经科学、 肿瘤学、心脑血管疾病等 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 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 的支持。

最新【医学课件】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幻灯片课件

最新【医学课件】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幻灯片课件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二节 正常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第三章 胸部病变MR诊断
第一节 胸部MRI检查基本情况
一;检查方法
1 患者准备及体位: 2 体部线圈: 3 心电图门控技术:
ECG中R波触发RF,确保信号才采集与心 脏运动同步,同时控制R波后的延迟时间,获 得心脏不同运动时相的MRI图象,以便判断 心脏功能
第五章 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二; 检查方法
1 线圈选择:脊椎表面线圈;阵列线 圈可全脊椎成像
2 扫描层面:矢状. 横扫. 冠状 3 扫描参数:层厚/层距=5-8mm
T1WI/ T2WI 4 增强扫描:
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TE值—回波时间 Echo Time, TE
第一章 总 论
磁共振成像参数
T1值:纵向弛豫时间 T1WI: 重点显示组织T1值
的图像称为T1WI T1 Weighted Imaging 短TR(TR<500ms) 短TE(TE<30ms)
第一章 总 论
磁共振成像参数
T2值:横向弛豫时间 T2WI: 重点显示组织T2值
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颈椎横扫 T2WI所见
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
腰椎横扫 T1WI所见
10 大经济学效应
蝴蝶效应所描述的其实是一
种混沌现象。它指出在一个动力 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 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 的连锁反应。
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MR成像原理及全身应用ppt课件

MR成像原理及全身应用ppt课件

组织中,化为热量。使局部
弛豫
体温升高或诱发分子运动, RF
即T1驰豫。
Transceiver MR Signal
③ 能量可逆性地转移到其它共
振的质子上,使其相位一致
性丧失,即T2弛豫。
17
无线电波激发使磁场偏转90度,关闭无线 电波后,磁场又慢慢回到平衡状态(纵向)
射频脉冲停止后,在主磁场的作用下,横向宏观磁化矢量逐渐
T2WI:白质比灰 质信号低
– 腹部:
T1WI:肝脏比脾 脏信号高
T2WI:肝脏比脾 脏信号低
T1WI T1WI
T2WI T22W5 I
总结一下MR成像的过程---1
第一步: 病人进入磁场 人体被磁化产生纵向磁 化矢量
26
总结一下MR成像的过程---2
第二步: 发射射频脉冲 人体内氢质子发生共振 从而产生横向磁化矢量
韧带和肌腱等 致密结缔组织
低 PD、很长 T1、很短 T2
骨皮质、空气和含气组织 极低 PD
实质脏器 脑灰质 脑白质
常为较高 PD 较长 T1 较长 T2
肝脏
肾脏
纤维软骨
较高 PD,较长 T1 和短 T2
透明软骨
较高 PD,长 T1 和 T2
+~ ++ +
0~+
++ ++ ++ ++ +~ ++ ++
8
❖ 基本原理
3、自旋质子:
(一)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统称核子 具有自旋的特性
根据经典电磁学理论:
旋转的电荷可视为环路上的

MRI基本原理精品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MRI基本原理精品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进动是核磁(小磁场)与主磁 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进动的频率明显低于质子的自 旋频率,但比后者更为重要。
54
= .B
:进动频率
Larmor 频率
:磁旋比
42.5兆赫 / T
B:主磁场场强
55
高能与低能状态质子的进动
由于在主磁场中质子进动,每个氢质子均 产生纵向和横向磁化分矢量,那么人体进 入主磁场后到底处于何种核磁状态?
91
5、磁共振“加权成像”
T1WI
PD
T2WI
92
何为加权???
• 所谓的加权就是“重点突出”
的意思
– T1加权成像(T1WI)----突出组织T1弛豫 (纵向弛豫)差别
– T2加权成像(T2WI)----突出组织T2弛豫 (横向弛豫)差别
– 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突出组织氢质 子含量差别
93
低能量
宏观效应
中等能量
高能量
69
90度脉冲继发后产生的宏观和微观效应
低能的超出部分的氢质子有一半获得能量进入高能状态, 高能和低能质子数相等,纵向磁化矢量相互抵消而等于零
使质子处于同相位,质子的微观横向磁化矢量相加,产生 宏观横向磁化矢量
70
氢质子多 氢质子少
90度脉冲激发使质子发生共振,产生最大的旋转 横向磁化矢量,这种旋转的横向磁化矢量切割接 收线圈,MR仪可以检测到。
N
S
MR不能检测到纵向磁化矢量,但能检测到旋转的横向磁化矢量
62
如何才能产生横向宏观磁化矢量?
63
3、什么叫共振,怎样产生磁共振?
• 共振:能量从一个震动着的物体传递到另一
个物体,而后者以前者相同的频率震动。
64
共振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PPT课件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PPT课件
• 1983年,MRI设备进入市场。 • MRI设备具有对软组织成像好的优点。把大量的波谱分析技术运用到医用MRI设
备上,使MRI设备不仅可获得解剖学信息,而且可获得其他方面的信息,如生理 和生化方面的信息。
第5页/共37页
二、主要特点及临床应用
MRI 与 CT 各 有 优 点 , 可 以 互 相 补 充 。 通 过 MRI设备与CT扫描机的性能比较和临床应用比较, 可以看出:MRI设备的优点为: ①多参数成像,可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②多方位成像 ③大视野成像 ④组织特异性成像 ⑤人体能量代谢研究 ⑥无电离辐射,即无创性检查 ⑦无骨伪影干扰
曲(Spin Warp)成像法。 • 1977年,达马丁完成了首例动物活体肿瘤检测成像,并获得首张人体活体
MRI设备图像。
第4页/共37页
• 1980年,阿勃亭(Aberdeen)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了利用二维傅立叶变换对 图像进行重建的成像方法。该成像方法效率高、功能多、形成的图像分辨力高、 伪影小,目前医用MRI设备均采用该算法。
从每个体素的MR信号中获得与像素灰度值有关的数 据并产生MR图像,MR图像重建是采用傅里叶变换的 方法。
第31页/共37页
第32页/共37页
幅度
幅度
时间
频率
第33页/共37页
第34页/共37页
第35页/共37页
第36页/共3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7页/共37页
第16页/共37页
三、驰豫
驰豫是指自旋系统由激发态恢复至其平衡态 的过程,也就是纵向磁化恢复和横向磁化衰减 的过程。
Z
B0 Mxy
M Mz
X
Y
第17页/共37页
(1)纵向驰豫及纵向驰豫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 三、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 四、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常用序列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
2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 重建成像的一种影像技术 。
纵向弛豫又称T1弛豫,是指90”射频脉冲停 止后纵向磁 化逐渐恢复至平衡的过程,亦就是 M0由XY平面回复到Z轴的过程,可定义为纵向 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态的63%所经历 的弛豫时间。
15
出血:影像表现很复杂,与出血的部位、 时间有关
① 《24h仅见周围水肿征象; ② 1~3天急性期,脱氧血红蛋白可使T2缩
短且水肿更明显; ③ 3~14天亚急性期,红血球溶解破坏,脱
氧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T1弛 豫明显缩短T2弛豫延长,周围水肿存在; ④ 》14天慢性期,高铁血红蛋白氧化为半 色素,含铁血红蛋白沉积血肿周边部。
3
横向弛豫又称为自旋一自旋弛豫(spin-spin relaxation)或T2弛豫。横向弛豫的实质是在 射频脉冲停止后,质子又恢复到原来各自相位 上的过程,这种横向磁化逐渐衰减的过程称为 T2弛豫。T2为横向弛豫时间常数,它等于横向 磁化由最大值衰减至37%时所经历的时间。
4
通过采集部分饱和的纵向磁化产生的MR信号, 具有T1依赖性,其重建的图像即为T1加权图像。
④混杂信号强度:病变区包括以上二种或三种信号 强度改变,例如肝癌伴出血坏死时在T2WI上可呈 现混杂信号强度改变。
14
水肿:局部液体含量增多具有长T1和长T2 弛豫特点;
梗塞:组织出现缺血、水肿、变形、坏死等 病理变化,急性期呈长T1、T2弛豫;
变性:不同组织的变性机制不同如脑组织变 性部分水分增加、椎间盘水分减少;
90˚射频脉冲停止后,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原值 的37%所需时间为T2值; 短T2组织,磁化矢量衰减快,在长TR序列中, 有效TE时间点采集的磁化矢量已经衰减到最小, 所以短T2组织为低信号,长T2组织为高信号。
9
脂肪与骨髓组织:有较高的质子 密度,这些质子T1值很短,质子 密度大和T1值小其信号强度大, 与周围长T1组织的对比度良好。
13
病变在MRI上通常有四种信号强度的改变:
①等信号强度:指病变与周围组织呈相同灰度,平 扫MRI上无法识别病灶,有时需借助MRI对比剂的 顺磁性效应以增加病变信号强度,使之与周围组 织产生对比差别;
②低信号强度:MRI片上病灶信号强度不及周围组 织亮;
③高信号强度:MRI片上病变组织的信号强度高于 周围组织;
流动血液:信号强度与流速有关,射 频脉冲和采集信号的时间差,出现流 空信号,涡流、层流可出现信号差别。
气体:质子密度最小,信号趋向零。 水:质子密度极高,具有长T1和长T2
弛豫特点。
12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 三、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 四、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常用序列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
18
自旋回波(SE)序列 采用“90°-180°”脉冲 组合形式构成。
其特点为可消除由于磁场不均匀性所致的 去相位效应,磁敏感伪影小。但其采集时间较 长,尤其是T2加权成像,重T2加权时信噪比较 低。
该序列为MRI的基础序列。
19
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IR)序列 短反转时间(inversion time,TI)的反转
16
坏死:坏死组织的水分增多,肉芽组织形 成,慢性纤维结缔组织形成;
钙化:质子密度很少,不如CT敏感; 囊变:囊内容物-纯水物质,蛋白质水分; 肿瘤:病理组织成分复杂,影像特点与其
所含成分有关,一般来讲肿瘤组织的质子 密度较正常组织高,T1延长不明显,T2延 长明显。
17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 三、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 四、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常用序列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
一般而言,组织信号强,图像所相应的部分就亮, 组织信号弱,图像所相应的部分就暗,由组织反 映出的不同的信号强度变化,就构成组织器官之 间、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之间图像明暗的对比。
T1 看解剖结构 T2 看病理改变
6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 三、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 四、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常用序列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
恢复序列,同时具有强的T2对比,还可根据需 要设定TI,饱和特定组织产生具有特征性对比 的图像,如短T1反转恢复(short T1 Inversion recovery,ST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等序 列。
肌肉组织:具有较长的T1和较短 的T2弛豫特点。
10
骨骼组织: 1.骨皮质和钙化软骨质子密度很小,信 号很弱; 2.纤维软骨质子密度较高,具有较长 T1和较短T2弛豫时间,T1和T2呈中低 信号; 3.透明软骨含75~80%水分,为长T1和 长T2驰豫组织。
11
淋巴结:质子密度较高,具有较长T1 和较短T2弛豫特点。
MR信号主要依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值是 相对固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T2 值也是如此。这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 是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基础。
5
值得注意的是,MRI的影像虽然也以不同的灰度 显示,但其反映的是MRI信号强度的不同或弛豫 时间T1与T2的长短,而不像CT图像,灰度反映的 是组织密度。
7
TR为重复时间, 越长图像对比度越高 TE 为回波时间 在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中二者共同决定图像
对比度。
T1、T2 是组织固有属性,在相同磁场不同 组织表现不同T1、T2 ,在磁共振图像上出 现不同的像素亮度。
8
根据弛豫值T1、T2定义,90˚射频脉冲停止后, 纵向磁化矢量增长到原值的63%所需时间为T1 值; 长T1组织,磁化矢量恢复慢,在短TR序列 中,有效TE时间点采集的磁化矢量没有恢复到 足够大,处于低值水平,所以长T1组织为低信 号,短T1组织为高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