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裂缝导流能力
试井解释基础知识(理论)

2.稳定流动 2.稳定流动
一口油井以稳定产量生产,如果在“晚期段”整个油藏 一口油井以稳定产量生产,如果在“晚期段” 的压力分布保持恒定(即不随时间变化), ),油藏中每一点的 的压力分布保持恒定(即不随时间变化),油藏中每一点的 压力都保持常数,这种流动状态成为“稳定流” 压力都保持常数,这种流动状态成为“稳定流”。 表现特征:t≥tss时,油藏中任何一点均有:dp/dt=0. 油藏中任何一点均有: 表现特征:
油藏中不同时刻的压力分 布曲线彼此平行,井底压力随 布曲线彼此平行, 时间变化呈线性关系。 时间变化呈线性关系。封闭油 藏中一口井以稳定产量投入生 产,当压力影响达到所有封闭 边界之后,便进入“拟稳定流 边界之后,便进入“ 阶段。 动”阶段。
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
4.半球形流和球形流动 4.半球形流和球形流动
长庆油田公司二采油厂
11.压降试井和压降曲线 11.压降试井和压降曲线
压降试井:即把本来关着的油井开井生产, 压降试井:即把本来关着的油井开井生产,使油层中的压力 下降,测量产量和井底流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下降,测量产量和井底流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压降曲线:以直角坐标表示井底流压Pwf(t),以对数坐标表示 压降曲线:以直角坐标表示井底流压P (t),以对数坐标表示 开井时间t 开井时间t,绘制出来的井底流压和开井时间的单对数曲线 称为压力降落曲线,简称压降曲线。 称为压力降落曲线,简称压降曲线。 利用压降曲线可以计算油层渗透率k和表皮系数S等。
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
“试井”资料分析解释中的 试井” 试井 一些重要概念
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
1.平面径向流 1.平面径向流
假设:油层均质、等厚、油井打开 整个油层生产。 假设:油层均质、等厚、 整个油层生产。 现象:在油层中与井筒方向垂直的水平面上,流线从四面八方向井筒汇集、 现象:在油层中与井筒方向垂直的水平面上,流线从四面八方向井筒汇集、 而等压线则是以井轴为圆心的同心圆。 而等压线则是以井轴为圆心的同心圆。 实际上,油井一开井总要受到 实际上, 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或者其他因素的影 这时虽然也是向着井筒流动, 响,这时虽然也是向着井筒流动,但是 尚未形成径向流的等压面, 尚未形成径向流的等压面,这一阶段称 早期段” 为“早期段”,在生产影响达到油藏边 界以后, 界以后,此时因受边界影响不呈平面径 向流,这一阶段称为“晚期段” 向流,这一阶段称为“晚期段”,真正 称为径向流的只是它们之间的一段时间, 称为径向流的只是它们之间的一段时间, 中期段” 即“中期段”
第七章 增产原理

酸化一般可获得较好增产效果;
无污染储层,基质酸化处理效果甚微; 基质酸化解除污染带储层污染后,均匀
改善区不宜过大,以解除污染带储层污染为
主要任务。
酸压(Acid Fracturing)
在高于储层破
裂压力下,直接用
酸注入压开的裂缝
压裂车
中,通过酸对岩石
壁面的不均匀刻蚀
封隔器
而形成高导流能力
的酸蚀裂缝。
称为裂缝的有效长度。
— 增产倍比:酸化井施工后的采油指
数与施工前的采油指数之比。 — 增产倍比是增产效果好坏的直接体 现,是酸化设计中的重要指标,是进行酸化 技术经济评价必不可少的参数。
— 压裂酸化后增产倍比预测方法有图
板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砂岩储层酸化工艺
—砂岩酸化主要是进行基质酸化。
—砂岩酸化工艺很多,不同的工艺其注液顺 序也不同。
— 酸与碳酸盐岩的反应历程:
H+向岩石表面传递;
被吸附的H+在岩石表面反应;
反应产物通过传质离开岩石表面。
酸岩化学反应速度
—酸与岩石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可用 酸与岩石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酸岩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酸浓度的降 低值或单位时间内单位岩石面积的溶蚀量。 鲜酸:未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液;
支撑剂类型
硬脆性支撑剂 其特点是硬度大,变形很小; ——石英砂(砂子) ——陶粒 ——铝球 ——玻璃珠 韧性支撑剂 其特点是变形大,在高压下不易破碎 —— 核桃壳 —— 树脂包层支撑剂
裂缝导流能力
裂缝导流能力是指裂缝传导流体的能力。 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定义为: 裂缝渗透率与支撑后的裂缝宽度之积。
水基压裂液
活性水压裂液稠化水压裂液水基冻胶压裂液
采油工程复习

《采油工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采油工程2.滑脱损失3. 冲程损失4. 吸水指数5. 土酸6. 气举启动压力7. 采油指数 8. 注水指示曲线 9. 油井流入动态10. 蜡的初始结晶温度 11. 气举采油法12. 扭矩因数 13. 底水锥进14. 配注误差 15. 裂缝的导流能力二、选择题1. 氢氟酸与砂岩中各种成分均可发生反应,其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石英B)硅酸盐;C)碳酸盐D)粘土。
2. 注水分层指示曲线平行右移,层段地层压力与吸水指数的变化为。
A)升高、不变B)下降、变小 C)升高、变小D)下降、不变3. 油层酸化处理是碳酸盐岩油层油气井增产措施,也是一般油藏的油水井解堵、增注措施。
A)泥岩B)页岩 C)碎屑岩D)砂岩4. 某井产量低,实测示功图呈窄条形,上、下载荷线呈不规则的锯齿状,分析该井为。
A)油井结蜡 B)出砂影响 C)机械震动 D)液面低5. 不属于检泵程序的是。
A)准备工作B)起泵 C)下泵D)关井6.压裂后产油量增加,含水率下降,采油指数或流动系数上升,油压与流压上升,地层压力上升或稳定,说明()。
A)压裂效果较好,地层压力高B)压裂液对油层造成污染C)压开了高含水层D)压裂效果好,地层压力低7. 非选择性化学堵水中,试挤用(),目的是检查井下管柱和井下工具工作情况以及欲封堵层的吸水能力。
A)清水B)污水C)氯化钙 D)柴油8. 抽油机不出油,活塞上升时开始出点气,随后又出现吸气,说明()。
A)泵吸入部分漏B)油管漏C)游动阀漏失严重D)固定阀漏9. 可以导致潜油电泵井欠载停机的因素是()。
A)含水上升B)油井出砂 C)井液密度大D)气体影响10. 下列采油新技术中,()可对区块上多口井实现共同增产的目的。
A)油井高能气体压裂 B)油井井下脉冲放电 C)人工地震采油 D)油井井壁深穿切11. 油井诱喷,通常有()等方法。
A)替喷法、气举法喷法、抽汲法 C)替喷法、抽汲法、气举法 D)替喷法、抽油法、气举法12. 地面动力设备带动抽油机,并借助于抽油杆来带动深井泵叫()。
水力压裂工艺培训教材

(四) 水基压裂液
1、线形胶压裂液 是由水溶性聚合物稠化剂和其他添加剂组成,具有流动性 ,一般属于非牛顿流体,可近似用幂率模型来描述。典型压 裂液配方:稠化剂(香豆胶0.4-0.6%,胍胶0.3-0.5%,羟丙 基胍胶0.2-0.5%)+杀菌剂(甲醛0.2-0.5%)+粘土稳定剂( KCL2%)+ 破乳剂( SP1690.1-0.2%)+ 破胶剂(过硫酸铵 20-100mg/L)。 线形胶压裂液具有一定的表观粘度与低滤失性,减阻性能 好,易破胶对地层伤害小;但对温度、剪切速率敏感。一般
一、压裂液
压裂液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能量,使油层张开裂缝并沿 裂缝输送支撑剂。其性能好坏对于能否造出一条足够尺 寸、并具有足够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密切相关,因此, 有必要了解压裂液的特点和性能。 (一)压裂液的作用 压裂液的主要作用是将地面设备的能量传递到油层 岩石上,在地层形成裂缝,并携带支撑剂填充到裂缝中 。按照在压裂施工中不同阶段的作用可以分为前置液、 携砂液、替挤液三种。
(三)压裂液的分类
1948年,水力压裂开始用于油井增产,使用油基压裂液(原油、 凝固汽油、皂化凝胶油体系); 50年代末期,发现了瓜尔胶可作为水基压裂液的稠化剂,产生 了当代压裂液化学; 60年代,发展了交联胍胶压裂液,1969年,第一次使用了交联 胍胶液进行施工; 70年代,开发出羟丙基胍胶,提高水基压裂液体系(无机钛和 锆); 80年代,一个显著的发展是采用了延迟交联反应的水基压裂液, 有机钛、锆交联水基压裂液体系及其泡沫压裂液体系( N2 和 CO2); 90年代,有机硼交联水基压裂液新体系,胶囊破胶剂技术 2000年以后, 低稠化剂浓度水基压裂液和清洁压裂技术。
低温(20-60℃)、中温(60-120℃)、高温(120℃以上)体系。
压裂基础知识

压裂材料选择
第四章
支撑剂类型与性能
石英砂:成本低适用于浅层压 裂
陶粒:强度高适用于深层压裂
树脂覆膜砂:耐高温适用于高 温地层压裂
制定安全操作 规程:确保员 工熟悉并遵守 压裂作业的安 全规定和操作
流程。
定期培训:对 员工进行压裂 作业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和操作
技能。
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压裂设 备进行维护保 养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防止事
故发生。
安全检查:对 压裂作业场所 进行定期安全 检查及时发现 并消除安全隐
患。
环保要求与合规性
压裂基础知识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压裂定义与目的 03 压裂技术原理 04 压裂材料选择 05 压裂效果评价
06 压裂安全与环保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压裂定义与目的
第二章
压裂定义
压裂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通过井口向油层挤注高压液体使油层产生裂缝或扩大裂缝将油层中原 始油流通道扩大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添加剂作用与选择
降低压裂液粘度提高携砂能力 稳定支撑剂防止破碎和沉降 降低摩擦阻力减少压裂液的滤失 调节压裂液的稠化剂和交联剂控制压裂液的流变性和稳定性
压裂材料成本分析
支撑剂: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支撑剂其成本也不同
压裂液:根据不同的压裂工艺和地层条件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压裂液其成本也相应不 同
添加剂:为了提高压裂液的性能需要添加一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成本也需要考虑
裂缝延伸压力与闭合压力

裂缝延伸压力与闭合压力
裂缝延伸压力与闭合压力
裂缝延伸压力是指一旦产生水力裂缝,该缝欲在长、宽、高三方位扩展所需的初始流体压力。
一般情况下,裂缝延伸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而大于裂缝的闭合压力。
该值的高低与储集层岩石断裂韧性、压开的裂缝体积,即与施工规模的大小有关。
裂缝闭合压力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但其实质一样。
(1)开始张开一条已存在的水力裂缝所必须的流体压力。
(2)使裂缝恰好保持不至于闭合所需要的流体压力。
这一流体压力与地层中垂直于裂缝面上的最小主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闭合压力小于开始形成水力裂缝所需要的破裂压力,并始终小于裂缝的延伸压力,即使产层存在天然裂缝也是如此。
(1)裂缝闭合压力是所有压裂压力分析的参考,或作为基准压力。
该压力相当于油藏渗流分析中的原始地层压力。
因此,它是压裂设计与压裂效果评价的重要参数。
(2)裂缝闭合压力是选择支撑剂类型、粒径尺寸、铺置浓度和确定导流能力的主要依据。
采油工程(概念)

1、油井流入动态: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
2、井底流动压力:井底流动压力是指油井生产时的井底压力。
3、生产压差:油层压力与井底流压之差称为生产压差。
4、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称为采油指数。
5、流动效率:油井的流动效率是指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6、滑脱现象:在液气混合物向上流动过程中,气泡上升的速度大于液体速度,这种气体超越液体上升的现象称为滑脱现象。
7、滑脱损失:由于滑脱使混合物的密度增大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
8:气相存容比(含气率):计算管段中气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
9:液相存容比(持液率):计算管段中液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
10:滑脱速度:滑脱速度定义为气相流速与液相流速之差。
11:气相表观流速:气体流量与管路截面积之比12:气相流速:气体流量与气占截面积之比13:气相流速与表观流速的关系:气相流速等于气相表观流速与气相存容比之比1、节点:把原油流程的起点和终点及两个流动过程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2、节点流入曲线:从油藏节点计算到求解节点的产量随压力的变化曲线称为节点流入曲线。
3、节点流出曲线:从分离器节点计算到求解节点的产量随压力变化的曲线称为节点流出曲线。
4、节点的解:流入流出曲线的交点就是节点的解。
5、功能节点:压力不连续即存在压差的节点称为功能节点。
1、有杆泵抽油装置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用油管把深井泵泵筒下入到井内液面以下,在泵筒下部装有只能向上打开的吸入阀(固定阀)。
用抽油杆柱把柱塞下入泵筒,柱塞上装有只能向上打开的排出阀(游动阀)。
通过抽油杆柱把抽油机驴头悬点产生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传递给抽油泵向上抽油。
2、平衡条件:平衡条件是为了使抽油机平衡运转,在下冲程中需要储存的能量应该是悬点在上、下冲程中所做功之和的一半。
3、水力功率:水力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液体提升一定的距离所需要的功率,也称为有效功率。
4、充满系数:每冲程吸入泵内的液体体积与上冲程活塞让出体积之比称为充满系数。
支撑剂导流能力实验调研

1、 覆膜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评价覆膜支撑剂有单涂层和双涂层两类。
单涂层支撑剂外壳有一层热固性酚醛树脂,当支撑剂进入裂缝后,树脂层在地层温度条件和固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而固化,支撑剂颗粒之间因聚合作用而键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支撑剂的抗破碎能力,防止支撑剂吐出,减少支撑剂嵌入地层的现象发生。
双涂层支撑剂有一层完全固化的树脂内涂层,以提高粒料的抗压碎能力。
在此涂层外是一层部分固化的外涂层,以提高在压裂作业中支撑剂颗粒之间的键合作用。
(1) 实验流程实验导流能力评价采用FCES-100导流仪,该仪器最高模拟闭合压力可达210MPa ,模拟地层温度最高可达170℃,数据采集和处理为微机自动采集,数据处理符合SY/T6302—1997行业标准,实验仪器流程图见图1。
图1 导流仪实验流程图1、2.电子天平;3、4.容器;5、6.背压阀;7、8、17、18.压力表;9、1O.节流阀;11、12.压差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4、15.导流池及加压和加热装置;16.脱氧装置;19、20.储液罐;21.储水罐;22.真空泵;23.真空表;24.高压气瓶及调压阀 (2)实验原理和步骤:p W QLKW f ∆=μ式中:K——裂缝渗透率,;2m μ Wf——裂缝宽度,cm;μ——测试流体粘度,mPa·s;Q——流速,cm^3/s;L——测压孔距离,cm;W——导流室宽度,cm;——压差,10p -1MPa。
(3)实验条件实验流体为2%NaCl 溶液,铺砂浓度为5kg/m^2,实验固化温度为120℃,固化剂类型为加成型固化剂,固化时间为4h,闭合压力为60MPa,导流能力实验测试时间约为25d。
(3)实验结果及分析 ①覆膜高强度陶粒长期导流能力实验结果图2 覆膜高强度陶粒长期导流能力与时间关系图覆膜高强度陶粒长期导流能力在早期降低较快,约7d 后趋于缓和。
覆膜陶粒支撑剂随时间早期导流能力降低急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支撑剂颗粒之间的压实作用,而经过一段时间,这种作用将减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裂缝导流能力, 是指裂缝闭合宽度与闭合压力下裂缝渗透率的乘积( w k) 。
支撑剂的作用在于泵注停止和返排后保持裂缝处于张开状态, 支撑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裂缝长期导流性能。
压裂支撑剂导流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压裂效果的好坏,准确获得支撑剂导流能力试验数据对于预测压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对油田常用压裂支撑剂进行了导流能力试验,获得了压裂支撑剂在长期和短期状态下的导流能力变化规律,并提出采用降低油层闭合压力、使用破碎率较低的支撑剂、尽量减少支撑剂的细微颗粒、提高支撑剂粒度的均匀程度、加大铺砂浓度等措施来提高支撑剂的长期导流能力,可为提高压裂优化设计水平和预测及改善压裂效果提供帮助。
试验原理
导流能力试验仪是进行压裂支撑剂短期导流能力试验的必备设备,它根据达西定律来测定支撑剂的导流能力,
提高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方法
降低压裂油层的闭合压力、
使用破碎率较低的压裂支撑剂、
尽量减少支撑剂的细微颗粒、
增大支撑剂的强度、
提高支撑剂粒度的均匀程度、
加大铺砂浓度、
减少压裂液残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