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储量计算的基本参数
煤炭资源预测储量计算公式

煤炭资源预测储量计算公式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用能。
对于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是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
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是指根据已知的煤炭地质勘探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煤炭矿区的煤炭储量进行估算和预测。
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计算公式是进行煤炭资源储量预测的基本工具之一,下面将介绍煤炭资源预测储量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
一、煤炭资源储量预测的基本原理。
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是通过对煤炭矿区的地质勘探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对煤炭的储量进行估算和预测。
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煤炭矿区的地质勘探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煤层的厚度、倾角、产状、品位等地质参数;其次,建立煤炭资源储量预测的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对煤炭资源的储量进行预测和估算,得出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结果。
二、煤炭资源储量预测的计算公式。
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计算公式是进行煤炭资源储量预测的基本工具之一。
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地质参数的计算公式,另一种是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公式。
1. 基于地质参数的计算公式。
基于地质参数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煤炭矿区的地质勘探数据,利用地质参数进行煤炭资源储量的估算和预测。
常用的地质参数包括煤层的厚度、倾角、产状、品位等。
基于地质参数的计算公式一般采用简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地质参数的统计分析,得出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结果。
2. 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公式。
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建立煤炭资源储量预测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煤炭资源储量的估算和预测。
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地质统计模型、地质数学模型、地质统计学模型等。
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公式一般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地质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得出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结果。
三、煤炭资源储量预测的影响因素。
煤炭资源的储量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勘探水平、统计方法等。
煤炭有效可采储量计算公式

煤炭有效可采储量计算公式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量的估算对于能源规划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的有效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经济开采的煤炭储量,其计算公式是煤炭资源量乘以采矿率。
煤炭资源量是指地质勘探和评价得出的煤炭储量,通常以亿吨或万亿吨为单位。
采矿率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实际采出的煤炭占总储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煤炭的有效可采储量计算公式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有效可采储量 = 煤炭资源量×采矿率。
其中,有效可采储量的单位与煤炭资源量的单位相同,通常为亿吨或万亿吨。
采矿率是一个在实际开采中不断变化的参数,受到技术、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计算有效可采储量时需要对采矿率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预测。
煤炭资源量的估算是煤炭勘探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其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质统计和地质预测等。
地质勘探是通过地质勘探工程来获取煤炭储量信息,包括地质钻探、地质测量、地质化验等技术手段。
地质统计是通过对已知煤炭储量的统计分析来推断未知煤炭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数理统计、地质统计学等技术手段。
地质预测是通过对地质条件和勘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地质理论和经验来预测未知煤炭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推断、地质预测模型等技术手段。
采矿率的估算是煤炭开采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计算、实际测量和统计分析等。
理论计算是通过对煤炭开采工艺和条件进行分析和计算来推断采矿率的方法,主要包括采矿工程学、矿山设计学等技术手段。
实际测量是通过对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煤炭产量和矿床储量进行测量和监测来确定采矿率的方法,主要包括矿山测量学、煤矿生产技术等技术手段。
统计分析是通过对历史开采数据和煤炭资源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推断未来采矿率的方法,主要包括数理统计、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煤炭的有效可采储量计算公式是煤炭资源量和采矿率两个重要参数的乘积,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到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因此,对煤炭资源量和采矿率进行准确的估算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煤层储量计算

第二节 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的确 定
(2)倾角大于60°时,可将立面投影图上测得的面积换算 成斜面积,
S=S1╳(1/sinα) 式为:S——斜面积,
S1——水平投影面积, α——煤层倾角.
第22页/共44页
第二节 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的确定
三、煤层厚度的确定 1. 可采厚度的确定 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板至底板间的垂直距离.煤层可采 厚度是指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煤层或煤分层厚度。在可 采厚度中,对于有夹矸的煤层的采用厚度,其确定方法 如下: (1) 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不大于0.05m时,计算煤 层采用厚度时,夹矸与煤分层可合并计算,但合并后全 层的灰分或发热量指标应符合要求。
(4) 对于复杂结构煤层,当各煤分层的总厚度等于或大于所 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同时夹矸的总厚度不超过煤分层总厚度 的1/2时,可以各煤分层的总厚度作为煤层的采用厚度(C)。
1.5 0.84 1.05
A
0.9 0.2
2.2
B
第24页/共44页
0.85 0.15 0.5 0.25 0.7 0.15
0.9
Mcp=(M1+M2+…+Mn)/n M1,M2,… Mn —各钻孔的可采厚度, n—计算面积内的钻孔数目
第28页/共44页
第二节 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的确定
3)加权平均厚度 每一个钻孔的见煤厚度,都 有一个影响范围,这称为权。将每一个钻孔见煤 厚度乘上权数后相加,再除以权的总和,称为加 权平均厚度。其计算公式如下i ’ . Mx=(M1F1+M2F2+…+MnF)/(F1+F2+…+Fn)
第3页/共44页
第二节 储量/资源量的估算指标与参数
煤炭储量可开采量计算公式

煤炭储量可开采量计算公式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在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煤炭的储量和可开采量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指标,对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煤炭资源的评价和规划中,需要对煤炭储量和可开采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计算。
煤炭储量和可开采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地质条件、矿床类型、矿床规模、采矿技术和经济条件等。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煤炭储量和可开采量的计算公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煤炭储量可开采量计算公式。
煤炭储量可开采量计算公式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煤炭储量的计算和可开采量的计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煤炭储量的计算公式。
煤炭储量一般通过勘探和测量来确定,其计算公式为:煤炭储量 = 煤层面积×煤层厚度×煤层平均密度。
其中,煤层面积是指煤矿的面积,煤层厚度是指煤层的厚度,煤层平均密度是指煤层的平均密度。
这个公式是一个简化的计算公式,实际的煤炭储量计算可能会考虑到更多的因素,比如煤层的倾角、断层和构造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煤炭可开采量的计算公式。
煤炭可开采量是指在煤炭储量中可以被开采出来的部分,其计算公式为:煤炭可开采量 = 煤炭储量×开采率。
其中,开采率是指在煤炭储量中可以被开采出来的比例,其数值一般在0.5-0.8之间。
开采率的大小受到煤炭的品位、矿床的地质条件和采矿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对煤炭储量和可开采量的计算产生影响,比如煤层的赋存形式、煤的品位、矿床的地质构造、采矿技术和经济条件等。
因此,在实际的煤炭资源评价和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模型进行煤炭储量和可开采量的计算。
总之,煤炭储量和可开采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到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矿床规模、采矿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计算,才能更好地指导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储量计算参数说明

储量计算参数说明储量计算是指对其中一矿产资源的储量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
储量计算的参数说明是指在进行储量计算时所需的相关参数及其说明。
以下将对储量计算的参数进行详细说明:1.计算范围参数:-区块范围:指进行储量计算的具体区块范围,可以是矿床的整个区域,也可以是区域的特定部分。
-采用范围:指在计算储量时,所采用的具体部分或特定方式。
例如,可以采用井眼距离、展开距离等进行计算。
2.基本开采参数:-采场开采参数:指在储量计算中需要考虑的与采场相关的参数,如采场尺寸、开采方法、开采效率等。
-资源提取率:指可以从储量中实际提取的资源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3.地质参数:-矿石体形状:指矿石体的几何形状,可以是平面、立方体、圆柱体等。
-矿石体大小:指储量中矿石体的大小范围,在计算中通常使用平均值进行估计。
-矿石体密度:指矿石体的密度,常用的单位是克/立方厘米或吨/立方米。
-矿石体分布:指矿石体在矿区内的分布情况,可以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
4.技术经济参数:-开采成本:指开采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包括采矿设备、劳动力、能源消耗等。
-加工成本:指将矿石进行加工处理所需的成本,包括矿石破碎、浮选、磁选等。
-销售价格:指矿产品的市场价格,通常以吨或盎司计算。
5.评估参数:-丰度:指矿石中所含的有用元素或矿物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回收率:指从矿石中提取出有用元素或矿物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储量系数:指储量计算时用于调整计算结果的参数,可以是修正因子或调整系数。
6.数据质量参数:-可靠性: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通常通过测量误差或采样误差来评估。
-可用性:指数据的可获取性,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等。
以上是储量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参数及其说明,不同的矿产资源可能需要考虑的参数略有不同。
在进行储量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并进行合理估计和计算,以得出准确可靠的储量评估结果。
煤炭储量计算

煤炭储量计算
矿井总储量=能利用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
能利用储量=工业储量+远景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设计损失量
1.矿井总储量是指:井田技术边界范围内经过钻探、巷探、物探及地质填图等手段,查明符合煤炭储量计算标准要求的全部储量。
2.工业储量是指: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以作为矿井设计和投资依据的那部分储量。
3.可采储量是指:在工业储量中,预计可以开采出来的那部分储量。
工业储量减去设计损失量即为可采储量。
4. 设计损失量是指:根据煤层的赋存条件,选用不同的开拓方式和不同的采煤方法,以及为保证开采安全等因素,在煤矿开采设计中规定允许永远留在地下的那部分储量。
包含永久煤柱储量、预计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量及开采损失量之和。
5. 远景储量是指;在能利用储量中,由于地质研究程度不足,只能作为地质勘探设计和矿井发展远景规划依据的储量。
6. 暂不能利用储量是指:煤层的厚度、质量不能满足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很困难,经济效益特别差的暂时尚不能开采利用,但在将来可能开采利用的储量。
可采储量:Q采=Q工- q s 或Q采=( Q工-P)(1-n)K
Q采—可采储量;Q工—工业储量;q s —设计损失量;
P—永久煤柱储量;n-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系数,K-设计采区回采率。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数值模拟法
总结词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矿床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 ,以确定储量计算参数。
详细描述
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确定储量计算 参数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矿床的三维模型,并进 行数值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储量计算的各种参数 ,如矿体的平均品位、边界品位、损失率、贫化率等。 数值模拟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模拟矿床的实际开采过程 ,预测采矿对矿体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储量计 算参数。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优化采矿设计和提 高采矿效率。
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议和培训活动,提高各国在储量计算领域的 学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储量计算参数的重要性
储量计算参数是进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基础,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 储量估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 的意义。
储量计算参数的分类与特点
储量计算参数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储量计算参数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参数的性质可分为地 质参数、工程参数和统计参数等;按参数的空间特征可分为离散型参数和连续型 参数等。
详细描述
统计法是一种基于大量已知数据来确定储量计算参数 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已知矿床的勘探和开采数据, 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储量计算的各种参数。例如,可 以根据已知矿床的品位分布情况,确定矿体的平均品 位和品位变化系数;根据已知矿床的采矿损失和贫化 情况,确定损失率和贫化率等。统计法的优点在于它 可以利用大量的已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较为准 确的结果。
储量计算参数的特点
储量计算参数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不同矿种和矿区的地质条件、工程 条件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储量计算参数的选择和确定。同时,由于矿产资 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储量计算参数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等高线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等高线法
储量计算方法
(二)等高线法
这种方法是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求出两相邻等高线间的面积,再计算储量的方法,根据求面积方法不同,又分两种情况:
1.直接计算法(如图2-8-13)
图2-8-13 等高线法计算储量示意图
即根据已知数据,直接计算储量,其公式如下:
式中,Q 为两等高线间煤炭储量,I 为两等高线间中线长度,可用曲线仪或
曲线尺测得;b 为两等高线间的水平投影长度(平距);h 为等高距;m 为煤层平均厚度;d 为煤层平均容重。
这一方法因其按等高线分水平计算和统计储量,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矿井设计和开采部门的需要,计算方法也较简单,精度较高。
适宜于稳定或较稳定煤层而且构造有明显变化的地区。
2.平均倾角法
该方法主要是想弥补直接计算法中对煤层面积的测定和计算工作比较繁杂的缺陷。
相邻两等高线间煤层的真面积等于该面积的水平投影与两等高线间煤层平均倾角的正割的乘积是这一方法的实质。
推导后的计算公式为:
Q = B x secα x M x d
式中,Q 为欲求两等高线间煤炭储量;B 为两等高线间煤层的水平投影面积; α为计算块段内煤层的平均倾角;M 为计算块段内煤层的平均厚度;d 为计算块段内煤的平均容重。
对于倾角大于60。
的急倾斜煤层,储量计算必须在煤层立面投影图上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储量计算的基本参数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
二、储量计算的基本参数
(一)计算面积的确定
根据储量计算一般要求及通用公式,计算储量时所使用的面积有如下几种:
(1)当煤层倾角小于15。
时,可以直接采用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测定的水平面积;
⑵当煤层倾角在15。
~60。
时,就需要将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所测定的水平面积换算成真面积,换算公式为
S = S ' /cosa
式中,S为真面积;S '为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测定的水平面积;a为煤层倾
角。
(3)当煤层倾角大于60。
时就需要将煤层立面图(即立面投影图)上量得的立面面积换算成真面积,换算公式为:
S = S ” / sina
式中,S为真面积;S”为在煤层立面投影图上测定的立面面积;a为煤层倾角。
(4)急倾斜煤层,其产状沿走向、倾向变化很大,直立倒转频繁,这就需要编制煤层立面展开图,在其上测定的面积,可直接用于储量计算。
以上种种方法均需要从图纸上测定面积,如何测定,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求积仪法
利用求积仪测定面积是煤炭储量计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过去经常使用的求积仪一种是带有可变臂杆的定极求积仪,一种是固定臂杆的定极求积仪。
而现在又有了精度更高,使用更为方便的求积仪。
每一种求积仪都带有详细的说明书,对其原理和使用说明不再赘述。
⑵透明纸格法。
先将绘有间隔1cm平行线的透明纸蒙在待测的平面图形上,如图2-8-5,整个欲测图形的面积即等于若干小梯形面积之和,每一条被欲测图形所截的横线长度,为梯形的横中线,其高为1。
整个欲测图形面积实际等于被截的每一横线长度之和。
被截的每一横线的长度,可用尺子直接量得,也可用曲线仪测得。
这样求得的面积,再根据平面图的比例尺换算成实际面积。
图2-8-5用曲线仪和透明方格纸测量面积
图2-8-5 用曲线仪和透明方格纸测量面积
使用本方法要注意两个问题:
其一,在用透明格纸蒙欲测图形时,必须注意使图形两端的条带宽度接近或等于0.5cm;
其二,为了检查测定结果,可变换透明格纸的位置,再测定一次,两次测定值的误差不超过2%寸,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图2-8-6用透明方格网测定面积
(3)透明方格法。
网蒙在欲测图形上,然后数欲测图形内的点数,将点数乘以小格的面积,再根据图纸的比例尺换算成实际面积即可,如图2-8-6。
为了准确,也应把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平均。
在数点数的时候要注意:凡在线外的点不数;凡在线内的点全数;凡落在线上的点只计半个。
计算储量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求积仪求面积,准确、方便、快捷。
如没有求积仪,则可使用第二或第三种方法,这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但速度慢,精度也不是太高。
采用后两种方法,还应注意检查透明纸或聚脂薄膜的胀缩误差。
计算的方法还有不少,各有优缺点。
以上介绍的三种方法,可以满足求面积的要求。
(二)煤层厚度及其计算方法
1.计算煤炭储量的煤层厚度
计算煤炭储量所使用的煤层厚度称为“煤层采用厚度”或“煤层计算厚度”
煤层的含义较广,不是所有煤层均可进行储量计算,按现行规范要求,达到表2-8-19和表2-8-20标准者才能进行储量计算。
表2-8-19 —般地区储量计算标准
2 - 8 - 19 一般地区储量计却标准
表2 - X _ 2() 煤炭资源贫缺地反储量乖算标准
煤层不论厚度大小,一般都含有厚度大小不等和层数不等的夹石(夹矸),对有夹矸的煤层,其采用厚度如何计算,规范有严格规定,主要内容有:
(1)计算煤层采用厚度时,煤层中单层厚度不大于0.05m的夹矸,可以和煤
分层合并计算采用厚度,但合并后全层的灰分和发热量指标应符合要求。
(2)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等于或大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时,被夹矸所分开
的煤分层应视为独立煤层,一般应分别计算储量。
但其夹矸仅见于个别煤层点
时,可不必分层计算。
(3)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小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时,煤分层不作独立
层。
煤分层厚度等于或大于夹矸厚度时,上下煤分层加在一起作为采用厚度。
(4)对于复杂结构煤层,如夹矸比较稳定,煤分层可以对比时,应按上述规定分别计算各煤分层的采用厚度。
否则,虽其夹矸的单层厚度有时等于或大于
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但当夹矸的总厚度不超过煤分层总厚度的1/2时,可以各煤分层的总厚度作为煤层的采用厚度!。
以上是规范要求,也可以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一
定如此。
市场经济是效益起主导作用,同样煤的计算标准也随着效益好坏而上
下波动,因此,对规范的标准也不能看作固定不变的。
2.煤层厚度的确定和真厚度的换算
(1 )煤层厚度的测定方法。
煤层厚度的测定分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两种方法。
0复杂结构煤层,是指夹矸层数很多,但单层厚度很小,一般均小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在勘查和开采中不需作分层对比,可以按全层厚度的变化来评价煤层的稳定性的煤层。
直接测定是从探槽、坑道揭露的煤层和钻孔的岩煤芯中直接量取煤层厚度。
而
间接测定是从物理测井资料上确定煤层厚度。
煤层厚度测定要求:
第一,直接测定时煤层顶底必须十分清楚,且顶底必须保持基岩原始特征,
而不是人为松动过的或坍塌滑动过的;必须垂直于顶底板丈量。
第二,利用钻孔的煤芯确定煤厚分两种情况,一是取心率100%这时可在取心管内直接量取煤厚;二是取心率不到100%但等于或大于规范的规定,这时要根据岩性、见煤及止煤深度以及岩煤心磨损情况、周围煤厚情况、下见煤预告情况等判断煤层厚度,力求真实。
第三,利用测井资料确定煤层厚度,必须按有关部门正式颁布的测井规程
的要求进行。
(2)煤层真厚度的换算。
勘探规范规定,当煤层倾角大于15。
时,必须用煤层的真厚度计算储量。
在
进行煤层真厚度计算时,可以采用下述简化计算公式:
M = M' /cosa
式中,M为煤层真厚度;M为煤层伪厚度(钻探厚度);a为煤层倾角。
这是个近似值,但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适用于任意斜孔。
3.平均厚度的确定
在煤炭储量计算的通用公式中有一个参数是M (煤层厚度),它一般不是由一个见
煤点确定的,而往往是由几个甚至更多个见煤点共同确定的平均数,确
定计算储量用的煤层平均厚度,一般分两步走:
(1)确定哪些见煤点参加煤层平均厚度的计算。
参与煤层平均厚度计算的一般是预先确定的块段范围内的够资格的见煤
点,但有时也有特殊情况。
①有时可借用块段范围之外的够资格的见煤点
这种情况一般是块段范围内见煤点相对较少,或者分布很不均匀,而且块
段范围以外有距离较近的见煤点。
②在块段范围之内可以人为地增加或减少煤层厚度点。
A.增加煤层厚度点。
一般是见煤点不太多,又分布不均匀时,可以在见煤点相对较少的部位增
加几个煤层厚度点,其方法是使用内插法,也可在煤层最低可采边界线上适当
取几个点。
B.减少煤层厚度点。
一般是见煤点较多,而且分布不均匀,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时采用这种方法,
即在较密的地方适当减少些见煤点。
无论是借用块段之外的,还是人为地增加或减少见煤点,其目的是使计算出来的煤层平均厚度在这个块段内有代表性,够用即可,切忌不可多用。
每一储量块段的煤层平均厚度是由那些煤层点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都要在附表中统一列出,以便备查。
(2)煤层平均厚度的计算方法。
在确定了哪些煤层点参与平均厚度计算之后,可采用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平
均法确定该块段煤层的平均厚度。
但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算术平均
法,而很少用加权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
Mi十Mr十…+ M lt
M = --- ------ = -------------
n
式中,M为块段的算术平均厚度;MpM2 ,,M8为各煤层点厚度;n为参与厚度平均的勘探工程数目。
对特厚煤层点,按规范的要求,要查明原因,作适当处理。
什么是特厚煤层点,一般理解是厚度超过周围见煤点平均厚度的三倍以上。
如果其厚度没有怀疑,在没有更合适的处理方法的时候,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先采用算术平
均法计算出平均厚度,把这个平均厚度视为特厚见煤点的厚度,再参与块段的平均煤厚的计算。
(三)容重的确定
所谓容重,即单位体积内煤的重量。
按其本意讲就是单位体积的煤在其原
有空隙度、裂隙度和含水分的状态下的重量。
从计算储量的通式中可以看出,容重的细小变化,就会引起储量数据的很大变化,因为它要和一个庞大的体积数字相乘。
这不是说其他不重要,而是说煤的容重更重要,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对此不太重视。
煤的容重主要决定于灰分的成分和含量,煤的变质程度,其次决定于煤的
结构、构造、煤岩成分和水分等因素。
煤的容重从采样、制样、采样密度到整个测试工作的完成都应严格按有关
规程规定进行,确保容重质量的准确性。
在储量计算中,煤的容量一般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