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华蟾素片中华蟾素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华蟾素片中华蟾素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华蟾素片中华蟾素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

蟾蜍的药用方法

蟾蜍的药用方法 蟾蜍的药用价值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中国著名的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蟾酥有利有弊,毒性很强,不能直接服用,需要提炼加工! 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辛;性凉;有毒。【归经】心;肝;脾;肺经 【功效与作用】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主痢疽;疔疮;发背;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膨胀;水肿;小儿疳积;破伤风;慢性咳喘 【药用价值】 ⒈蟾蜍制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减低心率并消除水肿与呼吸困难,类洋地黄样作用。 ⒉升压作用,该品繁荣昌盛压作用迅速而平稳,维持时间长

且能使肾、脑、冠脉血流量增加,优于肾上腺素缩血管药。 ⒊局麻作用,用豚鼠角膜进行试验,眼内滴入等量药物后,每隔5min刺激6次,共30min,统计30min内刺激角膜不发生反应的次数,以无反应的百分率作用为局麻过程指标,发现其局麻作用大部分比可卡因强。 ⒋抗肿瘤作用,蟾蜍制剂具有增高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ec)活性率,促进巨噬细胞功能及增高清溶菌酶浓度等作用,另外蟾蜍对免疫系统及循环系统等方面也有作用。 蟾蜍的药用方法 ①治舌口生疮:胆矾一分,干蟾一分(炙)。上研为末,每取小豆大掺在疮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水尽为度。(《圣惠方》蟾矾散) ②治发背肿毒未成者:活蟾一个,系放疮上半日,蟾必昏债,再易一个,如前法,其蟾必跟将;再易一个,其蟾如旧,则毒散矣。若势重者,以活赡一个,或二三个,被开连肚乘热台疮上,不久必臭不可闻,再易二三次即愈。(《医林集要》) ③治早期瘭疽:蟾蜍,将其腹切开一厘米创口,不去内脏,放入少许红糖。将患指伸入其腹内,经二小时后,可另换一只蟾蜍,共用十只左右可愈。治其他炎症也有效。(广西名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④治疗毒:蟾蜍一个,黑胡椒七粒,鲜姜一片。将上药装八蟾蜍腹内,再放砂锅或瓦罐内,慢火烧焦研细末。每次五厘,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⑤治胸壁结核和淋巴结结核破溃成漏孔:癞蛤蟆一个,白胡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肿瘤放疗所致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肿瘤放疗所致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1-04T11:37:37.6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作者:江承川 [导读]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省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肿瘤放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的实际临床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省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对于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肿瘤放疗所致顽固性呃逆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间在放疗中或者放弃治疗之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70例胸部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进行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25mg/每次,出现呃逆反复时进行重复应用,或者进行针灸治疗,疗程为3—8d。治疗组35例患者进行华蟾素注射液3—5支加入5%的500ml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1次/d,3—8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一周到两周内总有效率在84%和91%,而对照组治疗一周到两周内总有效率在53%和71%,两组患者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肿瘤放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的实际临床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华蟾素;肿瘤放疗;顽固性呃逆 呃逆主要表现为喉间呃呃连声、气逆上冲、不能自制以及气短声颤,一般发作频率在6—60次/min。顽固性呃逆主要指的是呃逆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或者对于某些治疗无效的患者,一般主要发生在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中,严重的呃逆病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以及生活。肿瘤放化疗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更是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压力,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至今也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1]。本文结合我院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间所接受治疗的70例胸部肿瘤放疗中或者放弃治疗之后出现顽固性呃逆患者,使用华蟾素注射液来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胸部肿瘤放疗中或者放疗后所引发的顽固性呃逆患者35例,患者都经过病理证实。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43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1岁。患者呃逆连续发作时间病程最短的为3d,最长的超过15d,13例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出现,17例患者在放疗之后出现。将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7例,治疗组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原因和并发症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35例患者进行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25mg/每次,出现呃逆反复时进行重复应用,或者进行针灸治疗,疗程为3—8d。治疗组35例患者进行华蟾素注射液3—5支加入5%的500ml葡萄糖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3—8d为一个疗程。 1.3患者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在进行用药之后的2—4d后,呃逆症状消失,观察两周以上后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有效:呃逆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发作次数较之用药前有明显的改善,或者是在治愈后的2周之内偶尔出现复发情况,在持续用药之后,病症消除。无效:患者在进行要用治疗后呃逆的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没有明显改变[2]。 1.4统计学处理 技术统计采用百分比来进行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一周到两周内总有效率在84%和91%,而对照组治疗一周到两周内总有效率在53%和71%,两组患者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3讨论 呃逆主要是因为患者迷走神经反射或者直接刺激隔神经和膈肌,使得患者身体隔间肌和膈肌不自主的进行猛然收缩大约30ms,并且伴随着声带闭合,从而发出特殊吸气声以及不适感,属于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症状[3]。其神经反射中枢在延髓,刺激兴奋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中枢传到呼吸中枢,传导的主要路径是胃粘膜[4]。一方面兴奋沿着网状脊髓到达膈神经,促使患者身体中的膈肌产生有强烈结构感的节律性收缩,同时呼吸暂停;另一方面兴奋从迷走神经运动纤维到咽喉神经处,从而似的患者喉咙处出现痉挛,这就是整个呃逆的全过程[5]。 多数国外医学者认为,如果一次发作持续时间为48小时,就属于急性呃逆,如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则称之为持续性呃逆,如果患者的呃逆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则称之为顽固性呃逆[6]。而我国国内学者认为如果患者呃逆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便属于顽固性呃逆。长时间的呃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导致患者精神情绪不稳定,引发急躁焦虑和失眠抑郁等情况出现,更为严重的还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呼吸,继而引发患者出现呕吐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原发病的治疗增加了很大的困难,不利于患者的有效治疗康复,所应该尽早的消除此症状[7]。目前市面上仍然缺少有效的治疗呃逆特效药物。中医认为呃逆是因为正气亏虚以及胃气上逆东隔阂胃失和降所导致的,大部分呃逆患者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这样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精神压力,也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8]。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35例患者,进行了华蟾素注射液3—5支加入5%的500ml葡萄糖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3—8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一周到两周内总有效率在84%和91%,这说明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肿瘤放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的实际临床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9]。华蟾素注射液的功效具有超强的抗癌活性,可以很好的阻断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生长,进一步增加化疗的实际效果,解除患者放疗之后的身体毒性,并且可以起到止痛的效果,大幅度提高顽固性呃逆患者的身体各项免疫力[10]。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肿瘤放疗后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效果很好,是治疗肿瘤放疗后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的一种新尝试和新选择 [11]。对于华蟾素治疗缓解肿瘤放疗后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机制,还需要在未来时间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相信在未来的时间内,顽固性呃逆会得到更好的治疗,广大顽固性呃逆患者也会逐渐获得新的治疗机会[12]。 参考文献: [1]LiLingyu,Deng Yanmou, Chu Yanchao falls. Cinobufacini injection in th e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iccup caused by radiotherapy efficacy analysis[J]. Journalof Hubeimedicalstaffcollege, 2011,18 (07): 109-110. [2]郭风.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肿瘤放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0:108. [3]Xu Tao, Li Weimin, Lu Zhigao. Journal of the anti tumor mechanism of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in toad skin and the study of anti tumor effect of[J].of modern medicine, 2012,11 (07): 156-157.

蟾蜍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蟾蜍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蟾蜍;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 蟾蜍俗称癞蛤蟆,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在动物分类上属于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蟾蜍共有250多种,目前,我国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蟾蜍是有益动物,主要捕食甲虫、蜗牛、蛞蝓、地蚕、蝇蛆、白蚁、蟋蟀、蝗虫、蛾类、蝶类等多种害虫和小动物。最常见的有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gari zans、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 ctus Schneider、花背蟾蜍Bufo radd ei等。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药用价值很高。用蟾蜍生物毒素及蟾蜕治疗临床疑难杂症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蟾蜍药用价值的应用正不断深入。 1 蟾蜍的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蟾蜍身体宽短粗壮,皮肤粗糙,除头顶部无疣外,其余部分布满大小不等的疣粒。身体背面颜色变异较大,一般为黄棕色、灰绿色、黑褐色或赤绿色,略具不规则的棕红色花斑;腹面不光滑、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斑块。头宽大。口阔,吻端圆而高,口中无齿,舌端不分又,舌能自由翻出口外,眼大而凸出,眼间距大于鼻间距,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头部两侧长有长条形隆起的耳后腺(毒腺)1对,该腺体能分泌有毒白色浆液,即“蟾酥”。无声囊。前肢较长而粗壮,后肢粗短。成体无尾。 1.2生活习性蟾蜍喜湿、喜暗、喜暖,主要生活于池塘、沼泽、农田、宅旁、路边等处,常栖息在水沟边以及湿润的石头下、洞穴内、草丛中。白天潜伏,夜间活动频繁,常于傍晚和清晨出来觅食,特别是在阴雨天或雷雨过后更为活跃。蟾蜍食物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择的食物也不相同,其蝌蚪期主要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腐殖质,幼蟾和成蟾主要捕食甲虫、蚯蚓、蜗牛、蛞蝓、地蚕、蝇蛆、白蚁、蟋蟀、蝗虫、蛾类、蝶类等多种害虫和小动物,有时也以鲜嫩植物为食。蟾蜍是捕食害虫的能手,1只蟾蜍日捕食昆虫上百只,半年可消灭害虫2万余只,因而对农林生产有益。其正常生活的温度为10一30℃,最适温度为15—25℃,温度过高过低均影响其摄食和生长。蟾蜍有冬眠习性,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摄食明显减少,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它就隐蔽在土中或钻入洞穴中,也有的在池塘深水处集群停食冬眠,次年惊蛰后水温回升至10℃以上时醒眠,开始活动和觅食。 1.3繁殖特性蟾蜍是卵生动物,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繁殖能力较强。每年春季当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蟾蜍便活跃起来,雌雄蟾蜍抱对交配,雌性个体产卵于水中(华东地区一般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是蟾蜍的产卵盛期),每只雌体一次产卵量为l 000—4 000枚。卵一般成2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卵带内,卵带漂浮于水上或缠绕于水草上自然孵化,当水温为18~24℃时,经3—5 d孵出蝌蚪。刚孵出的蝌蚪形似小鱼,有侧线,全长5—6 ant,用鳃呼吸,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不取食,靠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2—3 d后开始采食水中浮游生物及其他有机物碎屑。孵化后25—27 d后肢开始伸出,并逐渐延长,随着后肢的

蟾皮和蟾蜕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与比较

蟾皮和蟾蜕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与比较作者:缪珠雷,张康,杨鸣泽,周秀佳 【摘要】目的检测蟾皮及新发现的药用部位蟾蜕脂蟾毒配基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HPLC检测蟾皮、蟾蜕中的脂蟾毒配基含量。结果蟾皮、蟾蜕中的脂蟾毒配基含量分别为0.011 7,0.031 3 mg/g。结论实验提示蟾蜕、蟾皮中均只有极微量的蟾毒配基残留。 【关键词】脂蟾毒配基; 蟾皮; 蟾蜕 蟾蜍是一种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物原动物来源,其药用记载首见于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1]。当代本草学巨著《中华本草》记载: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归心、肝、脾、肺经”,能“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主治痈疽,疔疮,发背,瘰疠,恶疮,癥瘕癖积,膨胀,水肿,小儿疳积,破伤风,慢性咳喘。”蟾蜍全身均可入药,载入《中华本草》的有蟾蜍、蟾皮、蟾酥、蟾头、蟾舌、蟾蜍肝、蟾蜍胆[2]。其中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药材商品是蟾酥和蟾皮。蟾酥是挤取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中的浆液经加工干燥后得到的白色分泌物,蟾皮又称干蟾皮,是把蟾蜍采取蟾酥后除去内脏晒干或烘干而成。而近年来,在江苏海门地区又有人首先发现蟾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定期蜕下完整的角质衣膜的现象,与蛇蜕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之将其蜕下的衣膜称为蟾蜕或蟾衣。但蟾蜍蜕皮后往往即刻将其吞吃,一般不留痕迹,除非被人及时发现并将其截留。经观察和考证,该现象从未被古今本草文献收载,因此将蟾蜕确认为是蟾蜍的一个新的药用部位[3],并已有人将其用于保健和一些疾病的治疗[4,5]。蟾

蜕的药用不需要杀死蟾蜍,可以有效地保护这一有益资源,因此逐渐被人们重视。 蟾毒配基是一大类主要来自蟾蜍耳后腺和皮肤毒腺的甾族类分泌物的统称,具有很强的毒性,同时也是重要的药效活性物质[2]。由于蟾皮、蟾蜕在药材来源上具有同源性,均可能含有蟾毒配基成分。因此,我们对蟾毒配基中代表成分脂蟾毒配基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以期能为临床更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些药材提供参考资料。 1 材料 1.1 药材蟾蜕、蟾皮由江苏海门康平蟾衣研究所提供,其原动物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生药学教研室周秀佳教授鉴定,确认为是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研钵中充分研磨后,过120目筛,置电热恒温烘箱45℃ 24 h 烘干后,制成供试样品。 1.2 试剂脂蟾毒配基标准品(上海市药品检验所),甲醇(色谱纯),无水乙醇(分析纯),磷酸二氢钾(分析纯),超纯水。 1.3 器材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公司),色谱柱:μ-BONDAPAK C18,(300 mm×3.9 mm,10 μm)。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70∶30),磷酸调pH 3.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6 nm,柱温为25℃,理论塔板数以脂蟾毒配基基峰计不低于2 000,进样量20 μl。见图1。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量脂蟾毒配基标准品1.62 mg,

蟾酥-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

蟾酥 Chansu BUFONIS VENENUM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鉴别】(1)本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取本品粉末0.1g,加三氯甲烷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 (4)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 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脂蟾毒配基对照品、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用磷酸调节pH值为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6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华蟾酥毒基峰、脂蟾毒配基峰计算应分别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华蟾酥毒基对照品、脂蟾毒配基对照品适量,精密称

蟾衣的功效与作用

蟾衣的功效与作用 53岁的老徐怎么也不会想到,经过两天两夜,他终于在杭州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醒来。 这一次,说死里逃生,还太早。医生说,他目前还处在危险期,需要3-5天的观察。 怎么回事?老徐依靠着仅有的一点意识,懊悔不已。明明是为了治胃病,结果却差点要了命,“还不是那只癞蛤蟆害了我!” 他听说蟾蜍卵能治胃病 强迫自己吞下4勺 老徐,53岁,绍兴人,一直以来胃都不怎么好,时不时地会犯病,也在当地看过医生,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前不久,他听别人说,癞蛤蟆的卵可以治胃病,很灵的。他就动了这个心思,“胃难受起来太可怕了,根本吃不了东西。”这一次,他想彻底解决。 抓来一只癞蛤蟆,他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好好收拾了一番。 11月4日晚上,老徐鼓起勇气,吃了一小勺癞蛤蟆的卵,虽然味道有点奇怪,但他还是强迫自己咽了下去,后来又吃了三勺。“吃完没多久,整个

人就不舒服了,肚子开始疼。”老徐当时根本没当回事,可能觉得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了几次肚子,以为没事,当天晚上就睡过去了。第二天,上吐下泻的症状越发明显,整个人都站不起来,心跳也变得紊乱,家人只能把老徐带到当地的医院。经过一天的治疗,老徐没有好转。最后,昨天上午被送到了杭州市中医院。目前,老徐还在做着透析,心脏的情况还不稳定,接诊的医生王奇表示,老徐的危险期还没有过,需要继续观察。 蟾蜍是五毒之一 可入药但绝不能随便服用 癞蛤蟆的学名叫蟾蜍,是一种有毒的动物,与蝎子、毒蛇、蜈蚣和蜘蛛并列为“五毒”。它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耳下腺、皮肤腺、内脏、卵巢、肌肉等部位。这些部位会分泌出一种叫“洋地黄”的有机物,人体一旦摄入这种毒素,将会影响其心脏等血液循环系统,基本上会在30-120分钟内出现头晕、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王奇介绍,蟾蜍的毒素储存在腺体里,当它受到攻击的时候,会有着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就会喷射白色浆液。“主要成分的名字叫蟾酥二烯醇化合物,是强心剂,然而一旦服用过量,就会导致心跳加快、心率紊乱甚至心脏停搏。”他说,仅仅0.06毫克的毒素被摄入人体,

华蟾素片说明书

华蟾素片说明书 【主要成份】干蟾皮提取物。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 1、华蟾素片抗肿瘤作用 华蟾素3g生药/kg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H22肝癌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对L1210白血病小鼠有明显延长生命的倾向。华蟾素7.5g生药/kg对大鼠W256的抑制率为68.7%。 体外药物试验表明华蟾素生药2mg/ml对三种消化系统肿瘤株(人肝癌SMMC-7721、人胃癌MKN45、人结肠癌LOVO)均有杀伤作用,其机制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DNA,导致肿瘤细胞坏死。从分子水平观察华蟾素有使H22肝癌荷瘤小鼠血浆内cAMP含量升高,并使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的作用。 华蟾素对S180肉瘤小鼠单用抑制率为35.5%,与CTX联合应用后抑制率提高到71%,疗效优于CTX单独用药,表明华蟾素与CTX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副反应。 2、华蟾素片免疫促进作用 华蟾素对CTX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有防治作用,能提高小鼠淋巴细胞比率,也可提高小鼠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试验资料也表明华蟾素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 3、华蟾素片抗病毒作用 试验证明,华蟾素对2215细胞及鸭乙肝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其复制作用。临床资料也表明华蟾素对慢性HBsAg携带者的疗效显著。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4次。 【禁忌】避免与剧烈兴奋心脏药物配伍。 【注意事项】口服初期偶有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反应。如无其他严重情况,不需停药,继续使用,症状会减轻或消失。 【规格】每素片重0.3g。 【贮藏】密封。 【包装】塑料瓶装,每瓶30片。 【有效期】36个月 【执行标准】WS3-B-2687-97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4020272 【生产企业】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华蟾素抗肿瘤

华蟾素的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QQ978602878 (泰山医学院) 摘要 华蟾素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二类新药,具有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乙肝病毒的药理作用,在抗肿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及其他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深入药理机制的研究,探讨新的用药途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疗效,仍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其抗肿瘤的机制主要为抑制肿瘤细胞DNA和RNA的生物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免疫调节作用、影响癌基因表达、干扰细胞周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1]。 关键词:华蟾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华蟾素(cinobufotalin)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Schneider)等的全皮提取制剂,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二类新药,现已开发出注射液、口服液及片剂,已列为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华蟾素注射液(简称华蟾素,下同)是我国传统药材中华大蟾蜍阴干全皮加工制成的水溶性注射剂,从20世纪80年代上市,至今已广泛用于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癌性疼痛、肿瘤热、癌性胸腔积液、顽固性呃逆等肿瘤相关并发症的辅助治疗,已被列为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华蟾素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瘀溃坚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的两种生物活性成分是: (1)吲哚类生物碱(蟾毒色胺、蟾毒色胺内盐,去羟基蟾毒色胺等; (2)甾类强心苷(蟾蜍灵、华蟾蜍素、蟾蜍他灵等),目前主要测定华蟾素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来控制质量[2]。现将其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药理机制 1.1免疫调节作用 赵兴梅等[3]报道, 12.5g/L(原液浓度)的华蟾素溶液能促进植物血凝素刺激健康献血者的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主要是由T辅助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等多种免疫效应细胞有促进其活化作用,并能增强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的活性,具有很强的免疫增强作用,因此华蟾素具有免疫促进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将0·0625~0.5mg/L(吲哚生物碱的浓度)的华蟾素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分泌IL-2,从而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诱导肿瘤免疫[4]。 1.2抑制肿瘤细胞DNA和RNA的生物合成 DNA是构成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决定细胞生长、分化、分裂和各种性状的重要因素正常细胞核的DNA含量相对稳定,而恶性肿瘤细胞却具有DNA含量的异常,所以肿瘤细胞的DNA含量可以直接反映肿瘤的增殖能力。华蟾素抑制肿瘤细胞核酸代谢,干扰DNA和RNA的合成,阻碍细胞有丝分裂,直接参与杀伤癌细胞的作用。刘莉等[5]应用自动化图像分析技术对裸鼠人肝癌细胞经局部注射华蟾素治疗的肝癌细胞核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经局部治疗的肝癌细胞核DNA含量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抑瘤生长率为57.9%。另有学者研究发现华蟾素对体外培养的H22腹水型小鼠肝癌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但能明显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并通过对小鼠血浆环核昔酸水平的测定发现:华蟾素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浆c AMP及cGMP的比值,并使之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分化,并提高机体免疫水平[6]。 1.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华蟾素中的蟾蜍灵是多羟基甾体类,近年来发现它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作用,朱志国等[7]的研究发现,白血病原代培养细胞经华蟾素处理后,增强了顺铂和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凋亡作用;另有研究认为[8],华蟾素能提高Caspase-3的表达,从而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的凋亡,提示华蟾素可能通过改变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

华蟾素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华蟾素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3-04-15T13:22:27.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张远香 [导读] 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的水制剂,主要用于中晚期肿瘤及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的治疗。 张远香(江西省武宁县人民医院 3323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75-01 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的水制剂,主要用于中晚期肿瘤及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的治疗。 患者,女性,54岁,因左侧乳腺肿瘤术后化疗于2011年11月8日收住院。曾有青霉素过敏史,静脉输注5%GS+华蟾素20毫升,约15分钟后,突感胸闷,气逼,呼吸困难,血压78 /46毫米汞柱,脉搏116次/分,呼吸23次/分,考虑为华蟾素注射液过敏所致,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停止静脉输液,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毫克,肌注盐酸肾上腺素1毫克,30分钟后症状缓解。 讨论 1、认真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慎用。 2、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二次污染,配药前要仔细核对药品的有效期,外观有无裂痕,药液是否澄明,有无沉淀,戏状物等。 3、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开始的15-20分钟必须缓慢滴注,每分钟不超过20滴,观察针头是否在血管内,避免药液外漏,巡视病人,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输液30分钟后滴速调至40-60滴/分。 4、尽量单独应用,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连续输入多组液体时,组与组之间应用0.9%盐水静滴冲管,避免多组液体混合产生反应,影响疗效,引起过敏反应。 5、出现过敏反应后应停止输液,维持静脉通道,取半卧位,给予吸氧,抗过敏等对症处理。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 [拼音名] Chán Sū [英文名] VENENUM BUFONIS [别名] 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 [来源]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 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 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 燥。 [产地分布] 主产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省。 [药材特征] 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华蟾酥毒基(C26H34O6)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 不得少于6.0%。 [功能主治]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吐泻,腹痛神昏,手术麻醉等。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 蟾毒配基类和蟾蜍毒素类化合物均有强心作用,但蟾毒配基类化合物作用更为明显,其化学结构与强心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对猫离体心脏乳头肌标本,蟾毒灵及日蟾毒它灵的强心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8)g/ml;脂蟾毒配基、华蟾毒精的强心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7)g/ml。华蟾毒与化蟾毒精的作用相似,以适宜浓度灌注蛙心,可使其停止于收缩期,给麻醉猫、狗静脉注射引起心博减慢,收缩振幅变大,心律不整,继而心动过速而死亡;在麻醉狗所得的心电图呈现P-R间期延长、心室率变慢、异性节律、期外收缩、束枝传导阻滞、T波变平或倒置,继而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维而死亡;认为蟾毒配基对心脏的作用系通过迷走神经中枢或末梢,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与洋地黄相比,可能因无糖基存在,蟾毒配基与蟾毒的强心作用较弱并缺乏持久性,因此无积蓄作用,亦有报告精氨酸能延长其强心作用。六神丸的强心作用提示,它能加强心

重庆市物价局关于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华蟾素注射液等中成药肿

重庆市物价局关于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华蟾素注射液等中成药肿瘤用药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 【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渝价[2006]653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物价局 【发布日期】2006.11.13 【实施日期】2006.11.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物价局关于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华蟾素注射液等中成药肿瘤用药最高零售价 格的通知 (二○○六年十一月十三日渝价〔2006〕653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物价局(发改委)、市级有关部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制定华蟾素注射液等32种中成药肿瘤用药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2337号)精神,及《药品政府定价办法》等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有利于降低药价、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现将有关贯彻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华蟾素注射液等32种中成药肿瘤用药最高零售价格、我局增补制定的非代表品最高零售价格以及我局制定的百令胶囊等8种中成药肿瘤用药最高

零售价格详见附表。附表所列药品价格为达到GMP标准的药品统一最高零售价格。 二、根据行业协会组织专家论证推荐,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部分品种执行优质优价。 三、各生产企业必须在十二月五日前将附表中未列的规格及市场上流通的附表中的非GMP药品的相关资料报我局。在我局未公布其最高零售价格前,经营单位不得销售。 四、各药品零售企业及医疗机构在执行附表中药品价格时,要按照《重庆市物价局关于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管理规范药品价格行为的通知》(渝价[2006]490号)规定,同时降低实际加价率。 五、各区、县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有关药品市场实际购销价格变化的跟踪调查,发现中标价格或实际成交价格与规定最高零售价格相差较大的情况,要及时向我局报告,我局将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相关药品的实际零售价格。 六、各区、县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解释工作,积极引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照常生产经营和使用降价药品;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对不执行本通知有关规定的,依法严肃查处。 七、本通知附表所列价格,自2006年11月20日起执行。 附件:华蟾素注射液等中成药肿瘤用药最高零售价格表

华蟾素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20例

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 发热20例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在一般对症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静点。对照组:赖氨匹林注射液静注。将癌性发热分为轻、中、重3级,其中轻度发热37.4 ℃~38 ℃,中度38 ℃~38.8 ℃,重度38.8 ℃。用药:轻度:华蟾素注射液10 ml+喜炎平注射液150 mg,中度:华蟾素注射液15 ml+喜炎平注射液200 mg;重度:华蟾素注射液20 ml+喜炎平注射液250 mg,每日一次静点,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轻度:赖氨匹林注射液0.9 g,每日二次静注;中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35 g,每日二次静注;重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8 g,每日二次静注。分别于用药后第1~7天清晨7时测体温,第1天体温降至正常为显效,第2天降至正常为有效,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为微效,第4~7天体温不降为无效。用药7天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25%),有效10例(50%),微效2例(10%),无效3

例(15%),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2例(10%),有效5例(25%),微效3例(15%),无效10例(50%),总有效率50%。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癌性发热;治疗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可加重患者体能消耗及全身衰竭,从而加重病情,加速患者死亡[1]。此种发热对抗生素无效,西医多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消炎痛及赖氨匹林等,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体质较差,使用解热镇痛药,不但容易汗出较多,造成虚脱,而且易致消化道出血,且疗效一般。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运用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取得可喜疗效,且无西药治疗后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将符合条件的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经病理证实为癌症,且排除其他发热因素。其中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83岁,平均56.5岁。肺癌10例,肝癌5例,胃癌3例,其他2例。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0岁,平均57.5岁。肺癌11例,肝癌4例,胃癌3例,其他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发热程度分为轻、

华蟾素配合DF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华蟾素配合DF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李 戈,王 利 (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大连116013) 摘 要:目的:观察华蟾素配合DF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应用华蟾素配合DF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DF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39例,总缓解率为6617%。对照组32例,总缓解率为4318%(P<0101)。生存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8211%、5914%(P<0105)。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8211%、6215%(P<0105)。结论:显示华蟾素配合DF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明显改善了生存质量和临床证候,提高了疾病的治疗结果。 关键词:鼻咽癌;华蟾素;化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91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6)05-0559-01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毒因素和环境致癌因素。自1999年10月—2004年5月,笔者对39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应用华蟾素配合DF方案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1例,均经CT及病理检查确诊而住院。按卡氏计分标准不低于60分,按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23~58岁,平均39167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11年;按国内鼻咽癌晚期分期,其中Ⅲ期12例,Ⅳ期27例;卡氏计分50~80分,平均65分,初治23例;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肿瘤学》,分为肺热型13例,气郁型2例,毒热型24例。对照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27~60岁,平均43123岁;病程3个月~415年,平均119年;其中Ⅲ期9例,Ⅳ期23例;卡氏计分60~90分,平均6815分,初治20例;中医辨证分型,肺热型13例,气郁型1例,毒热型18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105)。 2 治疗方法 用DF方法:5-氟脲嘧啶(5-Fu)015g,静脉滴注,第1、2、3天。顺铂(C DDP)30~40mg,静脉滴注,第1、2、3天,水化加利尿,按肿瘤内科常规对症支持疗法。每4周为1个周期。治疗组加华蟾素注射液[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Z-5029-皖药准字(2001)第Z003299号,5mL/支]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40滴/m in)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休息2周可重复,1个月后评价疗效。 观察项目及方法:观察项目及方法:①中医证候:主要为头痛、鼻塞、鼻衄、耳鸣及舌脉变化。②生存质量:按卡氏计分标准计分,治疗期间每周评价1次。③每周查血象1次,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肝、肾功能等。 统计学处理:各组测定值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010)进行统计分析。 3 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 收稿日期:2005-11-09 作者简介:李戈(1966-),男,吉林四平人,副主任医师,学士,主要从事放化疗中药减毒研究。好转(MR),稳定(NC),恶化(P D);按卡氏计分标准判定生存质量,凡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大于10分者为改善,减少大于10分者为下降,增加或减少小于10分者为稳定;临床证候积分值下降≥2/3为显著改善,积分≥1/3为部分改善,积分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改善。 结果:治疗组39例中CR4例(1013%),PR14例(3519%),MR8例(2015%),NC8例(2015%),P D5例(1218%),总缓解率6617%;对照组32例中PR4例(1215%),MR10例(3113%),NC7例(2119%),P D11例(2812%),总缓解率431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01)。生存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改善18例(4612%),稳定14例(3519%),下降7例(1914%),总改善率8211%。对照组改善5例(1516%),稳定14例(4318%),下降13例(4016%),总改善率5914%,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05)。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显著改善13例(3313%),部分改善19例(4817%),无改善7例(1719%),总改善率8211%。对照组改善5例(1516%),部分改善15例(4619%),无改善12例(3018%),总改善率621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05)。 4 讨 论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外科治疗、化学药物治疗,还有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鼻咽癌之治疗首选放射治疗,早期(第一、二期)单用放射治疗的结果就很好,但晚期(第三、四期)或复发之病人可能需要并用化学及手术治疗。经正规治疗之结果,全部病人5年之存活率约有60%,早期病人可高达80%以上,而晚期病人也有30%以上。除了少数病人在治疗开始就有远端转移其病情较难控制之外,鼻咽癌并不是绝症,是一种可以控制及治愈的癌症。中医药治疗肿瘤以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可用来治疗、减轻和预防化疗的毒副反应,进一步提高化学药物抗癌的疗效。蟾蜍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其味辛、性凉,有毒,归心、胃、肝、脾、肺经,功能破癥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本草便读》载“蟾酥善开窍辟恶搜邪,……散痈疽,消疔毒,杀虫疮,却有功效耳。”华蟾素为我国传统生物药材———蟾蜍经加工提取制成的静脉注射针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破瘀散结功效。华蟾素注射液主要治疗中、晚期肿瘤,副作用少,且作用安全,故结合化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抗癌方法。 ? 9 5 5 ?  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33卷第5期

探讨胃癌患者应用华蟾素注射液与化疗治疗的Meta分析

探讨胃癌患者应用华蟾素注射液与化疗治疗的Meta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9T13:43:12.68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陈複 [导读] 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胃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且初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 陈複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湖北武汉430050 【摘要】目的:对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01月-2014年01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空白对照组,两组各有35例患者,其中35例空白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治疗,35例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例数为32例(91.42%),空白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5例(71.42%),同时治疗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质量,而且安全性也较高,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癌;华蟾素注射液;化疗;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73-02 胃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且初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确诊的时候,病情的恶性程度已经很高,基本都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为了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临床上通常采用化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这样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从而再次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但是化疗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在化疗的基础,给予患者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可以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1].因此笔者对2011年01月-2014年01月我院的7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联合使用化疗与华蟾素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01月-2014年01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空白对照组(35例),研究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在43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3 ±8.4)岁;空白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4例,年龄在45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7±5.6)岁,所有患者通过相关身体检查后确诊,符合胃癌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研究组患者首先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在第1天治疗时, 采用奥沙利铂对胃癌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使用剂量为85mg/m2,持续治疗时间为2小时;在第1-2天治疗时,采用亚叶酸钙对胃癌患者进行静脉推注,用量为200mg/m2,持续治疗时间为2小时;在第1-2天治疗时,采用氟尿嘧啶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使用剂量为400mg/m2,进而再对患者进行为期46小时的静脉缓慢滴注,用量为600mg/m2,同时还给予患者华螗素注射液治疗, 取10-20ml稀释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注射注射1次,持续治疗时间为10天,以2周作为一个疗程,总共8个疗程.空白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化疗方法同研究组,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 1.3疗效判定标准本次研究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治疗后患者肿瘤病灶得到完全缓解,则代表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肿瘤病灶得到部分缓解,则代表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肿瘤病灶变化不大,甚至病情加重,则代表无效,总有效率是显效和有效的总和[3]. 1.4统计学方法在对此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主要是使用SPSS17.0软件.代表计量资料的是(x-±s),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χ2检验方法,如果P 值小于0.05,就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显效的患者为20例,占(57.14%),有效的患者为12例,占(34.28%%),无效的患者为3例,占(8.57%),总有效率显示为91.42%;空白对照组显效的患者为15例,占(42.85%),有效的患者为10例,占(28.57%),无效的的患者为10例,占(28.57%),总有效率显示为71.4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图所示.2.2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出现骨髓抑制症状的患者有3例(8.57%),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有2例(5.71%),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有1例(1.42%),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有1例(1.42%);空白对照组出现骨髓抑制症状的患者有6例(17.14%),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有5例(14.28%),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有3例(8.57%),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有2例(5.7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为了能够缓解胃癌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创造手术治疗的机会,临床上主要采用化疗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治疗后患者通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经过化疗治疗后,机体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进一步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使患者出现恶心、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的症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因此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华蟾素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注射针剂,它不仅对癌细胞中DNA 的合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癌细胞中RNA 的合成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这样就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继续分裂繁殖,杀灭癌细胞,并且还能有效提升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抗肿瘤能力,相关研究也表明华蟾素确实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有效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4].所以联合使用华蟾素注射液与化疗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轻化疗时药物对人体相关组织器官造成的损害,使机体保有良好的造血系统功能,使患者对化疗药物具有更强的耐受性,从而有效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病情的恶化,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给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机会,从而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时间[5]. 本次研究通过对空白对照组患者实施化疗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显示为71.42%,通过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化疗与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显示为91.4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比组低,差异显著(P<0.05),所以联合使用化疗与华蟾素注射液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而且安全性也比较高,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可在临床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焦良波,胡卫,陈涛.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疗效的Meta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4,04(03):136-140. [2] 王为民,李成发,姚荣杰.华蟾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