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封面

2、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和大家来分享一下读书心得,最近读了一本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的著作《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积40余年教学经验,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读后令人深受启发。

3、案例与点评

4、“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1的标题。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实生活中诸多的事实,说明了光有爱是不能够改变一切的,不要把爱太神化了。作为教师,除了爱以外,还要有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而后者是不会从爱中自然产生的。因为谁都会爱。既要有爱心,又要有教育智慧,才能有效地教书育人。

如何了解身边的孩子,“换位思考”非常重要。说说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每个教师也都是从学生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如果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问问自己: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教师放下架子,贴近学生,站到学生的立场上想

想问题,换个角度考虑一下问题,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5、如何对待学生的出言不逊?

案例58中,某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柳老师微笑着询问是不是来背书,

而学生一句废话回应,该老师当场怔住。

柳老师是这样做的:

我很想当场发作,将他劈头盖脸批评一顿,挽回自己面子。但是我忍住了。我猜想学生的一句废话或许也有理由呢?或许是习惯所致,或许是因为对背课文充满自信,得意忘形所致。于是,我又一次微笑对他说: “请你等老师辅导完这几名同学之后,你再进来背。还有,老师想和你探讨一下“废话”是什么意思,请你先想好。”

辅导完学生后,某学生来背课文。果然,他背的滚瓜烂熟。刚才没有急于批评他是对的。然后,该学生说:“我知道自己错了,是因为我说这话习惯了。我想老师听了这话也不好受。”我趁热打铁:“我们从小就要文明,特别是和老师长辈说话要注意分寸,这样你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某学生心悦诚服地点头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一定把这些不文明的口头禅改掉!”

6、王老师是这样说的:

柳老师这件事处理的非常漂亮。举重若轻,化“敌”为友。谈笑之间驱散满天乌云。

柳老师这样处理问题,与他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当学生对他出言不逊的时候他在想或许他不是故意的,或许是对背课文充满

自信,得意忘形导致的。正是有了这样的设想,才不急于发作。发脾气只不过是一种情感强烈的批评方式。柳老师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忙做结论,换位思考一下,估计几种可能,老师就不会发脾气了。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有“好脾气”。

7、现在的孩子荷尔蒙分泌旺盛,过早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对异性的好感。这个在六年级已经很普遍。谁喜欢谁,被好事的男生女生一传就四散开来。自然也就让老师知道了。那怎么办?我们班主任第一想到的就是如何救火?如何杜绝?

王老师是这样说的:

我就对这个同学说:“这种事不新鲜。你不要管他们,也不要跟着他们乱说就是了。”

其实这完全是正常现象,只要不闹大,教师最好装作不知道。

遇到“不知道怎么办”的事情,只要不紧急,那就“什么也不办”,反倒是明智的做法。

教师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我发现的事情,就一定要管”,才是负责任。

学生中的许多事情,老师管不过来,而且有的管了反而有害,不信我们想想自己小时候,有多少事瞒着老师,不也都解决了吗?

学生自己能成长,教师必须有这样的信念。

所以,有时“不管”倒是最好的“管”法。

8、书中有一个案例是“水彩笔的故事”。讲的是黄老师如何巧妙的处理小朋友之间借笔不还这个问题的案例。教师用一句他是不是在

画画啊?那他肯定是想把画画完再还你,你先让他画完。做决定之前,我们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这位老师遇到问题先提问假设,然后加以验证的思维方式很值得借鉴——但问题出现时,不是先寻求迅速解题的方法,而是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再采取最适当的解决方式。这样不仅有效的解决了问题,还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我想,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并不是为学生处理麻烦的“救火员”,更重要的是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引导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中间就需要老师有一个非常好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总想个为什么,然后加以验证”——这就是王晓春老师在点评中提到的“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9、给我的启发

10、我觉得这是一本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值得一读的好书。它可以给新教师指导、启发;可以让老教师重新审视一下以往的教育经验,可以让自己教育经验的合理处与书中案例产生共鸣,也可以与书中的见解产生一些争议,从而取长补短。总之,对于教育界人士来说,肯定是良师益友!

11、看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教育需要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学生行为必然会有思想做指导,我们更多的要去发现学生的想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去改善学生的行为。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关注学生出现的现象,还要深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2、《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

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作为一名教师,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13、谢谢大家的聆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