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结构振动与结构噪声监测实例

合集下载

GJ-3 型减振降噪扣件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

GJ-3 型减振降噪扣件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

GJ-3 型减振降噪扣件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03-12T11:26:52.55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黄国庆[导读] 随着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黄国庆(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510380)摘要:地铁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具有安全、快捷、运量大、环保等特点,因此地铁建设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

但是轨道交通系统在行使过程中由于车轮与钢轨的撞击,产生冲击波和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很不利影响,如何解决轨道交通中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破坏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地铁建设的焦点,也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地铁;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减振道床施工前言随着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世界上不少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乘车难”和“行路难”的问题,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挤、是当前世界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地铁建设要求高、成本大、工期紧,在保证施工工期和安全质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也做为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因此选择合理的减振扣件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GJ-3 型减振降噪扣件(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在国内城市地铁建设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工法特点1.1 技术特点GJ-3 型双层非线性减振降噪扣件系统是具有防腐功能的非粘合弹性底板系统,可防止因腐蚀引起的系统安全性降低和弹性性能下降。

如需要检查和维护,可以拆卸双层非线性减振降噪扣件系统组件,并可做相应的更改以满足刚度的调整或不同钢轨等。

“非线性高扭抗橡胶垫板”是本扣件系统中的主要弹性元件,他采用橡胶钉柱式设计,通过对钉柱形状、高度、排布方式以及橡胶材料性能的优化设计,使一块垫板不仅具有“低载荷低刚度,高载荷高刚度”的非线性特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扭转刚度。

地铁振动与噪声分析及减振降噪措施探讨

地铁振动与噪声分析及减振降噪措施探讨

地铁振动与噪声分析及减振降噪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1-04-14T14:42:14.610Z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2月作者:邹涛[导读]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振动、噪声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对周围居民、建筑物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铁的振动和噪声来源,然后从不同方面就如何减少振动和噪声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减振降噪措施,期望为地铁运营起到积极作用。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邹涛 710018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振动、噪声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对周围居民、建筑物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铁的振动和噪声来源,然后从不同方面就如何减少振动和噪声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减振降噪措施,期望为地铁运营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铁车站;振动;噪声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运量大以及准时、舒适、方便和节能等优点,地铁作为现代化大中城市交通发展的首选,其优势显得越来越突出,但随着地铁的运营与发展而带来的弊端,振动和噪声污染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就先后出现过因市民投诉地铁振动、噪声影响居民生活而在开通运营后进行噪声治理、列车限速的情况。

由于大家对于环保的逐步重视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地铁的振动和噪声扰民问题己经成为地铁设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地铁振动及噪声来源1.1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及噪声在地铁中,当列车以一定的速度在轨道上运行时,车辆、轨道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产生振动和噪声。

如: 1.1.1列车经过小曲线半径时由于车轮受转向架约束,不能正切钢轨运行,即车轮不能处于曲线的径向位置,车轮在钢轨上向前滚动时同时沿轨面横向滑动,产生轮轨接触面的粘着和空转,引起车轮共振,产生强的窄频带尖叫声。

1.1.2列车车辆通过轨缝、道岔或车轮踏面擦伤、剥离等轮轨表面的不连续性而引起的垂直激励产生非线性的振动并射噪声 1.1.3列车运行时,由钢轨表面粗糙、凸凹不平,钢轨表面伤痕、马鞍形磨耗及轮轨尺寸偏差等引起车轮和钢轨相互振动,并通过轨道结构传递辐射噪声。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是城市交通系统不可避免的问题,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舒适和安宁,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来减少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主要来自列车行驶时轮轨交互作用、电动机和制动器的运转以及隧道内的回声等。

噪声主要以空气声、结构辐射声、接触声和车内噪声的形式传播。

根据研究表明,轨道交通的噪声对人体听力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并且也会干扰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主要来自列车的运动、轨道的不平顺和车辆的不平衡等。

振动对城市建筑物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破损和安全隐患。

振动还可能对地下管线和地基造成破坏,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措施的采取:
1. 采用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包括轨道和车辆的减振和隔振措施、隧道内壁的吸声处理、电动机和制动器的消声、列车轮轨交互作用的降噪措施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噪声和振动在源头上的产生和传播。

2. 优化轨道交通系统设计:通过优化轨道和车辆的设计,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采用更加平滑的轨道曲线和过渡段设计,减少列车在行驶时的摩擦和震动。

3. 加强维护和管理:对轨道交通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的设备,减少设备的故障和噪声振动的产生。

4. 加强噪声和振动监测:建立噪声和振动监测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音限制和测量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音限制和测量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音限制和测量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音限制主要参考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具体的限制要求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城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噪音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列车运行噪音限制:要求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不超过一定的限值。

这个限值可以根据列车类型、车速、运行路段等因素进行调整。

2. 列车制动噪音限制:要求列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不超过一定的限值。

制动噪音主要源于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需要通过设计优化和制动系统改进来降低噪音水平。

3. 列车车体噪音限制:要求列车车体产生的噪音不超过一定的限值。

车体噪音主要源于车体震动和振动,需要通过结构设计和隔音材料等手段来降低噪音水平。

测量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音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室外测量法:在列车运行的轨道旁使用专业的噪音测量仪器对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列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噪音水平。

2. 列车车体振动测量法:使用加速度传感器等仪器对列车车体的振动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到噪音水平。

3. 列车制动噪音测量法:使用专业的噪音测量仪器对列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列车制动系统的噪音水平。

4. 列车车内噪音测量法:在列车车厢内使用专业的噪音测量仪器对车内噪音水平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乘客在列车内的噪音暴露水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音限制和测量方法,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标准有所差异。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快捷,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其噪声和振动也日益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一大问题。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主要来源于铁轨和列车的运行过程。

其噪声和振动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高频噪声城市轨道交通高速运行时,车辆与铁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高频噪声。

这些噪声主要包括车轮与轨道交互作用产生的钢轨噪声和车体结构振动产生的空气噪声。

2、低频振动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接触城市轨道交通的较大噪声和振动会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和听力系统受损,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城市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1、合理设计轨道和车辆合理设计轨道和车辆是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的关键。

设计轨道时应注重平整度的提高,同时注意减小曲线半径和缩短坡度。

另外,在设计车辆时应注重降低车辆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2、采用降噪隔振措施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可以采用隔振和吸音等技术手段,如采用弹性垫或橡胶减震器隔离车体与车轮间的震动,采用吸声材料降低车辆的噪声。

3、加强维护和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与车辆、轨道的状况密切相关。

因此,加强对车辆和轨道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损坏的轨道和车辆,可以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结论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是现代城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通过合理设计轨道和车辆、采用降噪隔振措施、加强维护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噪声和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建设健康、安全、环保的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
测量方法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的测量方法标准也是非
常重要的。

国际上,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了《测量建筑物及其他
设施辐射振动》的标准(EPA/600/R-93/182),该标准规定了通过安装振
动传感器在建筑物上测量和监测振动的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和
评估方法。

国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
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的测量方法规范》(TB/T3355-2024),
该规范详细说明了测量建筑物振动和噪声的仪器设备、测量点的选择和布置、测量参数的处理和评估等内容。

以上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对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和噪声
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过测量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建筑物的振动和噪声水
平是否超过限值,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的质量。

同时,这些标准的制定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技术指
导和保障。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
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控制噪声和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这些标准的实施可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
营提供技术支持。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等优点,然而,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旨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舒适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与转型。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振动控制:通过优化车辆动力学性能,采用先进的振动抑制技术,例如主动控制振动(ACV)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振动信号,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主动调整,从而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

2.噪声控制:针对轨道交通的噪声问题,采用声学设计、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相结合的方法。

在轨道、车辆和建筑物等关键部位进行声学包装,如吸声、隔声、减振等措施,同时利用先进的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如自适应噪声消除(ANC)系统,实现对噪声的有效抑制。

3.智能化监控:通过建立全面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对轨道、车辆、站场等关键部位的振动和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减振、降噪方案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明确减振、降噪的目标和需求。

2.技术研究:开展振动控制、噪声控制和智能化监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制定技术方案。

3.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研究结果,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应用方案。

4.试验验证: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方案试验验证,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估。

5.方案实施:根据试验验证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然后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进行全面实施。

6.效果评估:在方案实施后,对减振、降噪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和优化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和应用,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振动和噪声问题的工程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噪声监测方法及案例(全)

噪声监测方法及案例(全)

电锯倍频程噪声频谱
110
倍频 程声 压级 100 (dB)
90
80 63 125 250 500 1K 2K 4K 8K 中心频率(Hz)
石化厂加热炉倍频程噪声频谱
2、噪声分类
按波动范围
≤ 3dB(A)
>3dB(A)
稳态 噪声
非稳态 噪声
脉冲噪声
持续时间≤0.5s,间隔时 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 ≥40dB(A)的噪声。
4b: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5、声环境功能区划图
3、环境噪声限值
6、环境噪声监测要求
6.1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精度:2级及2级以上的积分平 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
【1级声级计的准确度±0.7dB;2级声 级计的准确度±1dB。】
测量前后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则 无效。
测量时,加防风罩。
最大值Lmax:水平衰减规律
轨道交通噪声最大值在空气传播过程中距离增倍时噪声的衰减量为 5.2~5.3dB,与点声源的衰减规律相近。
距离(m) 3.75 7.5 15.0 30.0 60.0 120.0 240.0
噪声值(dB) 82.0 76.8 71.5 66.2 60.9 55.6 50.4
距离增倍的衰减值(dB) 5.2 5.3 5.3 5.3 5.3 5.2
3、噪声评价量
(4) 最大声级 Lmax 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内或对某一独立噪声事件,测得的A声 级最大值。
4、声学效应
4、声学效应
(1)能量叠加
+
=
4、声学效应
(1)能量叠加
+
=+ =
4、声学效应
(1)能量叠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对墙体采用外包框架加固条其改片伐基础情况下 △2点LAeq实测值与背景值之差小于0.5dB(A),故视作无影响。 △2点结构噪声夜间最大值均超过排放限值。 ◇2点结构振动昼间夜间上、下行方向均达标。
11
监测结果与评价
❖ 该房屋所处声功能区类别为2类区,按照标准: 住宅建筑结构振动昼间限值标准72dB,夜间限值标准69dB; 住宅建筑结构噪声昼间限值标准45dB(A),夜间限值标准35dB(A), 夜间最大值限值标准45dB(A)。
❖ (3)地面采用浮筑聚氨脂橡胶隔震,隔音垫加浇混凝土情况下 △2点LAeq实测值与背景值之差小于0.5dB(A),故视作无影响。 △2点结构噪声夜间最大值均超过排放限值。 ◇2点结构振动昼间夜间上、下行方向均达标。
12
监测体会
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发现外界环境对测试有一定干扰, 尤其是LAmax的测试,当外界噪声较大时,特别是当居民楼 靠近交通干道第一排时应当尽量避免交通噪声的影响,当外 界环境噪声大于地铁引起噪声时,最大值可能测到的是外界 最大值噪声,对测定结果就造成影响。
2
❖ 概况 ❖ 评价标准及监测方法 ❖ 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 ❖ 监测结果与评价 ❖ 监测体会
3
概况
某小区有两幢五层房屋,房屋类型为一 室户小房型,房屋位于地铁线路两站中间, 地铁X号线底部穿越房屋(地铁穿越房屋的平 面图如图1),轨道交通距地面垂直距离约为 13米左右。由于房屋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 的砖木结构采用粘土砖混合砂浆横墙承重, 且70年代对其增加两层,房屋结构导致地铁 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对该处居民生 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监测体会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住宅建筑 室内结构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B 31/T4702009)附录A中A.5.2及附录中B.5.2提出测量对测点影响较大 一侧轨道线路通过的列车,但在实际过程中有穿越居民楼情 况,应对上行、下行分别作监测,以确定哪一侧轨道线路对 居民楼造成的影响最大。在监测时,监测人员位于地面上, 对于地下通过的列车情况不能及时掌握,应该派监测人员到 车站内观察,然后通过指令发给地面监测人员,以便在监测 上做到同步,正确监测到同向一侧通过的5列列车,并记录 下通过列车的相关信息(车况、人员数量、列车编组、发车 时间)。
❖ (1)没有任何改造情况下 △1点LAeq实测值与背景值之差小于0.5dB(A),故视作无影响。 △1点结构噪声夜间最大值均超过排放限值。 ◇1点结构振动昼间上、下行方向均达标,夜间下行方向超标。
10
监测结果与评价
❖ 该房屋所处声功能区类别为2类区,按照标准: 住宅建筑结构振动昼间限值标准72dB,夜间限值标准69dB; 住宅建筑结构噪声昼间限值标准45dB(A),夜间限值标准35dB(A), 夜间最大值限值标准45dB(A)。
14
监测体会
通过监测,轨道交通高峰时段负载人员约80%情况下和 夜间负载人员约20%的情况下,从监测数据分析上、下行结 构噪声和结构振动无明显差异。从同向通过5列列车的单次 数据比较,当车速越快时,其相应的振动也越大。
15
谢谢
16
4
评价标准及监测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 住宅建筑室内结构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 量方法》(DB 31/T470-2009)及附录A、附录 B《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
5
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
❖ 测点布置
根据现场情况,该房屋类型为一室户,所以选择底层卧室中央作为测点 (测点见图1),测点距任一墙面0.5米以上,距地面1.2米高度处,噪声 监测距外窗1米以上,门窗关闭状态下测量。
6
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
❖ 测量方法
2、噪声采用AWA6228B型多功声级计,测试过程按DB 31/T470-2009附录B进行。测量列车运行时段的等效声级 LAeq,测量时间不少于20min。同时测量背景值,无城市轨 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进行时,其它声环境与测量时的声 环境保持一致。夜间最大声级值,测量不少于5列轨道交通 列车(测量对测点影响较大的一侧轨道线路通过列车)的 算术平均作为评价量。 3、测量时段:昼间和夜间(昼间6:00至22:00;夜间22: 00至次日6:00),测量时结构噪声和结构振动应同步进行。
7
❖ 由于该 幢建筑 正在改 造,我 们分三 个阶段 对其进 行监测 (监测 数据见 表1、
表2)
监测结果与评价
8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监测结果与评价
❖ 该房屋所处声功能区类别为2类区,按照标准: 住宅建筑结构振动昼间限值标准72dB,夜间限值标准69dB; 住宅建筑结构噪声昼间限值标准45dB(A),夜间限值标准35dB(A), 夜间最大值限值标准45dB(A型环境振动仪,测试过程按DB 31/T470-2009附录A 进行。测量铅垂直向振动拾振器安装于平坦、坚实地面上。每个测点测 量不少于5列轨道交通列车(测量对测点影响较大的一侧轨道线路通过 列车)的算术平均作为评价量。当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之 外,其它振动源对振动测量产生干扰时,本次测量应视为无效。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结 构振动与结构噪声监测实例
上海市杨浦区环境监测站
1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绿色、高效、节能、环保的交 通工具,正在被世界各大城市所推崇,在我国也不例 外,全国各大城市都在新建或延伸自己的轨交线路。 轨交线路越多,车站也就越多。车站内各种维持地铁 运行的设备以及地铁运行途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也必 然会对外界产生更多的影响。振动噪声会通过轨交结 构将振动波传到地面及附近的建筑物中,对噪声敏感 建筑物集中的区域,如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 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感受尤深;空气噪声则会通 过风井传播到地面风亭,直接影响附近的居民,导致 城市的噪声污染。由此可见,控制振动噪声和空气噪 声的产生与传播,对建设环保城市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