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考真题选择题整理

物理学考真题选择题整理
物理学考真题选择题整理

2015年10月到2017年4月选择题真题分类归纳

单位制

(2015年4月)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A .kg 、m 、s

B .N 、m 、s

C .N 、m 、h

D .kg 、s 、m/s

(2015年10月)1.kg 和s 是国际单位制两个基本单位的符号,这两个基本单位对应的物理量是( )

A .质量和时间

B .质量和位移

C .重力与时间

D .重力和位移

(2016年4月)2.下列均属于国际制基本单位的是

A .m 、N 、J

B .m 、kg 、J

C .m 、kg 、s

D .kg 、m/s 、N

(2016年10月)2.下列均属于国际制基本单位的是

A .m 、N 、J

B .m 、kg 、J

C .m 、kg 、s

D .kg 、m/s 、N

(2017年4月)1.下列物理量及对应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正确的是

A .力,kg

B .功率,J

C .电场强度,C/N

D .电压,V 矢量标量

(2015年4月)2.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路程为s 1,位移为x 1。杭宁(南京)高铁通车后,从

杭州可直达南京,路程为s 2,位移为x 2。则

A .s 1>s 2,x 1>x 2

B .s 1>s 2,x 1

C .s 1>s 2,x 1=x 2

D .s 1=s 2,x 1=x 2

(2016年4月)1.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 ,用时65s 。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A .路程、时刻

B .位移、时刻

C .路程、时间

D .位移、时间

(2016年10月)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 .路程

B .位移

C .速度

D .加速度

(2017年4月)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A .路程和位移

B .速度和加速度

C .力和功

D .电场强度和电势 质点、参考系、惯性

(2015年10月)3.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世界反法斯斗争胜利70

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如图所示,七架战机保持“固定队例”在天安六广场飞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南京

杭州 上海

A .以某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B .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C .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静止的

D .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

(2016年4月)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没有惯性

B .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C .电流强度有大小和方向,所以是矢量

D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行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

速度与速率,加速度

(2015年4月)3.“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落瞬间的某个物理量大小为80m/s ,

方向与跑道平行,这个物理量是

A .路程

B .位移

C .瞬时速度

D .平均速度

(2015年10月)2.下列v —t 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015年10月)4.小李乘坐高铁,当他所在的车厢刚要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

的示数为216km/h ,他立既观察手表秒针走动情况,经过20s 车厢出了隧道,则该隧道的长度约为( )

A .600m

B .1200m

C .2160m

D .4320m

(2017年4月)5

.四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绵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A

C

D

B

现瓢泼大雨,雷电交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s 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

A .2610m ?

B .4610m ?

C .6610m ?

D .8

610m ? (2017年4月)6.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

员发现正前方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

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映时间为0.5s ,汽车运动的v-t 图

像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2/m s

B .62/m s

C .52/m s

D .42/m s

自由落体运动

(2016年4月)6.宇航员在月球上离月球表面高10m 处由静止释放一片羽毛,羽毛落到月球表面上的时间大约是()

A .1.0s

B .1.4s

C .3.5s

D .12s

(2016年10月)6.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 后听到石块直接落到崖

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

A .25m

B .50m

C .110m

D .150m

(2017年4月)4.拿一个长约1.5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

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受力分析

(2016年4月)2.如图所示是某人在投飞镖,飞镖在飞行途中受到的力

有()

A .推力

B .重力、空气阻力

C .重力、推力

D .重力、推力、空气

阻力

(2016年10月)3.中国女排在2016年奥运会比赛中再度夺冠,图为比赛中精彩瞬间的照片,此时排球受到的力有()

A .推力

B .重力、推力

C .重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D .重力、推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2017年4月)10.重力为G 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

A .当θ=6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2

G B .当θ=12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

C .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

D .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

摩擦力

(2015年10月)13.将质量为1.0kg 的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

拉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木块先静止后相对木板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 f 随拉力F 大小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木块间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0.3

B .0.5

C .0.6

D .1.0

(2017年4月)7.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

B .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C .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

D .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平抛运动

(2016年4月)10.某卡车在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经判断,它是相撞瞬间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为了判断卡车是否超速,需要测量的量是()

F /N

第3题图

A .车的长度,车的重量

B .车的高度.车的重量

C .车的长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

D .车的高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

(2016年10月)7.一水平固定的水管,水从管口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

地喷出,水管距地面高h =1.8m ,水落地的位置到管口的水平距离

x =1.2m ,不计空气及摩擦阻力,水从管口喷出的初速度大小是()

A .1.2m/s

B .2.0m/s

C .3.0m/s

D .4.0m/s

(2017年4月)13.图中给出了某一通关游戏的示意图,安装在轨道AB 上可上下移动弹射器,能水平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弹丸,弹丸射出口在B 点的正上方,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弧BCD 的半径R=2.0m ,直径BD 水平且与轨道AB 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孔P 和圆心O 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游戏要求弹丸垂直于P 点圆弧切线方向射入小孔P 就能进行下一关,为了能通关,弹射器离B 点的高度和弹丸射出的初速

度分别是(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

A .0.15m/s

,/s B .1.50m/s

,/s

C .0.15m/s

,/s D .1.50m/s

,/s

能量

(2015年10月)5.画作(瀑布)如图所示,有人对这画作作了如下解释,水流从高处倾

斜而下,推动水轮机发电,又顺着水渠流动,回到瀑布上方。然后再次倾斜而下,如此周而复始,这一解读违背了( ) A

.库仑定律

B .欧姆定律

C .电荷守恒定律

D .能量守恒定律

(2016年10月)4.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匀速上升时,不

断增加的能量是()

A .动能

水渠

瀑布

水轮机

A B

B .动能、重力势能

C .重力势能、机械能

D .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2017年4月)12.火箭发射回收是航天技术的一大进步。如图所示,火箭在返回地面前的某段运动,可看成先匀速后减速的直线运动,最后撞落在地面上,不计火箭质量的变化,则()

A .火箭在匀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 .火箭在减速下降过程中,携带的检测仪器处于失重状态

C .火箭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合力做功等于火箭机械能的变化

D .火箭着地时,火箭对地的作用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圆周运动

(2016年4月)5.如图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定此时他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他()

A .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 .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 .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 .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2016年10月)5.在G20峰会“最忆是杭州”的文艺演出中,芭蕾舞演员总保持如图所示姿式原地旋转,此时手臂上A 、B 两点角速度大小分别为

、,线速度大小分别为、,则()

A .

B .

C .

D . 向心力

(2015年10月)8.质量为20kg 的小孩坐在千秋扳上,千秋扳离系绳子的横梁的距离是2.5m ,

小孩的父亲将千秋扳从最低点拉起1.25m 高度后从静止释放,小孩沿圆弧运动到最低点,她对千秋扳的压力约为( )

A .0

B .200N

C .600N

D .1000N

万有引力

7.(2015年10月)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火箭搭载20颗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多星分

离时,小卫星分别在高度不同的三层轨道被依次释放,假设释放的小卫星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题图

A .20颗小卫星的轨道半径都相同

B .20颗小卫星的线速度大小都相同

C .同一轨道上的小卫星的周期都相同

D .不同轨道的小卫星的角速度都相同

(2016年4月)11.2015年12月,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进入高为

5.0×102

km 的预定轨道。“悟空”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R =6.4×103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悟空”卫星的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

B .“悟空”卫星的角速度比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小

C .“悟空”卫星的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小

D .“悟空”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2016年10月)12.如图所示,“天宫二号”在距离地面393km 的近圆轨道运行。已知万

有引力常量G=6.67×10-11N m 2/kg 2,地球质量M=6.0×1024kg ,地球半径R=6.4×

103km 。由以上数据可估算()

A .“天宫二号”质量

B .“天宫二号”运行速度

C .“天宫二号”受到的向心力

D .地球对“天宫二号”的引力 (2017年4月)11.如图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金星自身的半径是火星的n 倍,质量为火星的k 倍,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

A .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k n

倍 B

倍 C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小

第12题图

D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库仑力

(2015年10月)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A 系在长为l 的绝缘细绳

下端,另一电荷量也为Q 的小球B 位于悬点的正下方(A 、B 均视为点电荷),轻绳与竖直方向成30o角,小球A 、B 静止于同一高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则两球间的静电力为( )

A .4kQ 2l 2

B .kQ 2

l 2 C .mg D .3mg

(2016年10月)1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A 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带有电荷量也为q 的小球B 固定在O 点正下方绝缘柱上,其中O 点与小球A 的间距为l ,O 点与小球B 的间距为 。当小球A 平衡时,县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0,带电小球A 、B 均可视为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 。则()

A .A 、

B 间库仑力大小

B .A 、B 间库仑力大小

C .细线拉力大小

D .细线拉力大小

电容器

(2016年4月)7.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充电过程中电流恒定

B .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减小

C .能储存电荷,但不能储存电能

D .两个彼此绝缘又靠近的导体可视为电容器

(2017年4月)8.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从两极板正中间处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则点电荷运动到负极板的过程,()

A .加速度大小为Eq a q m

=+ B

.所需的时间为t =C .下降的高度为2d y =

D.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Eqd

电势和电势能

(2016年4月)13.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9.0×10-8 C和Q2= -1.0×10-8C,分别同定在x坐标轴上,其中Q1位于x=0处,Q2位于x=6 cm处。在x轴上()

A.场强为0的点有两处

B.在x>6cm区域,电势沿x轴正方向降低

C.质子从x=1cm运动到x=5cm处,电势能升高

D.在09cm的区域,场强沿x轴正方向

(2016年10月)8.如图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M、N、P为电场线上的三个点,M、N 是同一电场线上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N、P三点中N点的场强最大

B.M、N、P三点中N点的电势最高

C.负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正电荷从M点自由释放,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N点

安培力

(2016年4月)9.法拉第电动机原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竖直固定在圆

形水银槽中心,N极向上。一根金属杆斜插在水银中,杆的上端与固定在

水银槽圆心正上方的铰链相连。电源负极与金属杆上端相连,与电源正极

连接的导线插入水银中。从上往下看,金属杆()

A.向左摆动B.向右摆动C.顺时针转动D.逆时针转动

(2016年10月)10.如图所示,把一根通电的硬直导线ab,用轻绳悬挂

在通电螺线管正上方,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a向b。闭合开关s瞬

间,导线a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是()

A.向上B.向下

C.垂直纸面向外D.垂直纸面向里

(2017年4月)9.如图所示,两平行直导线cd和ef竖直放置,通以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ab两点位于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则()

A.b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ef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cd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

D.同时改变两导线的电流方向,cd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不变

功率和电能

(2015年10月)10.如图所示是我国某10兆瓦(1兆瓦=106W)光伏发电站,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减少排放近万吨二氧化碳,已知该地区每年能发电的时间约为1200h,则该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约为()

A.1.2×106 kW·h B.1.2×107kW·h

C.1.2×109 kW·h D.1.2×1010 kW·h

(2016年4月)12.图示中的路灯为太阳能路灯,每只路灯的光伏电池板有效采光面积约0.3m2。晴天时电池板上每平方米每小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约为3×106J。如果每天等效日照时间约为6h,光电池一天产生的电能可供30W的路灯工作8h。光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约为()

A.4.8%B.9.6%C.16%D.44%

(2016年10月)11.如图为一种服务型机器人,其额定功率为48w,额定工作电压为24V。

机器人的锂电池容量为20Ah。则机器人()

A.额定工作电流为20A

B.充满电后最长工作时间为2h

C.电池充满电后总电量为7.2×104C

D.以额定电流工作时每秒消耗能量为20J

导体的电阻

9.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盐水,两端用短粗铜丝塞住管口。管中盐水柱长为40cm时测得电阻为R,若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同将管中盐水柱均匀拉长到50cm(盐水体积不变,仍充满橡胶管)。则盐水柱电阻变为()

A.4R/5 B.5R/4

C.16R/25 D.25R/16

学考常识

(2016年4月)4.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

A.伽利略、牛顿、库仑和奥斯特B.牛顿、安培、洛伦兹和奥斯特

C.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安培D.开普勒、伽利略、库仑和洛伦兹

(2017年4月)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库仑同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其他考题

(2015年10月)9.小张在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中,将直导线换成导体板,如图所

由表中结果可知电压U ab()

A.与电流无关B.与磁感应强度无关

C.与电流可能成正比D.与磁感应强度可能成反比

(2015年10月)12.快艇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 f = kv2),若油箱中有20L燃油,当快艇以10m/s匀速行驶时,还能行驶40km,假设快艇发动机的效率保持不变,则快艇以20m/s匀速行驶时,还能行驶()

A.80 km B.40km C.10km D.5km

(2016年4月)8.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板间电压为U,形成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用喷雾器从上板中间的小孔喷入大小、质量和电荷量各不相同的油滴。通过显微镜可

找到悬浮不动的油滴,若此悬浮油滴的质量为m,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悬浮油滴带正电

B .悬浮油滴的电荷量为mg U

C .增大场强,悬浮油滴将向上运动

D .油滴的电荷量不一定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

2017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题一 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中! 1、下列说确的是 A .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 B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C .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 .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天文学家发现了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由此可推算出 A .恒星的质量 B .行星的质量 C .行星的半径 D .恒星的 密度 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 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确的是 A .在0-10 s 两车逐渐靠近 B .在2-18 s 两车的位移相等 C .在t =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D .在10-20 s 两车逐渐靠近 4、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u =100sin(25t)V B .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 C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 D .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 =200 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时50 W 5、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带正电、小球2带负电,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 1和q 2(q 1>q 2)。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力T 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A .121()2T q q E =- B . 121()2T q q E =+ C .12()T q q E =- D .12()T q q E =+ - 2 s E 球1 球2

最新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五种类型

最新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五种类型 物理选择题类型分为五种 1.定性判断型 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而设定。同学们要从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规律中涉及的物理概念、规律的成立或适用条件、与规律有关的物理模型等方面把规律、概念、模型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并将物理规律之间作横向比较,形成合理、最优的解题模式。这就需要同学们对基本概念、规律等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喽。 2.函数图象型 以函数图象的形式给出物理信息处理物理问题的试题。物理图象选择题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行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图象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答物理问题(特别是选择题)的有效方法。在图象类选择题中使用排除法的频次较高。

例如:如图甲所示,导体框架abcd放置于水平面内,ab平行于cd,导体棒MN与两导轨垂直并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置于垂直于框架平面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MN始终保持静止。规定竖直向上为磁场正方向,沿导体棒由M到N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为导体棒所受安培力F的正方向,水平向左为导体棒所受摩擦力f的正方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快解秘诀:分析0~t1时间内可知磁通量无变化,导体棒不受安培力,可排除C选项;A、B选项中肯定有一个是错误的,分析t2~t3时间内可知电流方向为正,可排除A选项;然后多选题可轻松判断B、D正确。 3.定量计算型 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掌握和思维敏捷性而设置,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有坚实的基础,更主要的是考生的悟性、平时积累的速解方法加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来迅速解题。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夯实基础,总结和掌握解题方法、归纳物理推论,这样才能在考场内得心应手。 其中一些量化明显的题,往往不是简单机械计算,而蕴涵了对概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真题)

2018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排题:本经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顶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时间 B.路程 C.速度 D.动能 2.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小时 B.秒 C.米/秒 D.米/秒2 3.物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科学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常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将物视为质点,上述所运用的料学方法是 A.理想模型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微元法 4.如图1所示,光滑的小球夹在固定竖直挡板MN和斜面PQ之间而静止,则小球所受力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小明同学乘坐公交车回家,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看到路旁的树在向北运动,则A.他可能是 A.选地面为参考系 B.他可能是选路旁的房屋为参考系 C.公交车在向北运动 D.公交车在向南运动 6.在趣味运动会中有一个“折返跑”比赛项目,如图2所示,P、Q两点间的距离为25m,某运动员从P点出发,沿直线PQ运动到Q点,然后原路返回到P点,在此过程中,动员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50m,0 B.0,50m C.50 m,50m D.50m,25m 7.一列火车在接近终点站时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以图象中能描述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是 8.如图3所示,重力为10N的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在3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力的合力大小为 A.10N B.7N C.3N D.0

9.如图4所示,MN为一质点做曲线运动的轨迹,A为轨迹上的一点,则该质点在A点所受合力方向可能是沿图中 A.F1的方向 B.F2的方向 C.F1的方向 D.F4的方向 10.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则小球在下落过程中 A.重力对小球做负功 B.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大 C.小球的动能增大 D.小球的动能不变 11.如图5所示,某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为椭圆,该行星在近日点A时,太阳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 A,在远日点B时,太阳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 B,则F A、F B的大小关系为 A. F A<F B B. F A=F B C. F A>F B D.无法确定 12.汽车以恒定功率P由静止加速启动,由公式P=Fv可判断该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13.如图6所示,置于圆盘上的物块随圆盘一起在水平面内转动,当圆盘以角速度ω1匀速转动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为F1:当圆盘以角速度ω2匀速转动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为F2,且ω1<ω2,物块始终未滑动,则F1、F2的大小关系为 A. F1<F2 B. F1=F2 C. F1>F2 D.无法确定 14.如图7所示,竖直放置的圆环绕OO′以速转动,OO′为过圆环圆心的竖直转轴,A、B为圆环上的两点,用v A,v B分别表示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用ωA、ωB分别表示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ωA<ωB A.ωA=ωB A.v A>v B D. v A=v B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物理试题解析 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 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答案】A 考点:动量、动量守恒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 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答案】C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速度大的球先过球网,即同样的时间速度大的球水平位移大,或者同样的水平距离

速度大的球用时少,故C 正确,ABD 错误。 考点:平抛运动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 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 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答案】B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m a g =qE ,m b g =qE +Bqv ,m c g +Bqv =qE ,所以b a c m m m >>,故B 正确,ACD 错误。 考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高考物理万能答题模板汇总

2019高考物理万能答题模板汇总 高考物理万能答题模板(一) 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 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题型5〓圆周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

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题(全套)

2018届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1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2 A.2 B.2 C.1 D. 2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绕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卷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全体考生必答,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2.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在长为50m的标准泳池举行2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 m,50 m B.50 m,100 m C.100 m,50 m D.0 m,200 m 4.火车从广州东站开往北京站,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列车在16时10分由广州东站发车 B.列车于16时10分在武昌站停车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到达武昌站 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 5.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每经过1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 B.每经过l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 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 6.右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信 息所得到的纸带。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 5 个点取一 个计数点.已知s1<s2<s3<s4<s5。对于纸带上2 、3 、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 A.计数点2 的速度最大B.计数点3 的速度最大 C.计数点4 的速度最大D.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 7.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零时刻的速度大小为3m/s ,经过1s 后速度大小为4m/s,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A.1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 s,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 取10 m/s2,则下列计算瀑布高度结果大约正确的是 A. 10m B.80m C.100m D.500m 9.下列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2020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二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 A.库仑 B.霍尔 C.洛伦兹 D.法拉第 15.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 16.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其左边缘a点比右边缘b点高0.5h。若摩托车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1,它会落到坑内c点,c与a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若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2,该摩托车恰

能越过坑到达b 点。 2 1 E E 等于( ) A.20 B.18 C.9.0 D.3.0 17. CT 扫描是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 扫描机可用于对多种病情的探测。图(a) 是某种CT 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其中X 射线产生部分的示意图如图(b) 所示。图(b)中M 、N 之间有一电子束的加速电场,虚线框内有匀强偏转磁场;经调节后电子束从静止开始沿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的方向前进,打到靶上,产生X 射线(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后将电子束打到靶上的点记为P 点。则( ) A. M 处的电势高于N 处的电势 B.增大M 、N 之间的加速电压可使P 点左移 C.偏转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增大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使P 点左移 18.氘核2 1H 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 241112106H 2He+2H+2n+43.15MeV 表示。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 kg 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 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 kg 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 J ,1 MeV=1.6×10-13 J , 则M 约为( ) A.40 kg B.100 kg C.400 kg D.1000 kg 19.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我国已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假设从A 处采用550 kV 的超高压向B 处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

高考物理选择题选考模块--3-3

选考题保分练(一)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1.(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Ⅱ卷)(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温度每升高1 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B.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D.PM2.5的运动轨迹只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 E.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2)内壁光滑且厚度不计的汽缸通过活塞封闭有压强为1.0×105 Pa、温度为27 ℃的气体,初始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为50 cm,现对汽缸加热,气体膨胀而活塞右移。已知汽缸横截面积为200 cm2,总长为100 cm,大气压强为1.0×105 Pa。 (ⅰ)当温度升高到927 ℃时,求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ⅱ)若在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共吸收了800 J的热量,试计算气体增加的内能。 解析:(1)气体温度升高过程吸收的热量要根据气体升温过程是否伴随做功来决定,选项A对;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少,就越不容易平衡,选项B

错;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C 错;PM2.5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受到气体分子无规则撞击和气流影响而运动,选项D 对;热传递具有方向性,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选项E 对。 (2)(ⅰ)由题意可知,在活塞移动到汽缸口的过程中,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设活塞未移动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1,当活塞恰好移动到汽缸口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2,则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L 1S T 1=L 2S T 2 ,又T 1=300 K 解得:T 2=600 K ,即327 ℃,因为327 ℃<927 ℃,所以气体接着发生等容变化, 设当气体温度达到927 ℃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由查理定律可以得到: 1.0×105 Pa T 2=p (927+273)K , 解得:p =2×105 Pa 。 (ⅱ)由题意可知,气体膨胀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Δx =L 2-L 1=0.5 m , 故大气压力对封闭气体所做的功为W =-p 0S Δx , 解得:W =-1 000 J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解得:ΔU =-200 J 。 答案:(1)ADE (2)(ⅰ)2×105 Pa (ⅱ)-200 J 2.(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Ⅱ卷)(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 B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不一定变小 C .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D .两个铁块用力挤压不能粘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E .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收缩 (2)如图所示汽缸内壁光滑,敞口端通过一个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 的活塞密闭一定质量气体,通电后汽缸内的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由于汽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

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核糖体 B.颤藻中核糖体的形成离不开核仁 C.浆细胞中参与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肽链 2.癌细胞分化程度可反映癌细胞接近于正常细胞的程度,癌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就越接近相应的正常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也相对较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其与正常细胞的形态结构差异越大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导致癌细胞出现 C.低分化癌细胞分裂速度较快 D.医学上可通过改变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来治疗癌症 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和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其中的Na+和Cl-可以进入组织液 B.肾衰竭导致尿毒症,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器官的参与 C.肌肉细胞和某些腺体细胞表面可能有识别和结合神经递质的受体 D.缺碘可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4.木糖(C5H10O5)是一种不能被细胞吸收的单糖,现将某植物的根细胞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的木糖溶液中进行实验。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木糖不能被根毛细胞吸收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B.若木糖溶液的渗透压等与细胞液,则没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C.若木塘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细胞在木糖溶液中发生渗透失水,则该细胞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的蔗糖溶液中可能发生渗透吸水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内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B.细菌在未接触抗生素前是不会产生抗药性突变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6.将大肠杆菌的DNA 两条链都用15N 标记,然后将该大肠杆菌移入14N 培养基上,连续培 养4代,此时,15N 标记的DNA 分子占大肠杆菌DNA 分子总量的 A . 1/2 B . 1/4 C . 1/8 D . 1/16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SO 2和NO 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B .大气中的SO 2和CO 2溶于水形成酸雨 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 .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NO 和11.2LO 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 A B.25℃1L 的水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14 N A C.100mL 112mol ·L -1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6N A D.化合物AB 2的结构如图a (网状),0.1mol AB 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9.下列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不考虑立体异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②①③④ B A B B B B A B B B A B B B A B A B A A A A B 图a

浙江省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浙江省2019-2020 学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 时间:60 分钟, 分值:70 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面所列的物理量与其国际单位制(SI) 单位不相符的是( A ) A. -------- 力----------------- kg ? m/s B.动能J C. 电场强度——N/C D. 电容——C/V 解析:力的国际单位是N,1 N=1 kg ? m/s:A错误,B,C,D的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正确。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瞬时速度大小 B. 背越式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过杆的技术要领时, 可把运动员当成“质点”来处理 C .某运动员的链球成绩为82.29 m, 其82.29 m 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 D.在400 m比赛中,处于第1跑道的某同学正好跑了完整一圈,他的成绩为50.0 s,则他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8 m/s 解析: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选项 A 正确;背越式跳高比赛时,运动员过最高点的姿势决定重心的位置, 从而影响比赛成绩, 因此不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 选项 B 错误;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指的是水平距离,并不是位移,选项C错误;在400 m比赛中,跑完整整一圈的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v==0 m/s,选项D错误。 3. 物理是一门高度精确定量化的科学。高中物理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常量、电 流的热效应、元电荷的数值分别是由不同科学家测得或发现的,他们依次是( C ) A. 伽利略、牛顿、安培、密立根 B. 牛顿、卡文迪许、奥斯特、库仑 C. 伽利略、卡文迪许、焦耳、密立根 D. 牛顿、开普勒、奥斯特、密立根 4. 下列各选项中的负号能表示方向的是( B ) A. “-10 J ”的功 B. “-10 m/s ”的速度 C?“-10 C ”的电荷量D. “-10 V ”的电势 解析:功、电荷量、电势都为标量, 它们的正负不表示方向, 速度为矢量, 其正负表示方向, 选项 B 正确。 5. 小明家住26 层, 他放学后, 乘坐电梯从1 层直达26 层. 假设电梯刚启动时做加速直线运动, 中间一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一段时间做减速直线运动。在电梯从 1 层直达26 层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电梯刚启动时, 小明处于超重状态 B. 电梯刚启动时, 电梯地板对小明的支持力等于小明受到的重力 C. 电梯上升的过程中, 小明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 小明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解析:明确电梯的运动过程, 根据运动状态确定人的加速度方向, 加速度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而加速度向下时,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刚启动时, 小明有向上的加速度, 则小明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正确,B错误;电梯启动和向上加速时,加速度向上,而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向下, 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故小明先超重后失重,选项C错误;由于电梯方向一直向上,故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 6. 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超级电容器”, 这种电容器安全性高, 可反复充放 电100万次以上,使用寿命长达十二年,且容量超大(达到9 500 F),能够在10 s 内完成充电。

2000年高考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物理试题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 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11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上并交回。 4.必要时可以使用下列物理量。 真空中光速m/s 100.38?=c 万有引力常量2211/kg m N 107.6??=-G 普朗克常量s J 106.634??=-h 电子的电量C 106.117-?=e 地球半径m 104.66?=R 电子的质量kg 101.931-?=e m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先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 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X A Z 经过6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Fm 253 100 ,由此,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A .124、259 B .124、265 C .112、265 D .112、277 2.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 B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C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导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选择题是现代各种形式的考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题型,它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组合选择和排序选择(比如一些实验考查题)等形式.在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中选择题分数占试卷总分的27%,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40%.所以,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 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选择题的特点与功能 1.选择题的特点 (1)严谨性强.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名词、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而又深刻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有很强的严谨性.所以,解题时对题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认真推敲,严防产生思维定势,不能将物理语言与日常用语混淆.解答时切莫“望文生义”,误解题意. (2)信息量大.选择题对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考查考生对某个或多个物理概念的含义或物理规律的适应条件、运用范围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图象的较浅层次上的应用等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往往较多,对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也较大,它还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3)有猜测性.众所周知,解选择题时,在分析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猜测和试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猜想与预测,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对物理选择题的猜答,往往是在思索求解之后仍难以作出决断的时候,凭借一定的依据而选出的.多数考生的猜答并非盲目的,而是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决断能力,排除了某些项之后,才作出解答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能力差的考生,猜错的机会较多;反之,知识和经验较多、能力较强的考生,猜错率较低. 2.选择题的功能 (1)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有2~5个,以3~4个居多,因此,10道选择题构成的题组其考查点便可达到近30个之多,而一道计算或论述题,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对三、四十个知识点的考查. (2)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选择题严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它可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设置干扰选项,考查考生能否区别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以及能否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考生排除干扰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 (3)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 (4)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优点. 二、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1.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2)填空型 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

高中物理学考练习测试题试卷一

物理学考练习测试题试卷一 班级: 姓名: 1.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 x -t 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 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图中的四幅 图描述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小球系在细绳的一端,放在光滑的斜面上,用力将斜面在水平 桌面上向左推移,使小球上升(最高点足够高)。那么,在斜面运动过程中, 绳的拉力将 A .先增大后减小 B .先减小后增大 C .一直增大 D .一直减小 3.一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如果力F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如图所示,那么在0—t1这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将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忽大忽小 4.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A .g v v t 0- B .g v v t 20- C .g v v t 2202- D .g v v t 2 02- 5.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 、BC 两段,AB =2BC 。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 、BC 两段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 由静止开始从A 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 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 .tan θ=μ1+2μ23 B .tan θ=2μ1+μ23 C .tan θ=2μ1-μ2 D .tan θ=2μ2-μ1 6.如图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场强一定大于 B 点场强 B .在B 点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 点运动 C .这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D .正电荷运动中通过A 点时,其运动方向一定沿AB 方向 7. 把标有“220 V,100 W”的A 灯和“220 V,200 W”的B 灯串联起来,接入220 V 的电路中,不计导线电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两灯的电阻之比R A ∶R B =2∶1 B .两灯的实际电压之比U A ∶U B =2∶1 C .两灯实际消耗的功率之比P A ∶P B =1∶2 D .在相同时间内,两灯实际发热之比Q A ∶Q B =1∶ 2 t

物理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新课标

高中精品试题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 答案及解析: 14.【答案】AD 【解析】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惯性,所以A 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 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 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 正确。 15.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 B.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 C.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 D.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 答案:BD 15.【答案】BD 【解析】根据212h gt = 可知t =,所以a b c t t t <=,即A 错误,B 正确;由x v t = 得

a b c v v v >>,所以C 错误,D 正确。 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 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 B.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 C.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 D.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16【答案】B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 1、N 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 1、N 2变化如图所示,即N 1、N 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 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 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 上的功率为2.0 kW 。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 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 2和I 1分别约为 A.380V 和5.3A B.380V 和9.1A C.240V 和5.3A D.240V 和9.1A 答案:B 17.【答案】B

高考物理选择题和压轴题

2019高考物理选择题和压轴题 1.高考物理选择题 (1)高考物理单项选择题,解题策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高考物理单项选择题来说,如果你能确定某一项肯定是正确的,其余的选择项可以不去管它。这样就节省了时间,须知,高考考场上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 (2)高考物理多项选择题,解题策略:疑项不选,每题必做。疑项不选的意思是:有把握正确的选项你要选,没有把握(有怀疑、疑虑、疑惑)的选项不要选,因为多选题的判分方法是: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满分(例如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例如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例如某题的有两个选项B、C你认为可选,但对C,你有把握,对B,你没有把握,你就宁愿只选C,可得2分,如果选了B、C,结果正确答案是CD,你则只能得0分,就连累C也不能得分。每题必做的意思是:如果有一个题很难,你没有有把握正确的选项,那么,你就在没有把握的选项中写一个,也有得2分的可能,如果不写,则为0分。 2. 高考物理压轴大题 高考物理力学综合题的解法常用的有三个,一个是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另一个是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解,第三个是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由于新课程高考把动量的内容作为选修和选考内容,所以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的题目将会回避而不会出现在压轴大题中。在前两种解法中,前者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后者不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电磁学综合题高考的热点有两个,一个是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或电磁场中的运动,一个是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是高考的热点。 电磁感应题由于具有很大的综合空间,既可以与电路问题综合而成为电磁学内综合题,也可以与运动与力问题综合而成为物理学内综合题,因而常常为压轴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