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浅析
人民币境内外汇率差异原因分析

人民币境内外汇率差异原因分析作者:孙骁来源:《中国市场》2019年第33期[摘要]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宣布将优化和完善人民币中间报价方法,所以“811汇改”成为我国人民币外汇市场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在岸银行间外汇市场中间价定价机制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个市场化进程。
自从我国实施“811汇改”后,人民币离岸与在岸外汇市场之间的汇率呈现出显著的双向波动、汇率价差越来越大的特点。
所以,对离、在岸人民币汇差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重要。
文章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人民币离、在岸汇率价差的波动特点,通过建立科学实证模型对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和传导路径等进行实证研究后的结果显示:离岸人民币资金存量对汇率价差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作用,离、在岸利率价差与汇率价差呈显著正相关。
此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对汇率的预期、量化后的风险偏好、人民币利率、人民币汇率波动、资本项目管制等因素与离在岸人民币利率价差呈正相关。
尤其是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变会直接导致汇率价差的反向变动。
[关键词]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汇差;影响因素[DOI]10.13939/ki.zgsc.2019.33.0011 绪论1.1 引言自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发布的全球外汇市场调查报告,2016年4月人民币外汇交易(包括人民币即期交易、直接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掉期、货币互换、外汇期权交易)量日均达到2020.2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69%,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其中2016年4月人民币外汇日均交易量中,境内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日均成交量为748亿美元,而离岸外汇市场(包括伦敦、中国香港、纽约、巴黎、新加坡等全球主要外汇交易市场)人民币外汇交易量为1272.88亿美元,占总交易量的63%数据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到,网址http:///fe/Channel/21478,访问日期:2018年6月15日。
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2006年11月16日分析师:田书华E-mail:*************************.cn联系电话:(8610)6656 8736摘要: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本上是在不断升值的。
不过详细考察,可以看出这个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稳升值阶段,时间是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
是人民币汇率兑美元首次破八前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人民币汇率振荡调整阶段,时间是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
人民币汇率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八后,在8左右振荡调整,并于2006年7月19日冲八后,进入“7”的轨道。
第三阶段是人民币加速升值阶段,时间是2006年7月19日——现在。
人民币真正进入“7”的轨道,开始加速升值。
考虑到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其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消费增长不会大幅下滑,对我国出口的需求仍会相对强劲。
因此,今年年内和明年我国顺差仍会保持较大规模。
从目前的增长速度看,如果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的外汇储备2006年年底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按照每年平均2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的话,两年后可能就会接近1.5万亿美元。
另外,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的获胜对今后人民币升值可能也会起到加速的作用。
因此,展望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较大。
因此,展望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较大。
1一、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本上是在不断升值的。
不过详细考察,可以看出这个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稳升值阶段,时间是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
是人民币汇率兑美元首次破八前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人民币汇率振荡调整阶段,时间是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
人民币汇率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八后,在8左右振荡调整,并于2006年7月19日冲八后,进入“7”的轨道。
1994—2020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分析

1994—2020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分析作者:黎亚云杨竹节邹胜来源:《中国市场》2021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长远。
由于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越发严峻,并且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文章以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数据为基期,结合汇率决定的经济学理论,并根据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外汇储备状况和央行的汇率政策等影响因素对汇率体制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自“811”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富有弹性和市场化是重要特征,企业面临的汇率市场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规避这些潜伏的风险,帮助央行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的分析预测,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改;影响因素;走势[DOI]10.13939/ki.zgsc.2021.08.0051 前言1.1 理论文献回顾1994年,我国外汇汇率形成机制进入了新的轨道,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这一固定汇率制度很容易受到国际动荡和经济混乱的影响。
2005年“811”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放弃了钉住美元的单一的汇率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此以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序的过渡,变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渐进运行。
分析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对于更好地配置国内国际资源有很大益处,不仅可以优化资本配置的效能,还可以巩固人民币浮动的弹性。
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关于外汇汇率的决定理论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价定律”,它假定存在这样的前提条件: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信息的充分性和商品的同质性,若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卖出,当以同一种货币计价时,则不同国家市场的相同商品的价格相同。
利率平价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提出,这一理论是指远期汇率的决定因素取决于短期利率之间的差额,因此,如果投资国外资产,汇率波动对国外资产的价格具有重要影响,这正是与投资国内资产所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是各国当局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实施合理的汇率政策的理论依据,它阐述了外汇汇率变动与外汇供求状况之间的关系。
人民币兑外汇汇率变化及分析

人民币兑外汇汇率变化及分析作者:马子婧来源:《商情》2016年第28期【摘要】本文研究了从1994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情况,在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着重阐述了“8.11汇改”、“英国脱欧”事件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反映,并结合我国发展战略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美元 8.11汇改英国脱欧一、建国20年来汇率变动经查阅相关资料显示,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经历几个大的周期。
首先是从1994年1月开始人民币小幅升值,随后到2005年保持了长达10年盯住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人民币8.3元上下;2005年第二次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美元兑人民币8.27元调整到8.11元,随后人民币进入长达3年的持续升值期;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人民币再度盯住美元;2010年以后人民币进入新的升值期,尽管到2012年欧债危机爆发,人民币受到一定影响,但此轮升值一直持续到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一度接近1美元兑人民币6.10元。
显然,从1994年到2014年的20余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升值超过30%,随市场变化而小幅波动。
过去20年人民币对美元保持持续升值态势的直接结果是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攀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高。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10.38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二、8.11汇改后的汇率形势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态势表现出新特征,出现年底汇率弱于年初汇率的情况。
2015年8月11日9点13分,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为6.2298元,较前一日下调1136个基点,贬值1.86%;较前一日收盘价6.2097元贬值200个基点。
从外部看,此次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受美国加息周期启动后美元汇率指数继续走强的影响。
截止8月14日,四个交易日累计,人民币贬值约2.93%。
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利弊

中国人民币汇率波动原因的分析与预测

中国人民币汇率波动原因的分析与预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始终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金融政策的调整,人民币汇率波动更加频繁。
本文将从中国经济形势、国际金融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并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
一、中国经济形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形势一直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1994年的汇改开始,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与人民币汇率息息相关。
根据相关资料,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和人民币汇率呈负相关。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长越快,汇率就越低。
反之,中国经济增长越慢,汇率就越高。
这是因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中国需要更多的外部投资和技术援助。
而人民币汇率的下降,可以使得外资更容易流入中国。
此外,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之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家,这意味着中国需要不断购买海外货币以维持中国经济的运转。
这种购买的行为会对汇率产生影响,因为卖出的人民币会影响到供求关系,从而影响人民币汇率。
二、国际金融环境除了中国的经济形势外,国际金融环境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最近几年,美元不断升值,这意味着人民币不断贬值。
这是因为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对全球货币市场有巨大的影响力。
而人民币价值的变化,常常受到美元价格的影响。
当美元升值时,人民币汇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此外,国际金融环境的不稳定性也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断出现,这导致外资流入中国出现波动。
尤其是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时期,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波动。
三、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也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之一。
外汇市场上的需求变化往往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比如,如果有更多的外汇需要供应,人民币汇率就可能会下降。
相反,如果市场上外汇的需求减少,人民币汇率可能会上升。
此外,跨境资本流动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汇率超调模型视角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汇率超调模型视角李艳丰
【期刊名称】《理论月刊》
【年(卷),期】2017(0)1
【摘要】汇改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呈现汇率超调,短期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长期汇率。
通过分析汇率超调模型,认为美元加息的货币政策、市场贬值预期、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分割以及人民币爬行钉住汇率制度是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央行维护市场稳定关键在于对汇率进行预期管理、提高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以弥合在岸离岸汇率市场分割、深化改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审慎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以满足私人部门配置多币种资产需求。
【总页数】7页(P122-128)
【关键词】汇率超调:;人民币贬值预期;离岸人民币汇率
【作者】李艳丰
【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73
【相关文献】
1.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基于汇率预期与汇率波动的视角 [J], 田涛
2.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汇率波动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影响——基于ARDL-ECM
模型的动态分析 [J], 王治鉴
3.央行干预视角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经济的实证分析 [J], 高铁梅;杨程;谷宇
4.我国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研究——基于"汇率超调模型"视角的实证分析 [J], 何慧刚
5.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汇率超调吗?——基于汇改后月度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刘永泉; 李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以及近期经济增长的现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回顾了历次经历的汇率制度改革过程,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现状,通过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探究了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标签: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因素在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各方因素给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研究汇率影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汇率变动能对世界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研究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影响因素也十分重要。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2005年7月21日,人民汇率制度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次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和变动的弹性,适应了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需求。
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重新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对抗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重新采用之前的固定汇率制,将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重新固定在了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的水平并一直在危机期间维持,此次战略性汇率制度调整帮助我国经济减少了在危机中受到的损失,维护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2010年,全球经济开始从危机中逐渐复苏,我国的宏观经济也开始恢复,2010年6月19日,根据经济发展要求,又重新继续实施参照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不断持续,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持续性的走高。
但是最近两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2016年已经正式进入到“GDP6时代”(2015年我国GDP同比增速为6.9%,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经济放缓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从2014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却出现了持续下跌的现象。
2015年12月末,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跌至1:6.49,跌势一直在持续,一直到2016年1月19日,跌至1:6.56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