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的演讲稿

南京大屠杀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沉重而又坚定,与大家共同缅怀一个历史上的黑暗时刻——南京大屠杀。
85年前的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入南京,开始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
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伤痛,也是全人类的耻辱。
我们不能忘记,更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一、历史的伤痕1937年的那个冬天,南京城内弥漫着恐惧与绝望。
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被日军残忍杀害,妇女被强奸,儿童被虐杀,城市被焚毁。
据统计,超过30万中国军民在这场灾难中丧生,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废墟。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段段无法抹去的记忆。
二、人性的光辉然而,在这场浩劫中,也有一些人性的光辉在闪耀。
国际友人约翰·拉贝、明妮·魏特琳等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保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难民。
拉贝先生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担任主席,他用日记记录下了那段黑暗岁月的点点滴滴,成为了揭露日军暴行的重要证据。
魏特琳女士则坚守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庇护,她的无私奉献,成为了黑暗中的一束光。
三、历史的警示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事件,它更是对全人类的警示。
它告诉我们,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丑陋,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建立了联合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然而,和平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四、铭记历史,面向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铭记历史,传承记忆。
我们不能让那些逝去的生命白费,不能让历史的教训被遗忘。
我们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用实际行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我们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和平的力量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在当今世界,虽然局部冲突依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南京大屠杀简介

南京大屠杀简介: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并有大量中国文化珍品遭到了大掠夺。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这是血的历史,我们应该牢记!。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介绍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介绍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国城市南京,深深地刺痛了整个中华民族。
这场骇人听闻的暴行发生于1937年至1938年间,日本陆军侵略者无情地屠杀了大量无辜的中国平民和战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痕。
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
南京大屠杀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随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北,并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接着便是“七七事变”,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之前的重要事件。
这次事变的爆发地点是中国国防的前沿阵地——上海。
中国军队勇敢地与敌人抗衡,坚决抵抗了敌人的进攻。
虽然最终中国军队不敌,但他们的表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这对于后来的战斗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尽管中国军队在上海战役中有所抵抗,但南京并没有很好地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由于缺乏有效的防御体系,南京城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当时的中国政府为了保护南京和避免战乱,决定将其作为临时首都。
然而,这却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目标。
他们迅速推进,很快占领了南京城外的一些重要军事据点。
中国政府随后将中央军队撤退南京,只留下了一些较弱的军队与之对抗。
面对强大而残忍的日军,南京城的防御几乎是不存在的。
1937年12月,南京城被日军攻陷。
接下来的六周时间,南京成为了人间地狱。
日本军队无视军事规则和人道主义,肆意屠杀、强奸、抢劫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暴行。
据估计,南京大屠杀期间,有三十万到三十五万的中国平民和战俘失去了生命,以及大量的财产被掠夺。
这场暴行不仅仅是对人类的肆意屠杀,还展现了人性的极端黑暗面。
甚至连部分参与了屠杀的日本士兵都感到震惊和恶心。
南京大屠杀震惊了全世界。
很多外国传教士和国际救援队员目睹了这一场景,他们努力帮助受害者并记录了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他们的见证和证词成为了后来对日本战犯审判的重要证据。
尽管如此,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公正的对待。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与事件经过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与事件经过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的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被誉为二战中最残忍的一幕。
它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期间,当时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并对中国平民和士兵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性侵和掠夺。
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耻辱,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人权灾难。
一、历史背景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背景下,其起因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中国的清朝以及之后的民国政府相对薄弱,国内处于割据的状态。
这给日本提供了机会,他们利用这种混乱局势并以扩张军国主义为借口,试图实现对中国的完全统治。
二、事件经过1. 日本侵略南京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当时,中国的首都是南京,而南京正好是连接北方和长江流域的重要交通要道。
日本军队迅速占领了上海,并向南京逼近。
2. 南京城被围困1937年11月中旬,日本军队发起对南京的总攻击。
南京城陷落后,中国军队及大部分市民撤退,留下了一部分仍然想要保卫南京的士兵和平民。
3. 大规模屠杀和性侵进入南京后,日本军队对南京城内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性侵。
据估计,有几十万人被杀害,包括老人、妇女、儿童以及无辜的男性。
同时,南京市内也发生了大量的强奸和性虐待行为,许多妇女被迫成为慰安妇。
4. 掠夺和破坏与暴行行为并行的还有对南京市的掠夺和破坏。
日本军队洗劫了南京市内的财产和文化遗产,大量文物被抢走。
南京市内的房屋、商店和建筑物也被纵火焚烧。
5. 报道和国际反响南京大屠杀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愤怒。
当时在南京的外国记者通过报道揭示了日本军队的暴行。
这些报道以及留下的照片和电影记录成为后来审判和调查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证据。
6. 日本战犯被起诉二战结束后,南京大屠杀的战犯开始接受审判。
1946年,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南京大屠杀负责人进行了审判,其中包括侵华日军第六师团长松井石根。
他们被判有罪,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总结: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它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痛苦。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故事

南京⼤屠杀的历史故事 南京⼤屠杀是所有中国⼈⼼中的痛,我们不仅⼼痛我国⼈民遭受着巨⼤的苦难,还⽓愤那些施暴者,竟然完全否认这段历史。
南京⼤屠杀搞杀⼈⽐赛那两⼈最终结局 向井敏明和野⽥毅这两名刽⼦⼿,他们当时都在⽇军第16师团供职。
向井敏明(1911-1948),26岁,⼭⼝县⼈,任炮兵⼩队长,陆军少尉;野⽥毅(1912-1948)⼜名野⽥岩,25岁,⿅⼉岛⼈,是富⼭⼤队的副官,陆军少尉。
两⼈相约展开丧⼼病狂、骇⼈听闻的杀⼈⽐赛,从江苏的⽆锡横林镇、常州车站、丹阳奔⽜镇、吕城镇、陵⼝镇、句容县城,直到南京紫⾦⼭(即终于⼤屠杀期间),看谁⽤⼿中的祖传⽇式军⼑砍下“⽀那⼈”的脑袋更多,谁先到100⼈(即所谓“百⼈斩”),其奖品为⼀瓶葡萄酒。
后来⽇⽂报纸(《东京⽇⽇新闻》,即现在的《每⽇新闻》)上还⼤幅刊登了他们的新闻,配了合影,⼿持鲜⾎淋漓的刺⼑,⾯⽬狰狞、得意洋洋的表情,⽇后成为⽇军凶残屠杀的铁证。
当时报纸刊登的向井杀106⼈、野⽥杀105⼈——这便是他俩的杀⼈记录。
但据说因为忘记了究竟是谁先杀到100⼈的,所以后来⼜加了赛,⽐谁先杀到150⼈。
总⽽⾔之,他们俩当时⼀共所杀的中国同胞,绝对不下300名。
但侥幸的是,这两名残忍的杀⼈恶魔在抗战⼋年期间竟并未阵亡,1945年⽇军投降、战争结束后他们回到了⽇本。
参加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审判的中国代表,⽆意间发现了关于这次杀⼈⽐赛的相关报道,并⽴即向中国南京国民政府通告。
后来中国政府派多⼈赶去⽇本,将其捉拿归案(这个过程还很复杂、曲折),引渡擒回中国,作为丙级战犯判处死刑,执⾏枪决。
1947年12⽉18⽇,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南京中⼭东路307号励志社⼤礼堂对向井敏明、野⽥毅进⾏公审。
庭长为⽯美瑜,法庭内座⽆虚席。
为了让更多的⼈能听到公审战犯实况,庭外还装有⼴播器。
⾼⾳喇叭下,挤满了前来听公审实况的群众。
向井敏明和野⽥毅虽然在实施“百⼈斩”暴⾏时只是少尉军衔,也是抗战胜利后被逮捕受审战犯中的低级军官,但是他们的犯罪事实太残暴、太凶恶了,影响太⼤、太坏了,因此对他们的审判规格也是最⾼级别的。
这个女子用一生,向世人揭露被掩盖60年的可怕真相,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个⼥⼦⽤⼀⽣,向世⼈揭露被掩盖60年的可怕真相,震惊了整个世界!2018年12⽉13⽇,南京⼤屠杀81周年。
1937年12⽉13⽇,⽇本军队攻破南京城,开始了长达40多天灭绝⼈性的⼤屠杀,30万⽣灵惨遭杀戮,这⼀举动在⼈类⽂明史上留下最⿊暗的⼀页,从此以后,⽇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曾经,⽇本民智未开时,鉴真东渡传佛法,从服饰到书籍,从⽂字到⽂化,中国对⽇本⼈的影响不可谓不⼤,但后来,谁也⽆法否认⽇本给中国带来了巨⼤创伤。
《⼆⼗⼆》剧照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近代中国,却有⼀段未曾得到公正对待的历史,施暴者不懂反思,只是⼀味的否认、篡改史实,随着岁⽉流逝,许多真相在西⽅世界渐渐被淡忘。
但世界华⼈永远不会忘记,⽽中国⼈除了铭记于⼼,还要感谢那个勇敢的华裔⼥⼦张纯如,是她写下英⽂版《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屠杀》,让全世界都看到了那场惨案——南京⼤屠杀。
那是⼀段令中国⼈痛彻⼼扉的记忆,⼀场屠杀,多少⼈失去了⽗母、亲⼈,多少⼈备受摧残,只能带着伤痛默默前⾏,那些逝去的⼈没有墓碑、名字,30万这个数字成了他们统⼀的称号。
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数鲜活⽣命的垒叠,年轻的张纯如带着对历史、⽣命的敬畏,开始了⼀场寻求真相,书写历史的征途。
冷暖⼈⽣《⼥⼉张纯如》完整视频01家族遗传的历史感张纯如祖籍江苏淮安,家中是书⾹门第,祖⽗张铁军,抗⽇国军将领,曾任台湾中华⽇报总主笔。
⽗母都是哈佛博⼠,⽗亲张绍进写了专著《量⼦场论》,在美国学术界挺有影响⼒的,母亲张盈盈从事⽣物科学研究。
1968年3⽉28⽇,张纯如在美国普林斯顿⼤学⾥出⽣,⽗母从《论语》:“从之,纯如也”给她取名“纯如”,寓意“和谐美好”。
虽然⼀家⼈定居美国,但⽗母那颗爱国之⼼从未变,他们与当地华⼈⼀起办了中⽂学校,母亲是第⼀届校长。
她记得,⽗母的谆谆教诲,“作为中国⼈,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濡⽬染,张纯如对那个遥远的地⽅愈加好奇,于是经常跟在⽗母⾝后,追问⼀切关于中国的事。
南京大屠的战争罪行

南京大屠的战争罪行南京大屠杀的战争罪行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中最为残忍和血腥的事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屠杀之一。
在这场暴行中,日军对南京市(当时的首都)展开了持续约六周的屠杀、强奸和折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本文将深入探讨南京大屠杀的战争罪行。
一、南京大屠杀始末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之间,当时南京市成为日本军队的目标。
日军攻入南京后,他们以惊人的残暴手段向平民以及中国士兵展开了集体屠杀。
据历史记录显示,屠杀期间共有数十万南京市民被杀害,许多妇女被强奸,城市被焚烧,以及房屋被洗劫。
这场屠杀给南京市带来了无法想象的破坏,也给中国人民心灵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
二、罪行细节揭秘1. 集体屠杀:日军在南京市实施了集体屠杀,无论是年幼儿童、老人还是妇女,都无一幸免。
他们采取了各种手段,包括射杀、斩杀甚至活埋,对这些无辜的市民进行了残忍的宰杀。
2. 强奸暴行:南京大屠杀中最令人发指的罪行之一就是日军对妇女进行的大规模强奸行为。
许多妇女被强暴,有的甚至被轮奸,无辜者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
3. 劫掠破坏:日军对南京市的建筑物进行了大规模的洗劫和破坏,令城市陷入一片废墟。
历史文物、珍贵文献等都无一幸免,这种破坏行为给中国文化遗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三、国际社会的回应南京大屠杀震惊了全世界,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许多国家和组织对日本战争罪行提出谴责,要求其为战争罪行付出代价。
然而,在事实公之于众之后,日本政府并未充分认错,也未进行足够的赔偿和道歉,这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感和愤怒。
四、历史意义和教训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痛苦的记忆之一。
这场战争罪行向我们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邪恶的一面,教育我们珍惜和平、尊重生命。
南京大屠杀也提醒着我们,我们不应忘记历史,不应让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
结论南京大屠杀所带来的战争罪行是历史的铭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耻辱。
南京大屠杀讲解

南京大屠杀讲解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实施的一系列大规模屠杀、强奸和掠夺行为。
这一事件的规模之大、残忍程度之深、对中国及国际社会产生的震撼作用都是难以忽视的。
一、背景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与日本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有直接关系。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南京。
随着战争的爆发,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之中。
二、屠杀始末随着日军的入城,南京成为了暴行的世界。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日军对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妇女、儿童和老人都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据统计,有数十万无辜的中国人在这次屠杀中丧生,包括被活活烧死、枪杀和斩首等残忍手段。
同时,南京也成为了日本军队对妇女进行强奸的重灾区,无数妇女被奸淫和杀害。
三、国际社会的反应南京大屠杀的残忍程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愤慨。
许多外国记者、外交官和救援机构的人员目睹了屠杀的场面,并向世界各地传递了这一残忍行为。
国际媒体纷纷报道南京大屠杀,引起各国民众的公愤和谴责。
一些国家对日本发起了经济制裁,并对南京屠杀展开了调查和审判。
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二战期间最重要的国际人权事件之一。
四、对历史的警示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的伤痛至今无法磨灭。
但这一事件也应成为全人类的警醒,不断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爱护人类文明。
南京大屠杀的发生是战争的悲剧,更是人类文明的耻辱。
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历史,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侵略和战争,使这样的屠杀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总结: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和残忍的一页,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然而,这一悲剧也教会了我们,战争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平与合作才是人类的未来。
希望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能得到尊重和怀念,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以确保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在我们的世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有感
不知道为什么我选择了这本书,可能是因为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特别感
兴趣,所以当下定决心看这本书之后,我马上去图书馆借阅这本书,只是很可惜
已经被借走了,但我还是通过电子书阅读了这本书,它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从前
因为南京大屠杀让我始终无法谅解日本人当时的行为,但是我对大屠杀一直没有
深刻的了解,所以我想这本书应该可以让我更多的了解那段被人遗忘的惨痛历
史。
这本书是美籍华人张纯如所著,这是第一本用全英文书写的关于南京大屠杀
的著作。张纯如,1968年3月28日出生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是一个典型的连
中文都不太会说的美国华人。原本职业是《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在一个关于
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的会议上,意识到儿时所听的有关南京暴行的事件是铁
铮铮的历史,才决心写一本指在了解事实真相以便汲取教训,警示后人的《南京
浩劫》。在译者的后记中我可以了解到张纯如从来没有称自己是历史学家,也没
有将自己的书称为“学术专著”,她称自己为作家,给自己的书的定位是“非小
说专著”,并且强调:“我的最大期望是本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励其他的
作家和历史学家调查南京幸存者的经历。”但是,这本所谓的“非小说专著”,
却有着我从未看到过的如此之多的注释,在20多万的正文中,共有将近六百个
注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没有任何虚构的内容,这完全可以与任何学术
专著相媲美。而在我的眼中,甚至比一本历史课本还要真实。可能由于作者张纯
如本身是一名记者,所以她以记者特有的素养,不仅通过档案资料,当事人的笔
记,书信,影像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而且还通过亲身在事发现场对亲历者进
行采访,了解事实真相。(对于一个不会中文的人来说,这确实让人佩服,也足
以令很多所谓的历史专家和学者汗颜)而且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查事件本身,
而是为了“汲取教训,警示后人”,其着眼点已经放在了人类的未来。
我看书从来都不会阅读前言,但是当我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它的前言及导言
都深深得吸引了我。正文的前面有很多简单的介绍,有关于这本书出版的原因,
还有它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细节等等,让我了解到这本书内在的意义和价
值。我很欣慰,还有人这么在意和记得这段历史,即使她早已远离国土,定居他
乡,但是她还是做了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事。我很自豪,有这么一个人可以将这段
历史的真相还原,并将它公诸于众,告诉那些遗忘了甚至是不曾知道这段历史的
人们,南京大屠杀是多么的罪恶。然而,当目光落在了南京大屠杀日本人是如何
用残暴至极的手段折磨一个个生命的时候, 我的心也痛了,甚至有点作呕。因
为日本人对他们施加的暴行,真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
“一位历史学家估计,如果南京的死难者能手牵手,那么这队行列可以从南京一
直排到杭州,空间距离约为200英里;他们流出的血液重达1200吨;他们的尸
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皮;如果将这些尸体一一叠起,可以达到74层楼房之
高。”看到这些数字之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南京大屠杀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是无法
弥补和挽回的,这些都是铁一般的证据,无法抹灭!此外,更令人发指的不仅仅
是南京浩劫中被屠杀的人数,而是他们如何悲惨地死去。中国男子被日本士兵用
来练习刺杀和斩首比赛。估计有20000-80000中国妇女遭到强奸。许多日本士兵
不仅强奸中国妇女,还将妇女破腹开膛,割掉她们的乳头,将她们活着钉在墙上。
日本士兵强迫父亲强奸他们的女儿,儿子强奸自己的母亲,并迫使其他家庭成员
在一旁观看。不仅活埋、阉割、割除器官和烤活人取乐成为常事,而且更为恶劣
的折磨也时有发生,如用铁钩钩住舌头将人吊起;将人活埋至腰部,然后在一旁
欣赏他们被德国牧羊犬撕碎。这些场景如此恶劣,令人作呕,就连住在南京的纳
粹党员也震惊不已,其中一人称这些暴行是“野兽机器”的行径。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了,可是,在日本士兵的眼里,中国老百姓的生命
犹如畜生般不值一文,甚至比畜生更不如。这些生命在他们的手中被无尽地摧残,
他们对南京人民灭绝人性的屠杀是留在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疤。伤疤需要用真诚
的道歉和长久的时间来治愈,时间已经过了许久许久,可是中国人心中的这块伤
疤却未曾治愈,反而因为这个伤疤影响了两国的关系。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我们
没有得到过日本方面真诚的道歉,相反,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篡改历史,掩盖
这段让他们羞耻的过去。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日本人对
大屠杀的刻意隐瞒和遗忘正是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南京幸存者的二次屠杀。而本
人也是完全赞同这一观点的。与德国及其他任何国家相比较,日本是对历史隐瞒
和篡改最严重的国家,其行为甚至可以说是卑鄙无耻。在书中可以看到,在一件
件铁证如山的证据面前,日本政府不单不承认战时所犯下的暴行,甚至还修改教
科书粉饰不义的入侵战争。这无疑是令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愤怒的,也是国内
不少热血青年声讨日本的有力论据。我想许多跟我一样的中国人都会在思想上与
日本有着抵触情绪,只要提及有关于日本的就自然而然反感。但作者却明显没有
被愤怒冲昏头脑,而且还能很冷静地分析到中国受害人民保持沉默也是做成这一
现象的重要原因。真的佩服作者在发表如此热血的论述的同时,还能用清醒的头
脑作出这样客观的判断。作者说得没错,我们大部分人在积极声讨的时候,真的
很少有人采用切实的行动去反抗,去斗争,即使有人真的做到了,也由于种种原
因以失败告终。在我眼中,这也是一位华裔女作家给我们国人上的深刻的一课。
最后,就像这本书的写作初衷一样,希望南京浩劫不要成为一段被遗忘的历
史,希望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国人能够更加深入地去调查幸存者的经历,为帮他
们争取其应有的权利尽一份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看完该书后能够认识到惨痛
的历史所得出来的经验教训,以引导警示更多的后人。
英语11己班 1191510612 谢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