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差异及对翻译的影响

合集下载

英语和汉语的不同逻辑思维

英语和汉语的不同逻辑思维

2302019年51期总第491期ENGLISH ON CAMPUS英语和汉语的不同逻辑思维文/梁 平构决定了形式主语的使用。

比如,It is impossible to finish the task before dawn.。

实际上是To finish the task before dawn is impossible. 只是因为to finish the task in one hour放在主语的位置上显得句子头重脚轻,另一方面又为了保持主谓结构的形式,才用it做形式主语。

这样纯粹为了句式而进行的操作,在汉语里是不多见的。

英语里的句子本身就像一个个严密的公式,在很多情况下,其中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

例如,在这句话“Stephen Hawking, a British scientist specializing in theoreticalcosmology, has been proclaimed the greatest genius of the late 20th century.”里,主干就是“Stephen Hawking has been proclaimed the greatest genius”,其他部分都是附加成分。

“a British scientist specializing in theoretical cosmology”明显是“Stephen Hawking”的同位语。

用两个逗号将其与主干部分分离,更凸显了它在句子结构上的次要地位。

相反,汉语中一句话的逻辑关系往往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校长召开大会动员全体教师教育好学生遵守一切规章制度。

从英语的语法角度看,这句话是有语病的,但是这却符合汉语的语言逻辑,也没有人看不懂。

中文读者可以在阅读的时候习惯性地把主语在“校长”“教师”“学生”之间转换。

从语义上寻找逻辑关系,是中文里约定俗成的一种思维方式。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语中的体现及对翻译的启示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语中的体现及对翻译的启示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语中的体现及对翻译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多学者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富有启发性意义的成果。

例如:英语是综合-分析语,汉语是分析语;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句子繁复,汉语句子简短;英语重物称,多用被动,汉语重人称,多用主动;英语多静态,抽象;汉语多动态,具体等。

美国著名翻译家Eugene Nida早在Translating Meaning一书中就谈到,就汉语和英语而言,形合和意合的对比也许是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它甚至可能是两种语言间最根本的差异所在(Nida 1982:12)。

二、形合与意合的概念及特征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的概念首先在我国由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提出,指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王力,1984:310)。

刘宓庆对形合意合作了较完整准确的界定:“形合”(hypotaxis)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

所谓“意合”(parataxis),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刘宓庆,1992:18-19)。

1.英语形合的特点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它借助明显的形式标记,如曲折变化、介词、连词等,将词组、句子甚至段落连接起来,也可采用其他的语法手段表示话语内部的语义关系。

Eric Partridge认为,英语句子十句有九句按SV或SVO配列。

实际上,任何英语句子都可以完形为主谓提掣全句的基本程式(刘宓庆,1974:72)。

这说明了英语语言的高度形式化和严密逻辑性。

以上诸多形式手段使得英语内部的语义关系一目了然。

2.汉语意合的特点汉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意合性。

所谓“意合”,指的是话语中词与词、句与句等语言单位的结合主要是凭借语意上的关联进行的,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形标记,读者对语句的理解须借助自己的语感和一定的语境因素。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理论.

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理论.

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理论[ 09-02-05 13:45:00 ] 作者:兰良民编辑:studa0714摘要: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的发展和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文化背景及语言表达差异中翻译的基本技巧。

关键词:文化背景;思维差异;文化意象;翻译理论一、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一)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汉民族的综合型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以多归一”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上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动,归纳总结。

形成“流水型”句式结构。

西方民族的分析型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人注重分析方法,惯于“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树权形”的句式结构。

下面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句子在霍克斯(David Hawks)和杨宪益两种英译本中的译法。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霍译:The first girl was of medium height and slightlyplumpish,with cheek as white and firm as a fresh lychee and a nose as white and shiny as soap made from the whitest goose-fat.She had a gentle,sweet,reserved manner.To look her was to love her.杨译:The first somewhat plump and of medium height. Her cheeks were the texture of newly ripened lichees, her nose as sleek as goose fat, gentle and demure. She looked very approachable.仅从两个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就可以证明上述观点。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具象 思维 也 叫形象 思维 . 是个 体对 其意识 中 的物 象 资料进 行有 目的加工 的操作 活动 象思 维是 人们 抽
在 认识 活动 中运用 概念 、 断 、 判 推理 等 思维形 式 , 客 对 观 现实进 行 间接 、 概括 的反 映的过 程 。具象 思维 和抽
象 思维两 种形 式 的思维 活动 在不 同的 国家 同时存 在 .


具 象 思维 与抽 象 思维
中国人 喜 欢用 具 体 的形 象 来 描述 抽 象 事物 和 现 象 . 表达 自己的感情 与 思想 下列 成语 就是 很好 的 或 例子 : 哭笑 不得 ” 直译 为 “ o k o h te u h “ , N t n Ww eh r ol g t a
o r” r y 实际 的意思 就是 : n n sli i rsig c t f do ee ads es 0i fn t n o os l su t n ri si e i ai .汉语 成语 的含 义 是 显 而 易 见 mp b t o 的 , 们很 容易 理解 。然 而 , 人 英语 成语 大 多来 自典故 、
中英思维方式 的差异对翻译 的影响
文 锦 4
摘要 : 比较 了 中 西 方 思 维 方 式 的 差异 , 讨 了英 汉 两种 语 言 中的 表 现 对翻 译 的 影响 , 探 以更 好 地 进 行 两种 语 言 的 转 换 , 从
而 提 高 翻译 的质 量 和 效 率
关键词 : 中西 方 思 维 方 式 ; 言 : 维 ; 译 语 思 翻
由于历史 和文 化 的原 因 . 同 的民族在 两种 思维 模式 不
圣经 故 事 、 言或 文 学作 品 . 们 不 能从 字 面上 去 理 寓 人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导读:对外汉语专业,顾名思义,就是教外国人汉语,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而通过目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中西方对比文化等专业知识,不断地深厚了语言功底,学习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我们越来越认为,其实在另一种职业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一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注重译文的连贯通顺符合逻辑,口译注重达意,而不管是笔译还是口译,做翻译之前,了解两种语言思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了解了两种语言思维方法的差异,才能使翻译达到标准,才能继续翻译任务及工作,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方式、综合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正文: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分为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制度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心理文化(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

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就不可能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史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

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的转换。

而不同的文化也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217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乔蔚薇【摘要】文化的多样性使各民族语言差异十分复杂。

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我们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

从价值标准、宗教信仰、历史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地域文化几个方面的探讨可见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 文化差异 语言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什么是翻译。

自从人们的翻译活动开始以来,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给翻译下过定义。

关于翻译,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翻译家们对翻译不断产生新的认识,不同的翻译家以及不同时期的翻译家对翻译概念的解释也有所不同,这些解释各有千秋,有的比较全面,有的则比较片面。

如何给翻译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受到人们对翻译实践过程的认识的约束。

目前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定义有许多种。

但比较公认的解释是: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载体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部分和载体。

2.什么是文化。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

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3.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翻译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使语言也具有了某些共性的成分,这使翻译活动成为可能“但由于各民族文化又存在着差别,在语言方面表现为词语理解与运用,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的差异,这些就是各民族在语言文化上的个性,它给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设置了障碍,正如汉语和英语,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的不同,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就存在很大差异,而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
认识 . 而指 导 自己 的语言 学 习及翻译 实践 。 从

艾安 向来爱 开 玩笑 .向这 样 的人 提 出正 经八
我 意 关 于英 汉思 维差 异 与 翻译 的关 系 .已有 诸 多 百 的问题 . 真是 自讨没 趣 。( 合 )
2. Bu lo r c l t c t s fb i g pl ke tIa s e a l hee sa y o e n uc d r m b c i y a n t re ntt a c t o n fo o s urt ta o he ve o d n e wih aJ h
te ms a d i we t sls e k n t r 的特点 . 表现 为 “ 合 ” 所 谓 英 语 的“ 合 ” 具 体 sr a , n n iss e e te ss e i g! 形 形 ,
(o nGa s o h : h p l T e)( Jh l w r y T e pe re 形合 ) e t A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2期
VO1 2 NO. .8 2
临 沂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 RNAL F LI Y ITEA CHERS’ O N UN I VERSI TY
20 0 6年 0 4月
ADr 20 . 06
英 汉 思 维 差 异 与 翻 译
T a om lo —l e ( 合 ) rv l kai . 形 o k

英语 重 分析 型思 维 。 语重 综合 型思 维 汉
而在 另一 次 聚会 上 .一个 酷 似 约 翰 特拉 瓦 尔 特 的人 把 不 引 人 注 目的我 请 了 出来 与 他 共 舞 . 我
喜 意 英语 受 德谟 克 利 特 、亚 里 士 多德 等 古希 腊 罗 现 在 也还 能 感受 到 当 时那 激 动 、 悦 的心情 。 ( 马哲 学的 影 响,推 崇严 密 的形式 逻 辑, 在思 维形 式 合 ) 上 具 有一 种 重理 性 、 分 析 、 重 重形 式 完 备 的鲜 明特 征 . 而形 成 英 语 结 构 严 谨 、 法 完 整 、 辑 性 强 从 语 逻 说来 . 指 “ 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 、 是 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