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政治制度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不包括()

A.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B.再生产劳动力。

C.再生产科学技术

D.传递科学知识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传统文化

D.科学技术

4.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6.“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7.“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这种说法属于()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外铄论

9.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自学

B.训练

C.培训

D.教育

10.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A.学生文化

B.学校文化

C.学校制度

D.学校传统

11.现在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的任务,这说明()

A.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科学知识

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主要手段

C.教育要先于经济发展

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2. 下列体现“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不包括()

A.“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B.“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

C.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

D.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

1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

14.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1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1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

B.华生

C.高尔登

D.格塞尔

18.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19.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20.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21.中国古代“外烁论”的代表人物是()

A.墨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2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这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3.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活动

D.自然环境

24.“教育万能”论的代表是()

A.柏拉图

B.孟子

C.荀子

D.洛克

25.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体现了()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

2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A.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D.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7.在教育工作中,“不凌节而施”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28.“生而知之”的天才论属于()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

B.实践决定论

C.经验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29.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

展的特征,表明个体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0.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1.“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32.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33.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A.教育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34.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素质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贵对智力的影响

3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比如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6.在教育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和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37.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环境

C.社会活动

D.遗传素质

39.“在一定社会,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的人,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这句话说明了()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生产力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40.《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1小时

B.1小时半

C.2小时

D.2小时半

41.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B.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C.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D.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42.提倡教育要适合孩子的“敏感期”的教育家是()

A.蒙台梭利

B.卢梭

C.福禄贝尔

D.杜威

43.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提供的。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

44.下列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教育的发展可以脱离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D.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45.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C.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

D.教育构成文化本体

E.教育推动科学的体制化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决定教育的规模

B.决定教育的速度

C.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D.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E.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

3.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C.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D.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

E.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E.气候条件

5.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细分为()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精神文化

D.学生亚文化

E.教师亚文化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C.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D.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E.科学技术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

7.下列关于“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没有影响

D.教育能够再生产科学技术,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E.教育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同时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8.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

B.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D.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E.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

9.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A.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B.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C.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D.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

E.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10.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是()

A.教育的自身状况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C.家庭环境

D.社会发展的状况

E.气候条件

1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的观点有()

A.成熟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环境论

E.内发论

12.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C.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E.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1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坚持“外铄论”的有()

A.孟子

B.荀子

C.威尔逊

D.洛克

E.华生

1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与可变性

D.不平衡性

E.互补性

15.下列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有()

A.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B.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C.离开社会环境这种外部条件,再好的遗传素质也难以发挥作用

D.“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E.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16.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B.能发掘人的潜力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三、填空题

1. 决定着教育目的。

2.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产生反作用。

4.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的关系,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6. 决定了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

7.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其有维护、和的作用。

8.教育具有筛选、整理、和文化的作用。

9.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10.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的发展;二是的发展。

1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12.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基础,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13.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因素。

1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决定的。

15.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等不同的解释。

16.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17. 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肤色、身高和体重等,这些生理解剖特点也叫。

18.遗传素质的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19.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提出此概念的是。

20.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判断题

1.社会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因材施教原则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遗传决定论,而“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则是属于环境决定论。()

6.孟子是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7.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8.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成为遗传决定论。()

9.英国哲学家华生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

1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1.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反映了个体发展的

顺序性。()

12.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五、名词解释

1.环境

2.学校文化

3.个体主观能动性

4.最近发展区

5.遗传

六、简答题

1.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5.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7.简述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8.蒙台梭利将幼儿发展分为几个敏感期?

9.简述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0.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有哪些要求?

七、论述题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中小学生性别、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试分析教师应如何因材施教。

3.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

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试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八、案例分析

1.美国康乃尔狄克州有一个嘉纳塞·爱德华家族,这个家族八代子孙共600多人。爱德华一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哲学家、道德家。他的八代子孙中有13人当了大学校长,100多人当了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和专科学校,60多人当医生,100多人当牧师,75人是军官,80多人成了文学家,1人担任过副总统,1人担任过大使,20多人任议员,120多人大学毕业后,有18人成为报社、杂志社的主编或负责人。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遗传素质决定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今年秋季开学不久,学校通知新生的家长为孩子做“智育测验”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并有外祖父母领管,因为女儿未上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有陌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玩耍,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我看你女儿脑子不灵活,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

这些孩子傻吗?请用人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分析。

3.新学期开始了,鹏鹏和明明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幼儿园。鹏鹏出身于农民家庭,而明明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有人说,明明将来肯定比鹏鹏有出息。

请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教育学各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一章 一、单选题 1.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2.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3.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4.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夸美纽斯) 5.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大教学论》) 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7.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赫尔巴特) 8.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赫尔巴特) 9.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杜威) 10.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11.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同上题) 12.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人类劳动的进行) 13.标志着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形态,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的是(学校出现) 14.在中国,根据文献在夏朝的学校,称为(“庠序”) 15.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16.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17.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18.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的教育实践) 19.《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20.《教育过程》的作者是(布鲁纳) 21.倡导发现学习观点的是(布鲁纳) 22.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 23.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24.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是(《普通教育学》) 25.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的是(实用主义教育) 26.“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提出者是(杜威) 27.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赫尔巴特) 28.“教育即生长”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杜威) 二、多选题 1. 到目前为止,关于教育起源问题,较有影响的说法有() A. 生物起源论 B. 心理起源论 C. 劳动起源论 2.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B. 人类劳动的进行 C. 语言的形成 3.在周朝,为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学校已普遍建立,学校分为 A. 国学 C. 乡学 4.在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周朝,国学可分为() A.大学 E.小学 5. 在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周朝,乡学可以分为() A. 塾 B. 庠 C. 序 D.校

教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 一、单项选择: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5.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B )。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6.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C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7.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二、多项选择 1.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ACD )。 A.官学B.骑士学校C.私学D.书院E.教会学校 三、判断 ( F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T )2.远距离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 F )3.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才具有文化功能。 四、简答:

1.简述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爱尔维修,其主要观点是教育可以超越政治和经济,可以不受遗传规律的制约,而独自地改造社会、创造天才。这一理论以强调教育是政治和经济的工具,为政治与经济服务,曾受到批判。 2.试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⑶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⑷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⑸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⑹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⑺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3.简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直接决定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的管理体制。 4.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5.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制约教育目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几方面。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三方面。 6.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 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青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几方面。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教育学第3阶段练习题

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教育学》第8章至第10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讲,教育的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和促进() A、生产力发展 B、社会发展 C、科学技术发展 D、文化发展 2.教育是一种() A、社会现象 B、心理现象 C、生物现象 D、本能现象 3.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A.受教育程度 B.教育投资 C.个性品质 D.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 4.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舒尔茨 B.多林格 C.鲍尔斯 D.伯格 5.我国存在教育不平等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制度 B.意识形态 C.文化原因 D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6.教育是()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意识形态 7.社会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多林格 B、舒尔茨 C、伯格 D、鲍尔斯 8.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A、精神文化 B、显性文化 C、亚文化 D、隐形文化 9.教育不平等制度根源是() A、普及教育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D、制度化教育 10.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投资在整个投资中所占比例()A.越低 B、越高 C、保持不变 D.不确定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从教育功能的性质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 A、正向功能 B、个体功能 C、社会功能 D、负向功能 2.教育平等的含义包括的几个重点是() A、人即目的 B、权利平等 C、机会均等 D、差别性对待 3.教育投资的来源有()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A.1978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5年 8.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品质 D.师生关系 9.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1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2.“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1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17.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8.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19.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2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2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23.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27.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8.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教育与教育学三、四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10 DBCABACBAC 11-20 CCDBDDCBBA 21-31 CBDABCDBBCB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CE 3、BDE 4、ABCD 5、ABCDE 6、ABCE 7、ABC 8、ACE 9、ACD 10、ABCD 11、ABCDE 12、BCDE 三、判断题 1-8 ×××√×××× 四、填空题 1、社会实践 2、内在需要 3、费洛伊德 4、基因复制 5、成熟机制 6、孟子 7、外铄论 8、荀子 9、“白板说” 10、华生 11、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2、创造性 13、阶段性 14、互补性 15、个别差异性 16、个别差异性 17、生理解剖 18、前提,可能性 19、环境 20、维果茨基 21、成熟 22、个体主观能动性 23、心理,社会 24、身体,精神 25、精神力量 26、人格 27、发展个性,个性 28、心理断乳期 29、帮助少年起飞 30、青年期 31、青年期 32、认识、价值 五、名词解释 1、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年龄特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共同特征。 3、遗传素质: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4、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5、人的价值: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6、人的潜能: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7、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六、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⑴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

教育学第3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 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考试科目:《教育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9题,总分值9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性质划分,可将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1 分) A. 社会功能 B. 筛选功能 C. 派生功能 D. 负向功能 2. 《终身教育引论》的作者是()(1 分) A. 保罗?郎格郎 B. 杜威 C. 弗洛伊德 D. 罗杰斯 3. 教育投资的多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其决定因素是()(1 分) A.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B. 人们的主观意愿 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 社会制度 4. 对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起决定作用的是()(1 分) A. 人们的重视程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文化传统 D. 社会制度 5. 教育的性质是有什么决定的() (1 分) A. 生产力水平 B. 人口因素 C. 政治经济制度 D. 科技水平 6. 教育平等的思想最早出现在()(1 分) A. 近代 B. 现代 C. 欧州文艺复兴时期 D. 古代 第10页/共10页

7.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1 分) A. 多林格 B. 舒尔茨 C. 伯格 D. 鲍尔斯 8.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1 分) A.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B.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的规律 C. 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规律 D. 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的规律 9. 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是()(1 分) A. 普及教育 B. 义务教育 C. 终身教育 D. 制度化教育 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0. 制约教育内容的因素有哪些()(2 分) A. 科技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 社会文化 D. 意识形态 11. 教育结构包括()(2 分) A. 纵向结构 B. 横向结构 C. 形式结构 D. 布局结构 12. 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2 分) A. 个体功能 B. 基本功能 C. 社会功能 D. 派生功能 13. 教育平等的含义包括的几个重点是()(2 分) A. 人即目的 B. 权利平等 C. 机会均等 D. 人人接受同等的教育 14. 教育目的受到哪些因素制约()(2 分) A. 人口因素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政治经济制度 D. 社会文化 三判断题 (共14题,总分值14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5. 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1 分)() 16. 教育投资在社会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1 分)() 17.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1 分)() 18. 教育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经济发展反作用于教育。(1 分)() 19. 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决定了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1 分)() 第10页/共10页

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练习题

第四章学生与教师练习题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 A、自然 B、社会 C、实践 D、现实 3、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 A、高度的政治觉悟 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C、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D、良好的人际文化 4、就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5、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6、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 B、前提 C、条件 D、基础 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8、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背师性 D、示范性 9、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0、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第一章、导论: 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学前教育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养。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4、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一)、孕育阶段(15 世纪前):教育学尚未独立,所以学前教育学混杂在一些:哲学、政治或者神学、伦理学之中,且为零星、片断的。十五世纪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 1、中国古代谚语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爬,六坐”《颜氏家训》 2、西方古代(1)柏拉图《理想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2)亚里斯多德: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的教育家,主张“教育遵循自然”。(3)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二)、萌芽阶段16 世纪—18 世纪后期)在此阶段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杜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 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三)、初创阶段: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前半期,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西方:学前教育学的创立以福禄倍尔为标志。1、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学前教育学之父”。1840 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福禄倍尔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1)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2)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础(3)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2、罗伯特?欧文——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家.“性格形成学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3、杜威。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当今美国开放式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就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物。4、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专家。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著作:《蒙台梭利法》《童年的秘密》。基本教育思想: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法、感官训练中国:1、康有为《大同书》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提出建立学前教育体系,主张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会教育。2、蔡元培3、陈鹤琴1923 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抗战时期,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4、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 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1、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基础。(1)心理学对学前教育学的贡献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2)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3)强调道德教育应以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4)主张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强调“开放”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苏联教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育理论:全面发展的教育西方开放的心理学理论: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行为主义心理学

教育学_第三阶段练习

考试科目《教育学》第8章至第10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讲,教育的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和促进() A、生产力发展 B、社会发展 C、科学技术发展 D、文化发展 2.教育的本质是一种() A、社会现象 B、心理现象 C、生物现象 D、本能现象 3.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 A.受教育程度 B.教育投资 C.个性品质 D.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 4.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舒尔茨 B.多林格 C.鲍尔斯 D.伯格 5.我国存在教育不平等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制度 B.意识形态 C.文化原因 D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6.从本质上讲,教育是()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意识形态 7.社会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多林格 B、舒尔茨 C、伯格 D、鲍尔斯 8.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A、精神文化 B、显性文化 C、亚文化 D、隐形文化 9.教育不平等制度根源是() A、普及教育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D、制度化教育 10.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投资在整个投资中所占比例()A.越低 B、越高 C、保持不变 D.不确定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从教育功能的性质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 A、正向功能 B、个体功能 C、社会功能 D、负向功能 2.教育平等的含义包括的几个重点是() A、人即目的 B、权利平等 C、机会均等 D、差别性对待

《护理教育学》第一章 至第五章练习题

《护理教育学》第一章至五章练习题 人文教研室丁素娇 护理学第一章练习题 一、概念 1.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可界定为: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身心发展: 3.最近发展区 4.护理教育学 5教育学 二、单项选择 — 1.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原意是导出,也即是对人进行某种引导。西方教育家对教育概念有不同的表述,其中,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是以下哪位教育家() A.斯宾塞;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 2.认识身心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故,心理学家就提出了,把身体或者心理的某一个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称之为() A.最近发展区; B.青春期; C.关键期; D.心境化 年10月,我国第一所培养高等护理人才的学校出现,学制4--5年,学生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这是学校是() A.福州医院开办的学校; B.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

C.中央红色护士学校; D.北京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 4.护理教育的任务不包括() A.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B.开展护理科学研究和护理教育研究; C.发展社会服务项目; D.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 三、多选 1.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情感丰富、细腻、情感体验错综复杂,在表现上具有以下()特点。 A.心境化; ) B.文饰; C.内隐; D.社会性; E.多面性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多种,主要有() A.遗传; B.个体后天因素; C.环境; D.个体实践活动; E.教育。 ~ 四、填空题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的两大功能------ 和。 2.根据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现行的护理教育制度,毕业会护理教育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即和。 3.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学科体系中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一门将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题(较全)

练习题库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人的发展—— 参考答案: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其身心发生的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遗传素质—— 参考答案:遗传素质是指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包括有机体的构造、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3、环境—— 参考答案: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主体因素—— 参考答案:主体因素主要是指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环境和自我的能力和活动。 5、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体身心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 二、填空题 1、人的发展包括和的发展。 2、人的心理的发展包括和。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 、。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 的、、本质的特征。

6.所谓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1.所谓,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 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4.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 15.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1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1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参考答案:1、生理、心理;2、认知的发展、意向的发展;3、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主体因素;4、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5.典型的 6.发展关键期 7.生理解剖 8.可能性 9.成熟 10.外部条件 11.人的价值 12.人格 13. 青年期 14.个体身心发展 15.社会实践 16.白板说 17.华生 三、选择题 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A身体的发展 B智力的发展 C个性的发展 D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2、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高尔顿 B华生 C洛克 D施泰伦 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教育学练习题

教育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3.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4.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导向作用 D.激励作用 5.最早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孔子 D.夸美纽斯 6.“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7.()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 A.教育测量 B.教育测验 C.考试 D.教育评价 8.()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堂,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10.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1.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2.“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15.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目的(附答案)

第五章教育目的练习题 一、单选题: ⒈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⒉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⒊美育即()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 ⒋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导向作用 B.选择作用 C.激励作用 D.定位作用 ⒌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监督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 ⒍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到影响。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⒎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⒏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法 ⒐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A.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B.教育怎样去培养人 C.教育内容 D.教育的方向 ⒑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 A.美育 B.体育 C.智育 D.德育 ⒒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好坏,主要看,()是否得以实现。 A.教育目的 B.教育价值 C.教育思想 D.教育理论 ⒓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目的 B.教育性质 C.培养目标 D.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⒔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教育基础综合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311教育基础综合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 答: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3、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何异同 (1)原始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而现代教育已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2)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古代学校出现并逐渐发展; (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其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和任用上。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的教育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与生产劳动联系紧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4、现代教育的发展有何趋势在这种发展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的普及保证所有人都能享有学校教育,满足了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了人的解放。(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进一步规定了教育作为基本人权和生存权,强调和保证了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日益凸显,人的主体性地位逐渐提高、人的创造性和自觉性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也将提升。 第二章 1、人的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怎样适应了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答: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指人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人,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1)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遵循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其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

学前教育学第3阶段练习题3b 江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答案在最后一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学前教育学》第6、7、9章,第11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 A福禄贝尔 B霍尔 C杜威 D布鲁纳2、发展成熟模式是()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格塞尔 D布鲁纳 3、相对来说()学习活动的稳定性较差 A 小学生 B中学生 C幼儿 D高中生 4、“亲其师,信其道”出自()一书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大学》5、松弛说是德国学者()的观点 A拉察鲁斯 B布鲁纳 C杜威 D鲁宾斯坦6、生活预备说是德国心理学家()的观点。 A布鲁纳 B格罗斯 C杜威 D戴克 7、美国()认为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生长,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 A勒温 B布鲁纳 C奇尔摩 D辛克菜8、()认为游戏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活动,是儿童对周围现实态度的表现 A鲁宾斯坦 B维果斯基 C戴克 D杜威 9、()最先把学前教育学这一术语引进到苏联的教育学中 A乌索娃 B马卡连柯 C梅奥 D维果斯基10、社会学习模式是由心理学家()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 A贝雷达 B班图拉 C勒温 D拉察鲁斯11、幼儿园教学原则就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 A基本要求 B基本纲领 C基本规律 D基本方法12、()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A观察 B示范 C讲解 D练习13、学前教师的劳动对象具有() A全面性 B细致性 C长期性 D幼稚性

14、()成为学前教师道德品质的主体部分 A职业道德 B学术道德 C社会道德 D家庭道德 15、()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A 艾里克森 B西蒙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16、()设计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材料,自称为“恩物” A韦伯 B福禄贝尔 C西蒙 D欧文 17、儿童以模仿和现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18、()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熟练技能技巧的方法 A游戏 B演示 C练习 D发现 19、布鲁纳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是() A发现法 B探究法 C观察法 D自学法 20、对大班进行入学教育时,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包括书写的能力、看书的能力和() A专心听话的能力 B记忆力 C观察力 D思维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前的游戏理论有() A精神分析说 B认知结构说 C学习说 D活动说 2、幼儿园直观的方法包括() A观察 B示范 C演示 D范例 3、学前教师的劳动特点有() A主体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社会性 4、学前教师应具有的能力是() A了解幼儿的能力 B教育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组织能力 5、在我国幼儿园的规则游戏即() A体育游戏 B智力游戏 C音乐游戏 D娱乐游戏 6、有规则游戏的结构包括()等因素 A游戏的任务 B游戏的构思 C游戏的规则 D游戏的结果 7、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主张教育的()结合 A设计性 B整体性 C灵活性 D教育性 8、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有()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B儿童生理学 C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护理教育学》第一章至第五章练习题(1)

护理教育学》第一章至五章练习题 人文教研室丁素娇 护理学第一章练习题 一、概念 1.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可界定为: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 身心发展: 3. 最近发展区 4. 护理教育学 5 教育学 二、单项选择 1. 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 educate",原意是导出,也即是对人进行某种引导。西方教育家对教育概念有不同的表述,其中,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是以下哪位教育家() A. 斯宾塞; B.杜威;C裴斯泰洛齐;D.夸美纽斯 2. 认识身心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故,心理学家就提出了,把身体或者心理的某一个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称之为() A. 最近发展区; B青春期; C关键期; D.心境化 3.1920年10月,我国第一所培养高等护理人才的学校出现,学制4--5年,学生 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这是学校是() A. 福州医院开办的学校; B. 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C. 中央红色护士学校; D. 北京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 4. 护理教育的任务不包括() A. 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B. 开展护理科学研究和护理教育研究; C. 发展社会服务项目; D. 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 三、多选 1?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情感丰富、细腻、情感体验错综复杂,在表现上具有以下()特点。 A. 心境化; B文饰; C内隐; D.社会性; E多面性 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多种,主要有() A遗传; B. 个体后天因素; C环境; D.个体实践活动; E教育。 四、填空题 1.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 育的两大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根据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现行的护理教育制度,毕业会护理教育采取两种方 式进行,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学科体系中一门新兴的_________ 学科,它是一门将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学校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 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 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 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 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 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 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 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 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 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 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 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答案) 一、填空题 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学校教育 3.教育措施 4.负向功能 5.隐形功能 6.西奥多·舒尔茨 7.利托儿诺,本能 8.孟禄,模仿 9.生产劳动 10.古代社会的教育 11.诗、书、礼、乐、易、春秋 12.奴隶社会 13.张之洞 14.葵卯学制 15.1763 16.保罗·朗格朗 二、单项选择 1. B.1995年 2.A.奴隶社会初期 3.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