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小间距矩形顶管施工关键技术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大断面矩形顶管法施工易产生地面及管线沉降、顶管机姿态控制困难以及顶管机整体易后退等难题。
文章介绍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通过滨河大道范围顶管法施工方法,顶管通道外空尺寸为7.7×4.3m,内净空尺寸为6.5×3.3m,为目前全国较大断面矩形顶管,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剖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
关键词: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引言顶管技术由于断面利用率大、覆土浅、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城市交通人行地道、地下共同沟、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
目前,小断面(3m×5m左右)矩形顶管隧道,主要应用于共同沟、电力隧道、水利隧道以及小型地下通道、地铁车站出入口等建设,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但大断面(5m×9m左右)矩形顶管隧道在国内应用较少,尤其是大断面(7.5m×10.4m)的矩形顶管隧道,因存在顶管顶进施工技术、地面沉降控制、管节制作运输等诸多困难,之前尚无应用先例。
本文结合郑州市中州大道下穿隧道工程,详细介绍了大断面矩形顶管掘进施工的关键技术。
1概述顶管法是一种类似于盾构法的地下工程非开挖管道铺设技术,采用顶管掘进机成孔,将预制成形的管道从顶进工作井顶入,形成连续衬砌结构的管道铺设技术。
整个控制系统以土压平衡为工作原理,通过大刀盘及仿形刀对正面土体的全断面切削,通过注入土体改良泥浆加强土体稳定性,改变螺旋机的旋转速度及顶进速度来控制排土量,使土压仓内的土压力值稳定并控制在所设定的压力值范围内,从而达到开挖切削面的土体稳定。
2顶进施工关键点的控制2.1掘进机进、出洞施工技术2.1.1顶管出洞段施工顶管机顶出洞圈至顶管机切口距工作井6m范围为出洞段。
顶管的出洞过程即为搅拌桩内拔除H型钢和顶管机头经过出洞段加固区并进入原状土体的过程。
在洞圈内的H型钢全部拔除后,应立即开始顶进机头,由于正面为全断面的水泥土,为保护刀盘,顶进速度应放慢。
大截面矩形顶管全过程施工管理要点

城市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全过程管理要点摘要:郑州市新郑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机场北站一号出入口人行通道采用矩形顶管法施工。
顶管施工上方各类管线较多,且位于城市快速路下方,施工过程和管线保护难度大。
本文从顶管机选型、管线调查、顶进施工、管线保护、测量监测等方面对顶管施工全过程管理要点进行了整理,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矩形顶管、管线调查保护、顶管施工、施工测量与监测。
1.工程概况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工程(郑州段)的机场北站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太湖路与华夏大道交叉路口,沿华夏大道设置。
机场北站1号出入口顶管工程管节外部尺寸为7000mm×5000mm,内空尺寸为6000mm×4000mm。
区间长度53.4m。
顶管区间范围内地质情况如下:第③31C层粉砂:厚度2.00~8.70m,平均4.78m;层底高程139.31~146.51m,平均143.96m;层底埋深4.90~12.00m,平均7.55m。
第③31层黏质粉土:厚度1.00~9.00m,平均3.96m;层底高程138.85~143.71m,平均141.00m;层底埋深7.70~14.00m,平均10.52m。
第③41层粉砂:厚度1.00~2.70m,平均1.72m;层底高程138.32~141.56m,平均140.02m;层底埋深10.00~13.00m,平均11.42m。
据现场钻探,地下水位位于顶管截面下方1m以下。
2.顶管机选型顶管机选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与土质相适应原则。
(2)与施工条件相适应原则。
(3)确保施工安全的原则。
(4)施工经济性原则。
本工程顶管顶进采用多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刀盘切削土体,并在土仓内进行土体改良形成流塑性渣土,通过两套螺旋机控制出土量来平衡水土压力,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7.0m×5.0m矩形顶管机刀盘布置图3.工程周边环境调查3.1建(构)筑物、管线情况顶管区间顶部为城市快速路华夏大道,车流量特别大、且重型车辆较多。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地下挖掘大型矩形隧道时常用的施工方法。
它主要通过在隧道前方设置顶进井,在井内完成隧道顶部的施工工作,然后再向两侧挖掘,并在挖掘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
以下是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的要点。
1. 井眼设置:首先需要在隧道的前方设置一个顶进井(或称顶送井),这个井眼是施工的起点。
井眼的位置和尺寸应根据具体情况,如隧道的设计要求、地质条件等来确定。
井眼需要加固,保证其稳定性。
2. 顶进设备:在顶进井中设置顶进设备,这包括顶进机、顶进导轨、支撑设备等。
顶进机的选择应根据隧道的尺寸和施工要求来确定,常见的有履带式顶进机、盾构机等。
导轨的作用是引导顶进机前行,确保隧道的准确施工。
3. 施工参数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顶进机的工况情况来调整施工参数。
包括推进速度、土压力、注浆压力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4. 顶板施工:施工开始后,顶进机将从井眼向前推进,同时进行顶板的挖掘和支保作业。
挖掘过程中需要及时排除岩石碎屑,保持隧道的清洁。
支护作业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如液压支撑、钢拱等。
5. 横向挖掘:顶板施工完成后,顶进机开始进行横向挖掘,从顶板向两侧挖掘。
横向挖掘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对旁边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挖掘的安全,如监测变形、加固措施等。
6. 顶进施工效果检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顶进施工效果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地表沉降情况、顶进机的工况等。
通过检查来评估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7. 顶进施工完工:当顶进机完成横向挖掘后,即可认为顶进施工完成,可以开始后续的施工工作,如顶板毛刺处理、支护结构加固等。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挖掘方法,通过合理的施工参数和措施,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效果。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隧道是现代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则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之一。
矩形隧道是指隧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而顶管顶进施工技术则是指在地下施工时,先进行地表切割,然后从地表向下推进隧道顶管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对于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来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进行隧道顶管的顶进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试验。
勘察要求对地质、水文、地下管线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各种地质灾害和水文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试验,在试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各种设备和工艺进行充分的验证,确保可以适应实际的施工环境和要求。
在进行顶管顶进施工时,需要对隧道顶部进行加固和支护。
由于顶管顶进施工是从地表向下推进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在顶进施工前要对顶部进行加固和支护,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加固和支护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隧道结构进行选择,比如可以采用钢架支撑或者喷射混凝土等方式,来确保顶管施工的安全性。
顶管顶进施工需要充分考虑隧道内的通风和排水。
在进行顶管的顶进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的通风和排水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进行大断面矩形隧道的顶管顶进施工时,隧道内部空间较大,通风和排水更加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隧道内的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施工中的工作环境和人员安全。
隧道内的施工设备和机械也是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的重要技术要点之一。
在进行隧道施工时,需要使用各种专业的施工设备和机械,比如盾构机、液压钻机、岩石卸载机等。
这些设备和机械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这些设备和机械,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中采用顶管法来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的一种施工方法。
其施工特点是顶进隧道,不需要开挖全断面,可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地质的影响,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下面是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的要点:1. 前期准备工作:确定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土体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和围岩力学参数的测定,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做好机械设备和人员的准备工作。
2. 顶管机的选择:根据隧道的断面尺寸、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顶管机进行施工。
顶管机应具备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3. 顶进隧道开挖:顶管机通过液压顶进的方式,逐步开挖隧道。
在开挖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面的推力和导向力,保证开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爆破施工:在需要进行爆破的地层中,采用爆破方法进行开挖。
在进行爆破前,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的要求,确定爆破参数和爆破方案,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效果。
5. 排土和支护:在开挖过程中,要根据土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土和支护。
排土可以采用输送带、斗斗和抽水排泥等方法,支护可以采用钢支撑、喷射混凝土和地下桩等方法。
6.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7.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监控和质量检查,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验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保证隧道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8. 环境保护:在施工中要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范,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水源安全。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顶管机选择、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排土和支护、安全措施、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只有全面掌握和合理运用这些技术要点,才能确保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隧道是地下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一般用于交通、水利、城市地下管线等工程中。
而大断面矩形隧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施工过程中顶管顶进技术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本文将就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包括施工序列、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等。
2.物资准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并保证其质量和数量充足。
3.安全准备: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和应急预案,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环境准备: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整理,保证施工区域的整洁和通风。
二、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1.地表监测地表监测是顶管顶进施工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对地表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沉降变化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表变形的趋势和异常情况,确保顶管顶进施工的安全进行。
2.导向钻孔在进行顶管顶进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导向钻孔,以确定顶管的位置和方向。
导向钻孔应准确无误地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避免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产生影响。
3.顶管推进顶管推进是顶管顶进施工的核心环节,推进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推进速度、方向和水平位置,避免顶管发生偏移或变形。
同时要确保顶管与隧道墙体的密实连接,防止水泥砂浆渗漏。
4.防护措施在进行顶管顶进施工时,应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对顶管和周边土体进行加固支护,防止塌方和坍塌发生。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质量控制顶管顶进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泥浆浆液的配比和浇注质量,确保顶管与隧道墙体的结合牢固,防止漏水和渗漏现象的发生。
同时要对顶管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其与设计要求一致。
6.环境保护在进行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时,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包括对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粉尘和噪音污染,保护周边植被和水体。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1. 引言1.1 什么是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是指在大断面矩形隧道工程中,采用顶管顶进施工方法来完成顶部结构的建造。
顶管顶进施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质量。
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隧道顶板支护结构、顶管进场方式、顶管安装和预应力张拉、顶进施工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这些要点在大断面矩形隧道的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质量的保证。
通过对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隧道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工程的安全、快速、高质量完成。
熟练掌握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是每一个隧道工程施工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
2. 正文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图纸编制。
这些设计图纸包括隧道的结构设计、顶管的尺寸和布置、支护结构的设计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施工。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勘察和打桩作业。
施工人员需要对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下设施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前还需要进行材料准备和设备调试工作。
这包括顶管的制造和运输、预应力钢束的加工、顶管安装和张拉设备的调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施工前还需要进行相关人员培训和安全检查工作。
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
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设置,确保工程安全进行。
2.2 隧道顶板支护结构隧道顶板支护结构是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隧道顶板支护结构包括钢支撑、锚索、预应力杆、钢筋混凝土梁等。
软土地层多管小间距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工法

软土地层多管小间距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工法软土地层多管小间距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工法一、前言软土地层多管小间距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工法是一种针对软土地层中大断面矩形顶管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和经济技术分析,并以一个工程实例作为辅助说明。
二、工法特点1. 采用多管小间距的顶管,增大排水孔隙率,促进软土固化。
2. 采用大断面矩形顶管,提高软土地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施工速度快,效率高。
4. 适应性强,适用于软土地层中各种条件的隧道、地下管廊、地铁等工程。
三、适应范围软土地层多管小间距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工法适用于软土地层较为均匀的区域,土层厚度一般在5-50米之间。
适用于各类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工程,特别适用于需求大排水能力同时要求较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实际工程应用是基于以下原理:1. 多管小间距:通过增加多个顶管,可以增大排水孔隙率,加快软土固化过程。
2. 大断面矩形顶管:大断面矩形顶管的使用可以增强软土地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勘察、设计、验收。
2. 沟槽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进行沟槽开挖。
3. 钢筋网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网,并将其安装于沟槽底部。
4. 模板安装:将模板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在钢筋网上,形成顶管的断面。
5. 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从出料口和巷道输送到模板内,进行浇筑。
6.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六、劳动组织劳动组织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确定人员配置和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
主要涉及沟槽开挖、钢筋和模板的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人员。
七、机具设备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运土车、钢筋加工机械、模板和混凝土输送设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