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
祝之友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

内蒙古中医药第3S 卷2019 年10 月第10 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丨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 10 2019147祝之友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李玉莹罗净祝之友(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摘要目的:总结祝之友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
方法:祝之友教授认为黄褐斑属中医皮轩,发病以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为病因 病机。
治疗以补益气血为主,选用活血祛瘀药为主药的养颜祛斑方治疗:结果:结合药物的现代药理作用,选药精确,效果显 著。
结论:使用养颜祛斑方后患者皮肤明显变得白皙,气色明显好转。
关键词黄褐斑;老中医经验;祝之友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9)10-0147-02祝之友教授是全国第六批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家 级名老中医药学专家,中药学泰斗,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神 农本草经》药物、《伤寒杂病论》经方研究,致力于中药临床药学 研究工作50余年。
学养深厚、经验丰富,临床疗疾既强调辨别 论治、专病专方,又擅长选用经方精药,对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及 治疗方药有独到见解,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就其治疗 黄褐斑的经验介绍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黄褐斑俗称蝴蝶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色素代谢异常、沉着性皮肤病。
目前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日晒、妊娠、化妆品使用不当、口服避 孕药及抗癫痫药等为本病的主要诱因。
黄褐斑属中医“肝斑”“黧黑斑”“蝴蝶斑”“面尘”等范畴。
祝之友教授指出,黄褐斑还 有个中医病名为“皮奸”,也称“皮酐”。
中医学认为,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瘀血阻络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黄褐斑祝之友教授总结临床经验,认为黄褐斑的发病机理为“气血亏虚,久病致瘀”。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甲环酸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8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组。
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甲环酸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并观察两组黄褐斑面积、黄褐斑严重指数评分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甲环酸的治疗效果好,能够有效缩小黄褐斑面积,改善黄褐斑严重程度,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氨甲环酸;黄褐斑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在女性中的发生率较高,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颜面部出现黄褐色沉着斑,其不是一个独立疾病,是皮肤黑变病的一种亚型[1]。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多数学者认为遗传、紫外线照射、新技术变化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2]。
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氨甲环酸是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其可抑制纤溶酶原激活,从而减轻色素沉着症状,可有效改善黄褐斑症状。
但是单独治疗效果的疗效不够理想,因此需要采取联合治疗方案[3]。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富血小板血浆具有多种生长因子,可提高真皮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活性,加速组织修复与再生,对于色素性皮肤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与氨甲环酸联合应用,强化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为了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8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8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组。
入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53岁,平均为(34.2±4.2)岁。
入选标准:符合《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口服250mg氨甲环酸片,1天2次,经期停用,连续服用半年。
观察组则采取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氨甲环酸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富血小板血浆使用方法为:采集10mL肘静脉血,3000r/min速率离心10min,然后静置5min,轻轻倒置食管,采集4mL富血小板血浆。
浅谈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浅谈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王万方;曾丽平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7(036)010
【摘要】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或者"黧黑斑""面尘"。
主要发生在面部,以颧部、颊部、鼻、前额、颏部为主。
为边界不清楚的褐色或黑色的斑片,多为对称性。
一些妇女在怀孕中容易出现此斑,而在生产后却减轻或消失。
因其多出现于脸上,故当侵犯的面积较大时,便会造成容貌上之困扰,而影响病患心理及人际交往等活动。
1典型病例1.1病例1:刘某,女,28岁,颜面黄褐斑2年,加重2个月,【总页数】1页(P44)
【作者】王万方;曾丽平
【作者单位】廊坊市中医医院河北廊坊065000;廊坊华祥中医医院河北廊坊0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4+2
【相关文献】
1.黄褐斑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2.黄褐斑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3.黄褐斑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4.中医治疗黄褐斑方法多
5.中医治疗黄褐斑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研究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逍遥散联合Q开关激光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临床研究·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1月第19卷第25期84作者简介:林日华(1980.01-),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激光美容逍遥散联合Q 开关激光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分析林日华 李锦亮 钟道清(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东 广州 510000)【摘要】目的:探讨逍遥散联合Q开关激光在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 =90)采用Q开关激光治疗,观察组(n =90)加用逍遥散,对用药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皮损状态、色斑颜色改变,评估疗效,随访12周,记录复发率。
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皮损状态、色斑颜色改变评分均降低(P <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低(P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比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随访结束,观察复发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P <0.05)。
结论:逍遥散联合Q开关激光治疗黄褐斑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皮损及色斑状况,疗效突出,能减少复发。
【关键词】逍遥散;Q开关激光;黄褐斑;肝郁气滞型【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5-0084-02黄褐斑是一种难治性色素性皮肤病,其在青壮年女性中高发,该症病因未明,相关研究表明,血肿雌激素水平升高、内分泌失调是黄褐斑发病高危因素[1]。
由于黄褐斑多发于面部,对患者自身美观有严重影响,导致其出现较大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开展,为黄褐斑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Q 开关激光可将靶色素团粉碎成细小颗粒,且针对性、穿透力强。
但受个体差异性影响,单一Q 开光激光治疗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中医学认为肝气不疏,气血郁滞为黄褐斑主要病机,因以行气解郁、疏肝养血之法治之。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黄青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规律及经验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黄青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规律及经验作者:杨漫清黄青王雨晴刘欣颖麦羡琳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利用數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黄青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
方法:筛选整理2022年6月-2022年10月黄青教授门诊治疗黄褐斑首诊处方74首,统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生地、川芎、续断、桑寄生、当归、合欢皮、赤芍、炒白术、白芍、茯苓等。
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温性药物,寒性及平性药物次之;药物五味以甘、苦、辛味最多。
用药归经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心、脾、肾经等;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36对常用药物组合和10个潜在新处方。
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进行分析,整理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常用药对和潜在新处方,总结归纳出三补三消的黄褐斑治疗方法,三补即调补冲任、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三消即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湿化痰。
[关键词]黄褐斑;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医药;治疗经验[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4-0103-05Exploring Professor Huang Qing's Medication Pattern and Experience in Treating Chloasma by Data MiningYANG Manqing, HUANG Qing, WANG Yuqing, LIU Xinying, MAI Xianlin(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Data min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se and summarise Professor Huang Qing's medication experience and academic thinking in the treatment of melasma. Methods Seventy-four prescriptions for the first consultation of Professor Huang Qing's outpatient treatment of chloasma were screened and colla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June 2022 to October 2022, and were uniformly entered into the TCM Inheritance Assistance Platform(V2.5) for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data. Result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herbs, in descending order, were Dried Rehmanni Root,Rhizoma Chuanxiong,Xuduan,Mulberry Parasite,Angelica,Acacia Bark,Red Peony,Fried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White Peony,Poria,etc.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use was warm drugs, followed by cold and flat drugs; the five flavors of drugs were sweet, bitter and pungent at best.The frequency of medication attributed to the meridians in descending order were the liver,heart, spleen and kidney meridians.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Method and Formulation Patterns:36 pairs of commonly used drug combinations and 10 potential new prescriptions were obtained. Conclusion The prescriptions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TCM Inheritance Assistance Platform, and the commonly used pairs of herbs for chloasma treatment and potential new prescriptions were sorted out, and summarized to conclude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three tonic and three elimination which were regulating and tonifying Chong-Ren, tonifying Spleen and Qi,nourishing Heart to calm mind,dispersing the stagnated Liver-Qi to regulate the Qi circulation,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dissipate Blood stasis,dispelling Dampness and elminating Phlegm.Key words: chloasma; TCM Inheritance Assistance Platfor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experience黄褐斑,中医又称“黧黑斑”“面尘”,是一种面部出现褐色、灰褐、黑褐色斑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病[1],多无自觉症状,日晒后可加剧,以女性为多见。
黄煌治疗黄褐斑医案

黄煌治疗黄褐斑医案
黄煌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皮肤科专家,他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备受推崇。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位患者的治疗案例。
患者女性,年龄45岁。
由于长期在户外工作,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导致额头、面颊和鼻子上出现了黄褐斑,给她的外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患者来到黄煌先生的诊所,黄先生经过仔细检查后,给出了以下
的治疗方案。
1. 护肤品使用
黄先生建议患者使用含有维生素C、甘草酸和熊果苷的美白产品。
这些成分有助于淡化黑斑,并且防止黑斑的形成。
2. 激光治疗
黄先生采用了激光治疗的方法。
激光可以通过选择性破坏黑色素,从而淡化黑斑。
黄先生使用的是Q激光和长脉冲宽带激光。
3. 生活习惯改变
黄先生建议患者避免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并使用防晒霜进行防护。
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这位患者的黄褐斑明显减轻,并且皮肤变得
更加亮丽。
她感谢黄先生的治疗和建议,重新获得了自信。
总结一下,治疗黄褐斑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包括使用护肤品、进行激光治疗和改变生活习惯等。
坚持治疗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有助于淡化黑斑并保持皮肤健康。
吴景东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举隅

吴景东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举隅黄褐斑是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中医学属“肝斑”、“黧黑斑”等范畴,认为多因营卫失和,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面失荣养而发病;或肝肾不足,虚火上炎;或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灼伤阴血,加之木旺克土,脾虚湿蕴,湿热熏蒸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多因妊娠、日晒、化妆品等有关,也可见于慢性胃肠疾病、肝病、结核等。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中的优势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导师吴景东教授治疗黄褐斑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1.1早在《普济方》中有云:“面尘脱色,是主肝。
”《张氏医通》中曰: “面尘脱色, 为肝木失荣。
”以上皆可看出,本病病因源于肝,肝失条达,郁而化热,灼伤阴血,血行不畅,致使颜面气血失和,滞而为瘀,反映于面部而成本病。
1.2 在《诸病源侯论·面黑肝侯》“面黑肝者,或脏腑有痰饮……,致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肝。
”中可以看出,痰饮为黑肝的病因之一,“气血不和”、“不能荣于皮肤”则导致本病的发生。
在中医学中,脾有“生痰之源”之称,其“脾气主升”,脾虚运化水湿功能减弱,导致体内水液代谢异常,水湿停滞,湿阻于内,则生痰饮,导致气滞于中,阻碍气血运行,而生面部色斑;并且脾虚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机体的气血化源不足,血虚不荣于皮肤,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1.3 《外科正宗》中说道:“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可见本病的发生与肾脏关系密切。
中医学中黑色属肾,肾主藏精,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因久病、频房事等,致使肾精亏耗,使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鼓动精血周流上承,面颊不得精血荣养,血滞为瘀而生黑斑;肾阴亏虚不能制火,肾水不能上承,以致火燥结成斑黑,故而外显肾脏本色。
故吴教授认为本病总与肝脾肾三脏相关,症多虚实夹杂,但总病机为肝郁。
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则气滞不行,随之肝经疏泄功能失常。
老中医治疗黄褐斑的经验体会

老中医治疗黄褐斑的经验体会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中医治疗黄褐斑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因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对于黄褐斑患者,中医会通过望、问、切、闻等方式,辨别出体内湿热、气血不调、肝郁等不同的证候类型,并采取相应的中药和治疗方法。
2. 中药治疗:中医常常会使用内服中药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从而改善皮肤黄褐斑的症状。
通常会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作用的药材,如何首乌、桃仁、当归等,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配方调制。
3. 食疗调理:中医认为,身体的健康与饮食密切相关,因此在中医治疗黄褐斑时,常常会进行食疗调理。
一般会鼓励患者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抗氧化物质等的食物,如柑橘类
水果、蔬菜、核桃等,以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和修复。
4.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黄褐斑的过程中。
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体内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黄褐斑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四白、翳风、涌泉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黄褐斑需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患者配合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建议在就诊前咨询专业医师,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传说,亚洲有四大邪术:泰国变性术、韩国整容术、日本化妆术、中国PS术。
四大邪术自诞生以来教众不断,但凡受用者,无论丑的多么惊天动地都能瞬间变成仙子下凡。
然而,前两者不谈,就后两种邪术而言,绝对是治标不治本,分分钟让你原形毕露。
今天小编就为脸上长斑的爱美者带来了福音。
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正式发布,指导你如何使用药物及方法治疗和改善你的面部问题。
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工作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于1994年制定了《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其后于2003年和2009年又做了两次修订。
2015年12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工作组,在杭州共同修改制订了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面部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频繁暴露于紫外线下肤色较深的女性面部。
皮疹常分布对称,发展缓慢,可持续多年。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困难,易复发。
一、病因及诱因遗传易感性、紫外线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三大重要发病因素,色斑处血管增生、皮肤炎症及屏障功能紊乱可能也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①遗传易感性是黄褐斑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所有人种均可患黄褐斑,但发病率存在人种差异,深肤色人种发病率较高,有家族史的患者容易出现治疗抵抗,迁延不愈[1-2];②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被认为是引起黄褐斑发生及加重的主要因素,但不是黄褐斑发病的唯一因素[1,3];③妊娠、口服避孕药及激素替代治疗等是最常见的黄褐斑诱发因素[1-2,4];④色斑处真皮组织中小血管的数量及体积显著增加,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明显升高[5];⑤表皮屏障功能下降,与慢性紫外线照射致皮肤老化、表皮黏蛋白含量降低、脂肪酸代谢障碍有关[6]。
表皮屏障功能下降,进而使色素屏障功能减弱,黑素代谢紊乱,使黑素颗粒在表皮沉积[7]。
二、黄褐斑的疗效判定标准1. 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按照黄褐斑的面积、颜色深度和颜色均匀性进行定量。
色素沉着面积评估:前额(F)30%、右面颊(MR)30%、左面颊(ML)30%、下颌(C)10% 4个区域进行评估。
依色素斑在这4个区域的比例,分别计分:1分为 2.主观评价:医生整体评价(PGA)[8]:根据色斑治疗后残留情况,计为0 ~ 6分:0分为完全清除(100%)或仅残留极少的色素沉着,1分为色斑基本被清除(≥90%),2分为色斑明显改善(75% ~ 90%),3分为中度改善(50% ~ 74%),4分为轻度改善(25% ~ 49%),5分为无改善(<25%),6分为较治疗前加重。
3. 患者自我评价: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改善≥75%)、满意(改善50% ~ 75%)、一般(改善25% ~ 50%)、不满意(改善≤25%),统计满意率。
4. 客观评价:①扫描反射比分光光度仪检测:可在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对色斑进行测定,确定CIE-L*a*b*值[L*:皮肤的黑白亮度(黑素);a*:皮肤的红绿平衡(血红蛋白);b*:皮肤的黄蓝平衡(脂色素)];②皮肤测试仪等可定量测定治疗前后的皮肤黑素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③VISIA图像分析系统:采用标准、紫外、正交偏振等不同的光源把不同层次的皮肤状态给予量化。
黄褐斑患者一般主要通过表面色斑、紫外线色斑、棕色色斑来判断色素的多少、分布范围、面积大小、色素深浅及毛细血管情况,治疗前后对比,可以评价色素及血管改善情况;④皮肤共聚焦显微镜和皮肤镜观察色素、血管和呈树枝状增殖的黑素细胞数量及形态改变情况。
三、治疗原则目前对黄褐斑仍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基本策略:避免诱发因素,强调防晒,注重保湿和修复皮肤屏障,合理选择外用药;恰当联合系统用药、激光和中医药治疗。
治疗目标: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
治疗策略:抑制黑素细胞活性,减少黑素合成及转运,促进黑素降解破坏。
治疗应考虑的因素:发病病因及诱因、年龄、病程、伴发疾病,还可结合无创性皮肤检测:如Wood灯、玻片压诊、皮肤共聚焦显微镜和皮肤镜,观察色素颗粒的位置、黑素细胞是否呈树枝状增殖及血管改变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1. Wood灯及玻片压诊色斑,可见到几种不同变化[9]:色斑在Wood灯下色素增强,玻片压诊不褪色,治疗应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以减少黑素合成及转运,促进黑素降解为主。
色斑在Wood灯下色素大部分增强,玻片压诊时少部分色斑肉眼观察颜色变淡或色斑色素在Wood灯下少量增强,玻片压诊时大部分色斑肉眼观察颜色变淡,说明有血管及炎症因素参与,应在抗炎、改善微循环(如用灯盏细辛、甘草酸苷等)的基础上再行抑制黑素合成的治疗。
2. 皮肤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皮肤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黑素细胞树状突起多少和色素的分布,有助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如色素颗粒以表皮分布为主,黑素细胞树状突起较多,且近期有曝晒史,应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建议激光治疗。
3. 皮肤镜检查:黄褐斑色斑处血管数量增加并有血管形态改变[10]。
对于血管改变明显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氨甲环酸及激光治疗。
四、治疗细则(一)基础治疗:1. 避免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服用引起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的药物;避免服用光敏性药物;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充足;调整心境,缓解紧张焦虑;规律而适宜的饮食[11]。
对于敏感性皮肤患者,化妆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十分重要。
患者年龄越大或病程越长,治疗难度越大,建议及早治疗。
2. 防晒:日光照射是黄褐斑发生的主要因素,防晒是所有黄褐斑的基础治疗,也是其他治疗必须配合的重要措施[1,3,11]。
建议使用SPF ≥30,PA+++的广谱(UAB + UBA)防晒剂,需要每日使用,每隔3 ~ 4 h 涂搽1次,每次2 mg/cm2,以减少由日光照射所引起的皮肤屏障受损及黑素细胞活性增加。
3. 修复皮肤屏障:研究显示,黄褐斑皮损屏障异常,对日光暴露部位的皮肤色斑在使用脱色剂的同时还应注意皮肤保湿和屏障功能修复。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抗敏、保湿作用的医学护肤品,增强皮肤耐受性,促进皮肤屏障修复[7,12]。
4. 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可能诱发或者加重黄褐斑的相关慢性疾病如肝脏疾病以及某些妇科疾病。
(二)局部药物治疗:1. 氢醌及其糖苷衍生物:被认为是黄褐斑的一线治疗药物[13]。
常用浓度是2%~ 5%,浓度越高脱色效果越强,但皮肤刺激也越大。
通常每晚使用1次,治疗后4 ~ 6周可有明显效果,6 ~ 10周效果最佳,好转率可以达到37% ~ 72%。
氢醌的不良反应: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永久性皮肤白斑、外源性褐黄症和甲漂白、指甲褐色病变等。
将氢醌、维A酸及糖皮质激素局部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又被称作Kligman三联配方)。
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是一种氢醌的葡萄糖苷衍生物[14],局部使用刺激性比氢醌小。
2. 壬二酸:临床上常用15%~ 20%的乳膏。
每日2次,疗程约6个月。
1%~ 5%患者可出现瘙痒、烧灼感、针刺感和麻木感,3. 果酸化学剥脱术:果酸是治疗黄褐斑一个有效的辅助方法,其浓度 4. 其他:外用左旋维C、熊果苷、谷胱甘肽、木质素过氧化物酶[17]、氨甲环酸等均能抑制表皮黑素合成,均可作为外用制剂。
(三)全身药物治疗:1.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能阻止多巴氧化,抑制黑素合成,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强[18]。
推荐口服为主,维生素C 0.2 g每日3次,维生素E 0.1 g每日1次。
2. 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常与维生素C联用,均可口服或静脉注射。
3. 氨甲环酸:可竞争性结合酪氨酸酶的底物(酪氨酸)结合位点,从而抑制黑素合成,还具有抑制血管形成、减轻红斑的作用[19]。
可口服或静脉给药,口服是最方便有效的用药方式,小剂量即有效,用法为250 ~ 500 mg/次,每日2 ~ 3次,用药1 ~ 2个月起效,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建议连续使用6个月以上。
氨甲环酸安全性较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月经量减少等。
服药前及治疗过程中最好监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黏度等。
既往患有血栓、心绞痛、中风病史或家族史者禁用。
(四)中医中药: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比较一致,即脏腑辨证与肝、肾、脾有关,气血辨证则与气滞、血瘀相关。
治疗常以疏肝理气、滋补肝肾、健脾益气为法;根据无瘀不成斑、有斑必有瘀、治斑不离血、久病必瘀,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治疗疗程较长,一般3~6个月。
1. 内治法:应根据病程长短、皮损色泽、面积、伴随症状、舌苔等不同表现综合分析,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1)肝郁气滞证:面部皮肤多呈深褐色,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月经不调,舌质红或有紫斑,脉弦。
治以疏肝理气法,汤剂以逍遥散加减,常用中成药有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舒肝散、柴胡疏肝散等。
(2)脾失健运证:面部皮肤多呈深或淡黄褐色,便溏,舌淡胖,齿痕,苔薄,脉濡细。
治以健脾益气法,汤剂以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健脾舒肝丸等。
(3)肾气不足证:面部皮肤黑褐色斑呈蝶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热,可有形寒肢冷,五更泄泻,舌淡或红,苔少;脉沉细。
治以滋补肝肾法,汤剂以六味地黄丸合右归丸加减,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滋补肝肾丸等。
2. 外治法:方法较多。
临床常用中药磨粉制成膏霜剂外涂、面膜、或配成倒膜粉,或以内服方之药渣先熏后湿敷等等。
外用的中药以白芨、白附子、白僵蚕、珍珠、当归、川芎、益母草、白蔹、天花粉、白茯苓、苡仁、荆芥、冬瓜仁、杏仁、积雪草等多见。
一般中医外治的周期2~6个月。
3. 其他疗法:包括针灸、刮痧、脐贴、穴位埋线、拔罐、中药等离子导入及中药熏药等。
(五)激光/强脉冲光治疗:激光和强脉冲光(IPL)治疗黄褐斑的关键在于对皮损炎症反应程度的控制,无论选择激光还是IPL,参数设定都要比较温和[20-21]。
Q开关的大光斑低能量或点阵模式以及点阵激光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且复发程度较轻,可在临床应用,但是目前不推荐作为临床长期维持治疗的手段。
具体如下:①调Q和点阵激光:可供选择的波长:1 064、694、1 450、1 540、1 550、1 927 nm等,建议2 ~ 4周1次,治疗6 ~ 10次。
临床实践表明,大光斑低能量或点阵模式的调Q 1 064 nmYAG激光效果相对较好,不过连续治疗次数不宜超过15次;②IPL:对于某些黄褐斑有一定的效果,一般每3 ~ 4周治疗1次,治疗不超过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