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第1周200mg、tid;第2周200mg、bid;第3周及以后200mg、qd,规律服药12周。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或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与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源性猝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改善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2-20-02室性心律失常是CHF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ure,CHF)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一旦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VA),常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增加[1]。
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有不同程度的负性肌力作用,使用不当会加重心力衰竭,所以在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上应慎重[2]。
胺碘酮(Amiodarone)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轻度非竞争性α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作用,且具轻度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是一种疗效较好且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3]。
我院对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其中男47 例,女33 例;年龄37~70 岁,平均( 45±6) 岁。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有关药物治疗

不依赖 于血液动力学状况 , 个体是 否发生猝死 有其个体差 异
性 , 其 自身 的 交感 神 经 张 力状 况 密 切 相 关 此推 论 已 由 心 与
肾上腺 素能神经 元 闪烁影 像研 究 获得 直接 证据 一 交感 神 :
经 在 心 脏 的 分 布 从心 基 底 到 心 尖 是 不均 匀 的 :另 外 , 感 神 交 经 在 心 室 壁 三 层 心 肌 的 分 布 也 呈 不 均 匀 性 : 室 壁 中 层 心 肌 心
张速度 、 程度及持 续 时间密切 相关 , 心室 重构是 V A的病理 基础 。此外还 与交感 神经 张力增加 、 肾素一 血管 紧张素一 醛 固酮系统活化 、 内皮素一 有关 。胺碘酮 、 1 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对 V A有 较好 的治疗作 用。 关键 词 心血管病学 1力衰竭 , 2 " 充血性
激动 到达该 处时产生 异 向性 传 导 , 易形 成折返 ; 凋 亡后 替 ③ 代成 分成纤 维细胞形 成广 泛纤维化 。由此可见 , 心衰时心 脏 结构上 的重构形成 了心 衰时心律失常产生 的病理基 础: 13 交感神经 张力 增加 已有 实验 证实 . . 交感 神经 张力增
加 促 进 心 衰 的 心 律失 常 的 产 生 并 常 导 致 猝 死 。 P ip hi 等 一 l 设
计 了一 个新的慢性心 衰动物模型 。根据 犬在心 肌梗死 3 0天 后亚极量运 动下是 否诱 发 V , 其 分成 二组 : F高风 险 组 F将 V ( =6 和低 风 险组 ( n ) n=9 。在整 个试 验 中, ) 两组 的左 室 射 血分数 (V F 、 L E ) 心肌梗死 面积及 坏死 程度无 显著 差异 , 实 在 验第 8 , 周 高风 险组 已 全部 死 于 S D, C 而低 风 险 组仅 发生 1 例( P<00 1 。高风险组的血浆 总儿茶酚胺 、 甲肾上腺 素 .0 ) 去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功能下降、体肺静脉压力升高、心脏排出不能满足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其原因主要是由心肌病变、收缩力下降或心脏负荷过重引起的结构异常,可发生在所有年龄,但在婴儿期很常见,是儿童常见的急诊科。
充血性心力衰竭儿童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老年儿童主要表现为疲劳、劳动后气短、胃不好、咳嗽、心率快、呼吸快、表面浅、颈静脉愤怒、肝增加压痛、肝颈回流征阳性、严重坐呼吸、肺底湿罗音、尿少、肿胀、发绀。
.婴儿表现为呼吸急促、表面浅、喂养困难、易怒、出汗、哭声弱、体重增长缓慢、心率快或跑马律、肺部可闻湿罗音或哮喘声,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加。
该病主要通过X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pH确诊为血生化和血糖测定。
X心影线胸片普遍扩大,心跳减弱。
此外,新生儿低血糖可导致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肾功能和贫血也可以进行检查,这有助于判断病因和指导治疗。
对于儿童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血液应适当采取镇静、供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限水、限盐等措施。
儿童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半卧位,易怒适当使用镇静剂;呼吸困难或发绀及时吸氧;适当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细菌和病毒感染、疲劳和精神兴奋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应积极预防部分病例应长期使用洋地黄维持,防止心力衰竭。
儿童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做好口腔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日常生活,增加或减少衣服尤为重要,保持室内通风。
饮食应小心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应少吃多餐,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大多数患者都有心脏病史,有效的治疗原因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预后。
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原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急性严重心肌炎等年轻心力衰竭常见。
冠心病是收缩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积极的血液重建可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发展和恶化;高血压是舒张性心力衰竭(或正常射血分数)的常见原因,积极控制血压极其重要,否则心力衰竭进展迅速,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作者:李心畅赵欣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23期[摘要]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予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扩血管药物,同时予胺碘酮200 mg,口服3次/d,1周后改为2次/d,2周后改为1次/d,逐渐减小到维持量。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80 mg/d口服,如无不适,改为160 mg/d。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治疗后较对照组的疗效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厄贝沙坦;胺碘酮;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b)-0032-02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病死率高。
如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VT),病情迅速加剧,预后极差[1]。
因此,选择复律效果好且对心功能影响小的药物,提高疗效并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2]。
现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取来该院就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查体、X线、心功能检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Hoher等检查确诊。
年龄 39~78岁,平均(51.8±3.7)岁,其中男25例,女15例。
按NYHA分级:心功能为Ⅲ~Ⅳ级。
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扩血管药物,同时予胺碘酮200 mg,3次/d,口服,1周后改为2次/d,2周后改为1次/d,逐渐减小到维持量。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的并发症和不良但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0 5 P . )。两组 0
患者具体疗 效 比较结果见表 1 。
表 1 两组 患者 临床疗 效 比较 [ ( n %)】
3讨
论
胺碘酮 可以使动作 电位时程 、复极时 间及不应期被 直接延 长 ,这 是 通过对 钾 外 向电流 产生 抑制 作用 从而对 患者 心 肌细 胞动 作 电位 的 2 相产生一定 的影响 ,属 Ⅲ类抗心律 失常药作 用。它还具有一 定的 、3 钠通 道阻滞作用 ,但是效果 比较弱 ,属 于 I 类抗 心律失常药作用 ,可 以使 细胞的除极 缓慢 ,并使激 动的传导 速度变得 缓慢 ,而且对窦 房结 及房 室结 的4 相的 自 除极有直接 的抑 制作用 。胺碘酮 c D受体有 动 】 【 及 非竞争性 的 阻滞 的作用并反 应细胞 的钙 内流有一 定的阻滞作 用。可 以
方法 随机抽取在 2 0 年 l 0 5 O月至 2 0 09年 1 O月这 4年时间里,在湘 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确诊
患者 病 例 14例 ,将其 随 机 分 为 A、B 两 组 ,平 均 每 组 6 3 7例 。A 组患 者 采 用 口服 胺碘 酮 的方 法进 行 治疗 ,B 组惠 者 采 用 口服 倍他 乐克 的
【 键 词】 胺碘 酮 ;充血性 心 力衰 竭 ;室性 心律 失 常 ;疗 效 关 中图分 类 号 :R4 . ;R4 . 5 161 5 17 文 献标 识码 :B
. 文 章编 号 :1 7- 14 (0 1 8 00 - 2 6 1 8 9 2 1)2 - 1 1 0
随着社 会 的不 断发展 ,人们 的生 活压力 不断增大 ,患有心脏疾 病 的患者人 数正呈 现逐年 上升 的趋 势”。进 过临床 实践和 实验研究 总结 】 发现 ,作为抗 心律 失常 药物的 一种胺碘酮 的安全性 很高 ,与此 同时其 抗 心肌缺血 的效果也 十分明显 ,可 以对心 力衰竭起 到很好的 纠正和改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吉 林 医学 2 1 年 8月 第 3 01 2卷第 2 3期
作 为 广 谱 抗 心 律 失 常 药 , 严 重 C F患 者 ( 无 禁 忌 证 ) 是 治 对 H 如 ,
疗 心 力 衰 竭 合 并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首选 药 物 。
4 参 考 文 献
杂 志 , 0 ,7 1 :2 2 42()1. 0
表 2 治 疗 4周 及 3个月 心 功 能 变 化 疗 效 比较 [ ( ) 例 % ]
疾 病 、 解 质 紊乱 未 纠 正 、 地 黄 中 毒 者 、 用 除 倍 他 乐 克 以 电 洋 服
治 疗 前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v F 为 ( .3 .2 , 疗 4周 后 L E ) 38 ±82 )治
延长 。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4例 , 经减量或停药后恢 复 , 没有 出现严重不 良反应。结论 : 碘酮在治疗 C F合并室性 心律失常 中疗 胺 H 效显著 , 不良反应少 , 值得基层 医院推广 。
[ 键 词 ] 胺 碘 酮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 性 心 律 失 常 关 室
充血性心力衰竭(H ) 发频 发、 杂的室 性心律 失常 , C F并 复 治疗 若 不 及 时 , 能 出 现 血 流 动力 学 障 碍 或 进 展 为 室 颤 , 及 可 危 生 命 。胺 碘 酮 用 作 抗 心 律 失 常 药 物 具 有 抗 心 肌 缺 血 作 用 , 适
疗 组 基本 痊 愈 6 6例 , 效 1 显 7例 , 效 7例 , 效 0例 , 有 无 总有 效 率 9 . % , 照 组基 本 痊 愈 1 22 对 2例 , 效 1 例 , 效 8例 , 效 l 显 5 有 无 7例 , 总
有 效 率 5 .2 , 组 疗 效 比较 ,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0 0 ) 19 % 两 差 P< .5 。结 论 : 维 A酸 胶 囊 与 外 用 0 1 阿 达 帕 林 凝 胶 联 合 治 疗 痤 疮 有 异 .% 较好的疗效 。 [ 关键 词 ] 异 维 A酸 胶 囊 ; .%阿 达 帕 林 凝 胶 ; 疮 01 痤 胶 , 次 / , 分 患 者 局 部 出 现 灼 热 疼 痛 等 皮 肤 刺 激 症 状 , 减 1 d部 可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0.2g胺碘酮,每天3次,持续服用8周。
结果:通过2周治疗后,总有效率是65.1%;8周用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9.1%。
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且近期预后较好。
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效果【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081-02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通常血流动力学会有变化,需要给予积极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易导致病情急速下降,病死率显著增加。
所以,治疗心力衰竭时,需要采取措施平衡室性心律失常[1]。
本文选取我院86例患者使用胺碘酮(ad)进行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病症的治疗,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为(59.8±7.5)岁;心功能(nyha)分ⅲ~ⅳ级;左心室射血分值<0.40;其中原发病是冠心病患者有18例,高血压类心脏病患者35例,扩张类心脏病患者10例,风湿类心瓣膜症患者15例,病毒类心肌症患者8例;有30例患者伴有阵发室性心动过速,56例为频发室性早搏。
排除标准:ad过敏、大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肺部病症严重、甲状腺性能异常、电解质较为紊乱。
1.2 方法:患者实施ad药物治疗前4周都没有使用过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
在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口服0.2g盐酸胺碘酮片,每天3次,持续1周后,每次0.2g,每天2次,再持续1周后口服0.2g,每天1次,持续1周后再次更改成每次0.2g,每周5次。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临床

收稿日期:2011 - 12 - 04
数) 发作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 ( P < 0. 05 ) 。见表 2 。
· 100·
第 20 卷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可再次进行 150mg 剂量的追加, 继之在 24 ~ 48h 制不稳定, 内可予以 0. 5 ~ 1. 0mg / min 进行静脉滴注, 治疗期间进行心 电监测, 一旦患者的指标发生异常 , 需及时调整。 两组在病 情得到控制时, 应常规进行其它的气血生化指标 、 肝肾功能、 24h 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1. 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实行治疗前后 24h 动态心电图检 查及 NYHA 心功能分级标准, 抗心律失常显效为: 频发室性 早搏平均下降 ≥70% ; 室性心动过速消失 ≥90% ; 心功能达 Ⅱ 级以上或达到 Ⅰ 级, 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正常 。 有效为: 频发室性早搏平均下降 ≥70% 或连发下降 ≥90% ; 心功能改 善到Ⅰ级或未达到, 但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有相应的好转 。 无 效: 未能达到以上标准甚至病情加重 。 1. 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3. 0 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平 2 x ± s , t , X P < 0. 05 均值 表示 采用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与治
疗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与不同方法治疗效果。
方法:64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病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静脉注射。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胺碘酮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胺碘酮;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老年人【中图分类号】r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205-0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老年人临床极为常见的危重病症,一旦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常使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病死率明显增加[1]。
胺碘酮是碘化苯并呋晴衍生物,已有大量临床试验肯定了它在心房纤颤、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防治中的疗效[2]。
本文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2月到2009年6月我院住院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病例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60~88岁,80岁以上5例,平均(65.5±6.5)岁。
根据纽约心
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ii级19例,ⅲ级30例,ⅳ级者15例。
左室射血分数(lvef%)0.23~0.46。
把上述64例患者随机平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5周,同时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150 mg,以生理盐水20 ml 稀释,于15~20 min内静脉滴注。
治疗后观察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胸片及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射血分数以及qtc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断:显效:室性心动过速减少≥90%;有效:室性心动过速减少≥9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后,治疗组32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
3.8%;对照组32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往往伴有室性心动过速,二者互相影响,临床上治疗较困难。
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
与阵发性室上形式上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较严重。
老年人可诉心悸、
心前区疼痛、严重病例可有昏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等[4]。
发作短暂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较轻,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者则可发生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常在150次/min 以上,节律整齐,心音可有强弱不等现象。
可由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严重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但不少病例其病因不易确定。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可使心力衰竭得以纠正或改善。
还可以调节缺血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临床上用于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5]。
本文对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3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胺碘酮能明显减少心衰时的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律,总有效率达93.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同时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同时治疗组射血分数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性,并能使qtc提高,由此可见,胺碘酮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的有效药物。
不过本研究未见功能异常、肺毒性、神经病变、失眠等不良反应,考虑与观察时间短、病例数少有关,同时患者出院后随访欠规律性,也可能影响统计结果,为本观察之不足。
参考文献
[1]朱俊.胺碘酮的临床应用[j].医师进修杂志,2004,27(1):4547
[2] 曹克将,陈椿.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16
[3] 黄永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处理策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s(11):1070~1072
[4]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5~1071
[5] 赵贵锋,葛德元,胡桃红.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短时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13 作者单位:678700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