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知识试题

教育理论知识试题
教育理论知识试题

教育理论知识试题

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用■■育■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

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

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

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D )。A.观

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

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 )。

A.教育

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 )。A.1985年B.1986年

C.1987 年

D.1988 年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 ) 。

A. 认识活动

B. 教师教的活动

C. 学生学的活动

D. 课堂活动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C ) 。

A. 是同时的

B. 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 说不清楚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C )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B ) 。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B ) 。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 。A.赫尔巴特 B.瓦?根

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C )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 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 要看情况而定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B ) 。

A. 主体

B. 客体

C.

教的主体 D. 学的主体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B )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 )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

克伯屈

二、多选题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

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CD ) 。

A. 认知领域

B. 日常生活领域

C. 情感领域

D. 动作技能

E. 安全领域

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C ) 。

A. 内容的丰富

B. 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 课程结构

的更新

D .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 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BCD ) 。

A. 幼儿教育

B. 初等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E.

学历教育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BCD ) 。

A. 四书

B. 文法

C. 修辞

D. 辩证法

E. 论语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

所指的三

种教育是 ( ADE ) 。

A. 家庭教育

B. 道德教育

C. 班级教育

D. 学校教育

E. 社

会教育

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 BCDE ) 。

A. 方法科学

B. 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 片面重视孩子的

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 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 家庭教育

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BD ) 。

A. 以业余为主

B. 以自学为主

C. 以长期为主

D. 以短期为主

E. 以国外学习为主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 ACDE ) 。

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

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BCDE )。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 重视能力的培养 E. 重视个别差异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BE ) A. 核心课程 B. 融

合课程 C. 潜在课程 D. 活动课程 E. 广域课程

(第二卷)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C )

A.《大学》B .《中庸》C .《学记》D .《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D )

A.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 .杜威

3 .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B )

A.生产劳动B .模仿C?语言D .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C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 )

A.永恒性B .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 .继承性

6.1985 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B )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B )

A.主导地位B .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D .辅助地位

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D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 )

A.陶冶教育B .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 .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C )

A.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 .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D .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 )

A.示范性B .复杂性C.主体性D .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

A.成立了班委会B ?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D ?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境空题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

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第三卷)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C )

A.教育哲学B ?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 ?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D )

A.《大学》B .《中庸》C.《论语》D .《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C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 .教育滞后于政治

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和阶段性B .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 .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C )

A.观察力B .想像力C.思维力D .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 )

A.地方B .中央C?社会力量D .学生家长

7.“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D )

A.复杂性、创造性 B .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 .主体性、示范性

8.“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D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 .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 .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C )

A.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B )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 全面了解学生

C 培养优良的班风

D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C )

A 学科课程论

B 活动课程论

C 实质教育论

D 现代课程论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 )

A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 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 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 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D )

A.主体性B .创造性C.间接性D .示范法

二、填空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第四卷)

一、选择题

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B )

A.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杜威D .洛克

2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D )

A.高难度原则B .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 —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B )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B )

A.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

6.“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C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B )

A.实物直观B .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 .虚拟直观

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C )

A 班主任工作

B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 各科教学活动

D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A )

A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 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

A 上课

B 备课

C 课堂练习

D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B )

A 唐代

B 清末

C 民国初期

D 新中国成立

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B )

A 原始社会

B 古代社会

C 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 )

A.观察法B .冋卷法C.谈话法D .调查法

二、填空题

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第五卷)

一、选择题

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D )

A.赞科夫B .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 .布鲁纳

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 )

A.遗传B .环境C?教育D .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B )

A.斯巴达教育B ?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D ?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C )

A.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D )

A.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C )

A.自觉性B .独立性C.创造性D .主动性

7.教材包括( D )

A.教科书B . 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D .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C )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B )

A.延展B .必要补充C?深化D .变革

10.“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学的( C )

A.直观性原则B .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 .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D )

A.个别教学B .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 .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B )

A.循序渐进B .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D )

A.国民教育制度B ?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 ?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第六卷)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C )

A.因材施教原则B ?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 ?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D )

A.教育即生活B ?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D ?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 )

A.军事体操教育B ?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D ?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B )

A. 1911 年 B . 1912 年 C. 1957 年 D . 1958 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D )

A. 1902 年 B . 1903 年 C. 1912 年 D . 1922 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D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 .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人们常说“ 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B )

A 连续性特点

B 创造性特点

C 长期性特点

D 示范性特点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 )

A 教学为主

B 德育为主

C 教师为主

D 学生为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D )

A 知行统一原则

B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C )

A 师生共同参加的

B 学生自愿选择的

C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D 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 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 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D )

A 连续性

B 创造性

C 主体性

D 长期性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D )

A 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 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 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学科课

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反映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 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 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 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 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 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 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 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 -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 知识 小编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学科专业知识备考][面试技巧]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

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各人物的学习理论总结

行为主义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 五条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和情绪反应以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 联结)而形成。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它与反射学习过程S-R过程不同,操作学习是(S)-R-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塑造: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消退维持分化泛化正强化 惩罚:呈现厌恶刺激降低反应率和消除愉快刺激降低反应率 负强化: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率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1.注意过程 影响注意的因素有: (1)榜样行为的特性(2)榜样的特征(3)观察者的特点 2.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 3.动作再现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

现代教育理论知识

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 主讲人:康厝中心小学谢祖润 21世纪是中国基础教育全面、彻底变革的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主旋律。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已有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基础教育变革的根源与动力。 主体部分 主题1:现代教育技术与基础教育改革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 21世纪的现代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相对于依赖土地的农业经济和依赖于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工业经济而言,摆脱了资源稀缺与效益递减的限制,具有无限增生的利润空间与尖端制控的优势,因而成为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是知识生产、分配、使用,其核心的特征是知识创新,而知识的创新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二是进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更多、更快、更准确地接受、析出、反馈信息,并且依赖于信息的传输,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领域发展的节奏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接受和吸收处理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反思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与价值取向上的缺陷,系统知识的传授与掌握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上的缺陷,独立、封闭、单一、深奥的课程设置与学科并列的缺陷,记忆、训练的接受学习等缺陷导致学生个性张扬不足,创新思维欠缺,应用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群体分化严重等痼疾,已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实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是以联结教学与学习,反应教育取向的课程为切入口的。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实践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大纲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 总要求: 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 2、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学和对象和任务 2.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学科性质与特点,掌握相关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 2.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3.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和克鲁普斯卡亚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4.掌握世界幼儿教育现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了解几各教育和发展的理论。 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1.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幼儿园)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幼儿园)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幼儿保护 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 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五)基本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

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

考点精解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 考点二: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考点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如教育学的概念、教育规律的含义以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关系。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例1(2001年统考试题)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A 【解析】“教学相长”和“及时而教”都出自《学记》,除此之外,还有“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等。 【错误防范】对于《学记》中的这些论述,有两个要求:第一,知道这些话出自《学记》;第二,把这些话与当今的有些教学原则等结合起来,如“不陵节而施”和“学不躐等”,它们都体现了当今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则体现了当今的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例2(2011年统考试题) 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拉伯雷的《巨人传》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答案】A 【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被译成《雄辩术原理》。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1)夸美纽斯 例3(2003年统考试题) 在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泛智”进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是指他提出的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类,这是普及教育的思想,他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 例4(2006年统考试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的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著作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的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著作 教育基础 一、孟子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的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起源 二、关于教育起源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孟禄。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叶澜等人。 教育学发展萌芽 中国 三、《学记》——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1.相传作者为乐正克。 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提出教学相长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5.“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 6.“学不躐等”——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孔子——《论语》 1.注重后天培养——有教无类。 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教学纲领和科目) 3.“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习、行 5.庶、富、教——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要素。“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五、墨翟 1.教育思想以“兼爱”“非攻”为主。 2.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用技术的传习。 六、道家——老庄学派 主张一切顺其自然。

西方 七、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术或产婆术 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定义。 第三步:助产术 八、柏拉图——《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九、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2.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注:以上三人为师承关系,世称“古希腊三哲” 十、昆体良(古罗马) 1.《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古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教育学创立阶段(略。书P24) 教育学发展阶段 十一、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十二、凯洛夫——《教育学》 1.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之前提过劳动起源说 十三、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 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十四、杨贤江(化名李浩吾) 《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十五、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1.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十六、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教学过程》 1.强调学科结构 2.倡导发现教学法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 -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小编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学科专业知识备考][面试技巧]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

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9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手抄全知识点汇总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手抄全知识点 小栗子2013-01-06 22:05:30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 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教育理论基础重点知识

德育 本宝鉴的内容包括:德育的含义、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的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品德评价法。 教学 本宝鉴的内容包括:教学的含义、教学的任务、教学过程的含义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阶段、教学工作的环节。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 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传授传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中心环节)、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经典摘录

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经典摘录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摘抄 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智育在整个教育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智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数不少的教育者认为传授知识是智育的全部内容,或者至少是主要目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认识,正是"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得以泛滥的原因之一,智育当然离不开知识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 2、著名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__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在"学会认知时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以个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该每个人学会

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与理解,认识和发现。 3、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传授知识,让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但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学校学的大多数知识今后直接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虽然仍有一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用的,但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与学习知识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4、这种智育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精神发展的权利,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曾经说过,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之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心智活动.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专升本教育理论-120

专升本教育理论-120 (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 二、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分数: 2.00) A.社会意识形态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 D.生产力发展水平√ 解析: 2.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____ (分数:2.00) A.智育√ B.德育 C.教学 D.体育 解析:[解析] 教学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和对教育活动的作用三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教育目的,要通过教学这一基本途径进行。这是教学的重要性之所在。从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教学的作用理解这个问题。 3.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______ (分数:2.00)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解析:[考点] 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解析] 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等。 4.我国颁布的“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反映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 A.田径和体操√ B.田径和球类 C.体操和游戏 D.田径和游戏 解析: 5.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____ (分数:2.00) A.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 B.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 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 D.家庭、学校和社会 解析:[解析] 社会教育的概念很广,这里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教育主要是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等途径来进行的。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积累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积累 【第一部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末期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注,比罗马的昆体良《论演 说家的教育》早300年。其主要思想有:“不陵节而试”,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 “班级授课制”。 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做中学”,开启现代教育派。 5.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6. 美国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分别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8. 教育的概念:广义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为思想道德教育。 9.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10. 我国封建社会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 11.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环境决定 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中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背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 生。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 18.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 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9.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 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 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 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种强制性教育。

2017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必备知识点

2017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必备知识点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要求: 1、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等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 2、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 3、运用心理咨询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 1、什么是健康与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15条) 正视现实;接纳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与环境关系和谐;欣赏日常生活;具有高峰体验;同情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标准;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力;不 随波逐流。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①自我意识正确:②人际关系协调:③性别角色分化:④社会适应良好:⑤情绪积极稳定;⑥人格结构完整。 3、心理健康的促进 (1)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实质 (1)什么是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都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理论、方法与原则一致。②区别:心理咨询 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所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心理咨询重在预防和促进,心

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 (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②区别:工作目 标和范围不同;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遵循的理论和原则不同;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2、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与形式 (1)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①理解支持原则:②保密性原则;③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④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⑤ 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⑥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2)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关系:热情接待,讲明性质与原则,建立初步信任关系;②了解问题:掌握求助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③分析诊断:认识求助者的问题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帮助方法;④帮助指导:与求助者共商对策,以求解决问题并促进发展;⑤结束咨询:讨论下一步的安排,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