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体育赛事运营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中国体育赛事三大运营模式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国体育赛事三大运营模式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体育赛事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赛事运营是整个体育产业链的核心,整个体育产业都围绕体育赛事的运营展开,我们把赛事运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职业赛事运营;大众赛事运营;综合性赛事运营。
职业赛事运营:市场化进程加速,全产业链潜力巨大。
在我国受到央视多年垄断以及体制问题而被严重低估的各大体育职业赛事的转播权,将经历版权价值回归过程,版权价格必将被抬升,80亿未来5年中超转播权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赛事收入的增加将会为整个赛事产业链带来各种正反馈效应,整个产业链的各个方面市场化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整个产业链进入正循环。
大众赛事运营:政府放权,大众赛事运营先行。
大众健身运动日益盛行,大众赛事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源。
随着政府进一步放权,相对职业赛事等,将会有大量的大众赛事被开发,商业价值将会凸显,更多的专业赛事运营公司将会首先参与到大众赛事领域。
而拥有优质赛事资源,体育赛事组织经验、良好的赛事组织协调等核心能力的赛事运营公司将具有绝对优势。
综合性赛事运营:赛事运营的机会较少,但围绕着赛事运营的服务市场机会将会增多。
由于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综合赛事规模和影响力大,企业难以直接参与运营,但是,随着各种世界级的赛事不断在中国落地,我们相信围绕着赛事运营的服务将会产生更多的商业机会。
(推荐精品)2016年体育传媒产业分析报告

2016年体育传媒产业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师夷长技:看国外成熟体育公司如何笑傲体坛 61、ESPN:“用户+赛事版权+内容制作+全平台融合”缔造体育产业“现金牛” 6(1)业务介绍:美国最赚钱体育电视网络公司 6(2)解读ESPN:“四位一体”缔造体育产业“现金牛” 10①优质观众群体精准锁定 10②深挖赛事转播权护城河 12③精彩衍生内容抓住观众每一分钟 14④多平台融合顺应观众视线转移 152、瑞士盈方:全球顶尖赛事权益资源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173、曼联足球俱乐部:成功的上市俱乐部典范 19(1)收入结构均衡,抗风险能力强 21(2)竞争优势:赫赫战绩网罗死忠粉丝,推高品牌价值 22①良好赛绩打造赫赫声名 22②庞大观众群推高品牌价值与议价能力 23二、洋为中用:市场化、专业化成就成熟体育产业链 25三、赛事转播权垄断局面终打破,期待体育产业链焕发活力281、体育赛事转播权在体育产业链中起到纽带作用,国内赛事转播权价值亟待进一步开发 282、中超联赛电视转播权开发特点 32(1)中超联赛电视转播权开发历史 32(2)超联赛电视转播权开发与收益分配 333、国外足球职业联赛电视转播权开发特点—以英超为例 35 (1)英超联赛为全世界最昂贵的职业足球联赛 35(2)英超联盟集中运营赛事权益,合力强化卖方优势 364、转播权放开之后,体育产业链获得强支撑 38四、门口的“野蛮人”:新媒体异军突起,加速体育传媒产业链重塑 401、互联网迅速普及带来新媒体崛起,大型体育赛事收看终端呈现迁移趋势 402、新媒体用户观察:80后、高学历、付费意愿高,与体育用户具有高度契合性,商业价值可挖掘潜力巨大 423、颠覆不易,但新媒体成功引发“鲶鱼效应” 44(1)版权争夺一触即发,竞争推高赛事版权价格 46(2)赛事衍生节目趋于多样化,观众眼睛停不下来 47 (3)创新商业模式,打破原有体育媒体盈利局限性 48五、对比解读国内体育传媒企业 491、乐视VS ESPN 50(1)乐视体育:全产业链体育生态型公司 50①内容平台 51②赛事运营 52③智能硬件 53④增值服务 53(2)对比ESPN,乐视体育也许能走得更远 542、华录百纳VS盈方体育 56(1)华录百纳:打通内容制作与内容营销产业链,“内容、客户、媒体”三轮互动 56(2)跨界不跨行,步伐紧凑进军体育万亿级市场 58(3)华录体育跨界融合模式创新是最大看点 593、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VS曼联足球俱乐部 62(1)恒大淘宝俱乐部:具备完整足球商业生态 62(2)优势分析:战车驶上良性循环快车道 64①高质量球队建设 65②彪炳战绩铸品牌 66③赢取海量观众与媒体关注 67④广告客户优化提升 68(3)走向成熟之路漫漫,但标杆意义巨大 694、暗潮汹涌,核心体育产业链正在盘活 70六、风险因素 711、宏观经济景气度低,体育产业发展受到影响 712、体育产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进度低于预期,市场化进程低于预期 72参考国外成熟体育传媒公司,包括ESPN、瑞士盈方和曼联足球俱乐部的运营经验,我们发现,(1)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一切价值实现的根本。
体育行业中的体育赛事市场分析与运营

体育行业中的体育赛事市场分析与运营I. 引言体育赛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的活动,体育行业也因此蓬勃发展。
然而,要成功运营和推广体育赛事,需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有效的运营策略。
本文将对体育赛事市场进行分析,并讨论运营的关键因素。
II. 体育赛事市场概况体育赛事市场规模庞大,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广大观众和赞助商的关注。
首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体育赛事市场的概况:1. 参与人数:体育赛事市场吸引了大量参赛者和观众。
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能在赛事中找到参与的机会。
2. 赛事类型:体育赛事的种类繁多,包括足球、篮球、网球、高尔夫等。
每种体育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粉丝群体。
3. 赛事规模:从小规模的地方比赛到大型国际赛事,体育赛事的规模各异。
大型赛事如奥运会和世界杯吸引了全球观众的注目。
III. 体育赛事市场分析要成功运营体育赛事,必须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
以下是我们在分析体育赛事市场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因素:1. 受众群体:了解观众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赛事和开展精准的营销活动至关重要。
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是获取这些信息的有效手段。
2. 竞争对手:了解其他体育赛事提供商的策略和市场份额,有助于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定位。
3. 赛事场地:选择合适的场地对于赛事的成功运营至关重要。
场地地理位置、设施条件和舒适性等因素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4. 赞助商支持:赞助商是体育赛事成功运营的重要支持者。
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和满足赞助商的需求是必要的。
IV. 体育赛事运营策略在了解了体育赛事市场后,制定有效的运营策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推广和运营体育赛事的关键因素:1. 营销策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告宣传,如社交媒体、广播、电视等,吸引更多观众参与赛事。
同时,建立吸引观众的互动和娱乐活动,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2. 门票销售:提供多种门票选项,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便捷的购票服务。
016年苏州环金鸡湖国际马拉松赛事分析①

2016年(第6卷)第36期体育大视野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始于2010年[1],2013年从单纯的半程马拉松赛升级为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被列入全国项目竞赛计划。
2014年获得中国田径协会授予铜牌赛事称号,已成功举办七届。
马拉松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高水平的竞争与群众的广泛参与,没有过多竞赛规则的限制,是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商业体育的三者的有力结合的赛事。
现代手段使用的主体宣传效果,尤其是电视和网络视频对赛事的直播,最大化的宣传城市。
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热心支持,成就了马拉松的品牌价值,成为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的典范。
苏州是一座文蕴醇厚,文脉绵长的文化之城,苏州城市因文化而闻名,苏州经济因文化而发展,苏州人民因文化而儒雅。
借品牌赛事推广文化,塑造城市文化特色,城市特有的品牌赛事会形成独特的体育赛事文化,并与地方的城市文化结合,在一起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结合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留下文化遗产。
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知名度和品牌已得到较大的提升[2],赛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效应在不断地展现出,赛事的影响力正在逐步的提升。
1 赛事情况1.1 主办城市情况苏州于公元前514年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既是江苏省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
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从古至今繁荣发达、长盛不衰的文化和经济,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丝绸之都(丝绸之府)、园林之城”之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
作为吴文化的起源地,两千五百年来苏州一直在探寻和追求“宁静致远、内敛不张扬”的境界。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成为了苏州人和苏州城市永恒的价值DOI:10.16655/ki.2095-2813.2016.36.2212016年苏州环金鸡湖国际马拉松赛事分析①朱俊民(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摘 要:对第七届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包括主办城市概况,组织行政机构,赛事主题,赛事规模,赛事格局,奖金设置,医疗保障及市场开发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解读,总结出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具有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名片,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等四大价值。
2016-2017年中国群众体育市场研究报告

20 19.9 16.9 15 13.3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 2013 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 万个,场地面积 19.92 亿平方米。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 2003 年 12 月31 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 万个,将近 翻了一倍,场地面积增加6.62 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 增加0.43 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 个。 场地类型方面,全国普查到 82 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而 在全国新建三大球场地中,足球类场地0.71 万个,场地
政策因素
体育产业政策利好
• 2014 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 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经济因素
居民体育娱乐消费提高
•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 示,2015 年,全年国内生
社会因素
体育社交趋热
• 通过一些智能可穿戴设备以 及APP可以实现运动数据的
技术因素
互联网预定场馆
• 通过互联网预定体育场馆的 技术和产品,用户可以实现
0 大型赛事 健身活动 运动训练 体育培训 文艺演出 房屋出租 展览展销 饮食娱乐 招待所 商店商场 广告 其他 6 6 22 19 频数(次) 28 80 98 108 108 126
中国体育场馆经营业务情况
50 100
2014 年中国居民主要健身场所
150
139
135
其他 14.3% 住宅小区空地 7.0% 公园 10.9% 公路(街道 边) 11.9%
2003
全国体育场地总数量(十万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体育设施快速增长,体育场馆
数量和规模双线扩增,而场馆类型还需做多元化改进。 7
体育行业的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
本报告将从财务角度对体育行业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行业发展趋势、财务状况及潜在风险,为投资者、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况1. 市场规模与增长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体育产业的重要市场。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8.4%。
预计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
2. 产业链结构我国体育产业链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体育服务、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培训等多个环节。
其中,体育用品制造和体育服务占比最大,分别为30%和25%。
3. 主要细分市场我国体育行业主要细分市场包括体育用品、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
其中,体育用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体育赛事市场增长迅速。
三、财务分析1.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体育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但不同细分市场盈利能力存在差异。
以下为几个主要细分市场的盈利能力分析:- 体育用品制造: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据数据显示,2019年体育用品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6400亿元,同比增长7.2%。
毛利率约为30%,净利率约为10%。
- 体育服务:体育服务行业主要包括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培训等。
该行业毛利率约为20%,净利率约为5%。
- 体育赛事:体育赛事行业毛利率约为40%,净利率约为15%。
但受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行业波动较大。
- 体育健身:体育健身行业毛利率约为30%,净利率约为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2. 企业财务状况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例,以下为几家主要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 安踏体育: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246.6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达到30.5亿元,同比增长31.5%。
中国体育市场赛事研究报告

26家新三板公司布局体育赛事相关业务。布 局项目上,26家布局体育赛事的新三板公司 在赛事项目上主要有电竞、路跑、足球、篮 球、排球、网球、自行车、乒乓球、羽毛球、 武术搏击、汽车赛、击剑等;布局项目营收 上,26家公司2017年半年度总计收入达22.3亿 元。其中,电子竞技类赛事项目盈利能力可 观;布局项目盈利能力上,2017半年度26家新 三板公司中仅有9家实现盈利,通过布局项目 来看,培训类、武术搏击类、电子竞技类项 目盈利状况较好。
其他
中国体育赛事价值报告(2017)中指出,从 赛事数量上看,31家上市公司布局超过44项 体育赛事IP,其中2家公司布局国际性职业赛 事、17家公司布局国内赛事、12家公司布局 海外赛事、3家公司创办自主赛事IP;布局项 目类型及数量分布上,共有20项足球赛事IP、 8项篮球赛事IP、5项路跑赛事IP;搏击赛事IP、 冰雪赛事IP、自行车赛事IP各2项;羽毛球、 高尔夫、铁三、飞镖、网球赛事IP各1项;布 局项目投资金额上,共有14家公司公开投资 数据,投资时间大多集中在2016年,14家公司 体育赛事投资规模约为81.67亿元。
羽毛球 跑步 篮球 自行车 有用 乒乓球 足球 斯诺克 网球 高尔夫 保龄球 垂钓 其他 徒步
田径 体操 地板球 极限运动 皮划艇 箭术 英式篮球 美式足球 棒球 排球 飞镖 汽车运动 骑术 拳击 滑雪
攀岩运动 板球 手球 滑板 槌球 冰上曲棍球 旱地曲棍球 滑冰 英式橄榄球 打猎 美式壁球 越野滑雪 壁球 帆船运动 单板滑雪 赛艇运动
2017年世界体育运动各赛事份额占比 分布
•
拳击0.3% 足球51% 美式足球11% 羽毛球0.3% 排球0.2% 棒球6% 滑雪0.2% 赛车5.6% 爬山0.2% 篮球4% 曲棍球0.1% 网球4% 综合格斗0.1% 高尔夫3% 乒乓球0.04% 橄榄球3% 极限距离跑0.03% 自行车3% 铁人三项0.03% 冰球2% 跆拳道0.03% 田径2% 澳式足球1% sepa takraw0.03% 其他0.04% 速滑1% 板球0.8% 加式足球0.6% 手球0.4% 拳击0.3%
2016年体育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体育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8月目录一、奥运魔咒逐渐消解,体育旅游“后奥运效应”值得期待 (5)1、“里约有毒”?从伦敦起“奥运魔咒”正在消解 (5)2、奥运落幕行情起步后奥运效应值得关注 (6)(1)体育榜样的激励及示范效应 (7)(2)体育设施的扩张及完善 (8)(3)体育政策的更新及改革 (9)二、体育旅游:以健身游+观赛游为代表的新兴旅游市场 (10)1、户外健身游:“身体力行”带来全新旅游体验 (10)(1)休闲属性强,游客参与度、体验度高 (10)(2)种类多样,轻松健身游&刺激极限游各有受众 (11)2、体育观赛游:对“更高、更快、更强”的崇拜与不懈追求 (12)(1)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各旅行社纷纷发力 (12)(2)前景广阔,观赛游的快速增长依靠量价齐升 (14)三、未来展望:三大利好驱动,对标国际万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15)1、竞技体育魅力+健康意识崛起,体育旅游的核心需求驱动 (15)(1)竞技体育长盛不衰,新消费主体80、90后热情更盛 (15)(2)居民健康意识崛起:健身及保健热情高涨 (16)2、政策大力倾斜及投资火热,改善供给的核心变量 (17)(1)国家定调地方响应、共同支持体育旅游发展 (17)(2)投资热情高涨,各旅游企业及跨界巨头积极布局体育旅游资源 (19)①旅游企业及跨界行业巨头纷纷布局体育旅游领域 (20)②自创赛事IP (20)③收购欧洲足球俱乐部 (20)3、人均收入与休假制度,消费达成的核心保障 (21)4、对标国际空间巨大,万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23)(1)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体育旅游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23)(2)即使体育旅游兴盛如美国,体育旅游行业仍以高速增长 (24)四、行业相关企业 (25)1、户外健身游 (25)(1)具有品牌效应的户外健身游运营商 (25)(2)景区龙头业务延伸 (25)2、体育观赛游 (26)(1)掌握强大上游资源的行业龙头 (26)(2)积极拓展赛事资源,有自建IP能力的运营商 (26)五、主要风险 (27)奥运魔咒逐渐消解,体育旅游“后奥运效应”值得期待:从伦敦到里约,A股体育主题板块逢奥运必跌的魔咒正在消解,奥运概念性炒作回归理性,也为后奥运投资提供更大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中国顶级体育赛事运营商 51、智美在中国马拉松产业中具有先发优势72、渗透到大众健身比赛运营10(1)广场舞11(2)校园足球比赛113、与地方政府长期合作11二、增长驱动因素121、增加体育赛事运营的数量12(1)马拉松13(2)“四季跑”13(3)徒步142、增加每场比赛的收入153、从B2B 到B2C 16(1)线下B2C 17(2)线上B2C:“爱约赛”17三、从传媒转型为赛事运营191、庞大的客户群192、体育运营专长19四、广告及节目制作资源191、智美与央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20 (1)业务模式202、着力于体育相关节目的制作20五、财务分析20六、主要风险20政策支持和国内需求将刺激体育产业的发展。
2014 年10 月20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政府第一次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国家战略。
在《意见》中,国务院制定了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 年,中国体育产业市场规模达到5 万亿元以上。
体育产业预计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智美集团将受益于该产业的发展。
智美集团是中国顶级体育赛事运营商。
在过去几年中,智美核心业务逐渐从广告转移到体育赛事运营。
在媒体资源的支持下,智美为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提供综合体育运营和营销服务。
马拉松:智美集目前运营杭州马拉松和广州马拉松。
这是获得中国田协金牌的中国顶级马拉松赛事。
智美在高端赛事运营中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公司获得更多金牌赛事的运营权,因为其体育赛事运营能力不仅满足地方体育局的要求,还符合广告客户的需求。
这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确保公司获得更多比赛的运营权。
大众健身:智美集团参与组织了多种大众健身运动,包括广场舞、龙舟赛等。
这些活动形式各异,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
同时,公司还创立了与地方体育局的合资伙伴关系模式:地方政府向智美集团外包所有大众体育赛事。
这一模式给竞争对手设立了较高壁垒。
足球:教育部提出建立全国校园足球联盟和组织全国性足球比赛的计划。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试点县/区的加入,校园足球比赛运营将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智美集团宣布与北京大学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建立“中国校园足球发展联盟”。
未来,智美集团将在各个方面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例如校园足球联盟运营、足球培训、品牌推广等。
“爱约赛”是中国首个运动O2O 服务平台。
智美集团推出的“爱约赛”是中国首个运动O2O App,覆盖近两万名运动爱好者和700项运动。
终端用户可以浏览或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通过该平台直接回复。
由于平台上聚集了很多用户生成的内容(UGC),有利于公司发展多种不同的业务模式,例如定向营销、运动旅游、运动服饰/装备电子商务等。
一、中国顶级体育赛事运营商智美覆盖四大业务领域:体育赛事运营、体育营销、体育相关内容制作、体育O2O 服务平台–“爱约赛”。
智美集团目前参与多种大众健身活动的运营,包括马拉松、徒步、校园足球等。
注:售票收入计入足球俱乐部的损益而不是中超联赛的损益1、智美在中国马拉松产业中具有先发优势智美集团自2012 和2013 年起开始运营广州和杭州马拉松(均是中国田协金牌赛事)。
中国大部分马拉松都是由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运营。
只有少数马拉松比赛由专业第三方公司运营,例如中奥体育产业(COSI)–中体产业集团(600158SH)的子公司,以及东浩兰生(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国资委共同所有)。
东浩兰生刚进入该市场,从2014 年起开始运营上海马拉松。
智美集团建立了两种马拉松运营模式–媒体模式和自营模式。
►在媒体模式下,智美集团只负责媒体运营。
其收入包括广告收入和来自地方电视台/政府机构的媒体权费用。
►自营模式与媒体模式不同。
在此模式下,智美集团与地方政府和地方田协合作筹备马拉松比赛。
地方政府负责政府相关协调工作,例如安全工作和医疗服务,并确保比赛成功举行。
智美负责品牌推广、营销和媒体交流。
智美从地方政府手中购买运营权,从组织者手中购买媒体权,同时获得冠名收入、赞助收入和广告收入。
中央电视台每年转播15 场马拉松比赛。
从2014 年开始,智美以媒体模式签署了运营全部15 场赛事的五年协议。
对于广州和杭州马拉松,智美集团将以自营模式运营。
智美集团在过去三年中积累了丰富的马拉松运营经验,并成为中国三大顶级马拉松第三方运营商之一。
其在体育赛事运营方面的成功反映了智美集团的综合能力。
►首先,智美集团有足够的竞争力赢得多个城市的马拉松运营资格。
获得运营权需具备成功的运营经验和与政府的沟通经验。
►此外,智美具备营销知识,能够在比赛日之前、当天和之后进行推广。
密集的营销活动能够吸引更多参与者和广告客户。
►最后,智美在赛事组织和执行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为确保整场比赛安全顺利地进行,智美集团需要与超过20 个政府部门合作,并制定各种应急预案。
除了马拉松,智美集团还积极推广其它跑步运动,包括其创办的“四季跑”。
不同于马拉松,“四季跑”更具娱乐性。
人人都可参与,包括老人、小孩和没有比赛经验的人。
2014 年,智美集团组织了两场全国性比赛,分别在上海和长沙。
光是上海的比赛就吸引了超过2500 名参赛者。
“四季跑”的成功证明公司不仅具有强大的运营能力,还具有开发体育赛事的能力。
智美可以让传统运动变得更加多样化,增加对大众的吸引力。
2、渗透到大众健身比赛运营1995 年,中国政府推出“全民健身”运动,以改善国民身体素质,建立全国性的健身网络。
很多大众健身运动开始流行,例如徒步、广场舞等。
智美集团渗透到大众健身比赛的运营中,计划在未来一年开发6 项大众健身比赛,例如象棋、滑冰、广场舞等。
(1)广场舞广场舞已成为参与度最高的女性大众健身项目。
根据《阳光日报》的报道,广场舞这一个项目的参与人群预计为8000 万至1 亿,大部分是退休女性。
智美集团在湖南省多次举办广场舞比赛。
(2)校园足球比赛教育部提出建立全国校园足球联盟和组织全国性足球比赛的计划。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试点县/区的加入,校园足球比赛运营将成为一个很大的市场。
智美集团宣布与北京大学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建立“中国校园足球发展联盟”。
未来,智美将在各个方面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例如校园足球联盟运营、足球培训、品牌推广等。
3、与地方政府长期合作智美集团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长期合作。
公司与12 个省市的政府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对于这些政府机构举办的所有体育竞赛,智美集团享有长期独家组织权。
同时,这12 个省市每年将组织超过700 场公共体育竞赛,参与者将超过四千万。
此外,智美最近宣布与湖北省体育总会共同成立湖北省体育赛事股份公司。
该公司业务范围包括组织、承办和运营湖北省各种体育赛事,运营体育设施,以及提供体育服务,例如咨询和旅游等。
这一合作进一步加深了智美集团和湖北政府之间的关系。
同时,这标志着智美创立了与地方体育局的合资伙伴关系模式:地方政府向智美集团外包所有大众体育赛事。
这一模式将使竞争对手面对较高壁垒。
这一合作证明了智美运营大众体育赛事的能力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认可。
二、增长驱动因素1、增加体育赛事运营的数量可通过把现有体育赛事复制到其它地区或开发其它体育赛事,从而增加体育赛事运营的数量。
智美集团将在其它城市运营更多马拉松和“四季跑”。
同时,公司还将开发更多大众健身赛事,例如徒步等。
(1)马拉松2015 年,智美集团计划以自营模式运营五站马拉松比赛,分别在杭州、广州、沈阳、青岛和长沙举行。
在新政策下,我们预计政府将向专业第三方外包更多马拉松赛事的运营。
智美集团有望以自营模式参与更多马拉松比赛的运营。
(2)“四季跑”2015 年,智美集团计划把“四季跑”复制到10 个城市,包括深圳、天津、重庆和香港。
(3)徒步徒步是一项进入门槛较低的户外运动。
根据中国户外品牌联盟的数据,中国有超过13亿人参与户外运动,包括徒步、自行车、跑步等。
徒步参与者在过去五年中迅速增加。
智美计划在2015 年举办全国性的徒步比赛,覆盖40 个城市。
2、增加每场比赛的收入随着体育赛事的成熟,赞助收入、票务销售以及媒体权收入将会增加(但中国的媒体权收入通常很少)。
增加每场比赛收入的关键是投入时间和精力打造优质赛事。
优质赛事会吸引更多参与者和观众,而且通常票价较高。
例如,虽然近几年广州马拉松的注册费保持不变,但随着参与者每年不断增加,票务销售迅速增加。
同时,随着马拉松参赛者人数增多,以及更多电视台播放马拉松赛事,广告商愿意支付更多赞助费。
一级马拉松赛事(例如北京马拉松)的冠名赞助收入已达到2~3 千万元。
3、从B2B 到B2C从传统意义上讲,马拉松运营收入主要来自B2B 模式,即来自赞助商/广告客户和/或媒体权出售。
B2B 模式有其局限性。
首先,每个成熟的马拉松比赛的赞助商数量是有限的。
其次,赞助费每年增幅不大。
因此,B2B 模式的收入增长主要取决于举办马拉松数量的增长。
随着智美集团覆盖越来越多的运动人群以及与政府和供应商合作关系的加深,公司看到了发展B2C 模式的机会,即向体育赛事参与者提供增值服务,例如食品饮料、娱乐设施、培训等。
因此,智美计划在未来几年中通过利用线下体育赛事平台和线上“爱约赛”平台着重发展B2C 模式。
(1)线下B2C例如,在“四季跑”比赛中,除了比赛外,智美集团还提供各种娱乐设施、表演以及食品饮料服务。
这些增值服务有助于维系参与者和增加其在比赛期间的消费。
(2)线上B2C:“爱约赛”“爱约赛”是一个线上平台,终端用户可以连接到各种线下体育赛事。
目前,该平台既基于电脑也基于移动端。
虽然“爱约赛”平台推出的时间较短(2014 年11 月),但已集聚了很多有用的功能:►在该平台上,终端用户可以注册智美组织的体育赛事,例如杭州马拉松、广州马拉松等。
这也是构建终端用户群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因为马拉松门票通常很火。
►终端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浏览和直接预订体育设施。
目前,“爱约赛”平台上有大约9000 个设施。
智美计划在三年内覆盖全国范围内的设施。
►“爱约赛”整合了社交网络要素。
终端用户可以参加或创建体育活动。
这是与爱好相同者建立联系的良好途径。
目前,“爱约赛”仍处于扩大用户群的阶段。
由于智美集团积累了充分的用户数据,公司可以建立多种业务模式:►变现“爱约赛”流量可能的方式之一是建立体育设施的大众评价和团购交易。
►另一种方式是向运动服饰/设备公司进行定向营销。
►还有一种方式是运动旅游,智美集团已经开发出了试点产品。
►未来,智美集团还会向终端用户提供收费体育服务,例如体育培训、咨询、体彩等。
我们认为“爱约赛”拥有巨大的长期潜力,将成为智美未来的驱动因素之一。
三、从传媒转型为赛事运营智美集团作为一家传媒公司而起家,后来逐渐发展为综合体育产业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