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效益分析报告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析报告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析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今天,*组长及州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专项清理检查组的各位领导莅临,对我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这充分体现了*组长及检查组各位领导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国有土地出让工作的关心和关爱。
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检查组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我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清扫情况向检查组的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清理情况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出让工作,严苛依法规范土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根据小监通〔〕4号《关于印发〈大理州稳步积极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情况专项清扫和检查工作方案〉的通告》建议,县监察局、国土局、规划建设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非政府下,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对我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展开了深入细致清扫。
(一)土地供应基本情况年1月至11月,全县供应国有土地39宗,面积3.公顷,土地价款元。
拨付科研设计用地1宗,转让土地出让工业用地3宗,转让土地出让商业、住宅用地35宗。
其中:县城国有土地出让9宗,乡镇30宗。
38宗招拍挂用地土地出让价款.5元,1宗行政拨付用地土地出让总收入.5元。
(二)供地前规划情况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前,县规划建设局均依据县城、集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尽规划出示规划设计条件和附图;规划设计条件明晰了宗地的面积、土地采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比例、主要出入口、必须布局的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筑界线、研发期限等建议;附图标明了宗地区位与现状、地块座标及标高、道路红线座标及标高、出入口边线、建筑界线以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
所土地出让宗地均合乎城镇建设规划,不存有违背规划土地出让的情况。
(三)供地方式的合法性情况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时,县国土资源局严苛依照《拨付用地目录》、《协议土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和《招标拍卖行转让土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的规定展开供地,供应土地的用途也符合国家的土地供应政策、《管制用地项目目录》和《严禁用地项目目录》的建议。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海口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集镇部分)美兰区集镇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编写者:编写时间:年月日审核者:审核时间:年月日目录1.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美兰区集镇街坊分布 (3)3.土地利用状况 (4)4.调查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口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集镇部分)美兰区集镇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1.项目概况1.1任务目的和来源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海口市集镇土地利用状况及土地权属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满足海口市集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宏观调控的需要,实现海口市集镇土地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受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委托,由我院于2011年5月前完成海口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集镇部分)美兰区集镇地籍调查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籍测绘及调查工作的测绘任务。
1.2测区地理范围海口市美兰区集镇调查范围为美兰区灵山镇灵山居委会、美兰机场;演丰镇演丰墟、曲口墟、塔市;桂林洋农场、桂林洋大学城、海口经济学院;三江镇三江居委会、三江农场;大致坡镇、咸来墟。
海文高速公路、S201省道联接美兰区各镇,交通便利。
测区位于海口市东部,南渡江东岸。
2.美兰区集镇街坊分布3.土地利用状况美兰区集镇用地总面积为29692022.10 平方米。
下表为城镇土地调查土地利用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4.调查基本情况本次地籍调查共涉及四个镇,16个街坊;总调查宗地数7231宗,其分布见下表:。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摘要:土地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探讨其性质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一、引言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土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土地利用变化愈发引起关注。
本章将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相关概念和定义。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性质1.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特征,可以分为短期变化和长期变化。
2.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不同地区之间的土地利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3.土地利用变化的功能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各种影响,可分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三、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1.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扩张和农村人口外流导致了大量耕地流失和自然环境破坏。
2.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土地用于建设工厂、基础设施和商业用地,这导致了耕地的减少和土地利用型态的改变。
3.政策因素:政府的土地政策和规划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到重要的影响。
土地征收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会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
四、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经济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2.社会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同时也会带来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3.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资源的耗竭和污染问题。
五、土地利用变化的对策和建议1.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政府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发展策略,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2.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完善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滥用。
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分析报告范文

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
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就好比一块大蛋糕,怎么切、怎么分、怎么用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这可是个很有趣又很重要的事儿呢。
二、经济开发区概况。
这个经济开发区啊,位于咱们这片充满活力的区域,交通还算便利,周边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它的总面积大概有[X]平方公里,就像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有着无限的潜力。
三、土地利用现状。
# (一)工业用地。
1. 规模与布局。
工业用地在开发区里可是占了不小的份额,大概有[X]平方公里。
这些工业用地就像一个个小方阵,分布得还挺有规律。
有的靠近交通干线,这样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就特别方便,就像给货物装上了风火轮,“嗖”地一下就能运往各地。
2. 企业类型与效益。
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企业,从传统的制造业到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都有。
传统制造业企业就像老黄牛,踏实稳定,给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还能稳稳地生产出各种产品。
而高科技产业企业呢,那就是开发区里的小火箭,充满创新活力,虽然有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未来的发展潜力那可是杠杠的。
不过呢,也有一些工业用地的效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就像一个刚学会跑步的孩子,还需要再锻炼锻炼。
# (二)商业用地。
1. 商业中心与街区。
商业用地大概占了[X]平方公里。
在开发区里有一个小小的商业中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周围还有一些商业街区,就像星星的小跟班。
这里有商场、超市、餐馆啥的,一到周末或者下班时间,人来人往的,可热闹了。
但是呢,商业用地的分布有点不太均匀,有些地方商业氛围浓得像一锅热粥,有些地方却冷冷清清的,像个被遗忘的小角落。
2. 消费吸引力与发展趋势。
这个商业中心和街区对周边居民和企业员工的吸引力还不错,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消费。
不过随着周边地区商业的发展,这里也面临着一些竞争。
就像一场比赛,大家都在拼命往前跑,要想一直领先,还得不断地想出新点子,增加新的商业业态,不然就可能被超越啦。
# (三)住宅用地。
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分析报告1. 引言土地利用分析是一种评估和理解特定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方法。
通过分析土地的不同用途和分布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的特点和潜在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步骤化的思考,详细讨论土地利用分析的流程和方法。
2. 数据收集在进行土地利用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可以来源于多个渠道,例如土地登记簿、卫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等。
这些数据将为我们提供土地利用情况的基本信息,并支持后续的分析工作。
3. 数据预处理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一步骤旨在清洗数据、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并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格式化。
通过数据预处理,我们可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土地分类土地利用分析的核心是对土地进行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将土地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划分,例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等。
分类可以基于多个因素,如土地利用历史、土地质量、土地现状等。
通过土地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特点。
5.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不是静态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我们需要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这一分析可以通过对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和当前土地利用数据的比较来完成。
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土地利用的趋势和变化的原因。
6.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
根据土地利用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规划可以考虑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7. 结论土地利用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变化。
通过合理的数据收集、预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详细的土地利用分析报告,并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分析的结果将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土地开发利润分析报告

土地开发利润分析报告 一、引言 土地开发是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利润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本报告将对土地开发的利润进行详细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市场背景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开发市场持续火热。然而,土地开发的利润率却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对土地开发利润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为开发商决策提供指导意见。
三、土地采购成本分析 土地采购成本是土地开发的首要成本。该成本包括土地购置费用、土地开发权出让金等。对于土地开发商而言,合理控制土地采购成本对于项目的可行性至关重要。
四、工程建设成本分析 土地开发中,工程建设成本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程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建筑物建设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对于土地开发商而言,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是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
五、销售收入分析 土地开发商主要通过售卖已开发的土地来获取收入。销售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地开发的可行性和利润空间。因此,在分析销售收入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房价走势以及竞争对手等因素。
六、税费成本分析 在土地开发中,税费成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税费成本主要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对于土地开发商而言,降低税费成本可以有效提高利润率。
七、风险分析 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风险必然存在。风险分析将对土地开发利润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保障。
八、利润分析 通过对土地采购成本、工程建设成本、销售收入、税费成本和风险的分析,可以得出土地开发的预计利润。利润是衡量土地开发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九、结论 本报告综合分析了土地开发利润的各个方面,对于土地开发商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和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土地开发利润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开发商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以上为土地开发利润分析报告正文。 注意: 1. 根据题目要求,本报告的格式遵循正式报告的书写规范,包含引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县土地管理局实习时间:20XX年X月实习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成为了土地管理的重要任务。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我县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了解我县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为今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实习目的1. 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2. 了解我县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3. 提出针对性的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建议。
三、实习过程1. 收集资料:通过查阅文献、报表和实地调查,收集了我县土地利用现状的相关数据和信息;2.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和GIS软件,对我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3. 现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了解我县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4. 问题与建议:结合分析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四、实习成果1. 掌握了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2. 了解了我县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3. 提出了针对性的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建议。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土地利用数据,掌握了GIS软件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发现我县土地资源利用存在一定问题,如土地闲置、不合理开发等,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合理利用。
六、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数据收集、处理到现状分析和提出建议,整个过程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土地资源的必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土地财政报告总结范文(三篇)

2024年土地财政报告总结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是2024年土地财政报告的撰稿人,今天向大家呈现2024年土地财政报告的总结。
本报告将对2024年土地财政的整体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国土地财政继续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一、二、三类城市土地出让收入分别为XX亿元、XX亿元和XX亿元。
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长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依然持续推进,土地市场依然呈现较为活跃的态势。
二、取得的成绩1. 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明显。
2024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长XX%,这一增长速度较去年有所加快。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同时,土地供应的规模也有所扩大,使得土地出让收入能够保持较高水平。
2. 土地利用效益提升。
2024年,我国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程度逐渐提高,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同时,城市建设的规划和管理也得到了加强,土地利用效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3. 土地财政支出合理。
2024年,土地财政支出得到了合理安排,使得财政支出的效益得到了提升。
土地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土地整治、农民土地补偿和城市建设等方面,这些支出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土地出让价格过高。
在土地出让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土地出让价格过高的问题。
这不仅加大了企业的负担,也对房价的上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需要加强对土地出让价格的监管,确保土地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土地利用效益不平衡。
虽然土地利用效益在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一些城市和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相对较高,而一些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需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均衡提升。
3. 土地财政支出存在浪费现象。
虽然土地财政支出得到了合理安排,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财政支出的浪费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复垦整理项目 效 益 分 析 报 告 *****土地整理中心 **年**月*日 目 录 1、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1自然条件 1.2社会经济条件 2、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分析的方法 3、经济效益分析 4、社会效益分析 4.1 项目区有效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4.2项目区农产品生产总量及单位面积土地产量的变化情况 4.3项目区排水灌溉和居住等条件改善情况 4.4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产权关系调整情况 5、生态效益分析 6、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与结论 7、附表: 附表1:《原有耕地开发整理后增产效益分析表》。 附表2:《新增耕地净效益分析表》 附表3:《原有耕地开发整理后新增效益分析表》。 附表4:《项目区开发整理后农产品年产值分析计算表》 附表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附表6:《土地开发项目开发整理前后农产品年生产总量和单位面积土地产量变化情况表》。
1、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1自然条件 **************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区位于*********镇西南部,***河与***河之间的狭长地带,东经********,北纬*************。项目区属平原地区,土地平坦,地面平均高程**米(黄海平面标高),西部地面高程**米,略高于东部;项目区属**河流域,**河源于***县,***境内控制面积***平方公里,多年径流均值为***亿立方米,项目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蕴藏量较大,地下水水质良好,分布于项目区的冲积层内,富水性强。
项目区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平均蒸发量**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宜于农业生产发展。本区无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生产植被主要为水稻和旱地作物,一般利用方式为双季稻,配以种植小麦、豆类、绿肥等。本区过去易受洪灾影响,经过治理,现已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项目区总占地***公顷。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水冲沙压区内土壤表层质地为砂土,土壤表层养分低,有机质平均含量**%,沙性重,保肥能力差,通透性好,保蓄性差。耕地土壤主要为潴育型水稻土,质地为轻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克/公斤,保水保肥能力较差,施肥有效性好。
1.2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涉及**********村*****,区位条件优越,**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境边穿过,沿**河堤、**河堤可与***国道***国道相通,对外交通十分方便。本区用电由陶冲变电所提供,电力供应有保障,电力设施部局合理。邮电通讯已实现程控化。项目区内总人口*****人,总户数***户,人均耕地***公顷,项目区农业总产值***万元,人均年农业纯收入***元。项目区内农作物以水稻、油菜和棉花为主。项目实施前该地区复种指数为**%。总之,项目区的经济状况人均收入较低,属典型农业欠发达地区。
2 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分析的方法 本项目效益分析对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分析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项目经济评价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遵循费用与效益计算对应一致的原则,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以静态分析为主。
3、经济效益分析 3.1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后,项目区耕地面积由***公顷增加到***公顷,新增耕地面积***公顷。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原有耕地整理后增产效益、新增耕地效益和省工效益,因项目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和棉花,从种植这三种农作物增加的经济效益作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1)原有耕地增产效益 项目区原有耕地面积为***公顷,复种指数为**%,年平均种植水稻***公顷,开发整理前平均每公顷产量***千克,年平均种植油菜**公顷,开发整理前平均每公顷产量***千克,年平均种植棉花**公顷,开发整理前平均每公顷产量**千克。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后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得到稳产和增产,水稻每公顷产量提升到**千克,油菜每公顷产量提升到**千克,棉花每公顷产量提升到**千克。原有耕地增产效益见附表1:《原有耕地开发整理后增产效益分析表》。
(2)新增耕地效益 新增耕地增产效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增耕地产出的效益,二是由于水利、农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原有耕地扩大复种指数后增加的效益。新增耕地增产效益见附表2:《新增耕地净效益分析表》,原有耕地复种指数由**%提高到**%后增加的效益见附表3:《原有耕地开发整理后新增效益分析表》。
(3)省工效益 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后,项目区内田间水利、道路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机械化耕作程度大大提高,每亩耕地每季至少可节省*个工日,扣除机械费用后,每个工日按**元计算,年可增加省工效益: *×*×*×*×*=*******元=**万元。
项目区农产品年生产总值为**万元,净产值为**万元,具体分析计算见附表4:《项目区开发整理后农产品年产值分析计算表》,项目区农产品年增加净产值:*+*+*=**万元,年新增经济效益:**+**=**万元。
(4)工程费用 项目运行成本=工程施工年运行费用+管理费+增缴税金, 工程施工年运行费用=工程年维修费+工程管理费+工程年运行费 工程年维修费按工程施工费的**%计算,工程管理费按工程施工费的*%计算,工程年运行费按原有耕地**元/亩,新增耕地**元/亩计算。管理费按新增经济效益的*%计算,增缴税金按新增经济效益的*%计算。
工程年维修费=**×*%=**万元 工程管理费=****×1%=**万元 工程年运行费=(*×*×*+*×*×*)÷*=*万元 工程施工年运行费用=*+**+**=**万元 管理费=**×*%=*万元 增缴税金=*×*%=*万元 工程施工年运行费用=*+**+**=*万元。 (5)年新增净产值=年新增经济效益-项目年运行成本 =*-*=**万元 (6)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为**万元,年新增经济效益为**万元,项目年运行成本为**万元,年新增净产值为**万元。
(7)静态投资回收期:**÷**=*年 (8)静态投资收益率:*/**=*%。 3.2开发整理前后居民的经济收入、纯收入的年增长情况 (1)开发整理前: 居民的年农业经济收入:***万元 年农业经济纯收入:***1万元 居民的人均年农业经济收入:**÷**×*万元=*元 (2)开发整理后: 居民的年农业经济收入**万元 居民的年农业经济纯收入:*万元 居民的年人均农业经济收入:*÷*×*=*万元 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后,区内农民年农业经济收入增加**万元,增长**%,年农业经济纯收入增加**万元,增长**%,人均年农业经济收入增加**元,增长**%。
4、社会效益分析 4.1 项目区有效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为**公顷,开发整理前有效耕地面积为**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后,项目区有效耕地面积为**公顷,其中水田**公顷,旱地**公顷,菜地**公顷,新增有效耕地面积**公顷,新增有效耕地率为**%。具体见附表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4.2项目区农产品生产总量及单位面积土地产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区新增有效耕地面积**公顷,项目区内水稻等农产品年总产量和单位面积土地产量大幅提升,各类农产品生产总量及单位面积土地产量的变化情况见附表6:《土地开发项目开发整理前后农产品年生产总量和单位面积土地产量变化情况表》、附表7《桐城市尖刀嘴土地整理复垦项目预期效益分析表》。
4.3项目区排水灌溉和居住等条件改善情况 4.3.1排水灌溉改善情况 项目区原排灌沟渠全是土质结构,年久失修,淤塞、弯曲、梗阻现象严重,涵闸、斗门未配套,渠道渗漏现象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低,沟与沟之间脱节,排水不畅,农田地下水位高,原利用大沙河内圩渗水作为灌溉水源,由于大沙河河床逐年降低,导渗沟内已基本无渗水,灌溉水源紧缺,旱涝渍害时有发生。现在在**河**河左岸尖**下游**米处建设灌溉站和穿堤涵箱各**座,正常情况下自流引**河水入圩灌溉,干旱年成提水灌溉。**河水进入**涵厢后进入排水斗沟南侧和北导渗沟南侧的东西向斗渠然后输向南北向农渠最后入毛渠浇灌农田,自上而下统一配水,分片灌溉,沿途配套建设了渡槽、分水闸、放水口等农田配套建筑物。项目区西北高东南低,布设斗、农、毛三级排水沟,雨季田间涝水及时排入毛沟汇入农沟最后通过排水斗沟排出项目区。项目区排涝标准可达到**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出,灌溉保证率达**%。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全面改善了项目区的排水灌溉条件。
4.3.2 居住等条件改善情况 通过房屋拆迁,拆迁了分布在田块中间的零星村庄,建设了中心村庄,总拆迁面**平方米,(其中楼房**平方米)。设置**个居民点和**个小学用地。建设了村庄道路,配套建设了居民用水、供电、排水设施。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庄、渠等综合治理,项目区随处可见“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优美田园景观,全面改善了项目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了农村居住环境。
4.4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产权关系调整情况 4.4.1项目区土地整理复垦后,耕地总面积增加到**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住宅用地**公顷,占**%; 其他农用地**公顷,占**%。具体见下表
项目区复垦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地类 耕地 住宅 用地 其它 农用地
面积 * * * 比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