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机制
葛根素的现代分子药理学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8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0,Vol.39,No.8葛根为临床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葛根具有解肌退热、升阳透疹,生津止泻的功效,葛根素是葛根本属的特有成分且含量最高[1]。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素具有调节心脏代谢、保护神经细胞、降血糖及抗炎等作用,其中以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尤为显著,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2]。
深入了解葛根素的现代药理学作用机制,可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以进一步深入扩展其临床应用价值。
1葛根素现代药理学作用机制1.1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1.1.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s )的异常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介入后再狭窄等血管增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降低VSMCs 异常增殖可有效地缓解该类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有研究表明[3],葛根素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所诱导的VSMCs 增殖,其浓度在10-7~10-5mol/L 时,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并对VSMCs 增殖周期中S 期及G0/G1期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提示葛根素抑制VSMCs 增殖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葛根素对VSMCs 增殖抑制作用与抑制凝血酶受体mRNA 表达及c-fos 与bcl-2基因表达有关[4],但宁尚秋等[5]通过实验发现,葛根素可有效地降低细胞核抗原表达,从而减少VSMCs 增殖。
因此葛根素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其对VSMCs 增殖抑制作用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通过对上述通路的抑制而发挥作用。
1.1.2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改变。
动物实验表明[6],葛根素能明显降低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 ,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水平,减轻Ang Ⅱ引起的动脉内膜增厚和心肌细胞肥大,削弱动脉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避免内皮功能及靶器官的损伤;同时能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逆转Ang Ⅱ引起的蛋白量变化,其机制可能和自身抗氧化及上调p-e NOs 的作用有关。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摘要】葛根素是从中药材野葛中提取的一类化合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类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青光眼等。
随着对葛根素的不断开发,其临床应用也在不断的扩大。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葛根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043-03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uerarinZhang Wanjun, Chen Yang. Taizhou Enze Medical Center (Group) Luqiao hospital,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8050, China【Abstract】Puerarin is a class of compounds,which is extracted from from herb pueraria, it is mianly use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cardiovasular diseases such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as,myocardial infarction.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uerarin,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also expanding. In this paper ,based on consulting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puerarin phara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Puerarin, pharamacological effect; Clinical application;Progress inquiry1.葛根素的概况我国具有约120000种药物种类,具有丰富的药用资源。
葛根素的药理研究

葛根素的药理研究杨培树;张娜【摘要】葛根素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有抗心律失常、舒张血管、改善缺血心肌代谢、降血脂、抗凝血、改善肾功能、解酒、降血糖、抗氧化、增强耐缺氧能力、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抗肿瘤及对突发性耳聋的作用等.为利于临床进一步的开发使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2(024)005【总页数】2页(P75-76)【关键词】葛根;葛根素;药理作用【作者】杨培树;张娜【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葛根素是葛根的有效成分之一。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习称野葛。
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其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和解酒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酒毒伤中等症[1]。
葛根含有多种异黄酮、芳香类、三萜类及其他活性成分。
异黄酮类是葛根的有效成分,其中以葛根素更受关注[2]。
葛根素属于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活性[3]。
近年来,国内外对葛根素研究不断深入,使其应用更加广泛。
本文对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1.1 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表明,葛根素注射液可使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者离散度缩短、心率变异性提高,而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下降。
故葛根素注射液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并心律失常,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避免了恶性心律失常事件。
葛根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能直接抑制单个心肌细胞缺血、低氧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高,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电流,使钙离子内流减少有关[4]。
1.2 舒张血管、改善缺血心肌代谢葛根素具有良好的血管舒张作用,能显著抑制新福林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
葛根素药理研究现状

葛根素药理研究现状目的:对葛根素的药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葛根素提供参考。
方法:对近几年以来国内外关于葛根素的药理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可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具有降血糖、抗氧化、保护脑神经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等多种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
结论:葛根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活性强,药效明确,安全低毒,并且葛根资源丰富,值得临床深入开发应用。
标签:葛根素;药理作用;综述葛根素(puerarin,商品名普乐林)是从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甘葛藤(Puerarin thomsonii)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化学名为4,7-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其分子式为C21H20O9。
现代医学证明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可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具有降血糖、抗氧化、保护脑神经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等多种活性而广泛用于临床,且不良反应少。
近年来对葛根素的药理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现综述如下: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1 抗心律失常作用葛根素能明显对抗乌头碱、氯化钡和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律失常,但对氯化钡和氯仿所致心室纤颤无明显影响,提示葛根素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膜对钾、钠、钙离子的通透性而降低心肌兴奋性[1]。
采用内面向外膜片钳单通道记录技术观察发现,葛根素不同浓度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开放概率有抑制作用,在80μmol/L时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抑制心肌细胞钾离子通道可能是葛根素抗心率失常的分子机制[2]。
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均能延长豚鼠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并发现此作用是通过抑制外向整流K+电流完成的[3]。
1.2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作用葛根素明显扩张冠状血管,可使正常和痉挛的冠状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4]。
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应用

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应用一、本文概述葛根素,作为一种来源于传统中药材葛根的有效成分,近年来在医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机制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使得葛根素成为了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葛根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我们将从葛根素的化学结构出发,解析其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理解其药理作用奠定基础。
随后,我们将重点分析葛根素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以及这些作用背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我们还将对葛根素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领域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全面展现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全貌。
在临床应用方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葛根素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其在治疗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的疗效。
我们还将关注葛根素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尤其是在抗肿瘤、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认识,为其在未来的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葛根素的药理作用机制葛根素,作为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葛根等植物中,近年来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药理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葛根素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
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同时,葛根素还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有效缓解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其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有关。
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葛根素还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如肺炎、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葛根素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它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脑功能,对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老年痴呆等具有一定的潜力。
中药药理学知识辅导:葛根的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解热(解肌)
黄酮类物质是其解热作用的成分,葛根素作用较突出。
机制:①葛根→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散热;②葛根素→阻断中枢有关部位的β受体→cAMP生成减少→解热。
(2)降血糖(止渴)
①轻度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素是有效成分。
②葛根素→抑制醛糖还原酶,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3)对内脏平滑肌作用(升阳)
收缩或舒张内脏平滑肌,与成分有关。
①葛根丙酮提取物→松弛,甲醇提取物→相反。
②葛根去黄酮后的水提取物→兴奋;③黄豆苷元→解痉。
2.其他药理作用:心脏、血管、血液。
(1)抗心肌缺血
①葛根素→心率明显减慢,降低耗氧量;②葛根素→冠脉扩张,增加冠脉血流量;③葛根素→减少心肌乳酸生成、肌酸激酶(细胞坏死增高)释放量,保护心肌超微结构。
机制:葛根素是一种β受体阻断剂。
(2)抗心律失常
葛根素对抗氯化钡、乌头碱、氯化钙、氯仿-肾上腺素、哇巴因所致大鼠心律失常。
(3)扩血管、降血压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静脉注射→扩张外周血管;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脑血流量增加,视网膜微循环改善;扩张外周血管→降压。
(4)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
①葛根总黄酮→降低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
②葛根素→抑制血小板聚集。
不同血管段活性差异对葛根素血管舒张作用机制的影响

不同血管段活性差异对葛根素血管舒张作用机制的影响摘要:研究离体血管环试验中不同血管段活性差异对葛根素(Puerarin,Pue)的舒张作用差异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SD大鼠36只,常规方法制备离体血管环标本,分为内皮完整组和内皮组两大组,其中每组都设有远心段、中段和近心段三组。
用离体血管灌流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基础张力定为9.8 10-3 N(1 g),测定各组血管环张力及葛根素pEC50。
内皮完整组分别加入L-NAME与葛根素(浴槽终浓度为10-4 mol L-1)共同孵育,测定血管环张力变化,并计算pEC50。
结果:葛根素在10-7~10-4 mol L-1范围内对腹主动脉具有剂量依赖性的舒血管效应,在10-4 mol L-1达到(61.2 3.7)%的最大舒张;去内皮后其舒血管效应可降低(34.6 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远心段去内皮及内皮完整血管环Emax均较近心段和中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内皮完整远心段组中,葛根素与L-硝基精氨酸(L-NAME)共同孵育后,Emax显著下降(P 0.05);而近心段和中段组中,L-NAME与葛根素共同孵育组血管舒张的受抑制程度与葛根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各组pEC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葛根素具有内皮依赖性的舒血管效应,但不同血管段中舒张活性存在差异,该作用与NO系统有关。
关键词:葛根素;胸主动脉环;NO合成酶;血管舒张葛根素(Puerarin,Pue)具有扩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等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葛根素扩血管机制存在争议,可能与实验条件和动物种属不同有关。
本文的研究旨针对血管条的不同血管段血管活性不同对于葛根素血管舒张作用机制的影响,应用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ME),探讨葛根素对不同胸主动脉段的舒张作用与NO的关系,观察葛根素的舒血管作用机制。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中医药研究】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杨亚勤(邓州市中医院,河南 邓州 474150)【摘要】 目的:探究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㊂方法:选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3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㊂结果:患者在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4.85%,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葛根素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显著,可使外周循环得到改善,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有β受体的阻断作用,以及降血糖㊁血压的效果,临床用用价值高,可广泛推荐㊂【关键词】 葛根素;药理作用和临床分析;不良反应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5.08.050中图分类号: R282.710.5;R282.710.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5)08-0091-02 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或者甘葛藤干燥的根部,葛根有生津㊁退热㊁湿疹和升阳止泻的治疗效果,对外感的头痛㊁发热㊁眩晕㊁消渴㊁热痢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㊂葛根中有效成分主要是异黄酮类,葛根素为葛根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其药效的活性较强,药理作用复杂,在多年的药理研究中葛根素开发为葛根素的注射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包括高血压㊁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㊂我们选取66例患者给予葛根素治疗,并与66例采用传统丹参治疗的同种疾病患者比较,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葛根素的药理作用,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邓州市中医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㊂研究组患者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丹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㊂研究组患者年龄49~83岁,平均年龄为(64.9±7.5)岁,35例患者为心血管疾病,31例患者为脑血管疾病;对照组患者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为(65.2±7.8)岁,36例患者为心血管疾病,30例患者为脑血管疾病㊂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1.2 方法1.2.1 心血管疾病 葛根素能够降低血压㊁扩张血管并减缓心率,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程度和范围㊂对于心绞痛患者,传统治疗采用20ml丹参注射液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㊂本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葛根素静脉注射,每天剂量为500mg;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丹参治疗㊂1.2.2 脑血管疾病 对于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患者,采用葛根素的治疗,可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中使用葛根素,采用静脉滴注射的方式,每天剂量为500mg㊂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患者身体症状的恢复,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㊂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葛根素治疗后,在14d以及21d进行相关指标的观察和检测,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而且左室峰和左室射血的分数明显升高㊂对照组患者的疗效不及研究组,研究组患者胸闷㊁乏力㊁心肌等症状的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㊂研究组66例患者中,63例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56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4.85%,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㊂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66患者中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2例为发热㊁寒战,所占比例为3.0%,1例为腰背疼痛,所占比例为1.5%,1例为过敏性的皮疹,所占比例为1.5%,1例出现肝损害,所占比例为1.5%㊂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3 讨论葛根素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在心脑血管的疾病19治疗中有广泛应用㊂葛根素对血管内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其会对脂质的过氧化有抑制作用,促使超氧离子的自由基得到消除,并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2]㊂而且葛根素会使内皮细胞减慢糖胺代谢,从而使血小板和血浆内皮素的活性降低,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降低胆固醇㊁血脂和血黏度,避免形成血栓,有利于血管软化㊂葛根素可以降低自发的高血压,还可减缓心率,减少儿茶酚胺含量,在研究中发现,其可对肾上腺素完全抑制,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且葛根素又为β受体阻滞剂,能够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并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减慢心率㊁降低血压㊁扩张血管㊂葛根素还可抑制非酶促糖化的反应作用,在研究中发现,其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对血管内皮的舒张因子有保护作用[3]㊂还可以减少尿蛋白,葛根素对人血蛋白的非酶糖基化有抑制作用,使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减弱,避免或者减少损害肾脏,使尿蛋白得到明显降低㊂总之,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强大,而且大部分都得到证实,葛根素的价格低廉㊁资源丰富㊁药效明确㊁药理的活性强,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尤其对心脑血管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㊂而且中药材没有毒副作用,药物的安全性比西药明显较高,可是患者放心使用㊂但因为葛根素在提取的过程中会有残留植物蛋白,在进入到人体后有半抗原或者抗原的形成,造成迟发性的变态反应,因此在临床使用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并避免过敏体质患者使用㊂患者在采用该药物的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经常观察身体体征,及时处理不适症状㊂综上所述,葛根素这种药物在心脑血管患者的治疗中,药理作用明显,能够降血脂㊁血压,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而且该药物的安全性高㊁毒性低,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㊂参考文献[1] 刘淑霞,段惠军,张玉军,等.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MMP-3㊁TIMP-1表达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13(10):52.[2] 潘洪平,杨嘉珍,李吕力,等.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4(19):19.[3] 谢瑞芹,都军,郝玉明,等.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9(10):103.[4] 茅彩萍,顾振纶.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及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0(14):193-194.(收稿日期:2014-11-12)编辑:王冰【中西医结合】丹红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郑 茜,杨东伟,张 勇(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科,河南 郑州 450007)【摘要】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丹红注射液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效果㊂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㊂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一般效果㊂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㊁血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㊁纤维蛋白原㊁全血粘度)比较,P <0.05㊂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效果显著㊂【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冠心病;临床效果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5.08.051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5)08-0092-02 冠心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心脏疾病,常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常合并一种或多种系统性疾病[1]㊂积极预防并控制血脂水平,能显著降低冠心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㊂炎症在冠心病与粥样硬化疾病中通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炎症一旦被激活,则会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㊂本文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表现胸闷㊁头晕㊁乏力㊁心悸等㊂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㊂对照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诱发 的血管环 的最大 收缩 幅度之 间的比率 反映血管 张 力的变化 , 血管舒张 曲线 。 制作
在去内皮血管 实验 中 ,向浴槽灌流 液内加入选择
性 K 通 道 阻 断 剂 4A ( 0 3 o・ ) E P 1 1_ l L ,T A X m ( 0 o・ ) Gi 1 0 t lL )孵 浴 1 1 t lL 或 l ( ×1 o ・ , X0 o o 3 i 后 , 入 P ( 0 t lL ) 再逐 步增 加 0m n 加 E 1 1 o ・ , X o Pe u 的浓度 , 观察血 管环 张力的变化 。 14 统计学处 理 . 所有 数据 均 以 ±s 表示 , 用 采 A O A,tdn N w a— el检 验 和 S dn t 验 N V S et e m nK u u — s t et - u 检
或者 K l6×1 I o・ )待 血 管环 收缩 达 到稳 c( 0 2 lL , m
定后 , 加人 累加剂量 的 Pe 1 0 ~1 0 4 o・ u ( ×1 一 ×1 I l m
L ) 。以加人 P e 的血 管 张 力 幅度 与 P u后 E或 K I C
・
9 1 ・ 8
2 1 Pe P . u 对 E和 K 1 收缩 主动脉 环张 力 的影响 C预 当P E引起 大 鼠胸 主 动 脉 环 的收 缩 达 最 大 幅 度
后, 累积性增 加 P e的浓度 ( . ~ 一10X1 u 10 1 X0 . 0 m lL ) 发现 P e 内皮完 整 和去 内皮 的血管 环 o・ , u对
Oco e , 1 4 tb r 23 O
葛根素 的非 内皮依 赖性血管舒 张作用 机制
董 侃 ,陶谦 民 夏 强2 , ,单绮娴2 国标 ,潘
( . 江大 学 医学院 附属第一 医院 心 内科 , 江 杭 州 300 ; 1浙 浙 10 3 2 浙江 大学 医学院 生理教研 室, . 浙江 杭 州 30 0 ) 10 3
(E 、 啡 因 ( a) 四 乙胺 ( E 、. 基 吡 啶 ( P )咖 Cr、 T A)4氨 4
液 ,H 74 浴 槽 中通 以 9 %0 .%c 2混 合 气 ,7 p ., 5 2 5 0 3 ℃平 衡 1h 每 1 m n 液 1 。 以 K 1 0 n l , 5 i换 次 C 1 ・ 6 瑚 L 一收缩动脉环 3 , 次 直到收缩稳定 。用苯肾上腺素
股份有 限公司产 品 ; 其余试剂 为市售分析纯 。Kes r . b
H ne i ( . 液 内 含 ( uo ・ ) N C : 1 ., eslt K H) e nnl L : a l 180
KC : 7, 14. KH2 O : . M o : . Na O3 2 0, a P 4 1 2, g 4 1 2, HC : 5. C — S
舒张幅度大于 7%认 为 内皮完 整 , 0 以舒 张幅 度小于
2 %认为 内皮去除 , o 进行下 一步实验 。 13 实验分组 及处理 . 13 1 P .. E和 K I C 预收缩 的主动脉 环 张力组 内皮 完整或 去 内皮 的血 管环 , 加入 P ( ×1 m lL ) E1 0 o・
132 CC2 效 曲线 组 去 内皮 的血 管 环 稳 定 .. a1量
后 ,换 成 无钙 KH溶 液并 加 人 K l6X1 m l . C ( 0 o・ L )孵 浴 2 i, , 0mn 然后逐步加入 C C 2 5 0 ~5 A 1 . ×1 一 2 X1 - m lL ) 观察 血 管环 张力 的变 化 。P e 3 o・ , 0 u 处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l 9 O期
20 O4年 l O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n o r a fCh.e e na e i c ia i a J u n lo m s tra M d c
V0 .9.su l 12 Ise 0
【 摘要] 目的 : 研究葛根素对血管的舒张作用并探讨 其机制 。方法: 记录离体大 鼠胸 主动脉环张力反应。结
果: 葛根 素能 明 显舒 张 由苯 肾上腺 素诱 导 收 缩的 大 鼠主 动脉 环 , 血管 舒 张 作用 为非 血 管 内皮依 赖 性 ; C 预 收 缩 其 K1
下, 葛根素对主动脉环无舒张作用。对去内皮的血管环 , 在无 c2 a 溶液 中, 葛根素不能够抑制咖啡 因或苯肾上腺素
理组 中 , 在加 C C, 1 i, 入 1 t l a 1前 0m n 加 .X1 o ・ 0 0 o
L~ 的 P e u。
进行 差异显著性检验 。
2 结 果
133 在 无 C2 中对 P .. a 液 E及咖啡 因 的收 缩 幅度
影 响组 在去 内皮血 管实 验 中 , K H液 孵浴 血管 用 4 i , 上 无 C2 0mn后 换 a 的 KH 液孵 浴 1 m n 加 入 — 5 i, 1 I o I P 0 5 卜L 1 E使血 管收缩 , 收缩稳 定后 用 K H m 待 . 液换 洗至基线 , 定 4 i 稳 0mn后再换上 无 C 的 K H . 液稳定 5mn 接着 加入 10 0 5 o・ 的 P e i, . 1 I t lL X o u 共 浴 1 i, 0mn 再加入 1 I o・ P 0 5 lL m E使 血管收缩 。比
L 咖啡因代替 1 I t lL P 0 5 o・ E使血管 收缩 , o 比较
前后 两次血管收 缩 的程度 , 计算后 一 次 的收 缩 幅度
与前一 次的比值 。
L ) 加, 增 预先 用 K  ̄6X1 f 1L ) C ( 0 l . 去极 化 的 1 o 血管环呈 浓度依赖性收缩 。而用 Pe 10 — m l u ( . 1 5 o X0
在部 分实验 中 , 用小 镊 子轻轻 摩擦 血 管 内壁 以破坏 血管 内皮 。血 管条一端用不锈钢 钩垂直悬 吊于血管 平滑肌浴槽 中 , 另一 端连 于张力传感器 , 其静息张力 为 2g使用 Pw ra 生物信 号采集 系统 ( D仪器公 , oe b L A
司, 澳大利 亚 ) 录血 管环 张 力 变化 。浴 液 为 K H 记 .
・
K1 C 预收 缩 下 , u P e对 主 动 脉 环 均 无 舒 张 作 用 ( 表 1 。因此 , ) 以下 的实验都在去 内皮 的血管环上进行 。 22 P e CC2 . u 对 a l量效 曲线 的影 响 在无 钙 KH溶 -
液中, 随着 C C 的浓 度 ( . ×1 ~ ~ 0 3m l a1 2 25 0 5X1 I o・
C :. , 1 12 葡萄糖 : . p .)无 钙 K H液 以 E . 2 5 1 0 04) 1 26 [ 讯作者 ] 董侃 ,e:07)7350 Fx (518268 通 Tl(51826O ,a:07 )7389
E— i: o g a 7 mal d n k n 6@ sh C I o u. O I T
h i, w .具有辛凉 解 表作 用 。葛 根素 ( u ) 化学 名 4 Pe , ,
r (0ta ・ ) A 5 o L 代替 C C , m l a1 其余成分 同 K H液 。 2 —
12 离体 主动脉环标本 的制备 .
s 鼠, D大 雄性 , 体
7二羟基一一 一 一 8 D 葡萄 糖 基 异 黄酮 , 中药 葛 根 的有 是 效成分 。临床研究表 明 , 葛根 素对高血压 、 冠心病心
诱 导 的短 暂 收缩 。钾 通道 阻 断剂 4氨基 吡 啶和 四乙胺 孵 育后 能 够 明显抑 制 葛根 素 的舒 张 血管 作 用 , 格 列 苯脲 不 . 但
能抑制其舒张血管作用。结论: 葛根素的血管舒张作用是非内皮依赖性的 ,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a 肾上腺素受 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外 c2 a 内流而起作用的。同时 , v K 通道和 A P T 敏感性 K 通道参与了葛根素的舒血管作
・
134 K 通 道阻断剂 对 P e 血管 作用 的影 响组 .. u舒
L ) 预处理 1 i, 0mn不改变 CC, a1量效 曲线 ( 2 。 表 )
表 1 葛根素对 P 和 K ! E C 预收缩的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果并不 完全一致 _ 。本 实验观察 了葛根素对离体大 4 J
鼠胸主动 脉的舒 张效应 及其 影 响 因素 , 以求进 一步
了解其血 管作用 的可 能机 制 , 为相关 疾 病的 治疗 并
提供理论依 据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药 品 与溶 液 乙酰 胆 碱 ( c ) 苯 肾上 腺 素 . Ah ;
绞痛、 急性 心肌梗死 、 多种 心律 失 常 、 岛素抵抗 及 胰 高血脂 等均有一定疗效 l3 1j -。然而 , 葛根素 的这些 对 药理作用机 制的研 究还 不够 十 分全 面 和深人 , 且结
重(4 2O±2 )g 由浙 江 大学 实 验 动物 中 心提 供 ) 0 ( 。
大 鼠用钝器 击 昏, 颈椎 脱位 处死 后 , 速打 开胸 腔 , 迅 取其 主动 脉 , 人盛有 4℃ 9% o—%c 混合 氧 移 5 2 5 o 2 饱 和 KH液 的培 养皿 中。仔 细 剥 除血 管周 围结 缔 - 组织 , 冲洗 血管 内血 液 , 剪成 长 3 4ml的血管环 , ~ i l
均有 舒张作用 , 且呈浓度依赖性 ( 1 。 表 )
同样 , 无论 是有 内皮 的还 是去 内皮 的主动脉环 ,
较前后两次血管 收缩 的程 度 , 算后 一 次 的收缩 幅 计 度与前一 次的 比值 。对照组 在第 2次加 P E前 不加 Pe u 。无 c2 中对 咖啡 因 的收缩 幅度 , 2 m l a 液 以 0m o
用。
[ 键 词 ] 葛根 素 ; 动脉 环 ; 肾上 腺 素受体 ; 关 主 C t 钾通 道 [ 中图 分类 号 ] 8 . 【 R255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1 1 322o)0 9 1 4 0 , o(o4 1- 8— 05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