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

合集下载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元素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核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元素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核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元素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核材料检
测领域的应用
田雨薇;王远航;高智星;何运;王钊;孙伟
【期刊名称】《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年(卷),期】2024(14)6
【摘要】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LIPS)元素成像技术以其具备测量不受辐射本底影响、测量速度快、样品制备相对简单、可远程分析放射性样品等优势在核材料检测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元素成像技术的成像系统和数据处理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进展和在核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总结LIPS元素成像技术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对LIPS元素成像技术在核材料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10页(P739-748)
【作者】田雨薇;王远航;高智星;何运;王钊;孙伟
【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88
【相关文献】
1.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土壤元素检测中的应用
2.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在土壤检测中的应用
3.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金属元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基
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元素成像技术研究进展5.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半导体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

图1
2.实验
• 将无水NaCl化学纯、无水KCl化学纯、
无水MgSO4化学纯和无水FeCl3化学纯 与蒸馏水相混和,混合液中FeCl3的浓 度保持1%,改变NaCl、KCl、MgSO4的 浓度,分别倒入滴定管中进行测量。滴 定管固定在夹具上,水流表面位于透镜 焦点前,以防止空气被击穿,影响测量的 谱线强度.
图2
随时间变化,含有MgSO4, NaCl, KCl和FeCl3水溶液样 品的LIPS光谱
为了在同一窗口下获得高信噪比及空 间上可分辨的测量元素与参考元素的谱 线,所取的用于测量Mg、K和Na的谱线窗 口分别如图3、4、5所示。
• 图3为当混合液中含有2%的Mg、
0.5%Na、0.5%K和1%Fe时得到的 377.7~386.7nm范围的谱线,这里以Fe 的382.043nm谱线作为内标线,将Mg的 383.826nm谱线强度与之比较。
图6、7、8
• 分别为测得的Mg的浓度(CMg,浓度范围
0.05%~2%)与Fe的浓度(CFe)之比与它们 的谱线强度之比(I383.826/I382.043),K的 浓度(CK,浓度范围0.5%~2%)与Fe的浓度 (CFe)之比与它们的谱线强度之比 (I404.414/I406.399),Na的浓度(CNa,浓度 范围0.1%~1.5%)与Fe的浓度(CFe)之比与 它们的谱线强度之比 (I330.232+330.299/I329.813),每个数据是 10发平均结果。
FeCl3,并以Fe元素谱线作为定标线, 且水溶液中Mg、K、Na的浓度范围 分别为0.05%~2%、0.5%~2%、 0.1%~1.5%时,测得的Mg、K、Na 浓度与Fe的浓度之比与它们的谱线 强度之比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83、 0.99402、0.99267。

激光诱导击穿植物样品等离子体光谱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激光诱导击穿植物样品等离子体光谱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激光诱导击穿植物样品等离子体光谱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植物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对其自然界和人类使用都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研究植物样品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有其局限性。

化学分析方法需要大量的样品预处理,而且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昂贵的试剂。

光谱分析方法则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对于植物样品等离子体的直接分析存在困难。

激光诱导击穿(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是一种新型的光谱分析方法,它通过激光的瞬间高能量输入,产生样品中的等离子体,从而实现样品成分的分析。

该方法具有样品无需预处理、非接触、快速分析、高灵敏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环境、材料等领域。

近年来,LlBS在植物样品分析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植物样品的复杂性,以及在植物部位分析过程中的不均性等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植物样品中元素和化合物成分的分析,探索LlBS技术在植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并进一步优化样品制备和测试方法,提高LlBS分析植物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目的(1)开展激光诱导击穿对植物样品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的研究工作。

(2)对激光诱导击穿对植物样品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的优化处理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3)通过对植物样品的分析,为LlBS技术在植物样品等离子体光谱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1)收集植物样品并进行试制样品。

(2)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分析植物样品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植物样品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成分。

(3)对激光参数、样品制备等因素进行探讨和优化,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对植物样品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四、研究意义(1)通过对植物样品中元素和化合物成分的分析,为植物的自然界和人类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是一种分析技术,它利用激光将样品转
化为等离子体,并通过测量等离子体辐射的光谱来识别和定量样品中的元素。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高能、短脉冲的激光照射到样品表面,激光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区域。

在等离子体形成的瞬间,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级,随后退回基态时会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

这些光谱信号可以被通过光谱仪器进行检测和分析。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快速分析速度、非接触性、无需样品前处理、不受样品形状和状态限制等。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分析、环境监测、金属矿产勘探、农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

然而,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比如需要高功率激光及相关设备,对样品表面的清洁程度要求较高,以及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光谱重叠等问题。

总的来说,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低温等离子体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低温等离子体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低温等离子体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低温等离子体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它们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由气体原子或分子在低温下被电离后产生的电离气体。

在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和离子的浓度非常高,这使得等离子体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和化学活性。

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加工、表面处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是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技术,通过高能脉冲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等离子体,并在对辐射光谱中原子、离子或分子基的特征谱线检测分析之后获得待测物质组成的定性与定量信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对物质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速度的优点。

虽然低温等离子体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是两种不同的技术,但它们在某些应用中可以相互补充。

例如,在材料加工和表面处理中,低温等离子体可以用于处理表面,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可以用于检测处理后的表面成分和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低温等离子体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都是高技术领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地应用它们。

同时,这些技术也涉及到一些安全问题,例如激光的辐射安全和等离子体的控制等问题,因此在使用这些技术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元素分析钢铁成分分析定量分析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元素分析钢铁成分分析定量分析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元素分析钢铁成分分析定量分析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论文: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分析碳钢样品中碳含量的实验研究【中文摘要】激光诱导等离子体(LIPs)近年来作为光谱源受到广泛关注。

LIPs的光学发射谱( OES ),被称为LIPS ( laser-induced plasma spectroscopy)或者LIBS(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已经成为元素分析的有力工具。

作为一种光谱分析技术,LIPS已经证明了它的独特的多功能性,它允许对几乎任何材料进行快速的少接触的分析,因此可以用这种技术应对许多不同实际问题中的特殊要求。

本文研究的是将LIPS应用于钢铁的成分分析,为将来LIPS用于钢水成分的在线分析打下实验基础。

论文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在国内外的发展作了系统的论述,着重调研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实例。

介绍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分析元素含量的基本原理。

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的理论基础,结合钢水成分分析的实验目标,搭建了LIPS的实验平台。

在此平台上,对固态碳钢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实验得到了固态碳钢样品的定标曲线,检测限460ppm。

实验分析了碳钢样品在熔融状态下的碳谱线,对影响液态碳钢定量分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此外,还对影响谱线强度和...【英文摘要】Laser-induced plasmas (LIPs) have acquired great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as spectroscopic sources. Th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OES) of LIPs, which has been called laser-induced plasma spectroscopy or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elemental analysis. As an analytical technique, LIBS has demonstrated its unique versatility, allowing fastcontact-less analysis of almost any type of material and the possibility to adapt the technique to the special requir...【关键词】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 元素分析钢铁成分分析定量分析【英文关键词】Laser induce plasma spectroscopy (LIPS) elemental analysis steel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alysis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分析碳钢样品中碳含量的实验研究摘要3-4ABSTRACT4第一章绪论7-26 1.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的简介7-11 1.2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的特点和应用前景11-16 1.2.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的特点11-13 1.2.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的应用前景13-16 1.3 LIPS在金属冶炼行业的应用实例16-19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19-20参考文献20-26第二章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分析物质元素含量的方法26-44 2.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的物理过程26-29 2.1.1 激光烧蚀作用和等离子体的产生26 2.1.2 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26-27 2.1.3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27-29 2.2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的两个基本概念29-31 2.2.1 光学薄条件29-30 2.2.2 局域动力学热平衡(LTE)30-31 2.3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的实验要点31-34 2.3.1 空间整体测量和空间分辨测量31-32 2.3.2 时间整体测量和时间分辨测量32-33 2.3.3 对LIPS产生影响的其他实验因素33-34 2.4 定量分析理论34-40 2.4.1 传统定标方法34-36 2.4.2 自定标方法36-40参考文献40-44第三章 LIPS的实验装置44-54 3.1 脉冲激光器44-45 3.2 激光聚焦和光谱采集的光学系统45-48 3.3 光谱仪48-50 3.4 时序控制系统50-51参考文献51-54第四章应用LIPS方法分析碳钢中碳含量的实验研究54-71 4.1 实验装置系统54-56 4.2 实验装置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56-65 4.2.1 激光参数及其对LIPS谱线的影响56-58 4.2.2 光谱仪延迟时间的改变对LIPS谱线的影响58-62 4.2.3 样品到透镜距离对LIPS谱线的影响62-64 4.2.4 环境气体对LIPS谱线的影响64-65 4.3 固态碳钢样品的碳含量定量分析实验65-68 4.3.1 固态碳钢样品的谱线分析65-66 4.3.2 固态碳钢样品的碳含量定标曲线66-68 4.4 钢水的LIPS谱线分析68-70参考文献70-71第五章总结与展望71-73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文章73-74致谢74。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测定不锈钢中微量元素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测定不锈钢中微量元素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测定不锈钢中微量元素李静,翟超,张仕定,张鉴秋,孟祥儒摘要: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LIPS)是一种非接触式实时检测技术,将其用于对钢铁成分检测,可满足大型钢铁企业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要求。

以波长为1064 nm的Nd:YAG调Q固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ICCD为探测器,标准不锈钢1Crl8Ni9Ti系列为样品在建立的LIPS实验装置上对样品中微量金属元素铝、锰、钴、钼和钛的含量进行了测量。

实验中通过对m工作的延迟时间和积分时间的合理设置得到高信噪比的谱线信号,在光谱数据处理时采用了基于基体效应的内标法。

实验结果显示,测量元素的浓度与定标元素铁的浓度之比与它们的谱线强度之比均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测试的五种微量元素探测极限不大于150µg·g­¹。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1aser-indueed plasma spectroscopy,简称LPS)是基于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物理学与光谱学的一项新兴物质成分和浓度分析技术,它是采用高功率激光器烧蚀材料产生等离子体,对等离子体辐射的光谱进行成分分析,可用于对固体、液体和气体成分以及浓度的测量。

钢铁工业是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钢铁中不同成分含量影响到材料本身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

目前的钢铁成分分析方法有光电直读光谱法、X射线荧光法(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SE)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等。

这些方法需要取样,等待样品冷却,碾碎、磨细样品,对样品表面进行处理,在实验室里操作等条件,消耗大量时间。

LIPS 技术和这些物质分析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发射一个脉冲就得到一次测量结果,具有实时性、快速性;(2)消耗的样品数量在纳克到毫克范围,基本上不破坏样品;(3)由于脉冲激光器发出的光经透镜可在远处聚焦产生等离子体,故可用于远距离、非接触式分析样品;(4)基本上对样品无需处理或直接由高功率激光本身对样品表面进行烧蚀处理。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第24卷,第2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 124,No 12,pp21422192004年2月 S pectroscopy and S pectral Analysis February ,2004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赵书瑞,陈金忠,魏艳红,郭庆林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摘 要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着重阐明了在不同的条件下(气体种类、环境气压、激光能量、波长、脉宽、功率密度、观测高度)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辐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扩散速度方面的实验研究;另外,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用于物质成分分析中,主要阐述了直接采集等离子体的辐射进行固态、液态和气态样品的分析以及激光烧蚀与ICP 光源联用进行的光谱化学分析两个方面,并对影响分析精确度和检出限的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

主题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光谱分析;ICP 中图分类号:O433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593(2004)022*******收稿日期:2002209228,修订日期:2003201220 作者简介:赵书瑞,女,1973年生,河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保定师专物理系助教引 言 近些年来,对激光烧蚀固体表面而诱导的等离子体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在薄膜激光溅射技术、同位素激光富集技术、激光痕量分析技术、表面可蚀和改性以及非晶纳米晶化等研究中都涉及到激光诱导等离子体问题。

因此,对激光等离子体特性的研究与应用已引起许多材料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人们多采用改变实验条件的方法(诸如不同的激光波长、脉宽、能量、靶材料、环境气体的种类与气压以及其他因素)对靶的烧蚀速率,产物平均动能和产物光辐射规律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评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
【摘要】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是基于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物理学与光谱学的一项新兴物质成分和浓度分析技术,它是采用高功率激光器烧蚀材料产生等离子体,对等离子体辐射的光谱进行成分分析,可用于对固体、液体和气体成分以及浓度的测量。

本文概述了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法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基本特性、仪器装置、应用方向和研究进展,并对该光谱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基本原理;研究进展
1.发展概况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1aser-indueed plasma spectroscopy,简称LIPS)自1962年被报道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多个领域,如钢铁成分在线分析、宇宙探索、环境和废物的监测、文化遗产鉴定、工业过程控制、医药检测、地球化学分析,以及美国NASA的火星探测计划CHEMCAM等,并且开发出了许多基于LIPS技术的小型化在线检测系统。

LIPS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至自1962年提出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在于研发利用光电火花源产生等离子体的仪器。

第二个阶段是从1980年开始,这种技术重新被人们重视,但实际应用仍然受到笨重的仪器阻碍。

第三个阶段是1983年迄今,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开始以缩写形式LIPS,开始被商业公司开发应用。

这种趋势导致分析工作更加集中于发展坚固的、移动的仪器。

此时光纤也被应用于LIPS系统中,主要用于将等离子体发射信息和激光脉冲耦合进光谱仪。

[1]
近20多年来,LIPS测量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通过改进实验LIPS装置来提高测量精度。

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商业公司便开发出便携式半定量的成品仪器,LIPS仪器开始走向经济型商业化,从而更加有力地深入到各行业的应用中。

[2]
2.基本原理
图1 等离子体演化示意图
脉冲激光束经透镜会聚后辐照在固体靶的表面,激光传递给靶材的能量大于热扩散和热辐射带来的能量损失,能量在靶表面聚集,当能量密度超过靶材的电离阈值时,即可在靶材表面形成等离子体,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火花,并伴随有响声。

激光诱导的等离子体温度很高,通常在10000K以上,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激发态的原子、单重和多重电离的离子以及自由电子,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并发射出具有特定波长的光辐射,用高灵敏度的光谱仪对这些光辐射进行探测和光谱分析分析,就可以得到被测样品的成分、含量等信息。

通常经过聚焦后的激光功率密度达到GW/cm2量级,光斑处物质蒸发、气
化和原子化后电离,形成高温、高压和高电子密度的等离子体。

[3]等离子体的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2 等离子体能级示意图
图2是等离子体能级示意图,能级分为3个区域:在原子的电离能以上的区域为能量连续区,对应电子的自由能级;接近电离能的下方为一准连续区,主要是由于Stark效应使得原子与离子的能级展宽,能级发生重叠所致,等离子体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准连续区就越宽;在准连续区域以下对应得则是粒子的束缚能级。

等离子体中的束缚—束缚跃迁产生元素的特征光谱,束缚—自由跃迁产生连续谱线。

各种靶材激发等离子体所需要的激光功率密度不同,对于任一种样品,都有一个特定的激光功率密度值,当聚焦在样品上的功率密度达到或超过这个值后,才能产生激光等离子体,这个特定的激光功率密度值被称为这种样品物质的电离阈值。

经研究发现,产生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烧蚀域值一般都在MW/cm2量级上。

如果入射激光能量密度小于电离阈值,无法烧蚀样品产生等离子体,只有当功率密度超过物质的电离域值时,才能形成高温、高压等离子体。

在气体中,原子化需要的能量很少,能量主要用于激发,气体中电离的阈值比在固体表面略高,典型的等离子体温度在20000K以上。

LIPS方法也可用于液体,在液体表面产生等离子体,若液体相对于激光波长透明,也可烧蚀液体内部长生等离子体。

与气体中的等离子体相比,液体中等离子体衰减更快,出现谱线的加宽以及更低的等离子体温度,其数值通常在7000-12000K之间。

LIPS技术还可用于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这在环境监测上是很高的应用价值。

让激光脉冲直接作用于气体,完成烧蚀,蒸发和激发,另一种处理方式,先让过滤器吸附粒子,再让激光脉冲作用与被吸附的粒子,这和激发固体样品过程相同。

3.基本特性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在各科学研究领域应用的潜力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了解和掌握等离子体的形成机理和基本特性,对于正确有效地运用其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与激光的特性(能量、脉宽、波长、焦斑大小)、材料的性能(光热性能)以及背景气氛和气压都有密切的联系,实验条件的改变对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尽管人们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辐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膨胀速度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全面准确地测定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尚需进行仔细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4.仪器装置
典型的LIPS光谱探测系统主要由激光光源、光束传输系统、分光系统、信号接收系统、时序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等组成。

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4]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脉冲激光器输出的脉冲光束经聚焦透镜聚焦到样品表面,样品被烧蚀、蒸发、激发和离化后在样品表面形成高温、高压、高电子密度的等
离子体的火花,辐射出包含原子和离子特征谱线的光谱;将等离子体光谱通过光纤导入到分光系统,分光系统后面的信号接收系统采集信号,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输出;经数据处理电路进行滤波、放大、A/D转换、存储等处理过程,然后送入计算机进一步处理。

经过上述步骤,即可完成整个光谱的采集过程。

通常实验平台中引入时序控制系统,时序控制器控制激光脉冲发出和光信号检测之间的延迟时间,用于时间分辨光谱的研究和谱线信噪比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