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物容量筒自校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混凝土拌合物容量筒自校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混凝土拌合物容量筒自校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混凝土拌合物容量筒自校结果

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一、混凝土容量筒内径自校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概述

1.1 测量方法:依据OS506-30-04-00《混凝土拌合物容量筒校验方法》。 1.2 环境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60±5)%RH 。

1.3 测量标准:量程为300mm 的游标卡尺。根据游标卡尺的检定证书及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测量范围在150mm~200mm 时,最大允许误差±0.03mm 。

1.4 被测对象:混凝土拌合物容量筒。容量筒内径值186mm ,最大允许误差:±2mm 。 1.5 测量过程:用游标卡尺在容量筒3个不同的位置测量其直径值,所得值作为测量结果。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测量条件下的结果,一般可以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 数学模型

D=d 式中:D---- 容量筒内径值;

d--------游标卡尺的读数值。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d 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d 1);游标卡尺分度值量化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分项u (d 2);游标卡尺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d 3)。 3.1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d 1)的评定(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依照1.5的测量过程,在同一位置对容量筒的直径做10次测量,得一测量列为186.10、186.10、186.12、186.10、186.10、186.12、186.10、186.12、186.12、186.10mm 。

=d 186.108mm

单次标准差 mm 011.01

)

d -(d s 2

i

1=-=

∑n

再任意选取2个容量筒,依照上述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共得到2组测

量列,(第一列:186.08、186.08、186.10、186.08、186.08、186.08、186.10、186.10、186.10、186.10mm ;第二列:186.12、186.12、186.12、186.12、186.12、186.12、186.10、186.12、186.12、186.12mm)每组测量列分别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得到:s 2=0.011mm ;s 3=0.006mm 。则以上3组结果的合成样本标准差s p 为:

mm s j j 013.031s 31

2

p ==∑= 则可得到: u (d 1)= s p =0.013mm

自由度: ν(d 1)=3×(10-1)=27

3.2游标卡尺分度值量化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分项u (d 2) (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0.02mm ,量化值为(0.02/2)mm ;参考JJF1059-1999,估计其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为3,故标准不确定度u (d 2)为:

mm d u 006.03

01.0)(2==

该不确定度分量可以认为是已知量,故可以认为自由度ν(d 2)→∞

3.3游标卡尺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d 3) (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测量范围在150mm~200mm 时,最大允许误差±0.03mm ;参考JJF1059-1999,估计其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为包含因子为3,故标准不确定度u (d 3)为:

mm d u 018.03

03

.0)(3==

估计

10.0)

()

(33=?d u d u ,则其自由度ν(d 3)=50

3.4输入量d 的标准不确定度u (d)计算:

mm 03.0023.0)()()()(232221≈=++=d u d u d u d u

3.5输入量d 的自由度ν(d)计算:

256d )

(d )(d )()

(d 334224

1144=+

+=)

()()()(ννννd u d u d u d u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1 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 D=d 灵敏系数 1)

()

(c =??=

d D

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u c (D)=u(d)=0.03mm 4.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νeff

νeff=ν(d)=80

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查t 分布表,基于有效自由度数值νeff =256>100,估计t 95=1.980 扩展不确定度U 95= u c (D)×t 95(256)=0.06mm 6、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表示

混凝土容量筒直径自校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

U 95=0.06mm νeff=256

二、混凝土容量筒净高自校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7 测量方法:依据OS506-30-04-00《混凝土拌合物容量筒校验方法》。 1.8 环境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60±5)%RH 。 1.9 测量标准:量程为200mm 的深度游标卡尺。根据深度游标卡尺的检定证书及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测量范围在150mm~200mm 时,最大允许误差±0.03mm 。 1.10 被测对象:混凝土拌合物容量筒。容量筒净高186mm ,最大允许误差:±2mm 。 1.11 测量过程:用深度游标卡尺在容量筒3个不同的位置测量其直高度,所得值作为测量结果。

1.12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测量条件下的结果,一般可以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数学模型

H=h

式中:H---- 容量筒内径的高度值; h--------游标卡尺的读数值。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h 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h 1);游标卡尺分度值量化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分项u (h 2);游标卡尺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h 3)。 3.1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h 1)的评定(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依照1.5的测量过程,在同一位置对容量筒的净高做10次测量,得一测量列为186.08、186.06、186.08、186.08、186.08、186.08、186.06、186.08、186.06、186.08mm 。

=d 186.074mm

单次标准差 mm 029.01

)h -(h

s 2

i

1=-=

∑n

再任意选取2个容量筒,依照上述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共得到2组测量列,(第一列:186.08、186.08、186.10、186.08、186.08、186.08、186.08、186.08、186.08、186.08mm ;第二列:186.06、186.06、186.06、186.06、186.06、186.06、186.06、186.06、186.06、186.06mm)每组测量列分别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得到:s 2=0.007mm ;s 3=0mm 。则以上3组结果的合成样本标准差s p 为:

mm s j j 018.031s 31

2

p ==∑=

则可得到: u (h 1)= s p =0.018mm 自由度: ν(h 1)=3×(10-1)=27

3.2深度游标卡尺分度值量化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分项u (h 2) (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深度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0.02mm ,量化值为(0.02/2)mm ;参考JJF1059-1999,估计其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为3,故标准不确定度u (d 2)为:

mm u 006.03

01

.0)h (2==

该不确定度分量可以认为是已知量,故可以认为自由度ν(h 2)→∞

3.3深度游标卡尺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h 3) (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测量范围在150mm~200mm 时,最大允许误差±0.03mm ;参考JJF1059-1999,估计其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为包含因子为3,故标准不确定度u (d 3)为:

mm u 018.03

03

.0)h (3==

估计

10.0)

()

(33=?h u h u ,则其自由度ν(h 3)=50

3.4输入量d 的标准不确定度u (d)计算:

mm h u h u h u h u 03.0026.0)()()()(232221≈=++=

3.5输入量d 的自由度ν(h)计算:

135h )

(h )(h )()

(h 334224

1144=+

+=)

()()()(ννννh u h u h u h u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1 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 H=h 灵敏系数 1)

h ()

H (c =??=

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u c (H)=u(h)=0.03mm 4.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νeff

νeff=ν(h)=290

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查t 分布表,基于有效自由度数值νeff =290>100,估计t 95=1.980 扩展不确定度U 95= u c (H)×t 95(290)=0.06mm 6、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表示

混凝土容量筒直径自校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

U 95=0.07mm νeff=290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修订稿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 算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第七讲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作者:李慎安?来源:发布时间:2007-05-08 10:19:04 计量培训: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讲座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慎安 合成标准不确定u c的定义如何理解?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无例外地用标准偏差给出,其符号u以小写正体c作为下角标;如给出的为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则应另加正体小写下角标rel,成为u crel。按《JJF1001》定义为: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如各量彼此独立,则协方差为零;如不为零(相关情况下),则必须加进去。 上述定义可以理解为:当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由若干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构成时,按方和根(必要时加协方差)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有时它可以指某一台测量仪器,也可以指一套测量系统或测量设备所复现的量值。在某个量的不确定度只以一个分量为主,其他分量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显然就无所谓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了。 什么是输入量、输出量 在间接测量中,被测量Y不能直接测量,而是通过若干个别的可以直接测量的量或是可以通过资料查出其值的量,按一定的函数关系得出: Y=f(X1,X2,…,X n) 其中X i为输入量,而把Y称之为输出量。 例如:被测量为一个立方体的体积V,通过其长l、宽b和高h三个量的测量结果,按函数关系 V=l·b·h计算,则l,b,h为输入量,V为输出量。 什么叫作线性合成 例如在测量误差的合成计算中,其各个误差分量,不论是随机误差分量还是系统误差分量,当合成为测量误差时,所有这些分量按代数和相加。这种合成的方法称为线性合成。 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如彼此独立,则恒用方和根的方式合成。但如果其中某两个分量彼此强相关,且相关系数r=+1,则合成时是代数相加,即线性合成而非方和根合成。 什么叫灵敏系数 当输出量Y的估计值y与输入量X i的估计值x1,x2,…x n之间有

普通混凝土稠度试验

精心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2012级土木工程11班苏晨霄 同组人员:王陈建林、张乐、谢计冬 2012年11月15日 一、 冷弯试验 1. 2. (1(2 3. (1 ( ( (4)弯心直径必须符合相关产品标准中的规定,弯心宽度必须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两支辊间距离为(d+30)±0.50mm,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5)试验应在10~35℃下进行,在控制条件下,试验在23±2℃下进行。

(6)结果评定:检查试样弯曲处外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实验结果:钢筋表面并未出现可见裂纹,合格。 二、 拉伸试验 1. 实验目的:拉伸试验是测定钢材在拉伸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曲线, 2.3.4.0 1.eh R =166.62;eL R =155.42;m R =533.92;A=31%;

2.eh R =285.82;eL R =276.87;m R =519.05;A=30%。 三、 稠度试验(坍落度与坍落拓展度法)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坍落度不小于10mm 的砼拌合物稠度测定。 1. 2.(1(2(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砼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秒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秒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砼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砼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砼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相象,则应重

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砼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观察坍落后的砼试体的黏拘性及保水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塌落的砼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相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保水性以砼拌合物稀 (6 (7 达约至 1. 2.实验步骤: (1)用湿布将容量筒内外擦净,称出筒重,精确至50g。 (2)坍落度>70mm,宜用捣棒捣实。混凝土拌合物分两层装入,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每层的插捣次数应为25次。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

1.2测量的不确定度(2.2测量结果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 2.2测量结果的评定和不确定度 一、测量结果的评定和不确定度 (1)测量真实值不可知,所以无法实际计算出误差。 (2)多次测量后的平均值并不等于真实值。 测量结果的最终数学表述:u x x ±=(x 测量的平均值,u 不确定度) 物理意义:表示一个范围,测量的真值有一定的概率落在这个范围内! cm x 1.01.10±= cm x 2.100.10或= × 二、不确定度的分类与合成 2 2B A c u u u += A 类:由统计学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随机误差) B 类:用非统计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系统误差) 通常需要同时考虑A 类和B 类不确定度! 1. A 类不确定度(本质上考量测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在相同条件下、用同样的方法和仪器,对同一物理量进行测量(等精度测量 ),获得一系列测量值。 ),......2,1(n i x i = 算数平均值:∑==n i i x n x 1 1 ①测量残差 x x i i -=)(υ 每个数据与平均值之间差距 ②标准偏差 1 ) ()(1 --= ∑=n x x i s n i i 测量值及其随机误差的离散程度,标准偏差越大,说明数据越分散

举例:有两个5人小组考试,成绩分别为:A 组:82,81,80,79,78 B 组:84,82,80,78,76A 、B 两组考试平均值都是80,但是A 组的标准偏差值为1.58, B 组的标准偏差值为3.16。说明B 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比较大。 因为测量平均值误差应该比任何一次测量的误差更小些,所以可以用算数平均值的标准 偏差来表示算数平均值的误差大小:) 1()(1 1 2 --==∑=n n x x S n S n i i x 意义:在)](~)[(x x S x S x +-内包含真值得概率为68.3%! A 类不确定度) 1() (t 1 --? =∑=n n x x u n i i A (t:置信因子为了方便,一般取t=1) ) 1()(1 2 --= ∑=n n x x u n i i A 两种特殊情况: (1)当所有数值都相同时,A 类不确定度为0; (2)n=1时A 类不确定度没有意义。 2. B 类不确定度 用非统计方法求出或评定的不确定度,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经验 或其他非统计信息估计。 只考虑仪器不确定度:3 a u B = :a 仪器说明书上所标明的“最大误差”或不确定度限值。如未标明,则取最小分度值。 3. 不确定度的合成 ) 1() (1 2 --= ∑=n n x x u n i i A 3 a u B = 2 2 B A c u u u += u x x ±=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取样及试样 的制备、稠度试验 日期:2005-4-27 12:39:04 39 1总则 1.0.1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并在检验或控制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包括取样及试样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表观密度试验、含气量试验和配合比分析试验。 1.0.3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所做的试验,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委托单位提供的内容: 1)委托单位名称; 2)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 3)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 4)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 5)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2检测单位提供的内容: 1)试样编号; 2)试验日期及时间; 3)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4)环境温度和湿度; 5)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产地和混凝土配合比及其相应的试验编号; 6)搅拌方式; 7)混凝土强度等级; 8)检测结果; 2取样及试样的制备 2.1取样 2.1.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2.1.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2.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2试样的制备 2.2.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工现场保持一致。2.2.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2.2.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的有关规定。 2.2.4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3试验记录 2.3.1取样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取样日期和时间; 2工程名称、结构部位; 3稠度试验 3.1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 3.1.1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3.1.2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3021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3.1.3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捧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

T-0521-2005-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T 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在常温环境中室内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轻质水泥混凝土、防水水泥混凝土、碾压水泥混凝土等其它特种水泥混凝土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可以参照本方法进行,但因其特殊性所引起的对试验设备及方法的特殊要求,均应遵照对这些水泥混凝土的有关技术规定进行。 引用标准: JC/T3020-1994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 2、仪器设备 (1)搅拌机:自由式或强制式。 (2)振动台:标准振动台,符合《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的要求。 (3)磅秤:感量满足称量总量1%的磅秤。 (4)天平:感量满足称量总量0.5%的天平。 (5)其它:铁板、铁铲等。 3、材料 3.1 所有材料均应符合有关要求,拌和前材料应放置在温度20℃±5℃的室内。 3.2 为防止粗集料的离析,可将集料按不同的粒径分开,使用时再按一定比例混合。试样从抽取至试验完毕过程中,不要风吹日晒,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4、拌和步骤 4.1 拌和时保持室温20℃±5℃。 4.2 拌合物的总量至少应比所需量高20%以上。拌制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为±0.5%。 4.3 粗集料、细集料均以干燥状态(注)为基准,计算用水量时扣除粗集料、细集料的含水量。 注:干燥状态是指含水量小于0.5的细集料和含水率小于0.2%的粗集料。

4.4 外加剂的加入 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一部分水泥拌和,以保证充分分散。 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细集料拌和。 对于水溶性或液体,应先和水拌和。 其他特殊外加剂,应遵守有关规定。 4.5 拌制混凝土所用各种用具,如铁板、铁铲、抹刀,应预先用水润湿,使用完后必须清洗干净。 4.6 使用搅拌机前,应先用少量砂浆进行涮膛,再刮出涮膛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和混凝土时水泥砂浆粘附筒壁的损失。涮膛砂浆的水灰比及砂灰比,应与正式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同。 4.7 用搅拌机拌和时,拌合量宜为搅拌机公称容量1/4~3/4之间。 4.8 搅拌机搅拌 按规定称好原材料,往搅拌机内顺序加入粗集料、细集料、水泥。开动搅拌机,将材料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徐徐加水,全部加料时间不宜超过2min,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和约2min,而后将拌合物倾出在铁板上,再经人工翻拌1min-2min,务必使拌合物均匀一致。 4.9 人工拌和 采用人工拌和时,先用湿布将铁板、铁铲润湿,再将称好的砂和水泥在铁板上拌匀,加入粗集料,再混合搅拌均匀。而后将此拌合物堆成长堆,中心扒成长槽,将称好的水倒入约一半,将其与拌合物仔细拌匀,再将材料堆成长堆,扒成长槽,倒入剩余的水,继续进行拌和,来回翻拌至少6遍。 4.10 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不包括成型试件)。 5、现场取样 5.1 新混凝土现场取样:凡由搅拌机、料斗、运输小车以及浇制的构件中采取新拌混凝土代表性样品时,均须从三处以上的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同份量的代表性样品(不要抽取已经离析的混凝土),集中用铁铲翻拌均匀,而后立即进行拌合物的试验。拌合物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数量的1.5倍,其体积不小于20L。 5.2 为使取样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最后集中用铁铲翻拌均匀。 5.3 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取回的混凝土拌合物应经过人工再次翻拌均匀,而后进行试验。

测量不确定度基础知识试卷word版本

测量不确定度基础知 识试卷

测量不确定度基础知识 考核试题 分数: 一判断题 1.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一个参数() 2. 标准不确定度就是计量标准器的不确定度() 3. 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4. 单次测量的标准差是一次测量得到的标准差() 5. 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一种极端情况(即样本数无穷大的情况)()二填空题 1.计算标准偏差的贝塞尔公式是 2.不确定度传播律的公式是 3.对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来说,在95%的置信区间内,对应的 包含因子k = 4.已知随机变量x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x u rel ,其(绝对)标准不确定度为)(x u= 5.已知某测量值y = 253.6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37kg,,请正确表 达测量结果y = 三选择题 1.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 A B类评定 B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C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D A类评定 2.一个随机变量在其中心值附近出现的概率密度较大,该随机变量 通常估计为() A 三角分布 B均匀分布 C 正态分布 D 梯形分布 3.对一个量x进行多次独立重复测量,并用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 则应用()式计算标准偏差 A 1) ( ) ( 2 - - =∑ n x x x s k B )1 () ( ) ( 2 - - =∑ n n x x x s k

C n x ∑-=2)(lim )(μμσ D )1()()(2 --=∑∑n m x x x s k p 4. 若已知随机变量x 的变化范围为mm 0.6±;估计其分布为正态分布, 则标准不确定度为( ) A 2mm B 6mm C 1.8mm D 0.3mm 5. 用砝码检定一台案秤,对此项工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则应评定的 量是( ) A 砝码的不确定度 B 台秤的不确定度 C 台秤的示值误差 D 台秤的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四 计算题 1. 对某一物体质量进行6次测量,得到6个测量值 m 1=158.2g, m 2=158.3g, m 3=158.0g m 4=158.6g, m 5=158.1g, m 6=158.3g 求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m u 2. 说明书给出电子秤的示值误差的范围为g 2.0±,资料未给出其他信 息,求示值误差给称量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m u ?。 3. 将以上两个不确定度合成,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c u =? 4. 如欲使上题中计算出的不确定度达到大约95%的置信概率,则扩展 不确定度U =?(简易评定) 5. 正确表达最终的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U u )2 + (U w )2 u w = = = = 测量结果的正确表达 被测量 X 的测量结果应表达为: X = X ± U (仪仪 ) 表 1 常用函数不确定度合成公式 其中 X 是测量值的平均值,U 是不确定度。 例如: 用最小刻度为 cm 的直尺测量一长度最终结果为:L =(0.750±0.005)cm ; 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最终结果为:E =(1.15±0.07)×1011Pa 。 1. 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2 N = X αY β Z γ U N = N 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U = 1. 在函数关系是乘除法时,先计算相对不确定度( U N )比较方便.例如表中第二行 N 的公式. 2. 不确定度合成公式可以联合使用. 其中: S = 为标准差; sin θ u 例如: 若 τ ,令u sin θ , w 3φ 则 τ . 3φ w ?仪 是仪器误差,一般按仪器最小分度的一半计算,但是游标卡尺和角游标按最小 分度计算。也可按仪器级别计算或查表。 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方法 根据表中第二行公式,有: U τ = ; τ 间接测量 N = f (x , y , z ,??仪 的平均值公式为: N = f (x , y , z ,??仪 ; 根据表中第一行公式,有: U w = = 3U φ ; 不确定度合成公式为:U N = 根据表中第三行公式,有: 。 U u = cos θ ?U θ . 也可根据表 1 中的公式计算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 所以, U τ = τ ? = τ S 2 + ? 2 仪 ∑ ( X - X ) 2 i n -1 ( ) ?U + ( ) ?U + ( ) ?U + ? N 2 2 ? N 2 2 ? N 2 2 ?X X ?Y Y ?Z Z α 2 (U X ) 2 + β 2 (U Y ) 2 + γ 2 (U Z ) 2 X Y Z 32U 2 φ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

混凝土的稠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小,砂浆的稠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 (T0522-200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坍落度仪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方法和步骤。本方法适用于坍落度大于10㎜,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的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测定。 二、仪器设备 1、坍落筒:如图所示, 坍落筒为铁板制成的截头圆锥筒,厚度不小于1.5mm,内侧平滑,没有铆钉头之类的突出物,在筒上方约2/3高度处有两个把手,近下端两侧焊有两个踏脚板 2、捣棒:为直径16㎜,长约600㎜并具有半球形端头的钢质圆棒。 3、其它:小铲、木尺、小钢尺、镘刀和钢平板等。 三、试验步骤 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它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口,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镘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

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150s。 3、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精确至1mm。 4、当混凝土的一侧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5、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6、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予记录。 (1)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 三级:“上’:表示插捣容易;“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2)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多”:表示用镘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中”:表示抹五六次才使表面平整无蜂窝;“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3)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

第八讲 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第八讲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作者:李慎安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bd17940403.html, 发布时间:2007-05-08 10:33:45 计量培训: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讲座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李慎安 8.1 什么叫扩展不确定度? 按《JJF1001》扩展不确定度定义为: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也称展伸不确定度或范围不确定度。符号为大写斜体U,U P。当除以被测量之值后,称为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符号为U rel,U prel。符号中的p为置信概率,一般取95%,99%,这时其符号成为U95,U99,U95rel或U99rel。定义中所指大部分,最常用的是95%和99%。 扩展不确定度过去曾称总不确定度(overall uncertainty),这一名称已为《导则》所禁止使用,因其从含义上易与合成不确定度混淆。 扩展不确定度是比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大的一个参数,它等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包含因子k后的值,对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而言,它是成倍地被扩大了的一个值。 8.2 扩展不确定度分成几种? 扩展不确定度根据所乘的包含因子k的不同,分成两大类。当包含因子k之值取2或3时,扩展不确定度U只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的k倍。在给出U时,必须指明k的取值。实际上,这时的U所包含的信息与u C一样,并未因乘以k后,其信息有所增多。此外,还有一种包含因子k p,它是为了使扩展不确定度所给出的区间内能有概率为p的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含于其中所必须有的因子。所得到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 p。一般,只在被测量Y可能值y的分布类型可估计为正态时才给出U P。这时的k p之值,按u c(y)的有效自由度υeff,通过本讲座6.6中的表得出,即t p值,k p=t p(υ)。随υ的增大,k有所降低,随p的增大,k p有所增加。 与上述类似,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亦有两种。 8.3 什么情况下使用U,什么情况下使用U p来说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根据有关测量仪器校准的技术规范。例如,以下技术规范规定取k=3,JJF2002,2003,2004,2018,2019,2025,2026,2030,2032~2041,2045,2446等,不一一例举。而以下技术规范规定取k=2,JJF2049,2050,2072,2089等。也有一些技术规范规定用U95,如JJF2006,2061,等。规定采用U99的如JJF2020,2056,146等。 (2)可以估计被测量Y估计值y之分布接近正态时,可给出U p,否则只能给出U。 8.4 什么情况下可用包含因子k95=2及k99=3? 如果y的分布是比较理想的正态分布,那么,当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y)的有效自由度充分大时,即可做出这样较简单的处理,例如,在p=95%时,自由度为12,这时,按本讲座6.6,k p=2.18,如取k p=2,其值小了不到十分之一,应该说就无足轻重了。当p=99%时,υeff无穷大的k p=2.58≈2.6,整化为k99=3,已较保守;而当υeff=20时,k99之值为2.85,它比2.6大约大十分之一,因此,这时如不用2.85而用2.6,所得U99也只小十分之一左右,应可忽略。因此,在《JJF1059》中所要求的有效自由度应充分大,拿十分之一作为可忽略的标准,则对于p=95%时,υeff应大于12,对于p=99%,应大于20。 8.5 什么情况下,虽未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y)的有效自由度,取包含因子k=2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U可以估计是置信区间在p=95%的半宽,可否在检定证书中给出其值为U95? 虽未算出υeff,但其值估计不太小,例如,大于12,而且,可以估计Y的估计值的分布接近正态,这时,一般可以认为U=2u c(y)的置信概率p大约为95%。但是不能在证书上给出其值为U95之值。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学习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学习记录 学习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仪器设备、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等。 2、检测环境条件的变化 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试验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小于50%,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试验设备、容器及辅助设备的温度宜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3、取样与试样的制备 20L。 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并搅拌均匀;第一次取样和最后一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 宜在取样后5min内开始各项性能试验。 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 3.4.1、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搅拌机搅拌。拌和前应将搅拌机冲洗干净,并预拌少量同种混凝土拌合物或水胶比相同的砂浆,搅拌机内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 3.4.2、应将称好的粗骨料、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外加剂一般先溶于水)依次加入搅拌机,难溶和不溶的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液体和可溶外加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 3.4.3、混凝土拌合物宜搅拌2min以上,直至搅拌均匀; 3.4.4、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拌和量不宜少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不应大于搅拌机容量,且不应少于20L; 试验室搅拌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 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应为±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3℃,所用材料的温度宜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4 坍落度及经时损失试验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应润湿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在固定的位置; 2)、混凝土试样应分三层均匀地装入坍落度筒内,捣实后每层高度应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每装一层,应用捣棒在筒内由边缘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匀插捣25次; 3)、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 4)、顶层混凝土装料应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果混凝土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5)、顶层插捣完后,取下装料漏斗,应将混凝土拌合物沿筒口抹平; 6)、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应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并轻放于试样旁边。当试样不再继续坍落或坍落时间达30s时,用钢尺测量出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4.1.3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宜控制在3s~7s以内;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150s 内完成。

普通混凝土稠度试验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 2012级土木工程11班苏晨霄 同组人员:王陈建林、张乐、 谢计冬 2012年11月15日 一、冷弯试验 1.实验目的:检验钢筋承受规定弯曲程度变形的能力。 2.仪器设备: (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2)弯曲装置可以采用支棍式、V形模具式、虎钳式、翻版式弯曲装置。 3.实验步骤 (1)试样放置于两个支点上,将一定直径的弯心在试样两个支点中间施加压力,使试样弯曲到规定的角度,或出现裂纹、裂缝、断裂为止。 (2)试样在两个支点上按一定弯心直径弯曲至两臂平行时,可一次完成试验,也可先按(1)弯曲至90°,然后放置在试验机平板之间继续施加压力,压至试样两臂平行。 (3)试验时应在平稳压力作用下,缓慢施加试验力。

(4)弯心直径必须符合相关产品标准中的规定,弯心宽度必须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两支辊间距离为(d+30)±0.50mm ,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5)试验应在10~35℃下进行,在控制条件下,试验在23±2℃下进行。 (6)结果评定:检查试样弯曲处外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实验结果:钢筋表面并未出现可见裂纹,合格。 二、 拉伸试验 1. 实验目的:拉伸试验是测定钢材在拉伸过程中应力与应变 的关系曲线,以及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三 个重要指标,来评定钢材的质量。 2. 仪器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量具(精确度为0.1mm )。 3. 强度的测定:0S F R eh eh = 0S F R eL eL =0S F R m m = 0S —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mm 2); eL F —屈服阶段的最小力(N );

测量不确定度基础知识试卷资料

测量不确定度基础知识 考核试题 分数: 一判断题 1.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一个参数() 2. 标准不确定度就是计量标准器的不确定度() 3. 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4. 单次测量的标准差是一次测量得到的标准差() 5. 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一种极端情况(即样本数无穷大的情况)() 二填空题 1.计算标准偏差的贝塞尔公式是 2.不确定度传播律的公式是 3.对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来说,在95%的置信区间内,对应的包 含因子k = 4.已知随机变量x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x u rel ,其(绝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x u= 5.已知某测量值y = 253.6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37kg,,请正确表达 测量结果y = 三选择题 1.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 A B类评定 B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C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D A类评定 2.一个随机变量在其中心值附近出现的概率密度较大,该随机变量 通常估计为() A 三角分布B均匀分布 C 正态分布 D 梯形分布 3.对一个量x进行多次独立重复测量,并用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 则应用()式计算标准偏差 A 1) ( ) ( 2 - - =∑ n x x x s k B )1 () ( ) ( 2 - - =∑ n n x x x s k

C n x ∑-=2)(lim )(μμσ D )1()()(2 --=∑∑n m x x x s k p 4. 若已知随机变量x 的变化范围为mm 0.6±;估计其分布为正态分布, 则标准不确定度为( ) A 2mm B 6mm C 1.8mm D 0.3mm 5. 用砝码检定一台案秤,对此项工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则应评定的 量是( ) A 砝码的不确定度 B 台秤的不确定度 C 台秤的示值误差 D 台秤的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四 计算题 1. 对某一物体质量进行6次测量,得到6个测量值 m 1=158.2g, m 2=158.3g, m 3=158.0g m 4=158.6g, m 5=158.1g, m 6=158.3g 求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m u 2. 说明书给出电子秤的示值误差的范围为g 2.0±,资料未给出其他信息,求示值误差给称量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m u ?。 3. 将以上两个不确定度合成,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c u =? 4. 如欲使上题中计算出的不确定度达到大约95%的置信概率,则扩展不确定度U =?(简易评定) 5. 正确表达最终的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评估基本方法

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不确定度评估的基本方法 1、测量过程描述: 通过对测量过程的描述,找出不确定度的来源。 内容包括:测量内容;测量环境条件;测量标准;被测对象;测量方法;评定结果的使用。 不确定度来源: ●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 ● 实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 ● 抽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 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 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 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鉴别力、分辨力、死区及稳定性等)的局限性; ● 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 引用的数据或其他参量(常量)的不确定度; ● 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设性; ● 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 2、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也称为测量模型化,根据被测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案,确立被测量与有关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 被测量Y 和所有个影响量i X ),2,1(n i ,?=间的函数关系,一般可写为 ),2,1(n X X X f Y ,?=。 ● 若被测量Y 的估计值为y ,输入量i X 的估计值为i x ,则有),x ,,x f(x y n ?= 21。有时为简化 起见,常直接将该式作为数学模型,用输入量的估计值和输出量的估计值代替输入量和输出量。 ● 建立数学模型时,应说明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含义。 ● 当测量过程复杂,测量步骤和影响因素较多,不容易写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时,可以分步评定。 ● 数学模型应满足以下条件: 1) 数学模型应包含对测量不确定度有显著影响的全部输入量,做到不遗漏。 2) 不重复计算不确定度分量。

大学物理实验练习题

大学物理实验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基础知识练习题 学院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1.如下表所示,以不同精度的仪器各测量出一个数值,此时只用仪器误差计算不确定度。假设各仪器的误差可能值都服从均匀分布,试求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相对值和结果表达式(要求置信概率约95%)。 B 类评定值,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并报告测量结果。 解:用L 表示长度,l = cm ,()A u s l == cm ,?仪= cm ,B u = cm , C u = cm ,2C U u == cm , L l U =±= ± cm 。 3.用米尺测得正方形一边长a 为:、、、、、、、、、。试分别求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不确定度及相对值,测量结果表达式。 解:令L 为周长,S 为面积,则L =4a ,S =a 2 , a = , ()s a = , ?仪= ,B u = , ()C u a = = ,()rel u a = %, 4l a == cm ,()C u l = ()C u a = cm ,()rel u l = %,()U l = , L l U =±= ± cm 2 s a == cm 2,()rel u s = ()rel u a = %,()C u s =()rel s u s ?= cm 2 , ()U s = , S s U =±= ± cm 2 4.一个铝圆柱体,测得半径为R =±cm ,高度为h =±cm ,质量为m =±g ,试计算铝的密度ρ,其不确定度及相对值;写出结果表达式。 解:由U =2u C 和已知条件得:u C (R )= cm ,u C (h )= cm ,u C (m )= g , u rel (R )= %, u rel (h )= %, u rel (m )= %, 2 m R h ρπ= = g cm -3 ,()____%rel u ρ== ()()C rel u u ρρρ=?= g cm -3,()U ρ= g cm -3 ()U ρρρ=±= ± g cm -3 5.单位变换 (1)m =±kg= ± g= ± mg (2)L =±cm= ± mm= ± m (3)ρ=±mg/cm 3= ± kg/m 3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一、目的要求及适用范围 为了控制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各种性能及质量和流变特征,要求统一遵循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从而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适用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基本性能进行检验。 二、拌合物取样及试样制备 1.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用料取样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拌制。 2.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取样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时,其取样方法和原则应按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3.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试验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合方法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避免遭受阳光直射和风吹(当需要模拟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时,试验室和原材料的质量、规格和温度条件应与施工现场相同)。(2)所用材料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在拌合前,材料的温度应保持与试验室温度相同。(3)各种材料应拌合均匀。水泥如有结块而又必须使用时,应过0.90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 (4)在决定用水量时,应扣除原材料的含水量,并相应增加其各种材料的用水量。 (5)拌制混凝土的材料用量以重量计。称量精确度:骨料为±1.0%;水、水泥和外加剂为±0.5%。 (6)掺外加剂时,掺入方法应按照有关规定。 (7)拌制混凝土所用的各种用具(入搅拌机、拌合铁板和铁铲、抹刀等),应预先用水湿润,使用完毕后必须清晰安静,上面不得有混凝土残渣。 (8)使用搅拌机半只混凝土时,应在拌合前预拌适量的砂浆进行刷膛(所用砂浆或混凝土配合比应与正式拌合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同),使搅拌机内壁粘附一层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合时水泥砂浆的损失。机内多余的砂浆或混凝土倒在铁板上,使拌合铁板也粘附薄层砂浆。(9)设备:1)搅拌机:容积30~100L,转速为18~22r/min。)磅秤:称量100kg,感量50g;台磅:称量10kg,感量5g;天平:称量1kg,感量0.5g(称量外加剂用)。3)铁板:拌合用铁板,尺寸不宜小于1.5m*2.0m,厚度3~5mm。4)铁铲、抹刀、坍落度筒、刮尺、容器等。 (10)操作步骤 1)人工拌合法:将称好的砂料、水泥放在铁板上,用铁铲将水泥和砂料翻拌均匀,容后加入称好的粗骨料(石子),再将全部拌合均匀。将拌合均匀的拌合物堆成圆锥形,在中心作一个凹坑,将称量好的水(约一半)倒入凹坑中,勿使水溢出,小心拌合均匀。再将材料堆成圆锥形作一凹坑,倒入剩余的水,继续拌合。每翻一次,用铁铲在全部拌合物面上压切一次,翻拌一版不少于6次。拌合时间(从加水算起)随拌合物体积不同,宜接如下规定控制:拌合物体积在30L以下时,拌合4~5min;体积在30~50L时,拌合5~9min;体积超过50L 时,拌合9~12min。混凝土拌合物体积超过50L时,应特别注意拌合物的均匀性。 2)机械拌合法:按照所需数量,称取各种材料,分别按石、水泥、砂依次装入料斗,开动机器徐徐将定量的水加入,继续搅拌2~3min(或根据不同情况,按规定进行搅拌),将混凝土拌合物倾倒在铁板上,再经人工翻拌两次,使拌合物均匀一致后用做实验。 4.混凝土拌合物取样后应立即进行试验。试验前混凝土拌合物应经人工略加翻拌,以保证质量均匀。 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不确定度计算

2、不确定度各分量的评定 根据测量步骤可知,测量氨氮质量的不确定度来源有几个方面,一是由标准曲线配制所产生的不确定度,二是测试过程所产生的不确定度。按《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对于只涉及积或商的模型,例如:C N=m/v,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 「"㈣12 工「"(¥) —-\\[ ------- J + L—J c \ m v 式中,u(c)为质量m和体积v的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mg/L ; u(m)为质量m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ug; u(v)为体积v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mLo 2.1取样体积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 rel(V) 所取水样用50mL单标线吸管移取。查JJG 196— 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A级50mL 单标线吸管的容量允差为0.05mL,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标定体积为三角分布,则容量允差引入的不确定度为:u(△ V)=0.050/ V6。 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吸量管校准温度为20C,设实验室内温度控制在土5C范围内波动,与校准时的温差为5C,由膨胀系数(以水的膨胀系数计算)为2.1X 10-4/C得到50mL水样的标准不确定度为(假定为均匀分布):

= 50.00x2.1x 10~4 x 5/ = 0.03ImL w) 综合以上两项,则: u(r}= =/o.021’+ 0.031’ = 0,038(wZ)取样体积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打 =打/ 50 = 0.038/5。= 7.6 x 1 O'4 2.2重复性测定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 rel(rep) 采用A类方法评定,与重复性有关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均包含其中。对某水样进行7次重复性测定,所得结果如下: 1.33、1.35、1.34、1.34、1.35、1.38、1.35mg/L,平均值 1.35 mg/L。 重复测量数据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X(x t-x) 5 = [I ------------ = 0.0060 | — 1) 因此,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明二&0060/1.35 二0.00445 2.3铉(以氮计)的绝对量m引入的不确定度U rel(m) 2.3.1配制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U rel(1)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 2.指出下列测量值为几位有效数字,哪些数字是可疑数字,并计算相对不确定度。 (1) g =(9.794±0.003)m ·s 2- 答:四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4”是可疑数字,%031.0%100794 .9003 .0≈?= gr U ; (2) e =(1.61210±0.00007)?1019- C 答:六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0”是可疑数字,%0043.0%10061210 .100007 .0≈?= er U ; (3) m =(9.10091±0.00004) ?1031-kg 答:六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1”是可疑数字,%00044.0%10010091 .900004 .0≈?= mr U ; (4) C =(2.9979245±0.0000003)8 10?m/s 答:八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5”是可疑数字 1.仪器误差为0.005mm 的螺旋测微计测量一根直径为D 的钢丝,直径的10次测量值如下表: 试计算直径的平均值、不确定度(用D 表示)和相对不确定度(用Dr 表示),并用标准形式表示测量结果。 解: 平均值 mm D D i i 054.210110 1 ==∑=

标准偏差: mm D D i i D 0029.01 10)(10 1 2 ≈--= ∑=σ 算术平均误差: mm D D i i D 0024.010 10 1 ≈-= ∑=δ 不确定度A 类分量mm U D A 0029.0==σ, 不确定度B 类分量mm U B 005.0=?=仪 ∴ 不确定度mm U U U B A D 006.0005.00029.0222 2≈+=+= 相对不确定度%29.0%100054 .2006 .0%100≈?=?= D U U D Dr 钢丝的直径为:%29.0)006.0054.2(=±=Dr D mm D 或 不确定度A 类分量mm U D A 0024.0==δ , 不确定度B 类分量mm U B 005.0=?=仪 ∴ 不确定度mm U U U B A D 006.0005.00024.0222 2≈+=+= 相对不确定度%29.0%100054 .2006 .0%100≈?=?= D U U D Dr 钢丝的直径为: %29.0)006.0054 .2(=±=Dr D mm D ,%00001.0%1009979245 .20000003 .0≈?= Cr U 。 3.正确写出下列表达式 (1)km km L 3 10)1.01.3()1003073(?±=±= (2)kg kg M 4 10)01.064.5()13056430(?±=±= (3)kg kg M 4 10 )03.032.6()0000030.00006320.0(-?±=±= (4)s m s m V /)008.0874.9(/)00834.0873657.9(±=±= 4.试求下列间接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并把答案写成标准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