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上段及乙状结肠切除术(前切除术)
手术记录经腹腔行直肠切除吻合术 (前切除术,吻合器吻合)

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直肠癌 Rectal carcinoma术后诊断:直肠癌 Rectal carcinoma手术方式:经腹腔行直肠切除吻合术(前切除术,吻合器吻合)Abdominal resection of the rectum (Anterior resection) (Dixon’s operation)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插管全麻麻醉人员:术中所见:术中见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
肿瘤位于直肠上端,直径约5cm,已浸润至浆膜层,可推动,。
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
腹腔探查入术中所见。
拟行Miles’手术。
3.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
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或卵巢)血管。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
4.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
5.将降结肠外侧腹膜剪开置脾曲,充分游离结肠脾曲。
游离直肠肿瘤下缘5cm处,在此作荷包缝合,距荷包缝合0.5cm处的近端切断直肠。
同法处理近端乙状结肠肠管。
取出切除的标本。
即送冰冻,报告为上、下切缘均阴性。
6.会阴组手术,先扩肛,再用PVP-I消毒直肠内腔,将吻合器涂布石腊油后经肛门插入到直肠切断处。
放松尾端螺丝使抵针座与器身脱开,并向上顶出切断端,将直肠荷包缝合紧扎于中心杆上。
再将抵针座塞入近端结肠断端的腔内,扎紧荷包缝线。
将中心杆与器身重新对合后旋紧尾端螺丝,使两端肠壁压紧靠拢而无扭曲。
打开保险闸后,用力扳拢手柄,直至切断。
退出器械,检查器械内两侧切下的组织完整。
直肠癌经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临床分析

直肠癌经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3例行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3例直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3~10天发生临床吻合口瘘3例,均为下段<8cm。
经临床禁食禁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周内痊愈出院。
结论:Dixon手术是直肠癌保留肛门的一种最好的手术方法,保留了肛门,直肠下段的感觉及排便功能。
【关键词】直肠癌;经腹手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56-02Dixon手术是直肠癌保留肛门的一种最好的手术方法,不仅保留了肛门,并且也保留了直肠下段的感觉及排便功能。
Dixon术的切除与吻合均在盆腔内进行,吻合口在腹膜外。
由于双吻合器的临床使用,使Dixon术适用范围增宽,应用日益广泛。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3例行直肠癌经腹腔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33例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5±3.5岁。
病程平均 5.5±1.5个月。
直肠上段(≥8cm)15例,下段(<8cm)18例。
1.2 方法手术的腹部切口、腹腔内探查、分离直肠、乙状结肠等同Miles手术,有时因结肠过短,为保证与下段直肠进行无张力吻合,则要将降结肠游离至脾曲,切断脾结肠和部分胃结肠韧带,使结肠脾曲充分游离。
提起乙状结肠与直肠上段,并用纱条扎紧癌肿的近端肠管,向肠腔内注入5-Fu 500mg。
距癌肿远端2~5cm以下的直肠夹两把大直角肠钳,靠近下端直角钳切断直肠,断端用苯扎溴铵或络合碘消毒。
用两把直角钳或有齿止血钳夹住拟切断处的癌肿近端乙状结肠并予切除,取出切除的肠管和病变组织。
直肠癌手术护理论文

直肠癌手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77-01在我国,直肠癌是前五位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
治疗上多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根据癌肿在直肠的位置不同,有以下几种术式:①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se手术):传统的milse手术适用于距肛门7cm以内的直肠癌。
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下部及其系膜和直肠全部、肛管与肛周5cm直径的皮肤、坐骨直肠窝组织等。
乙状结肠近端在左下腹做永久性人工肛门。
②经腹腔直肠癌切除术(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术):适用与直肠癌下缘距肛门10cm以上者,经腹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作直肠和乙状结肠肠端吻合,保留正常肛门。
近年来,在直肠癌病理组织学研究与吻合器广泛使用的基础上,原来适用于中上段直肠癌的保留肛管括约肌的切除式,延用到距肛门5~7cm的直肠下段癌。
③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与直肠癌下缘距肛门7~10cm之间的病人。
腹部操作与上述手术基本相同,经肛门在齿线上切断直肠,将乙状结肠从肛门拉下,固定于肛门。
10~14d后切去肛门处多余直肠。
此手术虽保留肛门,但控制排便效果不满意,手术彻底性差。
我科2009~2011年共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68例,均成功实施(milse手术),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就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
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
年龄46~75岁。
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泻,黏液血便、大便变形、排便不尽感等症状。
确诊后均施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手术顺利。
术后经治疗和护理,均早期康复。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与沟通:创造良性环境,即将做肠造口的病人会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作为外科医生、护士以及家属,要和病人一起共同参与,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充分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病人能够接受肠造口。
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Dixon术)

手术后情况:生命体征稳定,安全返回病房,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常规抗感染、补液支持处理,切除之标本家属过目后送病理检下腹横切口长约6cm,切开入腹,于肿瘤上方15cm处结扎切断结肠边缘血管,离断结肠,消毒、防护残端。
6.于肿瘤下方以大直角钳夹闭直肠,下组扩肛直至四指,以0.2%甲硝唑液冲洗远端直肠腔,于肿瘤下方3cm,以国产弧形切割吻合器关闭直肠,近段离断,移出标本。盆腔冲洗,严密止血。
7.再次消毒后,修剪近断端乙状结肠残端,缝制荷包线,置入直径31.5mm吻合器钉砧头,收紧荷包线,打结于中心杆;将吻合器自肛门置入,中心杆自闭合线后方穿出,结合钉砧头中心杆,调整近段肠管系膜方向,旋紧吻合器,击发并压迫15秒,旋松吻合器,旋转退出吻合器,检查切除圈完整,结肠充气试验检查吻合口无泄漏。
手术步骤:核对患者无误,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1.自右下腹部开放造气腹作为主操作孔,依次穿刺脐下方、右侧腹、左侧腹,分别建立10mm观察孔以及2个5mm次操作孔,探查如“手术中所见”描述,取头低脚高20度,右侧低位20度,拉开小肠。
2.提起乙状结肠,超声刀切开其系膜内侧与后腹壁交界处,于Toldt筋膜后方游离乙状结肠及其系膜。
人民医院手术记录
科别
普外科
手术日期
2010年01月27日
姓名
性别
男
年龄
57岁
住院号
手术前诊断
直肠中段癌
拟施手术
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Dixon术)
手术后诊断
直肠下段癌
已施手术
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Dixon术)
手术医师
邱健
第一助手
手术分级目录(普外科)

腹膜病损切除术
小肠部分切除术
盆腔粘连分离术
横结肠部分切除术
肠粘连松解术
降结肠部分切除术
胃十二指肠肝粘连松解术
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
腹膜粘连松解术
乙状结肠切除术
腹壁切口裂开缝合术
升结肠部分切除术
腹壁裂伤缝合术
结肠部分切除术
腹壁补片缝合术
肠吻合术
腹壁加强修补术
小肠-小肠吻合术
大网膜包肾术
十二指肠—小肠吻合术
手术分级目录(普外科)
一、普外科
级别
手术名称
四级
腹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
经腹腔镜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胃切除伴食管空肠吻合术
甲状腺癌根治术
胸腹联合切口喷门癌切除术
甲状腺全部切除术
迷走神经切断术
胸骨下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胸骨下甲状腺全部切除术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
脾动脉栓塞术
肝胆管切开取石术
动静脉栓塞术
胆肠R-Y吻合术后短臂切开取石
选择性血管栓塞术
胆总管探查术
骼内动脉结扎术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
股动静脉人工血管吻合术
胆总管切开引流术
下腔静脉导管插入术
胆管引流术
股动脉栓塞术
肝管置管引流术
颈总动脉-腋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
残余胆管切除术
颈外-颈内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
胆管病损切除术
结肠永久性造开口术
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结肠造口矫形术
下肢曲张静脉切除术
回肠造口术
下肢曲张静脉剥脱术
回肠暂时性造口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普外科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诊疗

普外科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诊疗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及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好发年龄41~50岁。
在我国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生率高,约1.5:1。
随着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尤其是大都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超过直肠癌的趋势。
一、病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饮食习惯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素饮食有一定相关性;过多摄入腌制食品可增加肠道中致癌物质,诱发大肠癌;而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缺乏均可能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
2.遗传因素有20%~30%的大肠癌患者存在家族史,常见的有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家族性无息肉结肠癌综合征,此类人发生大肠癌的机会远高于正常人。
3.癌前病变多数大肠癌来自腺瘤癌变,其中以绒毛状腺瘤及家族性肠息肉病癌变率最高;而近年来大肠的某些慢性炎症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血吸虫性肉芽肿也已被列入癌前病变。
二、病理分期1.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分型(1)肿块型:肿瘤向肠腔生长,易发生溃疡。
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
好发于右侧结肠,尤其是回盲部。
(2)浸润型:肿瘤沿肠壁呈环状浸润,易致肠腔狭窄或梗阻;转移较早。
好发于左侧结肠,特别是乙状结肠。
(3)溃疡型: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四周浸润;早期可有溃疡,边缘隆起,中央凹陷;表面糜烂、易出血、感染或穿孔;转移较早,恶性程度高,是结肠癌最常见类型。
显微镜下组织学分类较常见的是:①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
②黏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③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2.临床病理分期结肠癌的分期普遍采用Dukes法。
A期癌肿局限于肠壁,可分为三个分期。
A,:癌肿侵及黏膜或黏膜下层;A₂:癌肿侵及肠壁浅肌层;A₃:癌肿侵及肠壁深肌层。
B期癌肿穿透肠壁或侵及肠壁外组织、器官,尚可整块切除,无淋巴结转移。
C期癌肿侵及肠壁任何一层,但有淋巴结转移。
D期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器官无法切除。
3.扩散和转移方式结肠癌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
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胡月星王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呼和浩特010017通信作者:王举,Email:wangju_86@ 163 •com【摘要】随着外科器械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提高,有更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得到根治肿瘤效果的 同时也可以保留肛门,但术后有60% ~90%的患者会出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其排便功能紊乱会严重影响 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概念、症状、可能的发病机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 述,为LARS诊治和预防提供帮助。
【关键词】直肠肿瘤;排便;综述;低位前切除术;低位前切除综合征DOI :10. 3760/cma. j. issnl 15396-20201227-00416Progress in 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of rectal cancerHu Yuexing, Wang Ju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y, Inner Mongolia People's Hospital, Hohhot 010017,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Ju, Em ail:*****************【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improved surgical techniques,more and more patients with low rectal cancer can get the effect of the radical cure while preserving the anus. Still,nearly 60%- 90% of patients will undergo low anterior resection after surgery Syndrome ( down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 LARS can seriously affect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fter surgery. 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 the concept, symptoms, possible pathogene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LARS and provide help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LARS.【Keywords】Rectal neoplasms; Defecation ;Review;Low anterior resection ;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AdvancementDOI :10. 3760/cma. j. issnl 15396-20201227-00416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是指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紊 乱,临床上表现为便频、便急、肛门不自觉漏液漏便、气便失禁、排便困难等症状。
乙状结肠切除术操作规范

乙状结肠切除术操作规范
【适应症】
乙状结肠癌伴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结转移者。
【禁忌症】
1.高龄、体弱伴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者。
2.肝或肺伴广泛转移;腹腔广泛播散;肿瘤局部广泛浸润累及输尿管、髂血管等重要器官结构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可取股伸、外展膀胱截石位或平卧位,左侧腹部旁正中切口向脐上延伸二横指。
2.进腹后放置塑料保护圈,依次探查肝、胆囊、胃、脾、整个结肠和盆腔。
3.将乙状结肠向下牵拉,切开腹主动脉左侧后腹膜,显露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确定无可疑转移淋巴结,向下分离显露左结肠动脉与乙状结肠动脉,清除其周围脂肪淋巴组织,然后在根部结扎加缝扎乙状结肠血管。
4.切开乙状结肠左侧与左髂凹后腹膜粘连的先天融合肌膜,进入腹膜后间隙游离乙状结肠,在肿瘤近端10cm和肿瘤远端5cm处断离系膜和肠管,移去切除标本,病变肠管与系膜包括血管淋巴结等整块一并切除。
5.将降结肠与近端直肠端端吻合,可以用手缝亦可用端端钉合器进行吻合,(钉合器吻合方法可参照"低位前切除术"一节;拟用钉合器者病人需取股伸外展膀胱截石位)然后缝闭系膜裂孔。
6.腹腔冲洗,严密止血,逐层完全缝合。
【注意事项】
1.整个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不接触、隔离技术",防止肿瘤种植和播散。
2.在结扎断离乙状结肠血管时需注意避开其后方的左侧输尿管。
在游离乙状
结肠及其系膜时尚需注意保护避开其后方的左侧精索血管。
3.在进行降结肠与直肠进行吻合时需注意避免张力和保证吻合口断端血供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