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性质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贝类中三种高毒性麻痹性贝毒

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贝类中三种高毒性麻痹性贝毒

teot a cn io s h orl i ofc ns( )o recl rt ne ut n eem r a .9 , h pi l o d in ,t cr a o ce i t r f he a bai q a o sw r oet n0 9 8 m t e etn i e t i o i h
Z A G X a—n , A G Q a , U u -u ,F N ig H N iol g Y N i H I nh a E G Bn ,MA L—a ,Y u- a i o Y i n UH iun y j
( at hn e i ee Rsac ntu ,C ie cdm i e c ne, h nh i 2 0 9 ) E s C iaSaFs rs e rhIstt hns A a e yo Fs r Si cs S a g a 00 0 h i e ie e f hy e
ivs gt yc os g -2fry) un l e 一abx ley e( Q)a edr ai t nraet ai s n et ae b hoi ( - o1q ioi - croadh d F i d n3 u n2 st ei tai gn.V r u h v z o e o
张晓玲 , 杨 桥 ,惠芸华 , 冯 兵, 马丽艳 , 于慧娟
209 ) 00 0
பைடு நூலகம்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上海 摘
要 :建立灵 敏可靠的麻痹 性贝类毒素( S ) P P 检测 技术是 保 障我 国贝类 水产 品质 量安全 的有力手 段。本
研究选取 3( . .2呋喃 甲酰基 )喹啉.一 一 2羰醛 ( Q) F 为荧光衍生 试剂 , 利用超高效 液相色谱 ( P C) U L 和柱前衍 生荧 光检测技术 , 建立 了贝类 中 3种高毒性 P P毒素成分( T G X1 N O) S S X、 T 及 E 的检测 方法 , 影响荧光衍 生效率 对 和色谱分离效果的各主要实验因素分别进行 了优化 。结果表 明 , 在优化后 的最佳 实验 条件下 , 3种 P P毒素 S 成分线性方程 的相关系数 () r 均大于 0 9 8 保 留时间( 及峰 面积 ( ) 日内及 日间精 密度 R D值 分别小 .9 , t) 的 S

塔玛亚历山大藻产麻痹性贝类毒素能力的研究

塔玛亚历山大藻产麻痹性贝类毒素能力的研究

洋污染风险进行评估。 就我 国 来 看,PSP污 染 情 况 不 容 乐 观,仅
2017—2019年,我国福建漳州和河北秦皇岛就发 生多起 PSP中毒事件,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 全,也造 成 了 海 水 养 殖 业 的 巨 大 经 济 损 失。对 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开展 PSP监测项目, 完善 PSP风险监控体系。相关科研人员也积极 投入 PSP研究中,比如,研发更高效的 PSP检测 手段、探究 PSP在贝类中的代谢规律、分析产 PSP 藻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及 产 毒 能 力 等[12-13]。 有研究表明,全球绝大多数 PSP事件皆由亚历山 大藻属藻类引起,该属藻类目前已通过形态学确 定的有 3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被发现能够产生 PSP,且毒素成分多样[1,14]。ZOU等[15]对 67株分 离自我国沿海的塔玛亚历山大藻 PSP组分研究 发现,不同藻株 PSP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但主要
收稿日期:2020-04-07 基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 (2017HYYJ020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 (2185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47167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17ZR1439400) 作者 简 介: 汪 宇 (1995—),男,安 徽 安 庆 人,硕 士 研 究 生,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贝 类 产 品 质 量 与 安 全。Email: wangy0513@126.com 通信作者:沈晓盛,研究员。Email:foodsmc98@126.com
仪器条件参考 GB5009.2132016中液相色 谱质谱条件[21]。样品分析在 Ultimate3000超高 压液相色谱QExactive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联用系 统 上 进 行。色 谱 柱 为 TSKgelAmide80 (3μm,2mm×15cm)。

麻痹性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研制

麻痹性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研制

Wa g u a , h oJ g o g Xu a gZ egQ u u , h oxi n y n Z a n h n , n , hn iy eZ a n Qi i Y
( i nn nr— xtnpcinadQur t e ueu D l 16 0 , hn ) La igE t E iIset aa i ra , ai o y o n n nB n a 10 1C ia
me h d e au t n a d q a i o to ed t r n t n o P t o v l a i u l y c n r ln t e e mi a i f o n t i h o PS .
Ke wo d p r l t h l s o s n r f r n e mae a ; u eb o o i a eh d s al p y rs a ay i s e l h p io ; e e e c tr l mo s i l g c l t o ; c l c i f i m o
mL, 4 0 / i 心 5mi, 上清 液 作 为待 测 以 0 0r r n离 a n取 液 ( 液 ) 照标 准 方 法 , 行 检测 , 果 报 告单 原 , 按 进 结
位为 MU/ 。 g 2 均 匀性检 验

2 4 7 l O
表 3 麻 痹性 贝 类 毒 素 标 准样 品 稳 定性 检 验 结 果 ( ) 一
T e S net n s x ad d n e a t s 5 9± 2 MU/ k 2)T eP Prfrnema r l a e sdi e h Pc tn di pn e cr iy wa (8 4 ) P o a te u t n g( = . h S eec t acnb e t e e i u nh

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模拟表位的初步研究

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模拟表位的初步研究

l bta tl A :T ce n ppd ii fP P s c A r o sre e te mmc o S i s
( aa t h ls os nn P rl i s el h p i i yc f i o g)GT 2 3 f m a d m 1 - X , r a rn o 2 o
J n in F g u -a , U N j
De a t n f I pr me to mmu o o y,S u h r d c l U ie s y n lg o t e n Me ia n v ri ;Mo e t l—
选获得 2 0株 能与 靶分 子 高亲 和力结 合 的 阳性 噬 菌体 克 隆。 序列分析表明 D L P X X P为保守序列 ( x为任 意氨基酸 ) 。竞争 E IA检测表 明 , LS 麻痹性 贝类 毒素 G X , 抑制 阳性 噬菌 T 2 3可 体克隆 p ae2与抗 G X , b结合 。根 据 阳性序列 合成 hg T 2 3mA
麻 痹性 贝 类毒 素 G X , 拟 表位 的初 步 研 究 T 2 3模
向 征 ,刘北一 , 晓睿 侯 ,向 军俭 ,富 宁
(暨南 大学分子免疫学与抗体工程实验室 , 广东 广州 503 ; 162 南方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 广东 广州 50 1) 155
A r ltc s el s p io i g G TX2, Pa a y i h lf h o s n n i 3
表位肽 Βιβλιοθήκη O fGT)2..M ETHOT ( 3 HS:Th n co a n io y a an t emo o ln l t d g is a b
GT , ( b E F。 w s ue satre ce nte ) 3 mA 9 l ) a s d a ag t o s re h t

贝类毒素的测定

贝类毒素的测定
记录注射完毕时间,仔细观察 并用秒表记录小鼠停止呼吸时 的死亡时间(到小鼠呼出最 后一口气止)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样品的测定
小鼠试验
若注射样品原液后,1只或2只小鼠的死亡时间 大于7min,则需再注射至少3只小鼠以确定样 品的毒力
若小鼠的死亡时间小于5min,则要稀释样品提 取液后,再注射另一组小鼠(3只),得到 5min-7min的死亡时间
精选完整ppt课件
25
提取
将抽提液移入500mL的磨口烧瓶中,减压浓缩(旋转蒸发 器,56℃)去除丙酮,直至在液体表面分离出油状物
将浓缩液移入分液漏斗内,以100mL-200mL乙醚和少量的 水洗下粘壁部分,轻轻振荡(不能生成乳浊液),静置分层 后,去除水层(下层)
用相当乙醚半量的蒸馏水洗乙醚层两次,再将乙醚层移入 250mL的磨口烧瓶中,减压浓缩(旋转蒸发器,35℃)去除 乙醚
30
谢谢 !
精选完整ppt课件
31
原理
用丙酮提取贝类中毒素,再转移至乙醚中,经减压浓 缩蒸干后,再以1%吐温-60生理盐水溶解残留物,注 射小白鼠观察存活情况,计算其毒力
试剂和材料
丙酮(分析纯) 乙醚(分析纯) 1%吐温-60生理盐水:称取1.0g吐温-60,溶于生理盐
水(0.8%NaCl)中,并定容至100.0mL
精选完整ppt课件
体重为19-21g的健康ICR系雄性小白鼠 若体重<19g或>21g,查表中的校正系
数便可得到校正的死亡时间 体重>23g、或已用过的小白鼠则不能
使用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样品的测定
检样的制备
贝类
洗净外壳,切断闭壳
肌,开壳,用清水淋
洗内部去除泥沙及其

麻痹性贝毒在生物间的传递过程和贝毒净化的研究进展

麻痹性贝毒在生物间的传递过程和贝毒净化的研究进展

麻 痹 性 贝 毒 (S ) 以 沿 食 物 网 进 行 传 递 、 累 和 代 P P可 积 谢 . 果 不仅 使直 接 营滤 食 性 生活 的 贝类 、 食 性 鱼 类等 含 结 草
程等 几 个方 面 进行 分 析[ ] 于挠 足 类对 甲藻 的摄 食 . 6。 -对 7 于 孙 雷 、 天 久 等 文 章 中 [ 迄 仅 江 8 1 。
A b ta t I hsp p r,h e e r hprc s fta s sin a dmea o im fp rltcs e ihpos nn sb if n rd c dfo do si sr c nt i a e t er s ac o e so n miso n tb ls o a ayi h Ufs io igwa re y ito u e rm metc r l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第 2 0 0年 3期
动 物科 学
麻 痹 性 贝 毒在 生物 间 的传 递 过 程和 贝毒 净化 的研 究 进 展
郝 佳 石 永 波 石 昌磊 鲁艳 莉
(辽 宁 省大 连 市 水产 技 术 推 广 总站 , 宁 大 连 16 2 ; 长海 县 水 产 技 术推 广 站 ; 旅 顺 市 水产 技 术 推 广 站 ; 大 连 市金 州 新 区 水生 动 物疫 病 防 治 站 ) 辽 10 3
Ke ywo d p ayi s els osnn o is P P ; a s sins els d txf ain; sac d a c r s a lt h l hp ioigtxn ( S ) t nmis h l h:eoic t r e rha v n e r c i f r o i f i o e
中图分 类号 ¥ 4 .2 X5 9 44 ; 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 7 9(0 0)3 0 0 - 2 0 7 53 2 1 2- 3 3 0

南海海域养殖牡蛎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分析

南海海域养殖牡蛎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分析

IK)专业论文PROFESSIONAL PAPER南海海域养殖牡蛎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分析■文I王娴吴移山广东省湛江市质■计■监督检测所国家海产品质■监贅检测(湛江)中心林华娟广东海洋大学僅品科技学院摘要:本研究在2013年3月采集湛江、阳江、钦州、北海、汕头、汕尾、深圳I、台山等8个位于南海海域的养殖牡蛎,用小鼠生物(MB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

MBA毒性分析结果显示:8个区域养殖牡蛎的毒素含量为0MU/g-2.3MU/g,符合我国贝类食品安全限量要求;HPLC毒素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湛江、深圳I、汕头、台山和阳江等5个海域的养殖牡蛎体内检测出痕量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湛江、深圳、汕头和阳江海域的养殖牡蛎中检出高毒性的STX和neo STX.本次麻痹性贝类毒素测试MBA法的检出率为25%,HPLC法的检出率为62.5%,HPLC法更适合于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低的样品。

关键词:南海海域;牡蛎;麻痹性贝类毒素尼丘痹性贝类毒素(psp)是一类剧毒的含氮杂环有机物,丿林■其基本化学结构是带两个肌基(=NH2)的嗥吟核,目前已经分离岀24种毒素,研究得比较多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氨基甲酸酯类毒素(Carbamoyl toxins),如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STX)、新石房蛤毒素(Neosaxitoxins, neoSTX)、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GTX^);(2)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N-sulfo carbamoyl toxins),如C—GTX5(B,),GTX6(B2),(3)脱氨甲酰基类毒素(Decarbamoyl toxins),包括de STX、de neo STX、de GTX^等冋,PSP的主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

在24种PSP中以氨基甲酸酯类毒素中的STX最为常见,是目前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贝类毒素的形成与海洋中有毒藻类赤潮密切相关。

探究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来源与形成

探究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来源与形成

S h u i c h a n y u y e在海洋生物毒素中,贝类毒素的危害十分显著,贝类滤食海洋中产毒水藻,在不断积累后形成的毒素就是所谓的贝类毒素。

将中毒症状和藻原差异作为依据,可以将贝类毒素分为多个类型,分别为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类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等。

其中,麻痹类毒素发生频率最高,且危害性极强,因此对此项课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来源Meyer等人是最早记录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国外学者,他们发现患者均在中毒之前食用了贻贝,但却无法明确贻贝的毒性来源。

之后,相关领域学者将精力逐渐投入到了麻痹性贝类毒素来源研究之中,截止至今,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主要来源于海洋甲藻,如亚历山大藻属、巴哈马麦甲藻和链状裸甲藻等,另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淡水蓝细菌同样是麻痹性贝类的毒素来源。

这些藻类所产生的毒素非常低,直接食用不会对人类造成过多的危害,但在被其他海洋生物食用后,这些毒素就会在这些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一旦这些生物被人类所食用,就会引发中毒症状。

此外,部分有毒甲藻孢囊也会携带大量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并且在毒性上远超过活体细胞。

二、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形成研究本文会通过试验的方式,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形成规律进行研究,如下:1、材料①贻贝来源本次试验所选的样品数量为个,采集自旅顺口区铁山街道柏岚子海域,鲜品采集后快速转移到实验室。

②藻株来源藻株来源主要为无棣绿奇生物公司生产的高密度浓缩液,其主要成分为小球藻。

2、实验方法①贻贝养殖在贻贝被运到实验室后,使用人工海水对其进行冲洗,在清除表面泥沙和杂质的同时,将死亡和受损的贻贝剔除,然后把剩余的贻贝全部放置在玻璃缸中,使其正面朝上,个体之间相互独立,放置数量为。

在放置之前,还需将海水加入到玻璃缸之中,并保持水体的有效循环,通过制氧装置的使用,避免贻贝因缺氧而死亡。

考虑到贻贝对水温的要求较高,需使用加热棒将水温加热到24摄氏度,养殖时间暂定为天,在养殖期间,需要每天喂食小球藻,喂食量为贻贝1%组织干重细胞的生物量,确保贻贝能够获得生存物质,同时,将贻贝中可能含有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消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