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及德国工业40比较研究及启示

合集下载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杜传忠;杨志坤【摘要】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的制造业发展基本方向,系统、关联、集成、协同与融合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有效机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和统一的工业制造业标准以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等值得中国借鉴。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German Industry 4.0 Strategy establishes the cyber-physical system,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design,production,operation and service with “Smart Factory”and “intelligence production”.Germany strives to occup y the top ground of the worl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future competition of global industries with Industry 4.0 Strategy.There are many aspects worthy of learning from Industry 4.0 Strategy,such as intelligent,digital and service developing trend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ystem based on systems,correlation,integration,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effective mechanism of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new large-scale and personalized and customized production mode,perfect technical innovationplatform,unified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standards,practice of realizingthe full potential of human resource.【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6页(P82-87)【关键词】工业 4.0 战略;制造业;转型升级;借鉴分析【作者】杜传忠;杨志坤【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市,30007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14内容提要: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德国工业40概况及研究计划

德国工业40概况及研究计划

德国工业4.0概述大纲一、工业4.0的背景1. 历史回顾2. 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3. 工业4.0提出的原因二、工业4.0的概念三、工业 4.0 的目标任务1.工业4.0的根本目标2.工业4.0的任务四、工业4.0的内涵1.工业化与互联网2.工业4.0战略的互联网与工业相融合3. 工业4.0的核心基础——信息物理系统知识点汇总原理和观点K01: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K02:工业4.0是运用信息物理系统(, ),实现设计、采购、制造、销售等生产信息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性化的产品供应。

K03:工业4.0也可以表述为信息化加上工业化,即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K04:工业4.0的根本目标是对智能工厂实行标准化。

K05:工业4.0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价值附加链,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其重要任务是提出整体方案,解决安全、隐私及知识保护等问题。

K06:工业4.0的核心基础是信息物理系统,其实质是物理进程与信息的反馈,即物理对象与互联网融合。

正文一、工业4.0的背景1.历史回顾“工业4.0( 4.0)”一词于2011年首次提出。

“工业4.0”的提出者是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和科学总监教授。

2013年德国乌尔里希·森德勒编著出版了《工业4.0》一书,正式开启了德国工业4.0时代,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德国政府于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研究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工业4.0的地位是国家级战略,推动者是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

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德国工业4.0简介

德国工业4.0简介

3、实现路径(续):开展八大行动
(7)监管框架
在工业4.0下建立新的制造流程和横向业务网 络架构时,必须遵守法律;而现有法律也同样应在 需要时,考虑到创新的影响进行调整。面临的挑战 包括保护企业数据、责任问题、处理个人数据和贸 易限制。这将不仅对立法,也对其他有商业性质的 活动提出了要求——制度将作为一个涵盖面广泛的 适用工具而存在,其内容包括指导方针、个性化 生产高度灵活的工厂可以迎合顾客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不断改变的要求,可以通过现 代化的手段,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制造批产量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回到了第一次工业 革命之前。顾客与工厂频繁交流沟通,不仅在订合同前,而且在下订单后、设计、加工、装配、 调试阶段。因此,顾客甚至可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改动他的订单细节。
(2)灵活性
(3)决策优化
(4)资源生产率和利用效率
(5)新服务创造价值机会
(6)应对工作场所人口的变化
(7)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8)高工资仍然具有竞争力
提 纲 ▪ 一. 德国工业4.0介绍 ▪ 二. 其他发达国家情况 ▪ 三. 对中国工业的启示 ▪ 四. 几点思考
二、其他发达国家情况
(1)美国再工业化
2、内涵(3个特征)
(1)生产工艺与信息技术融合
核心技术:赛柏物理空间 CPS—Cyber-Physical System
传感器 + 微处理器 + 执行器 + 连网能力
CPS强调实体装置和控制网络的连结,即信息 通信技术(ICT)
在制造业中采用物联网和服务网,实现人的控
制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延伸,本质就是人、 机、物的融合。也被称为人机物融合系统。
二、 其他发达国家情况
(2)日本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异同解析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异同解析

深 化双 方合 作 , 共创 中德 制造 业 美好 的 明天
中德 两国都是制造业 大国, 制造 业在各 自经济社会发展 中都 具有十
促进 “ 阴基” 建 设 制造 强国建设 同步发展 。 要加强 “ 四基 ” 创新 能力建 分重要 的地位 和作用。 绎过长期 的交流合作 , 中德 两 国在 制造业领 域 已 设, 荷力突破一批 基础 零部件 的关键技术 , 加大 基础材料 的研发力度 , 经 形成 了良好 的俞作念势, 中国已成为德国企 业最 重要的市场和 利润来 利用现 有资源建 立一批基 础 艺研 究机构 , 不断夯实产业 技术基础 。 要 源地 , 比如 人众、 两门 F 、 s A P 等 德国 业在华发展 势头 良好, 取得 了高

额 回报 。 更 重要的是 , 面 向未来 , 我们还 要看 到中德制造 业具 有很 强的 互补性 , 比如在高端 装备制造 、 节 能环保 、 新 能源、 新能源汽车 以及 巾小 企业 发展 等领域 , 双方 之间的合作空 问和发展潜力巨大 。 我们双方应 进 步加强联 系 , 建 机 制, 深化合作 , 共同促进 制造业 发展 。 在此 , 我提

1 . 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点 , 推进再 点仃、 I 智能 制造应用示范 , 不 断探 索大 规模个 性化定制 、 z ÷ 制造 等新型制造模 式。
持强 化基 础 , 夯实工 业基 础作 为制造 强 国建设 的重要 支撑 。 础材料 、 躯 础零 部件 、 基 础工艺 、 技 术基 础等工 业基 础能力 , 直 接决 定 着工业 产品的性能 、 质量 和可靠性 , 是一个 国家产业竞 争能力的根本 体 现。 要 把强化基 础作为推进制造 强国建设 的一项基 础性长期性工作 , m 点做 好 l _ 业强基 工程的组 织实施 。 要加强统 筹规划 和发展 引导 , 制定 业强基专项 规划和 “ 四基 ” 发展 指导 目录 , 发布工 业强 基发展 报告 ,

德国工业4.0是什么意思

德国工业4.0是什么意思

德国工业4.0是什么意思工业4.0是一个由德国提出的概念,旨在描述工业领域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

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延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工业4.0对于德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德国作为制造强国,致力于进一步提升自身工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工业4.0的框架下,传统的工业生产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工业4.0通过实现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化决策。

这将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生产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工业4.0的核心概念是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是指通过网络和传感器互联的设备、机器和系统,能够自主协同工作,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在智能工厂中,生产设备具备自我学习、自我优化和自我故障诊断的能力,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实时通信和协作,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工业4.0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大规模数据的应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工业设备和产品能够产生海量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优化整个生产过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能源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实现预测性维护,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替换,降低生产线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工业4.0还将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

一方面,它将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人才需求将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推进,传统劳动力的需求将减少,可能导致部分的工作岗位被取代。

因此,工业4.0的推进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劳动力的转型和培训,以确保就业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德国是工业4.0的领导者之一,在推进工业4.0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德国制造业企业在智能化生产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供应商。

德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对比

德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对比

德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对比近年来,德国经济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而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之一。

虽然两国之间有很大的文化和制度上的区别,但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方面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德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德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德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它的经济发展是由科技创新和高端产品制造支撑的。

在过去几年中,德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新的技术和制造高质量的产品。

这种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成功。

德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汽车、机械和化学制品等高端产品备受欢迎。

与此相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由大规模的工业产值、劳动密集型制造和出口支撑的。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类似的发展模式有时候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

德国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除了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之外,德国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德国,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定,有着许多有保障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福利制度。

这些有保障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和优秀的工人。

与此相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一个不稳定的局面,一些企业采用的是灵活的用工制度,一些工人可能需要长时间工作,但是却得不到足够的赔偿。

德国和中国的财政制度德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财政制度之一,其政府不仅有着强大的税收体系,而且还有着高效的支出机制。

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财政制度还有一定的缺陷。

虽然政府实行了许多有效的改革,但是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它的银行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

德国和中国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领先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和中国都十分注重科技创新。

德国表现出了其在基础科研方面卓越的实力,其在机械工程、汽车技术、生物医药和建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突出表现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而中国则注重于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并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深度学习和区块链等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

德国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张勇来源:《管理观察》2017年第26期摘要:近年来,德国、中国相继分别提出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发展战略,以激发本国制造业的活力,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两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德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典型特征及成功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为我国制造业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打造“世界制造业中心”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德国制造业国际地位隐形冠军理性严谨中图分类号:F451.6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regional patterns of German manufacturing and instructions to our countryZhang Yong(China Telecom CO.ltd Beijing 100033)Abstract: during these years, German and China continues to put forw ard “German industry 4” and Made in China 2025" plan, which can stimulate the local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have drawn wide attention. The two countries play important role in global economy, and have a pivotal role in world manufacturing. This article summary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and success factors of German manufacturing,affords lessons and revelation to China’s manufacturing.Key words: Germany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prestige hidden champion precision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的历程。

杜品圣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杜品圣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杜品圣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杜品圣
【期刊名称】《自动化博览》
【年(卷),期】2016(0)10
【摘要】1中国智能制造发展之路的差异性相对于德国工业界发展现状,中国智能制造的推动路径与德国工业4.0有三大不同之处。

(1)"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简单地讲德国"工业4.0"是要解决生产制造模式的灵活性、自适应性的问题,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加快生产制造的研发速度,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用户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所以降低成本及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是德国实现"工业4.0"的根本目的。

而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面临更大挑战。

首先,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没有完全走完。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杜品圣
【作者单位】菲尼克斯电气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德国工业4.0技术和中国制造2025完美结合--德国工业4.0技术无线数据传输与控制系统 [J], ;
2.杜品圣谈工业4.0:从工业4.0到产品4.0 [J], 杜品圣
3.杜品圣谈工业
4.0:工业4.0是“变革”还是“革命”? [J], 杜品圣
4.德国工业4.0握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解读”活动在京举办
[J], ;
5.德国工业4.0握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解读”活动在京举办[J], 杨启森; 朱辉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