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质_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合集下载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与其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与其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与其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刘洋;孙丽君;朱金富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1(19)6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与其人格特质的关系。

方法对922名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及人格特质问卷调查。

结果①总体上大学生倾向于能够体验到主观幸福感,但主观幸福感程度不强;②人格特质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极其显著(F=64.359,P<0.001);决定系数R2=0.191。

其中精神质和神经质2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力(P<0.001),而外向-内向因子则对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负向预测力。

结论大学生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程度不强,人格特质能影响其心理幸福感。

【总页数】3页(P744-746)
【作者】刘洋;孙丽君;朱金富
【作者单位】河南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6
【相关文献】
1.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2.艺术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研究4.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质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质的关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质的关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质的关系作者:杨梅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9年第01期[摘 ;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是确保大学阶段心理健康相关工作的开展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首先对上述概念进行简单介绍,进而结合具体的调查数据论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质]除了保障学生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高校仍应紧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保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时能及时的得到解决,避免进一步发展成心理疾病。

对于这一要求来说,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大学相关教师及心理辅导人员才能更好的结合具体研究结果分析出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法,保障学生在大学阶段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生自身在心理状态上更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同时,学生在面对大量专业课程及其考核、就业压力等过程中也很有可能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状况对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本文将在具体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增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法。

一、相关概念简述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情感性和认知性评价,部分心理学家认为主观幸福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主体对自己已有生活已经是理想状态的一种肯定态度,因此,主观幸福感能够作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心理指标之一。

心理控制源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控制生活环境的能力的知觉,通常情况下,在对这一心理指标进行测量时,部分研究者经常会采用内控量表和外控量表综合的来进行评定,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是存在一定相关性的。

人格特质主要是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之中能引发具体行为,并能使主体在不同刺激下都能做出相同反应的心理结构。

近年来,人格特质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受到了大量研究人员的注意。

二、研究工具及研究结果本文主要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来对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采用的量表为幸福感指数量表、内外控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

大学生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

郭婉然;陶梦欣;郭浩然;龚升彧;吴梓鹏
【期刊名称】《心理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5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弹性、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进而探讨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及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并对581名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人际协助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 = 3.470, p t = 18.763, p t = 25.098, p t = 5.513, p t = 11.799, p < 0.001)并且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最终得出结论:大学生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并且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中介作用可以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

【总页数】9页(P557-565)
【作者】郭婉然;陶梦欣;郭浩然;龚升彧;吴梓鹏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南昌;吉林警察学院中外语言系长春【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2.大学生平衡的时间洞察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3.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4.志愿服务参与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
5.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学中的人格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心理学中的人格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心理学中的人格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心理学旨在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而人格特质作为个体的内在特质,被认为对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探讨人格特质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一、外向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外向特质是指个体在社交交往中喜欢与他人相处、乐于参与活动、善于表达自我等特质。

研究发现,外向特质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

外向个体更加乐观、开朗,他们更容易建立社交关系、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增加了幸福感的体验。

此外,外向个体较为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更容易取得成就和满足感,进一步提升了幸福感的水平。

二、神经质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神经质特质是指个体情绪容易波动、易受压力影响、焦虑和抑郁倾向较强等特质。

研究发现,神经质特质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关系。

神经质个体更容易感受到负面情绪,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更为敏感,导致幸福感的下降。

此外,神经质特质还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如焦虑症和抑郁症等,进一步影响了个体的幸福感。

三、宜人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宜人特质是指个体友善、合作、乐于助人等特质。

研究表明,宜人特质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

宜人个体更加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乐于帮助他人并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许,从而增加了幸福感的体验。

此外,宜人特质还与积极情感的表达和体验相关,使得个体更容易感受到愉快和满足,提高了幸福感的水平。

四、开放性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开放性特质是指个体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创造力和想象力等特质。

研究发现,开放性特质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

开放性个体更加愿意接受新的体验和观点,他们更加开放和自由,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从而增加了幸福感的体验。

与此同时,开放性特质也与个体的探索和发展相关,使得个体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提高了幸福感的水平。

综上所述,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外向特质、宜人特质和开放性特质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而神经质特质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关系。

大学生心理弹性、自尊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弹性、自尊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研究
(1.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 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自尊量表以及Ryff 1理幸福感量表对全国20个省份218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1理弹性、自尊与1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 示:大学生1理幸福感与1理弹性、自尊有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尊在1理弹性与1理幸福 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1理弹性对自尊、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理幸福感对自尊 有预测作用#改善1理弹性和7尊会有效提升大学生1理幸福感#
(二) 心理弹性 1.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又可称作复原力,即能 够是个体在压力、危机、挫折或创伤仍积 极适应、了解大学生的抗逆力情 况,让我们去了解为什么人们面临压力 、 困境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相关 文献表明,心理弹性是正性资源,它有利 于促进个体良好发展,并且对心理幸福 感起保护作用(0)。 2•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刘欣在心理弹性对压力和心理幸福 感的调节作用中,发现心理弹性与心理 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血1 ;高心理弹性有利 于更好的应对压力。研究表明,高心理 弹性的人,自尊也较高,心理弹性对自尊 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赵晶对高中生 自尊与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发现自尊对 心理弹性有正向的预测作用(11)。
力(1)04。Ryff把心理幸福感划分为六个
维度,分别为:自主性、环境控制、个人成 长、生活目标、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和自我 接纳:3)03。
2.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目前,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在 社会支持、自尊、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 等方面。陈浩彬、苗元江对幸福感进行 深入的探讨,发现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 的结构,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在概
10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即将步入社会,是一支特殊的群体。

大学生接受相对高水平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其人格特征往往也比较明显。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其人格特征会有一定的影响,对此,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形成的关系,探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策略,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向上的人格特征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并探究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角色、身份、生活现状、情感现状等满意程度的一个主观表现,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大学生对于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个综合性的心理指标,这种衡量指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从短期来看,类似于情绪状态,从长期来看,类似于情感状态。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其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大学生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

个性倾向性又表现为兴趣、价值观、信念和动力等,而个性心理特征又表现为性格和气质等,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外倾性人格特征、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高的情况下,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主观幸福感有赖于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又会导致不不同的情绪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因此,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可以总结出来的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对于其健康的人格特征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也会反过来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因此,要想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有益的人格特征形成,必须要重视其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2.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对策2.1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大学生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对其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尊重大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教育的人性化关怀,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状态,为他们及时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相关服务,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摘要:对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两个独立的相关研究及其近期发展趋势作了回顾后,着重介绍了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一些影响,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人格;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绪言:奥地利出生的精神科一生弗朗克尔(Viktor Frankl)认为,人的行为的首要动机不是寻求快乐或者权利的欲望,而是寻求意义的意愿,即努力为另个人苦恼的、复杂的和有限的存在状态找到某种理由。

人只有通过评价,才能找到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只有通过工作、爱他人、爱这个世界和直面自己的痛苦,才能发现价值。

从这个角度讲,寻求到了意义,满足了自己的意愿,幸福感就会大大的增加。

而一个人的人格、人格特质对寻求意义方面的影响,非常明显,也就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人格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下面就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一定的阐述说明。

一、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基本定义1、人格:从心理学角度讲,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

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

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而气质就好像是给人格打上了一种色彩、一个标记。

气质和性格这样构成了人格。

人格特质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

对於人格特质的研究,早在1921年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就采取科学方式把人分为直觉型(Intuitor)、思考型(Thinker)、情绪型(Feeler)、和感觉型(Sensor)等4种。

2、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

医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研究

医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研究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6期Vol.18No.6【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心理弹性在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中介作用。

方法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12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格特质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某医科大学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人格特质得分为(115.45±26.73)分,心理弹性得分为(61.82±12.54)分,主观幸福感得分为(21.75±10.52)分;人格特质与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之间均正相关(r=0.462,<0.001;r=0.354,<0.001),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342,P<0.001),心理弹性在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58,占总效应的30.86%。

结论心理弹性在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合理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对医学生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关键词】医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中介作用【中图分类号】R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068(2020)06-0059-03医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研究周诗雪,姜兆权(锦州医科大学,辽宁锦州121002)【收稿日期】2020-07-03【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锦州医科大学学生工作科研重点研究项目“医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编号:xsgzk202001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诗雪,女,1988年生,江苏高邮人,编辑,硕士;姜兆权,男,1987年生,讲师,辽宁朝阳人,硕士。

医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早期,是个体的个性发展关键时期,此时期的个体大多充满激情[1]。

同时医学生又与其他大学生有所不同。

因为医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关乎人的生命,因此,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形成认真、严谨,不能有一丝马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25
35. 24* *
. 354* * - . 362* *
- . 286 . 325*
. 537 . 273 41. 23* *
3. 3 心理弹性在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 介作用模型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心理弹性在人格特质与主观幸 福感之间中介作用的结论, 我们把人格特质作为自 变量, 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 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 量进行分析, 构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 如图 1 所示。模型 拟合的基本指数为 X2= 41. 35, X2Pdf = 3. 14, NFI= 0. 87, CFI= 0. 89, RMSEA= 0. 04, 综合 来看, 该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 说明心理弹性对人格 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较好的中介作 用。
2012 年 6 月
结果一致。 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 外倾者具有其较
强的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强, 兴奋过程弱, 乐于从事高唤醒的活动, 其心理活动倾向于外, 有更 多人际需要, 而内倾者与此相反。这些特点使他们 在面对压力情景与刺激时, 不会压抑自己的情感和 自主性, 并且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如寻求更多的 人际支持, 这使得外倾者有较多积极情绪, 心理承受 力较强, 坚韧性和自强性较好, 对自己和生活乐观, 对生活满意度较高, 也就是说他们有较高的心理弹 性和主观幸福感水平。
5 结论
本研究认为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 三者之间存在复杂关系, 由此得出以下活满 意度、积极情绪为显著正相关, 与消极情绪成显著负 相关; 神经质与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 为显著负相关, 与消极情绪成显著正相关; 精神质与 各维度相关均不显著。
7. 消极情绪 - . 23* * . 53* * - .07 - . 42* * - . 31* * - . 35* *
注: * P< 0. 05, * * P< 0. 01, 下同
3. 2 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线性回 归分析
由表 2 可知, 除精神质外, 中介变量心理弹性对 # 94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12 卷#第 3 期
无效问卷后, 实得有效问卷 552 份, 有效率为 87% 。 2. 2 研究工具
( 1) 人格特质采用北大钱铭怡等人( 2000) 修订 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 RSC) 测 量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等人格特质。各维度和总 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 0. 83- 0. 89 之间。[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Resilience, and SubjectiveWel-l Being
HENG Shu-peng
= Abstract> The current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Resilience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showed: Extraversion had the highes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esilience, positive affectAnd life satisfaction, but had the negative relation with negative affect; neuroticism was most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affect, but had the negative relation with positive affect and life satisfaction; psychoticism didn. t have any relation with every factors; resilience mediated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subjective wel-l being. = Key words> personality trait; resilience; subjective well- being
2 研究方法
2. 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高校学生资助管
理中心贫困生数据库随机抽取 630 名大学生。剔除
[ 收稿日期] 2012- 04- 08 [ 作者简介] 衡书鹏( 1983- ) , 男 , 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讲师, 心理学硕士, 主要从事心理学 研究。
# 93 #
2012 年 6 月
( 2) 心理弹性量表由张建新和于肖南根据 Connor 和 Davidson 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修订, 该量表包 含 25 个条目, 中文版包含坚韧、自强和乐观 3 个维 度, 测量有利于促进个体适应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A系数为 0. 91。[ 6]
( 3) 主观幸福感量表采用 Diener 等人编制的主 观幸福感量表, 包括生活满意度量表( SWLS) 、积极 情感和消极情感体验量表( PANAS) 。该量表内部一 致性 A系数为 0. 86。[ 7] 2. 3 数据处理
主观幸福感水平, 这一结果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 本研究证明了不同的人格特质会使
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弹性, 从而获得不同的主观 幸福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 过程中, 要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对待, 特别是对于内向、神经质水平高的学生, 更要予以关 注并加强对其心理弹性的培养, 以使他们有更高的 主观幸福感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外倾性、神经质回归系数显著; 除精神质外, 因变量
主观幸福感对自变量外倾性、神经质的回归系数显
著; 当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进入回归方程后, 中介 变量心理弹性的回归系数显著, 但自变量外倾性、神
经质的回归系数仍然 显著并且比第二步中有 所下
降, 这表明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存在部分中介作
用。由此可知, 外向性、神经质和心理弹性对主观幸 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表 2 大学生人 格特质、心理弹性 对主观幸福 感的层次回归分析
自变量
第一步 心理弹性
因变量 B
第二步 主观幸福感
第三步 主观幸福感
外倾性 神经质 精神质 心理弹性
R2 $R2
F
. 426* * - . 374* *
- . 314
. 374
37. 57* *
. 461* * - . 513* *
- . 327
心理弹性( resilience) 是指个体在困境或生活威
胁性情境中维持身心功能健康的能力, 它受多种因 素影响, 人格特质是其重要预测因素之一。[ 4] 而心理 弹性对情绪及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影响。由此可以 看出, 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 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而国内相关研究多是分别考察人格或心理弹性 单个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至于三者的相互关 系, 至今仍无研究涉及。本研究拟在已有研究的基 础上, 探讨人格特 质、心理弹 性与主观幸福感 的关 系。
2012 年 6 月 第 12 卷第 3 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Langfang T eachers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 2012 Vol. 12 No. 3
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衡书鹏
(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 顶山 467000)
4 讨论
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相 关分析结果表明, 外倾者往往比内倾者有更高的心 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水平, 而神经质者的心理弹性 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往往低于情绪稳定者, 但心理弹 性和主观幸福感与精神质均不相关, 这与国外研究
第 12 卷# 第 3 期
衡书鹏: 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变量
1
2
3
4
5
6
7
1. 外倾性
2. 神经质
- . 31* *
3. 精神质
. 14
. 07
4. 心理弹性
.37* * - . 31* * - .27
5. 生活满意度 .31* * - . 23* * - .08 . 47* *
6. 积极情绪
.35* * - . 47* * - .05 . 53* * . 36* *
主要采 用 SPSS 10. 0 进 行数据 录入与 统计分 析。
3 研究结果
3. 1 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
相关分析
由表 1 可知, 在 人格特质中, 外倾性 与心理弹
性、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为显著正相关, 与消极情
绪成显著负相关; 神经质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
积极情绪为显著负相关, 与消极情绪成显著正相关;
高神经质者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系统 反应性较强, 边缘系统激活阈值低, 对微弱刺激倾向 于过度反应( 如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 因此当遭遇刺 激时, 易过度反应, 情绪易变, 不易恢复常态, 易出现 抑郁倾向。另外, 他们内省力过强, 过分关注自身的 体验或不适, 常有不安全感, 喜欢穷思竭虑, 对拒绝 和批评过分敏感, 缺少承受能力。这使得高神经质 者易对自己和生活悲观消极, 心理脆弱, 坚韧性和自 强性较差, 这些都反映了他们心理弹性水平低的特 点。这些特点也使他们有过多消极情绪, 对生活满 意度过低, 这导致他们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精神质与各维度相关均不显著。心理弹性与生活满
意度、积极情绪为显著正相关, 与消极情绪成显著负
相关。这表明人格特质中, 外倾性对心理弹性和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