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 H2SO4 HCl KCl B.酚酞 NaOH HCl NaCl

C.Na2SO4 BaCl2 NaNO3 HCl D.AgNO3 NaCl BaCl2 KNO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气体,都与氯化钾不反应;不能鉴别;

故选项错误。

B、酚酞遇氢氧化钠变为红色,分别将稀盐酸和氯化钠滴入酚酞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是稀盐酸,不能变色的是氯化钠,在变为无色的溶液中继续添加酚酞是不变色的,加入氢氧化钠是会恢复红色的,可以鉴别;故选正确。

C、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钠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都无明显现象,稀盐酸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和氯化钡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氯化钠与氯化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 D.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答案】C

【解析】

(1)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因此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气体质量;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根

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

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设生成2.2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

y,生成沉淀5.0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z.则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44 106

100

y 2.2g z 5g

106/44=y/2.2g y=5.3g 106/100=z/5g z=5.3g

图1中b点的值为5.3g ÷10%=53;x点的值为(5.3g +5.3g )÷10%=106

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a点表示碳酸钠先

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所以溶液的pH逐渐增大到

7;因此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D. 当

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b~c段反应过程是碳酸钠与氯

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呈中性,图1中c点

时,原溶液中的溶质盐酸和氯化钙都被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选C

点睛: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②在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时由于碳酸钙沉

淀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

3.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

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

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

【答案】A

【解析】

【分析】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固体物质仍是ag,由于铁粉置换硫酸铜后所得固体

质量增加,可判断有部分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才能出现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因此所加稀

硫酸一部分与氧化铜反应一部分与铁粉反应,计算出与铁粉反应硫酸的质量则需要先求得

反应所耗铁粉的质量,利用金属粉末变化前后质量相等,由生成铜的质量分析计算与硫酸

反应的铁粉质量.

【详解】

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生成的硫酸铜为z,与硫

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n,与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b,生成的铜的质量为h

由题意:氧化铜全部溶解,则

2442

CuO+H SO=CuSO+H O

8098160

10g x z

8098160

==

10g x z

x=12.25g z=20g

根据加入的铁粉与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相同,只有铁粉过量,一部分铁与稀硫酸反应,才能使铁粉与生成铜质量相同.当铁粉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进行如下计算

44

Fe+CuSO=Cu+FeSO

5616064

n20g h

5616064

==

n20g h

n=7g h=8g

由于固体质量增加了1g,所以和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就是1g,这样就可以使固体质量前后不反应变化,即b=1g.

2442

Fe+H SO=FeSO+H

5698

1g y

5698

=

1g y

y=1.75g

A.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5g+12.25g

100%=14%

100g

?,选项错误;

B.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一定置换出了铜,故滤渣中一定有铜,铁是否过量未知,滤渣中可能有铁,选项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有红色固体产生,铁和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选项正确;

D. 只有铁粉恰好与硫酸也完全反应时,一部分铁与稀硫酸反应,能使铁粉与生成铜质量相同.同时当铁和硫酸反应后有剩余时,同样会质量保持不变.根据最后生成铜的质量为

8g,则加入铁粉质量a≥8g,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4.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9a B.1﹣8a C.12a D.8a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

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则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8a=1?9a。故选A。

5.向用少量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滴加由Na2C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产生沉淀的量(m)与加入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BaCl2溶液分别与Na2CO3、Na2SO4溶液常温反应生成BaCO3和BaSO4沉淀,因为BaCl2溶液是用稀盐酸酸化的,故含有少量的稀盐酸,生成的BaCO3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BaCl2,故开始沉淀质量较少,故选D。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答案】B

【解析】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

C、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错误。故选B。

7.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的分类

B

物质的检验和区别

纯碱、胆矾、生石灰—盐类可用灼烧闻味的方法检验羊毛和涤纶

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概念的认识

D

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洗涤剂乳化作用—去油污

石墨优良的导电性—作电极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

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灭,不完全正确,错误;

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故选D。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

C.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D.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

【答案】B

【解析】A、不知道溶液的状态,故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相等,错误;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故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正确;C、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错误;D、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表明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溶解了

10g的甲物质,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9.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汞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B、碳和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不能通过反应转化成氧气;C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选B

点睛: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掌握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10.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

A常见碱纯碱、烧碱、熟石灰

B常见合金生铁、铜绿、硬铝

C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D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钙等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

B、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生铁是铁的合金、硬铝是铝合金;铜绿是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 浓硫酸、生石灰、碱

石灰都有很强的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D、碘、锌、硒是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选C

11.将金属镁和另一种金属X的混合物共a g,加入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

B.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

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D.若滤渣的质量为a g,则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可能是Mg>X>Fe>Cu

【答案】C

【解析】

A、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Mg>Fe>Cu,金属镁先置换出铜,再置换出铁。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正确;

B、若金属镁的量不足,没有将Fe(NO3)中的铁置换完,则滤液中溶质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滤渣有铜和铁,由于金属X的活动性不确定,可能位于铁之后,故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正确;

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此金属为铜,若镁没有将硝酸铜中的铜置换完,则滤液中含有三种溶质,错误;

D、镁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置换出铜、铁,滤渣质量增加。由于加入混合物的质量为ag,且滤渣的质量为a g,那么X必须置换出铜或铜、铁,且相对原子质量比铜、铁要大(如锌),正确。故选C。

12.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

应:3NaOH+AlCl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已知NaAlO2易溶于水,则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A.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选项A错误;

B、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后,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沉淀逐渐减少。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的反应事实,选项B正确;

C、图中所示,溶液的pH逐渐变大,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渐呈中性,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而使溶液逐渐呈碱性的反应事实,选项C正确;

D、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减少至完全消失,之后随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又逐渐增加,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的反应事实,选项D正确。故选A。

【点睛】

根据反应进程,分析反应对溶液组成的影响,结合图示该因素变化的曲线,判断曲线与反应事实是否相符。

13.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各加入足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左端烧杯加入 5.6克铁,要使天平再次平衡,应向右边烧杯加入

A.5.4克氧化钙 B.5.6克铜 C.6克镁 D.10克碳酸钙

【答案】A

【解析】天平的两边增加的量相同时天平才能仍然平衡。5.6克铁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气体逸出,增加的量为5.4g,天平平衡;

5.6g铜和酸不反应,增加的量为5.6g;6g镁和酸反应生成气体0.5g;增加5.5g;10g碳酸钙和足量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增加5.6g;选A

点睛:天平的平衡问题的关键是余下的物质一样多,天平平衡。

14.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B.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

C.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D.氯化钙、石蕊试液、水

【答案】A

【解析】

A、气体先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水存在;再通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氢存在;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存在,正确;

B、浓硫酸可干燥气体,不能证明水的存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氯化氢反应,除去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无法证明有水、氯化氢,错误;

C、先通硝酸银溶液,会使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无法判断原来有没有水蒸气,错误;

D、氯化钙干燥气体,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通入水蕊试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无法证明有水和氯化氢,错误。故选A。点睛: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取气体中含有水蒸汽,盐酸挥发出氯化氢和制取的二氧化碳,证明水的存在选择无水硫酸铜,证明氯化氢存在选择硝酸银溶液,证明二氧化碳存在选择澄清石灰水。

15.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生成Al(OH)3白色沉淀,当NaOH溶液加至一定时,由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而使白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溶解。则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上述变化情况的是(横坐标表示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的Al(OH)3沉淀的质量)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

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开始时生成Al(OH)3白色沉淀,AlCl 3+3NaOH =Al (OH )3↓+3NaCl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计量数之比为1:3,当NaOH 溶液加至一定时,由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 2+2H 2O ,而使白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溶解。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计量数之比为1:1; 故选:B 。

16.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

B .b 点对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Ag +

C .c 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

D .d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332=Zn(NO Zn+2AgN )O +2Ag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置换出来银后,溶液质量减小;再跟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

3232=Zn+Cu(NO )Zn(NO )+Cu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置换出来铜后,溶液质量增

大。 【详解】

A 、由以上分析可知,a 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但锌还未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B 、由以上分析可知,b 点时加入的锌恰好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了,

也就没有Ag +了,b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故选项错误; C 、由以上分析可知,bc 段是锌在置换铜,c 点时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固体为银和铜,故选项正确;

D 、由以上分析可知,d 点时锌粉已经过量,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不可能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先看清楚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再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出金属与溶液之间置换的先后顺序,最后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求解。

17.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 .KNO 3(NaCl ):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

B .NaCl 溶液(Na 2SO 4):加入适量的BaCl 2溶液,过滤

C .N 2(O 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 溶液(K 2CO 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答案】A

【解析】A. KNO 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小,除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时,应降温结晶。B. NaCl 溶液(Na 2SO 4):加入适量的BaCl 2溶液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溶液中只有氯化钠;C. N 2(O 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气体只剩氮气;D. KCl 溶液(K 2CO 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水,溶液中只有氯化钾,符合除杂要求;选A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t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 【答案】D

【解析】A. 2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g ÷(50g+100g)×100%<50%;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指名温度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析出晶体,乙溶液变为1t ℃饱和溶液;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选D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

19.将6g 碳放在盛有12g 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是

A .CO

B .CO 2

C .CO 、CO 2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氧气是否充足分析解答。

解:根据化学方程式 C+O 2点燃CO 2 (O 2充足) ;2C +O 2点燃2CO (O 2不足) 当 m (C ):m (O 2)=2432 =3

4

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 ; 当 m (C ):m (O 2)=

1232 =3

8

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 2, 由题给条件 m (C ):m (O 2)=612 =12 ,介于34和3

8

之间,说明生成物中既有CO 也有CO 2。 故本题选C 。

20.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B .滤液中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 C .滤渣中可能含有银和锌 D .滤渣中一定没有铜 【答案】B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锌>氢>铜>银,将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待锌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可见锌的量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锌。

解:A 、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锌。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铜;故A 错误;

B 、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锌。则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硝酸银;故B 正确;;

C 、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锌。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锌,故错误;

D 、向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还含

有锌。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将活动性强的金属混合物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中,金属由强到弱依次与盐发生反应,即金属混合物中活动性最弱的金属首先与盐溶液发生反应,依次类推。

21.下列表中除杂方法与试剂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 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正确;

B. NaOH和Na2CO3均能与盐酸反应,违背除杂原则,故错误;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D.过量的铁粉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故选B。

点睛: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2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C CO水蒸气足量生石灰通过生石灰的干燥管

D NaNO3溶液Na2CO3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A、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异味,但不能除油污;B通过焦炭净化器能将空气中的甲醛吸附;C 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固体氢氧化钙,因而可用于吸水,而且由于不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用于干燥一氧化碳;D,适量的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钠,符合除杂要求。选A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3.如图示中的“﹣”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转化.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甲乙丙丁戊

A Fe H2SO4NaOH CuCl2Fe2O3

B H2CuO HCl O2CO

C H2SO4Fe2O3HCl Zn CuCl2

D Na2CO3Ca(OH)2NaOH HCl CO2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A、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和氧气、水作用而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正确;

B、盐酸和氧气不反应,错误;

C、硫酸不能转化成氯化铜,错误;

D、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错误。选A

24.下列有关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反应时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可见随着氯化钾的质量增加,氧

气的质量增加,Δ3222KClO 2MnO 24514KCl +3O 996

,且质量比为: 149:96=49.7:32,不符合质量

比关系,错误;

B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可见随着氯酸钾反应的质量增加,

氧气的质量增加,Δ3222KClO 2MnO 24514KCl +3O 996

,且质量比为:245:96=24.5:32,符合题

意,正确;

C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氨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氧气的生成质量与二氧化锰无关,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错误;

D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固体混合物质量的减少,氧气的质量增加,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错误。故选B 。

25.将22.2gCu 2(OH)2CO 3放在密闭容器内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 。在剩余固体里加入10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红色金属。已知:Cu 2O+H 2SO 4 =Cu+CuSO 4+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2g 剩余固体是纯净物 B .过程中生成CO 2和H 2O 的质量和为7.0g C .残留红色金属质量为12.8g D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碱式碳酸铜分解时,部分生成了氧化铜,部分生成氧化亚铜 设分解生成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m ,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x

()23222Cu OH CO C Δ

+uO H O +22280m CO x

22280 =m x

()23222222Cu OH CO 2Cu O Δ

+++2222214422.2g-m 15.22H O 2CO g-x

O ?↑?↑

22222144

=22.2g-m 15.2g-x

??

由①②计算可得m=11.1g

x=8g

因此生成氧化铜、氧化亚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均为11.1g ,生成氧化亚铜的质量为

15.2g-8g=7.2g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y,与氧化亚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 1,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 2

224421

Cu O +H SO =Cu +CuSO +H O 14498647.2g

n y

11449864

==7.2g n y

1n =4.9g y=3.2g

24422

CuO +H SO =CuSO +H O

80988g

n

2

8098=8g n 2n =9.8g

A 、剩余固体加硫酸后生成铜,说明15.2g 剩余固体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是混合物,故A 不正确;

B、过程中生成CO2和H2O、氧气的质量和为7.0g,故B不正确;

C、残留红色金属为铜,质量是3.2g,故C不正确;

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g+4.9g

100%=14.7%

100g

,故D正确。故选D。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6.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

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图中I、II、III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II和III,在III中应该加

入。

(4)探究的结果为,你认为除实验II和III所用的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另一种常见物质是。

【答案】(1)溶液中H+使CuO溶解

(2)H2O不能溶解CuO

(3)硫酸钠溶液

(4)溶液中的H+可以使CuO溶解,H2O和SO42-不能使CuO溶解稀HNO3或HCl

【解析】(1)一般提出假设是按照正确结论进行假设的,所以假设使氧化铜溶解的是可能氢离子;

(2)因为现象是氧化铜不溶解,所以结论是水分子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3)因为Ⅰ实验证明了H2O不能使CuO溶解的结论,实验Ⅱ中既有H+,又有SO42-和

H2O,其中水分子已经证明了不能使CuO溶解,而且知道实验Ⅱ中的现象是氧化铜溶解,但三个实验必须得出实验结果,如果实验三再加盐酸,那硫酸根就没法证明了,所以实验Ⅲ中应加入的物质应该是含硫酸根的溶液.

(4)通过实验可以得知,水分子和硫酸根离子都不能使氧化铜溶解,使氧化铜溶解的是氢离子,只有含有大量氢离子的溶液才可以和氧化铜反应,使之溶解.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故还可以是稀HNO3或HCl。

27.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了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可能有Ca(OH)2、NaOH学生丙可能有Ca(OH)2、CaCl2

学生乙可能有NaOH、Na2CO3学生丁可能有Na2CO3

学生戊可能有NaOH………………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没有。

【答案】(1)NaOH + HCl =" NaCl" + H2O(2)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或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物质)(3) NaCl(4)Na2CO3 CaCl2、Ca(OH)2、NaOH

【解析】

实验A.NaOH + HCl =" NaCl" + H2O 实验B.2NaOH+CO2=Na2CO3+H2O 实验

C.Na2CO3+Ca(OH)2=2NaOH+CaCO3↓;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呈碱性,向滤液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Na2CO3+BaCl2=2NaCl+BaCO3↓,说明废液中含有Na2CO3;红色褪去,说明废液加入BaCl2溶液后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说明废液中不会含有NaOH、

Ca(OH)2,而且Na2CO3+CaCl2=2NaCl+CaCO3↓,说明废液中也不会含有CaCl2。

28.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H2C2O4+Ca (OH)2=CaC2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

(______)→I→D→H。

②欲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乙组同学需要两次使用装置D,其第一次现象是:_____。

③装置I中盛有的氧化铁发生了颜色变化,反应方程式是:_____。

【答案】冷却草酸蒸气,防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二

氧化碳 F D G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Fe2O3+3CO 高温

2Fe+3CO2

【解析】

【分析】

在相关气体的检验中应该注意排除原有气体对后续气体检验的干扰

【详解】

(1)由题目所给资料得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并且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H2C2O4+Ca(OH)2=

CaC2O4↓+2H2O。因为检验二氧化碳需要用澄清石灰水,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如果气体中含有草酸气体,草酸气体会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干扰了二氧化碳的鉴定,因此需要将气体中的草酸蒸气通过冰水冷凝,防止草酸蒸气干扰二氧化碳的鉴定。

答案:冷却草酸蒸气,防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二氧化碳

(2)要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需要将一氧化碳气体通过氧化铁将一氧化碳气

体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所以在一氧化碳进入氧化铁装置之前要先将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并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干净,以防止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对一氧化碳气体检验的干扰。然后通过浓硫酸将气体进行干燥后,进入氧化铁装置反应,由于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所以应该将尾气进行收集处理。

因此正确顺序为:混合气除去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吸收干净(装置D中第一次现象不变浑浊)、干燥气体、通过氧化铁反应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尾气收集处理。

①答案:F、D、G

②答案: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③装置I中盛有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固体颜色由红色

变为黑色,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

答案:Fe2O3+3CO 高温

2Fe+3CO2

29.在实验室中可选择下图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此发生装置有不足的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C与B 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

(4)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和答案

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中考复习阶段,小轩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区别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③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有甲烷、氢气和氧气;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⑤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止;⑥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而用水灭火是因为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①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区别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合理;②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反应中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减慢反应速度,不合理;③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合理;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合理;⑤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止;合理;⑥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而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合理。故选A。 点睛: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

分开。故选A. 3.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 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 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选项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0,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B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量,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下列情况对空气质量无影响的是() A.排放汽车尾气B.焚烧垃圾C.风力发电D.燃烧化石燃料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可燃性 3.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数目急剧增多 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移走蒸发皿

C. 加入块状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5.以下关于氮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中的一条信息: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B.NH 4NO 3 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作化学肥料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D.KNO 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 6.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发生了改变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贫血症 D.将霉变的花生压榨成花生油食用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H2B.3个氨分子:3NH3 C.碳酸根离子:CO3﹣2D.氯化钙:CaCl

8.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氧化物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00% C.每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4:3 9.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混合物 B.乙是化合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D.该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10.氢溴酸(HBr)的化学性质与盐酸非常相似,下列物质中不可与氢溴酸发生反应的是() A.Fe B.Ag C.Fe2O3D.NaHCO3 11.将镍丝(Ni)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镍丝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则镍、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Ni Al Cu B.Al Ni Cu C.Cu Ni Al D.Al Cu Ni 12.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2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饱和溶液,甲的用量比乙多 C.从甲和乙(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甲,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中考化学复习模拟试题2

化学中考复习模拟卷(二) 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 N 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化气做燃料 B.铝材做高压锅 C.炭黑做填充剂 D.钢材制铁轨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凡是糖类都有甜味 B、人摄入蛋白质的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贫血 C、大豆、花生和谷物被霉菌污染,人不可食用,也不可喂家畜 D、食用凉拌蔬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 3.列对化学用语含义的解释正确的是() A.Al3+——表示1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 H2O——表示1个水分子中有一个氢气分子 C.2H——表示1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D.Na+——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l”省略不写 4.下列广告语从化学的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K”牌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雪山”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 D.“好酒不怕巷子深” 5.下图分别表示四种化学实验操作,其中没有错误的是()

A B C D 6.下列用途中,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B)用氢气冶炼金属 (C)碳酸氢钠作发酵粉(D)用熟石灰改良土壤的酸性 7.毒品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冰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CO B.完全燃烧时的生成物只有两种 C.C、H、N三种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H元素 D.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8.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处理。其原理为:C12+2NaOH == 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HCl B、NaClO C、H2 D、HClO 9.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是 ( ) A.氢气可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 B.石墨可以做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C.稀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的除锈,是因为盐酸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 D.浓硫酸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0.过氧化钠(Na2O2)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放出氧气,常用在缺乏氧气的场合,如潜水、宇宙飞船等方 面。通常钠没有可变化合价,则其中氧元素化合价为() A.0价 B.-1价 C.-2价 D.+2价 11.右图是KNO 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C.t2℃时,NaCl饱和溶液与KNO3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分离 2CaCl 、KCl 的固体混合物,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 .水、硝酸银、盐酸 B .水、碳酸钠、盐酸 C .水、碳酸钾、硫酸 D .水、碳酸钾、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氯化银难溶于水,氯化钾、硝酸钙、盐酸易溶于水,可加水溶解,再进行过滤,分离出氯化银;但氯化钾、硝酸钙、盐酸均能溶于水,不能分离出氯化钾、硝酸钙、盐酸,引入新的杂质,错误; B 、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引入新的杂质,错误; C 、碳酸钾能与硫酸反应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错误; D 、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进行过滤,分离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 。 2.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0g (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3.8g ,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 A .60% B .47.3% C .40% D .33.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50g×23%=11.5g 。 通过钠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原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1.5g÷ 23 23+1+12+163 ?=42g 。 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为43.8g ,则减少的质量为:50g-43.8g=6.2g 。 减少的6.2g 是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社分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则根据差量法有: 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Δm 168184462x 6.2g 168x =62 6.2g ↑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每题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B 、牛奶变酸,塑料降解 C 、 酒精挥发,石油蒸馏 D 、光合作用,蜡烛熔化 2.现有5种物质:①浓盐酸 ②烧碱 ③食盐 ④浓硫酸 ⑤铁 把它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中 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的是( )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3.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4.给病人注射用的生理盐水是按H 2O ∶NaCl =110∶1质量比配制而成的,则生理盐水溶质的质量分 数是( ) A .0.88% B .0.9% C .0.85% D .0.91% 5.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蕃茄汁,柑桔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由于它们 ( ) A .溶于水时生成了盐酸 B .水溶液中含有酸分子 C .组成中含有氢元素 D .溶于水时,在水中解离产生了氢离子 6. 应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 后,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剂 X 是下列物质中的:( ) A.Mg B.H 2O C.NaOH D.CaCO 3 7.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及应用不正 确的是( ) A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 B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溶液的溶质是酸还是碱 C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D .根据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 2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 2是酸 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2018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可能用到的原子质量:-1 C12 16 23 35.5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个小题,共30分) 1、 A.金属材料 B.天然纤维 C.合成材料 D.天然橡胶 2、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 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 的做法是( ) A .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 .经常开车上班 C .使用节能灯泡 D .节约每一滴水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用药品 B .称取药品 C .量取液体 D .搅拌溶解 4、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 物质 橘子 泡菜 葡萄 玉米粥 2.9~3.5 3.0~4.0 3.5~4.5 6.8-8.0 选项 A B C D 5、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临近中考,小明为了给自己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花生米、清蒸鱼 饮料 牛奶 营养学家发现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建议小明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A .凉拌黄瓜 B .红烧排骨 C .烧豆腐 D .炒鸡蛋 6、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 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原来,透明板的材料是科技工作者研究出的隔热材料制出的。你知道它属于下列哪种材料么?( )

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 ) A.稀盐酸除铁锈2O3+ 4 = 22+ 2H2O B.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3+ H24=4+ H2O +2 c.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薄膜 4 + 3O2= 22O3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 事实解释 A在公共场所吸烟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分子不断地运动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100水和100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分子之间有间隔 9、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使用了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的盛开。诱抗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4,下列关于诱抗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诱抗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诱抗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诱抗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5︰16 D.诱抗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10、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小于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比醋酸的大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的大 C.t1℃至t2 ℃之间b曲线以下区域为a、b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对于a与b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溶液(K23)()2溶液、过滤 B N2气体(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稀硫酸溶液、过滤 D3()热水、降温结晶、过滤 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4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23溶液;⑤加过量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③①

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在高温下,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3.2g 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0.8g ,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A .0.8g B .1.12g C .1.6g D .2.4g 【答案】C 【解析】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80 ×100%=20%,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3 160 ?×100%=30%,设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充分反应后氧化铁减少的质量为x?30% CuO+CO Cu+CO 2 减少的质量 80 64 80-64=16 3.2g-x 0.8g-x?30% 8016 3.20.8?30% g x g x =-- x=1.6g 。故选C 。 2.向盛有一定质量MgO 和MgCO 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 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 .5.3% B .5.6% C .12.7% D .1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22MgO 2HCl=MgCl H O 409540 ++溶液增加质量 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 +-↑++溶液增加质量 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 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 2MgCl 9540x 150g-142g=8g 溶液增加质量

95 x 40 = 8g 解得x=19g;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 100%12.7% 150g ?≈。 故选:C。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B选项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C选项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不能说明对应关系,因为没有具体说明金属的量;D选项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酸碱盐反应时先发生酸碱中和,然后碱盐反应产生沉淀,故答案选择C 考点: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催化剂 4.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成都市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全卷四个大题,共1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第Ⅰ卷(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把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中进行冶炼,得到的产物是()A.生铁 B.铜 C.纯铁D.钢 2.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B.静置沉淀C.投药消毒 D.蒸馏 3.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C.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4.已知,以聚碳酸酯为原料的塑料在加热情况下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双酚A.已知双酚A的化学式为C15H16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双酚A属于氧化物 B.双酚A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 C.双酚A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一个双酚A分子中共含有33个原子 5.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该实验中所得试管1和2中的气体质量比约为8:1

C.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C.称量氢氧化钠 D.收集氧气 8.下列有关金属及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B.铝合金比纯铝硬度大,熔点高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我国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所以废旧金属直接扔掉,没有必要回收 9.在高温下,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3.2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0.8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A.0.8g B.1.12g C.1.6g D.2.4g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 1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将这些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混浊现象),Ba(OH)2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CuO(变红)和无水CuSO4(变蓝)时,则可断定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1-27 K-39 Ca--40 Fe一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H-1 C—12 N-14 O—16 P-31 S一32 Cl-35.5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图示中不是表示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 ) 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有明显的放热观象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必须清洗后食用 B.糖、脂肪、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奶类中含有钙元素。蔬菜中不含钙元素 D.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B.糖、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生命运动提供能量 C.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显负价的元素…一定写在化学式的右铡 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C.往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硝酸钾属于钾肥,它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瘸虫害积抗侧绫德力 7.下列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一致的是,.

2021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2×12 44):(9×2 18 )=6:1,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 12 :1 1 =1:2。A、若是含一个CH4 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4,错误;B、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错误;C、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正确;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 CH4、C2H2、C2H4,错误。故选C。 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固体B中的物质为碳 ②蓝色溶液乙为硝酸铜溶液 ③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 ④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硝酸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可能还含有铜,故该说法不正确; ②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故该说法不正确; ③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固体A与硝酸银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中含有铜,铜与硝酸 Cu+2AgNO=2Ag+Cu(NO);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 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灼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碳,故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银(或C、Ag);样品中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原固体中有铝;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甲(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氧化铜)和固体A,固体A加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过滤,得到蓝色溶液乙(说明原固体中有铜)和固体B;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故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或C、A1、Cu) ,故该说法正确; ④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无色溶液甲中溶质是盐酸及盐酸与铝反应生成的氯化铝。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铝,蓝色溶液乙中的溶质硝酸铜不参与反应。故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 HNO3),故该说法正确; 正确的说法有:③④;故选:B。 3.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 金属铁铝镁 燃烧放出热量/(KJ?g-1) 4.7331.0224.74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B卷 A4 含答题卡答案

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二(B 卷) (满分50 分,考试时间5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下列日常生活里用到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炒菜用的铁锅 B.调味用的碘盐 C.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D.消毒用的酒精 3.“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从而降低碳的排放。 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B.讲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 C.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有关乙醇(C2H5OH)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是一种有机物 B.乙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C.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100%=26.1% 46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都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某温度下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7.对于反应:X + Ca(OH)2=Y + 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B.X 可能是CuCl2或Fe2(SO4)3 C.Y 可能是CaCl2或Ca(NO3)2 D.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8.将15 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待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为 10.2 g,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10.2 g B.2.75 g C.4.8 g D.10 g 9.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 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A.NaOH 溶液B.稀醋酸C.AgNO3溶液D.KNO3溶液10.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A.①将饱和石灰水升温 B.②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H2O2溶液分解 C.③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 D.④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入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KOH 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16 分) 11.在H、C、O、Ca、Na 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可作干燥剂的氧化物; (2)一种有毒气体(化合物); (3)其水溶液呈碱性的一种碳酸盐; (4)可制造舞台云雾效果的氧化物是。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 (2)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如缺会引起贫血; (3)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少量,此类物质可调节体内各种化学反应。 13.今年初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资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 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请回答: (1)次氯酸钠(NaClO)属于(填“氧化物”、“酸”、“碱”或“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加热高锰酸钾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题号-一- 二三四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 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 A. 玻璃破碎 B.酒精燃烧 C.冰块融化 D.铁丝弯曲 2. 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A ) A. 石灰石、大理石 B.纯碱、小苏打C .生石灰、消石灰 D.干冰、冰 3. F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 R,哉俊金盐 水 IF ;| II 4.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D ) A.食品包装充氮气以防腐 B.乘坐公交车出行实现“低碳”生活 C.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 D.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6.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 3H S 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价值。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 确的是(B ) A.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 C. 硫化丙烯分子中 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 3 : 6 :1 D. 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7. pH, 西 瓜 牙 膏 鸡 蛋 清 pH 2 3 4 5 6 7 8 9 10 11 A.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食醋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C .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D .皮肤被蚂蚁蛰入蚁酸,可用牙膏涂抹消肿 8.2016年6月5日是世界第45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初三中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初三中考测试题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为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铝丝表面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B、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会变质为碳酸钾,滴加入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故该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 C、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时,现象为溶液温度下降,只能得出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会造成溶液温度降低,其它盐类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无法判断,故选项错误. D、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答案】B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如升温会析出固体,所得仍是饱和溶液;B. t1℃时,丙的溶解度为12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2÷(12+100g)×100%≈11%,故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 t2℃时,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因为降温前后甲的溶解度差较大;D.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也是乙>甲=丙,溶液升高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质不析出,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升温后甲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丙,所以升温后三种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选B 3.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D 【解析】 A、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u2+、NO3﹣、Cl﹣ 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 D.Na+、Ba2+、Cl﹣、NO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A、Cu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Mg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四种离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的知识。 2.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含有2种固体 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固体 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 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溶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镁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镁再与硝酸锌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 【详解】 A、若滤液为蓝色,则硝酸铜未完全反应,镁已经完全反应,故滤渣中只含有铜、银两种固体,不符合题意; B、若滤液为无色,则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可能是镁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也可能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或恰好和硝酸锌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锌、银、铜,也可能镁过量,这时滤渣中含有镁、铜、银、锌,故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固体,不符合题意; 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含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能是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锌,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锌,也可能镁恰好与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u-65 Zn-65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澳大利亚山火席卷澳东部和南部,烧毁超过1000万公顷土地,造成至少33人死亡,约10亿只动物葬身火海。森林火灾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干燃烧 B.树叶飘落 C.大树倒塌 D.树枝折断 2、2019年12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约1.1°C。如果任由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到大气中,将会对多方面带来更严峻的威胁。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B.洁净的空气 C.矿泉水 D.不锈钢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 B.消石灰—Ca(OH)2 C.纯碱一NaOH D.小苏打一NaHCO3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C.红磷 D.氢气 6、亚硝酸钠(NaNO2)是有毒的工业用盐,误用于烹调会引起中毒事件。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B.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D.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8、下列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正确的是() A.缺锌会引起佝偻病B.缺钙会引起贫血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D.缺铁会引起坏血病 9、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构成所有的物质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10、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A.Mg B.AgNO3C.Cu(OH)2 D.FeSO4 11、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煤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12、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有机物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H25N34O3Cl中原子总数为62 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7:8:17 1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氨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14、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③SO2④ 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