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利钠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高血压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作者:郭永军符秋红陈军孔媛媛邱敏吴志云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分析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52例。

评价其心功能情况及临床变化。

ELISA 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第5天血浆NT-proBNP浓度及入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实验组血浆NT -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由于NT-proBNP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有望通过NT-proBNP浓度来预测患者的LVEF值。

[关键词] 心力衰竭;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诊断[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1-0037-02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室受到牵张时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肽。

心室首先合成一种由108 个氨基酸组成的脑利钠肽前体(proBNP),proBNP在释放到血液之前降解为有活性的脑利钠肽(BNP)和无活性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它在多种病理状态下都会升高,尤其是在循环血量增加致室壁张力增高以及NT-proBNP清除减少的情况下[1-3]。

本研究旨在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组:2011年4月1日~2012年4月1日经急诊入住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1区及胸心2区的心力衰竭患者52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8例,慢性心力衰竭中心功能NYHAⅢ级患者14例和NYHAⅣ级的患者20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15)岁。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乔小民;陶玲;缪金龙;徐元胜;杜涛【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42)003【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疑诊冠心病(左室射血分值≥50%)的患者10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9例)及对照组(26例).冠心病组根据病变累及血管数目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多支血管病变组.分别比较各组之间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数值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高.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升高,NT-proBNP对于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总页数】4页(P48-51)【作者】乔小民;陶玲;缪金龙;徐元胜;杜涛【作者单位】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 730046;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 730046;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 730046;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 730046;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7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高血压与血脑利钠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关系 [J], 姜雪菲;张新超2.B型脑利钠肽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J], 马贵洲;徐荣和;余丹青;蔡志雄3.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 [J], 宋艳莉;夏大胜4.冠心病及冠心病等危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氮端脑利钠肽前体的测定及相关性研究[J], 刘福成;陈鲁原;黎励文;黄晓穗;武杰5.脑利钠肽和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儿童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 [J], 董峥;陈锴;陈敏瑾;徐丽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钠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钠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钠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金朝霞【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0【摘要】脑钠肽作为利钠肽中的一种,又称为B型利钠肽或脑利钠肽.脑钠肽有十分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不但可以快速排除患者体内水分和钠离子,而且还具备舒张血管、稳定内分泌的功效,尤其是对心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脑钠肽的大量释放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体内利钠肽的生成,促进人体系统恢复平衡.该文就脑钠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探讨脑钠肽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Brain natriuretic eptide( BNP) as a part of the natriuretic eptide,also known as-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 has vital pathophysiological function.It not only can remove water and sodium in the body, but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relaxing blood vessels and stabling endocrine, especially for cardiac function obstacle.BNP release can activate the generation of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the bod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promote human body system restore balance.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f thel relationship between BNP and heart failure, and discuss BNP clinical value in heart failure treatment.【总页数】3页(P1751-1753)【作者】金朝霞【作者单位】黄冈市中心医院科教科,湖北,黄冈,4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1【相关文献】1.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J], 申岩;高瑞敏;康玲玲;徐建峰;岳华;张守军2.脑钠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指导心力衰竭用药的研究进展 [J], 王子健3.脑钠肽相关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彭龙希;李正翔4.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维生素D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关系及三者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J], 余长升;马艳红;辛晓婷5.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J], 黄正壮;颜怀兴;李耀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内皮素-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内皮素-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mi n a l p r o — b r a i n n a t r i u r e t i c p e p t i d e ( NT— p r o BNP)a n d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l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h y p e r t r o p h y ( LVH ) ,a n d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p l a s ma E T一 1 、 NT~ p r o BNP t o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I VH.M e t h o d: F i f t y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e p a r t me nt of Ca r di ol o g y, The Ni nt h Ho s pi t a l o f Xi ’ a n( Xi ’ a n 71 0 0 5 4)
Wa n g Xi n Lu Mi n L u Qu a n e t a 1 ABS TRACT Ob j e c t i v e : To e x p l o r e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p l a s ma e n d o t h e l i n 一 1( E T- 1 ) ,N— t e r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血 浆 内皮素一 1 ( E T 一 1 ) 、 氨 基 末 端脑 钠 肽 前体 ( NT — p r o B NP ) 与 高 血压 左心
室肥厚 间的潜在 联 系, 及 其 对 高血 压 左 心 室肥 厚 的诊 断价 值 。方 法 : 对 原 发 性 高血 压 左 心 室肥 厚

脑利钠肽前体在普通人群的预后研究现状及进展

脑利钠肽前体在普通人群的预后研究现状及进展

脑利钠肽前体在普通人群的预后研究现状及进展血浆脑利钠肽(BNP)最早由日本学者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但其主要来源是心脏,其他来源有脑,肺,肾和肾上腺等。

当心室壁压力升高或受到牵拉时大量BNP释放入血引起循环浓度明显升高。

BNP由B型脑利钠肽原前体(pre-proBNP)经酶分解而来,pre-proBNP分解为等摩尔浓度的有活性的BNP和无活性的NT-proBNP。

由于NT-proBNP无生物活性、半衰期较BNP长、缺乏主动清除机制等,其血浆浓度较BNP高出2~10倍,另外NT-proBNP在体外不同温度下稳定性更好,对取血样本要求相对低[1],因而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也被许多临床研究证实,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心功能不全人群的[2],也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血浆NT-proBNP在普通人群中也具有显著预测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价值[3],但机体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拟就血浆NT-proBNP在普通人群中的预后价值研究现状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1 研究现状随着研究的进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血浆NT-proBNP已经成为重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标志物,在诊断、危险评估及指导治疗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上述研究及临床应用针对的人群主要是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或有较高心血管风险的人群,且在这些人群中血浆NT-proBNP值均高于普通人群。

而血浆NT-proBNP 值处于正常范围的普通人群中,其是否也具有预测死亡或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价值呢?2004年Wang等[3]首次在不伴心衰且表观健康的人群研究中发现NT-proBNP具有独立预测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随后的几年中陆续有NT-proBNP在社区人群和表观健康人群中的类似研究报导,综合分析这些研究的特点,我们发现其相同点是:①均为前瞻的队列研究;②研究对象均为普通人群或表观健康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风险相对较低;③平均年龄在49.3~67.9岁[4];④随访时间长,均超过5年,最长随访时间达10年[5];⑤平均血浆NT-proBNP值均较有症状心血管疾病人群低,最高NT-proBNP值为321 pg/mL;⑥主要观察终点是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这也是目前循证医学研究中对具有心血管风险人群的最主要的研究终点;⑦结果均表明在上述人群中,血浆NT-proBNP对死亡或主要心血管事件有独立预测价值。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赖胜阳【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24(35)3【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析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住院时间更短,再住院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缩短,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使得血流动力学处于平稳状态,且能够降低再住院率,改善预后。

【总页数】3页(P377-379)【作者】赖胜阳【作者单位】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可溶性糖蛋白130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2.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症指标、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尿量的影响3.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4.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钠肽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进展

脑钠肽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 脑钠 肽 ;氨基 端脑钠肽前体 ;临床应 用
近 年 出现 了多种 用于 心血 管疾 病 的诊 断 、危 险 分层 及 预后评 估 的重要 的血生 化标 志物 ,如 肿瘤坏
于心脏神经内分泌激素之一的利钠肽家族 ,故又名 为 B型 利 钠 肽 ( y en tuei p p d ,B P 。 B tp a irt e f e N ) r c i 利钠肽家族 除了 B P之外还包 括心 房利钠肽 、c N 型利钠 肽 和尿扩 张素 等 ,它们 具有 相 同 的特 征性 结
构 ,包 含 l 7氨基 酸环 及 两 个 半 胱 氨 酸分 子 间 的二
死因子和白介素 一 等 ,但是这些标志物 中大多数 6 尚停 留在实验 室 研 究 阶段 。而 脑 钠肽 ( ri n t. ban ar i uei ppie N ) 和氨 基 端 脑 钠 肽 前 体 ( — rt et ,B P c d N
产 生 的 无 活 性 肽 段 残 片 ,它 与 B P呈 1 1生 N : 成 ,由于 其 较 之 B P血 浆 半 衰 期 时 间 更 长 , N 因此 变 化 幅度 更 大 ,并 与 B P浓度 有 着 良好 的相 N
关性 。
心房 利钠 肽储 存在 心肌 细胞 分泌 颗粒 中并 在刺 激后 快速 释放 的分 泌 形 式 ,B P仅 有 小 部 分 储 存 于 分 N
维普资讯
国外医学 ・ 老年医学分册
20 0 8年 7 月
第2 9卷 第生
.— 1 5 -— . . 4 - — - —
脑 钠 肽 和 氨基 端 脑 钠 肽 前体 的 临床 应 用 进 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老年科 (002 209) 顾 袢 综述 段 俊 丽 王一 尘审校

脑钠肽及N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脑钠肽及N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脑钠肽及N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王广慧;冯敏【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7(038)002【总页数】4页(P250-253)【关键词】脑钠肽;N端脑钠肽前体;急性脑梗死【作者】王广慧;冯敏【作者单位】233040 安徽蚌埠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33040 安徽蚌埠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即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共同特点、发病突然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有70%~80%的脑血管疾病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近年国外的研究发现ACI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其浓度可作为反映急性脑梗死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指标[1]。

本文就BNP及NT-proBNP与AC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做如下综述,并分析ACI患者血浆BNP及NT-proBNP升高的可能原因。

日本学者Sudoh等[2]首先在1988年于猪脑中分离出BNP,BNP也由此得名。

BNP又被称为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脑利钠肽,是利钠肽家族中的一员。

该家族还包括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和树眼镜蛇利钠肽(dendmaspis natriuretic peptide,DNP)[3]。

1.1 BNP和NT-proBNP的产生心室是BNP及NT-proBNP产生的主要部位,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时,心肌内储存的proBNP即被释放出来,并很快分解为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活性的氨基末端proBNP(NT-proBNP)及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有内分泌活性的BNP,两者呈等摩尔释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脑利钠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高血压的关系
【摘要】作者介绍了血脑利钠肽发现经过,血脑利钠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理作用,以及它与高血压的关系,及近年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血脑利钠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高血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33-01
1988年日本学者tetsuji udoh首次从猪脑分离得到一种多肽,命名为脑利钠肽(bnp)。

bnp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在心室的心肌细胞,是心功能障碍时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之一。

nt-probnp 在外周血中的半衰期要较bnp 为长分子量大于bnp。

bnp具有扩张血管和利尿排钠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系统以及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1]。

1 血压与bnp/nt-probnp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而bnp作为重要神经内分泌因子之一,与高血压又有怎样的关系呢?anan[2]等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升高与心肌肥厚程度有关,但是否随血压升高而升高没有明确。

raizada 等人[3]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实验研究表明,bnp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2 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与bnp/nt-probnp
长期的高血压可造成心室肥厚,它是心血管病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我们是否可以推测bnp/nt—probnp可作为一个生化指标来辅助诊断和评价高血压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状况呢?suzuki m等[4]认为,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中,bnp水平仅与心肌肥厚程度有关,而与高血压程度无关,bnp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有无心脏受累及评价预后的一个指标。

目前认为由于心肌肥厚,导致舒张期室壁压力负荷增加,从而促使bnp合成和释放增加。

3 高血压合并舒张功能不全
高血压病患者在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脏结构尚正常时就可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异常,长期后负荷增加,可导致lvh,进行性的舒张功能损害。

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nt-probnp 既可准确地反映左室收缩功能,又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lubien[5]等发现bnp检测能可靠地反映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在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bnp 升高和舒张期充盈异常可能对心脏舒张功能减退的诊断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bnp/nt-probnp的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关系密切,但与高血压本身及降压治疗对其的影响,目前结论不一,有待于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85-86.
[2] teasdaleg jennett b.assessment of coma and impaired
conseiousness.a practical scale[j].lancet,1974,13(2):81-84.
[3] raizada v,thakore k,luo w,et al.cardiac
chamber-specificalterationsof anp and bnp expression with advancing age andwith systemic hypertension[j].mol cell biochem,2001,216(l-2):137-140.
[4] suzuki m,yamamoto k,watanabe s,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elevate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am j med,2000,108(8):627-633.
[5] lubien e,de maria a,krishnaswamy p,et a1.utility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detecting diastolic dysfunction comparison with doppler velocity
recordings[j].circulation,2002,105(5):595-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