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磷化处理与磷化膜的耐蚀性

合集下载

焦磷酸钠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

焦磷酸钠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

Ld B in 0 0 9 C ia t , e ig10 2 , hn ) j
Ab t a t:Ef c so o i m y o h s ae u n sr cur nd c ro in r ssa c fp o p ai g c ai g sr c f t fs d u p r p o ph t po tu t e a o r so e it n e o h s h t o tn e n
o g e i m l y w s iv s g t d b c n i g e e t n mi r s o e p lr a in c r e ee to h mia n ma n s u al a n e t ae y s a nn lc r c o c p , oa i t u v , l cr c e c l o i o z o i e a c p cr n at t ri mp d n e s e ta a d s l wae - mme so x e i n e p ci ey ri n e p r me t s e t l .R s l h we a fe d i g S - r v e u t s o d t t t ra d n O s h a
( . 京化 工大 学 教 育 部碳纤 维 及功 能高 分子 重 点 实验 室 ,北京 102 ; . 京 碧 海 舟腐 蚀 防 1北 009 2 北
护 工业 股份 有 限公 司 ,北京 10 2 ) 0 0 9
摘要 : 通过扫描 电镜、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和盐水浸泡等 实验研 究了焦磷酸钠对镁合金表面磷化 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磷化液中加入焦磷酸钠后 , 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的结构更加
致 密和规 整 ; 35 的 N C 溶 液 中, 合 金 腐 蚀 电流 密度 由 2 38×1 A c 下 降到 127× 在 .% a1 镁 .5 0 /m .5 1 A c 在 10 z下的 阻抗值 由 17 7k 上 升到 6 19k 表 现 出良好 的 防护性 。 0 / m 、 0 mH .0 Q .2 Q, 关键 词 : 镁合 金 ; 化膜 ;焦磷 酸钠 ;耐蚀性 磷

医用镁合金表面磷化处理及生物腐蚀性能

医用镁合金表面磷化处理及生物腐蚀性能
M e ia a n su l y d c lM g e i m Al o
XU — i g Lip n ,ZHANG — i ,YANG 。 Er ln Ke
( .ntu f e t il, u n zo eerh Istt o ofr u t s G a gh u5 0 5 , 1 Is tt o w Mae as G a gh u R sac ntue fN ner sme l, u n zo 6 0 i e N r i o a 1
al y S l . EM n DS a ay i r v ae h t h o t g wa o o e f a e l e c y t l a d c mp s d o a d E n l ss e e l d t a e c a i s c mp s d o k —i r s s n o r e t n l f k a i
K e wo d ma ne i m ly;c l im o p a e;b o c ro in;p o p ai g y r s: g su a o l acu ph s h t i - o r so h sh t n
引 言
镁 及其 合 金 具 有 密 度 低 , 比强 度 高 , 良好 的 力
徐 丽 萍 张二 林 杨 , ,
(. 1广州 有色金 属研 究 院 新材 料 研究 所 , 东 广 州 广 院 , 龙江 佳木 斯 黑 140 3 中科 院金 属研究 所 , 宁 沈 阳 507; . 辽
柯。
10 1 ) 10 6
505 2 佳 木斯 大学 材 料 科 学 与工 程 学 160; .
C ia . e at n fMae asS in e a d En ie r g Ja s U ies y Ja s 1 4 0 C ia h n ;2 D p rme to tr l ce c n gn e n ,imu i nv ri ,imu i 0 7, hn ; i i t 5

镁合金磷化工艺及磷化膜性能的研究

镁合金磷化工艺及磷化膜性能的研究
金磷化工艺及磷化膜性能的研究
2.3.4对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将有磷化膜和无磷化膜的镁合金样品直接进行
24 h的中性盐雾试验,发现磷化膜对镁合金基体的 耐盐雾性几乎没有任何提高,有磷化膜的样品和无 磷化膜的样品其腐蚀面积都在80%以上。有涂层 (用20—25斗m环氧涂层做底层,20~25斗m丙烯酸 涂层做面层制备样品)时,经过48 h的中性盐雾试 验(见表2)发现,试样的耐盐雾性有所提高。
[M]. woodhead.Faulkner:cambridge Inassociaton
with Pyrene Chemical Services“mited,1986.
[编辑:段金弟]
万方数据
镁合金磷化工艺及磷化膜性能的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兰伟, 何红林, 张丁非, 唐辉, 邱会东, 周安若, 孙建春, LAN Wei, HE Hong-lin , ZHANG Ding-hui, TANG Hui, QIU Hui-dong, ZHOU An-ruo, SUN Jian-chun 兰伟,邱会东,周安若,孙建春,TANG Hui,QIU Hui-dong,ZHOU An-ruo,SUN Jian-chun(重庆科 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学院,重庆,400050), 何红林,LAN Wei(重庆宗申摩托集团机车涂装部,重 庆,400052), 张丁非,HE Hong-lin(重庆大学,重庆,400044), 唐辉,ZHANG Ding-hui(重庆 富地化工有限公司,重庆,400050)
引证文献(6条)
1.陈亮朝.兰伟.余波.李小文.葛炳延.王第一 镁合金磷化与电泳涂装工艺研究[期刊论文]-表面技术 2006(6) 2.周勇.胡文娇.李依旋.张丹.江珊.熊金平 焦磷酸钠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期刊论文]-电镀与

镁合金论文Z61镁合金的磷化及阴极电泳

镁合金论文Z61镁合金的磷化及阴极电泳

镁合金论文:AZ61镁合金的磷化及阴极电泳【中文摘要】镁合金作为优质的合金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医疗器材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镁的耐蚀性较差,制约了镁合金的应用。

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具有多孔结构、附着力好,是有机涂层的有效基底。

本文采用磷化与阴极电泳涂装相结合的方法改善AZ61镁合金的表面性能。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果分别叙述如下。

在国内外锌系磷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三种不同的磷化体系。

通过对三种磷化体系所得磷化膜的厚度、耐碱性、表面形貌以及元素组成进行对比,选取适宜阴极电泳涂装的磷化膜。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磷化液中各物质对磷化成膜的影响。

研究表明:Zn(H2PO4)2的浓度对磷化膜的厚度有较大影响,浓度越大,厚度越大;NaNO3对磷化过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硫酸羟胺是一种良好的磷化氧化促进剂,且具有用量低的优点;NaF能够促进磷化、细化膜层。

间硝基苯磺酸钠与酒石酸添加后对磷化膜的成膜有利,但是添加的浓度与成膜状况关系较小。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设计实验,正交表为(L9(34)),选取四种浓度对磷化过程影响较大的物质NaF、硫酸羟胺、ZnH2PO4、NaNO3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因素,物质的浓度为各因素的水平。

正交优化结果:NaF浓度为 g·L-1、硫酸羟胺的浓度为 g·L-1、ZnH2PO4的浓度为 g·L-1、NaNO3的浓度为5 g·L-1。

在上述优化物质浓度下,AZ61镁合金表面形成的磷化膜厚度适中、Δw小、均匀性好、腐蚀电流密度低、耐蚀性良好。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上述磷化条件的磷化膜进行阴极电泳涂装,得到外观(颜色、光亮度、均匀性)较好,厚度在35μm左右,硬度达到2H-3H,与基体的附着力为0级,耐蚀性较好的复合电泳涂层。

采用电涡流测厚仪测量磷化膜的厚度;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和能谱分析(EDS)分析磷化膜的成分组成;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腐蚀失重等方法评价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及其耐蚀性能研究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及其耐蚀性能研究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及其耐蚀性能研究镁合金是一种重量轻、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因此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在大气环境中容易受到腐蚀,使得其耐用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各种表面处理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下面将从常见的几种表面处理技术入手,介绍它们对镁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一、阳极氧化阳极氧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提高其表面性能。

在镁合金表面上,氧化膜可以增加金属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其防腐蚀性能。

然而,由于氧化膜是一种多孔材料,且氧化膜的密度和厚度也会影响其性能。

因此,氧化膜的质量和厚度需要得到控制,才能够发挥出其最佳的防腐蚀性能。

二、化学转化处理化学转化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在镁合金表面产生一种保护膜的技术。

常见的方法包括磷化、钝化和转化膜等。

这些保护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可以更好地保护镁合金表面不受到腐蚀的影响。

三、喷涂处理喷涂处理是将一种防腐涂料喷涂在镁合金表面上,以形成一种保护膜的技术。

这种方法具有一些优点,如简单和易于实现,同时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保护层,有效提高镁合金表面的耐蚀性。

然而,由于镁合金表面的特殊性质,这些表面处理技术仍需要加以改进和优化。

例如,喷涂处理中的涂料选择需要注意其与镁合金表面的相容性,使得涂层可以牢固地附着在表面并保持长时间的防腐蚀性能。

同时,氧化膜的质量和厚度也需要加以监控和控制,才能够在镁合金的使用过程中发挥最好的防腐蚀性能。

总而言之,表面处理技术是提高镁合金表面耐蚀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适当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镁合金的腐蚀损失,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表面处理技术出现,推动镁合金材料的更进一步发展。

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及磷化方法

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及磷化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镁合金无铬无氟磷化溶液及磷化方法镁合金被誉为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前途的绿色工程材料,其密度小(1.8g/cm3 左右),比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在航空领域、电子通讯领域、汽车领域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电极电位很低(-2.34KV),致使镁合金的耐蚀性差,严重阻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

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可以从控制合金杂质的含量、开发新的耐蚀合金、表面改性及表面涂层等方法入手,而对于大规模工业生产,采用耐蚀保护膜和涂装防护处理,是最为经济易行的方法。

目前,制备镁合金耐蚀保护膜常采用铬酸盐处理,如著名的DOW7 工艺采用铬酸钠和氟化镁,制备了具有一定耐蚀性的防护膜。

但是这种工艺生成的六价铬毒性大,严重危险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而在无铬磷化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磷化处理技术中含有大量的镍、铅、亚硝酸盐、氟等重金属及致癌物质,已经不符合国家对涂装行业的环保要求;磷化配方中成分较多(4 种以上),影响因素复杂,与铬酸盐处理相比,膜层的耐蚀性较差,不含氟化物的耐蚀性更差。

公开号为CN101096761A 的中国专利提到了镁合金表面磷化溶液配方,含有锰、锌、氟等物质,用的是高锰酸钾和磷酸二氢锌,但是含氟化物耐蚀性也不高;公开号为CN1598055A 的中国专利提到了镁合金磷化溶液配方,其中含有腐蚀抑制剂氟化钠,氟化物的存在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文献AZ31 镁合金磷化工艺研究(高焕方等,表面技术,2008,37(4):37-39)在镁合金AZ31 表面制备了耐蚀膜层,但磷化配方中除了含有镍、氟、亚硝酸盐物质外,成分较多(9 种成分),而且膜层的耐蚀性较铬酸盐处理差。

针对以上问题,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崔学军,王修春,卢俊峰等研究。

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及有机防护涂层耐腐蚀性能_移易

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及有机防护涂层耐腐蚀性能_移易

1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化学氧化(转化)膜 处理
通过化学转化可以在镁合金基体表面形成由氧化物 或金属盐构成的无机膜层,这层膜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 力,能阻止腐蚀介质对基体的侵蚀。这样的转化膜本身一 般不太致密,耐腐蚀能力并不太强,仅可用于短期大气腐 蚀的防护。但重要的是它可以为后续涂层打底,以增强镁 合金基底与后续涂层间的结合力。镁合金的化学转化膜按
1 2 1 1 1 1
(1.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江苏常州 213016;2.中国人民解放军驻 370 厂军事代表室,
镁合金和高温耐蚀镁合金;从表面改性的角度,应在镁合
摘 要:为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了镁合
金的表面生成具有保护性能的膜或涂层,来提高和改善耐 蚀性能。通过冶金的方法降低杂质的含量,或者加入其他 合金元素限制杂质的存在状态,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 将会使镁合金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但这种方法却仅限 于添加稀土元素等少数几种元素,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不能满足工业要求。 表面改性主要分为电化学法、 化学法、 热加工法、高真空法和其他物理方法。一些新型的表面处 理方法[3]如锡转化膜、激光表面处理、PVD(物理气相沉淀 法)、氮化铬涂层、镁合金表面沉积铝等方法也应运而生。
表面涂饰
Surface Finishing
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及有机防护 涂层耐腐蚀性能
Surface Treatment for Al-Mg Alloy and Anticorrosive Property of Organic Protective Coatings
移易 ,邵旭东 ,王李军 ,王留方 ,倪维良 ,朱亚君 江苏常州 213022)
1.1 铬酸盐化学转化膜
铬酸盐处理即将工件浸入含铬酸或铬酸盐的溶液中, 通过金属表层的自身转化生成某些氧化物或盐类,使表面 得以钝化。膜中的六价铬可溶,有缓蚀性能,腐蚀时它还 被还原为不溶性的三价铬离子而阻止腐蚀的进一步进行, 铬酸盐处理得到的表面膜有一定的自愈能力。 虽然铬化工艺比较成熟,但该工艺过程产生有害的六 价铬离子,废液不易处理,对环境造成污染。铬化工艺逐 渐被无铬转化工艺所替代已是必然的趋势。一个比较典型 的铬化处理工艺为:甲苯/二甲苯除油→碱洗(70~80 ℃, 10 min)→铬化、酸洗(70~80 ℃,10 min)→重铬酸洗 (70~80 ℃,10 min)→纯净水洗→干燥老化。

MB6镁合金表面磷化工艺优化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MB6镁合金表面磷化工艺优化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MB6镁合金表面磷化工艺优化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周亚民;许县华;詹进国;刘世聪
【期刊名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18)001
【摘要】应用Tafel极化曲线分析方法,对在不同磷化温度、不同磷化液pH和不同磷化时间条件下磷化的MB6镁合金防腐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磷化温度、磷化液pH和磷化时间对MB6镁合金磷化膜防腐性能有较大影响,其最佳磷化温度为50℃,最佳pH为3.0,最佳磷化时间为20 min,磷化膜可提高MB6镁合金在Hank溶液里耐腐性能.
【总页数】5页(P88-92)
【作者】周亚民;许县华;詹进国;刘世聪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523808;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523808;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523808;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78
【相关文献】
1.磷化修饰WE43镁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及耐腐蚀性能 [J], 叶成红;奚廷斐;郑玉峰;王淑琴;李扬德
2.AZ31镁合金钙系磷化工艺优化及磷化膜组织结构研究 [J], 陈艳琴;孙佳伟;王春
晓;郑营才;钟惠婷;李建三;李亚丽
3.磷化修饰WE43镁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及耐腐蚀性能(英文) [J], 叶成红;奚廷斐;郑玉峰;王淑琴;李扬德;
4.铜离子与植酸作用制备镁合金超疏水表面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J], 陈兴
5.40Cr钢表面锌-锰系磷化膜的制备与耐腐蚀性能研究 [J], 许兵; 司晓卉; 张立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500%~ 9 500% Al; 0. 450% ~ 0. 900% Zn; 0. 170% ~ 0. 400% Mn; 0. 080% Si; 0. 025% Cu; 0. 001% Ni; 0. 004% Fe 及 Mg( 余量) 。试样尺寸为 10mm × 22mm × 3mm。 1. 2 磷化处理
ZHANG Dan,XIONG Jin-ping,ZUO Yu
(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An optimized zinc series phosphating formula for chrome-free phosphating of magnesium alloy was gained through orthogonal test. The phosphating film showed a needle-like microstructure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 of EDS showed that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film was zinc phosphate. The results of corrosion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gnesium alloy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this optimal phosphating treatment. Key words: magnesium alloy; phosphating film; corrosion resistance
引言
镁合金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减震性好、铸造 性好 等 优 点,被 称 为 21 世 纪 的“绿 色 工 程 材 料”[1-2],在航空 航 天、汽 车、电 子、军 工 及 能 源 等 工 业有广泛应用[3]。但由于镁合金化学活性高、标准 电位负、其 氧 化 膜 疏 松 多 孔,因 而 镁 合 金 的 耐 腐 蚀 性能很差[4],这是镁合金应用的最主要限制。目前 国内外常用的镁合金表面防护处理方法有: 化学转 化、电镀或化学镀、阳极氧化、微弧氧化、扩散涂层、
CorrTest 电化学测试系统上进行,v扫描 为 0. 8 mV / s,
电位扫描范围为 - 400 ~ + 1 000 mV。而交流阻抗 测试在 Princeton Applied Research 2273 电化学工作 站上进行,频率测量范围为 100kHz ~ 100mHz,正弦 波交流电幅值为 ± 10mV。 1. 4 样品表面形貌的观察与能谱分析
亚硝酸钠
1 ~2 g/L
硝酸钠
2 ~4 g/L
焦磷酸钠
2 ~4 g/L
通过正交试验并以耐腐蚀性能作为主要指标
来优化出 AZ91D 镁合金的磷化配方与工艺。
1. 3 磷化膜耐腐蚀性能的测量
采用腐蚀质量损失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来评价
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1. 3. 1 浸泡试验
将磷化处理后的试样称量,其质量记为 m0 ,然
k1
225
198
143
208
k2
234
216
178
200
k3
177
222
314
227
R
57
24
170
26
2011 年 2 月
电镀与精饰
第 33 卷第 2 期( 总 215 期)
·7·
极差 R 反映了各因素在磷化液配方中的重要 性 ,由 极 差 大 小 可 知 在 磷 化 液 配 方 中 ,各 因 素 对 磷 化膜耐蚀性能影响大小的顺序为: ρ( 氟化钠) > ρ( 氧化锌) > ρ( 焦磷酸钠) > ρ( 磷酸) 。k1 这一行 的 4 个数,分别是因素 A、B、C、D 的第 1 水平所在 的试验中对应的腐蚀速率的平均值。由极差可知 因素 C[ρ( 氟化钠) ]对磷化膜的耐蚀性能影响最 大。从表 1 还 可 以 看 出,因 素 C 的 3 个 水 平 所 对 应的腐蚀速率平均值中第 1 水平所对应的数值 0. 014 3最小,因此取因素 C 的第 1 水平最好。同 样地,按照 k1、k2、k3 中的最小值选取各因素的水 平,可以得到最优配方是 A3B1C1D2,该最优配方 在正交试验中没有出现。而 8 号试验的腐蚀速率 在所有正交 试 验 中 最 小,因 此 8 号 配 方 为 优 选 配 方。为了 确 定 A3B1C1D2 是 否 是 最 优 配 方,针 对 该配方进行 腐 蚀 质 量 损 失 试 验,结 果 发 现 经 该 配 方磷化处理后的 AZ91D 镁合金 v腐蚀 为 94mg / m2 ·h, 比 8 号试验的腐蚀速率更小,因此 A3B1C1D2 确定 是最 优 配 方,即: 2. 0g / L 氧 化 锌,25mL / L 磷 酸, 1. 0g / L氟化钠,3. 0g / L 焦磷酸钠,2. 0g / L亚硝酸钠, 3. 0g /L 硝酸钠。 2. 2 电化学测试研究
表 1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A
B
C
D 实验结果
序号 ρ( 氧化 ρ( 磷酸) / ρ( 氟化 锌) / ( g· ( mL· 钠1 )
ρ( 焦磷酸 v腐蚀 / (
钠) / ( mg·m -2·
g·L -1 )
h -1)
1 1( 1. 0) 1( 25) 1( 1. 0) 1( 2. 0) 139
2011 年 2 月
电镀与精饰
文章编号: 1001-3849( 2011) 02-0005-04
第 33 卷第 2 期( 总 215 期)
·5·
镁合金磷化处理与磷化膜的耐蚀性
张 丹, 熊金平, 左 禹
(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镁合金无铬最优锌系磷化配方,所得到的磷化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呈
有机涂层、气相沉积和激光改性等[5-6]。其中,化学 转化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容易等优点[7]。 化学转化处理主要分为: 铬酸盐化学转化处理和无 铬化学转化处理。铬酸盐化学转化处理研究时间 长,工艺比较成熟,但是 Cr( Ⅵ) 剧毒、致癌、污染环 境[8]。磷酸盐转化法是无铬化学转化的一种,工艺 操作简单,成 本 低 廉,适 于 批 量 生 产。 本 文 采 用 锌 系磷化配方,在 AZ91D 镁合金表面上成功制备了耐 腐蚀性能优异的磷化膜。
图 2 所示为磷化前后 AZ91D 镁合金在室温 3% NaCl 水溶液中的交流阻抗谱。
图 2 试样 AZ91D 镁合金在室温 3% NaCl 水溶液中的 EIS 谱
从图 2 可知,磷化处理后可使 AZ91D 镁合金在 3% NaCl 水溶液中的最低频率阻抗值提高 3 个数量 级以上,这与图 1 所示的极化曲线结果相吻合。同 时磷化后使 AZ91D 镁合金在 3% NaCl 溶液中腐蚀 速率表现出的两个时间常数转变为一个时间常数, 可用图 3 所示的等效电路来描述。金属表面与溶液 之间的界面可以用一个电容元件 C 和一个电阻元 件 R 来描述,AZ91D 镁合金在 3% NaCl 溶液中同样 如此。由于镁合金基体表面有天然氧化膜,基体与 溶液并非直接接触,因此基体与天然氧化膜界面可 以用氧化膜电容 Cof 和氧化膜电阻 Rof 描述。而且 AZ91D 镁合金表面的天然氧化膜耐腐蚀性能较差, 很容易溶解,因而导致 AZ91D 镁合金基体的活性溶 解,从而导致双电层电容 Cd 和界面反应电阻 Rr 的 出现,导致了反映天然氧化膜和界面特性的两个时 间常数( 图 3a) 。磷化后,镁合金基体表面的天然氧 化膜被磷化膜取代,因此等效电路中出现磷化膜电 容 Cpf和磷化膜电阻 Rpf。由于磷化膜的耐蚀性较 好,在所研究的频率范围内磷化膜能保护基体免遭
用 SK470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日立公司生产) 观察磷化处理前后 AZ91D 镁合金样品的表面形貌。 用能谱仪分析磷化膜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 1 磷化液配方的优化 在磷化液基础配方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
化 AZ91D 镁合金的磷化液配方。将氧化锌、磷酸、 氟化钠、焦磷酸钠的质量浓度作为四个因素 A、B、 C、D,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采用 L9 ( 34 ) 正交表进 行正交试验。采用 AZ91D 镁合金磷化试样在 3% NaCl 水溶液中室温浸泡 24h 后的腐蚀质量损失试 验结果作为评价磷化膜耐蚀性能的指标,腐蚀速率 越小越好[9]。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 1。
磷化处理工艺流程为: 镁合金试样→酒精清洗 →丙酮清洗→碱洗脱脂( 在 50℃ 的 5% 氢氧化钠溶 液中浸泡 15min) →水洗→水洗→磷化处理( 室温, 15min) →冷风吹干→备用。
磷化基础液配方如下:
磷酸( w = 85% )
25 ~ 35 mL / L
氧化锌
1 ~2 g/L
氟化钠
1 ~3 g/L
2. 2. 1 极化曲线
图 1 是磷化前后试样在 3% NaCl 溶液中的动电 位极化 曲 线。表 2 是 通 过 极 化 曲 线 得 到 的 φcorr 和 Jcorr 。
图 1 试样的极化曲线
表 2 磷化前后试样的 φcorr 和 Jcorr
状态
φcorr / V,vs SCE
Jcorr / ( mA·m - 2 )
1. 3. 2 电化学测试
电化学测试采取三电极系统,以饱和甘汞电极
为参比电极,铂 电 极 为 辅 助 电 极,磷 化 前 后 的 试 样
为工 作 电 极,非 工 作 面 用 914 胶 封 装 后 暴 露 大 约 1. 5 cm2 的工作面积。电解液为室温的 3% NaCl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