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中考生物复习专题提升精练卷3《联系实际、关注社会与材料结合分析题】附答案详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生物复习专题提升精练卷3《联系实际、关注社会与材料结合分析题】附答案详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生物复习专题提升精练卷3《联系实际、关注社会与材料结合分析题】附答案详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生物复习专题提升精练卷

3《联系实际、关注社会与材料结合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的命题形式常常是根据社会热点、社会时事、医学常识等材料,结合初中阶段所学的生物知识,来分析和回答问题。能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中考中常出现的一类题型。

第一步: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教材知识,提取材料中关键生物信息,抓住问题本质。第二步:联系材料,拓展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步:理清思路,整理归纳,科学、条理、清晰地写出答案。

专题分类突破

类型一生态系统相关

【题型点悟】

生态系统相关习题以真实情景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做题过程中要分清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有针对性地作答。

图ZT3-1是某市某农场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部分结构模式图。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请分析后回答:

图ZT3-1

图ZT3-2

(1)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该添加。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在此生态系统中共包含条食物链。

(3)图ZT3-2中A、B、C能正确表示生活在农田中的昆虫和青蛙的数量关系的是(填字母)。

(4)如果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和水被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应该是,可见环境保护特别重要。

(5)图ZT3-1中对农作物利用的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既能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又有效缓解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6)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将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能力较小。

[答案] (1)非生物部分

(2)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

(3)B (4)人(5)多级能量利用率

(6)自动调节

[解析] (1)图ZT3-1中,农作物属于生产者,家禽、家畜、人属于消费者,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属于分解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在此生态系统中共包含2条食物链,即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农作物→人。

(3)生活在农田中的昆虫和青蛙是捕食关系。

(4)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此生态系统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人,其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5)能量的多级利用,可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既能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又有效缓解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6)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这一作用一旦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将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小。

1.图ZT3-3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图ZT3-3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图ZT3-4中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图ZT3-4

(1)在生物学中,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多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它通过生理过程(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 。

3.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图ZT3-5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图ZT3-5

(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用字母表示)。

(3)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4)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

(5)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4.2017年4月,国家宣布设立雄安新区。新区规划理念之一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区中的白洋淀景色宜人、物产丰饶,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有重要作用。图ZT3-6为白洋淀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ZT3-6

(1)图中包含摇蚊幼虫的食物链有条。

(2)该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命能量源泉的是。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3)白洋淀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4)若工业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铅、铝、汞等重金属进入白洋淀,则体内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乌鳢和,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非常必要。

类型二环保问题相关

【题型点悟】

此类试题涉及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等。在分析试题中的情景时,要能找到所考查的教材基础概念。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答案] A

[解析]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绿色植物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

A错误:不会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正确:能够替代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正确: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正确:少开车,减少石油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我们应该( )

A.尽量开发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B.为了更卫生,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C.废旧电池有毒,应及时深埋

D.保护森林,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2.2012年3月31日晚8点30分~9点30分,全球共14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图ZT3-7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图ZT3-7

A. 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B. 通过②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C. 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 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

3. 2017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旅游”。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

C.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近年来,某市多次出现雾霾天气,PM2.5指数“爆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之—)。PM2.5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是( )

A.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B.损害呼吸系统

C.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D.损害循环系统

5.近年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二)实验过程:

(1)取32只体重为30 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组别镉浓度/(mg/mL) 生理盐水用量24 h死亡率

A 0 10 mL 0

B 0.015 10 mL 2

C 0.030 10 mL 3

D 0.045 10 mL 6

(3)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

(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填“相同”或“不同”)。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

(4)“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最终不断在人体内,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类型三生物科学、医学相关

【题型点悟】

这类题大多是高起点、低落脚,题中材料是科学技术前沿成果,落脚点是教材的基础概念,做题的时候不要紧张,分析材料跟教材的哪一部分有关系,然后有针对性地作答。

近年某省多地出现人感染H7N7禽流感病例,事发后有关部门立刻采取行动,把相关场所内的活禽全部捕杀并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甚至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上述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

[答案] A

[解析] 本题题干是出现在身边或者新闻中的医学事件,描述清晰。根据描述能确定与传染病以及与防范措施有关。

A正确:由于活禽体内有病原体,而且活禽本身染病,属于传染源。题中采取的措施是针对活禽的,因此是控制传染源。不涉及B、C、D中的措施。

1.切脉是我国传统医学的诊断方法之一,当人体的某些器官患病时,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并在脉搏上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

②切脉时感受的是动脉的搏动

③切脉是通过静脉搏动推测心脏的跳动

④切脉是通过动脉搏动推测心脏的跳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的“工程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工程菌”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C.“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细菌细胞内得到了成功表达,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3.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要靠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

4.下列各项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B.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选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C.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种,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D.科学家运用诱变育种技术培育出转基因超级鼠

5.科学家利用一种抗矮缩病强的野生水稻与当地栽培的水稻杂交,培育出抗水稻矮缩病的新品种。这利用了

( )

A.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

B.生物的间接使用价值

C.生物的潜在使用价值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6.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其原因是

( )

A.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B.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原

C.该人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D.乙肝病毒已不能再次侵入该人的体内

7.某药物广告“XX牌XXX,甲类OTC,腰腿痛风湿病,一盒彻底治愈,永不复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OTC类药品属于医疗保健品,只起辅助作用,不针对某种疾病

B.OTC类药品可自我判断,自行购买,治疗小伤小病,剂量小,用药天数少

C.OTC类药品没有毒副作用,病重时可加大用量,效果会更好

D.家庭药箱讲求长效性和完备性,其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购买

8.北京奥运会后,意大利自行车选手雷贝林被查出服用兴奋剂药物CERA,因而被取消了竞赛成绩。药物CERA 只能在短期内持续促进红细胞的载氧能力,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耐力。你推测服用CERA后的一定时间内,体内红细胞载氧能力变化曲线图应该是( )

图ZT3-8

9.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1982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国的两个实验小组共同研制出转基因超级鼠,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胎出生的对照小鼠的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

图ZT3-9

(1)获得超级鼠采用的现代生物技术叫技术。

(2)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是基因,说明生物体的性状是由控制的。

(3)如果甲、乙鼠的体色均为白色,且白色由显性基因(A)控制,灰色由隐性基因(a)控制,而甲、乙鼠交配后生出了灰色小鼠,则甲鼠的基因组成是;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鼠,出现灰色的可能性

为。

(4)鼠体色的白色或灰色,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性状。

10.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由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

(3)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抵抗结核杆菌,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的原因是。

(4)为了更好地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填写序号)。

参考答案

类型一

1.A [解析] 图中有3条食物链,分别为水稻→昆虫→鸭、水稻→鸭、杂草→鸭。

2.(1)生态因素

(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自动调节

(3)蛇捕食和竞争

(4)生产者②碳—氧平衡

(5)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 (1)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既有生物因素,又有非生物因素,统称生态因素。(2)图(一)表示的是食物网,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要加上后才能构成生态系统。植被遭到破坏后能够得以恢复,体现的是自动调节能力。(3)根据有毒物质的含量能够写出食物链:丁→乙→甲→丙,图(一)中包含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甲对应蛇。(4)由于A和二氧化碳之间是双向箭头,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 是生产者。(5)答出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等具体活动即可。

3.(1)4 (2)A (3)分解者(4)捕食(5)E

[解析] 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因此A是生产者。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和无机环境,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缺少分解者这一生物成分。生物E和D只同时出现在一条食物链上,因此是捕食关系。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

4.(1)5 (2)D (3)生物圈(4)鲶鱼

[解析] (1)图中包含摇蚊幼虫的食物链有:浮游藻类→摇蚊幼虫→鲤鱼→乌鳢、浮游藻类→摇蚊幼虫→鲤鱼→鲶鱼、浮游藻类→摇蚊幼虫→马口鱼→鲶鱼、浮游藻类→摇蚊幼虫→棒花鱼→黄鳝→乌鳢、浮游藻类→摇蚊幼虫→棒花鱼→黄鳝→鲶鱼,因此图中包含摇蚊幼虫的食物链有5条。

(2)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命能量源泉的是阳光。

(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4)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乌鳢和鲶鱼,因而体内积累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是乌鳢和鲶鱼。

类型二

1.D [解析] A错误: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B错误:多使用一次性木筷会破坏树木森林,为了卫生加强消毒等卫生问题即可。C错误:废旧电池要回收处理,深埋会污染地下水。

2.C [解析] 参与①过程的生物不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还有分解者。②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

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遭到破坏;解决措施是:多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3.D [解析] 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是迁地保护。C错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不是对个体而言的,是就物种、生态系统而言的。

4.B [解析] PM2.5能够影响人体多个系统,但是PM2.5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因此首先损害呼吸系统。

5.(二)(3)升高越大

(三)(1)形成对照实验生理盐水的镉含量

(2)相同(3)偶然性(4)富集

[解析] (二)(3)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三)(1)实验中“取32只体重为30 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4组唯一不同的量是生理盐水的镉含量,其他条件相同,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生理盐水的镉含量。(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必须相同。(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偶然性。(4)有些有毒物质如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等特点,所以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大米→鸡→人)最终不断在人体内富集,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类型三

1.B [解析] 切脉感受的是动脉的搏动,以此推测心脏的跳动。

2.B [解析] “工程菌”是通过转基因实现的,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3.B [解析] 酒的酿造是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4.D [解析] 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5.A [解析] 抗水稻矮缩病的新品种能够给人类带来直接的经济价值。

6.A [解析] 注射疫苗能够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当再次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能够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7.B [解析] OTC属于非处方药,A错误;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B正确;非处方药也是有副作用的,C错误;家庭药箱配备药品应遵循的原则是针对性、实用性、急救性等,而不必面面俱到,D错误。

8.D [解析] 服用CERA后,红细胞载氧能力在一段时间内增强,CERA失去作用后,红细胞载氧能力又会下降,

因此D正确。

9.(1)转基因(2)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3)Aa 25%(1/4) (4)相对

[解析] 小鼠因为获得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才生长发育为超级鼠,因此是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两只白色的鼠生出了灰色的鼠,白色是显性性状,灰色是隐性性状,因此甲鼠和乙鼠都是杂合子,生出隐性纯合个体的概率是25%(1/4)。

10.(1)成形的细胞核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

(2)病原体传染源

(3)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4)①④

[解析] 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内部的核酸与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是生物,是引起人生病的原因,因此是病原体。病人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因此是传染源。卡介苗是疫苗,属于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个过程是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结核杆菌。

最新初中生物中考考复习资料(人教版)讲解学习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 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的营养(带解析)

专题训练:人体的营养 一.选择题 1.(2017·苏州学业考)下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A。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过程。分析示意图可知,④和⑤为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在小肠内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彻底消化,选项A正确。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选项B错误。③为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选项C错误。X是小肠,能够吸收a葡萄糖、b 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选项D错误。 2.(2017·长沙学业考)某中学为了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举办了以“食品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漫画竞赛。下图是一幅获奖作品。请回答问题:

(1)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更应注意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___而平衡的营养。 (2)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们应每天按营养学家设计的“____________”均衡地吃那五类食物。 (3)购买包装食品时,除了要注意是否有QS标志外,一定要查看生产日期和____________期。 (4)向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可以防止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食品腐败,但要遵照国家标准规范使用。 (5)作为一名中学生,当发现商家有类似漫画中的违法行为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解析】(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摄取五类食物。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①层为谷类、薯类及豆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因此每日摄取量最多的应为第①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富含糖类,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②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③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④层为奶制品、豆制品,③④层主要提供蛋白质;⑤层为油脂类,能提供脂肪,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带解析)

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 ) A.血液 B.遗传物质 C.血细胞 D.血浆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血缘关系的理解。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遗传物质,血缘关系近的人,遗传物质越相似。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白毛 B.兔的白毛和黑毛 C.兔的白毛和长毛 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 【解析】选B。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判断。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判断相对性状有三个关键点: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判断时三者缺一不可。选项A为同一表现类型;选项C不是同一性状;选项D不属于同一种生物,故选B。 3.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的代码1、2、3、4依次为( ) A.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C.遗传信息、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D.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基因

【解析】选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4.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选项A 中,A、a位置不同;选项B中,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选项D中,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5.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人教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 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例 如: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 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bp’,视野里看到的是‘dq’。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 片左旋(或右旋)18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 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 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 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 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光合作用(植物有)和线粒体:呼吸作用 (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 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 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 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 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

【中考真题】广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9年广东省初中生学业考试 生物试卷 说明: 1.全卷共6页,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将考场号和座位号相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30小题,共60分) 1.细胞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D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根尖的分生区和茎的形成层都属于B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机械组织 D.输导组织 3.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C植物体的结构层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植物体 4.题4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光线暗时须用⑦的平面对光 B.使用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转动⑥可使物像变得清晰 D.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题4图 5.同学们学习被子植物相关知识后,理解错误 ..的是A A.光照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B.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C.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的主要部位 D.桃花的子房将发育为果实 6.造礁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代二氧化碳和氮 磷等无机盐。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A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 寄生 7.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C A.水绵 B.木瓜 C.蘑菇 D.华南虎 8.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 内的重要物种,题8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3条 B.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木来源 C.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9.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B A.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B.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10.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错误 ..的是A 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氧气 B.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含答案)

专题训练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请将各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下面答案栏相应的空格内) 1. 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B. 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 C. 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 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 2. 地球上的生物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有关下图四种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卷柏用孢子繁殖后代 C.银杏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D.月季有花、果实等器官 3. 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4. 清代诗人袁枚在《苔》中描写苔藓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下列有关苔藓和牡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和牡丹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B.苔藓和牡丹都有根、茎、叶 C.苔藓和牡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苔藓和牡丹都能开花结果

5.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B.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构成 C.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D.木本植物的茎能逐渐加粗,主要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 6. 玉米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在开花期恰逢阴雨连绵,就会因传粉不足果穗缺粒减产 B.玉米籽粒中的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玉米籽粒里的淀粉主要在胚芽内 D.玉米果穗上有许多籽粒是因为其子房内有许多胚珠 7. 2019年,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世界种子库已建成10年,其储存的种子样本已经超过100万份。下列关于种子的储存和萌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储存 B.低氧条件下种子能储存较长时间 C.只要有充足的水分种子就能萌发 D.建立种子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8. 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符合事实的是( ) A.菜豆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C.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胚乳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专题一科学探究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纵观东营近五年中考,科学探究的方法中对照实验的设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中考中都有考查,分值在2~4分之间,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尤其是近几年开始出现实验中设计表格、实验变量的控制,考查比较明确。预测2019年将继续加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显微镜的使用及其常见的几个问题、动植物细胞的观察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预测2019年也一定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关于细胞裂、生长和分化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进行考查,预测2019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变动不大。 命题点一科学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2.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等。 3.实验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1)要设计对照实验;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需要数值时求多组的平均值,尽量减小误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要设计重复组或增加实验对象数量,减小实验偶然性。 命题点二细胞的结构与观察 1.显微镜使用问题汇总。 (1)成像问题:显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物像,与玻片上的图像相比,呈180°旋转,即将试卷旋转180°,倒过来看到的图像与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 (2)移动问题: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如物像偏左上方,玻片就向左上方移动。 (3)视野亮度问题: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4)倍数问题: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中的三变: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图像变大。 2.细胞的结构功能与观察。 (1)细胞的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大致经过以下几步:擦、滴、取、放、盖、染。其中植物细胞滴清水,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染色用碘液。注意:盖的时候一定要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 (2)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细胞结构整合: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考点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 *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初中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带解析)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生物分类的图解,其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的生物正确的是( ) A.桃树、酵母菌、流感病毒 B.草履虫、枯草杆菌、乙肝病毒 C.醋酸菌、蘑菇、眼虫 D.小麦、醋酸菌、甲型流感病毒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分析图示,①同时满足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细胞核、有叶绿体,属于植物;②同时满足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细胞核,属于细菌;③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 2.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 ) A.形态特征 B.内部构造 C.生理功能 D.生存环境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将生物划归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单位,叫做生物的分类,生存环境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3.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称,最近七年,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了279种鱼类、15种哺乳动物、4种鸟类、88种蜘蛛、46种蜥蜴等近千种新生物。科学家进行如上归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生存环境 B.形态结构 C.运动方式 D.生活习性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分类的依据。对于动物要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内部构造以及生理功能进行分类。 4.小李同学把小麦、杨梅和雪松归为一类,把卷柏、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小李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种子的有无 B.果实的有无 C.根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的分类。卷柏、海带和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小麦、杨梅和雪松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可见其分类依据是有无种子。 【互动探究】 (1)根据生活环境,可以把上题中的植物分为哪两类? 提示:水生:海带;陆生:小麦、杨梅、雪松、卷柏、葫芦藓。 (2)根据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可以把上题中的植物分为哪两类? 提示: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小麦、杨梅、雪松、卷柏。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海带、葫芦藓。 5.下表列出了四种植物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 )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 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 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 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 充足的空气。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该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乙和丙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将A处叶脉切断,移人 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请回答: (1)加碘液后发现B处变蓝,A、C、D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 组对照实验?AB、BC、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光、叶绿体。 (2)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考点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 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眼中看到白亮视野),光线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应用小光圈、平面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眼应看物镜,目的是防止压破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让图象更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佳木斯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佳木斯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第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影响橘子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 3.有“地球之肺”和“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 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地表示为()A.虾米→小鱼→大鱼B.大鱼→小鱼→虾米 C.阳光→虾米→小鱼→大鱼D.植物→虾米→小鱼一大鱼 5.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白蚁B.狒狒C.蜜蜂D.老虎 6.人的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A.子宫B.输卵管C.卵巢D.阴道 7.下列选项中,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8.被称为中国鸽子树、植物界“活化石”的是下列哪种植物()A.柳树B.珙桐C.杨树D.松树 9.我们常吃的油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10.下列有关青春期说法错误的是() A.性器官迅速发育B.迅速发胖 C.身高突增D.心肺功能增强 11.以下生物分类单位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界B.纲C.科D.种

12.如图中,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A.惊弓之鸟B.缩手反射C.膝跳反射D.吮吸反射 14.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 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15.鸟的受精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A.卵黄B.卵白C.胚盘D.气室 16.人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 17.小麦田里常常长出杂草,小麦与杂草的关系是() A.寄生关系B.共生关系C.竞争关系D.捕食关系 18.科学家把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内,培育出超级大鼠利用的生物技术是()A.转基因技术B.发酵技术 C.克隆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 19.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 A.3月12日B.4月12日C.5月12日D.6月12日 20.橘子的皮、橘子瓣上的“丝络”、甜甜的果肉分别属于() A.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C.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21.生物圈的范围不包括() A.大气圈的底部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D.大气圈的顶部 22.下列有关实验过程或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徒手切片时,缓慢切割叶片 B.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培养液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word

2018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查字典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分)(2018?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 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

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B 2.(1分)(2018?郴州)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 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 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请针对划线部分对学生检查提问——曾 强) 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 ;对照实验的设计 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例1某同学做“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 的环境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该实验中有 3 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乙和丙 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 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 处两面遮盖,将A 处叶脉切断,移人 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请回答: (1) 加碘液后发现B 处变蓝,A 、C 、D 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 组对照实验? AB 、BC 、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水、光、叶绿体。 (2) 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 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二氧化碳 。 考点二: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 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眼中看到白亮视野),光线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应用 小光圈、平面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眼应看物镜,目的是防止压破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让图象更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装片、切片、涂片。如观察洋葱细胞做的是临时 装片 ,观察叶肉细胞做的是临时 切片 ,,观察血细胞做的是临时 涂片 。 4、画图时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图中暗处,越暗地方点的细点越多。 5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擦、滴、取、展、盖、染、吸。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的放下。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 0.9%生理盐水,目的是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 取口腔上皮细胞前漱口目的是除去口腔中的杂质。 例3用显微镜观测发现一黑点,移动装片、目镜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在 物镜 上 例4 制作装片时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放下。 考点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识记要点:1细胞壁有保护、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 ;细胞质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精校】2019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

试卷第1页,总24页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试题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处于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身高突增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 ③男生一般比女生更早进入青春期 ④性意识开始萌动 ⑤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的功能变化不大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详解】 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正确; ②进入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性器官迅速发育的结果,正确。 ③男孩往往比女孩晚2年进入青春期,错误。 ④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正确;

试卷第2页,总24页 ⑤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错误。 【点睛】 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平地应该注意心理卫生,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2.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的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光线暗时,使用平面反光镜 B .擦拭物镜和目镜时,使用纱布 C .物像偏左,欲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向左移动玻片标本 D .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步骤,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成放大的、倒立的物像。视野中装片移动的方法: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度后的图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 【详解】 A 、凹面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外界光线较暗,应使用凹面镜或大光圈,A 错误; B 、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B 错误; C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移动移到视野中央,C 正确; D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镜头压碎玻片标本,D 错误。 【点睛】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和液泡 B .细胞核和线粒体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有答案))

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选择题 1.同卵双胞胎胖瘦相差很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 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 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DNA位于染色体上 B.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C. 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 染色体是由DNA和基因组成 3.我国春秋末期的大军事家孙武,世称孙子,是古乐安即今广饶县人,其第22代嫡长孙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体内的遗传物质能确定是从孙武身上继承下来的是 A.显性基因 B.Y染色体 C.X染色体 D.常染色体 4.关于人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的性染色体为XY B.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c.卵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 D.精子和卵细胞的性染色体都是23条 5.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及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是() A.44+XY和X、Y B.22+XY和X、Y C.44+XY和22+X D.44+XY和22+X、22+Y 6.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D.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7.如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 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D 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8.鸡冠有两种性状,玫瑰冠和单冠。如果亲代个体都为玫瑰冠,后代个体有玫瑰冠和单冠,(用R 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玫瑰冠是隐性性状 B.单冠是显性性状 C.亲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D.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9.一对夫妇,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

2016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键入文字] 2016 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 分)(2014?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 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 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 1

中考生物总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2019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语文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真题 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50分) 本部分25个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花开花落 B.北雁南飞 C.孔雀开屏 D.潮涨潮落 2.小明和同学们一起探索鼠妇的生活环境,他们记录了各种环境中发现的鼠妇的数量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合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地点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0 水槽边的石头下32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20 干草地中4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3.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温度和水分 D.有空气和无空气

4.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资料的形式包括 A.文字、图片 B.数据 C.音像资料 D.以上都是 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天鹅湖 B.天鹅湖的所有植物 C.天鹅湖的所有动物 D.天鹅湖的所有生物 6.玉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下面关于玉米的正确叙述是 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一粒玉米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B.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C.种子萌发时,培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D.玉米为雌雄同株,借助昆虫完成异花传粉 7.西瓜是解暑的佳品,西瓜果实中含有许多粒种子,这是因为花的结构中含有多个 A.子房 B.雄蕊 C.花药 D.胚珠 8.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 A.生活的环境 B.植株的高矮 C.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D.人类对其的利用 9.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10.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