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水库工程地质分析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水库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勘察分析

水利工程水库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勘察分析

水利工程水库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勘察分析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基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水库坝址的选择和工程地质勘察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因此,针对当前水利工程水库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以当前不同地区和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资料、地质状况等为主要依托,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和解决,有效提高坝址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在整体上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库坝址选择;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引言坝址的选择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坝址选择过程中要对工程建设区域的环境和自然条件进行勘察,特别是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勘察。

水利工程建设会导致河流和水文地质发生改变以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这种改变会使水库渗漏和坝下游河床冲刷等出现一些不稳定的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在建设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地质勘察、施工技术以及安全隐患防范等,坝址在选择过程中要对整个水利工程的作用进行整体的考虑,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1在坝址选择中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1.1区域的稳定性区域稳定性是水利水电建设的基础,对水利工程在后期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影响。

在坝址设计中,对需要开发的河段进行检测工作,认真分析地壳和该区域的稳定性,在选择上一定要实地进行勘察和结合相关的数据资料,深入研究。

重点考虑在地震中会对坝址和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根据地震监测部门提供的详细资料,分析地震的安全性等级和产生的危险性。

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实行可行性的研究方案,认真解决好区域稳定性因素。

1.2地形地貌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水利工程坝型的选择,对工程施工条件和设计方案有着制约性作用。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熟悉地形对坝型的施工条件,因坝址的选择上对地形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狭小、分明的基岩“V”型谷能够适合设计坝址。

对于水库地质勘察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对于水库地质勘察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对于水库地质勘察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勘察作为水库工程项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进行水库工程建筑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在开始建设之后的规划、设计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数及依据。

文中对于水库地质勘察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库地质勘察;问题;探讨前言水库工程的地质勘查,一定要考虑周围建筑物的情况。

一般水库工程建筑物都属于浅基础建筑,对深度的要求不高,通常为几十米左右,而基础深度的范围应该控制在五米以内,作用于地基的主要外力为静载荷载。

一、工程概况某拟建水库为小型水库库区呈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特点,河谷切割深度为300~600 m,库区河段北流向南,河床宽度一般为10~20 m。

库区物理地质现象较发育,主要为卸荷张拉、塌滑及岩体风化等。

河床上基本为砂卵石层覆盖,局部基岩出露,两岸山体雄厚,坡度较陡局部有较小规模滑塌,一般规模较小,对库容及库岸边坡影响不大。

本工程由枢纽建筑物和供水建筑物两部分组成。

坝址距河口约0.5 km处,回水至下游,回水总长约1.5 km。

坝址段河床高程为695.5,河床宽10~15 m。

水库建成后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蓄水水位为735.0 m。

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除开展必要的区域构造稳定性调查外,主要采用地质测绘、地质钻探、物探及室内试验等手段,对成库条件作出初步分析评价。

所涉及到的主要地质勘查技术内容包括:进行库区地质调查,论证水库的建库条件,对影响方案选择的工程地质问题及环境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

为了进一步对水库工程的成库条件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需要综合对多种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将其与水库工程实际情况相互结合,通过地质勘察工作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库区地质调查,论证水库的建库条件,对影响方案选择的工程地质问题及环境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同时还需要给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现针对该水库工程在地质勘察工作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性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说明。

二、水库邻谷渗漏地质勘察问题分析1、在对水库渗漏问题进行地质勘察的过程当中的技术要点通过提取饱和指数的方式,对待建水库作业区域内地下水的循环速率进行了分析(该水库地下水循环速率较快,说明其获取大气降雨或者是库水的补给量大)。

某水库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比选研究

某水库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比选研究

某水库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比选研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水库工程的建设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

水库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比选研究是评估水库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选择合适的坝型和坝址,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一、工程地质条件分析1.地质构造:选择水库坝址时,需要考虑地质构造的状况。

水库坝址一般选择在地质构造较稳定的地区,研究该区地质构造的类型、运动及其对水库安全的影响,以确保水库坝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地貌特征:在坝址选择方面,地貌特征对工程安全也非常重要。

在选择坝址时,需要考虑其地形地貌是否适合建设,如地下水位、沉积物层厚度、土壤类型、岩性及断层带等地质特征,以保证坝体的稳定性。

3.岩土工程特性:岩土工程特性是选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需要研究该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岩土工程特性,包括土壤、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抗震性能、渗透性及氧化还原性等,以确保坝体的耐久性。

4.地震状况:地震是影响水库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考虑到地震的可能性,需要评估该区域的地震状况,选择足够宽敞的坝址和适当的结构形式,确保水库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坝型比选研究水坝的坝型是影响水库结构强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核心因素。

坝型的选择需要兼顾水库的规模、地质条件、工程经济和环境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坝型比选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重力坝:重力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坝型,受地震作用较为稳定,结构简单,适合中小型水库建设。

2.拱坝:拱坝是一种优异结构,由于其弯曲形式的作用原理,耐震性较好,适合中大型水库建设。

3.土石坝:土石坝是利用原生材料建造的大坝,具有较好的可塑性,适合大型水库建设。

4.复合坝:复合坝结构由两种或以上的坝型组合构成,具有多重优劣的特点,如可调性、减震效果较好等,适合大型水库建设。

三、结论选择合适的水库坝址和坝型对水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水库坝址的选择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土工程特性和地震状况等因素。

某水库前期工程地质分析

某水库前期工程地质分析

某水库前期工程地质分析发表时间:2009-10-20T17:01:51.340Z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第7期供稿作者:邱贵川[导读] 为减小坝区岩体中的渗漏,需采取不同的防渗处理措施。

对坚硬的裂隙岩体采用灌浆帷幕的效果最好(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水利局,贵州遵义 563500)作者简介:邱贵川,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水利局。

摘要:文章通过对某水库工程建设需要和地质工作发展特点,全面论证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和场地的适宜性对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论证的范围、内容,以及地质环境分析与评价进行探讨。

认为通过前期工程地质论证应初步预测建设项目施工运营中可能产生的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及早提示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库;工程地质;工程建设在一些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及重要基地建设中,没有进行前期工程地质论证,在工程选址、施工及运营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地质问题。

特别是有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程地质论证不完善,出现一些严重的地质灾害,给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水库区主要是由于库水向周围地质体内渗入以及形成库区后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引起库区周围地质环境的变化,因而水库区工程地质问题的产生是水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所致。

可以概括为五大工程地质问题,即:①水库渗漏问题;②库岸稳定性问题;③水库浸没问题;④水库淤积问题;⑤水库诱发地震问题。

1水库渗漏问题库水沿透水岩、土带向库外低地渗漏的现象。

分为坝区渗漏和库区渗漏。

①坝区渗漏:大坝建成后,库水在坝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经坝基和坝肩岩、土体中的裂隙、孔隙、破碎带或喀斯特通道向坝下游渗漏的现象。

经坝基的渗漏称坝基渗漏,经坝肩的渗漏称绕坝渗漏。

为减小坝区岩体中的渗漏,需采取不同的防渗处理措施。

对坚硬的裂隙岩体采用灌浆帷幕的效果最好。

对喀斯特化岩体除采用灌浆帷幕外,还可采用铺盖、封堵和建截水墙防渗。

对松散岩体宜采用不同防渗材料的垂直防渗或水平防渗铺盖。

当坝基表层为弱透水层,下部为强透水层时,宜在坝下游埋设排水减压井、排水槽等以减小渗透压力。

水库地质分析

水库地质分析

工程地质工程概况一家人水库位于腾长市柏祥镇蛾咀村,所在河流为新墙河支流,其担负着下游1200人口,1500多亩耕地的防洪保安任务,水库加固前正常蓄水位77.80m,死水位72.00m。

设计灌溉下游农田10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功能的年调节型水库。

一家人水库集雨面积1.1km2,干流长度1.38km,干流平均坡降为102%°。

水库工程主要由大坝、输水低涵、输水高涵、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等别为V等、小(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设计洪水标准重现期为30年,校核洪水标准重现期为300年,溢洪道消能防冲设施洪水标准重现期为20年。

1)大坝一家人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为80.00m,坝顶宽4.5m,坝轴线长190m,最大坝高10.0m。

上游坝坡为一级,上游坝坡坡比自上而下为1:3.0,下游坝坡分二级,下游有宽9.00m的平台,下游坝坡坡比自上而下分别为1 : 2.1、1 : 0.5。

上、下游坝坡均无护坡。

2)溢洪道位于坝体右侧,山体开挖而成,全风化岩石基础;控制段为双孔砼拱涵,堰顶高程为77.80m。

5)输水高涵:位于坝左端坝下、取水卧管,输水涵涵身渗漏,渗水浑浊且带泥沙混凝土剥落、破损,有裂缝.进口底板高程75.00m,出口底板高程74.50m,设计流量0.10m3/s。

砼圆涵,断面尺寸①400mm。

6)输水低涵:输水低涵位于坝右端坝下、扇格式闸门取水、涵管运行多年,漏水严重.进口底板高程72.00m,出口底板高程71.59m,设计流量0.10m3/s。

条石盖板涵,断面尺寸300 x 400mm。

一家人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000亩。

3.1区域及水库库区地质条件工程区地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中部,西面为洞庭湖断陷盆地,东南侧为NNE向岳阳〜湘阴断裂带。

地貌属构造剥蚀“红岩”低丘岗地地貌单元。

库区周围连绵不断的丘陵、岗地,海拔高程在60.0〜80.0m之间,水库大坝处在低丘谷地,地貌大致呈狭长“V”字型,库区植被良好,草木茂盛。

兰州市地质生态环境的改善研究

兰州市地质生态环境的改善研究

兰州市地质生态环境的改善研究发布时间:2022-01-10T01:38:10.02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8期作者:铁夏琼[导读] 兰州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腹部,铁夏琼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摘要:兰州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腹部,位于黄土高原之黄河谷地内,与青藏高原相邻近,由于受地质构造的控制,黄河在兰州形成三个串珠状多阶型的河谷盆地。

除西部及南部植被较好外,大部分为荒山,植被较差,沟谷切割密度较高,且坡陡谷深,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泥石流的形成发育有普遍性。

从黄河柴家峡水电站引水的充分性考虑,从桃花溪水利枢纽出发,构建兰州市的都江堰工程,积极改善兰州市地质生态环境。

关键词:地质灾害泥石流兰州市柴家峡引言兰州市辖三县五区,面积13558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被黄土所覆盖,是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海拔1500-2000m,黄土梁、峁和沟谷等地形广泛分布,可分为山地、半山地、河川地三种类型,山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5%,以黄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山,南山区突起于黄土高原之上,北山区山峦重叠、地势陡峻;半山地多属山间盆地;河谷川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本市除西部及南部植被较好外,大部分为荒山,植被较差,沟谷切割密度较高,且坡陡谷深,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泥石流的形成发育有普遍性。

一、兰州地形地貌一般概况兰州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腹部,位于黄土高原之黄河谷地内,与青藏高原相邻近,由于受地质构造的控制,黄河在兰州形成三个串珠状多阶型的河谷盆地。

自西而东有:八盘峡至柴家峡之间的新城——河口盆地,柴家峡至金城关峡之间的西固——七里河盆地,金城关峡至桑园峡之间的城关——雁滩盆地。

三个相联的河谷盆地,东西长达50公里,最宽处达7.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

黄河在三个盆地内均发育有多级阶地,其中,西固——七里河盆地和雁滩——城关盆地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较发育,新城——河口盆地规模较小,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不发育。

由于南北两山之限和黄河纵贯盆地之中,致使兰州市发展成为一个东西长、南北窄、沿河两岸分布的带状城市。

水库大坝工程的抗滑稳定性分析

水库大坝工程的抗滑稳定性分析

水库大坝工程的抗滑稳定性分析水库大坝工程是现代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多重功能。

然而,由于大坝在长期使用中面临着各种不可预测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坍塌等,因此对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库大坝工程的背景水库大坝工程通常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所以往往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岩土工程问题。

其中,滑坡是水库大坝工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滑坡是由于地形的变动而引起的土体快速下滑的现象。

一旦滑坡发生,将给水库大坝带来巨大的威胁,严重时可能导致大坝倒塌,造成灾难性后果。

二、水库大坝工程抗滑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确保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性,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 地质勘探与地质力学参数测定在设计水库大坝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

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分布、断裂带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出地质特征和地质力学参数,为后续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2. 数值模拟与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模拟水库大坝所承受的不同载荷情况,如水压力、地震力等,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有限元分析则是数值模拟中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将大坝划分为许多小单元,在每个小单元上建立力学方程并求解,以获得大坝在各种外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状态。

3. 稳定性指标与安全系数计算稳定性指标是评价水库大坝抗滑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稳定性指标包括可动力安全系数、全局稳定安全系数等。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灾害案例,结合大坝的具体情况,可以计算出各种稳定性指标,并通过与设计标准值进行对比,评估大坝的抗滑稳定性。

三、水库大坝工程抗滑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因素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性不仅与地质条件、地裂缝、地下水位等因素相关,还与工程本身的设计与施工密不可分。

1. 大坝基础处理与加固大坝的基础处理与加固是确保大坝稳定性的重要举措。

适当的基础处理可以提高大坝基岩与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本业水库扩建工程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渗漏分析

本业水库扩建工程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渗漏分析

( Q ) 、 第 四系坡 、 崩积 ( Q “ ) 、 崩积( Q ) 、 冲洪 积层 ( Q ) 及人
工堆 积( Q ) 。 பைடு நூலகம்
库区水文地质 条 件较 复杂 , 地下 水类 型 可 分 为基 岩 裂 隙潜
1 库 区基本 工程 地质 条件
… -… … ,… t … ,… , … ,… , …
岩性 的基础 上 ,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 , 结合勘查及试验资料分析认 为 , 扩建工程未形成贯 穿库外 的导水构造及 溶蚀通道 , 库 区与低邻 谷 之间存 在雄厚的阻水河间地块 , 扩建 水库库水 向外渗漏 的可能性小 , 具备扩建的工程地质条件。
关键 词 : 岩溶 , 低邻谷 , 库区, 渗 漏 中图分类号 : T V 6 9 7 . 3 文献标识码 : A
程质量 。 3 ) 终压 完成 立 即覆 盖 , 表面 须 湿润 ( 需 要 时 洒 雾 化 无 压 力 参 考 文 献 : 水) , 防水土工布塑料 膜在 上 , 土工 布用水 湿透 ; 透 水土 工布应 始 f 1 ] J T G F 8 0 1 -2 0 1 2 , 公路 工程质量检验评 定标准[ s ] .
绿岩脉 ( v ) 在坝址 附近出露 , 库 区 地 表 还 广 泛 分 布 第 四 系 坡 积 层
库 区周边经 济发 展 , 加之 近年云南 干旱 少雨 , 原 有库 水 已无法 满
足周边居 民的生 产生 活用水 , 为缓解 这一矛 盾 , 需扩 建原 水库 以 增大灌溉面 积和供水 范围 , 扩建水库 坝址位 于原水库 坝址下游 约 2 0 m, 拟建 坝 高 4 6 . 7 m, 坝顶 长 度 1 3 6 . 2 0 m, 库容 约 1 5 9 . 6 6× 1 0 m , 水 库迥 水长约 1 . 2 k m, 正常蓄水位 1 9 7 7 . O 0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卷第11期2014年4月1671—1815(2014)11—0110—04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TechnologyandEngineeringV01.14No.11Apr.2014⑥2014Sci.Tech.Engrg.

地球科学

兰州新区水库工程地质分析

陈龙飞1刘高1康复生2石广明1(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1,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兰州730000)

摘要基于大量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兰州新区水库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物理地质现象,探讨了水库坝基稳定性、坝址及库区的渗漏、库岸塌岸等工程地质问题。针对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分析及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库选址、设计及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兰州新区工程地质地质问题工程措施中图法分类号P642.2;文献标志码B

兰州新区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西北首家国家级新区。由于地质条件所决定,水资源成为影响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制约着国家级新区一兰州新区中长期规划,为此兰州新区水库修建很有必要和意义,为新区提供了充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水库坝型为均质土坝,设计最大坝高约65m,总库容约3700×104m3,其中死库容为250×104m3,兴利库容为3450×104m3,水库死水位2093m,正常蓄水位2120m。水库大坝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洪水位2120.9m;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洪水位2122.0m。兰州新区水库处于黄土广泛分布的丘陵区,由于黄土具有湿陷、崩解、渗透、潜蚀等不良工程地质性状,因此,结合历次的勘察结果,针对兰州新区水库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论证均质土坝渗透稳定性、黄土边坡塌岸、库区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为水库修建提供理论依据。1工程地质条件分析1.1地形地貌工程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程2000~2500m,相对高差约500m(图1)。库周为南北向展布构造剥蚀黄土低中山构成,由于剥蚀较厉害,其山脊单薄,地势较为陡峻,地形破碎。沟谷两岸普遍对称发育有政阶地,宽50~500m,高于沟床5~8m,较平坦开阔,为堆积阶地。I级阶地仅零星发育,阶地面高于沟床1~2m。2013年lO月22日收到,11月18日修改第一作者简介:陈龙飞(1988一),男,甘肃甘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地质。E-mail:chenlf2012@lzu.cn。幽1水库三维地貌图1.2地层岩性根据地质测绘和以往地质资料,库尾附近出露上新近系中新统咸水河组(Nj)砂质泥岩、砂砾,呈褐红色,产状平缓,遇水软化、崩解。库区及库岸基本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离石黄土(Q步一)构成中低山的山体骨架;风积马兰黄土(Q;01)覆盖在山体顶部,厚度在5m左右;上更新统(Q31-p1)砂碎石、粉土、黏土,分布于库内Ⅱ级阶地。1.3地质构造与地震从区域构造上看¨J,库区位于祁连山褶皱系中祁连隆起带东段的陇中黄土高原轻微隆起区,主要为一系列北北西向的新生代的隆起带和凹陷带相间排列的多字型构造体系,其规模和影响范围不大,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构造单元属永登一河口中新凹陷,由白垩系、第三系地层组成,基底为下古生代变质岩。凹陷盆地内沉积了巨厚层上第三系红色碎屑岩,受燕山~喜山期构造运动影响,岩层单斜产出,产状NE40~500SE/_60~12。。北部与古生界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红层内未发现较大的断裂构造,裂隙不发育。啪㈣㈨㈨啪㈣㈣

::t-

万方数据11期陈龙飞,等:兰州新区水库工程地质分析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兰州地震局鉴定结果旧J,水库坝址处于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1.4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属于寒温带亚干旱区,区内无地表水,仅有少量的地下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庄浪河,水量不丰,且受季节性变化较大。按其埋藏条件口J,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孑L隙性潜水与基岩裂隙性潜水两种:第三系地层仅局部粗碎屑岩或风化层中有微量裂隙性潜水,水质差;区内孔隙性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由于天旱缺雨,降雨量少,故径流补给、埋藏条件都很差,在康家井沙沟的全新统砂碎石中含有少量地下水。2工程地质问题处理及评价2.1水库渗漏2.1.1库区渗漏库区挡水岸坡主要由Q;-pl离石黄土、Q;01马兰黄土,其渗透系数小,一般为0.1~6.18×10~em/s,属微一弱透水层,层内未发现侧向渗漏的砂碎石层透水带。库岸周围的垭VI及低邻谷的渗漏(图2),对其渗漏量采用单层岩土体分水岭计算H1。图2单层潜水渗漏计算剖面图经对各垭口进行赋值计算,正常蓄水位2120m,在库岸粉土渗透系数为0.052m/d时,其渗漏量在1.16~12.7m3/d(表1),渗漏微弱,库周渗漏问题不突出。表1库岸各垭口渗漏量左岸1#左岸2#右岸2#右岸1#右岸3#右岸4#右岸5#2090.348530.82.912090.536841.05.042100.O31558.03.822090.218350.512.72100.568340.21.162106.4310305.49.47该处在拦洪坝外侧,且导洪渠经过,可不考虑渗漏2.1.2坝基渗漏坝址区分布有沉积有不同时代的粉土、黏土,其渗透性小;砂碎石层渗透系数较大,一般为20-50m/d,属强透水层,在不截渗的情况下坝基存在渗漏的可能。坝基地层结构较复杂,对其进行归类,可近似为透水层双层结构,结构模型公式如下”J:q:——』=

(1)=—————————■==二二二llJ

26../rl

K2咒。。√K。如咒

耻科

(2)式中,q为单宽剖面的渗漏量(m3/d・m),K、K’、∥分别为不同地层的渗透系数(m/d),日为坝上下游水位差(m),26为坝底宽(m),T为透水层厚度(m)。经计算,在未截渗的情况下,坝基渗漏量2.75×104m3/d。结合拟定土坝,进行防渗处理,坝基可采用混凝土防渗墙与帷幕灌浆相结合的垂直防渗形式,下游坝壳底部设水平反滤层。2.2库岸稳定黄土丘陵地区的水库,普遍存在库区塌岸问题,已建的三门峡、岳城、汾河、大良、官厅水库等工程,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塌岸问题。水库岸坡由离石黄土、马兰黄土组成,抗冲刷能力弱。左岸岸坡高出沟床30~60m,坡度一般200一50。,局部岸坡因雨季洪流淘蚀,形成600一700的高陡边坡,水库蓄水后塌岸较严重;右岸岸坡高出沟床30—60m,坡度一

般250~450,自然边坡稳定,塌岸较左岸程度轻。2.2.1库岸稳定性评价由于水库蓄水改变原来库岸边坡所处的环境,后期水库水位的波动、季节性降雨等作用下会产生滑坡、崩岸,直接影响了水库的正常运行,涉及坝稳定性。从定量的角度,研究水库蓄水过程中及运行中变化情况,认识影响库岸稳定因素及其规律性,从而指导防治进程。根据大量室内土工试验,数据整理与处理结果,得到库岸边坡原状土及饱和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表2),利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分析∞o,得到库岸边坡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图3)。

表2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马兰黄土13.022.4526.517.39.012.0

离石黄土16.045.027.918.65.124

从图3可知,天然状态下,除了个别剖面点,库岸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不易产生滑动变形破坏。水

万方数据图3库岸边坡各条件下的稳定性库修建后,在初期正常水位运行下,边坡土质的物理力学参数显著降低,库区水波浪作用下对库岸的侵蚀作用,马兰黄土湿陷性等不良影响下,计算库岸边坡稳定性,结果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出现滑塌性破坏,大范围改造库岸边坡地貌形态。在长期运行下,将进一步弱化了边坡的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库岸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得到结果是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所以必须预测塌岸范围以及进行对策预防、治理存在的塌岸问题。2.2.2水库塌岸预测国内外,水库土质岸坡塌岸宽度预测方法包括类比法、动力法、统计法等3大类,它们都属于半理论、半经验方法,各具特点,都不能作为通用的预测方法。针对兰州新区水库塌岸预测采用拟两段图解法¨1和卡丘金公式法邛J。从预测塌岸宽度数值(图4)分布看,水库左右两岸15条预测断面中,图解法预测塌岸宽度11.8~52.8m,占全部预测断面86.7%,仅有两条断面塌岸预测宽度大于60m,而公式计算法预测宽度全部在27—35.5m。

从两种方法预测塌岸宽度成果,相同预测断面,

图解法预测宽度大于公式计算法占53.3%,小于占46.7%。从两种方法预测结果差值分析可知,共有8条断面预测成果差值小于10m,占全部预测数量53.3%。结合实际资料分析可知两种预测方法所得的预测塌岸宽度出现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图解法没有考虑塌岸淤积等因素。由于注入性水库,基本没有冲刷的可能性,塌岸过程中会淤积在坡角,从而减小塌岸的范围,所以此断面处图解法预测塌岸宽度偏大;而公式法预测塌岸大于图解法预测宽时,断面基本处于在水深不大,库岸较平缓,岸坡较为稳

图4各个剖面点塌岸预测数值定,而蓄水位以上的高度较大,所以结合实际资料进行修正。两种方法总体预测宽度相差不大,预测范围为5~50m,塌岸总量(337.3—497.9)X104m3,

占总库容的9%一14%。2.2.3防治塌岸对策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预测塌岸宽度,结合实际资料,兰州新区水库存在塌岸问题。库区塌岸防治的基本模式为岸顶截排、岸坡防浪、坡脚防冲加固的三级防治综合体系。针对塌岸比较严重,造成涌浪影响土坝稳定的情况,应给蓄水之前采取工程措施处理:①排除和拦截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渗进滑坡体和滑带,防止滑带土软化及滑坡体冲刷而造成滑坡或者崩塌;②减载与反压,采用坡顶开挖、削坡等方式,回填反压,减少下滑力,增加抗滑力,提高库岸的稳定性。2.3土坝稳定性针对拟定均质土坝坝体断面布置,坝高为65.0m,坝顶宽8.0m。下游坡比为1:3.25,上游马

道以下为1:3.5,马道以上为1:3.25,马道宽2m。

建筑材料由Q,一粉土构成,结合室内试验的物理力学指标。综合考虑不同的工况条件,包括土坝开始蓄水到正常水位1/2、蓄水初期未形成稳定渗流、长期运行中形成稳定渗流以及地震条件下,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分别采用Bishop法、Janbu法、Spencer法和Fellenius法,判断其上、下游坝坡最危险的潜在滑面,安全系数K表示其潜在滑动面的稳定性系数,从而综合分析上、下游坝坡在各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对拟建均质土坝坝体断面稳定性计算,表3为上、下游坝坡不同稳定分析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同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出的安全系数有所差别,因为在极限平衡法理论体系中有一系列的简化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