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浓稀的表示》溶液PPT课件六
合集下载
7.3溶液浓稀的表示-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5)下册

(2)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变
增加
增加
减小
不变
减少
减少
增大
增加
不变
增加
增大
减少
不变
减少
减小
典例1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盐水选种是古人的智慧结晶。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示例
将足量的石灰石与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在计算时不能将 稀盐酸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应先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 的质量:,将 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求反应中消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溶质的质量,然后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确定所得溶液的溶质(一般是反应生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然后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溶液的质量 反应物(溶液)的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方法
依据
公式
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增浓(无溶质析出)
①与同种溶质的浓溶液混合
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之和
(稀):加入的稀溶液的质量 加入的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方法
依据
公式
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增浓(无溶质析出)
②蒸发溶剂
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水)
(浓):加入的浓溶液的质量
2.当我们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如家用土培绿萝所需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硝酸钾营养液1次用量为 ,1周约使用1次。使用时,取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硝酸钾溶液,加入水 (加入的水量约为所取溶液的9倍),混合均匀后使用。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变
增加
增加
减小
不变
减少
减少
增大
增加
不变
增加
增大
减少
不变
减少
减小
典例1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盐水选种是古人的智慧结晶。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示例
将足量的石灰石与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在计算时不能将 稀盐酸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应先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 的质量:,将 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求反应中消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溶质的质量,然后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确定所得溶液的溶质(一般是反应生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然后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溶液的质量 反应物(溶液)的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方法
依据
公式
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增浓(无溶质析出)
①与同种溶质的浓溶液混合
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之和
(稀):加入的稀溶液的质量 加入的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方法
依据
公式
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增浓(无溶质析出)
②蒸发溶剂
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水)
(浓):加入的浓溶液的质量
2.当我们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如家用土培绿萝所需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硝酸钾营养液1次用量为 ,1周约使用1次。使用时,取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硝酸钾溶液,加入水 (加入的水量约为所取溶液的9倍),混合均匀后使用。
溶液浓稀的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1.配制一定量的某一组成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计算 配制一定量的某一组成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计算
配制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 溶质质量分数为10% 例: 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为 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需要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溶液 需要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L。) / 。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步骤: 、 、 、
4、某硫酸溶液100g,刚好跟 、某硫酸溶液 ,刚好跟13g锌完全反 锌完全反 求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应,求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设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Zn+H2SO4==ZnSO4+H2↑ 65 98 13g X 65 98 = 13g X X=19.6g
19.6g ×100℅=19.6℅ 100g 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9.6℅。 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深。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深。
[练习 练习] 练习 1.未溶解的溶质能计入“溶质质量”中吗? .未溶解的溶质能计入“溶质质量”中吗 2.未饱和的溶液有没有溶质质量分数? .未饱和的溶液有没有溶质质量分数 3.使用溶质质量分数是否必须指明温度? .使用溶质质量分数是否必须指明温度 4.从lOOgl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 溶液来,取出 . 溶液来, %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g溶液来 的溶液或余下的溶液,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的溶液或余下的溶液,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5.向装有1g氯化钠的试管中加入 水,溶质的质量分 .向装有 氯化钠的试管中加入 氯化钠的试管中加入9g水 ;再向试管中加入 再向试管中加入10g水后 试管内的溶质是多 水后,试管内的溶质是多 数是 再向试管中加入 水后 此时的溶液发生什么变化? 少?此时的溶液发生什么变化 此时的溶液发生什么变化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溶液》复习课件(共36张PPT)

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g ①定义:在________ 溶 100 饱和 剂里达到________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一定温度 ,b.标准:________g ②四要素:a.条件:________ 100 g
溶剂,
c.状态:达到________ 饱和状态 ,d.质量:溶解度的单位
③影响 因素
2. 实验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 ,需要量取水 3
47 的体积为______mL( 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
解读: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②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并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玻璃棒 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溶解:用________
若t1 ℃=20 ℃,则t1 ℃时,乙物质________ 易
(填“易”、“可”、“微”或“难”)溶于水。
命题点5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的判断(2017.10B;
2015.10B;2013.10B;2012.10A;2009.10B)
(1)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______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下同)。
注意:比较相同温度下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时,一定要先指明溶液 是否饱和。
命题点7
2011.10C)
改变温度时饱和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2014.10;2012.10D;
(1)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 乙>甲>丙 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其中出现结晶现象的溶液是 ________ 甲、乙。 (2)由t2℃降温到t1℃时,丙的饱和溶液变为
一定温度 ,b.标准:________g ②四要素:a.条件:________ 100 g
溶剂,
c.状态:达到________ 饱和状态 ,d.质量:溶解度的单位
③影响 因素
2. 实验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 ,需要量取水 3
47 的体积为______mL( 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
解读: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②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并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玻璃棒 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溶解:用________
若t1 ℃=20 ℃,则t1 ℃时,乙物质________ 易
(填“易”、“可”、“微”或“难”)溶于水。
命题点5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的判断(2017.10B;
2015.10B;2013.10B;2012.10A;2009.10B)
(1)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______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下同)。
注意:比较相同温度下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时,一定要先指明溶液 是否饱和。
命题点7
2011.10C)
改变温度时饱和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2014.10;2012.10D;
(1)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 乙>甲>丙 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其中出现结晶现象的溶液是 ________ 甲、乙。 (2)由t2℃降温到t1℃时,丙的饱和溶液变为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件

练一练
•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 (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____蒸馏水______。
• (2)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
隔绝氧气________________。 • (3)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___Βιβλιοθήκη ____(填“乳化”或“溶解”)功能。
3.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把20克NaCl 投人到50克水中充 分溶解后,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
A.制成了70克饱和溶液 C. 有18克NaCl发生溶解 D.还剩余2克固体NaCl(未溶解)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 小的是( C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 出. 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 B.制成了68克饱和溶液
③ ⑧ ⑨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②溶质一定是固体 ③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相同 ④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⑤任何条件下溶液都是稳定的 ⑥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⑦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种一定是溶质 ⑧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速度较快 ⑨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⑩将mg氯化钠放入n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 为(m+n)g
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 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 饱和溶液。
但是对于同一温度、同一溶质来 说,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
浓。
知识回顾
2、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 不饱和溶液
记准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
特殊溶质:Ca(OH)2 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加溶剂
溶液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6.溶液“稀”“浓”和“饱和”的关系
溶液的稀或浓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不同溶质来说,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于同 一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二、溶解度
1.定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 一定温度 下,该物质在 100 g溶剂里 达 到 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 一定温度 下,向 一定量的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 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 一定温度 下,向 一定量的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 还能继续溶解 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结晶现象 (1)概念: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2)结晶的方法: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当溶质和溶剂一定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 度。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例如硝酸钾;少数物
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很小
,例如氯化钠;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例如氢氧化钙。
3.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压强 和 温度 ,气体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增大而 减小 ,随压强的升高而 增大 。
3.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2)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油脂难溶于水,在它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涤剂,能使油脂以细小 的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这种将油脂分 散成细小液滴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汽油洗涤油污是溶解现象,洗洁精洗涤油污是乳化现象。
②溶液浓缩: 方法一:加入溶质,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均增加,溶剂质量不变。
方法二:蒸发溶剂,溶质质量不变。 即:蒸发溶剂前溶质质量=蒸发溶剂后溶质质量。
溶液的稀或浓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不同溶质来说,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于同 一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二、溶解度
1.定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 一定温度 下,该物质在 100 g溶剂里 达 到 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 一定温度 下,向 一定量的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 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 一定温度 下,向 一定量的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 还能继续溶解 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结晶现象 (1)概念: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2)结晶的方法: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当溶质和溶剂一定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 度。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例如硝酸钾;少数物
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很小
,例如氯化钠;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例如氢氧化钙。
3.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压强 和 温度 ,气体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增大而 减小 ,随压强的升高而 增大 。
3.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2)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油脂难溶于水,在它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涤剂,能使油脂以细小 的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这种将油脂分 散成细小液滴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汽油洗涤油污是溶解现象,洗洁精洗涤油污是乳化现象。
②溶液浓缩: 方法一:加入溶质,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均增加,溶剂质量不变。
方法二:蒸发溶剂,溶质质量不变。 即:蒸发溶剂前溶质质量=蒸发溶剂后溶质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9单元溶液》课件

CuSO4 H2SO4 C2H5OH 油脂 白磷
水 水 水 汽油 二硫化碳
(7) CO2溶于水的溶液 HCl
水
H2CO3
水
讲授新课
溶液有什么用途呢?
医药用品
无土栽培的植物 在营养液中
化学实验室中常 用的溶液
讲授新课
二 溶解时的吸热或者放热现象
将三个烧杯盛等量冷水, 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 度, 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氯化钠、硝酸铵、氢 氧化钠固体, 搅拌, 待固体溶解后, 用温度计测量三 种溶液的温度。
讲授新课
思考1: 20℃时,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加入5g食盐,
加入食盐后的溶液中,质量不变的是( )D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
饱和溶液 不包括未溶解
的固体!
讲授新课
思考2: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成为饱和 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讲授新课
3.晶体的获得
(1)蒸发溶剂 (适用于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小
的物质) (2)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能力随温度的下
降明显下降的物质)
硫酸铜晶体
讲授新课
海水
贮水池
蒸发池
氯化钠
食盐
多种化 工原料
母液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结晶池
蒸发溶剂
讲授新课
硝酸钾晶体
冷却热饱和溶液
雪花晶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即为晶体。 【结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叫做
讲授新课
【实验9-1】在20ml水中加入一块蔗糖, 用玻璃棒搅拌, 观 察现象。
现象 形成什么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形成了均一、稳定化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溶液的浓度》课件

再把该溶液分为四等份,每一等份分别进行 如下操作,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加入10g水
2.加入10g硝酸钾且全部溶解
3.蒸发10g水且无晶体析出
4.加入100g10%的硝酸钾溶液
2、有关体积的计算
练习1:配制500g 20%的稀盐酸,需要38%的浓盐酸和水各多少克? 换算成体积,各多少毫升?(38%的浓盐酸的密度1.19g/cm3)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 单位要 统一
溶质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 ×100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浓”和“稀”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溶液越 浓,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正确理解“浓”和“稀”溶液
试管编 号 溶液颜色 比较 溶剂质量 /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1 2 3
浅蓝色 蓝色 深蓝色
20
20 20
0.1
0.5 2
20.1 20.5 22
归纳:对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深浅可以区分溶液是浓还 是稀。
1.溶液是否饱和与浓稀没有必然联系,即浓溶液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 液。 2.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液,饱和的比不饱 和的溶液浓。 3.用浓稀溶液不能准确的表示一定量的溶液里含 溶质的多少。实际应用时,通常需要准确知道一 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即溶液组成的确切 表示。 4.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很多,通常用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液》单元复习课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结晶
可以通过增加溶剂、降低温度或加入更多 的溶质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反 之亦然。
当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因蒸发溶剂或降温等 原因形成结晶析出时,剩余的溶液仍为饱 和溶液。
03 溶液的表示方法
质量分数
定义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 比。
计算公式
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 100%。
应用
常用于表示固体溶解在液 体中的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 的量。
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物质的量 / 溶液体积)。
应用
常用于表示气体或溶液的浓度。
溶解度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
计算公式
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100g。
医疗中还需要用到各 种消毒液、清洗液等 ,这些也都是溶液。
溶液的渗透压、酸碱 度等性质对药物的吸 收和药效有着重要的 影响。
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肥料和 农药,这些物质通常是以溶液 的形式施用的。
土壤酸碱度、水分含量等因素 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 响,而这些因素与溶液密切相 关。
农业中还需要用到各种植物生 长调节剂、杀虫剂等,这些也 都是溶液。
05 溶液的混合与分离
溶液的混合方法
01
020304 Nhomakorabea溶解法将一种或多种物质溶解于另一 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
稀释法
将浓溶液加入到更多的溶剂中 ,使其浓度降低。
混合法
将两种或多种溶液直接混合在 一起,形成均匀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