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围棋布局.

中国古围棋布局.
中国古围棋布局.

中国古围棋布局简介

一、中国古围棋布局

我国古围棋采用的座子制,即对局前先在盘上角部星位各自摆好对角星(A、B、C、D),然后由白棋先行(图1)。

围棋在唐代之前便传到日本,(图2)是唐代中日高手的较量,但棋仅弈45手便以日本人认输告终,原因是黑45,即一子解双征。这是古围棋的经典作品。

但日本人觉得“座子制”有欠科学。他们在后来将它在日本国内废除了。当中国古围棋伴随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逐步衰退时,日本人就不失时机“反哺”中国人了。

于是中国人也有新围棋,不仅不去“座子”,连白先黑后的规矩都改了,成了“黑先行”。当然从后来的围棋发展看,日本人无疑为围棋做了大贡献。

(图3)是“秀策流”的范例。这里,你真的找不到“座子”在哪里。这里我们要大家记住白棋左边2、8、6、12的结构。

二、现代围棋布局

1、三连星

图4便是“三连星”,名子很形象,即在边上星位连下三颗子。这一布局极易成大模样,对于另一方来说,必须有“钻地道”和“拆天桥”的能力,否则必败无疑。

图5是以下的进程。在日本,武言正树九段最善三连星。图5就是他的作品。由于武言对三连星予以了辉煌的前程,所以“三连星”也叫“武言流”。

2、小林流

图6的布局是“星·小目”的范例,因为一位日本著名棋手对其进行了创新,他就是小林光一九段。于是这种布局就被多数称之为“小林流”。以下进程之一如图7,下一手黑若下在A位,则下边配置很理想。其中黑7这手棋也可向左或向右移一路,这由对局者对棋的发展和方向而定。

3、无忧角

图8中1、5的配置就是“无忧角”,作为向棋一般在A、B、C一带控制其发展。更多的无忧角是象图9那样,白1这步也叫“另投”。

也有的无忧角是向外的,这对其发展也转到了下边,白棋再从A位另投即无意义。这里的白1也叫“拆边”。有的棋手也将它拆在B或C。

4、二连星

较之三连星,二连星更为灵活多变,速度也快,并可视局部变化取地或取势,而不像三连星那样很容易就走上单一取势的道路。

图11是二连星的简单变化,黑5、7把棋下在白棋的左边,是要把局面打散以求获利。下在两边的也有,但白棋6的夹击很讨厌,A——E都是黑棋可以面对的。

白棋也有下得高,就成了图13,以下变化复杂。

图12、13、14的变化也许更常见,以下双方各自营生,胜负道路漫长。

5、中国流

黑棋的1、3、5便构成了“中国流”布局。它的得名,源于1965年中国围棋代表团,当时以陈祖德为首的5位棋手全部使用这一布局。一日本记者便为它起了这个很吸引人的名字。

不知大家看到1、3、5的结构是否有一种高低错落有致的感觉。的确,如果把它放平了看,还真有一种“桥”的感觉,因些中国也叫做桥梁式布局。

但中国流并不始创于中国人,而是日本棋圣道策,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他下出了最早的“中国流”。(图16白棋)

也许大家在图中找不到图15中1、3、5的结构,但您若仔细观察,本图白2、10与上图3、5的配置是相同的。

不知大家还记得图3吗?白2、8、6、12也构成了图13中3、5的结构,那也是“中国流”。再看图16,若白下步走在A位,那它与14也构成了一个中国流。其实,中国流的精髓也就在图13的3、5和图16的2、6上。

图17中,“中国流”被放在了下边(3、7),这一部局也叫“变相中国流”或“迷你中国流”。它的出现为中国流注入了新的血液。

图18、19也是中国流布局的常见变化。这里强调的是选择哪一变化由黑棋决定,由此也看得出“中国流”的威力。

图20是中国流的最新变化,常昊用的布局曾战胜了李昌镐。这一热点布局,目前还在各高手的研究之中。

以上谈了那么多,也不过是在围棋这片神秘沃土上闻到的少许气息。围棋还有着更多的东西等待人类用自己的头脑去研究,去开发。不知你在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是否产生了一些接近围棋的愿望呢?如果有,这请与我共同享受围棋吧。

围棋的文化精神

围棋的文化精神 2007年,陈祖德九段在演讲“围棋与东方智慧”时曾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我想如果中国没有这些发明,世界其他国家可能早晚也把它们发明出来。但是,如果中国不发明围棋,那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有围棋,因为围棋体现了太多中国的思想和智慧。” 南朝《述异记》有载,晋樵夫王质入石室山,观二童子下棋,不觉斧柯烂矣。“质归故里,已及百岁,无复当时之人”。烂柯的传说,历来为棋人所乐道,古人有很多关于烂柯的诗句,传颂着其中的文化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中包涵着许多与中国文化内涵相通的地方。 围棋在东晋被称为“坐隐”、“手谈”,道出了围棋所蕴涵的文

化底蕴;至北宋,宋徽宗有言,“忘忧清乐在枰棋”,围棋于是又被称为“忘忧”;烂柯传说流传,围棋则多了“烂柯”之名。看看烂柯的故事,从中可以细品出坐隐、手谈、忘忧、烂柯。这四个词,正是围棋文化和中国文化精神暗合的地方。二童子本为仙人,而中国的隐士高人常常向往化为仙人;对局间,只有棋子纠葛,而无人事纠纷,是故坐隐。童子坐弈不语,全凭棋局中黑白相交,是谓手谈。世间苦乐全在棋局之外,童子不晓,王质不觉,所以忘忧。一局未竞,世易时移,斧柯烂矣,世间千回百转,竟然不如一局棋的时间长,故言烂柯。 实际上坐隐、手谈、忘忧、烂柯所用的典故均是两晋时期的言谈作品。坐隐、手谈出自《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忘忧出自《晋书·祖逖传》,烂柯出自晋人的《志林》。这从侧面说明,围棋在那个时期已经登堂入室,在理论上、地位上均有质的提高,并在那些名门高士中广为流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大行其道,道教开始创立,佛教逐渐兴盛,这不能说是巧合。在这一哲学背景的影响下,围棋、围棋的别名、围棋的传说、围棋的故事的发生发展,正是这些思想文化表现的产物,并与玄学,也就是道家的关系极其密切。后续两千年间,围棋以此为发端,在三者的影响下,一直传延并发扬着其文化精神。 仙家修真和禅宗顿悟 比如围棋被称为坐隐,正是道家所崇尚隐者风范。道家的代表人物杨朱,逃离人世,遁迹山林,正是一位隐者。玄学包含着道家“道

围棋布局要领

第一章 布局的要领 布局是一盘棋的基础,这个阶段最能充分发挥棋手的想象力。但是,初学者却往往低估布局的重要性而忽略它。清代大国手施襄夏曾在其总结的棋诀中指出:“决胜负之源于布局”。可见布局一直是高手关注的课题。 一名优秀的棋手要有深厚的功力,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想象和准确的判断以及对全盘的整体把握能力,才能完成最佳的布局。 一、角的原则 大家都知道,围棋是以双方占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为占据空角和守角最容易得地,所以在布局开始时,双方总是先争占空角,接着就是守住自己占的角,或者是挂对方的角,也就是不让对方守住所占的空角。 (一)布局的基本原则 图 1 占角容易围空,是因为它控制了棋盘的两面盘端。围同样多的地,中央要围四面,边上面围三面,而角上只围两面就行了,所以在角上着手的效率比起中央和边上要高得多。 (图1)中所示,角、边和中央都围9目,但在中央要用12手棋,边上要用9手棋,而角上只用6手棋即可。 因此,一般的布局次序是: 1.占空角;

2.守角或挂角; 3.拆边。 这就是布局的基本原则,提请大家注意。 (二)空角下子的部位 图 2 空角的着点一般是以星位为中心,如(图2)中的a、b、c、d、e的8个部位,其中包括c、d、e3个对称点,实际上只有5个着点,这5个着点都有不同的特性。 第三线容易获得根据,第四线易于向中央发展。简而言之,第三线是实利线,第四线是势力线。 那么,第三线与第四线哪个更有利呢?这当然无法断言。在布局阶段都是保持第三线与第四线的均衡,以建立布局的骨骼。 角上部位的着点是与三线、四线的根据相符合的,其5个着点的位臵是:1.星:四线与四线的交叉点; 2.三三:三线与三线的交叉点; 3.小目:三线与四线的交叉点; 4.目外:三线与五线的交叉点; 5.高目:四线与五线的交叉点; 下在棋盘上的棋子,位臵越低越容易获得根据,位臵越高越易于取得势力,这是一条基本法则。 子都下在四线上的星位和四、五线上的高目,较难取得实地,但容易形成势力。子都下在三线上的“三.三”,最容易取得根据,也就是安定性最高的着手。 (三)星位与“三.三”的特性 布局的基本的原则是:第一占空角;第二守角或挂角。但是星位与“三.三”都不必急于守角或挂角,这是它们的特性。

最有价值的围棋布局口诀

学习围棋要明理,下棋目的在争地, 七字口诀两百句,句句要懂又熟记。 一 布局掌握三原则,先占空角最重要,挂角守角是次序,拆边分投要先走布局关键占要点,切莫贪吃走小棋,急所大场抢先占,立二拆三三拆四高低配合是棋理,开局棋下三四路,五路太漂二路扁,分投定要位置好左右逢源最适宜,拆逼都是宽处来,模样消长棋必争,二子头要闭眼扳三子气紧也要扳,逃要关来追要飞,扭十字要长一边,棋精再少要保护-二 莫压四路休爬二,七子沿边活也输,对杀定要算好气-,几子将死请暂放一旦走尽无余味,逢方必点逢镇飞-,连走三同四要变-,左右同形中为宜迫敌靠近我活棋-,压强不要去压弱,出头舒畅争中腹-,当心仅活被封棋棋成愚形效率低-,边攻击来边围空,自己不活要补棋,厚势开拆是大棋-敌强欲削宜浅侵,进退有路方为宜,自己断点常记心,-适时护断别忘记 三 自己已活可脱先,先活自己再杀敌,一味贪杀反被欺-,两块活棋不必断友邻浮子要联系,断后敌孤定要断-,该断不断不成棋,莫往攻击目标碰-宽攻大围收渔利,逢碰必扳敢作战,有时连扳妙无比-,开劫先要看劫材抢占要点别犹豫,看准敌弱要搜根,迫敌走成飘浮棋-,天五山是必争地多子围空方胜扁-,两翼张开形美丽,切莫凑着帮围空-,切莫凑着帮补棋四 镇消无忧是好棋,两番收腹成效低,下子要避车后压-,棋高一路力无比

棋逢难处小尖尖,不好走处请暂放,别处走棋找时机,敌之要点我要占常替敌棋多考虑,我补厚实敌变弱,穿过象眼要注意。穿忌两行飞为宜-三路挖出先看征,三路腾挪常碰撞-,棋逢断处巧能生-,两壹路上多妙手防闷成形宜单跳,两子成形斜飞利,四路被断常虚跳-,台象生根点胜托五 矩形护断虎输飞-,轻子该弃就要弃,宁失几子不失先,先刺多数占便宜-勿打有变及时打,两打勿打等时机,棋过一半要冷静,判断形势定大计若是胜势莫贪心,-稳扎稳打操胜棋,若是败势别灰心,乘早侵袭找弱棋-刺打断托点利用,弃子造劫借借气,挑起纠纷比智力-,力争败局转棋细收官先看一二路,双先官子抢着走,局定飞边地域足,寻找敌空冲挤飞

围棋之布局的常识

布局的常识 在围地要领中已讲了许多角的知识,但“边”的知识讲得非常少(见图一)。“边”一般涉及到五条线,沿棋盘的边缘依次上数,一线是不应该落子的,因为占不到“空”。而二线呢?位置较低,走一个子才围一个交叉空,而五线下部空虚,敌方投子于A位左右就有可能生存,围起空来心里又不踏实。所以,在一般的对局中走五线围空的人是没有的。那么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三线和四线上,在棋局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棋子(不论敌方我方)都落在三线四线上,A线为地线,B线为势线。这些上下起伏、形成有机配合的三、四线的棋子,在开局时,就各自争先抢占大场,围棋中,把这个开始争夺的阶段叫做布局。 图一 布局是一盘棋的骨骼,对于专业棋手来说在布局上所花费的时间是最长的,它决定了这盘棋大致发展的方向,也决定了随之而来的中盘战斗的局面,甚至决定了整个棋局的面貌。 说得更准确些,水平越高的棋手,越重视布局。 在图一中,讲了三线与四线的重要性,这两条线是“兵家必争”之处,是布局的必争之处。 一般地说,三线取“空”优势大,可把三线称为“地线”。 四线有取地的一面,但更偏子取势,所以我们称四线为“势线”。

围棋这门艺术,同许多事物一样,都是有两重性,着子选点,本无优劣之言,最关键的是周围子力的配合与全局子力的配合。地线与势线一定要配合得当,优美的布局线条,如同曲折的五线谱,整个边上的落子,起伏波折,三线与四线的散落棋子,有机地配合在一起。 三线与四线的概念一定要清楚,这是围棋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大多数人刚学会下围棋,都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围棋就是围着“吃子”。所以这些人下棋都是把棋子一个紧挨着一个地追着对方的子乱跑。请记住:在布局的时候,一定要把棋子分开,散落地、有空间地抢占要点。 图二:应该发现一个问题,盘上所有的子都不是挨着的,都有空隙。 当然,现在不用讲太多的道理,读者在布局中只要懂得把自己的阵势划出来,构成一些模样,抢占一些大的地方就可以了。对图二中的曲线,在头脑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就行了。 图二 这些曲线中围得的地域并不能说已经完全占领,只能说先占领了主要的要点,在以后的作战中,双方还要互相侵入,所以在初学布局时,要记住两个概念,一是棋子要散落开,二是要抢占最广阔的地方。 在术语中有“大场”一说,大场就是泛指布局序盘中大的场所,大场的价值体现在双方无“子”的空间。如

浅论围棋文化

浅论围棋文化 围棋作为一种竞技的高雅的智力游戏,又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魅力传播于世界各地,随中华文化的发展,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靠人的智慧不断使其得以发展,在古代只是权贵人家和文人墨客的消遣的娱乐工具,现在却是时尚的大众文化代表。 围棋的最鼎盛时期暂无据可考,但是聂老围棋时代的狂潮席卷全国,刺激了民间业余围棋快速发展,现在的常昊、古力、等等国内顶尖选手出色表现便是聂旋风十年磨剑的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总是和民生、社会联系在一起,围棋只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却是所有文化的浓缩,小小的棋盘其实反映着很多无穷的道理。棋盘上演绎着军事、战争的博弈理论,是大局和局部中战略战术思想和行动的高度概括。 现在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之时,很多商业经济的竞争,企业的管理都借鉴中国的军事理论,围棋的《棋经13篇》就是《孙子兵法》规律的智慧。我曾经听说过,现在很多出 色的企业家都热爱围棋,并且很多都是高手,他们把对棋理的认识和理解熔入到他们企业的管理和参与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是智慧的较量,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全局的变化,制订决策性的战略规划,在局部发展中采取符合经商法则的战术,在商战中依靠深入的计算分析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围棋又是开发智力的游戏,很多人通过围棋的学习,会悟出很多道理,通过下棋,逻辑思维、判断、选择、取舍、计算等方面无形中就会使自己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通过一些生物本能反应,从兴趣出发培养的话确实是终生受益的一件事。 围棋对个人修为、性格、气质等影响很大,不会下围棋的人就很少有棋士风度,一位围棋老师说过,通过围棋的学习,可以改掉孩子的很多坏毛病,养成许多优良的品质。很多朋友说过,学围棋的孩子没有坏孩子,具有业余5D以上的孩子几乎没有考不上大学的,等等,虽然称不上真理,都很有道理。 每一个围棋爱好者都是一个战略家,不管现在或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围棋陪伴的一生都是很快乐的,一生不接触围棋将是人生一大缺憾。

浅谈中国围棋文化

浅谈中国围棋文化 闲看数招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 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 --明.徐渭 琴、棋、书、画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一、围棋的起源 关于围棋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作为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跟所有具备某些神秘特征的艺术一样,关于她的起源自然从神话版本开始。目前比较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是“尧造围棋”。关于“尧造围棋”的记载,能考证到的文字有战国时的文献《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西晋张华《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从这里的文字记载来看围棋一开始便作为“教”的工具、具备开智功能为大家所接受。但这毕竟存在着众多需要考证的因素在内,实在无从确定其可信度。 另据春秋时期的《左传》记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隅,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这里包含了众所周知的一个成语“举棋不定”。且由此看出,围棋已经为大家所相互熟悉的事物了。。”。《左传》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48年,这里记载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59年。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有关围棋的文字记载。 二、我国古代围棋的发展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开来,并已相当普及了。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发展兴盛。梁朝的沈约在《棋品序》中说:”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土,逸思争流”。可见当时围棋兴盛,高手辈出。那时已出现了关于围棋的著作。 唐代国力强盛,统治者为粉饰太平,也为自我欢娱,建立了棋诗诏制度,设有棋待诏和棋博士。这种官方设置的专业棋手,有时受皇帝的召见,弈棋为娱,有时教官人等下棋。 约在隋唐棋间,围棋开始传入朝鲜和日本,后来,日本、朝鲜棋手还多次访问我国,交流棋艺。 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系统论述棋艺的著作。该书仿《孙子失法十三篇》,结构宏大,说理精巧,充满

围棋初级教案大纲(16节)

围棋初级教案大纲 一、课时:总一十六课时,每节1、5 小时。 二、教学内容:教材(速成围棋初级篇、新世纪围棋初级教程、围棋中级教程1 汪见虹、阶梯围棋初级教程之死活篇黄希文、围棋初级教学习题册、围棋布局一月通、教你怎样布局、初级布局习题册、少儿围棋初级教程马晓春) 1、布局基础,行棋思路与方向。 围棋流程; 基本布局讲解; 基本定式复习与训练; 大场的种类与选择; 实地与厚势。 3、先手与后手。 4、要子与废子。 5、死活训练,做死活题细解。 6、对杀手筋训练;对杀方法细解。 7、数目训练,大小价值判断。 9、常形应对 10、终局数棋训练 11、注意力和观察力训练 12、复盘记谱训练 13、内部积分循环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战相结合,注重实战,强调计算力训练以及记谱和复盘讲解。 注意事项 1、注意教案实施的连续性,按学习围棋的基本规律施以教学; 2、注意课堂纪律的管理; 3、注重课堂环境的宽松与氛围,多制造互动性强的内容; 4、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做出训练题目,否则学到这个阶段的学生会因为围棋的难度而伤失兴趣; 5、多鼓励和表扬,少批评;建立奖励积分制度; 6、注重实战对局指导,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内容切入到实战; 7、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8、注意上课内容的总结和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9、注重对落后生的辅导; 10、注意每节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二到三小节来上,这样学生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因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长了受不了;尤其是学习接近半年左右的孩子,很多因为兴趣的减退会逐渐伤失对围棋的兴趣,这个阶段尤其要注意; 11、注意学生的安全管理; 12、注意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和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以及上课表现等,求得家长理解与支持。 第一课连接的技巧死活手筋训练:教材(阶梯围棋初级教程死活篇黄希文) 1、一线活棋扩大眼位的方法;例题(1、4、7、10、13、16) 2、手筋:征子运用,例题训练(初级教学习题册征子运用2 3、25、29、31、32、33)。学生布局练习春季班打印布局资料复习,棋盘复盘背谱训练。学生实战对局指导强调复盘记忆五手奖励加分。课堂总结奖励及作业的布置连接与切断例题训练:围棋初级教学习题册(断和连接) 第二课 第一节死活手筋训练手筋:金鸡独立(初级教学习题册)。

围棋入门(非常详细的新手完整版)

本帖最后由江南闲客于 2011-3-1 20:39 编辑 第一课浅说围棋 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的棋,说的就 是围棋。 围棋艺术,千变万化,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这是它流传几千年至今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 围棋作为一门科学,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头脑,陶冶情操。在围棋的对弈中,包含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创作。它能增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它能提 高人们的计算本领。 围棋是中国的传统棋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广为流传。每一朝代都涌现出许多才华出众的围棋高手,流传着许多动人优美的围棋史话。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结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围棋被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并于1957年起举行全国性的围棋锦标赛,先后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围棋

手。他们在国际、国内比赛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陈祖德 和聂卫平两位棋手。 陈祖德九段,是六十年代中国围棋的巨匠,称霸中国棋坛十多年之久,是首次在对子条件下战胜日本九段的棋手,是驰名中外的“中国流”布局的主要创造者,著有许多价值极高的围棋学术著作,虽然近些年来因病退下比赛第一线,但是,他对中国的围棋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陈祖德同志现任中国围棋协会的主要负责 人。 聂卫平九段,是全国人民众所周知的体坛名星,他多次战胜日本的“超一流”九段。在中日围棋擂台战上力挽狂澜,连连挫败小林光一九段、藤泽秀行九段、武宫正树九段、加藤正夫九段,等一系列日本围棋高手,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83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荣誉奖章”,现在被授予“棋圣”称号,现任国家围棋队主教练,聂卫平的成功,把我国围棋水平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围棋与中国文化2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最神奇,最深奥的棋类活动。围棋棋子之间的关系远比其它棋复杂得多,用到的思维也高深得多。 与其他棋类相比,围棋的形式可谓简单到了无以附加的程度。其它的棋,比如象棋有各个不同种类的棋子:将士兵象车马炮,这些不同的棋子都有不同的地位、性能和作用。你来我往,攻防交替,对搏时的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有如在战场上拼杀一般。围棋呢?棋子只有黑白之分,再无其他区别;棋盘上除条条坪道,绝对找不到界河宫殿大本营之类的布局。但围棋的深沉魅力是其它任何棋所无法相比的:优美的棋形,雄浑的模样、广阔深远的大局观、行云流水般的行棋步调,展示了无限的美,开拓了无穷无尽的形象思维空间。 象棋讲究精密的算度,而围棋则是培养起一种超凡的感受。 围棋是一门艺术,一门竞技的艺术。更讲究顺乎自然,舒畅纯朴,寻求和谐之道,体现和谐之美与和谐之境界。 围棋还是一门哲理。以一种十分生动鲜明的形式表达了阴阳划一之机理。体现的不是战场,不是争斗,而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平等地对待和评述一切事物,所以每一个棋子也就拥有同等的价值和地位,绝无世俗间的等级森严、高低贵贱之别。而棋分黑白二色,则是象征了世界阴阳两全,正反相衬;动静结合,循环相依。两种力量的抗衡,瞬息万变的态势,相持转换,此消彼长。生动揭示了善恶美丑的纵横交错,表现出世间正确与错误、光明与黑暗间的相互依存而又相互斗争;宇宙万物之世代交替、生生不息的规律。弈理深处示天地之象,窥人事之险阻。观棋如花参差,似星满地,天空闪耀,江海沧桑;世态之翻复,物情之幻化;显忧乐之境,祸福之机。变化莫测,顷刻各殊。一弈之间,天地之理无不备焉。这其中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涵养境界;考验着人的意志,培养起坚韧不拔的信念。是宁静超出、神情飘渺风采的体味,又是对人的世界观、宇宙观、道德观的表现。 作为艺术,围棋让人深深感受到它无尽的美。作为哲学,围棋让人从中悟出许多人生真谛。览其得失,古今略备。所以常下围棋是不是都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有人说围棋是一门犯错误的艺术,而反观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前进不正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和不断纠正错误,调整好方向力度,由此而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 或许是应了"返璞归真"的道理吧,几乎一切事物到了其高度发展的阶段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时,就不再是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了。一切显得是那样地平平常常,淡淡如水。然而在这其中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无可估量的价值。到了这时,它的美就不再是表面的争奇斗艳,而在于内在的深沉博大。虽然不再是花一般姹紫嫣红,失去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艳丽色彩,然而累累硕果,如陈年的古酒一样香淳无比,回味无穷,重在品味而不在于观赏。 在一片黑暗的混沌中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色彩,红黄蓝绿,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当这所有的色彩全部融合在一起时,却化为朴素静雅的白色。似乎是那样地平淡无奇,毫不引人注目。然而每逢雨过天晴,淡淡的白光透过薄薄的水雾,折射出华彩艳艳,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条长虹高挂,直上天空,似珠玉铺就、瑞彩妆成,这般令人陶醉,令人神往,不禁为之倾倒,为之喝彩。这世间还有什么比它更绚丽更迷人的。 从黑色的古朴到白色的高洁,融合古典美与现代美,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蕴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其中的自然而恬静、庄重而高远,永远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崐联想。

经典围棋书籍一览

经典围棋书籍推荐 对局集、名局细解类: 《名局细解》(1-12)日本棋院每册详解1局棋,确实精选棋局,解说精彩到位《初级围棋推理教室》(1-12)日本棋院每册选1局棋,提问22个,同时可以测验自己的棋力。是打谱、提高水平的经典之作 《名局细解》林海峰 《现代围棋名局31例》大竹英雄详解23局,简评8局,大竹英雄的精彩之作 《围棋实战研究》武宫正树精彩至极!“我和十八位强敌”的编排 《围棋教室》1-14 阪田荣男堪称杰作!22册一套,内容非常好,每册一个主题,是坂田流剃刀般明快的解说,如果将这整套书都认真读过,棋力必可上一台阶! 《阪田荣男名局细解》1-4 阪田荣男《围棋教室》新版。 《超一流棋手名局详解》小林光一、大竹英雄说是超一流棋手,其实都是小林的对局28局《燃烧的青春》依田纪基对局精选依田的自战解说,体现了依田逼人的青春气息,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里依田对马晓春评价很高,对聂卫平似乎没有放在眼里。 《李昌镐对局谈胜负》大李与记者一问一答,把对局者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了参考图很多,解说详细。缺点是参考图编排不当,实战和变化图分不清,找图很累 《吴清源名局细解》(1-8)一本书4局棋 《斗魂-赵治勋杰作选》确实是杰作,竖排 基础技术类、专题类 《围棋俗筋剖析》藤泽秀行分析了很多业余棋手容易出现的俗筋。以为是手筋,其实是俗手 《围棋正着与俗手》沈果荪加藤也写过同名的棋书。内容不难,介绍一些常见棋型的下法。和林海峰的《围棋的筋和型》类似,初级水平的必读书。 《边角攻防实战训练》韩国棋院 《打入与侵消》丁开明 《围棋技巧基础训练》加藤正夫 《围棋棋理与妙手》沈果荪 《弃子的魔术》岩本薰(九段) 《让子棋战法》韩国棋院 《腾挪技巧》华学明系统介绍 《围棋骗着剖析》阪田荣男阪田经典之作,50个骗着的分析,让你棋力大增《围棋攻击战略》加藤正夫加藤的名作。书是超级好书,不过印刷质量差。详细描述了加藤的攻击方法、攻击思想。全部对局及其素材都是选自加藤正夫实战 《围棋进攻的基本方法》加藤正夫好书 曹薰铉中盘战略打入篇(1) 《李昌镐官子技巧》1-3 大李的好书,1-2官子基础和技巧,3是少见的全局收官《围棋中盘手筋》石田芳夫 《围棋手筋的威力》大竹英雄 《围棋打劫技巧》倪林强 《打入与侵消的时机》阪田荣男 《围棋攻防技巧》加腾正夫极好,让天杀星写攻击的意识、手段、急所,实在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秦汉三国围棋发展文字稿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秦汉三国围棋发展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也鲜有记载。 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 天下第一。人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 卷三:“戚夫人侍高帝。……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 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 1952年,考古工作者于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了一 件石质围棋盘,此棋局呈正方形,盘下有四足,局面纵横各17道,为汉魏时期围棋盘的形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与汉魏间几百 年频繁的战争相联系,围棋之战也成为培养军人才能的重要工具。东汉的马融在《围棋赋》中就将围棋视为小战场,把下围棋当作 用兵作战,“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 当时许多著名军事家,像三国时的曹操、孙策、陆逊等都是疆场 和棋枰这样大小两个战场上的佼佼者。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除了以诗赋名著于世外,同时又是一个围棋专家。据 说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对围棋之盘式、着法等了然于胸,能将 观过的“局坏”之棋,重新摆出而不错一子。

中国围棋之制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变化,主要是在于局道的增多。魏晋前后,是第一次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魏邯郸淳的《艺经》上说,魏晋及其以前的“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与前面所介绍的河北望都发现的东汉围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但是,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却载明当时的围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这时已流行19道的围棋了。这与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反映出当时的围棋已初步具备现行围棋定制。

围棋七字口诀—布局篇

围棋七字口诀—布局篇 学习围棋要明理,下棋目的在争地,七字口诀两百句,句句要懂又熟记。一 布局掌握三原则,先占空角最重要,挂角守角是次序,拆边分投要先走。布局关键占要点,切莫贪吃走小棋,急所大场抢先占,立二拆三三拆四高低配合是棋理,开局棋下三四路,五路太漂二路扁,分投定要位置好左右逢源最适宜,拆逼都是宽处来,模样消长棋必争,二子头要闭眼扳三子气紧也要扳,逃要关来追要飞,扭十字要长一边,棋精再少要保护-二 莫压四路休爬二,七子沿边活也输,对杀定要算好气,几子将死请暂放一旦走尽无余味,逢方必点逢镇飞,连走三同四要变,左右同形中为宜迫敌靠近我活棋,压强不要去压弱,出头舒畅争中腹,当心仅活被封棋棋成愚形效率低,边攻击来边围空,自己不活要补棋,厚势开拆是大棋-敌强欲削宜浅侵,进退有路方为宜,自己断点常记心,适时护断别忘记三 自己已活可脱先,先活自己再杀敌,一味贪杀反被欺,两块活棋不必断友邻浮子要联系,断后敌孤定要断,该断不断不成棋,莫往攻击目标碰-宽攻大围收渔利,逢碰必扳敢作战,有时连扳妙无比,开劫先要看劫材抢占要点别犹豫,看准敌弱要搜根,迫敌走成飘浮棋,天五山是必争地

多子围空方胜扁,两翼张开形美丽,切莫凑着帮围空,切莫凑着帮补棋四 镇消无忧是好棋,两番收腹成效低,下子要避车后压,棋高一路力无比棋逢难处小尖尖,不好走处请暂放,别处走棋找时机,敌之要点我要占常替敌棋多考虑,我补厚实敌变弱,穿过象眼要注意。穿忌两行飞为宜-三路挖出先看征,三路腾挪常碰撞,棋逢断处巧能生,两壹路上多妙手防闷成形宜单跳,两子成形斜飞利,四路被断常虚跳,台象生根点胜托五 矩形护断虎输飞,轻子该弃就要弃,宁失几子不失先,先刺多数占便宜-勿打有变及时打,两打勿打等时机,棋过一半要冷静,判断形势定大计若是胜势莫贪心,稳扎稳打操胜棋,若是败势别灰心,乘早侵袭找弱棋-刺打断托点利用,弃子造劫借借气,挑起纠纷比智力,力争败局转棋细收官先看一二路,双先官子抢着走,局定飞边地域足,寻找敌空冲挤飞

围棋基础_常用术语介绍与图解

围棋常用术语图解 长与立 “长”是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已有棋子继续向前延伸行棋。 图一图一:图中的黑1就是“长”。“长”一般用于与对方接触交战的时候,便于将己方的子连成一片,更好地攻击对方。 “立”与“长”有着微妙的差别,“立”主要指向紧靠着自己原有的棋盘上的棋子方向向下或向边线方向的行棋。 图二图二:黑1紧靠上边的黑棋,向下,向边线方向行棋,被称为“立”。 在有些时候,一着棋既可以说它是“长”,也可以说它是“立”,“立”与“长”都有一定的相对性。 图三 图三:黑1既可以是“长”同时也可说是“立”。 关 “关”是指与自己在棋盘上的原有棋子隔一路行棋。

图一 图一:对于黑方原有的一子来说,黑1就叫“关”。 同样,对于左边上的白方原有一子来说,白2也叫“关”。 冲 “冲”这个术语是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原有的棋子向对方的“关”形中间的空交叉点处行棋,这就叫“冲”。 “冲”经常是运用自己强的一面去阻击对方,将对方的棋分成两块,以利于寻找机会消灭对方。 图一图一:白△两子是“关”的形状,A位是“关”形中的空交叉点,假若黑方在A位行棋就可以说成是“冲”。 图二 图二:这是黑1冲过时的图形,黑1把白“关”形的两个棋子分开了。 跳 跳的形状与“关”形是相同的,都是在与原有棋子隔一路的位置上行棋。

但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关是含有向宽阔地带或中腹扩展的意味,而“跳”则一般用于双方对局彼此接触交战的时候,为逃出已方的孤子或者追杀对方薄弱的棋最常用到它。 图一例如:图一中的黑1“跳”出是为巩固自己、攻击对方。 图二 图二中的白1一子的“跳”是在双方交战时的手段,它是相对于白原有的一子来说的。 尖 在已方原有棋子的斜上或斜下一路处行棋称为“尖” 图一对于图一中原有的白一子来说,无论白是在A、B、C、D的哪处行棋,都可叫做“尖”。由于尖的步调较小,人们也习惯地称它为“小尖”。在实战中,尖是一种很坚实的下法,通常它的棋形不会太坏。 图二图二中的棋形是以后下棋常用到的图形,以后还详细介绍,这里的白1尖是有深意的一着,它相当坚

围棋文化知识问答

围棋知识问答 1、先秦文献( ):“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就是涉及围棋起源得最早记载。 A.《尚书》 B.《左传》 C.《世本》 D.《博物志》 2、( ):弈秋就是第一位文字记载得围棋高手,遂被后人称为“棋道鼻祖”。 A.《论语》 B.《孟子》 C.《新论》 D.《方言》 3、东汉史学家( )得《弈旨》,就是历史上第一篇论述围棋理论得专著。 A.桓谭 B.班固 C.李尤 D.马融 4、南朝( )设置围棋州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得围棋专业机构。 A.宋武帝 B.宋文帝 C.宋明帝 D.齐高帝 5、“王中郎以围棋为坐稳,支公以围棋为手谈。”这两句话出自刘义庆得( )。 A.《新语》 B.《法言》 C.《淮南子》 D.《世说新语》

6、唐朝设置宫廷棋土棋博士、棋待诏,最先设置翰林棋待诏得就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宣宗 7、成书于( )得《棋经十三篇》,就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完整、最系统、影响最大得围棋经典。 A.十世纪后期 B.十一世纪后期 C.十一世纪中期 D.十一世纪后期 8、南宁李逸民重编得( )就是我国现存最早得棋谱,它奠基了古代棋谱范型得基础。 A.《金谷园九局图》 B.《忘忧清乐集》 C.《适情录》 D.《秋仙遗谱》 9.( )严德甫、晏天章合撰得《玄玄棋经》,其死活棋势构思精巧,着法高妙,在日本有很大得影响。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得双子星座范西屏、施定庵皆被誉为“棋圣”,她们“勾心斗角”得( )绝妙千古,诚为座子制时棋艺得顶峰。 A.《当湖十局》 B.《海昌二妙集》

D.《弈妙》 11、新中国成立后得首次全国围棋比赛就是在1957年。个人冠军就是( )。 A. 刘棣怀 B. 顾水如 C. 过惕生 D. 王幼宸 12、1960年6月,( )在上海接见棋手时说:“国运盛,棋运亦盛。” A.周恩来 B.贺龙 C.陈毅 D.方毅 13、( )年11月,中国围棋协会成立,陈毅任名誉主席,李梦华任主席。 A.1960 B.1961 C.1962 D.1963 14、1963年9月,年轻得中国选手( )在被让先得情况下,战胜了日本杉内雅男九段。 A.陈祖德 B.吴淞笙 C.王汝南 D.聂卫平 15、1965年10月,陈祖德分先战胜日本得( )九段,新中国培养得年轻棋手吹响了追赶与超越日本得冲锋号。 A.杉内雅男 B.宫本直毅

围棋、象棋与中国文化

围棋、象棋与中国文化 围棋和象棋是中国两大棋类。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它们以棋盘和棋子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 一、围棋体现平等: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分为黑白二方外,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的大小,而欲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气眼”。“气眼”即活动空间,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这体现着一个思路: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不必须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极易被消灭。成片棋子虽“人”多势众,但若无气眼,也绝难存活。只有所有棋子联合在一起,才会势不可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察,围棋似乎是严格的社会等级形成之前的产物,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二、象棋等级森严:象棋将棋子分为将(帅)、士(仕)、象(相)、马、车、炮、卒(兵)等7种。功能各异,贵贱不一。其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即使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其余各子也因功能不同而地位不一。将帅属于最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车乃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最悲惨者就是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注定悲惨。这是下层人民在传统社会的真实写照,是中国传统文化贱视苍生的生动体现。 三、中国文化的两种精神:就产生时间而言,围棋必早于象棋,其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设计,就是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的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则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就弈者而论,弈围棋者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预先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而象棋弈者则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只是为了那无能统帅一人的安危。将一人之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这种游戏规则乃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最终则往往拥挤不堪;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兵将齐全,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最后甚至仅剩光杆司令困守孤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象棋布阵直观固定,局面一目了然,较为浅显易懂,故而弈之者众,但臭手

围棋布局文档

(二)空角下子的部位 图2 空角的着点一般是以星位为中心,如(图2)中的a、b、c、d、e的8个部位,其中包括c、d、e3个对称点,实际上只有5个着点,这5个着点都有不同的特性。 第三线容易获得根据,第四线易于向中央发展。简而言之,第三线是实利线,第四线是势力线。 在布局阶段都是保持第三线与第四线的均衡,以建立布局的骨骼。 角上部位的着点是与三线、四线的根据相符合的,其5个着点的位置是: 1.星:四线与四线的交叉点; 2.三三:三线与三线的交叉点; 3.小目:三线与四线的交叉点; 4.目外:三线与五线的交叉点; 5.高目:四线与五线的交叉点; 下在棋盘上的棋子,位置越低越容易获得根据,位置越高越易于取得势力,这是一条基本法则。 子都下在四线上的星位和四、五线上的高目,较难取得实地,但容易形成势力。 子都下在三线上的“三.三”,最容易取得根据,也就是安定性最高的着手。 (三)星位与“三.三”的特性 布局的基本的原则是:第一占空角;第二守角或挂角。但是星位与“三.三”都不必急于守角或挂角,这是它们的特性。

图3 由于星位与“三.三”是中心点,所以(图3)白1挂,假定黑2小飞应,黑星位之子是中心点,白1与黑2的位置相对称,当然占据中心点的黑棋有利,因此星位不必急于挂角或守角。 图4 同样,(图4)中的白a、b、c在哪里挂角都一样,黑棋以星位为中心点总是可占据两个对称点之一的。 星位与“三.三”是以先手占空角,加快布局速度为目的。 图5 对于星位与“三.三”没有适宜的挂手,同时,也没有适宜的着手去确保角地,(图5)的黑1大飞守角,白2点“三.三”即可活棋。黑a位小飞、b位关也是大同小异的。

围棋中的哲学思想

围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一项哲理深奥、能给人以聪明和智慧的竞技游戏。围棋虽然形式上是一种竞技活动,但从它的本质来讲,却不是单纯地论输赢、比胜负的竞技,人们自古以来就认为它是与哲学密切相关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可以说,在围棋这个似小实大,可以小中见大的黑白世界中,既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哲学思想,也充分体现着传统哲学的现实化和大众化。 (一)围棋中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古代,“天”在人们的心目中可是至高无上的。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朝末期,大多数哲学家都在宣扬“天人合一”这样一个基本观点。《易经》的第一卦叫“乾卦”,“乾”就是天的意思。《易经》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思想,就间接地说出了天与人的关系。古人认为“天人合一”是最高的境界。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历来都主张人在生产活动中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也要和睦相处,认为只有达到了天人同构、天人一体,才能够天下太平、万事如意。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人的一种宇宙观,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一个独特的观点,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大家知道,围棋的棋子只分为黑白两种颜色,远远不如赤、橙、黄、绿、青、蓝、紫那么绚丽多彩。然而,正是这朴素、普通,反差较大的黑白两色,象征着中国古老哲学中的“阴”和“阳”这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棋子之间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差异,没有丝毫的尊卑高下之分,这也正符合道家“众生平等”的哲学思想。这黑白两色超脱世俗观念的棋子,在棋盘上演绎的棋局就像是天地变化不止、万物生生不息的宇宙和阴阳形成万物的过程。在对局中,无论是哪一方的棋子,有气则生,无气则亡,这就是所谓的“天”道,而棋盘四四方方,棋子要落在它的上面,这就是所谓的“地”道,黑白双方面对棋盘的“手谈”,我们可以称之为“人”道。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具有万物本原的意义。古人把围棋分为棋艺、棋理、棋道三个层次,并且认为,不懂得棋理就不能谈棋艺,而不懂得棋道也就不能谈棋理。围棋之道,强调的就是“天人合一、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围棋内涵的核心可以用“和谐”二字来概括。如果我们仅从表象上来看,围棋似乎是一种“争斗”之道,但实际上它的本质却恰恰是追求一种平衡与和谐。为什么这样讲呢?大家知道,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任何一种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这些矛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总是处在不平衡、不均等的状态。正因为事物矛盾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才造成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才有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结果出现。事物的矛盾都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对立性和统一性。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阳就有阴,有上就有下,有白天就有黑夜,有男人就有女人……,这就是对立统一、和谐共存。同样,围棋中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也是始终相互依存,贯穿在对局的全部过程之中。这也就是说,围棋中的这些矛盾既有它对立的一面,又有它和谐共存的一面。人们把围棋称作黑白世界。围棋的一黑一白,正是代表了事物矛盾的正反两个方面。双方的对弈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平衡和不断打破平衡的过程。白方进攻,黑方就必然防守;黑方取得了实地,白方就会用外势来抗衡。宋代著名学者张拟在《棋经十三篇》中讲的“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锐意侵绰。”,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在围棋的布局阶段,双方都会抢先占据价值较大的角部。由于黑白双方的战略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时就需要找到黑白相对平衡、双方都能接受的一种方案,从而也就产生了各种形式不同的、双方互不吃亏的所谓“定式”。围棋的定式是无数个对局者通过无数次实践的智慧结晶,它的本质就是为了棋局的平衡与和谐。围棋的中盘是体现战斗最多的阶段。形势不利的一方往往会主动地挑起争斗,其目的也是在力争取得双方形势上的平衡,只不过是表现形式看起来更加激烈而已。我们说,在围棋的对局中,棋局的平衡关系总是在不断地互相转化着,平衡始终是相对的,而不平衡

围棋文化的研究

围棋文化的研究 摘要:围棋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结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与中国文化结合在了一起,尤其是儒家文化,君子和而不同,中庸思想,甚至是天圆地方,都能在为其中体现出来,围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关键词:围棋弈和谐品级 围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礼,早已和中国人的精神状态结合在了一起。围棋,已经早已不是一个游戏那么简单了,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围棋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古代,围棋盘是一个战场,黑白棋是两支军队,在战场上杀的尸横遍野,只为了争哪怕一点点的土地。围棋又像是两个国家,不断圈取土地,不放弃一丁点的空间。而现代,围棋像商场,每一手棋都透露着杀意。 中国古代围棋也称弈,相传是尧为了教育儿子所创,可惜丹朱最终还是没有走向正途,而舜也用围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可见在那时围棋也是被作为开发智力的戏而存在着,到了春秋的时候,围棋已经非常发达了。《论语》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意思是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也不肯动脑筋,这样的人可真是无聊啊!不是有下棋之类的游戏吗?玩玩这些也好啊。孟子也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孟子认为,一个人不孝敬父母,第一是懒惰不养父母,第二就是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表面上看孔孟似乎对围棋的评价不高,但从这些话也能看出,他们肯定都会下围棋,否则他们也不会对围棋这样了解。我小时候还学过孟子的另一篇文章《弈秋》:弈秋是春秋时候一个围棋国手——“通国之善弈者也”,他教两个孩子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老想着天上要有鸟飞过来,想去打鸟,棋艺就比不过前一个了。孟子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学本事,就一定要用心,这里他就把围棋当作一种本事或者一种艺术。 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

围棋布局

布局基础 前言:下围棋分为三个阶段,布局(序盘)、中盘、收官。 ★布局:双方排兵布阵,决定战斗走向,确定主攻方向。 ★中盘:双方扭杀战斗、互相入侵对方阵地、互相围空。 ★收官:打扫战场、确定双方的边界。 第一课:认识棋盘 1.棋盘上“X”占领的地方称 为二线,也叫失败线; 2.棋盘上白子占据的地方称为 三线,也叫实地线。 3.棋盘上黑子占据的地方称为 四线,也叫势力线。 小结:布局阶段棋子主要在三 线和四线行棋,切忌在二线和 一线行棋。 附注:黑棋围住的地方是五线以上,称为中腹,是中盘后行棋的地方。 ★家庭作业 熟记 A B D 找出棋盘其他三个角这四个位置

一.金角银边草肚皮 如左图所示:同样是围住9格交叉点 在角上用了6颗棋子; 在边上用了9颗棋子; 在中腹用了12颗棋子; 原因:角上有两条边帮忙围空; 边上只有一条边帮忙围空; 中腹没有边帮忙围空。 小结:角上有两条边帮忙围空,最容易围空,边上其次,中腹最难,所以称为金角银边草肚皮。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开局,我们首先要占角,然后再占边。 二.空角占角的方法 (1)A 位【星位】(熟记、掌握) (2)B 位【三3】(熟记、掌握) (3)C 位【小目】(熟记、掌握) (4)D 位【目外】(了解) (5)E 位【高目】(了解) 附注:小目、目外、高目均有两个点与星位呈对称。 课堂作业:找出棋盘其他三个角 星位、三3、小目、目外、高目的位置。 三.五中占角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结论:占角通常采取星位和小目的方式,其次是三3,高目和目外占角非常少见。

一.空角占完以后的思路:防守还是进攻? 进攻:挂角与守角 1.星位挂角与守角的方式: 小飞守角(熟记)单关守角(熟记)大飞守角(了解)2.小目挂角与守角的方式: 小飞挂(熟记)高挂(熟记)大飞挂(了解)★课堂作业: 找去棋盘上其他三个角星位和小目守角和挂角的位置。 小结:星位挂角和守角的位置通常方向相反,一方挂角,就要从另一方守角; 小目挂角和守角的位置相同,对方来挂角的点也是自己守角的点。 空角占完以后的开局,可以挂对方的角,也可以守住自己的角。 采取进攻的姿态即挂角,采取防守的姿态即守角。 难点:挂角的方向——棋从宽处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